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金卷07(上海专用)(考试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上海专用)
一、文言文(35分)
(一)默写(13分)
1.古诗文默写。
①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②?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
③蹴尔而与之,。
(《鱼我所欲也》)
④“,”是豁达者在为后来居上者鼓掌喝彩,没有嫉妒和自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22分)
【甲】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醉翁亭记(节选)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②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丙】
伯父君谟,号“美髯须”。
仁宗一日属清闲之燕,偶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
下乎,将置之于外乎?”君谟无以对。
归舍,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递一夕不能寝。
盖无心与有意,相去适有间,凡事如此。
【注]①燕:同“宴”。
2.【乙]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学(人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临.溪而渔(2)偶顾.问
4.对【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B.(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感觉都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C.(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全,于是一夜不能睡觉。
D.(君谟)把胡子放在被子的里面或外面,都感觉不安心,于是一夜不能睡着。
5.【甲】诗【乙】文都出现了“喧”字。
【甲】诗作者因“”而能“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表现了作者的心境;【乙】文通过宾客“起坐而喧哗”、太守“颓然乎其间”,表现了太守的思想。
6.【甲】诗“悠然见南山”一句有版本作“悠然望南山”,苏轼认为“望”不如“见”,用【丙】文的话说,“望”出于“”而“见”出于“”。
【丙】文给我们的启发是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6分)
化石:事实还是虚构
①科学家们曾发现的一块最为重要的化石是伪造品。
这可能吗?一些科学家认为是的,从而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②这里所谈论的化石是1861年发现的,它的年代估计大约为1.4亿年前。
化石是一个在岩石上非常清晰的动物印模,3英尺长,看起来非常像一只蜥蜴。
它有一个具有牙齿但无嘴喙的头。
一个长颈,一条长长的尾巴和一个扁平的胸骨,所有一切都非常类似蜥蜴。
③依据这些,我们为什么不推断这个动物就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爬行动物,即现代蜥蜴的祖先呢?
④这是因为这个所谓的蜥蜴长有羽毛,而且羽毛的印迹清晰可见。
这些羽毛呈双排向下延伸到整个尾部,同时也沿其前肢出现。
在当今世界,所有已知的鸟都长有羽毛,而除鸟类以外的其他动物都没有羽毛。
因此,这个化石被认为是非常古老和原始的鸟类的遗迹,它被称为“始祖鸟”。
⑤始祖鸟化石是动物演化的一个著名例子,它正好处于目前所知的两类主要动物发展的过渡阶段。
它一半是爬行动物,一半是鸟,因此是爬行动物向鸟演化的极好实例。
⑥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和他的两位同事在1985年宣布,始祖鸟仅仅是一种原始的蜥蜴。
当这个化石被发现时,在它的上面覆盖了一层水泥,由于水泥有现代羽毛的印痕,所以给人留下了一种蜥蜴鸟的印象。
这也许是某个人和科学家们开的一个玩笑,或某些热情的进化论者急于想制造证据来支持进化论,从而不在乎伪造一些他们认为是很好证据的东西。
⑦然而,即使始祖鸟是伪造的,这也绝不会否定生物进化。
进化的真理不是依赖于某一块化石,而是以大量化石以及其他更多的事实为依据。
()没有化石存在,()有足够的物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解剖学证据使科学家们坚信,生物进化是毫无疑问的。
⑧尽管如此,对于生物进化来说,不能否认化石提供了最为生动的证据,而始祖鸟是这种证据中最光彩夺目的一个。
⑨总体来说,科学家们对霍伊尔的言论感到气愤和耻辱,然而至今霍伊尔并没有对其言论有任何反悔。
⑩收藏始祖鸟化石的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认为化石确实是真的,并且指出,一些细小、甚至显微状态下的协调一致性证明,骨骼和羽毛是同时形成印模的。
霍伊尔现在想要从化石上取一丁点岩石来做实验,但博物馆拒绝了他的要求,认为霍伊尔所期望的实验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不能证明什么。
⑪我自己_______(A.赞同B.反对)霍伊尔的观点。
一方面我怀疑一个19世纪的欺骗者能把羽毛印模做得这样好,以至于能够愚弄现代古生物学家。
更为重要的是,至少已经又发现了两块始祖鸟化石,它们像第一块化石一样也具有排列的羽毛。
会有三个同样的骗局吗?这可能比爬行动物长有羽毛更难以令人相信。
(有改动)7.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⑦段括号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因为……所以……B.不仅……而且……C.虽然……但是D.即使……也……
8.阅读文章第①—⑩段,完成思维导图
一块最为重要的化石是伪造品吗?不少科学家认
为这块化石最
重要
科学家的判断
是:
依据一:这块化石的年代估计大约为
1.4亿年前。
依据二:这块化石的形态特征非常类
似蜥蜴。
9.第⑪段______处应选择(A支持B反对),请结合文章内容阐释理由。
10.第①段说这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请联系下文分析原因。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9分)
外婆的身影
①外婆坐在灶间矮矮的凳子上,往灶膛里送稻草,我的背挨着她的背,两只小手玩着火柴盒里的蚕,或反反复复翻看一本小人书。
外婆冲着灶膛的脸,烤得通红,额头挂满了汗珠。
她手里的蒲扇总是伸到背后,不停地给我扇风。
②外婆早就驼背了,看上去显得更加矮小。
她天一亮就开始忙,一直忙到天黑,忙得连直起腰的工夫都没有,我总觉得这造成了她的驼背。
然而她走得飞快,摆动的双手就像划起来的小船桨。
她在庭院里走,在小巷里走,在街市里走,像一团被风吹动的影子,轻盈地飘来飘去,永远停不下来。
③天一亮,她就把鸡笼里的鸡放出来,然后打开门楼的大门,阳光像水一样泼进院子。
外婆驼着背的身子,被金色的阳光包裹着。
外婆家的庭院不大,铺着的红砖早就变成青灰色,缝隙里长着毛茸茸的绿苔,外婆天天用笤帚扫。
绿苔从墙脚一直爬到了墙顶,像是被外婆从地面赶到了那里。
④只有到了晚上,饭桌收拾于净了,灶台收拾干净了,一家人的衣服洗好晾起来了,外婆才在院子里安安静静地坐下来。
地舀上一盆水,使劲地洗去一天的汗渍和尘埃。
忙碌一天后坐在院子里跟我母亲聊天,是外婆最惬意的时刻。
闪烁的星星不知不觉移动着的月亮,像稔熟的邻居,像永不更换的舞台布景,陪着我们打发时间;外公割回来的青草里,昆虫唧唧地欢叫;栓在小厢房里的小牛犊,反刍的咀嚼声循环往复,让人昏昏欲睡。
⑤外婆对外公年迈的父亲——她的公公,很是孝顺。
外婆总是买最新鲜最肥美的鲜鱼,清水煮熟,配上软米饭、切碎的嫩莱心、香浓的鱼露,摆放到老寿星面前的小饭桌上。
米粒和碎鱼渣会落在他亮晶晶的长胡子上,守在一旁的外婆用毛巾轻轻擦掉。
老人家一团白花花
的胡子,颇有飞瀑直下的气势。
没有晚辈的孝顺,老寿星哪来的怡然自得和气定神闲?伺候老寿星,外婆树立了标杆,家人外人都这么说。
⑥外婆的弟弟喜欢喝酒,常常借口到镇里赶集,拐进姐姐家讨酒喝。
喝完酒,外婆担心他回家掉到运河里,总是留他多待一会儿醒醒酒,比如让他编编麻绳消磨时间,他编得七扭八歪,外婆却夸他手艺不错。
他一走,外婆就把麻绳拆开,重新编好。
⑦外婆不识字,不会记流水账,一切都装在地脑袋里。
外公挣的钱,一分都不留,出远门需要用钱,跟外婆要就是了;儿子该娶媳妇了,她准备体面的礼金,布置好婚床,操持好婚宴;三个女儿一个个出嫁了,她一视同仁准备好像模像样的嫁妆;大小节日目不暇接,需要什么外婆总是备好;亲戚邻居中谁有红白喜事,外婆都心里有数。
⑧每年入冬后,外婆都要准备过年的年糕。
门楼间有舂米的石臼,外婆叫来我母亲帮忙。
母亲拉着挂在屋顶的绳子,踩着石白翘板的一头,反复撞击石臼里泡好的糯米。
“咚咚”的舂米声,填满了宅院。
外婆驼着背,几乎趴在石臼边,木杵升起的每一个瞬间,她的手就灵巧地翻动一下石臼里的糯米,天衣无缝。
外婆这个动作,一做就是半天。
她的身影好像融化在这个场景之中。
⑨宅院里劳作的声响、雨声、风声,轻重缓急,若隐若现,一年四季各不相同,来了又走,走了又来。
日出日落,年复一年,日子就像小镇坡地下的小溪,清澈,平静,缓慢,悠长,永不会干枯。
在熟悉的声响里,外婆的身影逐渐变得更矮,更小,动作也更缓慢。
最后,不知是外婆带走了这些声响,还是这些声响带走了外婆()
[注释]①稔熟,十分熟悉。
11.阅读②-④段,完成以下试题。
(1)第③段加点字“赶”,在文中的意思是。
(2)联系全文,分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
12.阅读⑤-⑧段,依次梳理并概括文中的生活片段。
(1)外婆十分孝顺,她。
(2)外婆,她。
(3)外婆,她妥善管理着家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
(4)外婆善于教育,她带着女儿一起舀米准备过年的年糕。
13.联系全文,分析标题“外婆的身影”在文中的作用。
14.选择恰当的标点符号填入第⑨段结尾处(),并阐述理由。
A.感叹号B.省略
号C.句号
理由:
三、综合性学习(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20分)
学校以“在阅读中成长”为主题开展读书节活动。
请你结合阅读经历,完成下列任务。
15.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
《西游记》中,孙悟空一路走过很多山。
这些山代表了他经历过的苦难,也象征着他一次次的成长和突破。
请你将下列成长感悟填入对应空格。
A.战胜困难有时需要付出多次努力。
B.走出舒适圈,人生才有意义。
C.付出终有回报。
D.守住寂寞,沉淀心性,方能厚积薄发。
①花果山:②五指山:
③火焰山:④灵山:
活动二:经典中的成长榜样
16.(1)认识经典中的榜样人物,完成下表。
重自己。
我将坚持我神志正常时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发疯时所接受的原则。
法律和原则并不是用在没有诱惑的时候,而是用在像现在这样,肉体和灵魂都反抗它们的严格的时候;既然它们严格,那就不能违反它们。
尼摩船长诺第留斯号停在这片茫茫冰原上,不得不停止了冒险旅行。
不管如何使
劲,也不管用什么高招,就是无法把冰破开。
既不能进,也不能退,因
为来路早已结冰封死。
下两点,船体两侧的冰就冻上了。
船长观察了一
会儿,对我说:“怎么样?教授先生!”“我想我们被困住了,船长。
”“被
困住?这是什么意思?”“进退两难,朝哪个方向都走不了。
”“如此说
来阿龙纳斯先生,您认为诺第留斯号脱不了身了?”“很难呐,船长,
因为季节太晚了,休想指望解冻。
”尼摩船长揶揄道:“教授先生,您总
是抱着老一套不肯放!您眼里只看见险阻和障碍!可我呢,我敢向態保
证,诺第留斯号不仅可以摆脱困境,而且还要继续向前!”
④《_______》
⑤“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
”其实我并没有
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⑥《》
(2)阅读一本好书,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滋养,得到前进的力量。
请从上表中的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给出的相关片段,谈谈自己的成长感悟。
(不少于80字。
)
四、写作(60分)
17.登山路上,人要抬头,始终遥望山顶的美好风景,才能拥有愈挫愈强的勇气……请以“登山路上”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