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学灾害事故预案建设的对策(二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化学灾害事故预案建设的对策
化学灾害事故是指一切由化学危险品造成的对人员和环境危害的事故。

从消防抢险救援角度来看化学事故是指有毒有害的化学物品在生产、使用、经营、贮存和运输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引起泄漏、污染、起火、爆炸,造成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制订专门的化学灾害事故预案具有特点重要的意义。

一、化学灾害事故抢险救援的特点
(一)急,化学危险品种类繁多,侦察周期长,难度大。


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和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化学危险品可分为8大类,常见的化学危险物品约___余种。

化学危险品种类繁多,特性复杂,侦察困难,给指挥决策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因灾情不明,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导致处置延误,造成灾害随时间不断扩大,甚至而因情报不准,处置失当,造成灾情升级,危及受困和救援人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险,灾情复杂,抢险程序严格,要求较高。

化学危险品的燃烧、爆炸、毒腐和放射的特性对抢险条件、救援的装备和操作规程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如果没有严谨科学的救援规程,极易导致处置失当。

此外化学灾害抢险的内容包括了侦检、人员抢救、事故区警戒、交通管制、疏散群众等诸多环节,指挥、救人、抢险、后勤等各环节必须衔接紧密,科学高效。

(三)难,参战力量多,指挥难度大。

化学灾害事故处置中,需要公安、消防、交通、运输、医疗、气象、供水、供电、供气甚至驻
军等多部门、多警种共同参与,有时甚至需要跨区作战。

在灾害突发后,迅速调整集相关力量参战,并迅速建立一个有效的现场指挥体系的困难很大。

而事实上,各单位互不相属,平常缺少协同,因此配合难免生疏。

(四)重,灾害影响深远,善后难度大,任务繁重。

化学灾害不仅有自身灾害,而且易造成衍生、次生灾害。

如化学危险品泄漏后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造成的社会恐慌等。

这就决定了化学灾害事故的抢险救援外延的扩大,任务也随之成倍增加。

二、预案对化学灾害事故的作用和意义
预案是对灾害事故的总体设想和部署,通常包括基本情况、应急反应程序,处置方案、各种保障计划等。

建立系统而科学的化学灾害事故处置预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化学灾害事故急难险重的问题。

(一)预案是第一出动迅速察明灾情的前提,属地消防___在制定预案的过程中,对所辖的化危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有了初步的了解,在灾情发生后,还可以为第一出动的消防官兵提供一个完备的参考和依据,便于准确发现险情,判断灾情。

(二)预案是消防指挥员辅助决策的依据,预案中对化学危险品的物化特性和处置措施都有了预设,该单位一般都会配备相应的药剂和器材,这些都可以为现场指挥员决策的依据。

(三)预案是灾害处置人员成功抢险的保证。

一份好的预案会包括正确的处置程序和方法,载明必要的安全保护装备和抢险救援器材以及注意事项,这些都能确保抢险救援人员正确操作,趋吉避凶。

(四)预案还是明确人员分工和协调物资调配的指南,指挥员不仅可以调配灾害现场的资源,还可以借助附近其他单位的预案借调这些单位的资源,无形中也扩大了资源的储备;
(五)预案可以明确灾害事故发生时中各成员部门及其人员的组成、具体职责和分工等,可以增进参战单位配合的默契。

三、目前化危灾害处置预案存在的问题
(一)预案内容简单,不适应大型灾害的需要。

近年来,公众对化危物品的安全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关职能部门也加强了化学灾害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工作。

然而,由于专业限制和预案体系尚不完善,化学灾害事故预案大都比较简单。

(二)处置方法僵化,不适应复杂多变的灾情。

预案的核心内容建立在假设灾情的处置上,现行的预案假设的灾情比较单一,因此,在实际灾情千变万化,预案失去了可比的参照性。

(三)预案外延不广,不适应现代消防的定位。

预案制定侧重在就某种特别化学危险物品的灾害进行扑救,而化危产品的种类、使用方法、生产工序、贮藏和运输规定,发生频率以及可能引发化学事故的危险因素都没有仔细考虑;对于急救药品、中和物质、洗消用品也缺乏足够的拓展。

(四)预案范围狭窄,不适应抢险救援的职能。

而由厂家制定的专业预案,可能对化危物质的理化特性,工艺,储运方法都有规定,而缺乏宏观上的指挥和调配。

化学灾害事故的处置需要涉及许多部门和单位,因此,由消防一家制定的预案势必难以在有效的高度上协调和指挥各单位参与。

加强化学灾害事故预案建设的对策(二)
化学灾害事故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安全生产的重要隐患和挑战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理化学灾害事故,加强化学灾害事故预案建设至关重要。

下面,我将探讨加强化学灾害事故预案建设的对策,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1. 完善相关立法,制定和修订专门针对化学灾害事故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分工、处罚力度和赔偿机制,以确保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 建立健全化学灾害事故预防和应急管理相关的法规体系,确保预案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3. 加强与国际法律和标准的对接,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做法,提高我国化学灾害事故预案的国际水平。

二、加强组织建设
1.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加强统一领导,形成统一指挥体系。

各级政府要加强协调,明确任务和职责,提高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建立专门的化学灾害事故应急队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提高科技支撑能力。

3. 建立健全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化学灾害事故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和安全生产意识。

三、加强科技支撑
1. 加强化学灾害事故的监测和预警技术研究。

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敏感度,开发和应用新一代监测技术,实现对化学灾害事故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2. 强化模型研究和预测技术的应用。

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模拟和预测化学灾害事故的发生和扩散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3. 提高化学灾害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加强科研机构和救援力量的合作,研发和推广新的应急处理技术和装备,提高化学灾害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

四、加强宣传教育
1. 加强化学灾害事故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通过媒体、学校、社区等途径,普及化学灾害事故的知识和应对方法,引导公众正确应对突发灾害。

2. 加大对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培训和指导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3. 加强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定期组织化学灾害事故应急演练和考核,提高各级政府和应急救援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化学灾害事故预案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法规、组织建设、科技支撑和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形成合力,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只有加强预案建设,提高应对化学灾害事故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有效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的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