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3地球的运动第3课时课件必修1高中必修1地理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地不同时)
12/11/2021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昼长由北极圈向南极圈递减
北半球昼最长夜(chángyè)最短,
北极圈内极昼
66°34´N 23°26´N
太阳直射(zhíshè)北回归线
太
阳
夏至日
23°26´S 66°34´S
光
赤道
昼夜相等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
12/11/2021
极圈内极夜(jíyè)
B 温州
C 杭州
D 北京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什么(shén me)是太阳高度?
12/11/2021
太阳(tàiyáng)高度角
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1、什么是太阳(tàiyáng)高度?
F ●H
太阳高度角实际上就是太阳光线与照射(zhàoshè)点切线的交角
一天12中/11/2太021 阳(tàiyáng)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1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直射(zhíshè)点的 纬度与出现极
昼(极夜)的
纬度互余
二分日、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时间 6.22
北半球
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内(yǐ nèi)为极昼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昼长由北极圈向南极圈递减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12.22 北极圈以内(yǐ nèi)为极夜 南极圈以内(yǐ nèi)为极昼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阳直射(zhíshè)赤道
太
阳 光
春秋(chūnqiū)分日
全球(quánqiú)昼夜相等
秋分日
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冬至 日 (dōngzhì)
1.写出下列节日(jiérì)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
A、植树节: 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逐渐(zhújiàn)增
B、劳动节:
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zhújiàn)增长
C、教师节: 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逐渐缩短 D、国庆节: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缩短
昼长由南极圈向北极圈递减
3.21 9.23
全球昼夜等长
12/11/2021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P
昼渐长 夜渐短
夏至(xiàzhì昼) 最长 夜最短 日
昼渐短 夜渐长
12/11/2021
春分 日 昼(夜chū等nf长ēn)
昼渐长 夜渐短
极昼 极昼
昼〉 夜
夜〈 夜
昼最短 夜最长
,
,
昼有夜等长 有 昼渐短 夜渐长
A.Htan(90°-38°) B.Htan(90°-38°-23.5°)
C.Hcot(90°-38°) D.Hcot(90°-38°-23.5°)
----解题(jiě tí)的关键是计算出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α和影长(L,也即楼间距离)。
楼间距离L=H × cot α
12/11/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日影朝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日影长度与太阳照射
角度成反相关系。 【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正午太阳 高度越小,则日影越长。
12/11/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 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 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
(2)气候四季 四季变化在中纬地区变化最明显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12/11/2021
冬季:12、1、2月
第三十页,共三十二页。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jíyè)现象 23°26′
=当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余角
例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 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要(xūyào)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其支架倾角, 下列四幅日照图中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12/11/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自转
(zìzhuàn)
公转
(gōngzhuàn)
黄赤交角
(jiāo jiǎo)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
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 变化
四季 12/11/2021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五带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 四季(sìjì)的划分
(1)天文(tiānwén) 夏四季季: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tàiyáng)高度最大的季节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yùndòng)(第3课时)
地球运动 的地理意义 (yùndòng)
12/11/2021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一、昼夜长短 的变 (chángduǎn) 化
空间(kōngjiān)变--化--在同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同时不同地)
时间(shíjiān)变-化---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
太 阳 光
全球昼夜(zhòuyè)相等
第九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十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2
∠3
2×23°26′
66°34´S 90°´S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 °- 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纬度差的 计算:以赤道为参照物,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①就某地而言,时间不同正午(zhèngwǔ)太阳高度可能不同也可 能相同如:春秋分,时间不同,但此地正午(zhèngwǔ)太阳高度 相 ②同不同两地(liǎnɡ dì),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如:若两地(liǎnɡ dì)以直射点为对称点,则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α
L
H
5)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读右图,观察、思考、理解。
要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zīyuán),
就必须通过对集热面与地面夹角 (a)的调整,使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由于太阳
光线与地面的夹角H即当地的太阳高度角 ,故夹角a与H
互为余角。 安装角度a=90°--H(正午太阳高度(gāodù)角)
4、正午太阳高度(gāodù)相关知识的应用
1)确定纬度 【练习(liànxí)】夏至日某地的正午H=66°34′,则该地的地理 纬度是多少? ----0°纬线或46°52′N
2)确定房屋朝向
为了获得(huòdé)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
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
例1:设M(0°、30°E)、N(23°26′S、30°E)两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fēnbié)为Hm和Hn,下列四项中正确
的是:
()
A、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B、每年约有9 个月Hm≥Hn
C、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D、任何时候都是Hm≥Hn 12/11/20共三十二页。
北半球春秋(chūnqiū)分,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12/太11/20阳21 (tàiyáng)高度最大为90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北半球夏至(xiàzhì)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12/归11/20线21 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liǎnɡ cè)递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达最小值
达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12/11/2021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正午太阳高度(gāodù)的分布规律
A B
90°´N
66°34´N
12/11/2021
° 23°26´N 0
23°26´S
二分 日 夏至(xiàzhì)
冬至日 (èr fēn)
日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1) 12 月 22 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昼夜长短状况
是
昼夜(zhòuy。è)等长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是23°26′N
。
正东方向(fāngxiàng),其精确的纬度
12/11/2021
北
东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4)计算(jìsuàn)楼距
例1 北纬3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新楼, 欲使新楼底层(dǐ cénɡ)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不小于 (1999年广东卷)( )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地球(dìqiú)的运动(第3课时)。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太阳高 度角实际上就是太阳光线与照射点切线的交角。赤道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赤道向南北
No 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南回归线最大为90度,
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规律】北 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房屋朝北。气候特征
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北半球冬至(dōngzhì)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1归2/11/线2021最大为90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liǎnɡ cè)递减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二、正午(zhèngwǔ)太阳高度的变化
1、空间(kōngjiān)-变---化在同一时间,正午(zhèngwǔ)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Image
12/11/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12/11/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昼夜(zhòuyè) 时间 差的变化
随纬度(wěidù)的变纬化度:(wěidù)越高昼夜时差越大 (除春秋分外)
冬至、夏至差最大
随时间的变化: 春秋分差最小
(除赤道外)
1、下列四个日期中温州昼夜时间差最小的是
2、夏至日,下列四地昼夜时间差最大的是
A 海口 12/11/2021
南半球昼最长夜(chángyè)最短,线
南极圈内极昼
12/11/2021
第七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八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阳直射(zhíshè)赤道
0 有太阳(tàiyáng) 0
直射现象
23°26′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昼 (jízhò u)极夜现象
66°34′
有极昼极夜现象 12/11/2021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昼长由南极圈向北极圈递减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 极圈内极夜(jíyè)
66°34´N 23°26´N
23°26´S
赤道
昼夜相等
太 阳
冬至日
光
66°34´S
太阳(tàiyáng)直射南回归
(同时不同地)
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时间变化 ----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同地不同时)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达最大值
达最小值
12/11/2021
第二页,共三十二页。
昼长由北极圈向南极圈递减
北半球昼最长夜(chángyè)最短,
北极圈内极昼
66°34´N 23°26´N
太阳直射(zhíshè)北回归线
太
阳
夏至日
23°26´S 66°34´S
光
赤道
昼夜相等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
12/11/2021
极圈内极夜(jíyè)
B 温州
C 杭州
D 北京
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什么(shén me)是太阳高度?
12/11/2021
太阳(tàiyáng)高度角
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1、什么是太阳(tàiyáng)高度?
F ●H
太阳高度角实际上就是太阳光线与照射(zhàoshè)点切线的交角
一天12中/11/2太021 阳(tàiyáng)高度最大值出现在正午,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1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直射(zhíshè)点的 纬度与出现极
昼(极夜)的
纬度互余
二分日、二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时间 6.22
北半球
南半球
昼最长,夜最短。
昼最短,夜最长
北极圈以内(yǐ nèi)为极昼 南极圈以内为极昼
昼长由北极圈向南极圈递减
昼最短,夜最长
昼最长,夜最短
12.22 北极圈以内(yǐ nèi)为极夜 南极圈以内(yǐ nèi)为极昼
第三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四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阳直射(zhíshè)赤道
太
阳 光
春秋(chūnqiū)分日
全球(quánqiú)昼夜相等
秋分日
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
冬至 日 (dōngzhì)
1.写出下列节日(jiérì)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和变化情况
A、植树节: 北半球昼短夜长但昼逐渐(zhújiàn)增
B、劳动节:
长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逐渐(zhújiàn)增长
C、教师节: 北半球昼长夜短但昼逐渐缩短 D、国庆节: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逐渐缩短
昼长由南极圈向北极圈递减
3.21 9.23
全球昼夜等长
12/11/2021
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P
昼渐长 夜渐短
夏至(xiàzhì昼) 最长 夜最短 日
昼渐短 夜渐长
12/11/2021
春分 日 昼(夜chū等nf长ēn)
昼渐长 夜渐短
极昼 极昼
昼〉 夜
夜〈 夜
昼最短 夜最长
,
,
昼有夜等长 有 昼渐短 夜渐长
A.Htan(90°-38°) B.Htan(90°-38°-23.5°)
C.Hcot(90°-38°) D.Hcot(90°-38°-23.5°)
----解题(jiě tí)的关键是计算出当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
α和影长(L,也即楼间距离)。
楼间距离L=H × cot α
12/11/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二页。
南;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日影朝向与太阳照射方向相反,日影长度与太阳照射
角度成反相关系。 【规律】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正午太阳 高度越小,则日影越长。
12/11/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某学校操场上,O处有一垂直于地面的旗杆,OP表示正 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 缩短为零。M处有一棵树,OM垂直于OP,读图回答:
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季节
(2)气候四季 四季变化在中纬地区变化最明显
春季:3、4、5月 夏季:6、7、8月
秋季:9、10、11月
12/11/2021
冬季:12、1、2月
第三十页,共三十二页。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34′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jíyè)现象 23°26′
=当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余角
例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 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要(xūyào)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其支架倾角, 下列四幅日照图中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12/11/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自转
(zìzhuàn)
公转
(gōngzhuàn)
黄赤交角
(jiāo jiǎo)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
化
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 变化
四季 12/11/2021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五带
三、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 四季(sìjì)的划分
(1)天文(tiānwén) 夏四季季:一年内白昼最长、正午太阳(tàiyáng)高度最大的季节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yùndòng)(第3课时)
地球运动 的地理意义 (yùndòng)
12/11/2021
第一页,共三十二页。
一、昼夜长短 的变 (chángduǎn) 化
空间(kōngjiān)变--化--在同一时间,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同时不同地)
时间(shíjiān)变-化---在同一地点,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
太 阳 光
全球昼夜(zhòuyè)相等
第九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十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2
∠3
2×23°26′
66°34´S 90°´S
3、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 °- 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纬度差的 计算:以赤道为参照物,同侧相减,异侧相加。
①就某地而言,时间不同正午(zhèngwǔ)太阳高度可能不同也可 能相同如:春秋分,时间不同,但此地正午(zhèngwǔ)太阳高度 相 ②同不同两地(liǎnɡ dì),同一天正午太阳高度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如:若两地(liǎnɡ dì)以直射点为对称点,则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α
L
H
5)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读右图,观察、思考、理解。
要想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能资源(zīyuán),
就必须通过对集热面与地面夹角 (a)的调整,使集热面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由于太阳
光线与地面的夹角H即当地的太阳高度角 ,故夹角a与H
互为余角。 安装角度a=90°--H(正午太阳高度(gāodù)角)
4、正午太阳高度(gāodù)相关知识的应用
1)确定纬度 【练习(liànxí)】夏至日某地的正午H=66°34′,则该地的地理 纬度是多少? ----0°纬线或46°52′N
2)确定房屋朝向
为了获得(huòdé)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
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 【规律】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
例1:设M(0°、30°E)、N(23°26′S、30°E)两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fēnbié)为Hm和Hn,下列四项中正确
的是:
()
A、每年有某一时刻Hm=Hn
B、每年约有9 个月Hm≥Hn
C、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
D、任何时候都是Hm≥Hn 12/11/20共三十二页。
北半球春秋(chūnqiū)分,太阳直射赤道
赤道12/太11/20阳21 (tàiyáng)高度最大为90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北半球夏至(xiàzhì)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北回12/归11/20线21 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liǎnɡ cè)递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达最小值
达最大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12/11/2021
每年太阳直射两次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正午太阳高度(gāodù)的分布规律
A B
90°´N
66°34´N
12/11/2021
° 23°26´N 0
23°26´S
二分 日 夏至(xiàzhì)
冬至日 (èr fēn)
日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1) 12 月 22 日OP最长,三个月后,该地昼夜长短状况
是
昼夜(zhòuy。è)等长
(2)M处的树位于旗杆的 是23°26′N
。
正东方向(fāngxiàng),其精确的纬度
12/11/2021
北
东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
4)计算(jìsuàn)楼距
例1 北纬38°一开阔平地上,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新楼, 欲使新楼底层(dǐ cénɡ)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两楼距离不小于 (1999年广东卷)( )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地球(dìqiú)的运动(第3课时)。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太阳高 度角实际上就是太阳光线与照射点切线的交角。赤道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赤道向南北
No 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太阳高度最大为90度,由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南回归线最大为90度,
由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线,确定该房屋的朝向与。【规律】北 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 房屋朝北。气候特征
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北半球冬至(dōngzhì)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南回1归2/11/线2021最大为90度,由南回归线向两侧(liǎnɡ cè)递减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二、正午(zhèngwǔ)太阳高度的变化
1、空间(kōngjiān)-变---化在同一时间,正午(zhèngwǔ)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Image
12/11/2021
第三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12/11/2021
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昼夜(zhòuyè) 时间 差的变化
随纬度(wěidù)的变纬化度:(wěidù)越高昼夜时差越大 (除春秋分外)
冬至、夏至差最大
随时间的变化: 春秋分差最小
(除赤道外)
1、下列四个日期中温州昼夜时间差最小的是
2、夏至日,下列四地昼夜时间差最大的是
A 海口 12/11/2021
南半球昼最长夜(chángyè)最短,线
南极圈内极昼
12/11/2021
第七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八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阳直射(zhíshè)赤道
0 有太阳(tàiyáng) 0
直射现象
23°26′ 既无太阳直 射 又无极昼 (jízhò u)极夜现象
66°34′
有极昼极夜现象 12/11/2021
900
北寒带
北极圈
北温带
北回归线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赤热 带道
南回归线 南温带
南极圈 南寒带
900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第五页,共三十二页。
66°34´N
23°26´N
23°26´S
66°34´S
12/11/2021
太 阳 光
第六页,共三十二页。
昼长由南极圈向北极圈递减
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 极圈内极夜(jíyè)
66°34´N 23°26´N
23°26´S
赤道
昼夜相等
太 阳
冬至日
光
66°34´S
太阳(tàiyáng)直射南回归
(同时不同地)
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夏至日: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时间变化 ----在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 (同地不同时)
夏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冬至日 正午太阳高度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达最大值
达最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