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语文5册5课
聋校新版(人教版)语文三年级第五册教学计划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材语文第五册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一)主体结构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包括5个课文单元和1个识字单元。
课文单元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角度,大体围绕“习惯”“科学”“思维”“自然”“伙伴”等人文主题组织单元。
如,“习惯”单元,借助浅显易懂的故事,引导聋生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科学”单元,将简单的科学知识寓于形象的故事或诗歌中,激发聋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思维”单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识字单元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识字材料,主要从体现识字规律、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上组织单元内容。
(二)主要内容1. 课文每个单元安排3—4篇课文。
课文题材丰富,既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传统、中国传统美德等思想内容的课文,也有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出发,表现儿童的思想和情感、充满童心童趣的课文。
课文体裁多样,语言典范,内涵丰富,难易适中,有较强的可读性和感染力,充分体现教科书全面育人的价值,可以满足聋生语文素养发展的需求以及日常生活的需要。
每篇课文后面设计内容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一般安排4—7题,从“朗读背诵”“内容理解”“词语积累及手语学习”“词句运用”“拓展实践”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活动形式力求多样,有问答题、判断题、连线题、说话写话等,引导聋生理解课文内容,巩固生字,积累词语,发展看(听)话能力,加强手语练习,多角度运用词语,练习说写句子,并在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学习所得。
2. 语文园地每个单元安排1个语文园地,围绕本单元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拓展运用。
“识字加油站”,共安排3次,采用反义词识字、常见职业识字、同偏旁形声字识字等丰富多彩的识字形式,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学习识字的方法,感受识字的乐趣,学习汉字构字规律,激发自主识字的意识。
“查字典”,本册继续巩固部首查字法。
“字词句运用”,每个单元都安排,设计形式多样的听说读写活动,重点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字词和句式,并适度加以拓展,强调综合运用。
聋校语文第五册 2 丁一小写字

2丁一小写字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丁一小写字,写来写去写不好,先后尝试了不少做法,最后在姐姐的启发下,终于明白怎样才能把字写好的故事。文章借丁一小这个人物形象,再现了学生在学习写字的过程中共同的困惑与问题,非常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懂得只有认真,才能把字写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课文共6个自然段,前3个自然段讲了于一小认为写不好字是自己的纸、笔不好,但用了姐姐的纸、笔,仍写不好。后3个自然段讲丁一小从姐姐身上明白了自己写不好字的原因是不认真,最后认认真真地写字,写好了字。
拓展:干净——干干净净——我们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高兴——高高兴兴——弟弟高高兴兴地接过奖状。
6.指名一位同学演一演,其他同学用“xxx坐得端端正正,一笔一笔认真地写”说一说。教师强调这就是“认真”的样子。
7. 教师一边出示某个学生的作业,一边说:“瞧,她写的字多工整!”教师再指着窗外:“瞧,那儿有一只鸟。”出示“瞧”的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结合部首,说说意思。
三、生字教学
1.观察“肯、纸、姐、原”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大小。
2.教师范写,并带领学生书空写。
四、巩固练习
1.生字练写。
2.熟读并试背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无论丁一小用什么方式,都不能写好字。这是什么原因呢?他的姐姐会帮助他吗?下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字词。
2.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课文写了谁的什么事?
二、领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3. 出示词语:写来写去师:丁一小看到自己的字写的不好看,于是他,写呀写呀,写来写去也写不好!
最新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6年版)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
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听觉障碍给聋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了解人类文化和参与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聋校语文课程应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语文教育和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致力于培养聋生的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聋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聋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聋生的全面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聋校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聋校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聋校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聋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培养聋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聋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要面向聋校全体学生,使每一位聋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促进聋生全面、主动、有个性的发展。
语文课程要关注聋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培育聋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语文课程要引导聋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交往的能力,为他们融入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聋校全日制语文说课稿

聋校全日制语文说课稿聋校全日制语文说课稿(精选5篇)聋校全日制语文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小碎步练习》一、说教材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一些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律动第一册舞蹈部分第四课的内容,它是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正步、兰花指的基础上教学的,它将为后面的儿童舞蹈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参与本堂课学习的是本校的三年级学生,一共5名学生,其中有3名学生单耳佩戴助听器,能够基本听懂口语并进行较简单的口语表达;一名为未佩戴助听器的学生,残余听力很少,基本上依赖手语进行表达;一名听力正常的ruo智儿童,有基本表达意愿和听懂日常用语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分析,考虑听障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心理年龄特征,我将教学目标制定为:1、通过直观的图片、视频和教师的演示,熟练掌握小碎步的基本要领。
2、能完整流畅的完成小碎步练习配乐舞蹈的内容。
3、引导学生从现实体验,激发听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在舞蹈中的配合,培养学生肢体语言的美感和艺术表现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小碎步的基本要领;小碎步练习配乐舞蹈的内容。
难点是学会在舞蹈中的配合,加强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动作、表情的美感。
五、教法、学法为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里再从教法、学法两方面谈一谈。
教法: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的原则,根据听障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观察、模仿、游戏这样参与度较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模仿学习和共同游戏中巩固“小碎步练习”的知识,学会在舞蹈中互相配合。
学法:引导学生用动手实践、模仿学习、合作游戏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模仿过程中掌握本课知识,在参与游戏中强化本课知识,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下面说一说本堂课的教学过程:1、语训语训是听障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以发展儿童口语表达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的。
《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特点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教材基本情况(一)教材结构《聋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语文》(以下简称“新教材”)三年级下册包含6个单元,其中5个课文单元(按照人文主题编排),1个识字单元(见表1)。
5个课文单元一共16篇课文,以故事为主,有来自现实的儿童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还有古代名人故事;小部分是写景散文,有写春天的,还有写祖国壮美河山的。
第二单元是识字单元,编排了4节识字课,主要是引导学生集中识字和掌握形声字的识字规律。
三年级下册除了6 个单元,还有6篇选读课文,识字表和词语表两个附表。
新教材三年级下册每个单元包含三至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第一单元还编排有“快乐读书吧”。
本册教科书的课文仍然是全文注音,在课后编排有4—6道练习题,从朗读与背诵、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课文的理解与拓展几个角度设置题目。
“语文园地”是单元学习的巩固与提升,包含的栏目非常丰富,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语言交往”“写话”“我的发现”“展示台”“手语角”“书写提示”“日积月累”等,其中“字词句运用”和“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其他栏目穿插安排。
(二)选文情况本册新教材选文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带给学生丰厚的精神养料。
比如,有反映革命文化的《朱德的扁担》和《邓小平爷爷植树》,讴歌了两位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有反映优秀传统文化的《胸有成竹》《曹冲称象》《鲁班造锯》《借光读书》,带领学生认识古人的聪明才智;有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棉鞋里的阳光》《夏夜多美》,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与和谐;有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黄山奇石》《日月潭》《画家乡》,描绘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还有启迪心智的《咕咚》《小蝌蚪找妈妈》《要下雨了》《企鹅寄冰》,以故事的形式讲述道理……聋校语文新教材三年级下册从统编教材中选了较多适合聋生的文章,比如统编一年级下册的《怎么都快乐》《动物儿歌》《咕咚》《要下雨了》《夏夜多美》,统编二年级上册的《小蝌蚪找妈妈》《曹冲称象》《鲁班造锯》《黄山奇石》《日月潭》《画家乡》《朱德的扁担》《企鹅寄冰》,统编二年级下册的《找春天》《邓小平爷爷植树》《一匹出色的马》。
二年级聋校语文教案

二年级聋校语文教案【1】二年级聋校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由看图学词、看图学句和基础训练三部分组成。
全册共20课,其中看图学句8课,看图学句12课。
课文内容有反有反映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继承革命传统、讲文明、懂礼貌、助人为乐、勤俭节约、拾金不昧、争做好学生的,注意从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
课文内容大多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直接接触到的,只有少数内容要借助图片或电教片的直观形象才能认识。
课文语言文字浅显常用,便于学生仿说,有利于培养、巩固和发展聋生的语言能力。
全册分5个单元,每个单元4篇课文,按照图片穴刺学句------看图学句--------看图学句的结构进行安排,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一个基础训练。
前后课文之间基本上根据内容深浅,篇幅长短,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进行编排。
课文全文注音,便于学生阅读。
生字都在田字格中写出范字,便于学生仿写。
本册安排了150多道课后练习题,每课的练习题基本上反映了这篇课文的教学要求。
基础训练共50到题。
在这些练习题中除少量内容是拼音练习外,其余都是字、词、句的练习,体现了识字、学词、学句是这学期的重点,而三者之间又在逐步加重着句的分量。
本次安排了100多幅彩色插图,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为说话、写话训练提供凭借,这是耳聋学生学习语文的特殊需要,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措施。
课本后面附有生字表、偏旁名称表,供复习之用。
二、教学要求1、巩固汉语拼音,提高鼻韵母、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发音技巧。
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熟练的、正确的读出音节,学会本册新出现的音节。
2、学会242个生字及本册出现的新词语,能默写大部分词语。
认识常见的偏旁,学习区别形近字。
3、能正确、清晰、熟练的打指语,能看懂学过的手指语;能看(听)语速较慢、口形较明显的词语和句子。
4、能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能正确地运用学过的部分词语。
5、能正确地理解图意和相应的句意。
特殊教育教学法聋校语文课的内容和要求

教学要点
第二节聋校语文课的内容与要求
32.1聋校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l(一)功能的转变
(二)结构的转变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方案》(征求意见稿)
(三)内容的转变1、是“精选”。
(四)实施的优化
1、是更为强调从实际出发,讲究教学的针对5、是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方面,
(五)评价的转变
(一)第一学段语文教学内容
1、阅读教学
背诵课文。
一般训练形式有:根据段意划分意义段、合并意思相同的自然段并归纳意义段段意等。
2、叙述和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包括写片断训练、写情整地表达一件简单事的能力,是作文。
(3)笔谈:内容很多,有对话、问答、谈论发展到训练有选择地观察图片和事物、初步了
(三)第三学段语文教学内容
1、阅读教学
文,提高自主阅读的能力,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
(三)第三学段语文教学内容
2、作文教学
33.3聋校语文教学的要求。
聋校语文第五册 1 古对今

(2)出示班级同学的图片,提问:我们是古时候的孩子吗?
讲解:我们是现在的孩子。“古时候”就是“古”,“现在”也就是“今”。
(3)一手拿一张图片,教师带领学生说:古对今。
(4)学生读“古对今”。
2.理解文中的“圆”和“方”:
(1)出示圆形和方形图案,请学生说出哪个是圆形,哪个是方形。
3.学生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4.请学生查字典,给“寒、暑”组词。
六、作业
1.书写字词。
2.背诵第一小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默写词语。
严寒、酷暑
2.背诵第一小节。
3.朗读课文。
二、讲读课文第二、三小节
(一)学习课文第二小节
1. 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交流第2小节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晨—暮;雪—霜;和风—细雨;朝霞—夕阳。
(5)出示图片(盛夏,学生穿着短裤、短袖),与此前的图片进行对比,提问:热吗?是有点儿热还是非常热?
教师讲解:非常热,可以说成是“酷暑”。
(6)出示词语“酷暑”,学生朗读。
(7)一手各拿一张“隆冬”和“盛夏”的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说:严寒对酷暑。
(8)尝试给“寒、暑”组词。(寒假、暑假)
四、再读第一小节,尝试背诵
5. 学生齐读第2小节,说说这一小节描写的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 学生自主朗读第3小节,与同位轻声交流哪些词语是对称的。
2.指名生交流汇报,师出示“莺歌燕舞、鸟语花香”的图片,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美丽的景色,体会词语的对称性。
3.指名生朗读第3小节,读出句式的对称节奏。引导学生说说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聋校课程设置方案

聋校是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实施教育的学校。
本方案适用于全日制聋校九年义务教育。
课程方案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依据国务院转发九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遵循听力语言残疾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聋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一、课程目标聋校义务教育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竞争能力;具有健甚睁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培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为实现培养目标,聋校义务教育课程应: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缺陷补偿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加强潜能开发,注重语言发展,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注重学科本位的倾向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增设沟通与交往、生活指导、外语、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开设选修课程。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3.改变课程内容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适合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㈠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0工具书。
4、能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开始学习使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㈡阅 读
1、主动阅读,学习使用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和句的意思。体会句子的表达方式和感情色彩。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常用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4、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初步了解议论文、说明性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2、正确、有表情地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背诵指定的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和已有的生活经验读懂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书名号的一般用法。
4、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学会用硬笔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
4、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㈡阅 读
1、具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
2、能够用多种方法进行阅读。养成默读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略读和浏览,能把握文章的大概意思。
4、学习借助图画阅读浅近的儿歌、童谣、故事,乐于与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5、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聋校语文第五册《美丽的画》课件

美丽的画
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 语文 第五一起来复习:
读下面的字,组成词语,读一读词语。 通( ) 间( ) 油( 林( ) 澄( ) 野(
) )
15美丽的画
夏娟、章雁和王平都爱画画。一天,他们把自 己画的画拿出来给大家看。 夏娟画的是田野。田野那么美,有金黄的稻子, 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蔬菜。一个小 女孩走在田间小路上。 章雁花的是果树林。树上结满了果子。这边是 黄澄澄的梨,那边是红彤彤的枣。几个孩子在树 下拾果子。 王平画的是草原。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天是 蓝蓝的,草是青青的。马背上的男孩赶着羊群唱 着歌。
夏娟画的是田野。田野那么美,有金黄的 稻子,雪白的棉花,还有一大片绿油油的蔬菜。 一个小女孩走在田间小路上。
思考: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说说每句话的主要意思。
章雁画的是果树林。树上结满了果子。 这边是黄澄澄的梨,那边是红彤彤的枣。 几个孩子在树下拾果子。
思考:
1 章雁画的是什么? 2 果树林里有什么? 3 几个孩子在做什么?
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热爱劳动。
王平画的是草原。大草原一眼望不到边。天是 蓝蓝的,草是青青的。马背上的男孩赶着羊群唱着 歌。
自学问题单:
1这是谁画的画? 这是( )画的画。
2 王平画的是什么? 王平画的是(
)
3写一写大草原的美景。 大草原( )。天是( 背上的男孩赶着羊群唱着歌。
),草是(
)。马
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了:
聋校语文课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利用图片和动态效果,展示诗歌中的场景和情感,帮助学 生理解诗意。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案例二:散文阅读《荷塘月色》
总结词: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阅读《荷塘月色》 ,感受散文的优美语言和深刻内涵,提高聋生的阅读能 力和文学鉴赏力。
情境模拟教学
角色扮演
01
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来模拟情境,加深对课文
的理解。
情境再现
02
利用道具和场景布置,再现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
感受。
情感体验
03
引导学生体验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其情感表达和情感理解能力
。
04 教学资源
教学软件
课件制作软件
如PowerPoint、WPS演示等,用于制作课件的演示文稿。
作业评估
01
作业完成度
检查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和准确性,以评估学
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02
作业创新性
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在作业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以评估学生
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03
作业态度Βιβλιοθήκη 注意学生的作业态度是否认真,书写是否整洁,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
和习惯。
期末考试评估
文本分析
引导聋生分析文章的结构 、主题和细节,提高对文 本的深入理解。
批判性思维
培养聋生对阅读内容的分 析和评价能力,鼓励提出 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写作表达能力
写作基础
教授写作的基本要素,如 标题、段落和结尾等。
写作技巧
讲解如何构思文章、组织 语言和表达思想,提高聋 生的写作水平。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草稿)第一部分前言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人不仅要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决策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时代发展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的作用。
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以及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未来,从培养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促进聋生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依据语文教育和聋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构建包括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在内的与素质教育要求相吻合的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和聋生发展需要的语文课程。
一、性质与地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聋生融入和适应社会必备的基本条件。
聋校的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全体聋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为聋生适应未来社会、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基。
二、基本理念㈠关注聋生发展,提高语文素养聋校的语文课程要面向全体聋生,针对不同学段聋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实事求是地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要求,使每一个聋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获得全面、生动、主动的发展。
语文课程要关注聋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培育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要激发和培育聋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他们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他们融入和适应主流社会以及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语文教育要跳出“聋”的限制和束缚,从多方面、多视角,以多种方式发掘每一个聋生的学习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让每个聋生在成长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㈡正确把握聋生语文学习的特点聋校语文教育应注重认真观察、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过程,让聋生在生动活泼的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语言运用的基本规律。
聋校语文第五册 9 玲玲的画

1.观察“评、奖、彩、脏”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大小。
2.教师范写,并带领学生书空写。
六、巩固练习
1.生字练写。
2.熟读课文。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三张图片,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学习,知道了围绕玲玲的画都发生了哪些事情。下节课我们一起去看看玲玲和爸爸的对话,从爸爸的话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
2.指名分段读课文,巩固“玲、意”等生字的读音。
二、图文对照,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出示3幅补充插图,教师引导学生给插图排序:要是把这3幅图当作是课文的插图,应该怎么排序呢?读读课文想一想。
2.学生根据故事顺序给图画排序,并说明理由。
3.教师提示学生把图文一一对照,想想:这3幅图可以分别和文中的哪3个自然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篇幅短小,却一波三折,是一篇读后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主人公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了,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了,玲玲着急地哭了,在爸爸的启发下,玲玲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课文共9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第五至八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第九自然段是故事的结尾,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写了爸爸告诉玲玲做人做事的道理: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全文由玲玲和爸爸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对话,能感受到爸爸的和蔼可亲,尤其是结尾爸爸说的话,自然贴切,没有说教之感。
4.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5.能用“快……吧”说、写句子。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聋校语文第五册教案

聋校语文第五册教案一、学情分析聋校五年级的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听力障碍,他们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上仍存在较大困难。
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读一定数量的汉字,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但在阅读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待提高。
在写作方面,能够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语句可能不够通顺,语法错误较多。
此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包括课文、生字、词语、句子、练习等内容。
课文选材广泛,既有生动有趣的故事,也有优美的诗歌和散文,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生字和词语的学习是重点,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和理解其含义。
句子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句子的结构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本册教材中的生字。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词语,能够用所学词语进行造句。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不同类型句子的结构和用法,能够仿写简单的句子。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教学、情境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和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语的学习和掌握。
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掌握句子的结构和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对一些含义较深的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用通顺、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语和课文内容。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3、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活动,如猜谜语、词语接龙等,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聋校语文第五册 语文园地五

3. 语言交往
能和同学交流最近玩过的游戏和游戏中好玩的事情,表达时能运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
4. 展示台
能展示、交流自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5.日积月累
朗读、背诵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二、教学准备
PPT课件
三、教学课时
4. 教师请学生互相交流游戏中经历的好玩的事情,并上台展示,结合前而的两个范例引导学生表达什么时候,自己和谁在哪里做过什么游戏,在游戏时有什么好玩的环节,游戏后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提示学生既要表达清楚,又能运用恰当的表情和动作。在表达后,请其他同学结合表达要点进行评价。
(4)小组自由讨论第二、三幅图的内容,迁移观察第一幅图的方法,关注图中的细节并交流。
(5)指名学生上台连贯地讲述这3幅图中的故事,用上给出的词语和句式。教师评价后,小组内自由练讲。
(6)请学生回家后,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给家人听。
三、巩固练习
熟读句子、短文。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完成语文园地五的字词句练习,同学们要多读多练,熟练掌握。
(4)启发学生在字典的部首目录部分找找,还有哪些熟悉的整字可以作部首,更多地了解这种现象。
2.教师出示题目:看一看,写一写。
(1)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的3个字,讨论书写时要注意的关键点,发现:这几个字书写时都不能少写一点。
(2)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第二、三组字书写时要注意的关键点,发现:第二组字要注意不要多写一横也不要少写一横,第三组字要注意不要少写撇。
课题
语文园地五
一、教学目标
1. 识字加油站
认识“呼、吸”等9个生字,加深对形旁表义的理解,认读“呼气、吸气”等9个词语。
聋校语文第五册 11 雷雨

(2)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压下来、乱摆、蜘蛛、网上、垂下来、闪电、越来越亮、渐渐地、迎面扑来”,教师指导正确连贯地读,不要字一顿。
3.指导学生巧记字形。
出示“乱、蜘、蛛、渐”,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先读一读,再根据字形记一记。要点提示:这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等方法记一记。6.借助动作,指导认读“压、垂”。
2.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联系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师:同学们,看!(播放雷雨时的多媒体课件)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指名学生汇报)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1课—雷雨。(板书课题)
一、初读课文,指导字词学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
(1)出示句子“满天的鸟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请学生读为什么说乌云“压”下来? (“压”表示往下用力的意思,说明云里面聚集的雨水很多,云很厚,预示着大雨即将来临。)
(2)出示句子“一只蜘蛛从网上()下来,逃走了。”请学生填一填。
观察蜘蛛垂下来的视频,教师动作演示头发垂到肩膀上或绳子垂到地面的样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垂”的意思。
三、自由读文,整体感知,梳理课文脉络
1. 自读课文,请学生思考:哪些自然段是写雷雨前,哪些是写雷雨时,哪些是写雷雨后?用“|”隔开。
2.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抓住“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也小了”这些关键词句,明确四、五、六自然段写的就是雷雨中的景象。
3.引导学生找到描写雷雨前、雷雨后景象的自然段,说说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课题
11 雷雨
一、教材解析
《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天雷雨景象的短文。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雷雨前一雷雨中一雷雨后”的顺序,表现了3个场景的鲜明特点。课文语言凝练,用词准确,写景细致逼真。文中多为短句白描,既生动地再现了夏天雷雨的景象,又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聋校第五册第5课小八路

值日生”臂章 胳膊上戴着“__________ 。
她是谁?你看她头戴蝴蝶结,身穿花衣服, 脖子上系着红领巾,胳膊上戴着 “值日生”臂章。 原来她是值日生。
他是谁? 你看他身穿军装,头戴军帽,脚穿草鞋,胳膊 上还有臂章.原来他是个小八 路。 你看他坐在石头上,眼睛看着摊在膝盖上的小 本子,多么专心啊!他真是个 爱学习的小八路。
胳(ɡē) 膊 (bo) (胳膊) 臂(bì )、章(zhāng) (臂章)
原(yuán ) (原来) 摊(tān ) (摊在) (专心) 专(zhuān ) 啊(ā) (好啊)
1.读下面的字,各组成两个不同的词语. 军( 军装 ) ( 军帽 ) 草( 草鞋 ) ( 草帽 ) 眼( 眼睛 ) ( 学( 学习 ) ( 自学 ) 赤眼蜂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读读讲讲下面的词语. 军帽 草帽 胳膊 军装 臂章 膝盖
3.把下面的词语排列成通顺的句子,加上标点. (1)眼睛 膝盖上的 看着 小八路的 摊在 小本子 小八路的眼睛看着摊在膝盖上的小本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八路 学习的 他 真是个 爱 他真是个爱学习的小八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再读一读. 小八路身穿( 军装 ),头戴( 军帽 ),脚穿( 草鞋 ), 胳膊上还有( 臂章 ),他是个( 爱学习 )的小八路.
5. 读课文,说说图上画的是谁。 为什么说他是个爱学习的小八路?
7.流畅地朗读课文。默写课文。
蝴蝶结 。 她头戴_______ 花衣服 身穿 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