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精粉取样操作规程(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篇
一、目的
为确保铜精粉产品质量的准确评价,规范取样操作,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铜精粉生产、检验、储存、销售环节的取样工作。

三、职责
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规程。

2. 取样员负责按照本规程执行取样工作。

3. 生产、检验、储存、销售人员配合取样员进行取样工作。

四、取样原则
1. 取样应随机、均匀,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2. 取样过程应保证样品不受污染,确保样品质量。

3. 取样量应符合相关检验标准要求。

五、取样工具与设备
1. 取样工具:取样勺、取样袋、剪刀、标签纸、笔等。

2. 取样设备:电子秤、样品柜、样品架等。

六、取样操作流程
1. 取样前准备
(1)检查取样工具和设备是否完好,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检查样品柜和样品架是否清洁、干燥,如有污渍应及时清理。

(3)核对样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2. 取样
(1)在样品堆放区域,根据样品堆放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取样。

(2)使用取样勺从样品堆放区域中取出样品,取样深度应大于0.5米。

(3)将取样勺中的样品倒入取样袋中,确保样品均匀分布。

(4)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取样量达到规定要求。

3. 样品混合
(1)将所有取样袋中的样品倒入一个大桶中,充分混合。

(2)使用电子秤称取混合后的样品,确保样品量符合检验标准要求。

4. 样品编号与标签
(1)在标签纸上注明样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取样日期、取样员等信息。

(2)将标签贴在样品袋上,确保标签清晰可见。

5. 样品储存
(1)将已编号、贴好标签的样品放入样品柜或样品架中。

(2)确保样品储存环境干燥、通风、避光。

6. 取样记录
(1)填写取样记录表,包括样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取样日期、取样量、取
样员等信息。

(2)将取样记录表存档备查。

七、注意事项
1. 取样过程中,严禁触摸样品袋外部,以免污染样品。

2. 取样时,应避免取样勺与样品接触,以免污染取样勺。

3. 样品混合过程中,应确保样品均匀分布,避免出现局部浓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4. 样品储存过程中,应避免样品受潮、变质,确保样品质量。

八、取样安全
1. 取样过程中,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安全。

2. 取样时,应穿戴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3. 取样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能。

九、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十、本规程如有未尽事宜,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订。

第2篇
一、目的
为确保铜精粉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和代表性,特制定本取样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铜精粉在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的取样操作。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铜精粉的取样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原矿、精炼铜、电解铜等。

三、职责
1.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本规程。

2. 生产、储存、运输等部门应按照本规程进行取样操作。

3.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取样操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四、取样工具及设备
1. 取样工具:取样桶、取样勺、取样铲、取样夹具等。

2. 设备:电子秤、样品袋、标签、封口机等。

五、取样方法
1. 取样地点:根据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具体情况确定取样地点。

2. 取样时间:在铜精粉的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关键节点进行取样,如生产批次、储存周期、运输批次等。

3. 取样数量:根据检测需求确定取样数量,一般不少于100克。

4. 取样步骤:
a. 准备取样工具和设备,确保其清洁、干燥。

b. 在取样地点,打开包装,用取样工具随机取一定数量的铜精粉样品。

c. 将取样样品放入取样桶内,用电子秤称量,确保取样数量符合要求。

d. 将取样样品进行混合,确保样品均匀。

e. 将混合后的样品装入样品袋,并密封。

f. 标注样品袋上的信息,包括样品名称、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取样人等。

g. 将样品袋放入封口机封口,确保样品袋密封。

h. 将封口后的样品袋送至质量检验部门。

六、注意事项
1. 取样过程中,应避免样品受到污染,确保样品的纯净性。

2. 取样人员应熟悉取样操作规程,确保取样过程的规范性。

3. 取样时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因取样不当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

4. 取样后的样品应妥善保管,防止样品变质、损坏或丢失。

七、取样记录
1. 取样记录表:包括样品名称、取样时间、取样地点、取样人、取样数量、样品状态等信息。

2. 取样记录的填写要求:
a. 字迹清晰,不得涂改。

b. 填写完整,不得遗漏。

c. 签名确认。

八、取样结果的处理
1. 质量检验部门收到样品后,应尽快进行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的及时性。

2. 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如不符合,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3. 检测报告应详细记录检测过程、检测结果等信息,并妥善保管。

九、附则
1. 本规程由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程不一致的,以本规程为准。

本规程旨在确保铜精粉取样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以保障产品质量。

各相关部门应严格遵守本规程,确保取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3篇
一、目的
为确保铜精粉的质量控制,规范取样操作,提高取样准确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铜精粉生产过程中的取样操作。

三、职责
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本规程;
2.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本规程执行取样操作;
3. 取样员负责具体实施取样工作。

四、取样前的准备工作
1. 取样员需穿戴干净的工作服、手套和帽子,进入取样现场;
2. 取样前需检查取样工具,确保其清洁、干燥、无损坏;
3. 取样工具需符合国家标准,如不锈钢、聚四氟乙烯等材质;
4. 根据取样要求,准备相应的取样容器,如塑料瓶、玻璃瓶等;
5. 根据取样要求,准备取样标签,包括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信息。

五、取样操作步骤
1. 取样员需了解取样点位置,并确认取样点是否符合取样要求;
2. 根据取样点位置,选择合适的取样工具和取样方法;
3. 取样时,需保持取样工具与取样点垂直,以减少取样偏差;
4. 取样过程中,需确保取样工具清洁、干燥,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5. 取样时,需控制取样速度,避免样品受潮或飞扬;
6. 取样完毕后,需将取样容器密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7. 根据取样要求,将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8. 将混合均匀的样品分装至多个取样容器中,并贴上取样标签;
9. 将取样容器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如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

六、取样后的处理
1. 取样员需将取样容器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2. 实验室接收样品后,需对样品进行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
3. 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
4. 取样员需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5. 如检测报告显示样品不合格,需及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整改。

七、注意事项
1. 取样员需严格遵守本规程,确保取样操作的准确性;
2. 取样过程中,需注意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因取样偏差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
3. 取样工具需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清洁、干燥;
4. 取样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取样要求和方法;
5. 取样员需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确保取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附则
1. 本规程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以下为详细说明:
一、目的
本规程旨在规范铜精粉取样操作,确保取样过程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后续的质量检测提供可靠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铜精粉生产过程中的取样操作,包括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

三、职责
1.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本规程,确保取样操作的规范性;
2. 生产部门负责按照本规程执行取样操作,确保取样过程的顺利进行;
3. 取样员负责具体实施取样工作,保证取样操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四、取样前的准备工作
1. 取样员需穿戴干净的工作服、手套和帽子,进入取样现场,确保自身清洁,避
免对样品造成污染;
2. 取样前需检查取样工具,确保其清洁、干燥、无损坏,如取样勺、取样管等;
3. 根据取样要求,选择合适的取样工具和取样方法,如机械取样、人工取样等;
4. 准备相应的取样容器,如塑料瓶、玻璃瓶等,确保容器材质符合国家标准,如
不锈钢、聚四氟乙烯等;
5. 准备取样标签,包括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信息,以便后续追
踪和管理。

五、取样操作步骤
1. 取样员需了解取样点位置,并确认取样点是否符合取样要求,如取样点应位于
样品堆放区域的代表性位置;
2. 根据取样点位置,选择合适的取样工具和取样方法,如机械取样、人工取样等;
3. 取样时,需保持取样工具与取样点垂直,以减少取样偏差,确保取样结果的准
确性;
4. 取样过程中,需确保取样工具清洁、干燥,避免样品受到污染,如取样工具使
用前后需进行清洗和消毒;
5. 取样时,需控制取样速度,避免样品受潮或飞扬,影响取样结果的准确性;
6. 取样完毕后,需将取样容器密封,避免样品受到污染,确保样品在运输和储存
过程中的质量稳定;
7. 根据取样要求,将样品充分混合均匀,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如采用四分法等
混合方法;
8. 将混合均匀的样品分装至多个取样容器中,并贴上取样标签,便于后续追踪和
管理;
9. 将取样容器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如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以便后续追踪和管理。

六、取样后的处理
1. 取样员需将取样容器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确保样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质
量稳定;
2. 实验室接收样品后,需对样品进行编号,并记录相关信息,如样品名称、批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
3. 实验室对样品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包括样品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
指标;
4. 取样员需对检测报告进行审核,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发现异常情况,需
及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整改;
5. 如检测报告显示样品不合格,需及时通知生产部门进行整改,确保产品质量符
合要求。

七、注意事项
1. 取样员需严格遵守本规程,确保取样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取样结果的准确性;
2. 取样过程中,需注意样品的代表性,避免因取样偏差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影
响产品质量;
3. 取样工具需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确保清洁、干燥,避免对样品造成污染;
4. 取样员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取样要求和方法,提高取样操作的准确性;
5. 取样员需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确保取样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

八、附则
1. 本规程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如有疑问,请咨询相关部门;
2. 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原有相关规定与本规程不符的,以本规程为准。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本规程旨在规范铜精粉取样操作,确保取样过程的准确性和代表性,为后续的质量检测提供可靠依据。

在实际操作中,取样员需严格遵守本规程,提高取样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