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内外妇儿表格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执业医师内外妇儿表格总结
一、内科。

1. 感冒。

- 风寒感冒:那症状就是怕冷特别明显,鼻涕是清稀的,就像清水一样,还会有点头痛、全身酸痛。

舌头呢,是淡红的,舌苔薄白。

治法就是辛温解表啦,像麻黄汤、桂枝汤之类的。

- 风热感冒:这个就和风寒感冒不一样啦。

风热感冒会发热比较重,不怕冷或者怕冷不明显,鼻涕是黄稠的,嗓子也会痛。

舌头是红的,舌苔薄黄。

治法就是辛凉解表,银翘散就很常用呀。

- 暑湿感冒:夏天容易得这个病。

除了发热、头痛这些,还会有身体困重的感觉,就像被什么东西裹住了一样,胃口也不好,舌苔是腻的。

治法是清暑祛湿解表,藿香正气水就很对症呢。

2. 咳嗽。

- 外感咳嗽。

- 风寒袭肺:咳嗽声重,咯痰稀薄色白,还会伴有鼻塞、流清涕。

脉象是浮紧的。

治疗就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嗽散就不错。

- 风热犯肺:咳嗽频剧,气粗,咯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还会有口干、咽痛的症状。

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很好用哦。

- 内伤咳嗽。

- 痰湿蕴肺: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

每天早晨或者饭后咳嗽会加重,还会感觉胸闷、脘痞。

舌苔白腻,脉象濡滑。

治疗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可以试试。

- 肺阴亏耗: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者痰中带血丝,声音会慢慢变得嘶哑。

午后潮热,颧红,盗汗。

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就是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就很适合。

二、外科。

1. 痈。

- 火毒凝结证:局部突然肿胀,光软无头,迅速结块,皮肤焮红,少数病例皮色不变,到后来会变成脓。

全身可有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

舌苔黄,脉数。

治法是清热解毒,行瘀活血。

仙方活命饮是个经典方剂呢。

- 热胜肉腐证:红热明显,肿势高突,疼痛剧烈,痛如鸡啄,溃后脓出则肿痛消退。

舌苔黄,脉数。

治法是和营清热,透脓托毒。

透脓散就可以派上用场啦。

- 气血两虚证:脓水稀薄,疮面新肉不生,色淡红而不鲜或暗红,愈合缓慢。

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纳少。

舌质淡胖,苔少,脉沉细无力。

治法是益气养血,托毒生肌,托里消毒散是比较合适的。

2. 乳癖。

- 肝郁痰凝证:多见于青壮年妇女。

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

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是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逍遥蒌贝散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 冲任失调证: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缓减。

伴有腰酸乏力,神疲倦怠,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

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是调摄冲任,和营散结,二仙汤合四物汤就很有效。

三、妇科。

1. 月经先期。

- 气虚证。

- 脾气虚:月经周期提前,或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

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空坠,纳少便溏。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是补脾益气,摄血调经,补中益气汤就很好。

- 肾气虚:周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淡黯,质清稀。

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黯或有黯斑。

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是补益肾气,固冲调经,固阴煎可以试试。

- 血热证。

- 阳盛血热:经来先期,量多,色深红或紫红,质黏稠。

或伴心烦,面红口干,小便短黄,大便燥结。

舌红,苔黄,脉数或滑数。

治法是清热凉血调经,清经散就很对症。

- 阴虚血热:经来先期,量少或量多,色红,质稠。

或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咽干口燥。

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是养阴清热调经,两地汤就很合适。

2. 痛经。

- 气滞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

乳房胀痛,胸闷不舒。

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弦。

治法是理气行滞,化瘀止痛,膈下逐瘀汤是经典方剂。

- 寒凝血瘀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

量少,色黯有块。

面色青白,肢冷畏寒。

舌黯,苔白,脉沉紧。

治法是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少腹逐瘀汤就可以。

- 湿热瘀阻证: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或胀痛不适,有灼热感,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经前加剧。

经血量多或经期长,色黯红,质稠或夹较多黏液。

平素带下量多,黄稠臭秽。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法是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就比较有效。

四、儿科。

1. 感冒。

- 风寒感冒:这个和大人的风寒感冒有点相似呢。

小儿会有发热,怕冷,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等症状。

舌苔薄白,指纹浮红。

治法就是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就很常用。

- 风热感冒:发热比较重,有汗,鼻塞流黄涕,咳嗽,咽痛。

舌尖红,苔薄黄,指纹浮紫。

治法是辛凉解表,银翘散就可以。

- 暑邪感冒:多见于夏季。

发热,无汗或汗出热不解,头晕,头痛,鼻塞,身重困倦,胸闷泛恶,口渴心烦,食欲不振,或有呕吐、泄泻。

舌苔黄腻,指纹紫滞。

治法是清暑解表,新加香薷饮就很合适。

2. 咳嗽。

- 外感咳嗽。

- 风寒咳嗽:咳嗽频作,咽痒声重,痰白清稀,鼻塞流涕,恶寒无汗,发热头痛。

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浮红。

治法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金沸草散就很好。

- 风热咳嗽:咳嗽不爽,痰黄黏稠,不易咯出,口渴咽痛,鼻流浊涕,伴有发热恶风,头痛。

舌红,苔薄黄,指纹浮紫。

治法是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就很适用。

- 内伤咳嗽。

- 痰热咳嗽:咳嗽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咯出,甚则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

舌红,苔黄腻,指纹紫滞。

治法是清热化痰,宣肺止咳,清金化痰汤就比较有效。

- 阴虚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口渴咽干,喉痒,声音嘶哑,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盗汗。

舌红,苔少,指纹淡紫。

治法是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沙参麦冬汤就很合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