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信息获取能力专练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获取能力
(2020·河南南阳中学高三月考)公元641年,造纸术随文成公主进藏传入藏区,但造纸术传入的前几年却在这雪域高原“水土不服”。
经探索实践,造纸术与藏区的狼毒草(西藏广泛分布的草本植物,毒性较大)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藏纸工艺。
狼毒纸传统的手工制作过程有11道工序:采料、泡洗、锤捣、去皮、撕料、煮料、捶打、打浆、浇造、日光晾干、揭纸,一道出错整张就会废掉。
目前,狼毒纸是藏区重要经文抄写及印刷的主要用纸。
据此完成1~3题。
1.造纸术在雪域高原“水土不服”主要指()
A.造纸缺乏原料B.用纸需求量小
C.造纸技术门槛高D.藏区文化迥异
[解析]由于华北地区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植被类型不同,原来在华北地区造纸用的植物,在雪域高原并没有,因此造纸缺乏原料,导致造纸术在雪域高原“水土不服”,选项A符合题意。
材料信息显示,藏区需要大量抄写经文的纸张,因此用纸需求量小不是导致“水土不服”的原因,排除B。
人工造纸技术难度不大,当时已经有成熟的造纸技术,造纸术已经传入青藏高原,排除C。
藏区文化并不抵制造纸术,因此藏区文化迥异并不是导致造纸术在雪域高原“水土不服”的原因,排除D。
[答案] A
2.藏区重要经文抄写及印刷采用狼毒纸,是由于狼毒纸()
A.生产量大B.保存时间长
C.生产工艺独特D.平整而美观
[解析]藏区重要经文是需要保存很久的文献,这些经文抄写及印刷采用狼毒纸,是由于狼毒纸保存时间长,选项B符合题意。
狼毒纸主要是传统手工制作,且制作工艺复杂,因此生产量不大,排除A。
狼毒纸的生产工艺独特,但不是成为藏区重要经文抄写及印刷的主要用纸的原因,排除C。
与现代工业造纸相比,手工制作的狼毒纸不可能更平整而美观,排除D。
[答案] B
3.雪拉村是一千多年前狼毒纸的发源地,这里的人曾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门手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主要是由于()
A.原料匮乏
B.制作过程对人体的危害大
C.制作工艺复杂,产量低
D.现代工业造纸的冲击
[解析]狼毒纸的原料是狼毒草,材料信息表明,狼毒草是西藏广泛分布的草本植物,因此原料匮乏不是当地人放弃的原因,排除A。
狼毒纸制作工艺比较成熟,制作过程通过工艺规避了对人体的危害,排除B。
题意表明,这里的人曾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门手艺,因此制作工艺复杂不是当地人放弃的主要原因,排除C。
雪拉村是一千多年前狼毒纸的发源地,这里的人曾经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门手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主要是由于现代工业造纸比狼毒纸品种多、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狼毒纸受到冲击,选项D。
[答案] D
(2020·陕西省渭南中学高三月考)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
该村将不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
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
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
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
据此完成4~6题。
4.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材料中提到:“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说明蔬菜种植所需劳动力较多,劳动时间长,劳动频次高,为了便于田间管理,增
加生产活动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种植蔬菜的是距离宅基地最近的②,①③④距离宅基地较远,不方便进行平时的管理,故B对,A、C、D错误。
[答案] B
5.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 A.形状规整B.地形差异小
C.分散细碎D.距离村庄近
[解析]大型机械化作业适用于土地平坦开阔,农作物集中连片,且种植作物相同的地区。
该农户的四个地块,虽然土地形状规整,地形均为平原,但面积不大,且比较分散,不利于大型机械化作业,故A、B错误,C正确。
距离村庄远近不同,故D错误。
[答案] C
6.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B.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D.农产品质量下降
[解析]材料提到:“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说明该村人口总数减少,但农业用地面积不变,因此,单位人口的耕地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故B错误,A正确。
土地集中起来由种田专业户经营,为了便于管理和提高市场占有率,农产品品种更会趋于单一化,故C错误。
随着商品率的提高,农产品受市场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种田专业户会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故D错误。
[答案] A
(2020·福建高三期中)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下图为我国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其形成受河流与湖泊的共同作用)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4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
A.地壳升降B.湖泊水位
C.流域内植被D.河流输沙量
[解析]地壳升降会影响地形,从而改变流速,使得河流的搬运能力发生改变,故A选项不正确。
湖泊水位变化,会改变湖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从而影响泥沙的输送距离与厚度,故B选项正确。
流域内植被可以影响含沙量,但对于泥沙输送的距离影响较小,故C选项错误。
河流搬运作用稳定说明河流的输沙能力和输沙量变化不大,故D选项不正确。
故选B。
[答案] B
8.与K3时期相比,K2时期()
A.沉积物颗粒均匀度差B.湖泊面积更小
C.沉积体坡面更加和缓D.沉积时间更长
[解析]与K3时期相比,K2时期泥沙输送的距离短,说明该时期湖水的顶托作用强,河流流速下降快(泥沙沉积速度快),分选性较差,沉积物颗粒均匀度差,故A选项正确。
湖泊面积缩小,会使湖水顶托作用减小,泥沙输送距离加长,故B选项错误。
据图可知K2沉积体坡面更陡,故C选项错误。
从题中所给的信息无法判断沉积时间的长短,故D选项不正确。
故选A。
[答案] A
(2020·河南高三月考)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是一个区域植被、水文、气候、地形、土壤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对生态脆弱性的综合性评价,指数越高,生态越脆弱。
阿姆河是中亚最重要的河流之一,发源于帕米尔-阿莱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的高山冰雪地带,全长2540千米,是咸海的两大水源之一。
流域内地势落差较大,海拔由西向东逐渐升高。
下图示意不同时期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据此完成9~11题。
9.阿姆河()
A.自上游至下游河流径流量减少
B.径流量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C.自上游至下游河流含沙量均较少
D.径流量年内分布呈明显的单峰变化态型
[解析]由材料可知,自上游至下游,沿途蒸发量和农业灌溉用水量大,导致下游河段水量减少,A正确。
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阿莱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的高山冰雪地带,自东向西注入咸海,流域内河流落差大,加上生态恶化,河流侵蚀作用强,河流含沙量较大,C错误。
阿姆河地处亚欧大陆内部,以季节性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径流量主要受降雪量和气温变化的影响,呈现出多峰变化的特点,B、D错误。
故选A。
[答案] A
10.阿姆河流域生态恶化最严重的区域可能位于()
A.帕米尔-阿莱高原区
B.兴都库什山脉
C.河流出山口的冲积扇
D.河流下游地区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阿姆河流域生态脆弱性指数最高的地区位于海拔低于500米的地区。
再根据材料中阿姆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湖泊可以推知,阿姆河生态恶化最严重区域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周边地区。
故选D。
[答案] D
11.为改善阿姆河流域生态恶化最严重区域的生态环境,应当()
A.减少上游拦水,增加下游灌溉水源
B.减少下游林地乱伐,减少河流含沙量
C.改进灌溉技术,以水量定农业规模
D.控制上游牧业规模,对草原实施封育
[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阿姆河生态恶化最严重的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区,主要是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导致的,减少上游拦水,增加下游灌溉水源,会导致灌溉农业规模的扩大,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导致咸海面积缩小、荒漠化加剧等,因此要发展节水农业,以水量定农业生产规模,A错误,C正确。
阿姆河流域林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B错误。
阿姆河流域牧业主要在中下游地区,而非
上游地区,D错误。
故选C。
[答案] C
(2020·宁夏高三模拟)位于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东部卡马河畔的切尔内市,是俄罗斯主要工业中心之一。
2019年8月,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在切尔内市海尔俄罗斯工业园正式投产。
2018年全球洗衣机市场品牌零售量数据显示,海尔洗衣机第10次蝉联全球第一。
海尔直接在俄罗斯境内开设互联工厂,将更好服务俄罗斯全境1.4亿消费者。
据此完成12~13题。
12.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投资于切尔内市,主要考虑的是切尔内市()
A.缓解就业压力B.邻近中亚各国
C.交通四通八达D.产业基础较好
[解析]由题干可知,切尔内市是俄罗斯主要工业中心之一,产业基础好,是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投资于此的主要原因,D对;缓解就业压力不是海尔企业的目的,企业是以获得利润为目的,A错;邻近中亚各国与材料提到服务俄罗斯全境1.4亿消费者不相符,B错;交通四通八达材料没有体现,C错。
故选D。
[答案] D
13.海尔集团在俄罗斯投资洗衣机互联工厂,凭借的是()
A.营销力度大,销路广B.研发投入多,产量大
C.产品质量高,信誉好D.自动化生产,效益高
[解析]由题干“2018年全球洗衣机市场品牌零售量数据显示,海尔洗衣机第10次蝉联全球第一”可知,海尔集团在俄罗斯投资洗衣机互联工厂,凭借的是之前产品质量高,获得的良好的全球信誉。
故选C。
[答案] C
14.(2020·广西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埃及9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
尼罗河90%的水来源于埃塞俄比亚,其中59%来自于青尼罗河。
埃塞俄比亚位于东非高原东北部,经济落后,长期以来受电力和水源短缺的困扰。
2011年4月,埃塞俄比亚启动“复兴大坝”建设项目——在临近苏丹边境的青尼罗河建设一条重力坝,建成后该大坝将成为非洲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但该工程的建设遭到埃及的激烈反对。
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和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位置示意图。
(1)从埃塞俄比亚的气候和经济发展两方面,分析其建设“复兴大坝”的原因。
(2)从“水”的角度,分析埃及反对“复兴大坝”工程的原因。
(3)修建“复兴大坝”使两埃矛盾重重,请为埃塞俄比亚政府提供合理建议,以缓解这种矛盾。
[解析](1)据图分析,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高原东北部,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分雨季和旱季,不同季节、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差异较大,旱季严重影响用水。
“复兴大坝”修建可以大规模储水,能稳定水量,缓解旱涝;埃塞俄比亚电能匮乏,建成后该大坝将成为非洲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修建大坝开发水电,能缓解埃塞俄比亚电能不足的状况;埃塞俄比亚经济落后,地处高原,航运不发达,大坝建设能带动航运、旅游、渔业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2)“该工程的建设遭到埃及的激烈反对”,据图可以看出,埃及绝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严重短缺;埃及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尼罗河是埃及最主要的水源;“复兴大坝”建设项目临近苏丹边境的青尼罗河,其建设会减少流入埃及的水量,影响尼罗河沿岸的生产、生活活动;“复兴大坝”的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阿斯旺水利工程蓄水量,削弱阿斯旺水利工程发挥的功能;“复兴大坝”的建设导致尼罗河入海水量减少,影响沿海地区安全和地下水水质等。
(3)修建“复兴大坝”使两埃矛盾重重,缓解这种矛盾可以适当延长“复兴大坝”水库蓄水周期,保证下游供水、蓄水;青尼罗河流域开发注意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涵养水源;埃塞俄比亚加强与埃及间的沟通,协商库区截水量和下游供水量的分配比例,做到合理分配水源,满足旱季需求;承诺保证枯水期以及来水较少年份对下游的水量供应;防止水体污染。
[答案](1)气候:埃塞俄比亚地处东非高原东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和旱季、不同年份的降水量差异较大,修建大规模储水设施能稳定水量,缓解旱涝;经济:埃塞俄比亚电能匮乏,修建大坝开发水电,能缓解埃塞俄比亚电能不足的状况;埃塞俄比亚经济落后,大坝建设能带动航运、旅游、渔业等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2)埃及绝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尼罗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尼罗河是埃及最主要的水源;“复兴大坝”的建设会减少流入埃及的水量,影响尼罗河沿岸的生产、生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阿斯旺水利工程发挥的功能;尼罗河入海水量减少,影响沿海地区安全和地下水水质等。
(3)适当延长坝上水库蓄水周期;流域开发注意保护植被,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埃及间的沟通,协商库区截水量和下游供水量的分配比例;承诺保证枯水期以及来水较少年份对下游的水量供应;防止水体污染。
15.(2020·广西高三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
贺兰山位于我国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过渡带上,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山体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海拔2000 m是针叶林带与下部疏林灌丛带的分界线。
下图为贺兰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
(1)描述贺兰山物种丰富度随海拔高度变化的特点。
(2)分析贺兰山物种丰富度的峰值出现在海拔2000米左右的原因。
(3)推测贺兰山东西两坡物种丰富度的差异,并说出其原因。
[解析](1)据“贺兰山不同海拔段的物种丰富度变化曲线”分析可知,贺兰山物种丰富度整体呈单峰状,在海拔20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达到最高,接近350;海拔1300~20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增加幅度较快,从200上升到350;
海拔约2200~2700 m间,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较快,从350下降到150左右;海拔约2700 m以上,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逐渐下降到100以下,物种数量较少。
(2)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主要考虑热量和降水。
“贺兰山位于我国温带草原与温带荒漠两大植被区域的过渡带上,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贺兰山山麓年均降水量约200 mm,低海拔地区气候干旱,水分较少,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气温低,也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
海拔2000 m左右的中海拔区域多受地形影响,东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降水较多,蒸发较少,湿润程度较高,海拔2000 m是针叶林带与下部疏林灌丛带的分界线,且位于草原和荒漠生态过渡带上,导致不同生态带的生物在此交汇,所以物种丰富度相对其他丰富度最高。
(3)气候条件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因素,贺兰山东西两坡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主要考虑热量和降水。
据图可知,东坡物种丰富度高于西坡。
热量:山体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东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条件好;降水: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热量条件差;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答案](1)整体呈单峰状,海拔20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最高;海拔1300~2000 m左右物种丰富度随海拔上升较快;海拔约2200~2700 m间,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下降较快;海拔约2700 m以上,随高度的上升,物种丰富度逐渐下降。
(2)贺兰山山麓年均降水量约200 mm,低海拔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高海拔地区气候严寒,也不适宜多数物种生存。
海拔2000 m左右的中海拔区域多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蒸发较少,湿润程度较高,且位于草原和荒漠生态过渡带上,导致不同生态带的生物在此交汇,所以物种丰富度相对其他区域最高。
(3)差异:东坡物种丰富度高于西坡。
原因:东坡为阳坡,冬季风的背风坡,热量条件好;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丰富。
(或从西坡分析:西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热量条件差;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稀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