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效果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
孕妇的效果进行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妇女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门诊参与糖耐量的1560例妊娠
期糖耐量异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780)与观
察组(n=780),对照组实施产科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在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详细统计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
结果:干预前,两组产妇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等指标水平
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
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胎膜早破、妊高征、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1.89%明显低于对照组8.49%(P<0.05)。
结论:对妊娠
期糖耐量异常妇女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不仅能确保其妊娠过程中血
糖水平处于正常状态,还能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确保母婴生命安全,应用价
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产科门诊护理;妊娠期糖耐量异常;血糖水平;不良妊娠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随之而提升,同时生活和饮
食习惯也发生了一定的转变,正因如此也导致了糖尿病发病率成逐日上升的趋势
发展。
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为糖耐量异常,主要表现为孕妇的血糖水平处于
正常健康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之间,由于初期症状不明显或是较轻,孕妇易
忽视,从而加大了患糖尿病的风险。
相关研究表明,妊娠期糖耐量异常不仅会影
响孕妇身体健康,还以造成不良妊娠结局[1]。
本次将我院门诊参与糖耐量的1560
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产科门诊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
耐量异常妇女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门诊参与糖耐量的1560例妊娠
期糖耐量异常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780)与观
察组(n=780)。
观察组: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28.32±3.12)岁。
对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8.11±3.23)岁。
纳入研究孕妇签署研究知情
同意书,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
在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产科门诊常规护理,主要是向孕妇讲解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相关
知识,同时对其实施饮食指导,密切监测其血糖变化情况等。
观察组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护理内容为:①健康宣教:为了强化孕妇对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认识,需要告知妊娠期糖耐量的具体发病机制会引起的危害
以及与该疾病相关的防治方法,从而加深孕妇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从而提升其治
疗依从性;②饮食干预:通过与孕妇的沟通,结合其自身状况,制定与孕妇相适
应的饮食干预方案,内容主要为妊娠阶段平均每天需要摄入的各项能量,其中饮
食总能量应>80000kcal,还应摄入适量的脂肪,例如鱼肉、坚果等;糖类应摄
入150-250g;各类矿物质应依据孕妇妊娠阶段对其摄入量进行合理调整;③运动
干预:通过交流了解孕妇的喜好,并根据其喜好选择相应的运动方式,例如体操、慢跑、步行等,并指导其在餐后1h再实施活动锻炼,每次运动应控制在30min
以上,每周至少实施3次;④血糖监测:孕妇应定期回院监测血糖水平,针对血
糖控制不佳的孕妇应查找原因,并通过分析出的问题对护理干预内容进行调整,
确保血糖能得到控制。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孕妇在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详细统计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产妇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等指标水平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等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例
数
FPG2hPG
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
观察组
78
8.32±1.62 3.34±0.2311.21±
2.52
4.89±0.4
2
对照组
78
8.42±1.65 4.81±0.3811.52±
2.63
6.97±0.8
1
t 1.22792.427 2.37663.667
P0.2270.0000.0170.000
2.2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胎膜早破、妊高征、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发
生率2.30%明显低于对照组6.41%(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
数
胎膜
早破
妊高
征
羊水
过多
早产产后出
血
发生率
(%)
观察组
7
80
(0.00)
11
(1.41)
7
(0.89)
(0.00)
(0.00)
18
(2.30)
对照组
7
80
12
(1.53)
13
(1.66)
12
(1.53)
11
(1.41)
2
(0.25)
50
(6.41)
x
2
15.745
P0.000
3.讨论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与遗传、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诸多因素存在密不可分的
关联,这些因素会造成孕妇在妊娠阶段血糖水平异常提升,从而诱发妊娠期糖耐
量异常。
如若孕妇机体长时间处于异常血糖状态下,并且未及时加以控制,则会
加大胎膜早破、妊高征、羊水过多、早产、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的几率,从而
严重威胁母婴生命健康。
鉴于此,则需要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其血糖
水平,使其长期保持在正常水平状态[2]。
如若对孕妇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控制,会对母婴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并且
孕妇用药依从性较差,还会导致效果不佳。
因此临床上首先考虑的是对孕妇提供
科学、合理的健康指导,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此来达到维
持血糖水平稳定的目的[3]。
常规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应在护理干预过程中忽视了孕妇的具体状
况及个人特点,内容不具针对性不能满足现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的需求,往
往干预效果不佳。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主要是从健康
宣教、饮食和运动干预以及血糖监测等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对孕妇的生活
管理,从而弥补了常规护理的不足之处,孕妇血糖水平得以有效控制[4]。
综上所述,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妇女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不仅
能确保其妊娠过程中血糖水平处于正常状态,还能避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确保
母婴生命安全,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泽莉.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 01(v.10):44-46+50.
[2]王丝瑶, 魏丽丽, 陈凯,等. 连续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干预
效果的Meta分析[J]. 当代护士:综合版, 2019, 026(007):1-8.
[3]周利. 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实施产科门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家有孕宝 2020, 002(004), 31-32.
[4]王颖. 早期护理干预作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r对母儿围产期并发症
的影响探讨[J]. 心理医生, 2017, 023(0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