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外交与边防“庚戌之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的外交与边防“庚戌之变”
嘉靖十二年(1543年)蒙古达延汗死后,其子孙们相互争斗,蒙古又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达延汗的三子阿勒坦汗势力日盛,成为蒙古族中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原称其为俺答汗。
俺答像蒙古地区基本上是游牧经济,其他物资匮乏,他们需要用畜牧产品换取中原的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
以前各朝蒙古霸主,都积极要求明廷允许互市贸易。
达延汗后期,蒙古各部不时南下,抢掠财物,俘虏人口,明廷便决定中止与蒙古的和平贸易关系。
俺答汗害怕了,多次表示愿意臣服明廷,要求明赐予封爵,允许每年向明廷进贡,并请求在长城关口恢复互市。
嘉靖皇帝和首辅严嵩担心“土木之变”重演,严词拒绝了俺答的通贡互市的要求,甚至悬赏购买俺答汗的首级。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俺答再次派出使者与明谈判。
大同巡抚龙大有却将来使逮捕,请示朝廷后将俺答汗的使臣斩首示众。
明廷的态度和做法激怒了俺答汗。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俺答集合10余万蒙古骑兵南下,进犯大同、宣府,大同总兵仇鸾是首辅严嵩的干儿子,既无文韬,又无武略,面对俺答的进犯,吓得慌了手脚,紧闭城门,不敢抵抗。
后来,他竟然以重金贿赂俺答,请求其不要进攻大同镇,转而进犯其他边镇。
俺答收受了贿赂,便移兵进攻宣府镇、蓟镇。
8月中旬,俺答率部顺潮河南下,攻逼古北口。
驻扎在古北口的明军一触即溃,俺答长驱直入内陆,京师震恐。
8月20日,俺答军经通州西犯京城。
京城守兵,名为14万人,实有兵数不过五六万人。
俺答前锋200余骑,在北京郊区大肆杀掠,百姓纷纷逃往京城,而京城却城门紧闭,百姓走投无路,哭号震天。
而朝廷内的主降派严嵩要求守城诸将坚壁勿战,任凭俺答兵在城郊掳掠劫杀。
俺答兵围困京城3天,在城外抢掠大量财物、牲畜及人口。
于23日从古北口原路退回,一同还押走了大批男女、牲畜和金银财宝。
历史上把这次俺答南下掳掠称做“庚戌之变”。
俺答撤退时,大雨已经数日,北京城郊的泥淖竟达一尺多深。
俺答兵所撤路线为羊肠小道,俺答担心明军在其撤退途中预设埋伏,又中途掉头,兵分两路相继撤去。
撤退时,俺答的军队也已经是人马疲乏,溃不成军。
俺答兵撤走后,大同总兵仇鸾收拾残部,打道回京,沿途竟然斩杀了七八十名百姓,说是俺答兵的首级。
世宗竟然信以为真,对仇鸾大加赏赐。
“庚戌之变”让大明天子世宗丢尽了脸面,世宗感到“庚戌之变”是一次奇耻大辱,为了泄愤,遂下令逮捕兵部尚书丁汝夔。
丁汝夔求救于严嵩。
严嵩肯定地说:“有我在,你绝不会死。
”但不久丁汝夔却被杀害了,到了隆庆初年才追复原官。
俺答退回河套地区的第二年,又请求与明通贡互市。
这次嘉靖皇帝批准了俺答的请求。
但是,不久俺答又向朝廷提出,蒙古族富人能以马易帛,而穷人没有马,希望能以牛羊交换粮食。
由于未得到明廷同意,俺答又兴兵骚扰诸边。
嘉靖皇帝又停止了马市贸易。
这样,俺答与明朝再次陷入长期的武装对峙之中,此后的20多年间,俺答连年南下掳掠,使边境地区的百姓深受其苦,明王朝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