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二历史人教选修2学业分层测评12 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 Word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
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
(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6)对比记忆法:在记忆相类似的事物时,可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17)归类记忆法:把要记忆的内容列出提纲,分门别类整理归纳,然后进行记忆。
(18)重点记忆法:记住整个内容中的公式、定理、结论、基本概念、重要句子等重点,作为记忆的“链条”来联系全部内容。
(19)理解记忆法:只有深刻理解了的知识才能牢固地记住它。
(20)推理记忆法:利用一事物引出接近的事物或引出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来记忆。
(21)网络记忆法:如能把所学的各知识点连成线,组成面,编成网的话,那么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就清晰可见了。
最后, 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重复是记忆之母。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可以背诵14.7万字的十三经。
据《先正读书诀》记载:“林亭(即顾炎武)十三经尽皆背诵。
每年用3个月温故,余月用以知新。
”我国当代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80多岁高龄还能熟练地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一百位以内的数。
有人向他请教记忆诀窍,他的回答是:“重复!重复!再重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记忆就是如此。
学业分层测评(十二)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右图的“断头机”是雅各宾派实施恐怖统治的重要表现。
那么,
恐怖统治()
①扭转了法国内外交困的局面②维护了革命成果③适应了资
产阶级正常的经济活动的要求④加剧了雅各宾派的分裂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雅各宾派实行的恐怖政策限制贸易自由和粮食投机,违背了资产阶级正常的经济要求,③表述错误,①②④正确。
【答案】 C
2.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大资产阶级、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政期间的一致性政策是()
①废除封建制度②反对君主制度③抵御外国干涉
④采取恐怖政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大资产阶级当政期间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因此大资产阶级并不反对君主制度;采取恐怖政策,是雅各宾派当政期间的政策。
因此,②④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C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吉伦特派与雅各宾派之间,雅各宾派与热月党人之间斗争激烈,其根本原因是()
A.在结束君主制度问题上意见不同
B.联合人民群众斗争的态度不一致
C.代表资产阶级不同阶层的利益
D.特殊的革命环境造成国家局势动荡
【解析】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热月党人都属于资产阶级,但代表了不同阶层的利益,这是其在革命中相互斗争的根本原因。
【答案】 C
4.历史学家评论某一政权,指出:“他的帝国实为新、旧秩序的混合。
一方面,他改变国家的社会与经济结构,保留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三色旗,是
新秩序的保卫者;另一方面,他虽号称革命之子,实为开明专制的精神后裔,忽略主权在民而行绝对君权,强调平等而不重视自由,注重秩序与阶级。
”评论中的“他”是指()
A.建立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克伦威尔
C.背叛民国而称帝的袁世凯
D.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华盛顿
【解析】既实行专制又代表革命的只有拿破仑和克伦威尔,但是三色旗是法国的象征,故只有A项正确。
【答案】 A
5.19世纪30年代的大金融家罗特希尔德写道:“随便什么时候,只要我愿意,就能去国王家。
他十分信任我,听从我,认真考虑我所说的。
”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在当时君主立宪制下君主成为“虚君”,与一般平民无异
B.七月王朝依靠金融资产阶级的支持,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C.当时的君主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愿意倾听民声
D.君主成为罗特希尔德控制下的玩偶和工具
【解析】从时间上推断,这一时期正处于七月王朝统治时期。
七月革命后建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尤其是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材料正是这一利益关系的生动体现。
【答案】 B
6.七月王朝统治时期,法国的新选举法规定:缴纳200法郎捐税方可成为选民。
当有人要求把选民资格降低到纳税100法郎时,首相基佐回答:“要得到选举权吗?去发财吧。
”这一做法()
A.提高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地位
B.有利于下层群众获得选举权
C.取得中下层资产阶级的支持
D.最能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成为选民的门槛较高,有利于维护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答案】 D
[能力提升]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权在实质上属于法兰西人民;所有公职人员都是受人民委任的人员,人民选举他们,也能罢免他们……为了不使财产的不平等挤掉权利的平等,宪法要求靠自己劳动生活的公民响应法律号召而在人民集会中担任公共职务时,对其所花费的时间应给予报酬。
——罗伯斯庇尔《论代议制政府》(1793年) 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作人民还是国王,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
(1)罗伯斯庇尔自称是卢梭的忠实信徒,材料一体现了卢梭的哪些主要思想?分析罗伯斯庇尔的上述主张对法国大革命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
【解析】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主权在实质上属于法兰西人民”“为了不使财产的不平等挤掉权利的平等”这两句话分析即可;第二小问结合启蒙运动在思想层面的作用分析即可。
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分析其观点即可。
【答案】(1)思想:主权在民(人民主权);社会平等。
影响:鼓励下层民众参加国家管理(扩大雅各宾派专政基础);推动革命深入发展。
(2)观点: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倾向民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