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24“丝路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培训活动学习感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教师齐相聚,上下求索研修路
——参加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培训活动学习感悟“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
”为期两天半的2024年“丝绸之春”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语文培训活动已落下帷幕,我收获颇丰,感想颇深。
在这几天的培训中,我享受了来自陕西、甘肃及山西等多个省份的专家和名师带来的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先进的教育理念,思维的火花碰撞,穿越了几个省份,我们齐聚石榴花开得正艳的古都西安,聚焦新课标,引领新课堂,聆听促成长,观摩促发展。
上班五年的我还是第一次外派培训,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现将我的学习体会和感悟汇报如下:
一、专题讲座,名师课例——引领前行
思想的火花能点燃行动的热情。
教育之梦是每一位卓越教师不可或缺的价值追求。
带着教育教学中的种种疑问,我聆听了专家讲座,领略了名师风采,为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他们精辟的论述、独到的见解、渊博的学识无不影响着我。
练x老师执教《田忌赛马》一课,练老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先进,她用数学排列整合思维开启语文课堂,实现跨学科教学。
练x 老师的课堂有四个关键词:1.导入时先带学生“玩”起来,学生只有玩的时候才最聪明。
2.问题设计巧妙,三问孙膑,层层细思,探
究性强,又贯穿全文。
3.利用“支架”搭建学生学习的桥梁,帮助学生掌握思辨性文章阅读的方法,做到了以一带三。
4.善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思考,贴近文中人物心理。
李xx老师执教《田忌赛马》一课,却有异于练x老师的教学方式。
李老师利用部编版教材、文言文、人教版教材三种文本对比阅读,开启了全新的教学视角,令人耳目一新。
教学内容不同,达成目标却有相同。
虽说,这一种教学方式对于我们班的孩子有困难,但对于我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可以去尝试。
刘x老师执教《草船借箭》一课,刘老师的课堂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
她呈现的课堂书声琅琅、议论纷纷。
她指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学中思、在思中学,读悟结合,学思结合。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也殆”,这样的课堂正是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本剧表演”学生扮演文中的人物进行对话,既和口语交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又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完成了快乐读书吧的教学,更让课堂得到了升华,大单元主题教学凸显。
一堂优秀的课正是要看到学生的精彩,而不是看到老师的精彩。
杨xx老师所授的《清贫》一课,言谈举止体现教师的语文素养,语言精简准确,声音雄浑有力。
杨老师的课堂是静下来的课堂,慢下来的课堂,给了学生最大限度的思考空间。
结合大单元教学,聚焦语文学习要素,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分析人物形象。
善用阅读材料,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理解。
配乐诉说
很有感染力,深深撼动了我。
杨老师的课堂,三读清贫学习任务群的紧密设计更让我体会到:言谈是内心的想法、语言是思想的体现、行为是内心的写照,我在以后的课堂中,也要继续聚焦语文要素,教会学生体会人物品质和精神的方法。
课后,杨老师做了题为《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习实践新样态—语文教学的突围与建构》的讲座。
他着重阐述了新课标在引领我们聚焦“学生学习”,而学生学习不应该是学会已知、死啃书本、找到答案、读读说说、死记硬背、抄抄写写、完成作业,而应该是刨根问底、深入思考、交流讨论、言之有据、解释观点、思维活跃、认真阅读、仔细检查,老师们也要摒弃十种不良的教学现象。
语文教学的突围与建构一定是建立在用好课程标准,用活统编教材,恰切把握学情,恰当制定目标,统筹学习过程,统整课堂提问,创设情境任务,创意作业设计,精准运用评价,精当运用资源的十大基础上。
王xx老师和史xx老师都执教文言文,但两个老师各有千秋。
王xx老师执教《自相矛盾》一课,他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理解文言文的意思,打破了常规的文言文翻译模式。
善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辅助教学,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帮助学生认识矛和盾的作用。
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读,最后达到能在课堂上熟读成诵,背诵文言文。
让学生用文言文给动画配音是本节课的亮点,也很有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基于对故事内容和人物的语言深入理解,强调读时的语气、语
调,引导学生深度思辨,让“矛”和“盾”不再矛盾,可以同世而立。
史xx老师执教《囊萤夜读》,她最开始出示“陇上畅小xx,甚幸与众共学”,询问学生从中获得的信息,介绍自己,从而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如以意定音、破字组词、结合注释、结合语境等,都是我们常用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鼓励学生尝试多种形式的读,读出味道,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化身车胤,讲述故事,并互评,提高学生的讲述能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注重学生学习方法,也注重学生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讲述映雪读书、苏秦刺股、孙敬悬梁的故事,呼应本单元的人文主题。
王xx老师执教的古诗《山居秋暝》,导入结合西安古都地域文化,出示描写长安四季的四句古诗,引出“四时景物皆成趣”,逐步过渡到古诗的学习。
教学中循序渐进,环环相扣,读悟结合。
王老师讲到学习古诗有三种方法:以“意”观诗;以“法”为用;以“文”为境。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三千年的诗韵,结尾处又升华情感,回归导入时的四句写景古诗,点出“一切景语皆情语”,情感上的升华,从而感受诗文化的魅力。
闫x老师教学《挑山工》时,作业单设计有特色,结合泰山的地理环境,画了楼梯式的图形,让学生通过文本阅读,用实线箭头画出挑山工的路线,再用虚线箭头画出游人的行走路线,从而体会
挑山工折线上山这份工作的艰辛,即使这样却依旧心怀希望,攀登的脊梁,一步一个折尺性的路线,打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
引导学生拓展阅读文本《赶花人》,迁移运用,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创设情境,师生对话,发散思维。
来自北京市全国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吉xx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名著阅读推进课。
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推进阅读自助餐,通过阅读《西游记》,我们可以是一位社会学家,研究其他成员为什么不断突破自己,获得成长;可以是一位鉴赏家,赏析人物的性格和精彩纷呈的描写;可以是一位旅行家,绘制西天取经路线图及如何降妖除魔的;可以成为一位文化传承的使者,讲解神话故事和民间故事,探索西游记背后的寓意是什么?这为我上好阅读指导课,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指明了方向。
吉老师还提到了新课堂要与学生为一体,把学生推入课堂,懂比爱更重要,我们老师要闭口,要放手。
崔xx老师执教《威尼斯的小艇》一课,阅读与鉴赏环节,借助图片、视频、音频,引导学生精准地抓住关键词品析文本,感受小艇的特点。
多元化的语言评价,例如:当孩子们紧张时,他给予足够的机会和耐心,说道:“身体放松,思维才会活跃。
”对于有特殊发现的孩子的回答,崔老师是这样说的:“你发现了别人未发现的,真了不起。
”对于说错了的孩子,他说:“敢说就是好孩子。
”这些激励性的话语,看似平常普通,孩子们却更加愿意积极参与课堂,在课堂上学有所长。
戴xx老师执教《大林寺桃花》为我们呈现了一堂精彩纷呈的吟诵课。
导入时依次引导孩子们回顾朗读学过的古诗,从白居易不同时间段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池上》、《忆江南》古诗中,去感受白居易对万物生长、生活小事、江南勃勃生机的观察与思考,从而告诉孩子们要深度思考,深度学习。
朗读古诗,戴老师注重把握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介绍了平长仄短的诗韵规律,读准长短之韵,也就读出了画面,体悟到了作者的心情起伏变化。
孩子们在戴老师的带领下,行走在吟诵里,读的是津津有味。
通过这节课,让我明白了吟诵吟唱可以为学习诗文化增添太多太多的乐趣,这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
二、对照反思,提升自我
采他山之石,琢发展之玉。
这次的外出培训我欣赏了众位名师的精彩课堂,重新思考审视自己的课堂。
1、重视群文阅读。
现在我们一直在谈学生要阅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新课标提出后讨论尤其激烈。
可是怎么样才能真正在课堂中做好拓展阅读教学,有时课后的阅读链接究竟怎么用更恰当?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如今听师数堂课,胜读十年书,豁然开朗。
从这些课中我深刻认识到,我们在课堂很多时候都可以拓展阅读教学。
在理解写作背景时可以借助阅读材料拓展阅读教学;在理解课文内容、疏通诗意时可以借助阅读材料拓展阅读教学;在品味诗韵时可以借助阅读材料拓展阅读教学;在迁移运用学习方法拓展
时可以借助阅读材料拓展阅读教学。
借助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无形的就拓展了阅读教学。
这不仅帮助学生在课上理解了课文内容,更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真正做到从课堂到课外阅读。
2、构建学习任务群。
在这次培训活动中,各位专家、名师他们都聚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深入研读课程标准,甚至将课程标准精细化,意在启发教师们教学一定要建立在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要改变教学方向,确定学习任务群的类型。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设计语文学习任务,从而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拔高,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3、适应大单元主题教学。
大单元教学要求教师一定要研读教材,深层次挖掘教材,不要再只是一篇课文一篇课文去教,而是要做到单元要素的整合与创新。
不同的单元,语文的学习任务也各不相同。
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文文字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
要做到以一带三,以语言带动思维、审美、文化。
尤其是在当前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自己不断充电,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要结合自己所带的班级孩子们的情况,做出具体的改变,循序渐进,要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勇气。
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美好
的开始;每一次培训,都是自我的修行;每一次启程,都将跨越新的成长之阶。
通过这次学习,我会经学习到的方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学到充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力争让培训之果在我的教师生涯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