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第14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坦:信仰自白)
对於中世纪绝大多数不识字的民 众来说,基督教不拜偶像的传统 是他们难以遵守的。他们的抽象 思维能力有限,难以想象到一位 无形无体、不能见、也不能摸的 上帝,到底是怎样一回事;要在 内心为这样一位虚无飘渺的上帝 确定位署,难度是超乎想象的。 他们需要有信仰的具体把握,也 需要一位可供宣泄其宗教感情的 对象;而圣人、圣物与圣地等宗 教符号,便成了他们赖以接触上 帝的最佳凭藉 .
思考:新教中废除教阶、简化仪式的改革 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什么样的要求?
提高自身社会地位、追求平等 加强资本积累 惜时如金
四、宗教改革的意义
宗教改革是一场在宗教 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 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政治 运动。 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 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 独裁,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 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性与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时期的宗教普及和教育普及有着密切关系.

宗教改革是16、17世纪在西欧多数国家中发生的 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的思想、社会和政治运动。 于16世纪首先在德国爆发,随后席卷整个西欧,规 模宏大,意义深刻。第二个旗手就是瑞士的加尔文 了。
三、独树一帜的加尔文(瑞士)
1、背景: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许多国 家先后接受了新教。 2、内容: (1)”信仰得救“ ——《基 督教原理》 (2)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 致富作辩护。 (3)主张建立民主教会,在实践 3、意义: 中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
4、基督教会的分裂
时间:11世纪 情况:基督教会正式分裂为天主教会和东正教会,它们分别以 罗马、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二者的教义基本一致,只是在组织 形式上不同。
5、宗教改革运动
时间:16世纪初 原因:天主教会十分腐败。教会依靠榨取封建地租、征收什一 税,兜售免罪符、出卖教会职位、等手段敛取钱财,财富源源 流入罗马。德意志受害尤为严重,出现了反对罗马教皇统治的 宗教改革运动。 结果:经过斗争,形成了由本地封建主支持、不受教皇管辖 的新教派。这些新教派统称为新教。这样基督教就分为天主 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派别,此种情况延续至今。
深圳市翠园中学 孙曙光
欧洲是见证人类文明和成就 的大陆,从经济上来说,她 是这个世界上发展最均衡, 经济发达程度最高和人类生 活质量最好的地区,工业革 命在这里肇始;从文化上来 说,欧洲是一个人文荟萃的 大陆,古代希腊文明孕育了 现代欧洲文明,产生过柏拉 图、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伟大 智者;而起源于意大利的文 艺复兴以及德国马丁路德的 宗教改革开启了人类近代文 明,是自由、民主和科学的 开端。
1519年,罗马教会的神学家约翰·艾克同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展开了大论战。在路
1519年, 罗马教会的神 学家约翰·艾 克同马丁·路 德在莱比锡展 开了大论战。 在路德唇枪舌 剑、咄咄逼人 的攻势之下, 约翰·艾克狼 狈不堪地败下 阵去,这场大 辩论无疑成为 路德宗教改革 生涯中的一次 重大转机。
路德并没有被教皇的淫威吓倒,他昂首挺 胸地在帝国会议上据理力争,毫不让步。 他声称“我坚持己见,决无反悔!”这掷 地有声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当时德意志人 民要求摆脱罗马教庭控制的强烈愿望和坚 定信心。1543年,路德翻译的德文圣 经面世了,海涅认为路德对圣经的翻译是 “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 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他译的圣经使 用的是德国语言,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 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 1546年 2月,路德去世,享年63岁。路德所发 起并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整个欧洲, 永久性地结束了罗马天主教会对于西欧的 封建神权统治。 他的宗教学说为新兴 资产阶级提供了革命的思想武器。恩格斯 认为路德是他那个时代的巨人,他无愧于 这一光荣。
德意志民族的勤奋敬业、诚实可靠、服从纪律的民族特性是世人皆 知的.这一民族特性造就了第二帝国时期德国的辉煌,使它成为资本 主义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后又使德国在二战后的复苏中再创经济 奇迹.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种民族特性,为德国暴君威廉二世和希特 勒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国民基础.这种矛盾的、令人不解的民族特
问答思考题 1 、中世纪封建神学曾阻 碍欧洲社会的发展,我国 现在为何还要尊重宗教信 仰自由?“法轮功”为何 称为邪教?有何危害?它 给我们什么警示?
该学说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的 依据。 加尔文被誉为 “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
加尔文教的仪式 加尔文在日内瓦宗教改革运动:废除弥撒、 拜圣像以及出售赎罪券;改进礼拜仪式,改进 教会组织。
日内瓦大学
1559年,加尔文创办了日内瓦学院(即后来的日内瓦大 学),学院训练出来的传道人分布于欧洲一些国家,其影响 力遍及欧洲各国。在17世纪前,日内瓦大学只是一个拥有神 学院和人类学学院的小学校。到了18世纪,医学院和自然科 学院相继成立。19世纪中期,政治学院和社会学学院也加入 到其中。现为瑞士第二大公立大学。
宗教改革的实质 宗教改革是16世纪首先在德意志爆发,随后席卷 西欧的社会政治运动。它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 广大农民、城市市民积极参与,个别国家的君主 大力支持,部分贵族也积极投入。宗教改革形式 上是反对天主教教义和教会组织,实际上是对现 存的社会和制度的反抗,实质上是西欧早期资产 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 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的政治运动,是资 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特殊阶段。
“人所能体验的最美和最 深刻的东西是充满神秘 的感情。这是宗教和艺 术、科学。而我们心灵 所不可企及的东西就是 宗教,它的美和崇高只 能间接的、通过微弱的 反光抵达我们,感受到 这些。只是在这意义上, 宗教不同于迷信。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 我才是一个有宗教感情 道德规范、仪礼、教团组织等要素所构成。 的人。满怀惊异地预感 和寻求这种神秘,谦恭 地在心灵上把握存在的 庄严结构的暗淡摹本, 对我来说,已是足够的 了。” --------(爱因斯
本课小结
天主教 日益阻碍 欧洲资本 主义的 发展
马丁· 路德的 “因信称义” 新教摆脱了 罗马教廷的 控制,推动了 资本主义的发 展
宗教 改革 加尔文的 “先定论”
宗教改革原因 ①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是最有势力的封建主集 团,也是封建地主阶级进行精神统治的有力工具。15、 16世纪,天主教会成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以 资产阶级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 体系的束缚,获得解放,这是西欧宗教改革的根本原 因。 ②天主教会的腐败及搜刮,引起了社会各 阶层的强烈不满,这是宗教改革发生的直接原因。 (2)带有宗教色彩的原因:中世纪的欧洲,几乎人人 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 关系,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密控制。这时 欧洲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找不到更先进的思想 武器来反封建,只有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路德公开与教会论币一投入钱 柜中叮当作响时,灵魂就超脱炼狱飞 入天堂,这是宣传者的捏造。 They preach man who say that as soon as the penny jingles into the money-box, the soul flies out [of purgatory].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 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被 赦罪或免罪。 Every truly repentant Christian has a right to full remission of penalty and guilt, even without letters of pardon.
二、马丁· 路德与《九十五条论纲》
1、生平简介
2、思想主张
因信称义——信仰上帝 即可灵魂得救
3、行动:
公布《九十五条论纲》
4、影响:
改革后后创立的新教与原来的天主教、 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
德国宗教改革开创了欧洲近代史的新纪元。
——“因信称义”说。他认为一个 人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 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 仪式。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 僧侣阶层的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 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 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 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 <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 论>(即九十五条论 纲)。《论纲》所引起 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 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 各阶层都对《论纲》表 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 说《论纲》点燃了第一 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 —宗教改革的火焰。
宗教改革首先开始于德意志,这与德意 忐当时处于分裂状态,教会对德意志政 治经济上的控制和压迫特别深重有关。 16世纪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 富要高出当时德意志名义上的中央政权 “神圣罗马帝国”年财政收人的20倍左 右。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早期 的原始积累,也极大地恶化了广大劳动 人民的生活。少年时的马丁·路德目睹 了天主教会的腐败糜烂,便下定决心要 进行宗教改革。大学毕业以后,他在父 母亲朋诧异的目光中“遁入空门”—— 进入雷尔福特圣奥古斯丁修道院当修士, 他在那里学习神学,并且洁身自律。他 成为维登堡大学的神学教授。教皇和天 主教会的腐败奢侈,日益坚定了他进行 宗教改革的决心。他开始着手创建自己 的宗教学说
教皇,在欧洲是被列国尊重的角色,欧洲的君主 和国王都用亲切的口语称之为"爸爸"。就是这些 欧洲人的好爸爸们,在公元8世纪的时候,伪造了 一份的圣旨,欺骗欧洲各国定期或不定期的向他 出让土地,诈骗延续了700多年.堂堂教皇,诈骗 时间之长,诈骗财富之多,真是空前绝后。有句 俗话,叫:宁交十个王八蛋,不交一个诈骗犯, 教皇啊,欧洲各个国王的父亲,让我怎么评价你 呢?! 更可耻的诈骗还不只是这件事! 欧洲在16,17世纪的时候,教会大量向民间出 售“免罪符”,即购买免罪符的人,灵魂可以直 升天堂。欺骗民众也罢了,还把他们尊崇的圣人 不当人看:随便拿一块破毯子,胡说是基督用过 的,随便找一块破头巾,说是圣母玛利亚戴过的, 最无耻的是用猪,羊等畜生的骨头冒充圣彼德的 遗骨,5个金币出售一块。倘若这个第一教皇在天 有灵的话,怕是要在天堂里失声痛哭了。至于用 一堆鸡毛冒充天使的羽毛出售,他们就更不难做
3、基督教会势力的膨胀
原因: ①西欧在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②国王利用基督教控制人们的思想,使基督教成为国教。 ③教会在统治阶级支持下,势力迅速扩张膨胀。 表现: ①政治上:随着西欧国家的国王先后都接受了基督教,形成了 教会与统治阶级相互勾结和利用关系。 ②经济上:教会通过接受国王赏赐、捐赠和巧取豪夺,成为欧 洲最大的封建主。不仅占有大量地产,还向全体居民征收什一 税,巧立名目敲诈勒索,获得巨额财富。 ③文化上:教会垄断文化,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成为欧洲封 建社会的精神支柱。
教皇保罗二世 (已故)
教皇出巡
衣着华丽的教士
华丽的祭坛
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袖珍国 家——梵蒂冈,尽管面积仅 有 0.44平方公里,却是世界天 主教的中心,图为圣彼得大 教堂
新教皇本笃十六世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日益腐朽的天主教会阻碍 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具体体现:森严的教阶、繁琐 的仪式 僵化的教规、贪婪 的敲诈
“教皇权力好比太阳,国王权力犹 如月亮,它的光是向太阳借来的” 世
——教皇英诺森三
2、文艺复兴运动宣扬人文主义, 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出售免罪券
1517年,通过行贿当上大主教的亚尔伯特为了偿还行贿 欠下的巨款,自愿充当教皇的代理人,在德意志推销“赎 罪券”。他宣扬道,只要支付金钱,就可以被上帝赦免本 人和死去的亲属的罪孽,死者的灵魂就能升入天堂。
二、基督教
1、基督教的产生
背景 外族蹂躪
罗马统治的严酷 时间: 1世纪 地点: 中东的巴勒斯坦一带 教义: 耶稣教人忍爱苦难,以便死后升入天堂
2、基督教性质的变化
最初为穷人的宗教,遭到罗马皇帝的镇压,但到4世纪罗马皇帝 定基督教为国教 罗马皇帝为什么将基督教定为国教呢? 因为基督教劝人忍受苦难,有利于自己的统治,所以 罗马皇帝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使基督教逐渐成为统治者麻醉 人民的工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