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要素与气象条件
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
![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a46c61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06.png)
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是指地球大气中影响天气变化的五个重要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和云。
这五大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天气的变化和预测。
温度是天气系统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温度直接影响空气的密度和稳定性,从而影响大气运动和天气的变化。
温度的变化引起气候条件的变化,例如冷空气与暖气团的碰撞会产生冷暖气团边界上的天气现象,如暴风雨、雪暴等。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
湿度的高低决定了空气的稳定性和容纳水汽的能力。
湿度与降水量直接相关,当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就会形成云和降水,如雨、雪和雾等。
气压是指空气对地面的压力。
气压的变化会引起风的产生,通过气压的高低来预测天气的变化。
气压的高低还会影响温度的分布和大气运动,从而影响天气的变化。
第四,风是指空气流动的方向和速度。
风的产生是由于气压的差异引起的,大气在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形成风。
风的强度和方向影响了天气的变化和传播速度,风还会带来气温的变化和天气现象,如风暴和台风等。
云是指空中悬浮的水滴和冰晶的聚集体。
云对地球的辐射和热量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类型的云会影响天气和气候的变化。
云的形成是由于水汽在空气中的凝结而成,其种类和形状反映了大气的状况和变化。
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天气的变化和预测。
了解这些要素的作用和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天气的变化和预测,从而更好地保护生命和财产。
希望通过对天气系统五大要素的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保障人们的安全和生活。
第二篇示例:天气系统的五大要素是指影响天气变化的五个基本元素,包括气温、湿度、气压、风和云。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气候的变化和天气的情况。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大要素在天气系统中的作用。
首先是气温,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
气温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气温的升高会导致气压下降,气体膨胀,同时也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1cd2f29e84868762caaed5c7.png)
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 element)
表明一定地点和特定时刻天气状况的大气变量或现象,如温、压、湿、风、降水等。
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以及某些对大气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有显著影响的物理量。
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气压 : 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气温 : 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
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比湿(g)、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表示。
风 :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
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
云 :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
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降水 : 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蒸发 :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
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辐射 : 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
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日照 :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
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能见度:人的正常视力所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距离。
气象学中的气象条件分析
![气象学中的气象条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dd38ec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7.png)
气象学中的气象条件分析气象学是一门利用物理、化学、数学等知识,研究大气现象、规律和过程的学科。
在气象学中,气象条件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可用于对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气象条件分析的概念和目的气象条件分析是指根据多种气象因素和资料,对地面、大气中各层次的不同要素变量进行单独或相互分析、比较和推理,以形成对天气情况及演变趋势的预测和判断。
其目的是通过分析各种气象条件,把握气象变化规律,从而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为农业、气象灾害防治、城市建设及交通运输等各方面提供必要的气象支撑。
二、气象条件分析的主要方法在气象条件分析中,主要的方法包括:1. 要素分析法:按空间、时间尺度分析气象要素变化规律,以判断天气趋势;2. 地形分析法:结合地形地貌等地理环境因素对气象现象进行分析,如山地、沿海、内陆和高原等地形影响气象的特点;3. 季节分析法:根据季节变化,分析气象变化和趋势,为季节性气象预测提供依据;4. 大气分析法:根据大气中各层次的特点,分析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空间分布特点,为气象预报提供重要依据;5. 数值模拟法:利用气象动力学公式和数值模型对各种气象要素进行模拟,预测突发天气事件和自然灾害,提高气象预报精度。
三、气象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气象条件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压:对气压的降低或升高进行分析和判定,以推断天气的转变。
2. 气温:对气温的高低、变化趋势和时空分布特点进行分析,为气象预报工作提供支撑。
3. 大气环流:对大气环流形势、气流分布、中心位置、中心强度等进行分析研究,以判断天气预报的可行性。
4. 大气湿度:对气象湿度进行分析和判断,特别是在雨雪天气的预报中,湿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5. 气象要素组合:不同气象要素的相互作用会对天气变化产生影响,对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形成比较准确的气象预报。
四、气象条件分析的实践应用气象条件分析在许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气象科学知识
![气象科学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b620f748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4.png)
气象科学知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气象科学是研究地球大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规律、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气象科学不仅涉及天气变化的预测,还可以探讨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等一系列与大气有关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气象科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出行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支持。
在气象科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是气象要素。
气象要素是指用于描述大气状况的量或属性,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力等。
这些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形成。
气象学家通过观测、实验、数学模型等手段对这些要素进行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大气系统的运行规律。
气象变量是描述大气状态或过程的量,是直接由气象要素测量得到的。
常见的气象变量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降水量等。
这些变量可以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气象学家通过对这些变量的观测和分析,得出天气预报、气候趋势等重要信息,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参考。
气象预报是气象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通过对气象要素、大气条件等的观测和分析,以及数值模型的计算,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象状况。
根据预测精度的不同,气象预报可以分为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
现代气象预报技术已经非常发达,可以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为人们的出行、生产等提供重要参考。
气象灾害是指由于天气极端将造成人类生产生活遭受损失的一种现象。
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洪水、干旱、大风等。
这些灾害可能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气象科学家致力于对气象灾害的预测、防范和减灾救灾工作。
气象科学还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气候是指地球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统计值,包括气温、降水、季节性变化等。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地球气候也在发生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等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气象科学家通过气候模型等手段研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基本气象要素
![基本气象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714ef4dc850ad02de8041b8.png)
基本气象要素气象要素(meteorological element)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和物理现象通称为气象要素。
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一)气温气温: 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它实质上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我国常用摄氏度,英美等国常用华氏温度,而理论工作常用绝对稳定。
摄氏度与华氏度的换算:F=9/5C+32 C=5/9(F-32)一般生活中所说的气温是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1.5米高处的温度。
气温的分布1、等温线世界各地冷热不同,气温的分布有很大差别。
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①等温线疏---气温差别小②等温线密---气温差别大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原因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因为随着纬度的升高,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照逐渐减少)②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由于海陆的物理性质不同造成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因此,吸收(或放出)同样的热量,陆地和海洋的温度不一样,因此,海陆上空大气的温度也不一样。
③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气温的变化特征气温的变化→分子动能的变化→空气内能的变化日平均气温:一天中观测气温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一月内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年平均气温:一年内各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1、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日变化:最高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热带气温年变化小,温带寒带气温年变化大。
北半球(陆地)七月平均气温最高,一月平均气温最低。
气温变化的基本方式1.气温的非绝热变化非非绝热变化:指空气块通过与外界的热量交换而产生的温度变化。
变化的方式主要有:辐射、乱流、水相变化、传导。
辐射:指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放射热量的方式。
(空气块之间、地气之间、云之间大气层白天由于太阳辐射而增温,夜间由于向外放出辐射而降温)乱流:空气无规则的小范围涡旋运动,乱流使空气微团产生混合,气块间热量也随之得到交换。
标准气象条件
![标准气象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a3ee39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b.png)
标准气象条件一、概述气象条件是指在特定时间和地点下,大气的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一系列气象要素的状态。
标准气象条件是指在气象观测和数据通信中所使用的一套固定的参考气象条件。
标准气象条件的建立和应用对于气象学、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标准气象条件的要素标准气象条件的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和气压。
下面对每个要素进行详细的介绍。
2.1 温度温度是指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程度的度量。
在标准气象条件下,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C)。
标准气象条件中规定的温度是20°C。
2.2 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在标准气象条件下,湿度的单位是相对湿度(%RH)。
标准气象条件中规定的相对湿度是50%RH。
2.3 风速风速是指气体流动的速度。
在标准气象条件下,风速的单位是米每秒(m/s)。
标准气象条件中规定的风速是3m/s。
2.4 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的压力。
在标准气象条件下,气压的单位是帕斯卡(Pa)。
标准气象条件中规定的气压是101325Pa。
三、标准气象条件的意义标准气象条件的建立和应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3.1 气象观测和数据通信的统一标准在进行气象观测和数据通信时,使用统一的标准气象条件可以确保不同观测站点和通信系统之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和一致性。
这对于气象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2 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参考标准气象条件是航空航天领域中重要的参考标准。
航空器的起飞和降落、航线的规划等都依赖于准确的气象条件。
标准气象条件的建立和应用可以提高航空航天活动的安全性和效率。
3.3 环境科学的重要依据标准气象条件是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依据。
在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估时,需要将观测到的数据转换为标准气象条件下的数据,以便进行准确的分析和比较。
标准气象条件的应用可以提高环境科学研究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3.4 工程设计和规划的重要参考标准气象条件在工程设计和规划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空气污染天气过程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
![空气污染天气过程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072f8a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67.png)
空气污染天气过程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空气污染一直是重要的环境问题,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危害。
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废气、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等。
其中,空气污染最为严重,它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本文将从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天气过程之间的关联性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大气污染的天气过程主要是由不同的气象要素所影响的。
气温、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均会影响空气质量,它们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
其中,气温是影响大气污染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气温较高时,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会与其他化学物质产生反应,从而形成氮氧化物和臭氧等有害物质。
在高温天气条件下,较强的太阳辐射会使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
其次,湿度对大气污染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当空气湿度较高时,污染物的扩散能力较差,容易形成雾霾等污染事件。
此外,湿度还会影响颗粒物的形成和分散,从而影响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浓度。
风速则是影响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够影响污染物的扩散和输送,使其在大气中形成不同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最后,大气污染的天气过程也与气压和气流等气象要素相关。
气压能够影响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等要素,进而影响大气污染的形成和传递。
此外,气流的方向和速度也会对大气污染产生重要的影响,它们能够影响污染物在空气中的移动和扩散,进而影响大气污染天气过程的产生。
总之,大气污染天气过程与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
气温、湿度、风速、气压和气流等气象要素均会对大气污染产生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对大气污染的预测和控制中,需要充分考虑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制定更加合理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以减少大气污染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的危害。
气候与气象要素
![气候与气象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d1dbb26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4.png)
气候与气象要素气候与气象要素是气象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气候是指地球表面长期以来的平均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风向、湿度等因素。
而气象要素则是指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各个要素,如太阳辐射、大气运动、云层分布等。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气候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第一节:气候的定义和特征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长时间范围内的天气状况的总和,通常以几十年或更长时间为基准。
气候的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温度: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是温度。
温度决定了冰川的覆盖、植被的分布以及动物的适应性等方面。
2.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水分形式从空中落到地面上的过程。
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地表水资源和农业生产。
3.湿度: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
湿度影响着人体感受到的热量,同时也是天气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气象要素的分类和作用气象要素是指影响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各个因素。
根据其性质和作用,可以将气象要素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能量要素: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气候形成的主要能量来源。
其辐射强度的变化导致了地球季节的交替以及气候的变化。
2.水汽要素:大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对气候形成和降水具有重要影响。
水汽的变化会导致天气系统的生成和变化。
3.运动要素:大气的运动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气的垂直和水平运动决定了气压、风向和气候特征。
第三节:气候和气象要素的关系气候和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气候是由气象要素长时间累积的结果,而气象要素则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基础。
首先,气候受到气象要素的直接影响。
例如,温度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它们又直接受到太阳辐射和水汽含量的调节。
其次,气象要素之间也相互影响。
例如,水汽含量的增加会导致降水增加,从而对温度产生调节作用。
大气的运动也会对太阳辐射的传播和分布产生影响。
第四节:气候和气象要素的环境影响气候和气象要素对地球的环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们的变化会导致不同的气候带和生态系统的形成。
航空气象1基本气象要素
![航空气象1基本气象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77d9e50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8.png)
航空气象1 基本气象要素1. 引言航空气象是研究航空器在大气中运行过程中的天气现象、气象条件和气象变化规律的科学。
航空气象的核心要素是基本气象要素,它们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云和能见度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航空气象中的基本气象要素。
温度是指物体或介质中分子运动的活跃程度的度量。
在航空气象中,温度常常使用摄氏度(℃)作为单位进行表示。
温度的变化对航空器飞行有重要影响,因为温度的变化会导致空气的密度变化,进而影响飞机的升力和推力。
航空气象中的温度观测主要通过地面气象站和高空气象气球来进行。
地面气象站通过气温计来测量地面上空的温度。
高空气象气球则携带着温度探头,飞到大气不同层次来观测温度的变化。
湿度是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
在航空气象中,湿度常常使用相对湿度(RH)来表示。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实际含水蒸气压与饱和水蒸气压之比,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空气湿度对于航空器的飞行非常重要。
湿度的增加会使空气密度减小,从而影响飞机的升力和推力。
此外,高湿度还会导致云雾的形成,降低能见度,给飞行带来不利影响。
航空气象中的湿度观测通常通过湿度计和气象气球进行。
4. 气压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作用的气体力量。
在航空气象中,通常使用毫巴(hPa)或百帕(Pa)作为气压的单位。
气压的变化会导致风的产生和变化,进而影响飞机的飞行方向和速度。
气压观测主要通过气压计进行。
地面气压计主要用于观测地面上的气压变化,而高空气压的观测则需要使用气象气球上的气压探头来进行。
5. 风风是空气在地球表面上产生水平流动的气象要素。
在航空气象中,风有两个重要的要素,即风向和风速。
风向是指风从哪个方向吹来,通常使用度数(°)或罗盘点(N、S、E、W)来表示;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的位移,通常使用米/秒(m/s)或节(kt)来表示。
风对于航空器的飞行具有重要影响。
风的方向和速度会影响飞机在空中的航迹和地速。
航空气象中的风观测主要通过气象气球和地面气象站进行。
吉林气象条件表
![吉林气象条件表](https://img.taocdn.com/s3/m/7a893c8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2.png)
7.1.3 气象条件气候条件吉林市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4.5℃,多年平均降水量668.4mm,且多集中在6~8月,冰冻期为11月至次年3月,土壤冻结深度1.7m,当地多西南风,最小风频东东北(ENE),详见下列气象资料:表7.1-1 自然、气象条件表序号自然、气象要素单位数值备注1 海拔m 183.83~184.092 气温(干球温度)℃2.1 年平均气温℃ 4.52.2 极端最高气温℃36.62.3 极端最低气温℃-40.22.4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2.92.5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7.92.6 最热月(七月)平均最高气温℃27.92.7 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28.93 相对湿度3.1 年平均相对湿度% 703.2 最热月(七月)平均相对湿度% 803.3 最冷月(一月)平均相对湿度% 723.4 年平均水气压Pa 8704 大气压4.1 年平均气压Pa 993424.2 夏季平均气压Pa 984524.3 冬季平均气压Pa 1001255 降雨量5.1 年平均降雨量mm 668.45.2 日最大降雨量mm 119.35.3 小时最大降雨量mm 59.96 雪6.1 最大积雪深度cm 46.96.2 基本雪压kN/m20.457 风向、风速7.1 年最多风向及频率% 14 主导风向:SW 7.2 夏季最多风向及频率% 13 风向:SE7.3 年最多风向及频率% 11.8 风向:SW7.4 最大风速m/s 27 距离地面10米序号自然、气象要素单位数值备注7.5 年平均风速m/s 3.47.6 基本风压kN/m20.50 距离地面10米8 其他8.1 最大冻土深度cm - 1908.2 冻结日期11月22日8.3 解冻日期3月31日8.4 年日照时数2454.7时8.5 年平均雷暴日数41天8.6 年均蒸发量135.6mm8.7 年平均雾凇日数32.4d通过以上的调研分析可见,建设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地质无不良影响,能够满足建厂条件。
气象学讲议解读
![气象学讲议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a69cbb47011ca300a6c390db.png)
气象学第一章1、大气的成分氮、氧、氩占干洁空气总容积的99。
97%,是低层大气主要成分。
臭氧的形成是由于太阳紫外线的作用,所以在10-15公里以上的大气中经常存在,在20-25公里臭氧达到最大值二氧化碳:城市大于农村,室内比室外多,夏天比冬天多,能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故其增减,对大气和地面的温度有一定影响。
大气中的水汽:是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气体(气态、液态、固态)。
水汽的相变会引起云、雾、雪等一系列的天气现象,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出来的红外线,从而使大气获得热量,水汽本身也能放射红外线使地面获得热量。
2、主要气象要素表示空气的性质:压强、温度和湿度;表示空气运动的状况:风向风速;有的是大气发生的一些现象:雨、雪、雷电。
气温: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距离地面1.5米高处空气的温度。
气压:单位面积上大气柱的重量叫做大气压强,简称气压。
一般将纬度45°的海平面上,温度为0℃时,760毫米水银柱高的大气压强成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风: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风包括风向和风速。
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
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水的滴粒都成为降水。
用其形状(雨、雪、雹)、降落的性质(连续性、间歇性),降水量(毫米)等表示。
能见度:气象学上把正常视力的人所能看到目标物的最大距离。
是用来鉴定大气透明度的。
应选择视角大于30′,以地平线附近的天空为背景,不发光的接近绝对黑色的物体为目标物。
空气湿度:用来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多少或表征空气干湿程度的物理量。
3、空气的基本性质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混合气体的总压强等于各气体分压强之和。
大气压强=P干+e气体状态方程PV/T=恒量,无论气体状态如何变化,它的压强与容积的乘积,与绝对温度之比,始终保持不变。
虚温的物理意义:湿空气因有水汽存在,它比同温同压下的干空气密度要小,如果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升高干空气的温度,使其密度与湿空气密度相等,这个升高后的干空气的温度成为虚温。
初中三年级大气与气象现象
![初中三年级大气与气象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29ff608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7.png)
初中三年级大气与气象现象大气与气象现象是地球上最为重要且引人注目的自然现象之一。
通过了解大气的组成与结构、气象现象的形成原理以及气象观测与预测等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和天气情况。
本文将对初中三年级大气与气象现象进行探讨。
一、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是环绕地球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氩气等组成。
其中,氮气占大约78%,氧气占大约21%,水蒸气和其他气体只占极小比例。
大气层按照温度的不同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圈层等。
不同的大气层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和气象现象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常见的气象现象1. 大气运动:大气层中的气体以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气流进行运动。
水平方向上的气流形成风,垂直方向上的气流形成云、气象波和气旋等。
2. 云:云是由水蒸气在大气中凝结形成的气团。
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高云、中云和低云等。
云的出现和形态变化常常是天气变化的重要信号。
3. 降水:当水蒸气凝结为液态或固态时,从云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称为降水。
降水形式包括雨、雪、冰雹等,降水的强度和分布对于地球上的水文循环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4. 雾和霾:雾和霾是地面上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形成的浓雾和污染物悬浮导致的能见度降低的现象。
雾和霾给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也对空气质量和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5. 雷暴:雷暴是在大气中产生的电荷分离和释放过程所伴随的一系列现象。
雷暴常常伴随着强风、降雨和闪电等,对人造和自然环境都有一定的危害。
三、气象观测与预测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气象现象,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气象观测工作。
气象观测包括对气温、湿度、气压、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的测量和记录。
通过对这些气象要素的观测和分析,可以预测天气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
气象预测是基于已知的气象观测数据,利用气象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的。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分析气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模型可以生成天气预报,为人们的出行和生活提供参考和便利。
常见气象要素知识简介
![常见气象要素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7561bd3aaea998fcd220e7e.png)
常见气象要素知识简介通俗来讲,气象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
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大气层内各层大气运动的规律、对流层内发生的天气现象和地面上冷暖旱涝的分布等。
现就一些常见的气象要素知识以及天气现象等级进行介绍。
1 温度和湿度1.1 空气温度和湿度空气温度简称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空气湿度简称湿度,是表示空气中的潮湿程度和水汽含量的物理量。
地面气象观测中测定的是离地面1.50 m高度的气温和湿度。
通常情况下,气温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安装在同一个百叶箱内。
百叶箱是温、湿度传感器的防护设备,它的内外部均为白色,有木质和玻璃钢2种类型,目前各气象站多用玻璃钢百叶箱。
百叶箱的作用是保护温、湿度传感器免受雨、雪、强风等气象要素的影响,能真实地反应外界空气温、湿度变化。
天气预报的气温指的是百叶箱里面的温度,日常生活中人们感受到的温度是曝晒温度,这就是百姓常说预报中的温度在夏季没有实际温度高,冬季没有实际温度低的原因。
温、湿度传感器每年至少检验1次,才能确保采集数据的准确性。
1.2.1 地面温度和草温。
地面温度是指下垫面的温度,下垫面的温度包括裸露的地面温度和草面或雪面的温度。
测量地面温度一般在地面观测场浅层地温场安装铂电阻传感器,使其横切面的一半埋入土中,一半露出地面。
埋入土中的部分与土壤必须紧密靠拢,不能有空隙;露出地面的感应部分要保持清洁,这样测得的地面温度才准确。
草温传感器距离地温场西侧50 cm处南北方向放置,传感器距离地面6 cm,并与地面平行。
在冬季降雪但雪深没有淹没草层时,继续测量草温。
当积雪深度淹没草温传感器时,将传感器放在原位置的雪面上,测量雪面的温度。
积雪融化后,恢复观测草温。
1.2.2 浅层地温和深层地温。
浅层地温是指包括距离地面5、10、15、20 cm深度的地中间的温度;深层地温是指包括距离地面40、80、160、320 cm深度的地中间的温度。
地球的气候与气象要素
![地球的气候与气象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3a173c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c1.png)
地球的气候与气象要素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时间尺度上的天气状况,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和风速等因素。
而气象要素则是指构成气候的各种物理量,例如温度、压力、湿度、降水、风向和风速等。
地球的气候和气象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地球气候和气象要素的定义、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地球大气对于一个长时间范围内的表观状况的描述。
气候主要由温度、降水、湿度和风向风速等因素组成。
地球的气候通常会根据这些因素的长期平均统计数据来进行分类和描述。
气候可以分为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和热带气候等。
地球的气候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理位置、海洋和陆地分布、地形和地貌等。
例如,地区的纬度越高,气候越寒冷;而地区的海洋型气候相对温和,由于海洋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可以缓冲气温的变化。
另外,气候还受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球自转和地轴倾角等因素的影响。
地球的气候并不是静态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温室效应,地球的气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全球气温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等。
二、气象要素的定义气象要素是指用于描述大气状态的各种物理量。
常见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压力、湿度、降水、风向和风速等。
这些物理量可以通过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1. 温度:温度是描述物体热量状态的物理量,用来表示空气的热度。
温度可通过温度计进行测量,单位通常使用摄氏度(℃)或华氏度(℉)。
2. 压力:气压是指大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
气压通常使用帕斯卡(Pa)或百帕(hPa)作为单位。
气压的测量可以通过气压计进行,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银气压计。
3. 湿度:湿度是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含量。
湿度可以用绝对湿度、相对湿度或露点温度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表示。
4. 降水:降水是指空气中悬浮态的水分以液态或固态形式下降到地面的现象。
常见的降水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可以通过雨量计进行测量。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气象》知识点总结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气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51733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3.png)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气象》知识点总结一、天气与气象1. 天气是指某一时刻、某一地点的大气现象以及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气候现象。
2. 气象是对大气的研究,包括气象现象和气象要素的观测、记录和预测。
3. 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降水等。
4. 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观测和分析得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的预测。
二、气象现象1. 雨是云中蓄积了许多水汽,遇到冷空气形成水滴,最终落到地面的现象。
2. 雪是云中蓄积了许多水汽,遇到冷空气形成冰晶,最终落到地面的现象。
3. 雾是近地面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悬浮于空气中而形成的现象。
4. 雷暴是大气中的电荷运动所产生的闪电和雷声,通常伴随着雷雨和强风。
三、气象要素的变化1. 温度是指物体的热度高低,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单位是摄氏度。
2. 湿度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3. 风速是风的强弱程度,可以用风速计来测量,单位是米每秒。
4. 风向是风的吹向,通常用指南针方位来表示。
5. 气压是大气对物体施加的压强,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单位是帕斯卡。
6. 降水是指云中的水汽凝结成水滴或冰晶,最终落到地面的现象,有雨、雪、雾、露等形式。
四、天气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1. 天气状况会影响人们的出行、衣着和居住等方面。
2. 不同天气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影响。
3. 天气条件也会影响动物的活动和迁徙。
总结:通过研究气象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不同的天气变化,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安全。
以上是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气象》知识点的总结。
(字数:234)。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1b4bd785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16.png)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其中,对 流层是大气最底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为密切,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这一层。
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生命支持系统
大气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必需的气体环境,如氧气和二 氧化碳等,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
保护作用
大气层能够阻挡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高能粒子流和电磁 辐射,保护地球生物免受其伤害。
气候调节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使地球表面 保持适宜的温度,形成温室效应。同时,大气环流和洋流理特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 源,如氧气用于呼吸、氮气用于制造化肥、二氧化碳用于 工业生产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大气环境与气候变化
汇报人:XX
20XX-01-26
目录
• 大气环境概述
01
大气环境概述
大气组成与结构
大气组成
大气主要由氮气(N2)、氧气(O2)、氩气(Ar)等组成,其中氮气和氧气 占大气总量的99%以上。此外,大气中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CO2)、甲烷 (CH4)、臭氧(O3)等温室气体以及水汽、气溶胶等。
气象要素与天气系统
![气象要素与天气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c40b18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3.png)
气象要素与天气系统气象要素是指构成天气的各种物理参数和特征,包括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等。
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不同的天气系统,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
一、温度温度是气象要素中最常见也最容易感知的一个要素。
它是指空气中分子的平均动能的量度。
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气候季节的变迁,影响人体舒适度和生物的生长发育。
温度还是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对长期温度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气候的趋势和变化。
二、湿度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程度。
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感受和舒适度。
高湿度会使人感到闷热和不透气,而低湿度则容易导致皮肤干燥和呼吸道不适。
湿度还与降水的形成有关,高湿度条件下,水蒸气容易凝结成云、雨、雪等降水形式。
三、气压气压是指大气对单位面积上的垂直压力。
气压的变化是由于大气的密度和运动引起的。
气压差是产生风的主要原因,风的产生和强度受到气压系统的支配。
通过测量和分析气压变化,可以预测高压、低压和气压系统的移动,进而推测天气的变化。
四、风速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经过某个固定点的距离,通常以米/秒或千米/小时为单位。
风速的变化影响着气温的传播、湿度的分布和降水的带动。
强风和风暴会对建筑物和农作物造成破坏,并对交通运输带来不便。
准确测量和预测风速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护和逃生措施。
五、降水降水是指大气中固体或液体形式的水下降到地面的现象。
降水是气候系统中最直接影响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的要素之一。
降水形式多样,包括雨、雪、霜、露等。
降水的分布和强度直接关系到农业灌溉、水资源供应和洪涝灾害等问题,因此对降水的准确监测和预测至关重要。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气象要素,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构成了各种天气系统。
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等要素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来源。
对气象要素的准确观测、分析和预测,可以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也有助于农业决策、能源规划、交通运输等领域的发展。
在未来的科技进步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对气象要素和天气系统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克拉玛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克拉玛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b82c18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7.png)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12)克拉玛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朱俊橙,马晓慧,孜丽哈·金恩斯克拉玛依市气象局,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摘要 利用克拉玛依中心城区2017—2021年长征新村监测站逐时观测和克拉玛依国家基本观测站的地面观测和探空观测资料,分析了克拉玛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等级、首要污染物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结果表明:(1)2017—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AQI)优良率达90.4%,空气污染类型主要是供暖期(10月至翌年4月)的PM2.5、PM10污染和夏季的O3污染为主,其贡献率分别为77.91%、9.88%、11.63%。
(2)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发生中度污染及以上PM2.5污染时,逆温层厚度≥250 m、逆温强度均≥1.2 ℃/100 m、逆温层底高≤350 m。
当准噶尔盆地中东部出现明显的偏东风,克拉玛依中心城区出现一层逆温、近地面风速均较小、逆温层厚度≤200 m时,可能会出现由PM10造成的重度污染及以上天气。
关键词 空气质量;克拉玛依;气象条件;逆温;阈值中图分类号:X5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2–0231-03随着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迅速膨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
空气污染不仅会影响植物生长、损坏文物古迹以及降低能见度,还会给城市居民的人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2]。
空气质量指数(AQI)是2012年3月国家发布的新空气质量评价无量纲指数,它可作为衡量大气污染的重要指标。
大量研究表明,城市空气质量主要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污染源的排放和主要分布状况,二是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风速、降水量、云量、相对湿度及气温等气象要素对污染物浓度变化均具有一定影响[3-7]。
新疆城市空气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乌鲁木齐,在其时空分布特征、污染物源解析、成因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已有大量成果[8-12]。
气候要素气象要素
![气候要素气象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5cc12c67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4.png)
气候要素气象要素1、天气预报中最基本的气候要素是()日常生活中,天气预报时一般必须描述的两个气象要素气温和降水2、气候的三大要素是什么气候条件三要素是:温度、湿度和风速。
(1)温度:温度是气候条件的主要因素。
(2)湿度:空气湿度指空气中所含水蒸气量的多少。
它分为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3)风速:风速除对人体散热有着明显影响外,风速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人的不良生理反应。
3、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
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是:天气时间短,是多变的;气候时间长,一般变化不大。
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气候的两大基本要素:气温、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4、气象学与气候学气象要素的综合观测和场地选择实验报告怎样写?仪器就不用说了,11种。
你从1号到11号对应写好。
然后再试验过程中画上仪器的摆放位置示意图。
结论就写一下仪器摆放的注意事项,大门朝北开。
仪器放在东西小路的南侧。
高仪器在北面,低仪器在南面。
5、气候与气象的区别,,,,具体的□6、什么是气候?什么是天气?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给你举个简单百的例子:1、我们说今天天气不错,明天可能有雨,这都是说的天气;2、我们说今年夏天很热,冬天可能不像去年冬天那么冷,这说的是气候;从上面可以看出,天气说的是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度,而气候就是长时间的平均状态。
以下出自网络:天气是指经常不断变化着的大气状态,既是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大气状态,也是大气状态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连续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判断主导风向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风玫瑰图与建筑物的朝向
建筑物的位置朝向和当地主导风向有密切 关系。如:
清洁的建筑物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上风向; 污染建筑布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最小 风频的上方向; 污染大气的建筑布局在与季风风向垂直的 郊外,以免受污染建筑散发的有害物的影 响。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1 几个主要气象要素
(1)气温:地面气温一般指离地面1.5m高处在百 叶箱中观测到的空气温度。 (2)气压:气压是指大气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作 用力。气压的单位kPa。
其它单位:毫米汞柱(mmHg)、标准大气压(atm)、巴(bar)、 毫巴(mbar)、帕(Pa (N/m2))、百帕(hPa) 1atm = 760mmHg = 101325Pa = 1013.25mbar
请先求出烟囱出口处的平均风速。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2 大气压力和密度的垂直分布 1.2.1 大气的分层和对流层
散逸层
暖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对流层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2 大气压力和密度的垂直分布 对流层的主要特点: (1)一般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存在强烈的对流,使大气趋于均匀。 (3)对流层空气密度最大。 (4)气象要素分布不均匀。
风
(风的来向)
风速:决定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程度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6个方位
NW NWN N NEN NE WNW W WSW SW SWS S 图 2-2 ENE E ESE SES SE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风向玫瑰图
也叫风向频率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 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 数值,并按一定比例绘制,一般多用8个或 16个罗盘方位表示。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3 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场 P67
1.3.1 气温层结
气温沿铅直高度的变化,称气温层结。
气温随高度变化快慢这一特征可用气温垂直递 减率来表示。 气温垂直递减率的数学定义式为:γ=-
dT/dz
漳州师院
Logo 风速玫瑰图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课堂练习
图示为印度孟买的风频风速玫
瑰图(每一个风羽表示0.5 米/秒),回答: 为了避免城市重大火灾的发生, 城市中的燃气供应站的布局
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大气边界的风场 P68-69 在大气边界层中,由于摩擦力随着高度的增加而 减小,风速将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表示风速随高度变化的曲线就叫风速廓线。 风速廓线的数学表达式称风速廓线模式。 在大气扩散的计算中,需要知道烟囱出口和烟囱 有效高度处的平均风速。而一般气象站只观测地 面风(10m高处)风速u10。 风速廓线模式可以由地面风速推算不同烟囱高度 处的风速。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大气环境评价内容提要
第一节 气象要素和气象条件 第二节 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第三节 大气环境质量预测模型
第四节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气象要素与污染气象要素 P66
气象要素:对大气状态和物理现象给予定量或定 性描述的物理量称为气象要素。 常用的气象要素有:气温、气压、气湿、风向、 风速、云况、云量、能见度、降水、蒸发量、日 照时数、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都可以通过观测获得] 污染气象要素[扩散气象要素]:与大气扩散密切 相关的气象要素。
漳州师院
Logo
大气环评模型和有关参数的确定1:平均风速的廓线模式
表 不同稳定度下风速廓线幂指数m的取值
稳定度级别 m 城市 乡村
A 0.10 0.07
B 0.15 0.07
C 0.20 0.10
D 0.25 0.15
E 0.30 0.25
F 0.30 0.25
在不同地区或不同稳定度情况下,m值取不同的值。 大气越稳定,地面粗糙度越大,m值越大,反之m值越小。
(3)气湿:空气湿度的简称。它是反映空气中水汽 含量多少和空气潮湿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相对湿 度和露点来表示。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1.1 几个主要气象要素
(4)风:空气质点的水平运动称为风。 空气质点的铅直运动称为升、降流。
风是一个矢量,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风向常用8个方位或16个方位表示。 风速单位m/s、km/h。 风向:影响污染物的扩散方向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风速廓线模型 [课堂练习]
[题目]位于平原农村某工厂锅炉烟囱的几何 高度为100m,SO2的单位时间排放量为 0.54t/h,已知当地地面风速为3.0m/s,大气 稳定定为C类,抬升高度为150m。求下风 向2500m处的SO2地面轴线浓度。
漳州师范学院
环境质量及评价
第四章 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第一节 气象要素和气象条件
漳州师院
Logo
引言:什么是大气环境质量评价?
为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理大气污染,就必须 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大气环境质量。 正确的推算和预测污染物在大气中浓度的 时空分布,估计人类活动,特别是工程项 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就是大气环境质 量评价。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漳州师院
Logo 课堂练习
图中是上海某年风频玫瑰图
(1)这一年上海的最大风频的风 是 。
(2)仅考虑城市大气环境保护,上海 石化工业应分布在城市的 郊 外,这是因为 。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深圳市气象站近年各月风向频率
风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C 1 12.2 21.8 21.8 3.6 4.4 8.0 12.4 1.0 0.6 0.2 1.6 0.8 0.4 0.2 1.0 6.2 3.6 2 11.0 11.4 22.4 8.0 8.0 8.4 16.6 0.4 0.4 1.2 0.6 1.4 0.8 0.4 1.2 4.2 3.8 3 7.4 8.6 18.4 6.6 8.8 12.2 21.8 2.0 1.6 1.6 1.2 1.4 0.6 0.8 0.8 3.0 4.0 4 2.2 5.0 9.2 9.2 13.2 16.2 16.2 4.0 3.8 4.2 4.8 3.4 1.4 0.4 0.6 2.0 6.0 5 3.2 4.4 10.2 7.6 14.2 11.2 15.8 2.4 4.4 6.0 5.8 2.8 1.8 0.4 0.6 1.0 7.8 6 2.8 3.2 8.8 6.8 7.4 9.0 18.4 4.6 6.8 9.2 7.6 4.4 1.8 0.4 0.2 0.8 9.0 7 1.2 1.8 11.2 4.2 8.6 7.6 13.4 3.8 6.8 8.2 11.0 6.4 2.6 0.8 0.6 0.8 10.6 8 4.8 5.4 10.0 5.4 10.2 6.8 11.0 3.4 2.0 4.2 8.2 3.8 4.2 1.6 1.2 2.4 16.2 9 7.0 10.6 17.6 7.4 8.0 8.2 13.4 1.2 1.8 1.2 2.6 3.6 2.0 0.8 2.2 2.2 12.2 10 7.8 19.8 26.6 7.0 6.8 8.2 8.8 1.2 0.4 1.0 0.4 0.6 0.8 0.0 2.4 3.4 4.4 11 9.2 19.2 26.0 7.0 7.0 6.2 5.0 8.6 0.2 0.2 0.6 0.6 0.2 0.2 1.2 3.6 5.0 12 17.2 15.0 30.6 7.0 6.2 5.0 8.6 0.2 0.2 0.6 0.6 0.2 0.6 0.2 1.2 3.4 3.6 全年 7.2 10.5 17.7 6.7 8.4 9.1 14.2 2.2 2.5 3.1 3.7 2.5 1.4 0.5 1.1 2.8 7.2
漳州师院
Logo
N NNW 20 15 NW 10 WNW 5 W 0 WSW SW SSW S
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环境质量评价EQA》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全年
深圳市近年各月各风向的平均风速(m/s)
风向 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 1 3.4 3.5 3.2 3.5 3.2 3.1 3.2 2.1 1.7 3.0 2.5 3.5 1.0 2.0 2.2 3.4 2 3.3 3.4 3.5 3.3 3.4 3.3 3.1 3.5 1.6 2.5 3.0 2.9 3.5 1.0 2.0 2.9 3 3.5 3.3 3.4 3.5 3.5 3.2 3.3 3.1 3.0 2.7 3.2 3.3 2.0 2.9 3.3 3.5 4 2.8 2.9 3.3 2.9 3.1 3.2 3.0 2.1 2.6 3.1 3.3 2.8 3.0 2.0 1.0 2.4 5 2.8 2.9 3.1 3.2 3.2 3.2 2.8 2.8 2.8 3.0 3.1 3.3 2.6 1.5 2.0 2.8 6 2.4 2.3 3.3 3.6 2.5 2.9 3.1 2.3 3.1 3.4 3.0 3.5 2.5 2.5 2.7 2.8 7 2.3 2.7 2.4 4.2 2.9 3.0 2.7 2.3 2.6 2.2 2.7 3.3 3.1 2.4 2.1 3.6 8 2.6 3.0 2.9 3.6 3.1 2.9 2.9 2.4 2.4 2.8 2.9 3.5 2.2 2.3 3.0 2.7 9 3.1 3.8 3.4 3.1 3.0 2.9 2.9 3.1 3.5 2.3 2.5 2.7 0.5 0.0 2.5 3.2 10 3.1 3.8 3.4 3.1 3.0 2.9 2.9 3.1 3.5 2.3 2.5 2.7 2.5 0.0 2.5 3.2 11 3.3 3.2 3.6 3.3 3.4 3.0 2.9 1.0 1.0 1.8 1.8 2.0 1.3 1.0 1.5 2.8 12 3.3 3.2 3.6 3.3 3.4 3.0 2.9 1.0 1.0 1.8 1.8 2.0 1.3 1.0 1.5 2.7 全年 3.1 3.3 3.3 3.4 3.1 3.1 3.0 2.6 2.7 3.0 3.0 3.3 2.7 2.2 2.3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