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案知识分享
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教案
![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b19b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c.png)
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教案。
一、北方平原型农业区1.范围:主要包括中国北方的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辽河冀东平原、黑龙江西部和内蒙古草原等区域。
2.特征:气候条件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
水稻种植受限,但沿海地区可以种植。
此地区的农业特点是单一种植,大规模种植,机械化程度高。
3.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北方平原农业区的降水特征和农业生产模式,组织学生模拟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让学生亲自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
二、长江流域典型农业区1.范围: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2.特征:气候条件温暖湿润,年平均降水量高,多雨季,春季多旱,夏季多涝。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茶叶、柑桔、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其中水稻和茶叶是典型代表,产量居中国前列。
此地区的农业特点是双季作物,农业生产比较活跃,机械化程度较低。
3.课堂活动:利用图示、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典型农业区的高温多雨特征和农业生产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茶叶制作或种植常见蔬菜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长江流域的农业生活。
三、南方丘陵山地型农业区1.范围:主要包括长江中上游丘陵、南岭山区福建沿海山地区、川滇西部山区。
2.特征:气候条件分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分布不均,气候湿润、温暖。
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甘蔗、茶叶、水果、药材等。
由于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土壤贫瘠,日照时间短,种植农作物效率低。
此地区的农业特点是人工劳动力多,雨后物资紧缺,农村自给自足经营方式。
3.课堂活动:带领学生了解南方丘陵山地型农业区的复杂地形和气候特征,组织学生制作农村模型或进行山地野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南方山地的农业生活。
四、北方草原型农牧区1.范围:主要包括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草原等地区。
2.特征:气候条件寒冷干燥,冬长夏短,降水少,多为干旱、半干旱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农作物有麦类、豆类、土豆、小麦、玉米等。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新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16188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4f.png)
第22讲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1.掌握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和生产特点。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2.学会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3.掌握分析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方法。
(综合思维)以翔实的文字材料或区域图为背景,考查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及乳畜业的分布、特点、生产条件,考查频度一般,考查形式多为选择题。
[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农业地域类型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农业生产类型,它是历史长期发展的产物。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以混合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易错提示】 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水稻种植业等。
二、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1)分布:主要分布在A.南亚、B.东南亚、C.东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2)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①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②单位面积产量高。
③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生产规模小。
④机械化水平和商品率较低。
⑤水利工程量大(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条件:①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
②地势较平坦。
③丰富的劳动力。
④市场需求量大。
⑤悠久的种植历史和丰富的种植经验。
【易错提示】 1.亚洲水稻种植业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是: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灌溉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2.水稻种植业生产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一般较低,分布区经济水平一般较低,主要靠人工精耕细作。
但日本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
这与日本农业科技水平、农业设备制造水平、经济水平高有紧密的关系。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以及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高中地理种植业地域类型教案分享
![高中地理种植业地域类型教案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9c2c617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f.png)
高中地理种植业地域类型教案分享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其中,种植业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种植业地域类型是指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物质和文化特征等因素将种植业划分成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分享一份适用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种植业地域类型教案,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和分类方法,掌握世界各地的不同种植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优势和限制,以及学习如何应对种植业地域类型的转变和变化。
二、教学内容1. 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和种类介绍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和种类,包括:(1)自然因素与种植业地域类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蒸发性气候等等。
(2)人文因素与种植业地域类型:沿海、内陆、内陆干旱、山地、高原等等。
2. 不同国家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1)中国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以亚热带、暖温带、半干旱带为主。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中国的不同地区种植业发展水平和类型千差万别。
(2)东南亚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在气候、土壤和种植业作物的选择上有很大的影响。
(3)南美洲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以热带和温带为主,茶叶、咖啡、可可、香蕉、菠萝、花卉等具有特色种植业作物分布广泛。
(4)非洲的种植业地域类型特点:以热带和亚热带为主,咖啡、可可、棉花等农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
3. 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和影响介绍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变化和影响,包括:(1)气候变化对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影响,例如全球变暖引发的温带向北移动的趋势。
(2)种植业发展对自然环境和气候的影响,例如烧林开荒和粗放种植造成的土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引入环节通过一段短小精悍的视频或图片展示来引入学生对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和重要性的认知。
2. 概念讲解讲师通过 PowerPoint 随机选取多张世界地图图片,引导学生找到地图上的各种种植业地域类型,并解释概念。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915812be23482fb4da4c94.png)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掌握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探究,提高解读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发生在身边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探究地理的兴趣,关注三农,热爱家乡。
重点: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难点:归纳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201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
因为发达国家的农业是现代化的生产,他们的成本低,价格也比我们低得多。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
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看看这其中有没有我们国家发展农业需要借鉴的地方,并希望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展示目标新课讲授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一般可分为以种植业为主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以混合农业为主地域类型(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并重)。
让学生读图3-1-5落实,并说明莘县的那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1、分布多媒体出示世界水稻种植业图,读图得出:亚洲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
2、形成条件复习提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学生回答快速阅读课文P60第一段,读图3-1-9,结合学案资料1和资料2,总结出结论,2分钟完成。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形成条件,多媒体出示: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快速阅读课文P60第二段,结合学案上的资料3和资料4,得出结论,2分钟派代表发言。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1
![地理教案教学设计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1](https://img.taocdn.com/s3/m/cb41918e551810a6f52486b1.png)
教学目的:1.了解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自然条件以及水稻分布;2.理解水稻与人口的关系;3.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主要特点;4.了解种植园农业的分布和种植园的特点;5.认识到农业生产若要获得最界经济效益,必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改造自然,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教学重难点:重点:1.水稻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内在联系;2.科学技术与水稻种植业发展的关系。
难点:1.比较分析法的运用;2.水稻种植业、种植园农业的区位因素有什么差异。
3.影响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课堂讨论法事例分析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板图,插图。
教学过程:复习,提问:①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②水稻种植业属于哪些农业类型?对于水稻的生长来说,既需要一定的气候因素也需要一定的地形因素,下面,同学们先考虑一下水稻种植业所需要的气候因素有哪些?学生考虑,回答归纳:世界上的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在这些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多雨,适宜水稻生长。
提问:由于纬度位置差异,热量条件的就不同,因此从水稻种植区的北部到南部,一年分别可以种植几季水稻?学生讨论归纳:从北部一年种植一季水稻逐渐向南部种植双季水稻和三季稻.热量条件起了重要的作用。
提问:水稻在生长季节需要大量的水,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因此水稻适宜在何种地形区种植?学生讨论读图归纳:在中国地形图上,东部季风区内多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这里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地区,在丘陵地区种植水稻,必须修建梯田和充足的灌溉水源。
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说出水稻生产的大致过程及与劳动力的关系板书:二、水稻种植与人口的关系学生讨论。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农业地域类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1f1cab453610661ed9f4c6.png)
3.2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地域类型2.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并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3.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影响农业产业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业生产、热爱当地产业活动,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3、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难点:学会分析评价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课时:1课时学生:111 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前面已经学习了农业区位因素的基础知识,通过两个问题:1、用地理语言描述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优势条件)2、举例说明以下因素为主导因素的农业生产: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常见农业的主导因素)迅速回顾知识,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二、明确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4.了解农业地域类型5.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并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6.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过程与方法:3、通过分析影响农业产业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4、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5、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农业生产、热爱当地产业活动,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6、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6abe5cd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c.png)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教学⽬标1.知识⽬标:了解世界四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位因素和特点。
2.能⼒⽬标:(1)。
培养学⽣从⾃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分析、归纳、总结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优势与不⾜以及发展⽅向等能⼒。
(2)。
运⽤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3)。
初步学会运⽤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判某⼀地区的农业选择。
⼆、教学过程概义: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定地域内形成的⽐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产类型。
⼀、⽔稻种植业1.分布----看图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林区2.影响亚洲⽔稻种植的区位因素----幻灯----彩图(1)⾼温多⾬的⽓候(2)⽐较平坦的地形(3)⼈⼝稠密,劳动⼒丰富(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产经验3. 亚洲⽔稻种植业的特点:A.经营模式→→⼩农经营B.单位⾯积产量→→⾼C.机械化⽔平→→低D.⽔利⼯程量→→⼤E.科技⽔平→→低F.商品率→→低亚洲⽔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幻灯⽚填表(先空⽩,后已填各⼀张)⼆、⼤牧场放牧业1.世界⼤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学⽣讲出美国,阿根廷,澳⼤利亚,新西兰,南⾮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介绍----⾃看“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的⼤草原。
它位于阿根廷的中、东部,⾯积约76万平⽅千⽶。
潘帕斯草原⽓候温暖湿润,平坦的沃野⽆边⽆际。
阿根廷⼈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地,说从⼤西洋岸边⼀直耕到西边的安第斯⼭麓,连⼀块⽯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部分⼟地已被开垦为农⽥和牧场。
⽥⾥盛产⼩麦、⽟⽶等粮⾷。
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黄⾊、⿊⾊、花⾊的良种⽜群。
草原上种植的⽟⽶,⼤部分⽤来饲养⽜⽺,⽜⾁产量很⾼。
阿根廷每年要宰杀1千多万头⽜,除了⼩部分供国内⾷⽤,还⼤量冷藏出⼝,⽜⾁出⼝量居世界第⼀位。
⽜⾁是阿根廷的主⾷,菜市上最热闹的地⽅是⽜⾁铺,宴席上⼤都是⽤⽜⾁做成的佳肴。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5ce36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b5.png)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农业地域类型划分的依据和意义。
教学内容:1. 农业地域类型的定义及分类。
2. 农业地域类型划分的依据。
3. 农业地域类型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教学活动:1. 引入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和意义。
2. 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如水稻种植业、小麦种植业、畜牧业等。
3. 讨论农业地域类型研究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如农业政策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等。
教学资源:1. 农业地域类型相关概念的图片和图表。
2. 农业地域类型的案例研究。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对农业地域类型的理解和分类能力。
第二章: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教学目标:1. 掌握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 了解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因素。
教学内容:1. 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定义和特点。
2. 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域。
3. 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分布。
2. 分析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因素,如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技术水平等。
3. 探讨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
教学资源:1. 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图片和图表。
2. 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案例研究。
评估方式:1. 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对水稻种植业地域类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小麦种植业地域类型教学目标:1. 掌握小麦种植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和分布。
2. 了解小麦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因素。
教学内容:1. 小麦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定义和特点。
2. 小麦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域。
3. 小麦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因素。
教学活动:1. 引入小麦种植业地域类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其特点和分布。
2. 分析小麦种植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因素,如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技术水平等。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041f05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b.png)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2、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与其形成条件。
4、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本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并分析形成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学会应用区位因素分析某一具体事物,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分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特点与形成条件,应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学会分析地理事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观。
2、通过分析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农业生产的感情,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3、通过认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掌握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主义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技术、社会因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难点: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与其形成条件教学过程与方法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有哪些?你能说出本地几种主要农产品吗?它们属于哪一种农业类型?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一、农业区位因素(板书)农业生产是直接从动植物的选育、驯化、栽培、优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农业生产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又要受到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规律的制约。
因此,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构成了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板书)(1)热量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热量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关系到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农业生产中有两个与热量相关的概念,一是积温,一是复种指数。
我们常以活动积温,即日平均气温≥10℃持续期的积温,作为衡量大多数农作物热量条件的基本指标。
热量条件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播种面积/耕地面积。
(2)光照光照为植物的光和作用提供能量。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4aeb2ee0f705cc175527095c.png)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二)一、素质教育目标1.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布和主要经营方式;理解美国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了解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所需的自然条件;理解阿根廷发展牧牛业的所做的工作。
2.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景观图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学习不同的农业与类型。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先进的科技对农业的巨大影响,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培养学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1)美国大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的分析;(2)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所作工作的分析;(3)比较分析法的运用。
2.难点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选择。
3.疑点4.解决办法(1)通过读图,让学生理解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2)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资料等实践活动,增加感性认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具准备投影片、美国地形图或CAI课件。
五、学生活动设计1.教师提问,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讨论归纳结论。
2.学生实践活动:(1)社会调查:一组学生采访当地五六十年代的“支边”青年,了解当时国营农场的作物种类、自然条件、劳动力、劳动工具、农业科技、交通等基本情况,写成调查报告;(2)资料搜集:一组学生搜集有关美国小麦带、玉米带的自然条件、劳动力、交通运输、机械化程度等资料(包括从电脑网络上下载的资料),写成报告。
六、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知识教学点(1)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分布和主要经营方式;(2)理解美国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3)了解发展大牧场放牧业所需的自然条件;(4)理解阿根廷s发展牧牛业的所做的工作。
2.能力训练点(1)通过资料搜集整理,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地理知识的能力;(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地图、景观图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比较法学习不同的农业与类型。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9105c4b0717fd5360cdcd1.png)
5.3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水稻种植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地区,耕作特点等。
2.理解这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的关系,并能从历史原因、人口数量,社会条件等多个角度分析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能力目标1.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能力;通过学生搜集资料的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整理、总结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技兴农的意识;培养遵循自然规律办事,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认识劳动的创造美。
【教学重点】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方向及努力措施。
【教学难点】计算机课件辅助(图片①亚洲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②我国水稻农耕景观图片;③世界地图;④世界气候分布图;⑤潘帕斯草原牧牛业的分布;⑥潘帕斯草原的牧牛业景观;⑦潘帕斯草原地区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教学方法】启发式分组讨论法,案例教学【教学过程】(引课)我国南方居民的饮食结构特点是什么?其主食以稻米为主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我国南方地区水稻种植广泛,与哪些自然因素有关?除自然因素外,影响我国南方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因素有什么?(从耕地面积、人口数量等方面分析)(出示图片①学生阅读教材中图片)从图中可以看出,除我国外,还有哪些地区以水稻种植业为主?这些地区与我国在自然环境上有哪些相似之处,是否有不同?这种差异对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是否会有影响?在影响水稻种植业的社会经济因素上有哪些相似性?(板书)一、水稻种植业1.区位因素2.分布——亚洲为主,东亚、东南亚、南亚(出示图片②学生阅读教材中图片)观察两幅图片,图中反映我国水稻种植业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在亚洲其他地区是否也存在?这些特点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板书)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出示图片③)结合教材在图中找出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分布有水稻种植业?(承转,出示图片③④)首先在世界地图上找出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的国家?结合世界气候分布图,说明这些国家在自然环境上的有什么相似的特点?在影响大牧场放牧业的社会经济因素中有哪些相似性?总结概括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板书)二、大牧场放牧业1.分布——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2.特点——密集、规模大、商品率高(出示图片⑤⑥⑦学生阅读教材中图像)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分析潘帕斯草原成为世界上大牧场放牧业典型代表的区位优势是什么?(板书)3.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1)区位优势(出示相关资料)根据资料分组讨论分析: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在欧洲人到来前后有什么变化?(板书)(2)历史变化(学生阅读教材)分析说明阿根廷为促进牧牛业的发展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板书)(3)促进发展的措施(引申思考)由阿根廷所采取的措施考虑,其中有哪些是我国发展畜牧业可以借鉴的?【典型例题】例1:读“水稻的主要分布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水稻分布区的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_。
2019-2020年《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word教案之一
![2019-2020年《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word教案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d9f7f5367f1922791788e8d9.png)
2019-2020年《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word教案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水稻种植业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区,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2.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在世界上的主要分布区,理解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生产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能力目标1.综合分析亚洲成为世界最大水稻产区的区位因素。
知道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进一步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通过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1.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相对稳定的自然条件及多变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农业生产。
2.培养学生树立科技兴农意识,深入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教学重点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2.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发展的努力措施。
●教学难点1.对比两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及其特点,并深入分析其原因。
2.随社会发展的进步,了解并预测今后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1.加强读图分析的能力,选取典型例子加以分析,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归纳总结各类农业的发展方向及生产特点。
2.多补充一些相关资料,选取一些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
●教具准备及时收集有关农业方面的新闻资料,尤其是我国最近几年在水稻方面的突出成就,利用图片景观资料、科教片等内容进行科学教育,增强课堂感染力,激发学生兴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农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了解到了农业的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在不同的因素制约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农业生产类型,这也就是本节课我们学习的详细内容。
本节内容和下节内容都是介绍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共六个种类,课文中重点讲述了四个农业地域类型,每个类型在介绍其世界的分布和主要特点后,都选取了一个典型区域进行具体分析,以具体事例来反映理论知识。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4e7acaf705cc17552709d1.png)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考纲要求]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世界粮食问题。
解决粮食问题的途径。
[知识讲解]1.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1)水稻种植业分布:绝大部分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还有非洲的埃及、尼日利亚、拉丁美洲的古巴、委内瑞拉、巴西、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采用旱地直播技术)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条件:水稻种植业生产过程复杂、劳动强度大,需要大量劳动力,这里劳动力丰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水稻在这里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
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属自给农业)亚洲水稻种植业特点机械化水平低(除日本)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2)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及放牧牲畜品种美国、阿根廷牧牛(干旱、半干旱地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牧羊潘帕斯草原发展气温温和,草类茂盛,是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之一大牧场放牧业的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性区位优势距海港近,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海上冷冻船的发明促进了牛肉的销售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阿根廷为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使肉牛方便地通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等港外运发展牧牛业大打机井,开辟水源采取的措施种植饲料种植园农业:热带——单一经济作物——密集型: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
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与其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
(3)商品谷物农业种植作物:小麦、玉米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的东北、西北国营农场基本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广阔;土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便利的交通运输: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的航运及公路、铁路位优势 地广人稀高度发达的工业:提供农业机械、电力、公肥、农药等先进的科技美国农业一体化:生产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有专门的服务公司,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农业生产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世界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一)[
![世界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c43152d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7b.png)
教课方案方案【教课要点】①美国中部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优势;②墨累——达令盆地混淆农业模式【教课手段】图片①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散布图;②美国地形图;③美国气候图;④美国交通和城市散布图;⑤世界政区图;⑥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的散布图;⑦一个小麦—牧羊农场的土地利用的表示图;⑧大分水岭的雨影效应及东水西调的表示图;⑨澳大利亚地形图(叠加风向);⑩澳大利亚天气散布图。
【教课方法】启迪式分组议论法,事例式教课【教课过程】(出示图片①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散布图”)经过读图说明美国小麦和玉米主要的散布地区。
(出示图片②③④)剖析说明为何小麦和玉米散布在美国中部平原地区?与哪些自然条件相关?除此以外还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阅读教材“美国农业一体化”资料)认识美国农业现代化程度(出示图片⑤)指引学生剖析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与美国有近似的自然条件,而且也发展了商品谷物农业?说明为何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商品谷物农业也较发达?并与美国对照说明为何美国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俄罗斯与这些国家对比有什么不一样?(板书)一、商品谷物农业1.美国——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散布地区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色——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多为家庭经营(发问、思虑)指引学生剖析我国商品谷物农业为何散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与世界上商品谷物农业对比,有什么差异?(承转)商品谷物农业主要散布在发达国家,此外一种农业也主要散布在发达国家,即混淆农业种类——说明混淆农业的观点,以及我国的混淆农业。
(出示图片⑤)在世界地图上找出混淆农业主要散布的国家(板书)二、混淆农业1.主要散布地区2.我国的混淆农业(承转)澳大利亚既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又是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是较为典型的混淆农业模式,所以以澳大利亚为例说明混淆农业特色。
(出示图片⑥)澳大利亚的混淆农业主要散布在哪处?(板书) 3.澳大利亚的混淆农业(1)散布地区(出示图片⑦)指引学生读图说明混淆农业模式在土地利用上有什么特色,其生产过程与单调的耕种业或畜牧业有什么突出的差异,其优势是什么?(阅读教材中的“小麦—牧羊农场的农事安排表”)指引学生阅读剖析混淆农业在时间利用上的优势是什么?(板书)(2)混淆农业的长处(3)经营方式——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出示图片⑧⑨⑩)经过读图指引学生剖析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的问题是什么?解决的举措是什么?(板书)(4)面对问题及解决举措【板书纲要】第四节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区种类(二)一、商品谷物农业1.美国——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2.商品谷物农业主要散布地区3.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色——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多为家庭经营二、混淆农业1.主要散布地区2.我国的混淆农业3.澳大利亚的混淆农业(1)散布地区(2)混淆农业的长处(3)经营方式——家庭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4)面对问题及解决举措。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d9199c7cd184254a353565.png)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生产特点。
3.理解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及努力措施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培养归纳、整理、总结资料的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科技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水稻分布与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根廷的牧牛业。
教学难点:比较分析法的运用,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因素【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引导式比较法、图示分析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学手段: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农业的区位选择知识,了解了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从而使世界上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农业地域类型。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讲授新课〕(板书)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一)(讲述)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本节课主要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大牧场放牧业。
(板书)一、水稻种植业(讲述)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北方人爱吃面,而我们南方人爱吃米饭。
我想大家对水稻的种植条件及其分布会有一定的了解。
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的分布。
(展示)“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分布图”(归纳)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成都平原、江汉平原、太湖平原、三江平原、珠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
那在这些地区他们的气候、地形、水资源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问题)(略)(归纳)在这些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或全年高温多雨,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适宜水稻生长。
(提出问题)由于纬度位置差异,热量条件不同,因此从水稻种植区的北部到南部,一年分别种植几季水稻(学生回答问题)(略)(归纳)从北部一年种植一季水稻逐渐向南部种植双季水稻和三季稻(海南岛)。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114d134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4.png)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世界四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区位因素和特点。
2.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出发,分析、归纳、总结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以及发展方向等能力。
(2)。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初步学会运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评判某一地区的农业选择。
二、教学过程概义: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一、水稻种植业1.分布----看图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幻灯----彩图相关阅读2.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教案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从容说课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农业区位。
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自然、交通、技术、社会、政策等因素只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一般条件。
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还有深刻的原因,即这种地域分工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每个地区除满足区内需要外,还能为区外提供大量商品性农产品才形成的。
由此可见,农业地域类型是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体现。
由于本节内容多,概括性强,涉及面广,教学时要注意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可适当补充一些学生熟悉的典型案例。
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分布和生产特色,从而深刻领会农业生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农业区位因素。
?2.世界主要的农业生产类型。
教学难点1.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2.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
教具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片、打印好材料等。
?学生:搜集当地的农作物品种及影响农作物分布的因素。
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6b96ea90c69ec3d4bb75c0.png)
世界主要农业地区种类教课方案【学情剖析】知识背景: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要素,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区位要素剖析方法,经过农业地区种类的详细事例,让学生将剖析区位的方法进一步深入。
b5E2RGbCAP思想能力:学生处在辨证逻辑思想快速发展的期间,创建性思想发展的要点期,具备必定的资料剖析能力,合作研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p1EanqFDPw【课型】新讲课【课时】 1 课时【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区种类的特色及形成条件【课标解读】农业地区种类是指在必定地区内形成的比较稳固的、成型的地区性的农业生产种类。
因为动植物的不一样地区散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区差别,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区种类。
农业地区的形成,是就地取材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DXDiTa9E3d教课中要充足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指导学生从多方面获得有关资料,说明某种农业地区种类的特色,剖析其形成条件,同时要注意同农业区位要素中所学知知趣联合,指导学生判断当地的农业地区种类,并剖析其形成条件。
RTCrpUDGiT【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教会学生剖析农业地区种类的形成条件,掌握从资猜中获得有效信息,总结农业地区种类特点的方法;5PCzVD7HxA过程与方法:经过事例教课,提高学生解读资料、剖析资料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知识,解说发生在身旁实际问题。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研究地理的兴趣,关注三农,热爱家乡。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剖析农业地区种类的形成条件难点:概括农业地区种类的生产特色【教课方法】事例剖析法:指引研究、合作研究、自主研究。
【教具】多媒体协助教课【教课流程】问题导入——指引研究(季风水田农业)——方法总结——合作研究(商品谷物农业)——总结提高———自主研究——讲堂小结。
jLBHrnAILg【教课过程】※问题导入情境导入:播放视频(有关我们学校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资料)。
提高学习兴趣,设置情形,导入新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掌握从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总结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探究,提高解读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发生在身边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探究地理的兴趣,关注三农,热爱家乡。
重点:分析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难点:归纳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2014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目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
超过进口价格,而生产成本在不断上升。
因为发达国家的农业是现代化的生产,他们的成本低,价格也比我们低得多。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目前仍是突出“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仍然在农村。
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看看这其中有没有我们国家发展农业需要借鉴的地方,并希望能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展示目标
新课讲授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
一般可分为
以种植业为主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以畜牧业为主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以混合农业为主地域类型(谷物家畜农业、种植业和牧羊并重)。
让学生读图3-1-5落实,并说明莘县的那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
1、分布
多媒体出示世界水稻种植业图,读图得出:亚洲季风区,东亚、东南亚、南亚。
2、形成条件
复习提问: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学生回答
快速阅读课文P60
第一段,读图3-1-9,结合学案资料
1和资料2,总结出结论,2分钟完
成。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形成
条件,多媒体出示:
3、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快速阅读课文P60第二段,结合学案上的资料3和资料4,得出结论,2分钟派代表发言。
注意学案上的友情提示(农业结构、生产规模、经营方式、机械化水平、专业化水平、商品率、科技应用等)。
1、明确分布地区
2、分析形成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3、归纳生产特点(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
水稻种植业主要是自给型种植业,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一种商品性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以生产小麦、玉米等谷物为主,产品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地区。
合作探究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先明确分布地区,然后出示具体要求: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生产特点
播放视频:美国农业,加深印象
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种种植业与畜牧业兼而有之的商品农业
混合农业
对照下面自学思考题,快速阅读课文P62-63混合农业,注意图3-1-12、表3-1-1,相关内容标注到课文中,3分钟后回答。
1、混合农业的概念、分布?
2、概括总结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
学生回答,师生评价补充。
多媒体出示: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农场图,重点讲解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优点(“三效益”)。
小结:多媒体展示
结合今天所学,分析我们莘县农业地域类型(谷物家畜农业或旱作谷物农业)的形成条件和特点,并为莘县农业未来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结合地图册,分析阿根廷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