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诗经·国风·唐风·杕杜》

合集下载

诗经《国风·唐风·杕杜》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国风·唐风·杕杜》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国风·唐风·杕杜》原文翻译及鉴赏《国风·唐风·杕杜》先秦:佚名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行踽踽。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译文】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密生。

独自流浪好凄清。

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父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又青。

独自流浪多悲辛。

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姓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鉴赏】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一首插曲《拉兹之歌》,流浪汉拉兹穿街走巷,举目无亲,哀伤地唱道:“到处流浪,到处流浪。

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我看这世界像沙漠。

……”那种凄凉,那种幽咽,博得人们洒下一掬同情泪。

而当读者读到《诗经·唐风》中的《杕杜》时,心情同样很沉重,因为它也是一首流浪者之歌。

当然,它比《拉兹之歌》古老得多。

全诗二章,章九句,复沓章法,二章内容除用韵换字外基本相同。

起首“有杕之杜,其叶滑湑”,用孤孤单单的一株赤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孤单单的一株赤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孤单单的流浪汉相对照,既相映成趣,又相对生愁。

赤棠虽孤单,还有繁茂树叶作伴,自己却是“光杆司令”一个,相比之下树要比人幸运得多。

所以这“兴”又是“反兴”。

诗人看到孤树,伫足留连,忽而觉得同病相怜,忽而叹人不如树,感触纷纭。

这种独特心理感受与流浪者身份相切合,很有典型意义。

关于这流浪者的性别,闻一多《风诗类钞》另有妙诠:“杕杜喻女之未嫁者。

《说文》:‘牡曰棠,牝曰杜。

’”那末这流浪者竟是一位未婚少女,那就更显悲哀了。

此说可备参考。

起首二句,也可谓“兴而赋也”。

第三句“独行踽踽”才是全章的灵魂。

整首诗就是描写一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踽踽独行者的苦闷叹息。

诗经全文目录

诗经全文目录

诗经全文目录诗经全文目录《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诗经》原本叫《诗》,又称“诗三百”。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经全文目录,欢迎阅读。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诗经·国风·周南·葛覃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诗经·国风·周南·樛木诗经·国风·周南·螽斯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国风·周南·兔罝诗经·国风·周南·芣苢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诗经·国风·周南·汝坟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诗经·国风·召南·鹊巢诗经·国风·召南·采蘩诗经·国风·召南·草虫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诗经·国风·召南·甘棠诗经·国风·召南·行露诗经·国风·召南·羔羊诗经·国风·召南·殷其靁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诗经·国风·召南·小星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诗经·国风·召南·何彼襛矣诗经·国风·召南·驺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诗经·国风·邶风·绿衣诗经·国风·邶风·燕燕诗经·国风·邶风·日月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诗经·国风·邶风·凯风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诗经·国风·邶风·匏有苦叶诗经·国风·邶风·谷风诗经·国风·邶风·式微诗经·国风·邶风·旄丘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诗经·国风·邶风·泉水诗经·国风·邶风·北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诗经·国风·邶风·新台诗经·国风·邶风·二子乘舟诗经·国风·墉风·柏舟诗经·国风·墉风·墙有茨诗经·国风·墉风·君子偕老诗经·国风·墉风·桑中诗经·国风·墉风·鹑之奔奔诗经·国风·墉风·定之方中诗经·国风·墉风·蝃蝀诗经·国风·墉风·相鼠诗经·国风·墉风·干旄诗经·国风·墉风·载驰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诗经·国风·卫风·考盘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诗经·国风·卫风·氓诗经·国风·卫风·竹竿诗经·国风·卫风·芄兰诗经·国风·卫风·河广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诗经·国风·卫风·有狐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诗经·国风·王风·君子阳阳诗经·国风·王风·扬之水诗经·国风·王风·中谷有蓷诗经·国风·王风·兔爰诗经·国风·王风·葛藟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诗经·国风·王风·大车诗经·国风·王风·丘中有麻诗经·国风·郑风·缁衣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诗经·国风·郑风·叔于田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诗经·国风·郑风·清人诗经·国风·郑风·羔裘诗经·国风·郑风·遵大路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诗经·国风·郑风·蘀兮诗经·国风·郑风·狡童诗经·国风·郑风·褰裳诗经·国风·郑风·丰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诗经·国风·郑风·扬之水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诗经·国风·郑风·溱洧诗经·国风·齐风·鸡鸣诗经·国风·齐风·还诗经·国风·齐风·著诗经·国风·齐风·东方之日诗经·国风·齐风·东方未明诗经·国风·齐风·南山诗经·国风·齐风·甫田诗经·国风·齐风·卢令诗经·国风·齐风·敝笱诗经·国风·齐风·载驱诗经·国风·齐风·猗嗟诗经·国风·魏风·葛屦诗经·国风·魏风·汾沮洳诗经·国风·魏风·园有桃诗经·国风·魏风·陟岵诗经·国风·魏风·十亩之间诗经·国风·魏风·伐檀诗经·国风·唐风·蟋蟀诗经·国风·唐风·山有枢诗经·国风·唐风·扬之水诗经·国风·唐风·椒聊诗经·国风·唐风·绸缪诗经·国风·唐风·杕杜诗经·国风·唐风·羔裘诗经·国风·唐风·鸨羽诗经·国风·唐风·无衣诗经·国风·唐风·有杕之杜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诗经·国风·唐风·采苓诗经·国风·秦风·车邻诗经·国风·秦风·驷驖诗经·国风·秦风·小戎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诗经·国风·秦风·终南诗经·国风·秦风·黄鸟诗经·国风·秦风·晨风诗经·国风·秦风·无衣诗经·国风·秦风·渭阳诗经·国风·秦风·权舆诗经·国风·陈风·宛丘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枌诗经·国风·陈风·衡门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池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杨诗经·国风·陈风·墓门诗经·国风·陈风·防有鹊巢诗经·国风·陈风·株林诗经·国风·陈风·泽陂诗经·国风·桧风·羔裘诗经·国风·桧风·素冠诗经·国风·桧风·隰有苌楚诗经·国风·桧风·匪风诗经·国风·曹风·蜉蝣诗经·国风·曹风·候人诗经·国风·曹风·鸤鸠诗经·国风·曹风·下泉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诗经·国风·豳风·鸱鸮诗经·国风·豳风·东山诗经·国风·豳风·破斧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诗经·国风·豳风·九罭诗经·国风·豳风·狼跋诗经·小雅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四牡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皇皇者华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伐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出车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杕杜诗经·小雅·白华之什·鱼丽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有嘉鱼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台诗经·小雅·白华之什·蓼萧诗经·小雅·白华之什·湛露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彤弓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菁菁者莪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六月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采芑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车攻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吉日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鸿雁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庭燎诗经·小雅·彤弓之什·沔水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鹤鸣诗经·小雅·祈父之什·祈父诗经·小雅·祈父之什·白驹诗经·小雅·祈父之什·黄鸟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我行其野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斯干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无羊诗经·小雅·祈父之什·节南山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正月诗经·小雅·祈父之什·十月之交诗经·小雅·祈父之什·雨无正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旻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宛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弁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巧言诗经·小雅·小旻之什·何人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巷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谷风诗经·小雅·小旻之什·蓼莪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大东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四月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诗经·小雅·北山之什·无将大车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小明诗经·小雅·北山之什·鼓钟诗经·小雅·北山之什·楚茨诗经·小雅·北山之什·信南山诗经·小雅·北山之什·甫田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大田诗经·小雅·北山之什·瞻彼洛矣诗经·小雅·北山之什·裳裳者华诗经·小雅·桑扈之什·桑扈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鸳鸯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頍弁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车舝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青蝇诗经·小雅·桑扈之什·宾之初筵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鱼藻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采菽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角弓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菀柳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都人士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采绿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黍苗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隰桑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白华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绵蛮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瓠叶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渐渐之石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苕之华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何草不黄诗经·大雅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緜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棫朴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早麓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灵台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下武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生民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行苇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既醉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凫鷖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假乐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公刘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泂酌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卷阿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劳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板诗经·大雅·荡之什·荡诗经·大雅·荡之什·抑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诗经·大雅·荡之什·云汉诗经·大雅·荡之什·崧高诗经·大雅·荡之什·烝民诗经·大雅·荡之什·韩奕诗经·大雅·荡之什·江汉诗经·大雅·荡之什·常武诗经·大雅·荡之什·瞻卬诗经·大雅·荡之什·召旻诗经·颂诗经·颂·周颂·清庙之什诗经·颂·周颂·臣工之什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诗经·颂·鲁颂·駉诗经·颂·鲁颂·有駜诗经·颂·鲁颂·泮水诗经·颂·鲁颂·閟宫诗经·颂·商颂·那诗经·颂·商颂·烈祖诗经·颂·商颂·玄鸟诗经·颂·商颂·长发诗经·颂·商颂·殷武。

诗经-风-国风·唐风12篇(原文译文)

诗经-风-国风·唐风12篇(原文译文)

诗经-风-国风·唐风12篇(原文译文)蟋蟀所属分类:国风·唐风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注释】聿〔yù〕:语气助词,无实义,后同。

莫〔mù〕:古同“暮”,傍晚,引申为迟、晚、将尽。

除:流逝,过去。

已:甚,很,后同。

大〔tài〕康:安泰康乐。

职:专主,专门,后同。

一说得、要。

居:处所,引申为本职、本分。

无荒:此指不荒废本职之事,后同。

瞿瞿〔jù jù〕:勤勉谨慎貌,一说惊视瞻顾貌。

迈:时光流逝。

蹶蹶〔jué jué〕:勤勉貌。

役车:古代平民所乘的服役出行之车。

慆〔tāo〕:消逝。

【翻译】蟋蟀在厅堂上,一年即将度过。

如今我不快乐,日月不停流逝。

不要过于安泰,得要专想本分。

喜乐不误职事,贤士勤勉谨慎。

蟋蟀在厅堂上,一年即将完结。

如今我不快乐,日月不停迁变。

不要过于安泰,得要专想外事。

喜乐不误职事,贤士勤勤恳恳。

蟋蟀在厅堂上,一年即将终尽。

如今我不快乐,日月不停褪去。

不要过于安泰,得要专想忧患。

喜乐不误职事,贤士安然和乐。

【解读】《蟋蟀》这首诗的主旨,《毛诗序》判为对晋僖公的讽刺,认为他“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欲其及时以礼自虞乐也”。

宋人王质《诗总闻》则提出“此大夫之相警戒者也”,今人陈子展《诗经直解》亦言:“盖士大夫忧思深远,相乐相警,勉为良士之诗”,这一观点较为公允。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八句,采用复沓结构,各章仅动五字。

各章皆以“蟋蟀在堂”起兴,实际上已经暗示了一岁将尽的时节背景。

此后诗人数言自己“不乐”,自然引出日月流转、岁月易逝的慨叹,以及贤良之士要居安思危、谨慎勤勉的主题。

本诗多用连绵词,且交错押韵,极具韵律之美。

《先秦诗经·有杕之杜》原文翻译鉴赏

《先秦诗经·有杕之杜》原文翻译鉴赏

《先秦诗经·有杕之杜》原文|翻译|鉴赏《国风·唐风·有杕之杜》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全诗二章,每章六句,重章叠唱,其章法结构带有民歌反复咏唱的特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杕之杜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有杕之杜》原文先秦:佚名有杕之杜,生于道左。

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杕之杜,生于道周。

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有杕之杜》译文及注释译文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左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访吾?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那棵杜梨真孤独,长在路右偏僻处。

那君子啊有风度,可愿屈就来看吾?爱贤盼友欲倾诉,何不请来喝一壶?注释①杕(dì 地):树木孤生独特貌。

杜:杜梨,又名棠梨。

②道左:道路左边,古人以东为左。

③噬(shì 是):发语词。

一说何,曷。

适:到,往。

④曷:同“盍”,何不。

饮食(yìn sì 印四):喝酒吃饭。

一说满足情爱之欲。

⑤周:右的假借。

《有杕之杜》鉴赏关于此篇诗旨,历来有多种看法:一、刺晋武公说(《毛诗序》等),二、好贤说(朱熹《诗集传》、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等),三、迎宾短歌说(高亨《诗经今注》),四、思念征夫说(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等),五、流浪乞食说(陈子展《国风选译》等),六、情歌说(程俊英《诗经译注》等),七、孤独盼友说(朱守亮《诗经评释》等)。

以上几说,当以孤独盼友说贴近诗旨。

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不可缺少的。

此诗就是描写一个孤独者切盼友人来访,共饮谈心,以解孤独寂寞之苦。

人类都有一种“共生欲望”,而这种“共生欲望”又是以人们的相互帮助、彼此交流为基础的。

一旦得不到满足或有所缺憾时,就会产生孤独感。

当“共生欲望”得以满足时,孤独感也就随之消除。

看来,诗中的“我”,似乎已经意识到自己与外界隔了一堵“墙”,失去了和朋友的交往,深感孤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或寄托,他力图改变与世隔绝的处境,渴望有良友来访,彼此建立友谊,交流感情。

诗经全文目录

诗经全文目录

诗经全文目录诗经全文目录《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诗经》原本叫《诗》,又称“诗三百”。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经全文目录,欢迎阅读。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诗经·国风·周南·葛覃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诗经·国风·周南·樛木诗经·国风·周南·螽斯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国风·周南·兔罝诗经·国风·周南·芣苢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诗经·国风·周南·汝坟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诗经·国风·召南·鹊巢诗经·国风·召南·采蘩诗经·国风·召南·草虫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诗经·国风·召南·甘棠诗经·国风·召南·行露诗经·国风·召南·羔羊诗经·国风·召南·殷其靁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诗经·国风·召南·小星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诗经·国风·召南·何彼襛矣诗经·国风·召南·驺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诗经·国风·邶风·绿衣诗经·国风·邶风·燕燕诗经·国风·邶风·日月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诗经·国风·邶风·凯风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诗经·国风·邶风·匏有苦叶诗经·国风·邶风·谷风诗经·国风·邶风·式微诗经·国风·邶风·旄丘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诗经·国风·邶风·泉水诗经·国风·邶风·北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诗经·国风·邶风·新台诗经·国风·邶风·二子乘舟诗经·国风·墉风·柏舟诗经·国风·墉风·墙有茨诗经·国风·墉风·君子偕老诗经·国风·墉风·桑中诗经·国风·墉风·鹑之奔奔诗经·国风·墉风·定之方中诗经·国风·墉风·蝃蝀诗经·国风·墉风·相鼠诗经·国风·墉风·干旄诗经·国风·墉风·载驰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诗经·国风·卫风·考盘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诗经·国风·卫风·氓诗经·国风·卫风·竹竿诗经·国风·卫风·芄兰诗经·国风·卫风·河广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诗经·国风·卫风·有狐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诗经·国风·王风·君子阳阳诗经·国风·王风·扬之水诗经·国风·王风·中谷有蓷诗经·国风·王风·兔爰诗经·国风·王风·葛藟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诗经·国风·王风·大车诗经·国风·王风·丘中有麻诗经·国风·郑风·缁衣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诗经·国风·郑风·叔于田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诗经·国风·郑风·清人诗经·国风·郑风·羔裘诗经·国风·郑风·遵大路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诗经·国风·郑风·蘀兮诗经·国风·郑风·狡童诗经·国风·郑风·褰裳诗经·国风·郑风·丰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诗经·国风·郑风·扬之水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诗经·国风·郑风·溱洧诗经·国风·齐风·鸡鸣诗经·国风·齐风·还诗经·国风·齐风·著诗经·国风·齐风·东方之日诗经·国风·齐风·东方未明诗经·国风·齐风·南山诗经·国风·齐风·甫田诗经·国风·齐风·卢令诗经·国风·齐风·敝笱诗经·国风·齐风·载驱诗经·国风·齐风·猗嗟诗经·国风·魏风·葛屦诗经·国风·魏风·汾沮洳诗经·国风·魏风·园有桃诗经·国风·魏风·陟岵诗经·国风·魏风·十亩之间诗经·国风·魏风·伐檀诗经·国风·唐风·蟋蟀诗经·国风·唐风·山有枢诗经·国风·唐风·扬之水诗经·国风·唐风·椒聊诗经·国风·唐风·绸缪诗经·国风·唐风·杕杜诗经·国风·唐风·羔裘诗经·国风·唐风·鸨羽诗经·国风·唐风·无衣诗经·国风·唐风·有杕之杜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诗经·国风·唐风·采苓诗经·国风·秦风·车邻诗经·国风·秦风·驷驖诗经·国风·秦风·小戎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诗经·国风·秦风·终南诗经·国风·秦风·黄鸟诗经·国风·秦风·晨风诗经·国风·秦风·无衣诗经·国风·秦风·渭阳诗经·国风·秦风·权舆诗经·国风·陈风·宛丘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枌诗经·国风·陈风·衡门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池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杨诗经·国风·陈风·墓门诗经·国风·陈风·防有鹊巢诗经·国风·陈风·株林诗经·国风·陈风·泽陂诗经·国风·桧风·羔裘诗经·国风·桧风·素冠诗经·国风·桧风·隰有苌楚诗经·国风·桧风·匪风诗经·国风·曹风·蜉蝣诗经·国风·曹风·候人诗经·国风·曹风·鸤鸠诗经·国风·曹风·下泉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诗经·国风·豳风·鸱鸮诗经·国风·豳风·东山诗经·国风·豳风·破斧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诗经·国风·豳风·九罭诗经·国风·豳风·狼跋诗经·小雅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四牡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皇皇者华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伐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出车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杕杜诗经·小雅·白华之什·鱼丽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有嘉鱼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台诗经·小雅·白华之什·蓼萧诗经·小雅·白华之什·湛露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彤弓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菁菁者莪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六月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采芑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车攻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吉日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鸿雁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庭燎诗经·小雅·彤弓之什·沔水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鹤鸣诗经·小雅·祈父之什·祈父诗经·小雅·祈父之什·白驹诗经·小雅·祈父之什·黄鸟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我行其野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斯干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无羊诗经·小雅·祈父之什·节南山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正月诗经·小雅·祈父之什·十月之交诗经·小雅·祈父之什·雨无正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旻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宛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弁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巧言诗经·小雅·小旻之什·何人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巷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谷风诗经·小雅·小旻之什·蓼莪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大东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四月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诗经·小雅·北山之什·无将大车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小明诗经·小雅·北山之什·鼓钟诗经·小雅·北山之什·楚茨诗经·小雅·北山之什·信南山诗经·小雅·北山之什·甫田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大田诗经·小雅·北山之什·瞻彼洛矣诗经·小雅·北山之什·裳裳者华诗经·小雅·桑扈之什·桑扈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鸳鸯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頍弁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车舝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青蝇诗经·小雅·桑扈之什·宾之初筵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鱼藻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采菽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角弓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菀柳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都人士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采绿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黍苗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隰桑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白华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绵蛮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瓠叶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渐渐之石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苕之华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何草不黄诗经·大雅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緜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棫朴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早麓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灵台诗经·大雅·文王之什·下武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生民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行苇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既醉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凫鷖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假乐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公刘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泂酌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卷阿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劳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板诗经·大雅·荡之什·荡诗经·大雅·荡之什·抑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诗经·大雅·荡之什·云汉诗经·大雅·荡之什·崧高诗经·大雅·荡之什·烝民诗经·大雅·荡之什·韩奕诗经·大雅·荡之什·江汉诗经·大雅·荡之什·常武诗经·大雅·荡之什·瞻卬诗经·大雅·荡之什·召旻诗经·颂诗经·颂·周颂·清庙之什诗经·颂·周颂·臣工之什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诗经·颂·鲁颂·駉诗经·颂·鲁颂·有駜诗经·颂·鲁颂·泮水诗经·颂·鲁颂·閟宫诗经·颂·商颂·那诗经·颂·商颂·烈祖诗经·颂·商颂·玄鸟诗经·颂·商颂·长发诗经·颂·商颂·殷武。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诗经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诗经

延伸解析
• 这首晋诗通常被理解为描写难民或流浪汉悲惨处境的诗作,正确。 遗憾的是前人从没有人真正明白它的背景。 个人以为这首诗诉说的故事八成和晋献公剪灭公族的历史事件相 关,而且最大的可能就是“克聚之役”中幸存的晋室出亡贵族感慨流 离逃亡之苦而记录这场灾难。 晋献公剪灭公族的细节请参阅《椒聊》篇。 晋国公族残余在逃窜虢国避难的路途上担惊受怕,缺衣少食还要 不停赶路。路过的地方和道路上碰到的其他人,因国君下令剪灭公族 也没人敢帮助他,甚至连过问都害怕惹来灾祸。联想到不久前的灭族 惨祸、家门剧变,咀嚼一路来的酸辛,对比往日的幸福生活,他百感 交集。同时更加深切怀念自家的亲兄弟和族人们,即被冷酷的族长晋 献公算计并消灭的“桓庄之族”,伤怀自己的孤苦无依和晋室姬族的 悲惨命运。他是一个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便依着“杕杜”曲调赋 诗记录下所感所悲。
有杕之杜
—诗经 国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杕之杜
•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独行踽踽。岂无 他人?不如我同父。嗟行之人,胡不比焉? 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箐箐。独行睘睘。岂 无他人?不如我同姓。嗟行之人,胡不比 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译文
• 孤独棠梨冷清清,遗世独立叶茂盛。路上一 人孑然行。岂是路上无行人,不如自家兄弟亲。 叹息来往诸君子,为何不与我亲近?人无兄弟少 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棠梨独生伴孤影,孑然独立枝叶青。一人独 行真凄清。不是路上无他人,不如同姓族人亲。 感叹往来多君子,为何冷漠少爱心。人无兄弟太 可怜,没人真心肯照应!
注释
• 有杕之杜:有杕即杕杕。杕,读音(di),独立生长 的样子。杜,棠梨树,又名赤棠,落叶乔木。 其叶湑湑:湑湑,读音(xuxu),茂盛的样子。 独行踽踽:踽踽,读音(juju),单人独行、孤独无 助的样子。 不如我同父:同父,同胞兄弟,或说为同祖父的昆族 兄弟。 嗟行之人:嗟,嗟叹。行,道路上。 胡不比焉:胡,为何,为什么。比,亲近、帮助。 胡不佽焉:佽,读音(ci),帮助。 箐箐:读音(jingjing),枝叶茂盛的样子。 睘睘:读音(qiongqiong),孤独无依靠的样子。 同姓:同族,族人。

诗经·卷十·国风·唐风·十二篇

诗经·卷十·国风·唐风·十二篇

诗经·卷十·国风·唐风·十二篇诗经·卷十·国风·唐风·十二篇国风·卷十·唐风·第一篇·蟋蟀国风·卷十·唐风·第二篇·山有枢国风·卷十·唐风·第三篇·扬之水国风·卷十·唐风·第四篇·椒聊国风·卷十·唐风·第五篇·绸缪国风·卷十·唐风·第六篇·杕杜国风·卷十·唐风·第七篇·羔裘国风·卷十·唐风·第八篇·鸨羽国风·卷十·唐风·第九篇·无衣国风·卷十·唐风·第十篇·有杕之杜国风·卷十·唐风·第十一篇·葛生国风·卷十·唐风·第十二篇·采苓01·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以大康。

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译文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

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

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

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

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诗经全文目录

诗经全文目录

诗经全文目录诗经全文目录《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

《诗经》原本叫《诗》,又称“诗三百”。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诗经全文目录,欢迎阅读。

诗经·国风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诗经·国风·周南·葛覃诗经·国风·周南·卷耳诗经·国风·周南·樛木诗经·国风·周南·螽斯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国风·周南·兔罝诗经·国风·周南·芣苢诗经·国风·周南·汉广诗经·国风·周南·汝坟诗经·国风·周南·麟之趾诗经·国风·召南·鹊巢诗经·国风·召南·采蘩诗经·国风·召南·草虫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诗经·国风·召南·甘棠诗经·国风·召南·行露诗经·国风·召南·羔羊诗经·国风·召南·殷其靁诗经·国风·召南·摽有梅诗经·国风·召南·小星诗经·国风·召南·江有汜诗经·国风·召南·野有死麕诗经·国风·召南·何彼襛矣诗经·国风·召南·驺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诗经·国风·邶风·绿衣诗经·国风·邶风·燕燕诗经·国风·邶风·日月诗经·国风·邶风·终风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诗经·国风·邶风·凯风诗经·国风·邶风·雄雉诗经·国风·邶风·匏有苦叶诗经·国风·邶风·式微诗经·国风·邶风·旄丘诗经·国风·邶风·简兮诗经·国风·邶风·泉水诗经·国风·邶风·北门诗经·国风·邶风·北风诗经·国风·邶风·静女诗经·国风·邶风·新台诗经·国风·邶风·二子乘舟诗经·国风·墉风·柏舟诗经·国风·墉风·墙有茨诗经·国风·墉风·君子偕老诗经·国风·墉风·桑中诗经·国风·墉风·鹑之奔奔诗经·国风·墉风·定之方中诗经·国风·墉风·蝃蝀诗经·国风·墉风·相鼠诗经·国风·墉风·干旄诗经·国风·墉风·载驰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诗经·国风·卫风·考盘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诗经·国风·卫风·氓诗经·国风·卫风·竹竿诗经·国风·卫风·芄兰诗经·国风·卫风·河广诗经·国风·卫风·伯兮诗经·国风·卫风·有狐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诗经·国风·王风·黍离诗经·国风·王风·君子于役诗经·国风·王风·君子阳阳诗经·国风·王风·扬之水诗经·国风·王风·中谷有蓷诗经·国风·王风·兔爰诗经·国风·王风·葛藟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诗经·国风·王风·大车诗经·国风·王风·丘中有麻诗经·国风·郑风·缁衣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诗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诗经·国风·郑风·清人诗经·国风·郑风·羔裘诗经·国风·郑风·遵大路诗经·国风·郑风·女曰鸡鸣诗经·国风·郑风·有女同车诗经·国风·郑风·山有扶苏诗经·国风·郑风·蘀兮诗经·国风·郑风·狡童诗经·国风·郑风·褰裳诗经·国风·郑风·丰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诗经·国风·郑风·子衿诗经·国风·郑风·扬之水诗经·国风·郑风·出其东门诗经·国风·郑风·野有蔓草诗经·国风·郑风·溱洧诗经·国风·齐风·鸡鸣诗经·国风·齐风·还诗经·国风·齐风·著诗经·国风·齐风·东方之日诗经·国风·齐风·东方未明诗经·国风·齐风·南山诗经·国风·齐风·甫田诗经·国风·齐风·卢令诗经·国风·齐风·敝笱诗经·国风·齐风·载驱诗经·国风·齐风·猗嗟诗经·国风·魏风·葛屦诗经·国风·魏风·汾沮洳诗经·国风·魏风·园有桃诗经·国风·魏风·陟岵诗经·国风·魏风·十亩之间诗经·国风·魏风·伐檀诗经·国风·魏风·硕鼠诗经·国风·唐风·蟋蟀诗经·国风·唐风·山有枢诗经·国风·唐风·扬之水诗经·国风·唐风·椒聊诗经·国风·唐风·绸缪诗经·国风·唐风·羔裘诗经·国风·唐风·鸨羽诗经·国风·唐风·无衣诗经·国风·唐风·有杕之杜诗经·国风·唐风·葛生诗经·国风·唐风·采苓诗经·国风·秦风·车邻诗经·国风·秦风·驷驖诗经·国风·秦风·小戎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诗经·国风·秦风·终南诗经·国风·秦风·黄鸟诗经·国风·秦风·晨风诗经·国风·秦风·无衣诗经·国风·秦风·渭阳诗经·国风·秦风·权舆诗经·国风·陈风·宛丘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枌诗经·国风·陈风·衡门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池诗经·国风·陈风·东门之杨诗经·国风·陈风·墓门诗经·国风·陈风·防有鹊巢诗经·国风·陈风·月出诗经·国风·陈风·株林诗经·国风·陈风·泽陂诗经·国风·桧风·羔裘诗经·国风·桧风·素冠诗经·国风·桧风·隰有苌楚诗经·国风·桧风·匪风诗经·国风·曹风·蜉蝣诗经·国风·曹风·候人诗经·国风·曹风·鸤鸠诗经·国风·曹风·下泉诗经·国风·豳风·七月诗经·国风·豳风·鸱鸮诗经·国风·豳风·东山诗经·国风·豳风·破斧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诗经·国风·豳风·九罭诗经·国风·豳风·狼跋诗经·小雅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鹿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四牡诗经·小雅·鹿鸣之什·皇皇者华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常棣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伐木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天保诗经·小雅·鹿鸣之什·采薇诗经·小雅·鹿鸣之什·出车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杕杜诗经·小雅·白华之什·鱼丽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有嘉鱼诗经·小雅·白华之什·南山有台诗经·小雅·白华之什·蓼萧诗经·小雅·白华之什·湛露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彤弓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菁菁者莪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六月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采芑诗经·小雅·彤弓之什·车攻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吉日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鸿雁诗经·小雅·彤弓之什·庭燎诗经·小雅·彤弓之什·沔水诗经·小雅·彤弓之什·鹤鸣诗经·小雅·祈父之什·祈父诗经·小雅·祈父之什·白驹诗经·小雅·祈父之什·黄鸟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我行其野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斯干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无羊诗经·小雅·祈父之什·节南山诗经·小雅·祈父之什·正月诗经·小雅·祈父之什·十月之交诗经·小雅·祈父之什·雨无正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旻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宛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小弁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巧言诗经·小雅·小旻之什·何人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巷伯诗经·小雅·小旻之什·谷风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大东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四月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北山诗经·小雅·北山之什·无将大车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小明诗经·小雅·北山之什·鼓钟诗经·小雅·北山之什·楚茨诗经·小雅·北山之什·信南山诗经·小雅·北山之什·甫田诗经·小雅·北山之什·大田诗经·小雅·北山之什·瞻彼洛矣诗经·小雅·北山之什·裳裳者华诗经·小雅·桑扈之什·桑扈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鸳鸯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頍弁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车舝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青蝇诗经·小雅·桑扈之什·宾之初筵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鱼藻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采菽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角弓诗经·小雅·桑扈之什·菀柳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都人士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采绿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黍苗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隰桑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白华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绵蛮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瓠叶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渐渐之石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苕之华诗经·小雅·都人士之什·何草不黄诗经·大雅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诗经·大雅·文王之什·大明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緜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棫朴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早麓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皇矣诗经·大雅·文王之什·灵台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文王有声诗经·大雅·生民之什·生民诗经·大雅·生民之什·行苇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既醉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凫鷖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假乐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公刘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泂酌诗经·大雅·生民之什·卷阿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民劳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板诗经·大雅·荡之什·荡诗经·大雅·荡之什·抑诗经·大雅·荡之什·桑柔诗经·大雅·荡之什·云汉诗经·大雅·荡之什·崧高诗经·大雅·荡之什·烝民诗经·大雅·荡之什·韩奕诗经·大雅·荡之什·江汉诗经·大雅·荡之什·常武诗经·大雅·荡之什·瞻卬诗经·大雅·荡之什·召旻诗经·颂诗经·颂·周颂·清庙之什诗经·颂·周颂·臣工之什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诗经·颂·鲁颂·駉诗经·颂·鲁颂·有駜诗经·颂·鲁颂·泮水诗经·颂·鲁颂·閟宫诗经·颂·商颂·那诗经·颂·商颂·烈祖诗经·颂·商颂·玄鸟诗经·颂·商颂·长发诗经·颂·商颂·殷武。

诗经《国风·唐风·杕杜》原文翻译及鉴赏

诗经《国风·唐风·杕杜》原文翻译及鉴赏

【导语】《诗经》在相当程度上反映、表现了周代的这种礼乐⽂化,成了保存周礼有价值的⽂献之⼀。

下⾯是⽆忧考分享的诗经《国风·唐风·杕杜》原⽂翻译及鉴赏。

欢迎阅读参考! 《国风·唐风·杕杜》 先秦:佚名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踽踽。

岂⽆他⼈?不如我同⽗。

嗟⾏之⼈,胡不⽐焉?⼈⽆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睘睘。

岂⽆他⼈?不如我同姓。

嗟⾏之⼈,胡不⽐焉?⼈⽆兄弟,胡不佽焉? 【译⽂】 路旁⾚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密⽣。

独⾃流浪好凄清。

难道路上没别⼈,不如同⽗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路旁⾚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青。

独⾃流浪多悲⾟。

难道路上没别⼈,不如同姓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鉴赏】 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插曲《拉兹之歌》,流浪汉拉兹穿街⾛巷,举⽬⽆亲,哀伤地唱道:“到处流浪,到处流浪。

我和任何⼈都没来往,我看这世界像沙漠。

……”那种凄凉,那种幽咽,博得⼈们洒下⼀掬同情泪。

⽽当读者读到《诗经·唐风》中的《杕杜》时,⼼情同样很沉重,因为它也是⼀⾸流浪者之歌。

当然,它⽐《拉兹之歌》古⽼得多。

全诗⼆章,章九句,复沓章法,⼆章内容除⽤韵换字外基本相同。

起⾸“有杕之杜,其叶滑湑”,⽤孤孤单单的⼀株⾚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孤单单的⼀株⾚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孤单单的流浪汉相对照,既相映成趣,⼜相对⽣愁。

⾚棠虽孤单,还有繁茂树叶作伴,⾃⼰却是“光杆司令”⼀个,相⽐之下树要⽐⼈幸运得多。

所以这“兴”⼜是“反兴”。

诗⼈看到孤树,伫⾜留连,忽⽽觉得同病相怜,忽⽽叹⼈不如树,感触纷纭。

这种独特⼼理感受与流浪者⾝份相切合,很有典型意义。

关于这流浪者的性别,闻⼀多《风诗类钞》另有妙诠:“杕杜喻⼥之未嫁者。

《说⽂》:‘牡⽈棠,牝⽈杜。

’”那末这流浪者竟是⼀位未婚少⼥,那就更显悲哀了。

诗经杕杜原文、注释与赏析

诗经杕杜原文、注释与赏析

诗经杕杜原文、注释与赏析诗经杕杜原文、注释与赏析诗经杕杜原文、注释与赏析1有杕之杜,有睆其实。

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之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陴彼北山,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

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注释】:怀念征人,盼望早归。

睆:音缓,实貌。

一说光泽貌;一说果实浑圆貌。

靡盬:没有止息。

嗣:续。

日:回家的日期。

阳:农历十月为阳月。

遑:空闲。

杞:枸杞。

檀车:一说役车。

幝幝:音产,破敝貌。

痯痯:音管,疲惫而病的样子。

匪载匪来:前“匪”为语词,后“匪”作“不”解。

载:指车乘。

恤:音许,忧。

偕:嘉。

卜筮:占卜算卦。

【赏析】:《杕杜》描写也出征在外服役的丈夫过期未归,家人。

诗以独自孤生的棠梨起兴,象征人的孤独,而又以棠梨结实暗示行役的日期已久,自然生出对亲人的思念。

但诗人变换视角,写家中思妇的思念。

天各一方,情系一处,有力的突出了共同的主题。

诗经杕杜原文、注释与赏析28、都市的繁华迷乱了我的眼睛,找不到了自己,可故乡依在。

纵使你在某个城市开心快乐的着,但在深处,总有一条无形的东西牵引着你,一头在故乡那边,一头结固地栓在心底,一扯就痛。

特别是久别故乡的人,也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故乡这杯酒就愈香醇,故乡的影像就愈清晰,香醇的不想醒来,清晰的叫人心疼。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就是因为这纵使走到天涯海角也解不开的乡情和乡愁,才让漂泊的我们得以慰藉,让流浪的心不再孤寂。

【赏析】这段话表达了我对故乡的牵挂和羁绊。

即使城市如此繁华,故乡依然在我们心中长存。

故乡是我们的根,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成长印记。

这段话用语优美抒情,恰到好处,富有感染力,让我们都对故乡的那点心绪都被拨动了。

引用“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借用诗句表达了天涯海角都扯不断我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经》原文(word不能上传,只好用pdf)

《诗经》原文(word不能上传,只好用pdf)

《诗经》原⽂(word不能上传,只好⽤pdf)诗经原⽂引⾃/guwen/shijing.aspx分段参考《诗经全译》《诗经》是我国第⼀部诗歌总集,收⼊⾃西周初年⾄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称《诗三百》。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今。

国风周南关雎葛覃卷⽿樛⽊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汝坟麟之趾召南鹊巢采蘩草⾍采蘋⽢棠⾏露羔⽺殷其雷摽有梅⼩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邶风柏⾈绿⾐燕燕⽇⽉终风击⿎凯风雄雉匏有苦叶⾕风式微旄丘简兮泉⽔北门北风静⼥新台⼆⼦乘⾈鄘风柏⾈墙有茨君⼦偕⽼桑中鹑之奔奔定之⽅中蝃蝀相⿏⼲旄载驰卫风淇奥考槃硕⼈氓⽵竿芄兰河⼴伯兮有狐⽊⽠王风⿉离君⼦于役君⼦阳阳扬之⽔中⾕有蓷兔爰葛藟采葛⼤车丘中有⿇郑风缁⾐将仲⼦叔于⽥⼤叔于⽥清⼈羔裘遵⼤路⼥⽈鸡鸣有⼥同车⼭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衿扬之⽔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齐风鸡鸣还著东⽅之⽇东⽅未明南⼭甫⽥卢令敝笱载驱猗嗟国风·魏风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亩之间伐檀硕⿏唐风蟋蟀⼭有枢扬之⽔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有杕之杜葛⽣采苓秦风车邻驷驖⼩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渭阳权舆陈风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出株林泽陂桧风桧风·羔裘素冠隰有苌楚匪风曹风蜉蝣候⼈鳲鸠下泉豳风七⽉鸱鸮东⼭破斧伐柯九罭狼跋⼩雅⿅鸣之什⿅鸣四牡皇皇者华常棣伐⽊天保采薇出车⼩雅·杕杜鱼丽南陔(今佚)⽩华(今佚)华⿉(今佚)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南⼭有台由庚(今佚)崇丘(今佚)由仪(今佚)蓼萧湛露彤⼸菁菁者莪六⽉采芑车攻吉⽇鸿雁之什鸿雁庭燎沔⽔鹤鸣祈⽗⽩驹⼩雅·黄鸟我⾏其野斯⼲⽆⽺节南⼭之什节南⼭正⽉⼗⽉之交⾬⽆正⼩旻⼩宛⼩弁巧⾔何⼈斯巷伯⾕风之什⾕风蓼莪⼤东四⽉北⼭⽆将⼤车⼩明⿎钟楚茨信南⼭甫⽥之什甫⽥⼤⽥瞻彼洛矣裳裳者华桑扈鸳鸯頍弁车舝青蝇宾之初筵鱼藻之什鱼藻采菽⾓⼸菀柳都⼈⼠采绿⿉苗隰桑⽩华绵蛮瓠叶渐渐之⽯苕之华何草不黄⼤雅⽂王之什⽂王⼤明绵棫朴旱麓思齐皇矣灵台下武⽂王有声⽣民之什⽣民⾏苇既醉凫鹥假乐公刘泂酌卷阿民劳板荡之什荡抑桑柔云汉崧⾼烝民韩奕江汉常武瞻卬召旻周颂清庙之什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之什⾂⼯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闵予⼩⼦之什闵予⼩⼦访落敬之⼩毖载芟良耜丝⾐酌桓赉般鲁颂駉有駜泮⽔閟宫商颂那烈祖⽞鸟长发殷武国风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之《国风·唐风·杕杜》赏析

《诗经》之《国风·唐风·杕杜》赏析

《诗经》之《国风·唐风·杕杜》赏析【原文】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行踽踽。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注释】有:语助词,无实义。

杕(dì):独立。

有杕,即“杕杕”。

杜:赤棠树。

湑湑(xǔ):草木茂盛貌。

踽踽(jǔ):孤独貌。

《毛传》:“踽踽,无所亲也。

”同父:同父兄弟。

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集传》:“同父,兄弟也。

”比:辅助,亲近。

胡不比:俞樾《群经平议》:“盖言彼在涂之人,胡亲比之有。

”佽(cì):助。

菁菁:《毛传》:“菁菁,叶盛也。

”睘睘(qióng):同“茕茕”,孤单,无所依靠。

《毛传》:“睘睘,无所依也。

”同姓:同母兄弟。

《通释》:“女生曰姓……同姓,盖谓同母生者。

”姓,生。

【参考译文之一】高高一棵棠梨树,树上叶儿密密布。

只身行走多孤苦,岂是路上没别人?不如同胞亲手足。

可叹路上来往客,为啥不肯近我处?人家无兄又无弟,为啥不肯相帮助?一棵棠树枝干长,叶儿青青生长旺。

只身行走多凄凉,岂是路上没别人?不如骨肉亲兄长。

可叹路上来往客,为啥不肯近我旁?人家无兄又无弟,为啥不肯来相帮?【参考译文之二】一棵杜棠孤零零,树叶繁密又茂盛。

独自行走真孤单。

路上怎会没他人?不如同胞骨肉亲。

感叹啊行路之人,为何不与我亲近?没有兄长与小弟,为何不来帮衬我?一棵杜棠孤零零,树叶青青又繁茂。

独自行走真孤单。

路上怎会没他人?不如同胞兄弟亲。

感叹啊行路之人,为何不与我亲近?没有兄长与小弟,为何不来帮助我?【仙泉新译】一棵孤立的棠梨树,尚有枝叶密密团聚。

我形单影只在路途。

路上哪是没有别人?他们不如兄弟热乎。

可叹这道上的行人,为啥没有真情流露?兄弟们不在我身边,为啥陌生人不相助?一棵孤立的棠梨树,叶儿繁茂成为风景。

我茕茕独行孤零零。

路上哪是没有别人?陌路哪会有手足情。

诗经·国风·唐风第十

诗经·国风·唐风第十

诗经·国风·唐风第十第一〇节唐风本节包括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杕杜、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杜、葛生、采苓共 12 篇作品。

第一篇蟋蟀【概要】勤勉之作。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无已大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

今我不乐,日月其迈。

无已大康,职思其外。

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

今我不乐,日月其慆。

无已大康,职思其忧。

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注释】01、岁:年02、聿:将、就03、莫:暮,此指年末04、逝:去、往05、休:停歇06、乐:行乐,此句意说“大好时光不要虚度”07、日月:时光08、除:去09、迈:行,逝去10、慆(Tao):过、逝去11、无已大康:不要过于享乐。

无:勿;已:过,太过于;大:太。

12、职:常,一说尚、还,或说当、必须13、居:指人的处境14、外:职务以外的事务,一说指外界的关系15、好乐:娱乐16、无荒:不要过度17、役车:服劳役的车,一说为农家收割庄稼时用来装载谷物的车18、良士:贤能人士19、瞿瞿:惊恐视看貌20、蹶蹶:急遽的样子,引申为勤奋21、休休:安闲自得貌,一说宽容第二篇山有枢【概要】讽刺贵族的贪婪懒惰。

山有枢,隰有榆。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子有车马,弗驰弗驱。

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山有栲,隰有杻。

子有廷内,弗洒弗扫。

子有钟鼓,弗鼓弗考。

宛其死矣,他人是保。

山有漆,隰有栗。

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宛其死矣,他人入室。

【注释】01、枢:刺榆树02、榆:榆树,落叶乔木,叶子卵形,花有短梗。

翅果倒卵形,通称榆钱,木材可供建筑或制器皿。

03、栲:栲树,常绿乔木,叶子长圆状披针形,果实球形,表面有短刺。

木材坚硬致密,可做船橹、轮轴等。

树皮含鞣酸,可制染料和栲胶。

一说是臭椿树。

04、杻:古树木05、漆:漆树06、隰:低洼的湿地07、弗:不08、曳:拖,古时裳长拖地,引申为穿09、娄:《玉篇》引作搂,古时裳长需要提着走,引申为穿10、宛:死貌11、愉:愉快,享受12、廷内:王引之《述闻》:“廷,与庭通。

64《杕杜》原文译文及赏析《诗经》每日一篇

64《杕杜》原文译文及赏析《诗经》每日一篇

《诗经》每日一篇
64.杕杜【原文】
在杕之杜,有睆其实。

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陡彼北山,言采其杞。

王中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

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译文】
一棵甘棠在路旁,果实结满树枝上。

官差繁多无休止,日复一日苦奔忙。

又是一年十月到,思妇嗟伤守空房,征夫遑遑路漫长!
一棵甘棠在路旁,绿荫下面可乘凉。

官差繁多无休止,教我怎不心悲伤!
草木青葱春色好,闺中女妇倍凄凉,征夫快快回家乡!
登上北山望故园,采杞煮饭泪涟涟。

官差繁多无休止,父母在家可平安。

檀木车子破又烂,马儿疲惫行路难,但愿归期不遥远!
不见车马载人归,谁知思妇心苦悲。

归期已过人未至,青丝变白心肝摧。

占卜卦辞显吉兆,聚会之期将来到,别再让我受煎熬!
【艺术特色】
本诗抒写沉重的徭役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征夫久役于外,男旷女怨,本诗在表现手法上妙在把征人之叹息与思妇之渴盼合写,人异地而事同时,以形成对照,具有撼人心弦的悲剧效果。

唐诗“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用的就是这种艺术手法。

本诗作者无疑是饱尝别离之苦的征夫思妇,可能由于统治者用它配雅乐以慰劳将士,故而编入《小雅》之中了。

兄弟 诗经

兄弟 诗经

《诗经》中关于兄弟的诗
1.《小雅・常棣》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

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2.《小雅・角弓》
骍骍角弓,翩其反矣。

兄弟昏姻,无胥远矣。

尔之远矣,民胥然矣。

尔之教矣,民胥效矣。

此令兄弟,绰绰有裕。

不令兄弟,交相为瘉。

民之无良,相怨一方。

受爵不让,至于已斯亡。

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

如食宜饇,如酌孔取。

毋教猱升木,如涂涂附。

君子有徽猷,小人与属。

雨雪瀌瀌,见晛曰消。

莫肯下遗,式居娄骄。

雨雪浮浮,见晛曰流。

如蛮如髦,我是用忧。

3.《国风・唐风・杕杜》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行踽踽。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小雅·杕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小雅·杕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归纳-高中.doc

《小雅·杕杜》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诗经中《小雅·杕杜》原文,《小雅·杕杜》原文翻译,诗经的来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一、《小雅·杕杜》原文有杕之杜,有睆其实。

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匪载匪来,忧心孔疚。

期逝不至,而多为恤。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二、《小雅·杕杜》原文翻译一株棠梨生路旁,果实累累挂枝上。

国家战事无休止,服役日子又延长。

光阴已临十月底,女子心里多悲伤,征人有空应还乡。

一株棠梨生路旁,叶子繁茂茁壮长。

国家战事无休止,我的心里多哀伤。

野草树木又葱绿,女子心里多忧伤,望那征人早还乡。

登上北山高山坡,采摘枸杞红红果。

国家战事无休止,担心父母心伤悲。

檀木役车已破败,拉车四马也疲惫,征人也应快回归。

未见征战人归来,忧心忡忡苦苦想。

归期已过不见回,为此使我更心伤。

既用龟筮又占卜,都说归期不太长,征人不久即回乡。

三、诗经由来《诗经》约成书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诗》,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称,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虽多,亦奚以为?”司马迁记载的也是这一名称,如:“《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因为后来传世的版本中共记载有311首,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作“诗三百”。

之所以改称《诗经》,是由于汉武帝以《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的缘故。

提示:以上是诗经中《小雅·杕杜》原文,《小雅·杕杜》原文翻译,诗经由来,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小雅·谷风》原文及翻译|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小编给各位考生筛选整理了:诗经中《小雅·谷风》原文,《小雅·谷风》原文翻译,诗经的来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杕杜

诗经小雅鹿鸣之什杕杜

原文:有杕之杜,有睆其实。

王事靡盬,继嗣我日。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征夫遑止。

有杕之杜,其叶萋萋。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归止。

陟彼北山,言采其杞。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檀车幝幝,四牡痯痯,征夫不远。

匪载匪来,忧心孔疚。

斯逝不至,而多为恤。

卜筮偕止,会言近止,征夫迩止。

注释:1、杕(第dì):孤独貌。

杜:棠梨。

睆(焕huàn):犹“圆〞。

一说“睆〞是形容颜色美好之词。

2、靡盬(古gǔ):无止息。

已见前。

继嗣:一延再延。

日:指归期。

《盐铁论》:“古者行役不逾时,春行秋返,秋行春返。

〞3、阳:十月为阳日,已见《采薇》篇(Y-007)。

“日月阳止〞犹《采薇》篇的“岁亦阳止〞。

一说“阳〞犹“扬〞,“扬〞是过去的意思,“日月扬止〞和《唐风·蟋蟀》篇(F-114)“日月其迈〞意义相同。

4、遑:遐。

“征夫遑止〞是思妇估计之词,言征人这时该到闲暇将归的时候了。

下文“征夫归止〞等句仿此。

5、檀车:檀木所造的车。

参看《魏风·伐檀》篇(F-112)。

幝幝(阐chǎn):一作“啴啴(阐chǎn)〞,敝貌。

或解作“车声〞,亦通。

6、痯痯(管guǎn):疲貌。

这两句写思妇设想征夫在途中车敝马疲,缓缓前进。

7、载:读为“在〞,是存问的意思。

“来〞是慰劳。

“匪载匪来〞二句言因无人慰问而伤心。

8、斯逝:归期已过。

不至:代替的人不来。

“而〞犹“是〞。

恤:忧。

“而多为恤〞言因此更多忧。

9、偕:犹“谐〞。

一说偕训“嘉〞,就是吉。

10、会:合。

卜筮各三人。

“会言〞指三人合言。

近:言归期不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国风?唐风?杕杜》
第六篇杕杜
【概要】孤独的生存体验--反映流浪人的孤单徘徊。

【原文】
有杕之杜?,其叶湑湑?。

独行踽踽?。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
人,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有杕之杜,其叶菁菁?。

独行睘睘?。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
胡不比焉?人无兄弟,胡不佽焉?
【注释】
?有杕(dì地):即"杕杕",孤立生长貌。

杜:木名。

赤棠。

?湑(xǔ许):形容树叶茂盛。

?踽踽(jǔ举):单身独行、孤独无依的样子。

?同父:指同胞兄弟;一说同祖父的族昆弟。

?比:亲近。

?佽(cì次):资助,帮助。

?菁菁:树叶茂盛状。

?睘睘(qión g穷):同"茕茕",孤独无依的样子。

?同姓:一母所生的兄弟。

姓,生。

【译文一】
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密生。

独自流浪好凄清。

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父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路旁赤棠孤零零,树叶倒是密又青。

独自流浪多悲辛。

难道路上没别人,不如同姓兄弟亲。

叹息来往过路人,为何不与我亲近?兄弟不在无依靠,为何不将我帮衬?
【译文二】
有棵孤独棠梨树,绿叶茂密又繁盛。

孤身一人在行走,难道没有人相依?不如同宗兄弟亲。

路上行人真可叹,为何不同他亲近?独行人没有兄弟,何不帮他解忧戚?
有棵孤独棠梨树,绿叶苍翠又茂盛。

孤身一人无依靠。

难道没有别的人?不如同姓兄弟亲。

路上行人真可叹,为何不同他亲近?独行人无兄无弟,何不帮他解忧戚?
【读解】
看来,孤独感并非现代人才具有的独特生存感悟。

西方哲人尼采曾宣称:上帝死了,人类从此成了孤独无靠的流浪儿。

这一宣言被看作是惊世骇俗之言。

那么,照这个标准来看,从来没有上帝保佑的中国人,岂不是早就是孤独无靠的流浪儿了吗?
差不多可以这么说。

《杕杜》所表达的,远不止是一个流浪汉的具体孤独感,同时还具有某种形而上的意味,也就是说,它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喟叹,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

孤独并非完全可以按外在形式来判断。

一个人并不一定要处在颠沛流离的状态中才会感觉到孤独无靠;即使身处闹市,在亲朋好友的包围之中,也会有孤独感。

真正的孤独感是心灵的一种状态,是心灵牌沉寂时一种状态。

在这种状态之中,心灵失去了激活的源泉,没有碰撞、发出火花的机会,对外在事物的反应陷于麻木和绝望之中,仿佛只有心灵本身在黑暗不断漂浮游移,完全丧失了向上的活力。

处在孤独状态之中,心灵和肉体是分离的。

一个人尽管可以吃喝住行,甚至可以谈笑风生、寻欢作乐,这仅仅是外在的、肉体层面的机械生命活动,而内存的心灵却处在游离的孤独状态。

这同强装笑脸、强忍悲痛完全不同。

心灵的孤独是绝对的,无可救药的;现实的孤独是相对的,可以战胜的。

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不一定孤独;一个身处闹市的人,完全可能孤独。

因此,是否孤独,难以用是独自一人不是众多人相片这个外在标准来衡量。

尤其可注意的是,我们害怕孤独,却又喜欢独处。

这里面有太多的话可说。

【鉴赏】
印度电影《流浪者》中有一首著名插曲《拉兹之歌》,流浪汉拉兹穿街走巷,举目无亲,哀伤地唱道:"到处流浪,到处流浪。

我和任何人都没来往,我看这世界像沙漠。

…"那种凄
凉,那种幽咽,博得人们洒下一掬同情泪。

而当读者读到《诗经?唐风》中的《杕杜》时,心情同样很沉重,因为它也是一首流浪者之歌。

当然,它比《拉兹之歌》古老得多。

全诗二章,章九句,复沓章法,二章内容除用韵换字外基本相同。

起首"有杕之杜,其叶滑湑",用孤孤单单的一株赤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孤单单的一株赤棠树起兴,与同样是孤孤单单的流浪汉相对照,既相映成趣,又相对生愁。

赤棠虽孤单,还有繁茂树叶作伴,自己却是"光杆司令"一个,相比之下树要比人幸运得多。

所以这"兴"又是"反兴"。

诗人看到孤树,伫足留连,忽而觉得同病相怜,忽而叹人不如树,感触纷纭。

这种独特心理感受与流浪者身份相切合,很有典型意义。

关于这流浪者的性别,闻一多《风诗类钞》另有妙诠:"杕杜喻女之未嫁者。

《说文》:'牡曰棠,牝曰杜。

'"那末这流浪者竟是一位未婚少女,那就更显悲哀了。

此说可备参考。

起首二句,也可谓"兴而赋也"。

第三句"独行踽踽"才是全章的灵魂。

整首诗就是描写一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踽踽独行者的苦闷叹息。

此句独立锁住,不加铺叙,以少驭多,浓缩了许多颠沛流离的苦境,给人无限想像空间。

此句点出了流浪者,成为前后内容的分水岭,前是流浪者所见,后是流浪者所思。

"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路上风尘仆仆的行人还是有的,但心为形役,各有各沉重的精神枷锁与自顾不暇的物质烦恼,没有人肯去对一个陌路人相濡以沫。

这时,流浪者想到了同胞手足的兄弟亲情,是"他人"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兄弟,亲人,家园,不知正如《小雅?常棣》所说:"
在何方。

异域他乡的流浪者在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现实中想得很多很多,只能在想像中求得一些慰藉。

正如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小女孩孤苦伶仃,只能划火柴在光亮中幻想着已上天国的奶奶来呵护自己,心灵感到一丝温暖。

兄弟虽好,毕竟在虚无缥缈中,现实终究是现实,诗人不禁"嗟--",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这"嗟"字直贯最末副歌式复唱四句。

叹息的内容很平实浅近,也正是流浪者的最基本需要:行人为什么不来亲近我?我没有兄弟在旁,为什么不来帮助我?孤独寂寞,呼天抢地,两个激问中蕴藏着浓重的绝望和忧伤。

落难的人犹如落水的人,非常需要救援,可没有人会来、没有人能来济助他。

这确实是一声令人心寒的长叹。

由此推想,这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或是战乱,或是饥荒。

《小雅?常棣》说:"丧乱既平,既安且宁。

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死丧祸乱既平清,一家生活也安宁。

那时虽有亲兄弟,反觉不如朋友亲)可作反证。

是战争使骨肉离散,
瘨我饥馑,民卒流亡。

"(饥馑遍地灾情重,十沦为难民。

又《大雅?召旻》:"
室九空尽流亡)是灾荒使百姓失所,乞食四方。

不管哪种情况,这首抒写心灵感受的流浪者之歌,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向后世真实展示了一幅古代难民的流亡图,其艺术视角很独特,给人启迪。

旧说如《毛诗序》谓"《杕杜》,刺时也。

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为今人所不取;而朱熹《诗集传》谓此为"无兄弟者自伤其孤特而求助于人之辞",则差为近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