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选自湖南091011学考)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

2016-2017学年度上期高二年级生物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最低。

当某种原因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强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

这项事实可作为哪项结论的证据()A. 内环境是不稳定的,其稳态是不存在的B. 内环境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C. 稳态的动态变化将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D. 内环境的稳态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2.下列有关人体稳态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主要中枢,是形成冷觉的部位B.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C.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D •下丘脑中具有渗透压感受器,还能合成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等3•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D •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4. 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_<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 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 b位于乙电表两极的正中间,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乙电表指针不偏转D .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5. 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B. 突触后膜上完成的是化学信号T电信号”的转变C. 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 .在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或某些腺体分泌6. 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 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B .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D. 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7•血液中K +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B •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C .传出神经元兴奋时细胞膜对K +的通透性增大D •传出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如图是某人在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2〜2.5小时分泌物乙增多,它能促进葡萄糖大量的氧化分解 B.分泌物乙中主要含有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等激素C. 摄食后1小时内,分泌物甲增多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原D •从图中可看出,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是分泌物甲和分泌物乙协同作用的结果9•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 退的是() A •灯光刺激+食物 B.仅食物 C.声音刺激+食物D.仅灯光刺激10•高二学生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一) ,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 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A .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B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C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D •你体内没有乙肝病莓,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11.鸡霍乱病原易菌易致鸡死亡。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阶段检测(1~2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④Na+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D.乳酸与血浆中NaHCO3反应5.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6.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7.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D.尿量增加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1.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12.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屈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A.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D.剪去牛蛙的脑1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

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 蛋白质B. 糖类C. 脂质D. 核酸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细胞核答案:D3. 植物细胞中,负责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答案:B4. DNA复制过程中,所需的酶是:A. 逆转录酶B. DNA聚合酶C. RNA聚合酶D. 限制性内切酶答案:B5. 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的第二信使?A. cAMPB. IP3C. Ca2+D. ATP答案:D6. 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部的哪种机制控制的?A. 细胞周期B. 细胞凋亡程序C. 细胞分化D. 细胞分裂答案:B7.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主要功能是:A. 细胞识别B. 细胞间物质交换C. 细胞内物质运输D. 细胞间信号传递答案:A8.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9. 下列哪项是细胞周期的调控因子?A. 细胞骨架B. 细胞连接C. 细胞周期蛋白D. 细胞外基质答案:C10. 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通过:A. DNA甲基化B. 转录因子C. 染色质重塑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流动性主要依赖于膜上的________。

答案:脂质2. 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答案:核糖体3. 细胞周期的调控主要通过________来实现。

答案: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 在细胞凋亡过程中,________酶可以激活凋亡过程。

答案:半胱氨酸蛋白酶5. 细胞间的物质交换主要通过________进行。

答案:跨膜运输6.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___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基因7. 细胞内能量的主要储存形式是________。

答案:ATP8.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主要发生在________。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与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与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阶段检测(1~2章)(时间:9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以下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④Na+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4.以下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D.乳酸与血浆中NaHCO3反响5.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以下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展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响6.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响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7.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D.尿量增加8.以下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响的正常进展B.稳态是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9.以下关于稳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0.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1.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12.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假设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屈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以下操作不适宜的是()A.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D.剪去牛蛙的脑1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 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2021年整理)最新人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与答案(2)

(2021年整理)最新人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与答案(2)

(完整)最新人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与答案(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最新人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与答案(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最新人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与答案(2)的全部内容。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阶段检测(1~2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④Na+⑤血浆蛋白A。

①②③ B.①④⑤C。

①③④ D。

②③④⑤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A.浆细胞 B.T细胞C.B细胞 D效应T细胞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D.乳酸与血浆中 NaHCO3反应5。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 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6.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7.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加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1.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12.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屈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A.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C.用0。

最新人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

最新人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解析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阶段检测(1~2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④Na+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细胞C.B细胞 D效应T细胞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 )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D.乳酸与血浆中 NaHCO3反应5.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6.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 )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7.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 )A.细胞内液增多 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 D.尿量增加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1.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12.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屈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 )A.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D.剪去牛蛙的脑1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册阶段质量检测(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③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④尿素、载体和呼吸酶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解析:选A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蛋白质,呼吸酶是细胞中催化呼吸作用的酶,载体存在于细胞膜上,它们都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而O2、葡萄糖、尿素、激素、神经递质和淋巴因子都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下列关于各级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是呼吸中枢B.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C.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不能听到别人的话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解析:选D呼吸中枢在脑干;脊髓是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语言中枢的H区受损,患者能听到别人的话,但听不懂。

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解析:选B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呼吸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故PM2.5进入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内环境;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不会使血浆pH 明显下降;过敏原是引起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物质,PM2.5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完成。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综合测试试题(附:参考答案)1.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葡萄糖①尿素、神经递质、氨基酸②麦芽糖、O2③葡萄糖、抗体和胰岛素④丙酮酸、呼吸酶、糖被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2.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1结构和2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不同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减少C.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3.某海洋动物的体温一直保持在40℃左右,现将其组织细胞离体培养,测定细胞在不同温度下的耗氧速率,并绘出相应的曲线。

该曲线应为()4.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收缩,立毛肌舒张B.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C.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与BC段时间相同D.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降低5.右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6.下面是有关人体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溏素对血糖浓度变化影响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当小肠大量吸收葡萄糖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B.若数小时未进食,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会增加C.胰高血糖素会刺激肌肉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D.高浓度的胰岛素会刺激肝脏分解糖元7.检测某同学体内的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数目皆正常。

但接受B型肝炎疫苗注射后,体内抗B型肝炎病毒的抗体数量却很低,可能的原因是()A.T淋巴细胞不能产生抗体 B.B型肝炎疫苗导致B型肝炎病毒大量繁殖C.B淋巴细胞表面没有抗体 D.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无法正常增8.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论述,正确的是()A.免疫球蛋白与某单细胞的病菌结合抑制该病菌的繁殖属于细胞免疫B.一种抗原只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D.当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可引起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或免疫缺陷病等9.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3学考练习题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3学考练习题

生物学考练习题——必修31.人体内环境不包括()A.淋巴B.组织液C.血浆D.细胞内液2.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A.血红蛋白B.胃液C.尿液D.氨基酸3.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它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4.毛细血管壁的具体内环境是()A.血浆和淋巴B.血浆和组织液C.淋巴和组织液D.细胞内液和组织液5.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体液调节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6.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绝对不变7.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拮抗B.反馈C.反射D.协同8.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A.树突B.轴突C.神经元D.反射弧9.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内负外正B.内正外负C.内负外负D.内正外正10.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A.单向B.双向C.单向或双向D.不能确定11.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方向(横向箭头表示冲动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12.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是()A.轴突B.树突C.突触D.细胞体13.人类特有的高级神经中枢是()A.体温调节中枢B.呼吸中枢C.躯体运动中枢D.言语区14.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是()A.拮抗B.反馈C.反射D.协同15.糖尿病产生的病因()A.胰岛素分泌过多B.胰岛素分泌过少C.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D.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少16.当人在饥饿状态下,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时,体内分泌明显增多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B.胰高血糖素C.胰岛素D.生长激素17.与人体血糖调节密切相关的内分泌腺是()A.甲状腺B.性腺C.胰腺D.肝脏18.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19.当正常人体血糖浓度达到最高值时,体内胰岛素和肝糖原变化是()A.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减少B.胰岛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增加C.胰岛素分泌减少,肝糖原减少D.胰岛素分泌减少,肝糖原增加20.当体内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A.葡萄糖B.水C.Na+ D.K+21.下列情况中,使尿量增加的是()①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时;②天气转冷时;③患糖尿病时;④摄取过多过咸食物时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2.人体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皮层B.垂体C.下丘脑D.延髓23.下列有关人在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说法正确的是()A.皮肤血管舒张B.汗腺分泌增加C.肝脏和肌肉产热减少D.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24.下列哪项不是体液调节的特点()A.作用范围准确B.反应较缓慢C.作用范围广泛D.作用时间较长25.下列哪项不是神经调节的特点()A.作用范围准确B.反应较迅速C.作用范围广泛D.作用时间短暂26.许多淡水鱼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不产卵,常取同种鱼的垂体研碎注射到鱼体内,使之能正常排卵。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测试题全套及答案阶段检测(1~2章)(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和氧④Na+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③④D.②③④⑤2.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3.可被人体免疫系统直接识别的是()A.血液中O2浓度的变化B.血糖浓度的变化C.环境中温度的变化D.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4.下列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B.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吸收D.乳酸与血浆中NaHCO3反应5. 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6.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7.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A.细胞内液增多B.组织液增多C.体液增多D.尿量增加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9.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B.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D.体内多对缓冲物质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时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然后作用于靶细胞D.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11.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出现()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B.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C.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耗氧量增加D.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下降12.在牛蛙的脊髓反射实验中,若要证明感受器是完成屈腿反射必不可少的环节,下列操作不合适的是()A.环割后肢脚趾尖皮肤B.用探针破坏牛蛙的脊髓C.用0.5%HCl溶液刺激趾尖D.剪去牛蛙的脑1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题范例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淋巴 D.内环境2、下列哪些离子在维持人血浆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A.钠离子和钾离子B.钠离子和氯离子C.钾离子和氯离子D.碳酸氢根离子和磷酸氢根离子3、下列物质中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①血红蛋白②葡萄糖③二氧化碳④钠离子⑤血浆蛋白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④⑤4、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能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A.消化液B.组织液C.血浆D.淋巴5、下列因素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A.长期营养过剩导致肥胖 B.肾小球肾炎C.毛细血管透性增加 D.毛细淋巴管受阻6、人患急性胃肠炎,往往会有抽搐的症状,原因是()A.失水过多 B.炎症造成人体吸收糖类减少C.炎症造成人体吸收Ca减少 D.炎症造成人体吸收氨基酸减少7、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

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是()A.cde B.abcde C.abc D.bcde8、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 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 D.化学信号→电信号9、人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

骄阳似火的夏天中午,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时,为了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其中有()A.皮肤的血流量减少 B.汗腺分泌增强 C.皮肤血管收缩 D.汗腺分泌减少10、在人体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起着重要作用。

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短时间内这两种激素的含量变化是()A.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增加 B.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增加C.胰岛素减少,胰高血糖素减少 D.胰岛素增加,胰高血糖素减少11、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全册综合试卷含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全册综合试卷含复习资料

高二生物必修三全册综合检测题一、选择题〔30题,共60分〕1.以下生理过程能在人体内环境中进展的是( )A.血浆蛋白的合成B.抗原和抗体的结合C.流感病毒的增殖D.胰蛋白酶分解蛋白质2.图中的a、b、c分别表示人体内三种细胞外液,细胞1、2、3分别表示处于该细胞外液中的多种细胞,箭头表示这三种液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①液体a的蛋白质含量最高②细胞2中有的种类不消耗O2③液体c 可能含有激素和消化酶④细胞3的种类最多 ( ) A.②③B.③④C.①②D.②④3.图1表示在神经突触中γ-氨基丁酸的作用机理;图2是某种局部麻醉药在神经兴奋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此种局麻药单独使用时不能通过细胞膜,如及辣椒素同时注射才会发生如下图效果。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γ-氨基丁酸及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促进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B.局麻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通道,阻碍内流,抑制突触后膜产生兴奋C.局麻药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机理一致,都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D.神经突触能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该过程需要能量4.以下关于内环境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内环境是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B.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C.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D.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5.以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构造,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

以下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B.当有刺激作用时,发生先缩手后产生痛觉的现象,说明缩手中枢位于乙方框处;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处C.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膜外的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6.某人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

那么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该个体血糖浓度降低,细胞产热缺乏以维持正常体温B.该个体感觉饥寒交迫的中枢在下丘脑C.调节过程中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多种激素分泌会增加D.调节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被调动起来抵御寒冷7.当快速牵拉以下图中的骨骼肌时,d处可记录到电位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3测试题(选自09、10、11学考)一、选择题1.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它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 D.细胞内液2.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A.体液调节 B.神经调节C.免疫调节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3.人体内,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是() A.单向 B.双向 C.单向或双向 D.不能确定4.右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①代表的激素名称是()A.促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C.胰高血糖素D.性激素5.人类特有的言语区位于()A.下丘脑 B.脑干C.小脑 D.大脑皮层6.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错误的是()7.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A.红细胞 B.淋巴细胞 C.肌肉细胞 D.血小板8.为使未成熟的香蕉尽快成熟,可用下列哪种植物激素处理()A.赤霉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9.下列哪项不.是种群的数量特征() A.种群密度 B.出生率和死亡率C.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10.能正确反映理想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是()11.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A.二氧化碳 B.碳酸盐 C.碳酸 D.葡萄糖12.森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 A.光照强度 B.温度 C.食物种类 D.湿度13.光裸岩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C.草本阶段 D.灌木阶段和森林阶段14.孔雀开屏属于哪类信息()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营养信息15.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A.减少人均耕地 B.增加燃料需求 C.减弱温室效应 D.破坏生态环境16.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 B.要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C.掠夺性开发生态资源,发展经济 D.人工建造“生态屏障”17.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的() A.间接价值 B.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不能确定18.人体内环境不包括A.淋巴 B.组织液 C.血浆 D.细胞内液19.某生物兴趣小组用五点取样的方法,调查学校周围一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下表是所获得的一组数据,据此可估算出该片草地上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是A.3株/m2 B.4.2株/m2 C.5株/m2 D.6株/m220.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糖尿病的治疗必须以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使用下列哪种激素治疗A.胰岛素 B.胰高血糖素 C.性激素 D.生长激素21.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速度A.较快 B.较慢 C.相等 D.不确定22.下列不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吞噬细胞 B.T细胞C.B细胞 D.精子23.下列哪种状况下,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24.下图是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实验结果,其中能反映出促进生根效果最好的是2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植物激素A.纤维素 B.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 D.赤霉素26.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绝对不变27.下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三种类型,其中属于增长型的是A.甲和乙 B.甲 C.乙 D.丙28.能正确反映自然界资源、空间等有限条件下种群增长的曲线是29.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

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 B.光照 C.湿度 D.土壤pH 30.下列不属于生态演替的是A.人们在地震后的废墟上重建家园 B.湖泊因泥沙淤积而成沼泽长出植物C.弃耕的农田逐渐长出杂草 D.过量砍伐的森林重新长出林木31.狗以尿液标记自己的领地。

尿液传递的信息属于A.物理信息 B.化学信息 C.行为信息 D.电子信息32.以下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A.荒漠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苔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33.下列哪项不是人口过度增长所造成的影响A.粮食匮乏 B.能源紧缺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D.地震频发34.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在对待地球家园的问题上,科学的态度是A.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人类不能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只能保护自然资源C.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D.正确处理人与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5.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容的是A.基因多样性 B.元素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D.生态系统多样性36.下图是某同学建构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图中方框内应该是A.内环境B.大脑C.脊髓D.肌肉3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B.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C.维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维持稳态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38.神经纤维受刺激时,下列哪项能表示受刺激部位(箭头处)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变化39.醉酒驾驶是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饮酒过量的人常常表现为走路不稳,动作失衡,与此密切相关的结构是A.小脑B.心脏C.肺D.肾40.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作用时间A.短暂B.比较长C.一样长D.不确定41.下列组织细胞中,属于免疫细胞的是A.红细胞B.神经细胞 C.肌肉细胞D.效应T细胞42.某果农给果树误喷了一种植物激素,结果造成树叶大量脱落。

他喷洒的激素最可能是A.赤霉素B.乙烯C.脱落酸D.细胞分裂素43.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小麦胚芽鞘将A.停止生长B.直立生长C.弯向光源(小孔)生长 D.背向光源(小孔)生长44.下列哪项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种群密度B.物种丰富度C.迁入率和迁出率D.年龄组成45.棉农适时摘除棉花的顶芽,解除顶端优势以提高产量。

顶端优势主要是下列哪种植物激素作用的结果A.乙烯B.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D.脱落酸46.右下图是生态学家高斯在一次大草履虫培养实验中绘制的种群增长曲线。

由图可知,该次实验中草履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为A.100个B.200个C.250个D.375个47.某森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它们栖息在不同层次。

这种现象主要与下列哪一因素有关A.光照强度 B.食物种类C.温度D.人类活动48.在裸岩的群落演替过程中,若条件适宜,最终能演替到的阶段是A.地衣阶段 B.苔藓阶段 C.灌木阶段 D.森林阶段49.生物防治中,人们常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信息素属于 A.物理信息 B.行为信息 C.化学信息 D.遗传信息50.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B.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可抵抗任何干扰C.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D.不同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不同51.我国是人口大国,在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短缺B.环境污染治理成本增加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D.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发展52.土地荒漠化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

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A.植被破坏 B.地震C.拦河建坝 D.大量排放CO2二、非选择题53.(8分)运用所学生长素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1942年,人们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并确认它的化学成分是。

A.乙酸B.乙醇C.吲哚乙酸D.乙烯(2)研究表明,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端运输到形态学端,即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3)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枝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由于芽能产生____________。

(4)右图为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

请据图分析回答:①对于根、芽、茎等不同器官来说,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是否相同?。

②对同一器官来说,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即生长素浓度较低时生长;浓度过高则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③园林工人为使灌木围成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需要对绿篱定期修剪,其目的是解除____________优势。

54. (8分)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 ,兔属于 。

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2)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鼠属于第 营养级。

(3)鹰和兔的种间关系是 (A .捕食 B .竞争)。

(4)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

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能。

(5)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能量从草传递到兔和鼠的过程中,传递效率大约是 。

A .50%B .100%C .10%~20%D .055.(8分)下面是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概念图。

请将选项A 、B 、C 、D 选填到合适方框中,完善概念图。

A .分解者B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 .绿色植物D .动物56. (8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的基本结构,图乙是图甲中①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图甲所示的反射弧由感受器、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五个部分组成。

(3)在神经纤维上,兴奋是以 (声、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的。

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后,细胞膜内外两侧电位变化草鼠蛇鹰兔成,因而与邻近未兴奋部位间形成了电位差,使兴奋向前传导。

(4)兴奋在不同的神经元之间是通过图乙所示的来传递的,该结构由突触前膜、②所示的及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此处传递兴奋的物质是(神经递质、无机盐)。

57.(8分)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草属于,食虫鸟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2)该生态系统中,昆虫与食虫鸟之间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 B.捕食 C.共生(3).图中的成分构成的食物链是。

A.食虫鸟→昆虫→草B.草→昆虫→食虫鸟C.草→食虫鸟→昆虫(4)若食虫鸟大量死亡,则昆虫的数量变化趋势是。

A.先增加后减少B.一直增加C.一直减少(5)草通过作用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在自身的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有机物中。

(6)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表明,能量从草流向昆虫再流向食虫鸟的过程中,流动的特点是 (递减、递增、不变)。

58.(8分)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图中的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表示的激素是 (促甲状腺激素、胰高血糖素),2代表的腺体是。

(2)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 (血液、消化液)运输到腺体2,调节该腺体的分泌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