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计算机基础(理科)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2012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基础部分)大纲及内容_一级

2012四川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基础部分)大纲及内容_一级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应用知识和能力等级考试考试大纲(2012年修订)考试内容计算机基础一、信息技术基础1.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处理2.信息社会的概念和特征3.信息安全、法律与道德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处理后得到的有用知识。

信息来源于数据,数据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数据是物理性的,信息是观念性的。

二、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及应用①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②计算机的发展断能力;高度自动化④电子计算机的3种分类方法:a.按信息的表示形式和处理方式分为: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和混合式电子计算机。

b.按用途可分为:通用机和专用机。

c.按规模大小、功能和运算速度,又分为: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

⑤计算机的应用:科学计算、信息管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应用、人工智能、多媒体应用、网络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府。

2数制:二、八、十和十六进制数(整数)的表示及其相互转换(1)数制对同一个数采用的各种不同记写方法和命名方法,称为“数制”,数制是表示数的方法和规则。

把一组特定的符号按先后顺序排列起来,由低位向高位进位计数的方法,称为“进位计数制”。

在进位计数制中包含两个基本要素:“基数”与各位的“权”。

一种计数制系统允许使用的基本数字符号(又叫“数符”或“数码”)的个数称为“基数”。

例如,十进制数的基数为10,数符分别为0、1、2、3、4、5、6、7、8、9。

权也称“位权”,是以基数为底的幂。

例如,在十进制数3296.45中,“3”表示3000(3×10³),“2”表示200(2×10²),“4”表示0.4(4×10-1)。

任何一个数的值都可以按位权展开式表示,位权展开式又称为“乘权求和”。

a.基数为10,数符为0~9的计数系统,称为“十进制”。

十进制计数规则:①由数符0、1、2、3、4、5、6、7、8、9构成;②逢十进一。

2012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2012级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复习大纲(适于32学时)第一部分期末考试复习提要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校校管公共课,为各学科和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授课教材为《大学计算机基础》,朱勇、孔维广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2009年第一版。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对社会各领域的影响,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项最基本的使用工具的观念,使学生掌握通识的和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较熟练地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并为各专业后续开设的计算机课程打下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基础.一、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为:1.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概述、数制与编码和计算机硬/软件基础知识;2.操作系统基础:包括OS的基本功能、分类和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及配置;3.办公自动化应用:包括Word 2003、Excel 2003和PowerPoint 2003的基本操作方法;4.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及Internet协议与服务;5.多媒体应用:主要介绍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应用;6.计算机安全:包括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点、分类和防治。

本课程的学习任务分为两部分:概念、功能及理论的学习和掌握操作过程的学习。

二、本课程的重点复习范围为:第一章计算机概述1.了解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主要应用;2.了解计算机、微型机的发展历史;掌握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和应用范围。

第二章数据与编码1.理解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的原因;2.熟练掌握数制转换及运算;3.掌握二进制计量单位及关系(位、字节、字长)4.了解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储方式(反码、补码不要求);5.掌握非数值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与存储方式(掌握ASCII码,了解汉字的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及其关系)。

重点简答题:P115:4、6、17、19第三章计算机硬/软基础(含第九章9.2。

2 程序设计语言)1.掌握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特点及硬件组成(五大部件及功能);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及分类;4.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与计算机程序的执行过程(解释与编译方式)。

计算机基础(理科)复习大纲

计算机基础(理科)复习大纲

出题要求:1.题型:单选题、填空题、操作题、计算题、简述题Ch1 计算机基础知识(知识点)1、计算机的发展历史✧通常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逻辑元件的不同,可以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代。

✧第一代(1946年~1958年)是电子管计算机,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也称电子管时代。

✧第二代(1959年~1964年)是晶体管计算机,这个时期计算机使用的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管,也称晶体管时代。

✧第三代(1965年~1970年)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第四代(1971年以后)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新一代计算机是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的计算机系统。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未来的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作为一种通用的信息处理工具,它具有极高的处理速度、很强的存储能力、精确的计算和逻辑判断能力。

4、计算机的分类按国际上流行的分类方法,计算机可以分为六大类。

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PC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机5、二进制与其它数制、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进制数的加减法书上例3-----例76、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把符号位和数字位一起编码来表示相应的数的各种表示方法,如原码、补码、反码、移码等。

✧在计算机中使用的、连同符号位一起数值化了的数,称为机器数。

✧机器数所表示的真实的数值,称为真值。

✧对于有符号数,机器数常用的表示方法有原码、反码和补码三种。

对定点小数x,原码表示的定义是:x 1>x≥0(正小数)[x]原=1-x=1+|x| 0≥x>-1(负小数)(它的含义就是先写出正小数,再将小数点前的零变1.)式中[x]原是机器数,x是真值。

例如,x=+0.1001,则[x]原=0.1001x=-0.1001,|x| =0.1001则[x]原=1.1001(1)对于0,原码机器中往往有“+0”、“-0”之分,故有两种形式:[+0]原=0.000...0;[-0]原=1.000 0(2)对定点整数x,原码表示的定义是:x 2n>x≥0[x]原=1.2n-x=2n+|x| 0≥x>-2n(2n+|x|它的含义就是先写出正数,再在最高位前填1.)例如,x=+1001B,则[x]原=01001Bx=-1001B,|x|=1001B,2n=24 则[x]原=11001B(3)对定点小数x,则补码表示的定义是:x 1>x≥0[x]补= (mod 2)1.2+x=2-|x| 0≥x≥-1例如,x=+0.1011,则[x]补=0.1011x=-0.1011,则[x]补=2+x=10.0000-0.1011=1.0101(2-|x| 它的含义就是:|x|就是原码,求负数的补码要从2减去|x|。

2012计算机一级复习提纲

2012计算机一级复习提纲

计算机一级复习提纲一、Windows基本操作部分P55B卷Windows基本操作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及文件夹操作):包括新建文件夹、新建文件;文件、文件夹的复制、移动、重命名、删除、属性更改;文件及文件夹的查找(通配符*与?的使用)。

查找路径的定位问题、快捷方式的创建问题二、字、表、图混排操作部分(Word部分)◆页面设置:文件→页面设置。

页边距、纸张、打印方向(横向、纵向)等的设置。

◆字符格式化:格式→字符。

字体、字号、下划线、颜色、文字效果等的设置。

◆段落格式化:格式→段落。

首行缩进、悬挂缩进、行间距、段间距等的设置。

◆段落对调:C卷P59◆空格删除、空行删除(直接删除即可)◆图形的插入: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插入的图片首先要把版式修改为“四周型”。

◆文本框、图形对象的对齐、组合、位置设置、叠放次序。

(绘图工具栏的使用)◆艺术字设置(样式、形状):P60◆文本的查找与替换(带格式的G卷P74、特殊符号的查找与替换:P71F卷◆分栏(加分割线)、首字下沉◆环绕方式的设置:高级版式对话框的使用(图片位置、环绕方式)。

◆页眉页脚设置:“页眉页脚”工具栏中,页码、页数的引用。

◆表格操作1)表格行高、列宽、边框(内、外)、底纹(颜色和图案)设置2)表格中的公式计算、内容对齐(C卷P60)3)表格与文本的转换操作:D卷P63、F卷P714)自动套用格式设置。

三、电子表格操作(Excel部分)◆单元格格式设置重点掌握:“单元格格式”对话框的使用。

其中:“数字”选项卡用于设置单元格的数字类型(数值、文本、日期等)、小数点位数、负数形式、货币符号等;“对齐”选项卡用于设置单元格的对齐方式、单元格内的文字方向、单元格合并等;“字体”选项卡用于设置字体属性;“边框”选项卡用于设置单元格的边框样式;“图案”选项卡用于设置单元格的底纹样式,包括底纹颜色、底纹图案等。

◆行、列、单元格格式设置:合并及居中等◆插入行、删除行、插入列、删除列◆数据输入:文本数据、内容相同的单元格◆数据填充:编辑→序列→序列对话框◆公式的输入(强调常用函数IF、CountIF、Count、Date、Year、Month、Day的使用)掌握:IF函数结果为字符型和结果为数值型,填写的不同。

计算机基础复习大纲(整理版)

计算机基础复习大纲(整理版)

计算机基础复习大纲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操作填空题。

1946年世界上第一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ENIAC。

教材P8页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图;教材P9页计算机硬件系统逻辑结构图;教材P12页计算机的软件层次图。

P8的图: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主机=CPU+内存CPU=运算器+控制器内存=RAM+ROM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操作系统OS属于系统软件P9的图:硬件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P12的图:1.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硬件系统称为裸机,裸机不能工作2.操作系统OS是裸机上的第一层扩充3.所有的应用软件都必须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通常所说的I/O设备指的是:输入输出设备教材P43页数据单位与存储形式。

单位:位bit、字节Byte、KB、MB、GB、TB相互关系:1B=8bit 1K=1024B 1M=1024K 1G=1024M 1T=1024G 1024=210存储:字Word是计算机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的运算单位,一个字等于若干个字节理解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区别?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是?(1)机器语言:机器语言是最初级且依赖于硬件的计算机语言。

机器语言可直接在计算机上执行(即为二进制形式),运算速度快。

(2)汇编语言:用有助于记忆的符号和地址符号来表示指令,便是汇编语言,也称为符号语言。

一般称汇编语言为低级语言。

(3)高级语言:是一种人工设计的语言,它对具体的算法进行描述,所以又称为算法语言。

高级语言独立于计算机的硬件(即与具体的硬件无关)。

计算机能够直接执行的是机器语言。

熟悉桌面、分辨率、回收站、剪贴板、内存、CPU、硬盘、对话框、窗口的相关概念,并能区分其不同。

桌面:P68 当winXP正常启动后,屏幕上出现的最初画面常用分辨率:640×480、800×600、1024×768通常人们说的1024*768是指显示器的分辨率回收站:回收站是硬盘中的一个特殊文件夹,专门用来存放被删除的文件或文件夹。

2012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汇总

2012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汇总

二、程序设计基础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白勺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戎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 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 软件测试白勺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白勺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 程序白勺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1. 数据库白勺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 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 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 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白勺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1、公共基础白勺考试方式为笔试,与C语言(VisualBASIC、Visual FoxPro、Java、Ac cess、Visual C++)白勺笔试部分合为一张试卷。

公共基础部分占全卷白勺30分。

2、公共基础知识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

《C语言程序设计》◆基本要求1.熟悉 Visual C++ 6.0 集成开发环境。

2.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白勺方法,具有良好白勺程序设计风格。

3.掌握程序设计中简单白勺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能阅读简单白勺程序。

4.在 Visual C++ 6.0 集成环境下,能够编写简单白勺C程序,并具有基本白勺纠错和调试程序白勺能力◆考试内容一、C语言程序白勺结构1.程序白勺构成,main函数和其他函数。

2.头文件,数据说明,函数白勺开始和结束标志以及程序中白勺注释。

3.源程序白勺书写格式。

4.C语言白勺风格。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1.C白勺数据类型(基本类型,构造类型,指针类型,无值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2.C运算符白勺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2012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2012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一、计算机的产生(识记)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叫ENIAC(埃尼阿克);有18000多个电子管组成,每秒钟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二、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了解)①科学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过程控制、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教学(CAI)、⑤计算机网络与通信、⑥人工智能、⑦多媒体技术。

微型计算机(即:个人计算机、PC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走进千家万户。

四、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了解)银河系列巨型机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

五、计算机的分类(了解)按用途分:通用机和专用机。

按规模分: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便携机。

六、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识记)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硬件是基础,是软件的载体,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硬件系统是组成计算机的物理部件。

按功能来看,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五大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冯·诺依曼结构主机(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储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计算机系统外设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等)外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编译程序等,如DOS,Windows)应用软件(字处理软件、游戏软件等,如Word,EXCEL)七、存储器的分类(识记)1、分类RAM(随机存储器)内存(主存)可以读,可以写,断电后数据消失容量小、速度快存储器 ROM(只读存储器)只能读,不能写,断电后数据不变外存(辅存)软盘断电后数据不变容量大、速度慢硬盘光盘 U盘2、单位及其转换基本单位:字节(Byte),1字节是8位二进制数,即1B=8b最小单位:比特(bit)常用单位: 1KB=1024B;1MB=1024KB;1GB=1024MB 1TB=1024GB八、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了解)1、二进制(逢二进一)与十进制数(逢十进一)对照表:十进制 0000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二进制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2、二进制编码: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和处理数据,都用二进制数表示。

2012-2013上《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

2012-2013上《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

2012-2013上《计算机基础》复习提纲题型: 一、判断题二、单项选择三、多项选择题四、填空题五、简答、操作题各章要点第1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1、计算机发展各阶所采用的基本电子元件。

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2、计算机的应用,计算机辅助应用领域英文缩写及中文含义是什么?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中央处理器CPU的构成;主存的构成、特点;ROM和RAM的特点;主机的构成;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

4、软件系统的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什么是系统软件,什么是应用软件,常见的软件有哪些?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的特点)。

5、信息的单位、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字母ASCII码值大小比较规律。

6、指令、程序的概念,冯·诺依曼计算机工作原理。

第2章操作系统及windows xp/windows 7应用1、Windows的窗口和对话框,窗口移动、大小调整、关闭的方法;窗口和对话框的区别是什么?2、资源的查看(我的电脑和资源管理器);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文件夹中包含子文件夹的符号);任务栏的构成;输入法及常用切换快捷键;回收站的功能。

3、文件及文件的基本操作(新建、复制、移动、重命名、选择、搜索、删除和还原等的基本操作方法);Ctrl+C、ctrl+x、ctrl+A、ctrl+Z、ctrl+esc等常用快捷键的作用。

4、理解快捷方式。

路径的表示。

控制面板的作用。

第3章字处理软件word应用1、Word字处理软件的功能。

扩展名,文档的打开、打开最近使用的文档。

几种视图模式及特点。

2、文本的选定-shift键的使用、文本的复制、文本的删除-delete。

Word字体格式设置和段落格式置--“格式”菜单的使用。

3、图片的插入,图片的版式。

页码的插入,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

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

页面设置。

第4章电子表格excel1、工作簿、工作表及单元格的构成。

单元格地址、活动单元格的概念。

Excel各种数据类型及其默认对齐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级计算机基础(理科)复习提纲考试题型:单选题(30题,30分)、填空题(20题,20分)、判断题(15题,15分)、计算题(3题,15分)、简答题(4题,20分),共72题。

考试时间:90分钟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946年诞生于美国。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4代,4代计算机的主要元器件分别是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主要的设计思想:存储程序,并按程序顺序执行用于科学计算的计算机其特点是高速度、大存储量、高自动化和高精度2.数制转换(二、八、十六进制的整数,小数)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加工、处理和传送的形式是二进制。

机器指令以二进制形式存放在计算机内部在计算机中,负数是按补码进行存储和参与运算的。

二进制正数的反码、补码和原码一致二进制负数的补码是将其反码的最低位加1 +1111011 0 1111011-1111011 1 1111011 1 0000100 1 0000101计算机中,浮点数是为了表示小数,很小的数或很大的数,它由阶码和尾数两部分组成。

⏹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的相互转换例. (123.75)10=( 1111011.1100 )2=( 173.6 )8=( 7B.C )16下列四个不同数制表示的数中,数值最大的是( )。

C(A )二进制数01111111 (B )十进制数219(C )八进制数334 (D )十六进制数DA3.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 西文字符编码(ASCII )7位编码,1000100符;在机器内部,一个字符的ASCII 码采用一个字节存储,最高位为0;例.字符A 的ASCII 码为65,则字符D 的ASCII 码为(68) 二进制为(1000100)例:字符中,ASCII 码值最大的是( )。

D(A )字符9 (B )字符 A (C )空格 (D )字符m ⏹ 汉字编码(国标码GB2312-80、机内码、字形码)汉字的处理流程: 汉字的输入、汉字的存储 、汉字的输出。

输入码 国标码 机内码 输出码国标码作为汉字交换码 用2个字节表示 每个字节最高位是0汉字的机内码是将汉字国标码的每个字节的最高位置为1转换而来的。

点阵字形编码存储容量的计算公式(以16×16点阵为例):图1.4 汉字信息处理的流程图16×16*1/8=256/8=32 B用32×32点阵的汉字字形表示100个汉字,需要的存储空间是(12800 )B⒋描述存储容量的单位1B=8bit 1KB=1024B=210B 1MB=1024KB=210KB 1GB=1024MB=210MB第二章硬件基础⒈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是指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只能通过软件起作用。

硬件系统的五大部件及其功能输入设备、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和输出设备。

运算器的功能是进行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控制器的功能分析指令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2. 常见硬件的常识CPU:主频、字长、MIPS(每秒钟能执行多少百万条指令)CPU包含运算器控制器 . 寄存器等。

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是中央处理器微型机型号:Pentium Ⅲ 800 CPU的主频为800MHZ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存储器由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组成存储器:按存取速度分为Cache(高速缓存)、内存(RAM和ROM)、硬盘、光盘、软盘RAM切断计算机电源后,存储器中的信息会丢失ROM和RAM构成主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时间、存储周期、存储容量硬盘容量计算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3.关于硬件的常见计算⏹硬盘容量计算硬盘记录面上的效记录区域为圆环状,例如圆环的外径(直径)为10cm,内径(直径)为5cm,磁道密度为100道/mm,则磁道数=(10-5)/2*100=250假设一个硬盘有40个盘片,盘片两面可写,每个盘片100个磁道,每个磁道10个扇区,每个扇区512个字节,该磁盘的容量是()MB。

512B×10扇区×100磁道×2面×40 =40960000B/1024/1024=39.1MB第三章操作系统基础⒈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系统所有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用户接口计算机软件一般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⒉WindowsXP⏹文档与应用程序的概念⏹常见的文件类型:TXT、EXE、BMP、PPT、WA V、MP3、XLS、DOC、HTML等,并能知道创建这些文件的应用程序:规则:文件名.扩展名、不允许出现的字符 \ / : * ? “ < > |⏹路径的概念路径是访问某个文件需要经历的子文件夹的顺序集合:路径:<盘符:>\<文件夹>\<子文件夹>\<文件名>⏹文件管理中的操作剪贴板和回收站的区别。

剪贴板是用于临时存放信息的一块内存区间。

回收站是用于存放计算机删除文件信息的一块硬盘区间。

文件查找时通配符(?和*)的用法。

什么是快捷方式在当前文件夹下建立“写字板”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命名为“写字板”。

磁盘格式化的作用(了解)第四章软件基础⒈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算法的特点: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输入和输出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必有一个(或多个)输出量⏹算法的评价: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⒉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集合、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形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上的存储表示(顺序结构和链式结构)⏹数据的运算⒊线性表⏹线性表是由n(n≥0)个数据元素a1,a2,…,a i,…,a n组成的一个有限序列。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 n,它无后件;⏹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两种存储结构:⏹顺序存储(顺序表)——结构简单,存储密度高,所有元素在逻辑上、物理上均是连续的。

空间大小分配固定。

每个元素的地址可以通过简单的计算获得,可以随机访问,但是插入和删除需要大量平移元素。

⏹链式存储(链表)——增加了指针域,存储密度小,所有元素在逻辑和物理上不一致。

空间大小可变。

只能顺序访问,但是插入和删除不需要平移元素,处理较快。

⒋栈与队列(特殊的线性数据结构)⏹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底。

先进后出。

⏹栈的基本运算:①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②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③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栈的应用若进栈序列为1,2,3,4,则()是可能的出栈序列。

A.3,1,2,4 B.4,1,2,3C.2,4,1,3 D.2,4,3,1 答案:D⏹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

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先进先出。

⏹队列的物理存储结构可以用顺序结构,也可以用链式结构。

⏹队列运算:①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②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

⒌二叉树⏹二叉树的基本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2i-1(i>=1)个结点;(2)深度为h的二叉树最多有2h-1个结点;(3)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4)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设一棵完全二叉树共有567个结点,该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有(284 )个。

⏹二叉树的遍历(1)前序遍历(DLR),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2)中序遍历(LDR),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3)后序遍历(LRD)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中序序列:EHBACJFD后序序列:HEBJCDFA⒍查找与排序⏹查找⏹顺序查找⏹当线性表为无序表,则无论其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或链式存储结构,均可采用顺序查找;⏹无论线性表有序或无序,当其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只能采用顺序查找。

⏹顺序查找的比较次数:最少1次,最多n次⏹二分查找⏹只适合顺序存储的有序表;⏹二分查找的比较次数:最少1次,最多⎣⎦1+nlog2⏹排序⏹冒泡排序⏹算法:①扫描整个线性表,逐次对相邻的两个元素进行比较,若为逆序,则交换;第一趟扫描的结果使最大的元素排到表的最后;②除最后一个元素,对剩余的元素重复上述过程,将次大的数排到表的倒数第二个位置;③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某一趟冒泡过程中没有发生交换。

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冒泡排序最多需要对表扫描n-1遍;最坏情况下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有一数字序列{1,2,3,4, 5},现要用冒泡排序对其按数字降序排序,试写出每一轮冒泡排序后的结果。

⏹选择排序⏹算法:①扫描整个线性表,从中找出最小的元素,与第一个元素交换;②除第一个元素,对剩下的子表采用相同的方法找出次小的数,与第二个数交换;③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子表为空。

对于长度为n的线性表,选择排序最多需要对表扫描n-1遍;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第五章多媒体基础⒈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多样性、交互性、集成性、实时性、数字化)多媒体数据的特点: 数据量大、数据类型多、数据类型间区别大、输入和输出复杂2.图形与图像⏹图形与图像的概念⏹图像的两个属性:分辨率和颜色深度(位深度)图像分辨率是指:用像素表示的数字化图像的实际大小dpi每英寸像素点颜色的三要素包括明度、色调、饱和度⏹静态图像的存储容量计算公式(非压缩):一个分辨率为640×480的摄像头,我们称它具有30万像素。

表示一个分辨率为640×480的24位真彩色图像,需要存储空间900 KB。

640×480×24(颜色深度)/8=921 600B=900KB⏹多媒体中的图像压缩编码方法,从压缩编码算法原理上可以分类为无损压缩编码,有损压缩编码和混合编码。

一副640×480的JPEG数字图像,颜色深度是24位,文件大小是64KB,该数字图像的压缩比是(14 )倍。

640*480*24/8/(64*1024)=14⏹常见的数字图像文件格式:JPG、GIF、BMP4.音频信息⏹将模拟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这个过程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