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人教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a8b4bd4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d.png)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学校发展变化的案例。这些案例将展示学校如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进行改革和创新。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观察力、想象力和美术表现能力这三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如何将想象力融入画作中,我会通过举例和指导来帮助大家理解。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在小组讨论中共同完成创作任务。
突破方法:制定明确的小组任务和分工,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沟通和协作。
(4)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关注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就,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突破方法:通过讲解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就,使学生产生自豪感,激发其关注社会发展的热情。
四、教学流程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未来学校的设计与创新”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绘画作品。
3.学习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表现手法,创作一幅描绘未来学校的画作。
二、核心素养目标
《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过程中,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能够结合现实生活,展望未来学校的发展变化。
2.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运用线条、色彩、构图等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心中未来学校的景象。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学校发展变化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和表现。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d58529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8.png)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版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对未来学校的绘画表现,让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同时,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教学内容1. 了解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2. 学习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3. 完成一幅关于未来学校的绘画作品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未来学校的特点融入到绘画作品中,使作品具有创意和个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视频等2. 学具:绘画纸张、彩笔、水粉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未来学校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特点和变化。
2. 新知学习: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未来学校。
3. 示范: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如何将未来学校的特点融入到绘画作品中。
4.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板书设计1. 《二十年后的学校》2. 主题:未来学校3. 重点:绘画技巧、想象力、创造力4. 难点:将未来学校特点融入到作品中作业设计1. 主题:二十年后的学校2. 要求:运用所学绘画技巧,完成一幅关于未来学校的绘画作品。
3. 提交方式:纸质作品或电子作品。
课后反思本教学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增强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美术课堂上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在《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的教学设计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设定和解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b52f394a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24.png)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2《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未来学校的特点和形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能够通过绘画表达未来学校的特点和自己的想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通过绘画表达未来学校的特点和自己的想象。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未来学校的特点和形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二十年后的学校》故事、笔、纸、颜料、画笔等美术教学用具。
2.学生准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积极参与课堂绘画活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利用课前准备的教案幻灯片呈现未来学校的外观,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
2.叫学生围绕班级的校园环境,展开简短讨论,激发学生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和探究。
2. 学习环节1.讲解《二十年后的学校》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未来学校的特点和形态。
2.让学生了解到学校的功能与特点,并引导学生探究未来学校在技术方面的特点。
3.给学生准备工具和材料,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对未来学校的想法。
3. 教学方法1.通过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和探究。
2.通过讨论、观察和绘画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绘画技能。
3.鼓励学生填充的想象和创造力进行绘画,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4. 总结环节1.让学生参观彼此的作品,互相欣赏和交流。
2.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给学生提供改进的方向和建议。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我意识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丰富,教学重点是如何引导他们将这些想象和创造力表达出来,同时,我也认识到在进行绘画作品评价的时候,不要仅仅关注作品的艺术性和美学价值,要更加注重其表现出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还需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对未来学校的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将这些想法通过绘画表达出来。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bbe0660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1.png)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版教学内容《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12课的内容,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发挥想象力,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环境。
通过观察现实中的学校建筑和设施,学生需要构思未来的学校可能发生的改变,如建筑风格、功能布局、环保设施等方面,并用手中的画笔将其表现出来。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绘画未来学校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设计想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未来学校的憧憬和对美术创作的热情,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未来的学校设计得既具有创新性又符合实际需求。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将心中的未来学校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2. 学具:绘画纸张、彩笔、水粉颜料、画笔、调色板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现实中的学校与过去学校的对比,引发学生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导入新课。
2. 新课讲授:- 讲解未来学校的设计要素,如环境友好、功能多样、科技先进等。
- 分析不同设计风格对未来学校可能产生的影响。
3. 学生实践:- 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未来学校的设计构思。
- 学生动手绘制未来学校的图画,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
- 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予总结性评价。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强调创新思维和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课题:《二十年后的学校》- 教学内容:未来学校设计要素、设计风格分析- 教学目标:掌握绘画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创意构思、美术表现手法作业设计- 绘制一幅二十年后的学校的画作,要求色彩丰富,细节表现充分。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说课稿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f6794f5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5e.png)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未来的学校可能发生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于绘画和创作都有自己的想法。
同时,他们对于未来充满了好奇,对于学校也可能有自己的一些设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将心中的未来学校表现在画纸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二十年后的学校可能发生的变化,学会通过绘画表现未来的学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创作等环节,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未来的向往和憧憬,激发对美术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想象,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将未来的学校特点巧妙地表现在绘画作品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引导法、示范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未来学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二十年后的学校可能发生的变化。
2.讲解:讲解未来学校的可能特点,如智能化、环保、个性化等,为学生创作提供思路。
3.示范:教师示范如何将未来学校特点表现在绘画作品中,引导学生注意表现手法和细节。
4.创作:学生根据讨论和观察的结果,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5.展示: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6.总结:总结本课所学,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意义和价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未来学校特点、表现手法、创作思路等内容,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c7bc368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c3.png)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作,描绘出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学校。
教材以文字描述、图片展示和创作指导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样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美术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创作能力,他们对于未来的学校有着美好的憧憬和想象。
但同时,学生对于未来学校的理解可能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明确创作方向,提高绘画和创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心中未来学校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明确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心中未来学校的能力。
3.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丰富画面效果。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和看法。
2.启发法:教师通过提问和示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
3.指导法:教师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创作法:学生自主创作,发挥想象,描绘出自己心中未来学校的样子。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图片和素材,展示未来学校的可能样子。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未来学校的图片和素材,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
同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未来学校的看法和想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表达自己心中未来学校的方式。
示范过程中,教师讲解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画面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开始自主创作。
教师在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六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7cf76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8f.png)
六年级美术下册说课稿-《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化学校建筑的特点和现代设施。
2.学习简单的透视和建筑线条绘制技巧。
3.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主设计一所现代学校建筑。
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们回忆一下自己每天在学校所见到的建筑设施,尤其是最近刚刚落成的新校舍。
2. 观察分析观察学生手中的教材插图,询问学生从画中发现了哪些学校建筑现代化的特点及现代化学校设施等。
3. 绘制透视图通过简单的透视绘制方式,引导学生画出一幢现代化学校的建筑风貌,提示学生在画图的时候,要注意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
4. 设计现代学校建筑结合学生自身的观察和经验,学生自主设计一所现代学校建筑。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现代化学校建筑,力求表达出少年儿童对美好校园的向往和期望。
5. 课堂展示让学生将自己设计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从中发现不同的创意和想法,同时也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现代学校建筑的特点和建筑线条绘制技巧。
•教学难点:透视图的绘制和现代学校建筑的设计。
四、教学手段采用绘画模板和教学PPT的形式相结合,通过幻灯片展示和黑板书写来进行现场授课。
五、教学评估1. 口头答辩针对学生自己设计的现代学校建筑,让他们口头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注意点。
2.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让老师和同学进行评估和点评。
3. 组织评选评选出若干优秀作品,并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激励。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校建筑的特点和现代设施,并且学习简单的透视和建筑线条绘制技巧。
通过自主设计建筑,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可以发扬学生的个性,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创作积极性。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在给学生设计自由空间时,要注意控制好参考资源,避免学生模仿抄袭。
•通过《二十年后的学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时,需要适当提示学生对未来学校的设施有多方面的认知,避免设计单一风格。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教案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f88a8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c.png)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达能力。
教材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未来学校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欣赏和借鉴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心中的未来学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表达能力,对于未来的学校,他们充满好奇和期待。
然而,要学生独立想象并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将心中的想法转化为美术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未来学校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心中未来学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想象并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段表达自己心中未来学校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未来学校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和借鉴。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二十年后的学校的想象和期待。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未来学校。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未来学校的图片、案例及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素描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未来学校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二十年后的学校可能会发生的变化。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二十年后的学校的想象和期待。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动手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未来学校。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相互展示作品,进行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强调作品的创新性和表达能力。
5.拓展(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作一幅未来学校的场景画。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4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4](https://img.taocdn.com/s3/m/d1d72d1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6.png)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想象和创作,让学生描绘出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学校。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帮助学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供了多种表现手法供学生选择。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表现能力,他们对于未来的学校和环境有着自己的想象和期待。
然而,如何将这种想象和期待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描绘出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学校。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未来学校的期待和向往。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学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想象和期待融入到作品中,表现出学校的精神风貌和未来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未来的学校和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学生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作过程,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个别指导法: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创作中的困难。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未来学校和环境的图片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准备案例分析所需的优秀学生作品,供学生欣赏和分析。
3.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供学生创作使用。
4.准备投影仪和幻灯片,用于展示图片和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未来的学校和环境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2d6b77b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19.png)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意,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丰富的文字,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样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还提供了多种绘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想象力,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限制,他们对未来学校的理解和想象可能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未来学校,帮助他们打开思路,拓展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未来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想象和创意的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未来学校,拓展他们的想象力。
2.重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想象和创意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2.绘画法: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想象和创意的能力。
3.分享法:通过学生之间的分享和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分享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素材,用于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用于学生的绘画实践。
3.准备展示平台,用于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未来的科技和建筑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发展和变化。
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认为二十年后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象。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有关未来学校的素材和图片,如未来学校的建筑设计、科技应用等。
学生观察和分析这些素材,思考自己未来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
3.操练(10分钟)学生开始进行绘画实践。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5062f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21.png)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一. 教学目标1. 了解二十年后的学校将会发生哪些变化;2. 探讨科技对于教育的影响;3. 培养学生对未来学校设施及环境的想象力;4.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1. 描述二十年后的学校会发生哪些变化;2. 讨论科技对教育的影响。
三. 教学准备1. PPT演示;2. 图片资料:二十年后学校的设施和环境;3. 学生绘画材料。
四.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二十年后的学校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科技的发展会不会给学校带来一些新的改变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2. 观看图片(10分钟)老师:我将要给大家展示一些关于二十年后学校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做一些描述。
(播放图片)3. 小组讨论(15分钟)老师:请同学们分成小组,讨论二十年后学校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考虑一下科技方面的改变,学校设施和环境将会如何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老师巡视指导)4. 分组汇报(10分钟)老师:请各组派一位同学向全班介绍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
包括科技的应用、设施改变以及环境的变化。
(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其余学生做记录)5. 类比与想象(10分钟)老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些类比和想象练习。
请你们设想一下,二十年后的学校如果是一种动物,它会是什么动物?并说出你们的理由。
(学生思考并回答,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6. 美术创作(25分钟)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对二十年后的学校有了一些构想和想象力。
现在,请你们用画笔来创作一幅关于二十年后学校的美术作品。
可以描绘你们想象中的学校设施、环境,同时也可以加入科技元素。
(学生进行美术创作,老师提供指导和帮助)7. 作品分享(15分钟)老师:现在请同学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作品,说一说你们画作中描绘的二十年后学校的样子,以及你们的创作灵感和想法。
(学生互相分享作品,老师给予评价和激励)五. 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二十年后学校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变化,科技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86d12e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cb.png)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景象。
教材通过提供一些图片和文字素材,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可能发生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教材内容丰富,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创作有一定的认识。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对未来充满期待。
但同时,学生之间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未来学校可能发生的变化,学会通过绘画和创作表现未来的学校。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激发对未来的憧憬,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运用想象力,描绘出二十年后的学校景象。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巧妙地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未来学校的特点和创新元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示范法:教师展示绘画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
3.互动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未来学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可能发生的变化。
2.讲解:教师讲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引导学生了解绘画技巧。
3.实践:学生发挥想象力,绘画出二十年后的学校景象。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给予鼓励和建议。
5.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绘画技巧和创作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绘画技巧,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和回顾。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1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9952e588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7.png)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课《二十年后的学校》选自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材以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为主旨,通过描绘二十年后的学校,激发学生的未来憧憬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想象力丰富,对未来的世界充满好奇。
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能够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
但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学校和生活还存在模糊的认识,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二十年后的学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未来学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描绘二十年后的学校,展现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2.难点:运用创新思维,表现未来学校的美好愿景。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了解现实中的学校,为描绘未来学校做好准备。
2.讨论法:分组讨论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3.创作法:让学生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创作出具有未来感的学校作品。
4.评价法: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未来学校的图片、资料,制作课件。
2.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安排适当的创作时间和展示空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现实中的学校图片,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现状。
然后提问:“二十年后的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呢?”引导学生思考和想象未来学校的发展。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有关未来学校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了解未来学校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如:智能化、绿色环保、个性化教育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未来学校的发展方向,如智能化、绿色环保等。
然后运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创作出具有未来感的学校作品。
美术人教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
![美术人教六年级下册(2014年新编)《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bd20f27f1922791688e8d7.png)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第一课时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1、了解学校的各种设施配备,学会设计规划学校布局。
2、学会设计未来学校蓝图,并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3、对母校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重点: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未来的学校模型。
教学难点:大胆想象,小组协作,创想出与众不同的学校创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歌曲:毕业歌。
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告别小学生活了,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2、我们回忆起在学校里度过的快乐时光。
3、想不想到其他城市里看看那儿的学校是怎样的呢?(出示现代化的大学校图片或录像片断介绍)(大门——电动感应)(教学楼——宽敞明亮)(操场——塑胶跑道、绿草坪)(综合楼——实验室、美术、舞蹈……)(办公楼——现代化的办公设施)(绿化——绿树成荫)给你什么感受?想不想让我们的学校也能更加美丽,今天我们年龄还小,但二十年后,你们已经长大成人,让我们都来做建筑设计师,为我们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出一点力,规划我们二十年后的学校吧!4、出示课题:(二)新授。
1、让我们先来看看建筑设计师是怎样设计学校的?先要了解学校需要哪些建筑,功能是怎样分工的?2、出示平面图,小组研究一下平面图画的是建筑的哪一个面?3、出示立体的效果图4、学校都有那些部分组成的?让学生分析学校的布局结构:大门——道路——绿化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跑道)……5、布局。
6、二十年后的学校建筑会有怎样的变化与创新。
三、学生绘制,教师辅导四、作业评价: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意图与创意。
自评与互评。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课题:1、欣赏上节课的学生作业——规划图2、出示课题(二)新授。
1、分小组欣赏精美的学校建筑模型看这些模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盒、泡沫、泥、彩纸、塑料、你还发现了那些制作的材料。
(学生谈)材料的运用原则:底部重,中间的墙壁坚挺,房顶轻。
2、探究制作方法。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3a53ea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c.png)
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造,描绘出未来学校的样子。
教材通过提供一些未来学校的元素和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结合现实,设计出具有创新和趣味性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想象力,他们对于未来的学校有着美好的期待和设想。
但同时,他们也可能对于如何将设想转化为具体作品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将抽象的想法具体化,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未来学校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培养学生将抽象想法转化为具体作品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未来学校与环保、科技、人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难点:如何将抽象的未来学校设想具体化,并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2.重点: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关注未来学校的多个方面。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通过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将设想转化为作品。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想法,相互启发。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
2.画材:彩色铅笔、水彩笔、画纸等。
3.参考资料:关于未来学校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未来学校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激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样子,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设想。
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将设想转化为美术作品。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己的设想,开始创作美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设想具体化。
4.巩固(10分钟)每组选取一件作品,进行展示和讲解。
其他组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与环保、科技、人文的关系,让学生结合这些方面进行创作。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7480fa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2.png)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的第12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创意,描绘出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学校。
教材以未来学校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未来学校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表现能力,他们对于未来学校和未来生活的想象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然而,他们对于未来的理解还相对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引导来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创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未来学校的可能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未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前瞻性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想象和创意,描绘出自己心中二十年后的学校。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以及如何处理画面中的空间关系和比例关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案例,了解未来学校的可能性。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3.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4.评价法:让学生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案例图片、画纸、画笔等教学用品。
2.学生准备自己的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未来学校的案例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样子。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想象和创意。
然后,教师通过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美术语言进行创作。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进行自己的创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走动课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二十年后的学校》精品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美术下册《二十年后的学校》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276f6f04a1b0717ed5dd59.png)
《二十年后的学校》精品教案一、教材分析《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十二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即在设计校园规划布局图的基础上增添了制作校园立体建筑模型,这样就形成“设计·应用”与“造型·表现”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这一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校园规划知识,用绘图设计、工艺制作等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母校美好未来的愿景。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废旧材料,探索、尝试利用它们进行设计和制作,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目标1.了解校园规划知识,学会合理规划学校布局2.了解学校建筑的功能,初步尝试想象未来校园建筑的造型3.学会设计未来学校蓝图,并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建筑模型4.对母校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体会美术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用不同方法、材料制作未来的学校模型2.教学难点:小组协作,大胆想象并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学校建筑规划图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温故知新,激趣导入教师语言:同学们好,上节课每个小组都绘制了未来学校的平面图,想看一看大家的成果吗?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校园平面图)教师提问:对平面规划图大家一定感觉非常亲切,哪位同学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新颖的设计规划?教师总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学校的功能布局与校园环境的规划提出更高的要求,同学们在设计时用到对称与均衡的设计理念,你们能畅想一下我们学校二十年后是什么样子吗?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来当建筑设计师,把建筑做成精美的模型,为我们的学校建设美好的未来吧!课题:《二十年后的学校》(二)讲授新课1.知名校园介绍1)清华大学教师语言:清华大学(TsinghuaUniversity),简称“清华”,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堂始建于1911年,因水木清华而得名,清华大学是世界知名大学。
(出示图片)2)北京大学教师语言:北京大学(Peking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之名创办的学校,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人教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6b637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9.png)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内容《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2.能够了解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布局。
3.发扬创新精神,设计未来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布局,了解学校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发扬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四、教学方法1.观察比较法:通过图片对比,了解过去和未来学校的区别。
2.课堂讨论法:加深学生对未来学校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对未来学校发表自己的看法。
3.设计实践法: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设计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五、教学过程1. 学前准备教师可以通过图片、PPT、视频等多种形式,预先展示未来的学校场景。
引导学生关注未来的建筑设计、配套设施、教育模式等方面的变化。
让学生理解未来的学校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
2. 导入让学生回忆在传统的学校里,自己最喜欢的是什么。
之后再让学生看一看一些未来学校的现代设计,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究欲望。
比对现有学校的建筑、布局、设施等,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学校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3. 学习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法,让学生理解未来学校与现有学校之间的差异。
通过图片和现场实地调查,让学生发现未来学校的新型建筑设计、新型的建筑材料、设施、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4. 课堂讨论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通过小组头脑风暴和讨论,了解未来学校的教育概念、发展趋势、教学模式等方面。
在讨论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想火花,鼓励学生勇于向未来挑战。
5. 设计实践通过学习和探究,学生已经对未来的学校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构思,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未来学校。
教师可以设置简单的设计目标和要求,如设计目的、学校建筑高度、宽度、教室、设施等等。
在设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自已的想法,教师则发挥审美和经验,给学生提出指导性意见。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3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b8d069d1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52.png)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未来学校的样子。
教材通过展示未来学校的图片和文字,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绘画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和好奇心。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
同时,他们也对学校有一定的了解,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思考未来学校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未来学校的样子,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现未来学校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未来学校的样子。
2.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未来学校的特点和创新之处。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让学生观看未来学校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讨论法:分组讨论未来学校的样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绘画指导法: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未来学校,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未来学校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3.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未来学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样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未来学校的特点和创新之处,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学生的想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绘画示范,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未来学校。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始绘画自己的未来学校。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创新点和绘画技巧。
学生相互欣赏作品,交流绘画心得。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说课稿4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ce97739f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47.png)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说课稿4一. 教材分析《第12课二十年后的学校》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和创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美术表达能力。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的样子,并鼓励学生通过绘画和设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未来的学校和生活的想象充满好奇和期待。
然而,他们对于未来学校的具体样子可能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和创新。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思考未来学校可能发生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语言和表现手法,表达自己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和设计。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分享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对未来学校的想象和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和美术表达能力。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合适的美术表现手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和想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可能发生的变化。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和设计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美术表现手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对 future school 的设计和绘画。
4.展示和评价法: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未来学校的图片和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学校可能的样子。
2.探究: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想象,每个小组选定一个 future school 的主题,并制定一个简要的设计计划。
3.创作:学生根据设计计划,运用美术材料和表现手法,进行绘画和设计创作。
4.展示和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十年后的学校》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
1、了解学校的各种设施配备,学会设计规划学校布局。
2、学会设计未来学校蓝图,并能用各种材料制作建筑模型。
3、对母校的热爱,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教学重点:
用各种方法、材料制作未来的学校模型。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小组协作,创想出与众不同的学校创意。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
1、歌曲:毕业歌。
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要告别小学生活了,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
2、我们回忆起在学校里度过的快乐时光。
3、想不想到其他城市里看看那儿的学校是怎样的呢?
(出示现代化的大学校图片或录像片断介绍)
(大门——电动感应)
(教学楼——宽敞明亮)
(操场——塑胶跑道、绿草坪)
(综合楼——实验室、美术、舞蹈……)
(办公楼——现代化的办公设施)
(绿化——绿树成荫)
给你什么感受?
想不想让我们的学校也能更加美丽,今天我们年龄还小,但二十年后,你们已经长大成人,让我们都来做建筑设计师,为我们学习生活过的学校出一点力,规划我们二十年后的学校吧!
4、出示课题:
(二)新授。
1、让我们先来看看建筑设计师是怎样设计学校的?
先要了解学校需要哪些建筑,功能是怎样分工的?
2、出示平面图,小组研究一下平面图画的是建筑的哪一个面?
3、出示立体的效果图
4、学校都有那些部分组成的?让学生分析学校的布局结构:
大门——道路——绿化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跑道)……
5、布局。
6、二十年后的学校建筑会有怎样的变化与创新。
三、学生绘制,教师辅导
四、作业评价:介绍自己小组的设计意图与创意。
自评与互评。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课题:
1、欣赏上节课的学生作业——规划图
2、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分小组欣赏精美的学校建筑模型
看这些模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纸盒、泡沫、泥、彩纸、塑料、
你还发现了那些制作的材料。
(学生谈)
材料的运用原则:
底部重,中间的墙壁坚挺,房顶轻。
2、探究制作方法。
看录像:建筑工人盖房子(快动作的播放)
你能找出制作建筑的顺序吗?地基——墙壁——门、窗——屋顶
(研究小组的模型)
先做什么?
房子的底部
门窗的形状(可以画、贴)
房顶
示范:(用纸建筑的学校)(和上节课效果图相符)
装饰方法:(材料)
房屋:
街道:
大门:
想一想还可以用怎样的方法、材料做?(学生说)
课件展示(盒子翻新法)(切割造型法)
说说你想还能设计怎样的学校?
3、你们小组想用什么材料,怎样做?
三、学生制作。
教师辅导。
四、欣赏评价。
1、每组同学围绕着建筑边走边看,欣赏评价。
2、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为学校的评审小组成员,听取各个小组的介绍与展示作品,并评出最佳创意、最佳效果等奖项。
五、拓展:
1、未来的孩子们在学校的愉快生活。
2、长大后为我们的家乡设计美好的未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