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文学语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十年代的文学语境
翟传鹏 zhaicp@xupt.edu.cn
第一节、80年代的文化语境 第一节、80年代的文化语境
一、文化归零运动 1.“两个凡是”与徘徊时期 1.“两个凡是” 2.真理问题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2.真理问题的大讨论: 一标准》 1978.5.11《光明日报》 一标准》( 1978.5.11《光明日报》 ) 3.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批两个凡是、终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批两个凡是、终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将工作重型转移到“ 将工作重型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倡导思想大解放和“民主” 上来”。倡导思想大解放和“民主”、 “科学”的精神。 科学”
五、五种文体: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影视 )、网络文学
六、六代作家 三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作家 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作家 五零后作家 六零后作家 七零后作家 八零后作家
4.第四次文代会(1979.10) 4.第四次文代会(1979.10) 邓小平讲话、“艺术民主” 邓小平讲话、“艺术民主”的确立、倡导 艺术自身的规律:执政党“ 艺术自身的规律:执政党“对文艺工作的 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 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 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 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 术事业。”重提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 术事业。”重提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
第二节:80年代 年代: 第二节:80年代:文学的黄金时代
一、对80年代的再评价 一、对80年代的再评价 1.80年代:文学的纯真时代与黄金时代 1.80年代:文学的纯真时代与黄金时代 2.80年代的文化热 2.80年代的文化热 3.传媒视野下的80年代文学 3.传媒视野下的80年代文学 4.政治与文学的关系,现代化与现代性的 4.政治与文学的关系,现代化与现代性的 “同构合谋” 同构合谋” 5.80年代文学鲜明的启蒙主义倾向与精英意 5.80年代文学鲜明的启蒙主义倾向与精英意 识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二、思想解放运动 1.人道主义观念的重新提出 1.人道主义观念的重新提出 2.启蒙主义理念的重新确立 2.启蒙主义理念的重新确立 3.关于“异化”问题的巨大争议 3.关于“异化”
三、西方哲学— 三、西方哲学—艺术思潮的影响 翻译热潮的掀起;针对外国文艺的期刊的恢复与 创办;现代热。 商务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商务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和袁可嘉 主编的“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选” 主编的“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选”(四卷八本) 影响盛大。 存在主义(萨特、海德格尔、加缪)、生命哲学 (伯格森)、权力意志论(尼采、叔本华)、弗 洛伊德、荣格的精神分析学和原型批评、现象学、 阐释学、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结构阐释学、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结构-后结构主 义、符号学、女权主义、语言哲学等。
通俗文学热的兴起。这是文学商品化的产 物,是文学走向市场的必然结果。80年代以 物,是文学走向市场的必然结果。80年代以 来港台地区以武侠和言情小说为代表的通 俗文学作品涌入祖国大陆,大陆的通俗文 学作品和刊物也竞相涌现,它们在满足读 者需求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低级庸俗的作 品。新时期文学中已出现严肃文学与通俗 文学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的现象。
现代主义的突起。对“文革” 现代主义的突起。对“文革”中荒诞现实 的深切体验和西方现代派的影响是其产生 的主要原因。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的 的主要原因。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的 兴起和争议、小说和话剧对现代派手法的 借鉴、关于“现代派和现代化” 借鉴、关于“现代派和现代化”的讨论, 为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本时期的出现奠定 了基础。80年代中期以来由先锋派小说、 了基础。80年代中期以来由先锋派小说、 “后崛起”诗歌、实验话剧和“新潮”批 后崛起”诗歌、实验话剧和“新潮” 评汇成一股强劲的文学潮流,以其艺术上 的反传统使现代主义成为多元审美格局中 的一元。
二、80年代主要文学热点与思潮 二、80年代主要文学热点与思潮 现实主义的深化。现实主义是本时期文学 创作和批评的主流和主轴。随着“ 创作和批评的主流和主轴。随着“伤痕文 学”的提出,现实主义精神得以恢复和不 断深化。它一方面以“写真实” 断深化。它一方面以“写真实”为口号, 贯彻于新时期文学之中;另一方面以开放 的态度吸收各种表现手法,打破传统现实 主义的单一形态,从而出现了心理现实主 义、魔幻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现代形 态。
二、两个命题:科学与民主 科学:科学技术,科学精神; 民主:民主政体,民主思想;
三、三个时代: 80年代:诗歌的时代 80年代:诗歌的时代 90年代:散文的时代 90年代:散文的时代 2000以来: 2000以来:媒介的时代
四、四次浪潮: 1979—1985:反思与回归浪潮 1979—1985:反思与回归浪潮 1985—1989:实验与探索浪潮 1985—1989:实验与探索浪潮 1989—1999:市场化与大众化浪潮 1989—1999:市场化与大众化浪潮 1999—2009:全球化与媒介化浪潮 1999—2009:全球化与媒介化浪潮
人道主义的张扬。滥觞于“伤痕文学” 人道主义的张扬。滥觞于“伤痕文学”和70 年代后期再度展开的关于人性、人道主义 的讨论,主旨是呼唤人情、人性、人道主 义,重新阐说“文学是人学” 义,重新阐说“文学是人学”的观点,肯 定人道主义在社会主义文学中的应有地位, 期望创作出既具有丰富复杂的人性内涵又 具有深厚具体的社会历史文化意蕴的艺术 形象。其意义被概括为“人的自觉” 形象。其意义被概括为“人的自觉”、 “人的重新发现”。 人的重新发现”
后现代性(或者较贬抑的称呼为“ 后现代性(或者较贬抑的称呼为“后现 代情境”)通常是指出现于现代性“之后” 代情境”)通常是指出现于现代性“之后” 的人类社会之经济和/ 的人类社会之经济和/或文化的状态或情境。 某些思想学派认为现代性结束于20世纪末, 某些思想学派认为现代性结束于20世纪末, 并由后现代性所取代;而其他学派则认为 后现代性一直延续至现在,并囊括了后现 代性的所代表的发展内容。后现代性的特 色包括了全球化、消费主义、权威的瓦解 以及知识的商品化. 以及知识的商品化.
文学“寻根”的提出。80年代中期“文化热” 文学“寻根”的提出。80年代中期“文化热” 的勃兴和对现代主义倾向的反拨引起部分 作家提出“寻根”口号,并贯彻于“ 作家提出“寻根”口号,并贯彻于“寻根 文学” 文学”中。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剖析、地域 文化的描绘、精神文化价值的重估是这一 思潮关注的重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批 判构成这一思潮的两极,为文学灌注了强 烈的文化意识。
一、一个主题:现代性 “现代性”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 现代性”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 系生成的时代。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 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现代性推进了民族 国家的历史实践,并且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政治观 念与法的观念,建立了高效率的社会组织机制, 创建了一整套以自由民主平等政治义为核心的价 值理念。哈贝马斯指出:“ 值理念。哈贝马斯指出:“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 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 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良无限发展。” 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和改良无限发展。”
三、80年代文学与后殖民?? 三、80年代文学与后殖民?? 1.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是一种文化殖民后的产 1.中国的现当代文学是一种文化殖民后的产 物。 2.80年代的向西方学习的逻辑起点 2.80年代的向西方学习的逻辑起点 3.如何认识与评价? 3.如何认识与评价?
第三节:后文革时代文学的基本形 第三节: 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