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参考)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步骤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步骤1. 收集、研究原始资料研究原始资料应从两方面着手:(1)读图。
弄明白产品或部件的具体结构、组成;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和连接方法;装配精度要求及设计人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这些要求。
(2) 审图。
通过结构工艺性分析,看产品结构是否便于拆装、调试和维修;对装配精度要求进行必要的精度校核. 审图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2。
决定装配生产组织形式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生产纲领和现场生产条件选择适当的生产组织形式。
3。
划分装配单元划分装配单元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将产品合理地分解为可单独装配的单元后,才能合理安排装配顺序和划分装配工序,这对于批量生产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装配单元可分为5级:零件、合件、组件、部件和产品,如图9-12所示。
(1)零件.产品制造的基本单元,也是组成产品的最基本的单元。
大多数零件都先装成合件、组件和部件后才进入总装, 只有少数零件直接进入总装.2)合件。
若干个零件用不可拆卸连接法(如焊接等)装配在一起后的装配单元及利用“合并加工修配法”装配在一起的几个零件(如双联转子泵的内外转子、发动机连杆小头孔和衬套等)称为合件。
(3)组件。
由一个或数个合件及零件组合成的相对较独立的组合体称为组件,如轴和装在该轴上的齿轮、轴承等都可看成是合件。
(4) 部件。
由若干零件、合件、组件组合而成,在产品中能完成一定的完整功能的独立单元称为部件,如车床的主轴箱、进给箱等。
4. 确定装配顺序(1)选择装配基准件。
无论哪一级装配单元,都要选定一个零件或比它低一级的装配单元作为装配基准件.其选择原则为:①基准件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部件。
②基准件应有较大的体积、重量和足够的支撑面以满足陆续装入零、部件时的作业要求和稳定性要求.③基准件的补充加工量应最少,尽可能不再有后续加工。
④基准件应有利于装配过程的检测、工序间的传递运输和翻身、转位等作业.2)确定装配顺序。
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
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以工艺规程的制定步骤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一、明确目标和需求工艺规程的制定首先要明确目标和需求,即确定制定该规程的目的和应用范围。
明确目标和需求有助于确定规程的内容和重点,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二、收集信息和资料在制定工艺规程之前,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
这些信息和资料包括工艺流程、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等。
收集信息和资料有助于制定规程时的参考和依据。
三、制定规程的结构和格式制定工艺规程时,需要确定规程的结构和格式。
规程的结构应该清晰明确,包括标题、目录、序言、主体内容和附录等部分。
规程的格式应该符合规范,包括文字的字号、字体和行间距等要求。
制定规程的结构和格式有助于规程的编写和阅读。
四、确定规程的内容和要求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确定工艺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规程的内容应该包括工艺流程、操作步骤、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原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以及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等。
规程的要求应该明确具体,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
五、编写规程的草稿在确定规程的内容和要求之后,可以开始编写规程的草稿。
编写规程时,应该注意语句通顺,使用词汇丰富,避免重复和冗长。
草稿的编写可以参考相关的模板和样例,确保规程的规范和一致性。
六、评审和修改规程编写完规程的草稿后,需要进行评审和修改。
评审可以邀请相关的专家和从业人员参与,对规程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检查和审查。
根据评审的结果,对规程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确保规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七、发布和实施规程经过评审和修改后,规程可以发布和实施。
发布规程时,应该将规程的内容和要求向相关的人员和部门进行宣传和培训,确保规程的理解和遵守。
实施规程后,应该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规程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八、定期评估和更新规程工艺规程的制定是一个持续改进和更新的过程。
定期评估和更新规程有助于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变化,确保规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
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如下:
1.确定生产任务和要求。
2.确定工艺路线和参数。
3.编写工艺规程。
制定工艺规程的好处包括:
提高生产效率:工艺规程规定了每个生产环节的操作步骤、方法和要求,使得生产过程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
这有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保证产品质量:工艺规程明确了每个生产环节的质量要求和标准,使得每个环节都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
这有助于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制定工艺规程,可以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和损耗。
这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提升员工技能水平:制定工艺规程需要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这需要员工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制定工艺规程,可以促使员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
保障员工安全:工艺规程中通常会包括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防护措施,规范员工的行为和操作规程,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
生产工艺操作规程
生产工艺操作规程1. 引言生产工艺操作规程是为了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规范,确保产品质量达到要求而制定的指南。
本文将详细介绍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制过程、内容及实施方法。
2. 编制目的和依据2.1 编制目的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生产操作流程,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减少操作失误和事故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2 编制依据编制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应参考以下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 成熟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技术要求;- 参考其他公司或行业的相关规程和经验。
3. 编制内容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3.1 产品和工艺参数列明生产的具体产品和产品规格要求,包括产品名称、型号、尺寸、材料等。
同时,还需明确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速度等。
3.2 设备和工具准备说明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包括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装夹具、安全防护设备等。
同时,还需对设备和工具的检查、校准和维护等进行描述。
3.3 操作流程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述生产操作的流程,包括每个步骤所需的操作动作、次序、方法和注意事项。
要求每个步骤都清晰明确,操作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
3.4 质量检验与控制说明生产过程中质量检验的标准和方法,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半成品的检验以及成品的最终检验。
还需说明如何记录和处理不合格品。
3.5 安全操作规范列举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事故,并说明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还需明确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和安全操作指导。
4. 实施方法4.1 培训与培训记录在生产工艺操作规程编制完成后,需要对相关操作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理解规程的内容和要求。
培训内容包括对规程的解读、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安全意识的提高。
培训过程应记录培训时间、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等信息。
4.2 定期检查与更新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应定期检查和更新,以适应新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1.确定工艺要求
首先要明确加工件的要求和技术要求,并根据加工件的材质、形状和用途等情况,确定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2.设计工件图纸
根据加工件的要求和规格,绘制详细的工件图纸,包括工件的尺寸、形状、数量、材质、加工面、加工精度、表面处理等信息。
3.选择加工工艺和工序
根据工件的材质、形状和技术要求,选择适当的加工工艺和工序,包括粗加工、精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4.编制工艺流程和工序卡
根据所选的加工工艺和工序,编制详细的工艺流程和工序卡,包括每个工序的操作方法、加工参数、工具、夹具、设备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
5.制定检验方案
根据工件的质量要求和加工精度要求,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案,并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确保工件的质量符合要求。
6.制定安全措施
根据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和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安全。
7.审核和评审
制定完工艺规程后,需要对规程进行审核和评审,并及时调整和完善,确保规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作者:王德涛来源:《职业·下旬》2010年第08期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操作的依据,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工艺规程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笔者就如何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工艺规程有错误或有好的建议,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经该工艺规程的主管工艺人员更改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更改。
一个零件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整体,对过程中任何工序的更改都要从整体的观点去分析。
2.工艺规程是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工艺规程是由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桥梁。
为了把零件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必须在物资方面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3.工艺规程是新厂建设和旧厂改造的重要技术资料在建设新厂或在老厂的基础上为某种新产品的投产扩建车间时,工艺规程可以提供生产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各类设备的布局、建筑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数量以及必须具备的技术等级等数据。
二、制定工艺规程所依据的技术资料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是从研究零件图及其技术条件开始的。
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其内容,将这些内容划分成工序,进而为各工序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根据零件图和规定的生产纲领决定取得毛坯的方法。
由此可见,制定工艺规程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产品零件图及有关部件图或总装图产品零件图和与之相应的技术条件是规定对所制零件要求的唯一文件,是零件制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唯一依据。
因此,产品零件图应当正确而完善。
工艺人员在为制定工艺规程而研究产品零件图时,其主要目的是认真领会零件图的各项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纲领生产纲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出产的产品数量。
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及要求
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及要求设计步骤及要求:⑴生产类型大批;⑵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采用新国标〕;⑶确定毛坯的种类、形状、尺寸和精度;⑷拟定工艺路线。
这是制定工艺规程的关键一步,其主要工作是:选择定位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加工顺序,确定工序集中与分散的程度,以及安排热处理、检验及其它辅助工序。
在拟定工艺路线时,一般是提出几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最后确定一个最佳的方案;⑸确定工序所采用的设备。
选择机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基本原则:①机床的加工尺寸范围应与工件的外形尺寸相适应。
②机床的精度应与工序要求的精度相适应。
③机床的生产率应与工件的生产类型相适应。
如果工件尺寸太大、精度要求过高,没有适当的设备可供选择时,应考虑机床改装或设计专用机床。
这时需要根据具体工序提出机床改装(或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中应提出与工序加工有关的必要数据、资料。
例如:工序尺寸、工序公差及技术要求、工件的定位、夹压方式,以及机床的总体布局、机床的生产率等;⑹确定各工序所采用的工艺装备。
选择工艺装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原则:①对夹具的选择。
②对刀具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应尽量选用标准刀具。
在组合机床上加工时,按工序集中原则组织生产,可采用专用的复合刀具。
③对量具的选择:量具主要是根据生产类型和所要求检验的精度来选择的。
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应采用通用夹具,大批量生产中,应采用极限量规、高生产率的检验夹具和检验仪器等;⑺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⑻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
但对于大批量流水线生产,尤其是自动线生产,则各工序、工步都需要规定切削用量,以便计算各工序的生产节拍。
⑼确定时间定额;⑽填写工艺文件。
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方法
§2-1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方法
一、工艺规程的主要内容 1、毛坯的材料、种类及外形尺寸。
2、加工零件的工艺路线。 3、各工序加工的内容和要求。 4、采用的设备及工艺装备。 5、工件指令的检验项目和方法。 6、切削用量、工时定额和工人技术等级等。
二、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 编制工艺规程的原则是,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 以最少的劳动消耗和最低的成本费用,按生产周期 的规定可靠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此外,还应在保 证达到加工质量的基础上,同时获得较高的生产率 和和经济效益。所以,在制定工艺规程时,要紧密 联系生产实际,根据零件的技术要求和生产批量的 大小,充分挖掘设备潜力,是加工零件的工艺过程 在技术上县今年,经济上合理,并且有良好的工作 条件。
3、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 4、定位基准的选择。 5、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的选择。
6、确定加工顺序 (1)加工阶段划分 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光整加工 (2)工序集中和工序分散 (3)确定加工工序 1)先基面后其它 2)先主后次 3) 先粗后精 4) 先面后孔
7、确定热处理工序
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装配工艺规程是指导装配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
装配工艺规程对保证装配质量、提高装配生产效率、缩短装配周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缩小装配占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它取决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的合理性。
1、产品的装配图及验收技术条件审核产品图样的完整性、正确性;分析产品的结构工艺性;审核产品装配的技术要求;分析和计算装配尺寸链。
2、确定装配方法和组织形式(1)装配方法: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2)组织形式:固定式,全部装配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完成,多用于单件小批生产。
移动式,将零部件用输送带按装配顺序从一个地点到下一地点,各装配地点的总和完成产品的全部装配。
3、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顺序将产品划分为套件、组件及部件等装配单元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最重要的一个步骤。
任何装配单元都要选定某一零件或比它低一级的装配单元作为装配基准。
装配基准件应是产品的基体或主干零件、部件,应有较大的体积和重量,有足够的支撑面和较多的公共结合面。
划分装配单元、确定装配基准零件以后,即可以安排装配顺序,并以装配单元系统图的形式表示,具体是按先难后易、先内后外、先下后上、预处理工序在前得原则进行。
4、划分装配工序(1)确定工序集中和分散;(2)划分装配工序,确定工序内容;(3)确定工序所需要的设备和工具;(4)制定各工序装配操作规范;(5)制定各工序装配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6)确定工序时间定额,平衡各工序节拍。
5、编制装配工艺文件(1)单件小批生产时,只绘制装配系统图,装配时,按产品装配图和装配系统图工作。
(2)成批生产时,要制定部件、总装的装配工艺卡,写明工序次序,简要工序内容,设备名称,工夹具编号和名称。
工人技术等级和时间定额等项。
(3)大批大量生产中,不仅要制定装配工艺卡,还要制定装配工序卡,以直接指导工人进行产品装配。
工艺规程的设计
工艺规程的设计
制定工艺规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下面是工艺规程的设计步骤:
1.确定产品生产需求:明确产品的物理、化学、机械特性及工作环境、技术标准和质量标准。
了解产品生产的基本情况,以便制定出能够满足需求的工艺。
2.分析生产过程:通过对现有的工艺流程、生产装置和技术工艺的分析,了解产品生产所需的过程流程、原材料、设备和人力资源,确定产量、质量特性和生产效率。
3.选择生产工艺: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需求,找出适合产品生产的工艺方案或生产工艺流程,考虑到加工精度、材料成本等因素。
4.评估工艺性能:评价工艺方案的可行性和工艺性能,根据科学的实验原理和经验经过测试,确保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能正常使用。
5.制定工艺规程:综合以上步骤所得到的生产过程信息,制定适合产品生产的工艺规程。
包括工艺流程线路、关键工序参数、工艺所需配件、设备维护维修方案、检验方法、质量检测记录表等。
6.评审工艺规程:利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审核程序,对制定的工艺规程进行审核。
审核后经过纠正和改进,确保工艺规程的严谨性、完整性和合理性。
7.实施工艺规程:对制定好的工艺规程进行宣传、培训和贯彻执行,确保每位员工能够掌握干活的技能和全程生产参数的控制。
制定机械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9
第10页/共14页
5.1.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及 内容
表5-4 各类毛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毛坯种类
制造精度 (IT)
加工 余量
原材料
工件尺寸
工件 形状
机械性能
11
第12页/共14页
5.1.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步骤及 内容
6. 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和公差(见5.5节) 7. 确定切削用量(见3.5节) 8. 确定各工序工时定额(见5.8节) 9. 评价工艺路线
对所制定的工艺方案应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并应对多 种工艺方案进行比较,或采用优化方法,以确定出最 优工艺方案(见5.8节)。 10. 填写或打印工艺文件
1.分析零件工作图和产品装配图 了解产品的用途、性能及工作条件,明确零件在产品
中的位置、功用及其主要的技术要求。
2.工艺审查 审查图纸上的尺寸、视图和技术要求是否完整、正确
、统一,分析主要技术要求是否合理、适当,审查零件 结构工艺性(P29)。
3.确定毛坯的种类及其制造方法 确定毛坯的依据是零件在产品中的作用、零件本身的
格式(通常为表格或图表)和要求描述出来,作为指令 性技术文件,即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包括: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为说明零件机械加工工艺 过程的工艺文件;
工序卡——对每道工序作详细说明、可直接用于指 导工人操作的工艺文件;
检验工序卡——对成批或大量生产中重要检验工序 作详细说明、指导检验的工艺文件;
机床调整卡——大批量生产中对由自动线、流水线 上的机床以及由自动机或半自动机完成的工序,为调整 工提供机床调整依据的工艺文件。
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精)
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
(1)了解模具的设计意图和整体结构、各零部件的相互关系和功能以及配合要求等,吃透每个零部件的加工工艺性和装配工艺性。
(2)根据每个零件的数量确定其采用单件生产还是多件生产方式(多型腔模具);
(3)根据所采用的毛坯类型确定毛坯的下料尺寸;
(4)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形状尺寸和位置尺寸、表面粗糙度、材料及热处理、制造公差)、零件的结构、形状确定主要加工面的加工工艺方法、工序和定位基准;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余量即各工序尺寸和公差以及技术要求;
(6)配置相应的机床、刀具、夹具、工具、量具;
(7)确定各工序的切削参数和工时定额;
(8)填写并完成工艺过程综合卡的制订。
简述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
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成本。
制订工艺规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原材料、加工工艺、设备能力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将从几个关键步骤来简述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过程。
一、产品设计与工艺设计的衔接产品设计是工艺设计的基础,产品的结构和形状决定了加工工艺的选择和工艺参数的确定。
在制订工艺规程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产品的设计要求,包括产品的材料、尺寸、精度等特性。
只有明确了产品的设计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加工工艺。
二、工艺路线的确定在了解产品设计要求的基础上,需要确定加工工艺的路线。
这包括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加工工序、加工顺序以及每个工序所需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参数。
确定工艺路线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加工设备的技术指标和能力。
在确定工艺路线时,需要综合考虑生产效率、成本、质量等多方面因素,力求在满足产品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工艺参数的确定确定工艺路线后,需要对每个工序的加工方式和工艺参数进行详细的确定。
这包括了机床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切削参数的确定等。
在确定工艺参数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的性能和加工性能,以及加工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加工设备的状态。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试制加工,不断调整和优化工艺参数,以确保产品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四、工艺文件的编制制订完工艺规程后,需要将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等内容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编制成工艺文件。
工艺文件是生产操作的指导书,对于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都有重要的作用。
工艺文件的编制需要准确详细,清晰易懂。
并且,要不断地根据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完善,以确保工艺文件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在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不断地提高工艺规程的质量,不断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总结,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果。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完整版)
3、 组成
封闭环:
4、增、减环判别方法
(2)步
骤
•分析研究产品图纸 •工艺性分析 •选择毛坯 •拟订工艺路线 •选择设备、工装 •技术经济分析 •确定工序余量、工序尺寸 •确定切削用量、工时定额 •填写工艺文件
课题二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选择
采用毛坯上未经加工 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
定位基准
1、粗基准 2、精基准 3、辅助基准
采用经过加工的表面 作为定位基准。
缺点: 设备工艺装备投资大、调整、维护复杂,生产准备工作 量大,更换新产品困难,柔性差。
2)工序分散的特点:
①工序多,工艺过程长,各工序加工内容少,有的情况只
有一 个工步。 ②所使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较简单,易于调整,掌握。 ③有利于选用合理的切削用量,减少工序基本时间 ④设备数量多,生产面积大,人员多,但不易于适应新
三、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工序集中的特点 优点:①零件各加工表面的加工集中在少数几道工序内完成,各
工序内容多,工步多。
②有利于采用高效的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生产效率高。 ③生产面积和操作工人数减少,工艺路线短。 ④可简化生产计划和生产组织工作。 ⑤工件装夹次数减少,辅助时间缩短,加工表面间的位置精
度易于保证。
例:图示零件加工台阶面
切削平面
A1
A1
A2 A2 δ(本道工序加工精度)
设计基准(定位基准)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工艺规程是生产工人操作的依据,在加工过程中操作者要不折不扣地按照工艺规程进行生产。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出现,作为指导生产活动的工艺规程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笔者就如何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谈一下浅显的看法。
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1.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技术文件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工艺规程有错误或有好的建议,应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经该工艺规程的主管工艺人员更改并经批准后才能执行,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更改。
一个零件的工艺过程是一个整体,对过程中任何工序的更改都要从整体的观点去分析。
2.工艺规程是进行生产准备和生产管理的依据工艺规程是由产品设计到加工制造的桥梁。
为了把零件的设计图样变成产品,必须在物资方面以及生产管理方面做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3.工艺规程是新厂建设和旧厂改造的重要技术资料在建设新厂或在老厂的基础上为某种新产品的投产扩建车间时,工艺规程可以提供生产需要的机床和其他设备的种类、规格、数量、各类设备的布局、建筑面积、生产工人的工种、数量以及必须具备的技术等级等数据。
二、制定工艺规程所依据的技术资料制定工艺规程的工作是从研究零件图及其技术条件开始的。
工艺人员在制定工艺规程时,首先要确定其内容,将这些内容划分成工序,进而为各工序选择适当的设备,并根据零件图和规定的生产纲领决定取得毛坯的方法。
由此可见,制定工艺规程应当具备以下主要技术资料。
1.产品零件图及有关部件图或总装图产品零件图和与之相应的技术条件是规定对所制零件要求的唯一文件,是零件制成后进行检验和验收的唯一依据。
因此,产品零件图应当正确而完善。
工艺人员在为制定工艺规程而研究产品零件图时,其主要目的是认真领会零件图的各项技术要求,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确保产品质量。
2.生产纲领生产纲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应当出产的产品数量。
有了规定的生产纲领,才能据以确定采用哪种方式组织生产,才能合理地确定毛坯的制造方法,才能在拟订工艺过程时确定工序集中或工序分散的程度。
模具制定工艺规程的具体步骤
模具制定工艺规程的具体步骤装配工艺过程:压入导柱--装导套--压入导套--检验。
1)对零件图进行工艺分析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型孔工艺过程:(1)毛坯准备(2)刨六面,将毛坯刨成六面体(3)磨上下平面及角尺面(4)钳工划线、并加工销孔和螺钉孔(5)去型孔内部废料(6)热处理(7)平磨上下两面和角尺面(8)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型孔(9)将加工好的凹模进行稳定回火(10)钳工研磨销孔及凹模刃口,使使型孔达到规定的技术要求。
加工阶段划分: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光整加工阶段。
/划分目的:保证加工质量、合理使用设备、便于安排热处理。
对刀点:当用夹具时常用与工件零点有固定联系尺寸的圆柱销等进行对刀,则用对刀点作起刀点。
定位:块规角尺定位法、十字划线定位法、定位板定位法。
19、记住数控程序常用的指令代码:G01G02G03G17~19G40~44G90~91万能夹具组成:正弦头、尾架、底座、十字托板(由一双相互垂直的精密丝杆螺母副组成)电极丝初始位置确定:目视法(基准面法、十字基准线法);电阻法。
D、量具的选择:单件小批量使用通用量具;大批使用量规和高生产率的专用检具。
35、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组成:床身、坐标工作台、运丝机构、工作液循环系统、高频脉冲电源、数字程序控制系统。
10、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位置精度。
1)对产品装配图和零件图的分析与工艺审查正弦精密平口钳:可用于加工平面、斜面、刚性较大的材料。
加工顺序的安排: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基准先行,先面后孔。
)3)工序卡片:工序加工过程所必须的工艺资料。
7)数值计算工艺方法:a、单电极平动加工法(先高效低损耗电规准进行粗加工--依次改变电规准,加大平动量--最后使用的电极加工规准小,损耗量小)。
正弦分中夹具主要组成部分:正弦头、尾架、底座。
B、夹具的选择:单件小批量生产应尽量选用通用夹具;大批量使用专用夹具。
34、线切割与成形加工相比的特点:a、不需要制专用电极,电极丝可反复使用,成本低。
制订装配工艺规程的方法与步骤
装配时(无论是部装或总装)必须有基准零件或基准 部件,它们是装配工作的基础,其作用是连接需要装在 一起的零件或部件,并决定这些零部件之间的正确位置。
2、装配内容
(1)清洗
对轴承,密封件,精密偶件以及有特殊清洗要求的零 件,装配前要进行清洗。
这里所指的装配方法,其含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 是指手工装配还是机械装配;另一方面是指保证装配精度 的工艺方法和装配尺寸链的计算方法。对前者的选择,主 要取决于生产纲领和产品的装配工艺性,但也要考虑产品 尺寸和质量的大小以及结构的复杂程度;对后者的选择则 主要取决于生产纲领和装配精度,但也与装配尺寸链中组 成环数的多少有关。
其中组成环由相关零件
的尺寸或相互位置关系所组
成,可分为增环和减环,封
闭环为装配过程最后形成的
一环,即装配后获得的精度
或技术要求。这种要求是通
过把零、部件装配好后才最
终形成和保证的。
图 7-2轴和孔的配合尺寸链
和工艺尺寸链一样,装配尺寸链中也有线性尺寸 链和角度尺寸链之分,图7-2属前者;图7-3属后者, 其组成环由平行度和垂直度等组成。
合适的可调零件来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 与修配法的实质相同。 分为可动调整法、固定调整法和误差抵消法三种。
表7-1 各种装配方法适用范围和应用实例
装配方法
适用范围
应用举例
完全互换法
适用于零件数较少、批量很大、零
汽车、拖拉机、缝纫机及小型
件可用经济精度加工时
电机的部分部件
不完全互换法
适用于零件数稍多、批量大、零件 加工精度需适当放宽时
生产活动在一定时期内重复
长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一、准备工作1.明确目标和需求:明确制定工艺规程的目标和需求,确定规程的具体内容和范围,例如产品生产工艺、加工方法、交接要求等。
2.收集资料和信息: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技术规范、产品要求等,了解工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
3.组织专业团队:组织由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包括工艺工程师、生产主管、质量控制人员等,确保制定的规程科学合理。
二、分析研究1.流程分析:对产品的生产流程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各个环节的操作步骤、工艺设备和原材料要求。
2.风险评估:根据产品特点和工艺流程,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技术选型:根据生产的要求和可行性分析,选择适当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同时考虑成本和效益。
4.标准制定: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制定符合规范的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三、编写规程1.明确结构和格式:确定工艺规程的结构和格式,包括目录、名称、序号等基本内容,使规程易于阅读和理解。
2.写作规范:规范制定规程的写作格式,例如语言简洁明了、条理清晰,使用表格、流程图等工具,并添加必要的注解和说明。
3.内容完整:确保规程内容完整,包括工艺步骤、设备使用、操作方法、安全要求、质量检验等各个环节的详细说明。
4.流程确认:将编写好的规程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审查确认,确保规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修订和完善不足之处。
四、培训实施1.培训准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规程培训,包括工艺人员、操作人员、质控人员等,确保他们理解和掌握规程内容。
2.培训过程:在实际操作中进行规程培训,示范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流程,强调安全要求和质量控制标准,解答学员的问题。
3.记录和评估:记录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问题,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计划。
五、监督和审核1.监督执行:对制定的工艺规程进行监督和执行的全过程管理,加强对工艺过程的监控和控制,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5.1制订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
5.1.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所需的原始资料
(1)产品的全套装配图及零件图。
(2)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
(3)产品的生产纲领及生产类型。 (4)零件毛坯图及毛坯生产情况。 (5)本厂(车间)的生产条件。 (6)各种有关手册、标准等技术资料。 (7)国内外先进工艺及生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5.1.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内容及步骤
设 备 名 称 及 编 号
时 间 定 额(min) 技术等 级
夹 具
刀 具
量 具
单 件
准备 — 终结
更改内 容
编制
抄 写
校对
审核
批 准
5.1.1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其作用
(4)工艺规程的作用
①工艺规程是指导生产的主要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的制定
上一页 下一页
二、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 制订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主要有:
(1)产品整套装配图和零件工作图; (2)产品年产量; (3)本厂生产条件:设备、工装、工人技术水平 等情况; (4)毛坯生产和供应条件; (5)产品的验收质量标准。
b、在大批大量生产中,为保证高的生产率和高 的成品率。常把原用于高光洁度的加工方法用于 获得较差的表面粗糙度。
如:连杆孔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为0.8μm, 采用Ra可达0.04~0.32的珩磨加工方法,用 以获得高质、高效率。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6.2 结构工艺性
一、结构和工艺的联系 1、结构工艺性
——同一产品可以有多种不同结构,所需 花费的加工量也不大相同。
——所谓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产品在能满足使 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也就是机器和零件的结构是否便于加工,装配和 维修。即在满足机器工作性能的前提下能适应经济、 高效制造过程的需要,达到优质、高产、低成本。
上一页 下一页
整体结构
例如:双联斜齿轮的加工
∵齿轮间的轴向距离很小∴小齿圈 不能用滚齿加工、只能用插齿加工; 又∵插斜齿需专用螺旋导轨。
∴它的结构工艺性不好。
焊接处
——若能采用电子束焊,先分别滚切 两个齿轮,再将它们焊成一体,这样 的制造工艺就较好,且能缩短齿轮间 的轴向尺寸。
——由此可见,结构对工艺有着重要的
①结构应能分解成独立装配单元; 好处:
a.以便于组织平行的流水装配作业,缩短装配期。 b.组件和具有独立功能的部件可单独进行检验和试车调整, 更好地保证总装质量并减少装配时间和装配的劳动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
1.分析设计对象
阅读零件图,了解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
分析时着重抓住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2.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
确定毛坯种类和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适应。
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和夹紧点时有所依据。
查手册或访问数据库,确定主要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和公差。
如若对查表值或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
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
毛坯图上应标出毛坯尺寸、公差、技术要求,以及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圆角半径和拔模斜度等。
3.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零件的结构、技术特点和生产批量将直接影响到所制定的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程度,这在制定工艺路线的各项内容时必须随时考虑到。
(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针对主要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由精到粗地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
可查阅工艺手册中典型表面的典型加工方案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选择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方法,对其它加工表面也作类似处理。
(2)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并综合考虑零件的特征及加工方法,选择零件表面最终加工所用精基准和中间工序所用的精基准以及最初工序的粗基准。
(3)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及零件的特征,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在各种工艺资料中介绍的各种典型零件在不同产量下的工艺路线(其中已经包括
了工艺顺序、工序集中与分散和加工阶段的划分等内容),以及在生产实习和工厂参观时所了解到的现场工艺方案,皆可供设计时参考。
对热处理工序、中间检验、清洗、终检等辅助工序,以及一些次要工序(或工步)如去毛刺、倒角等,应注意在工艺方案中安排适当的位置,防止遗漏。
(4)选择各工序所用机床、夹具、刀具、量具和辅具
机床及刀、夹、量、辅具类型的选择应与设计零件的生产类型、零件的材料、零件的外形尺寸和加工表面尺寸、零件的结构特点、该工序的加工质量要求以及生产率和经济性等相适应,并应充分考虑工厂的现有生产条件,尽量采用标准设备和工具。
机床及工艺装备的选择可参阅有关的工艺、机床和刀、夹、量、辅具手册,也可访问数据库。
(5)工艺方案和内容的论证
根据设计零件的不同的特点,可有选择地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艺论证:
1)对比较复杂的零件,可考虑两个甚至更多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择优而定,并在说明书中论证其合理性。
2)当设计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是通过两个甚至更多的工序综合加以保证时,应用工艺尺寸链方法加以分析计算,从而有根据地确定有关工序的工序尺寸公差和工序技术要求。
3)对于影响零件主要技术要求且误差因素较复杂的重要工序,需要分析论证如何保证该工序技术要求,从而明确提出对定位精度、夹具设计精度、工艺调整精度、机床和加工方法精度甚至刀具精度(若有影响)等方面的要求。
4)其它的在设计中需要应加以论证分析的内容。
(6)填写工艺过程卡片
工艺过程卡片的格式可参考附图S0-1。
该工艺过程卡片的格式较工厂所用的工艺过程卡片(实际上各行各业甚至各工厂其卡片格式也不尽相同)有所简化,更适于学习阶段使用。
机械加工以前的工序如铸造、人工时效等在工艺工程卡片中要有所记载,但不编工序号,工艺过程卡片在课程设计中只填写本次课程设计所涉及到的内容。
(7)机械加工工序设计
对于重要的加工工序,要求进行工序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
1)划分工步根据工序内容及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合理划分工步。
2)确定加工余量用查表法确定各主要加工面的工序(工步)余量。
因毛坯总余量已由毛坯(图)在设计阶段定出,故粗加工工序(工步)余量应由总余量减去精加工、半精加工余量之和而得出。
若某一表面仅需一次粗加工即成活,则该表面的粗加工余量就等于已确定出的毛坯总余量。
3)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对简单加工的情况,工序尺寸可由后续加工的工序尺寸加上名义工序余量简单求得,工序公差可用查表法按加工经济精度确定。
对加工时有基准转换的较复杂的情况,需用工艺尺寸链来求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4)选择切削用量切削用量可用查表法或访问数据库方法初步确定,再参照所用机床的实际转速、走刀量档数最后确定。
(8)填写主要工序的工序卡并画出工序简图
课程设计用简化的工序卡片格式见附图S0-2。
在工序卡上要求绘制出工序简图。
工序简图按照缩小的比例画出,不一定很严格。
如零件复杂不能在工序卡片中表示时,可用另页单独绘出。
工序简图尽量选用一个视图,图中工件是处在加工位置、夹紧状态,用细实线画出工件的主要特征轮廓。
本工序的加工面用粗实线画出。
为使工序简图能用最少视图表达,对定位夹紧表面以规定的符号来表示,见附表S0-3。
最后还要详细标明本工序的加工质量要求,包括工序尺寸和公差、表面粗糙度以及工序技术要求等。
对多刀、多工位加工,还应附有刀具调整示意图。
表S0-1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表S0-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表S0-3 常用定位夹紧示意符号(摘自JB/Z174-82)
一个处处像别人表明自己优秀的,恰恰证明了他(她)并不优秀,或者说缺什么,便炫耀什么。
真正的优秀,并不是指一个人完美无缺,偶像般的光芒四射。
而是要真实地活着,真实地爱着。
对生活饱有热情,满足与一些小确幸,也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内心始终如孩童般的纯真。
要知道,你走的每一步,都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都是为了不辜负所有的好年华。
一个真实的人,一定也是个有担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