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
2024年初高中语文衔接:学习方法指导+课件
![2024年初高中语文衔接:学习方法指导+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e9b85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c.png)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6)练,一是通过练习,巩固提高所学知识,及时查 漏补缺。练习时认真对待,规范答题,及时整理笔记。二 是勤练笔,认真对待每次习作,老师批改后要认真修改, 不断完善。
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希望大家牢记六字诀,结合个 人情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踏踏实实为语文学习 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为后期的学习提 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后,祝愿大家在高中阶段能学有所 得、学有所成。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二、牢记“听、说、读、写、思、练”六字诀 (2)说,一是上课要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讨论、 多和人交流看法。二是要多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懂就问。 三是积极参加朗诵、演讲、辩论等活动,提高表达能力。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二、牢记“听、说、读、写、思、练”六字诀 (3)读,一是读背课内要求熟记的内容,大声读出, 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二是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名著、报刊 等,拓宽视野、丰富情感。
二、高中语文的变化及要求
变化之一,教学内容加深了。从教材看,初中学的 是一般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高中学的是复杂的记 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从教学要求看,学习的内容也 明显加深了。如议论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三要 “能把握文章阐述的观点,了解论证方法,领会语言的 严密性”,而到高中则要求“能理清层次,把握中心论 点,分析论证方法,注意文章的逻辑性”。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一、课堂学习“三步走” (1)主动预习 提前阅读将学课文甚至了解该单元其他课文内容,确 立课堂学习目标。对于文言文单元,要求熟读课文,动手 圈点勾画,旁批疑难点。
四、高一语文学法指导
一、课堂学习“三步走” (2)专心听讲 上好课、听好课是学习各门功课的重要途径。听课要 眼到、手到、心到,要跟随老师思路,作好笔记。只有在 课堂上达到对老师所讲内容的最基本的消化吸收,才可能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初升高)高一语文衔接班第1讲——学法指导
![(初升高)高一语文衔接班第1讲——学法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2a9da934a8114431b90dd8ba.png)
(初升高)高一语文衔接班第1讲——学法指导初升高衔接之语文第一讲——高中语文学习入门关窍一、学习目标:⏹ 了解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的不同,中考与高考语文学科考查依据的不同⏹ 明确高中语文的学习特点⏹ 了解如何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等⏹ 解决初升高衔接阶段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易出现的问题。
二、学习重点:⏹ 高中语文学习在知识储备、能力要求以及学习机制上与初中阶段的不同之处;⏹ 如何避免初高中衔接阶段容易出现的学习上的问题;⏹ 如何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保持和强化学生已有的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进一步发展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要求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最终建立符合高中语文学习规律的学习机制。
总之,就是要让学生在高中起始年段尽快适应高中语文学习,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重点讲解:1、教材层面分析(包括教学标准和能力培养要求比较;教材编排指导思想比较;中考、高考考试要求比较等)高中学什么高中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学习的基本“四维能力”:听、说、读、写。
2、教师教法分析高中老师怎么教1)基础知识靠自己2)课外拓展靠自己3)课堂听课是在听“启示”4)课堂成果是“受到启发有感悟”3、学生学法分析与指导学好语文要做到的三件事1)听好课:专心,积极主动2)读好书:静心,持之以恒3)写好文:用心,务去陈言4、指导学生如何在这个暑假进行语文的复习和预习,做好高一新学期学习的准备。
这个暑假做什么1)利用暑假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2)利用暑假多做事,多思考。
3)利用暑假多动笔。
四、学习小贴士:(要点:多一些经验、技巧的指导。
也可以是一段有启发性的文字。
)1、高中语文学习要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定势,掌握并贯彻自主学习、自觉读写、主动探究即主动学习的原则。
做到课前预习、圈点批注,复习旧知识、理解新知识,把新旧知识进行粗略的联系,力争自己从预习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课上要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后要及时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优秀7篇)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659c2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13.png)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优秀7篇)高一年级上学期是过渡期,是学生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关键期,高一语文备课组根据这一时期特点,和去年高一新生学情,新课标的精神与要求,特制定如下计划:一、明确目标和要求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新教材必修一、二册的学习,其具体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阅读古代诗歌、散文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语文积累,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大胆应用、勇于创新,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二、学习新课程理念,共同探究新教法面对新教材、新内容,备课组定期开展新课标学习活动,领会其精神、探究其本质,并发挥各位老师的主观能动性,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然后各老师根据自己特长,自己学生的学情进行创造性的二次备课,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围绕如何实施新课标,用好模块教材,我们高一备课组准备用“从问题到课题”的方式进行动态生成研究,如何激发学生学语文热情,如何提高语文课的实效性,其间会产生哪些问题,把此问题定为研究课题,不断摸索,开拓创新,努力探究出实用的新教法、新学法。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能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学习策略快速提升自己,合作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探究是创新的前提,是发展的必备品格,我们倡导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高中语文的习惯一个记者采访一位科学家成功的秘诀,答曰:在幼儿班养成的习惯,可见良好的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备课组预备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高一学生以下良好习惯。
如:查字典的习惯、主动积累的习惯、善于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规范书写的习惯、喜欢读好书的习惯。
五、积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不但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尤其在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
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 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优秀五篇)
![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 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优秀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461fbb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c.png)
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优秀五篇)新教材高一语文教案新课标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篇一1.带着感情朗读和背诵这两首诗。
2.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能分辨出联想和想象。
学习过程:前置作业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缥缈( ) 笼罩( ) 鲛人( )疏星( )灯笼( )隔( )2.积累词语:缥缈:笼罩:疏星:鲛人:陈列:课堂探究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它与传说的故事有何不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谈谈《静夜》中表现出的理想、愿望和情绪。
3.总结两首诗,看看写景和想象有什么样的联系?4.课内精读:《天上的街市》(1.第1节由街灯写到明星,这是运用的艺术手法,由明星想到“有美丽的街市”和“一些物品”,这又是运用的创作手法。
(2)这首诗既有现实主义,又有想象,其中第一节是现实主义,第二节是想象。
(3.诗中的牛郎织女与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有着明显的不同,为什么这样写?(4.诗的后3节连用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有什么表达作用?(5.有的同学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的“朵”字使用不当,应改成“颗”字才准确,你认为呢?为什么?(6)从下列词组中选一组,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编一个合理生动的故事。
(1)汉堡小蚂蚁红背包(2)月亮古树蜻蜓当堂检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教你唱咯咯咯①今天这课上的,俩字儿:郁闷!②三分钟!就剩最后的三分钟!按照安全好的,由姜雨涵作小结,谈收获,这课就结束了,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呀!偏偏这个时候,这个李冒儿,今天又举了手,我就知道他要坏事,可当着那么多听课老师的面,我又不能不点他。
果然,他大咧咧地站起来,说什么黄鼠狼是有害动物。
书上写的明明白白,黄鼠狼吃田鼠和玉米虫,是有益动物,我要他再读读课文,他直着脖子说:“黄鼠狼偷人类的鸡吃,是有名的‘偷鸡婆’,它就是有害动物!”我真恨不得扒了他的皮,当然,有那么多老师看着,我是不能扒他的皮的。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3篇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91a162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8.png)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3篇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1(早读时,给新生讲了《世说新语》上的一篇文: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
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偷,那得行礼!”)课前,我走进教室,班上的李进同学在擦黑板。
我在讲台上,正好看到多媒体平台里有一个棒棒糖。
李进擦完黑板,我叫住他:“李进,停一下。
今天你是第一个擦黑板,奖你一个棒棒糖。
”同学们哈哈大笑。
上课了。
“老师——好!”“孩子们好!”学生脸上露出笑意,也有些儿惊奇。
“我这里之所以用‘孩子们’称呼你们,而不用‘同学们’称呼你们,因为我觉得‘同学们’体现、反映的是师生关系,而‘孩子们’更多地是反映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我认为,老师其实和你们的父母一样,可以为你们任劳任怨,可以为你们赴汤蹈火,可以为你们奉献一切,可以为你们的成功而开心幸福,可以为你们的过错理解宽容。
今天,我用‘孩子们’称呼你们,这也是表明我作为老师的一份责任:我会像你们的父母一样呵护你们成长!下面,老师给你们一个惊喜——好不好?”“好!”“猜一下。
”“猜不着。
”“我要给你们一人一个拥抱!”“好!”我走下讲台,从进门口开始,一一地跟他们拥抱(今天教室里没有女生,我计划给女生的是一个握手),并给他们说着一个关键词:努力!接下来,我给他们介绍了我自己:不足——普通话不太标准;特长——写作。
今天没有正式上语文课,我跟他们交流的是如何学语文。
“语文”由“语言”和“文学”组成,“语言”:会读(音),读准;会写(字),写准;会用(词),用准。
“文学”:一是欣赏,写点赏析;二是写作,写日记,写周记,写摘录,写博客,写。
最后,我给他们布置了第一篇作业:我的高中第一课。
字数不限,写出真情实感即可。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2先看一则新闻: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曾痛斥:语文凭什么要给数学让路?未来语文将成为中高考的杀器,高考要实现15%考生做不完卷子。
清华大学教授王文湛:“今后高考主要考语文,因为要考两次,数学降低难度,今后高考的区分度主要在语文,语文主要在。
高中高一语文教案(精选5篇)
![高中高一语文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94c58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8.png)
高中高一语文教案(精选5篇)高中高一语文教案(精选5篇)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中高一语文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高中高一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研习,使学生理解文中用典的含义和表达上的作用;2、进行诵读,体味作者借古事抒发抗金救国,收复中原的热切愿望、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统治者屈辱求和,昏聩无能的愤概;3、通过苏辛豪放词风的差异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豪放词的特点。
【重点难点】1、探讨用典的意义;2、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词人的情感,感受豪放的词风。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复习。
1、预习课文,对照课文下注释通读全词做到初步理解并注意以下词语。
风流:这里指英雄遗风,即英雄人物在历史舞台上所创伟绩带来的意义上的影响,所谓流风余韵。
气吞万里:豪气简直能吞没万里江山,形容气概非凡。
草草:本来是杂乱不齐的样子,这里引申作草率马虎。
北顾:回头向北望。
可堪:哪堪,怎堪,也就是怎能忍受的意思。
2、阅读辛弃疾的有关生平资料以及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资料。
(材料在课前一天下发)3、检查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4、指名学生回答:作者在词中描写赤壁景象,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此设计不仅复习了旧知,还为导入新课作了很好的过渡)明确:赤壁之景,显得雄伟惊骇,既烘托了当年古战场战斗之激烈,又有力地衬托了英雄人物。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登临赤壁,赤壁的惊涛骇浪勾起了苏轼无限遐想,与雄姿英发,少年得志的周瑜相比,年近半百的东坡自然会生发无限的感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继苏轼后的另一位豪放词派的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来思考登上京口北固亭的辛弃疾,又会作何感想呢?(设计说明:由刚学过的豪放词派代表苏轼的作品引入学习另一位豪放词派代表辛弃疾的作品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并能与复习旧知衔接起来。
高一语文衔接课程设计
![高一语文衔接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d9c3241711cc7930b71629.png)
高一语文衔接课课程设计提要(2020年8月)第一课时走进高中认识语文认识语文,明确要求,激发兴趣,激励信心1.语文史论:认识“语文”一词的来源2.语文学科的教育目的及任务:结合语文实践阐释3.初高中语文的异同:特点阐释及举例说明(以作文为例)4.高中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特别强调:微写作与读书分享活动。
作业设计:微写作——以“军训”为话题,分别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记叙性文字及说明性文字,要求记叙有一定的波澜,说明至少用两种说明方法。
第二课时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建构与运用1.语言建构的内涵结合实例阐释2.语言建构的具体要求结合实例阐释3.示例1:2020年高考全国卷Ⅰ21题新闻报道压缩题示例2:项俊平诗歌《母亲》鉴赏题作业设计:1.限时训练。
2.微写作——“以军训最难忘的瞬间”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描写性文字,至少运用两种描写方法。
第三课时语文核心素养之思维发展与提升1.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内涵及要求结合实例阐释理解并明确说出五大思维能力及五种思维品质。
2.示例1:思考并回答“当今世界文化正处在深刻危机之中”的论题。
示例2:2020年江苏卷根据语言简析王熙凤形象。
记录恩格斯名言: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最美的花朵。
第四课时语文核心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1. 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内涵与要求结合实例阐释2.示例1:鉴赏萨福诗歌《暮色》。
示例2:鉴赏唐代韦庄诗歌《纪村事》作业设计:1.限时训练。
2.微写作——以“军训”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
要求中心明确,条理清晰,采用至少两种论证方法。
第五课时语文核心素养之文化传承与理解1.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内涵及要求结合实例阐释2.文化及中华文化内涵阐释3.示例1:赏析《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赏析《诗经·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由此引发后人诗词中以花喻人的典型诗句。
新高一暑假语文衔接课程
![新高一暑假语文衔接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b6691778a417866fb84a8e54.png)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程一、课程说明课程目标以新高一必修、选修教材为基础,以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为依托,让学生尽快从初中语文学习模式转入高中语文学习模式。
注重思维训练、注重双基,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最终形成基本的、完整的、知识与能力并重的高一学习体例。
课程以知识板块为基础,分“古代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四大板块。
各版块基本按照“知识梳理”——“例题精析”——“强化练习”——“综合检测”的步骤进行。
其中,“知识梳理”部分,侧重知识本身的梳理以及知识点在考试中的要求,兼顾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以及知识的运用。
“例题精析”部分,侧重知识点的具体考查,包括考查的类型、审题的角度、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步骤与方法等,集中体现课外辅导与学校教学的区别,体现个性化特点。
“强化练习”部分,是与“知识梳理”“例题精析”相匹配的,重在学生实践,既能巩固知识,又能提高答题速度与答题的准确性,从真正意义上做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授课时间二、课程结构(共15讲每讲2小时,共30课时)仅供参考三、课程示例第一讲古代诗词的鉴赏(1)一、知识梳理基础知识梳理(一)了解高考诗词鉴赏题的考查内容《高考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要求有两点:一是鉴赏古代诗歌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是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诗歌相关的文学常识1 中国诗歌分类古体诗(又名古诗、古风):与近体诗相对近体诗(又名今体诗,格律诗):含律诗和绝句两种。
旧体诗(与新诗相对):古典诗、词、曲词:含小令、中调、长调2 诗歌风格现实主义:诗经——汉乐府——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浪漫主义屈原——李白——李贺——苏轼——陆游——辛弃疾——龚自珍3词的风格豪放气势豪放,意境开阔雄浑苏轼、辛弃疾等婉约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柳永、姜夔、李清照等(三)诗词内容分类及主旨思想1咏史怀古诗咏史和怀古诗都是以历史题材为写作对象,对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等,发表议论或抒发感慨,或者借古讽今,或者发思古之幽情。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b9944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7.png)
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案标题:初高中语文课衔接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初中语文与高中语文的课程设置和学习要求;2. 掌握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2.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初中和高中语文教材的封面,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思考初高中语文课程的区别和联系。
Step 2:分析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讨论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并列举出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
2.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讨论。
Step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5分钟)1. 学习计划制定:让学生根据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包括每天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 学习方法分享: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经验,让他们从彼此身上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 学习资源介绍:向学生介绍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如图书馆、网络学习平台等,鼓励他们积极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Step 4:总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初高中语文课程的衔接关系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展望学生未来在高中语文学习中的发展。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完成一篇关于初高中语文课程衔接的小结;2. 鼓励学生参加语文学科竞赛或写作比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完成的学习计划和小结;3. 学生参加竞赛或比赛的成绩。
暑假初中升高中高一语文衔接班教案:01 现代文整体阅读意识
![暑假初中升高中高一语文衔接班教案:01 现代文整体阅读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37045ae9f12d2af90342e6e7.png)
高一语文衔接班教案初高中知识点比较异同初高现代文阅读差异:阶段初中 高中差异 考察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难度:较简单。
考察重点:文章内容的理解,主旨、情感的把握。
学习难点:文章内容、情感的理解,做题细致,答题全面。
考察文体:社科性议论文、说明文;文学散文。
难度:较难、专业程度更高。
考察重点:文章的逻辑结构、文章的鉴赏。
学习难点:对文章的深入鉴赏,逻辑思维、阅读习惯的培养。
现代文阅读的整体把握的方法和技巧一、明确内容对所给阅读材料进行总体浏览,主要阅读文章的题目、开头、结尾及每一段的开头与结尾,心中略有一个文章的整体的了解。
确定所给材料是写社会人生的哪个方面的,是抒发人生情感方面的,还是讨论文艺问题的;是重在叙事抒情、写景抒情。
托物抒情,还是重在说理议事、追溯缘由、辨明真伪的。
二、明确文体通过以上阅读,确定所给现代文属于哪种类型的文体,不同的文体其特点也不同,要求回答的问题也不同,从而可以为后面的仔细研读确定阅读方向。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主旨在景人相通处。
2.写人散文――因人抒情――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
3.写物散文――移物就情――主旨即物人相通处。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物与理相通处。
5.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情感。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审题干,定区位 现代文整体阅读意识 知识梳理初高比较高考现代文阅读的核心是“提取信息”,“信息”不仅仅表现在文章内容上,还表现在试题的题干上,因为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题干的设置十分巧妙,颇具匠心,具有很重要的暗示作用。
因此,要充分发掘题干中所隐含的有效信息,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
审题干都审哪些内容呢?①题干能显示命题意图。
现代文阅读题干的设置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
其中,前两者是显现的;而后者则是隐性的,但却又是最为关键的,它直接关系到答题的方向,只有与命题意图吻合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因此要努力通过题干去揣摩命题的意图。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教案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a80f76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8.png)
初高中语文衔接课教案《静夜思》衔接课教案一、《静夜思》概况《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作,这首诗的收录及出处为《全唐诗·卷三百九十六》,写于唐中期,是代表李白所有作品的典范之作。
二、诗词内容对于《静夜思》的文字,说它宏大豪放,情意绵长,道义深邃也不为过。
这首由15句组成的诗歌,首联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把月光和冰霜比做,引发出一种希望不能达到的愁思。
续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崔嵬之智格局,品行楷模的品质,增添了整首诗的励志意义。
三、诗词的意境《静夜思》藉由李白的优美语言表达了一种令人感伤的情怀,我们可以感受到李白浩大磅礴的气势,总想表达自己深深痴迷之情。
这首诗云淡风轻,洒脱不定,在不经意中被读者深深吸引,它令人心头一阵掠过或糅合了曾经的思念,我们相信读过此诗的朋友一定会被它园兰气息所折服,因为此诗歌充分体现了思念的痛苦、想出许久抑制的心理,以及一种安静的去平息思绪的胸怀,是一首很有温度的诗歌。
四、《静夜思》的文化意义《静夜思》受到了许多人的一致好评,且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该诗的出现标志着唐代诗歌的风格在短短几十年间已从盛况经历过变化,催生出一个新的精神变革。
从文化意义上说,此诗歌体现出了人们对于爱国情怀崇高的表达,表达了一种以然高爱远的强烈情感,而这熔为一体的意象一直历久弥新,深入人心。
五、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理解诗词,了解其内容、形式和抒发的主题意义及思想内涵;2、全面体会诗词的意境,感受诗歌的情感色彩,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3、培养诗词的品味,弘扬各方面的文化素养。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感受诗歌的情感色彩。
2、难点:理解诗歌的。
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初高中衔接教案
![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初高中衔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662fec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e2.png)
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初高中衔接教案教案标题: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初高中衔接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高一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要求,明确学习目标。
2.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高中语文学习,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了解高一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教材:高中语文教材。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学生课前预习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和要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热情。
Step 2:学习目标介绍(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高一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让学生明确自己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为未来的学习做好准备。
Step 3:学习内容梳理(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高一语文教材的内容和模块划分,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模块设置,帮助学生理清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路径。
Step 4:学习方法指导(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方法,包括阅读理解、写作技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学习和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力。
Step 5:课堂练习(2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与高中语文学科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Step 6:课堂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需要在高中语文学科学习中注重方法和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Step 8:课后拓展(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与高中语文学科相关的拓展阅读或写作任务,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提高语文学科的学习质量和水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高一语文学科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学科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高中语文学习中。
高中衔接班语文教案模板
![高中衔接班语文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5d325b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a6.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和主要内容,熟悉高中语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高中语文课程特点及主要内容。
2. 阅读理解、写作和审美鉴赏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难点:1. 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不适应。
2.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教材。
2. 学生作业、作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结合学生的初中学习经历,引导学生回顾初中语文学习的特点,引发学生对高中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提问:初中语文学习与高中语文学习有哪些不同?二、讲授新课1. 介绍高中语文课程特点及主要内容:a. 高中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b. 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丰富,包括古诗文、现代文、文言文等。
c. 高中语文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和审美鉴赏能力。
2. 讲解阅读理解、写作和审美鉴赏的方法与技巧:a. 阅读理解:培养学生快速捕捉文章主旨、分析文章结构、理解文章内涵的能力。
b. 写作: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c. 审美鉴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三、课堂练习1. 针对阅读理解、写作和审美鉴赏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特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学习中?二、讲授新课1. 介绍高中语文学习方法:a.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证学习时间。
b. 做好笔记,积累知识。
c. 多读书,拓宽视野。
d. 积极参加课外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2. 讲解如何提高语文素养:a.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b. 加强写作练习,提高写作水平。
c. 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024年暑假初中升高中高一语文衔接班学案11-学会阅读高中文言文-文言文的翻译(含答案)
![2024年暑假初中升高中高一语文衔接班学案11-学会阅读高中文言文-文言文的翻译(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f39a82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3.png)
2024年暑假初中升高中高一语文衔接班学案11-学会阅读高中文言文-文言文的翻译(含答案)教师日期学生课程编号课型专题课题学会阅读高中文言文·文言文的翻译教学目标了解高中文言文翻译的要求,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教学重难点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教学安排版块建议时长1 初高比较2分钟2 知识梳理10分钟3 经典考题40分钟4 能力提升35分钟5 实战演练35分钟6 作业30分钟高一语文衔接班教案初高中知识点比较异同初高文言文的翻译差异:阶段初中高中差异文言文阅读能力:1.4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
古代诗文:理解(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具体分析初中文言文的翻译针对简单语句,翻译难度较低,高中文言文的翻译侧重复杂语句,难度上升,本节课针对翻译的基本规则,帮助学生了解高中考试中对于翻译的要求,并掌握简单的翻译技巧。
为了帮助大家衔接初高中的文言文知识,我们先从较简单的文言文入手,这次课重点学习文言文的翻译,掌握简单的翻译技巧,进而更好把握文本,为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对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考察。
其翻译原则主要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信、达、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技巧总结为以下八种方法——加、减、乘、除、留、换、移、补。
一、加。
即加字法。
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单音节变双音节。
如: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
(《项脊轩志》)译文:前面开辟了四个窗子,障壁围着院子(或“绕着院子砌上围墙”)。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二)同形异义词取古义。
如:1.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赤壁之战》)2.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桃花源记》)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4.今以实校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久已疲。
新高一语文初升高暑假衔接课第03讲 复句类型及复句考查常见题型(教师版)
![新高一语文初升高暑假衔接课第03讲 复句类型及复句考查常见题型(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22698a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d6.png)
第03讲语法基础知识复句1.掌握复句的概念及类型,并能辨析复句。
2.了解复句的构成特点,学会辨析复句的内部逻辑关系。
3.运用复句知识辨析常见的病句。
(1)什么是复句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
所谓结构上互不包含,是说互不作句子成分。
复句的各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句末有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叹号表示。
例如:单句:我有一个朋友。
复句:我有一个朋友(分句),他在物价局上班(分句)。
复句可以共有一个主语,如“他一放学,就回家休息了”;也可以有各自的主语,如“我喜欢红色,他也喜欢红色”。
复句虽说不是学习的重点,但在辨析句子中,所选句子绝大部分都是复句,因为当句子结构复杂、细密起来时,最容易出现语病,所以,在复句上花点功夫是大有好处的。
(2)复句类型类型特点示例常用关联词语并列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几种事物,或者陈述一种事物的几个方面,或者对比说明几种事物。
分句间的关系是①小张既喜欢打篮球,又喜欢踢足球。
②我们青年人不是要空谈,而是要实践。
既……又……,又……又……,有时……有时……,同样,另外,不是……平行的,不分先后、轻重。
而是……,是……不是……承接复句几个分句一个接着一个地叙述连续发生的几种情况或几件事。
分句间有先后的顺序。
曹文轩从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齐·亚当娜女士手中接过安徒生奖的金质奖牌和奖状,并发表获奖感言,讲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和创作理念。
首先……然后……,刚……就……,便,才,于是,后来,终于递进复句后面的分句表达的意思比前面的分句更进一层,一般是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浅到深,由轻到重,由易到难。
①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②他不但不听劝告,反而闹得更厉害了。
不但……而且……,不但不……反而……,尚且……何况……选择复句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情,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b0d8e47cd184254a353594.png)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
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众所周知,高一语文承前启后。
"良好的开端是事业成功的一半"。
语文学习也是这样。
记得有人曾说过这样的话:"赢在高一"、"大学是在高一考上的",这话一点不错。
下面,我从"心态"、"要点"、"方法"等方面,解说一下如何做好初升高语文学习的衔接、过渡工作。
一、心态调整。
首先,熟知盲点。
即了解初高中语文课标的要求差异及变化,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衔接过渡的着力点。
初、高中语文,考查的重点基本上聚焦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语言运用和作文这五个方面。
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学习的难度明显在增加了。
其具体变化情况简要归类如下:①语法修辞进考查要求。
初中对语法、修辞、文言文词法、句法等知识,侧重于了解,教学中淡化且不作为考查内容;而在高中则重在运用,对语言知识的要求较高,教学中强化且作为重要的考查内容。
②诗歌阅读增加了难度。
从初中的了解到高中的学习,从初中的重在考查积累,到高中强化理解分析,体现了初高中诗歌学习的变化。
③文言文阅读要求提高。
初中强调"理解文言文基本内容",淡化词法、句法考察;而高中则要"掌握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并力争在实践中一反三,能力要求明显增强。
④新增精读的阅读要求。
初中现代文阅读仅仅要"熟练运用略读、浏览","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而高中则要能根据阅读的不同目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法,"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并从不同角度评价、质疑。
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
![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6fa31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da.png)
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语文初高中衔接语法教案》。
第一篇:高一语文教案一、齐读学生齐读课文,温习巩固,加深理解。
二、研讨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后人认为,作者的结论也是片面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让学生查阅有关石钟山得名由来的资料,或发给学生有关资料,让学生阅读、思考、讨论,畅所欲言。
[明确]苏轼为了弄清石钟山得名的真相,不避艰险,亲身探访,是难能可贵的。
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他考察得出的结论,不完全正确,但这种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段提出结论,也就是本文的中心:“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话无疑是正确的。
虽然后人有了新的看法,认为石钟山是因山形像覆钟而得名的,今人经考察又认为石钟山是因“形”和“声”两方面而得名的。
苏轼的说法不完全正确。
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苏轼的努力。
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有一个过程,而且后人对苏轼说法的怀疑、察疑、释疑,正是和苏轼的不迷信古人,不轻信旧说,不主观臆断,而自愿亲身实地观察的精神一致的。
三、比较比较《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两篇文章。
让学生思考、讨论,畅所欲言,老师引导、点拨、归纳。
相同点――通过记游来说明道理,叙议紧密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然一体,这是两篇文章写法的相同之处。
它们与一般游记不同,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
它们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的写法,而是通过记游来说明事理。
不同点――1.叙议结合的安排和文章的结构不同。
《石钟山记》全文分为议论、记游、议论三部分,先议沦,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抒发感想。
它的第一段是质疑,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属议论部分;第二段是解疑,通过实地考察探究石钟山得名由来,属议论部分;第三段是结论,在质疑、解疑的基础上得出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臆断其有无”的事理,属议论部分。
高中语文课堂衔接教案模板
![高中语文课堂衔接教案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310939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2a.png)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明确学习目标。
2. 帮助学生建立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掌握学习方法。
3.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高中语文课程特点及学习方法。
2. 难点: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初中语文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初中与高中语文学习的区别。
2. 提问:同学们,进入高中后,你们觉得语文学习有哪些变化?3. 教师总结:高中语文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高中语文课程特点1. 介绍高中语文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活动。
2. 分析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如文学、文化、历史、哲学等。
3. 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学习方法指导1. 阅读方法:介绍快速阅读、精读、略读等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2. 写作方法:讲解写作技巧,如立意、选材、结构等,提升写作水平。
3. 思维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四)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1. 分析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异同,帮助学生调整心态。
2. 提出建议:高中语文学习要注重积累、拓展,提高综合素质。
3. 强调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如定时复习、积极参与课堂等。
(五)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是否能在实际学习中运用。
3. 学生对初、高中语文学习衔接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3.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8a560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c8.png)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1. 梳理成语学问正确使用成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万辨义为先'。
现实生活中因不明成语特性而误用的现象随处可见。
成语也有"脾气',也有"生活习性',需要同学们去熟识、理解、把握。
成语的"脾气秉性'呈现为以下方面:成语有谦敬。
成语也有谦词和敬词之别。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适用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适于别人。
假如辨析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如"抛砖引玉'谦辞;"不耻下问'敬辞。
成语有感情。
成语本身具有褒贬之意,讲究"喜、怒、哀、乐'等人之常情。
其感情色彩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方面,其中"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是训练、考查的重点。
成语有性别。
即成语有性别卑视,也讲男女授受不亲。
有些成语只用于男性,或只用于女性,或用于夫妻之间。
假如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误用。
如"举案齐眉',适用于夫妻之间。
成语表数量。
即成语也有"集体'与"个体'之分。
如"莘莘学子',指众多的学生,其前面不能再用数量词修饰限制,其后面,也不能再用"们'来表示多数。
成语有兼职。
即成语具有多个义项,多种色彩,身兼数职。
如"灯红酒绿',①多用来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用此意时为贬义词);②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喧闹的景象(用此意时为中性词)。
常见的"兼职成语'集锦可圈可点,秀色可餐,数米而炊,灯红酒绿,平铺直叙,洁身自好,淋漓尽致,想入非非,贪多务得,乘风破浪,百花齐放,不翼而飞,美轮美奂,呆若木鸡,左右逢源,陈陈相因,分道扬镳,剑拔弩张,另眼相看,若即若离,作茧自缚,拖泥带水,粉墨登场,另起炉灶。
2. 熟知误用类型成语误用常见类型:"望文生义',"误用褒贬',"叠床架屋',"谦敬错位',"前后矛盾',"不合规律',"搭配不当',"不合语境',"以偏概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衔接课教案(一)
张乃平
学习目标:
1、明确语文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弄清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语文的联系和区别,掌握高中语文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3、依据课标理念探究语文学习之有效方法并制定具体措施。
学习重点:
新教材对于老师来说存在新旧观念转变的问题,而对于学生则无须新旧对照,他们所关心的是学什么和怎样学,因此,本节课解决的重点应是激发语文学习兴趣、了解教材和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难点:
学生对新教材理念、体系的理解以及对高中语文学习方法、要求的把握。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用一段精彩的自我介绍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二、回味既往语文学习的酸甜苦辣,探讨语文课程的魅力和价值
1、学生畅谈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
2、教师激趣。
(或讲几则学习语文的小故事,或精选几篇美文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有关章节作为激趣材料使用。
)
3、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
(1)高考怎么改革语文也是稳居榜首——永远的“三分之一”。
(2)立身处世之本,建功立业之基。
(3)形成民族强大向心力凝聚力的“磁核”。
(4)是精神的建筑师、心灵的守护神。
(5)生命的别名。
4、要努力做“五一居士”,即能够达到“①一手好字、②一张铁嘴、③一肚子名篇佳作、④一笔好文章、⑤一颗永远年轻的心”这样五条标准的人。
这是一个人语文学习的最高目标、毕生追求。
三、布置学生研读必修一之《致同学》、目录以及浏览《向青春举杯》这一专题内容,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同样是贯彻新课标精神,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2、你觉得高中语文新教材有些什么特点?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明确:
1、联系:①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语文;②课文的编排以专题为核心;③都有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区别:高中语文内容更丰富,课文长且深奥,每个专题整体编排(注重整合),分类更细等等。
(这题主要由学生自己体会、自己归纳,言之成理即可。
)
2、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
(1)编写的基本理念:
①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②遵循规律(遵循母语教育规律)
③注重整合(由若干模块组成)
④引导学习(引导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⑤倡导开放(尊重多元文化、体现生活化、综合化理念、非全部规定性)
⑥整体构建(整体架构的立体化、基本结构的专题式、课程内容的综合性)(2)体系结构
①必修部分教科书的体系
以人文话题为统领,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向度设置了22个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