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178f2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66.png)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秋晚的江上一、新课导入: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强调字音---一瞬(shùn)2.学生齐诵读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归鸟、夕阳、芦苇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
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
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
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
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
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
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
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
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四、赏析诗歌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夸张。
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8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5284d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fa.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8篇)篇一: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像机、鹏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
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四)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3、4自然段)1.学生自读3、4自然段。
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助学生解疑。
课件出示:①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19fa72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c.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篇新学期开始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做好教案是很有必要的,那么你准备好教案了吗?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期望对您有所帮助!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一只贝》教学目标:1、认识珍珠形成的相干知识,知道贝的可敬在于用血肉磨制成了美丽的珍珠。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知道贝的可怜与可敬。
3、认读相干词语,正确书写四会字。
4、加强领会能力。
5、发展联想思维的逻辑性。
重点难点:1、感情朗诵,体会贝的可怜和可敬。
2、知道贝为何可怜又可敬。
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课室第一课时一、示物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展现贝壳和珍珠实物,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这贝壳与珍珠有什么关系吗?你们想知道很久很久以前产生的“一只贝”的故事吗?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用你爱好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中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
(2)自由拼读词语。
指名读、小组读。
(3)四人小组交换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并说说生词的意思。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再次朗诵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你读懂了什么?3.默读课文,结合课后“学习链接”读懂课文,几下不知道的问题,然后提出来。
4.说说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故事,想想作者借助这个故事告知人们什么?四、作业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第二课时一、情形渲染,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海潮汹涌,贝壳涌上沙滩)画外音:这节课黄老师要带大家来到大海边,观赏美丽的海景,聆听悦耳的潮声。
让我们在观赏这些色彩斑斓的贝壳的同时,也来认识一只特殊的贝。
二、初读课文,知道大意。
1、进入自读课文系统,同桌互助合作地自学课文。
提问:这颗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呢?2、认读难字及相干词语。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品读观赏,体会贝的可怜与可敬。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大全5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08958c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d.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大全5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大全5篇课文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媒体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课文中的多媒体资料和网络资源,学生能够学会获取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2、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和月亮相关的事。
难点: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设备、教学范图、建议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等。
学具: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一、激发构思、激发思维1、师:小朋友!你能为我们大家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吗?2、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感受和想法。
你想和月亮成为好朋友吗?如果月亮是你的朋友,你想为月亮取个什么名字呢?3、学生讲一个关于月亮的故事或者一个词语。
4、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说一说自己对月亮的切身感受。
5、学生大胆自主的'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为月亮取名字,说出自己问要这么取的理由。
(引入教学课题,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欣赏感受、拓展思路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范图。
1)哪一幅画的色彩最美丽?2)哪一幅画的内容最有趣?3)哪一幅画的月亮最新奇?2、师:小朋友!你想和月亮做游戏吗?你想和她做什么游戏呢?3、师:除了做游戏,你还想和月亮做什么呢?4、学生大胆自主地表达自己对教材范图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且比一比看哪个小朋友说的最有趣最生动。
(学会欣赏,并在欣赏他人范图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创造出更多的自己的独特想法。
)三、自主表现、穿插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表现月亮与人的美好关系,并协助辅导。
2、在学生表现过程中教师适时给予学生鼓励,特别是有独特想法的学生。
3、学生大胆自主表现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地进行交流。
大胆地通过实物投影设备介绍自己的想法。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b8f908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e.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备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写本课8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字。
理解“前俯后仰、飒飒、推测”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
3、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启发学生展开合理想象,领会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琥珀形成过程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2.预习生字词。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质疑1.揭题,板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2.认识琥珀。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识字认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琥珀苍蝇松脂拂拭渗出澎湃黏稠推测淹没晌午逼迫剩余掸翅膀热辣辣(2)指名读。
()开火车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同学。
(2)边读边画出字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2.检查自读课文情况。
指名读课文,正音。
师生评述是否正确、流利。
3.默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提示:课文主要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像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并且判断它在科学上的价值。
)三、了解琥珀的特点。
1、图文对照,了解这块琥珀的特点:。
(1)出示琥珀图,学生仔细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块琥珀。
(2)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图画内容的语句。
(3)请大家自由读这个自然段,这个自然段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写了什么?(琥珀的形成过程是根据这块琥珀的样子推测出来的;这块琥珀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感情齐读。
3、课文中所写的内容哪些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明确:课文写这块琥珀的样子,“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有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5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a5448fa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1.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5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优秀教案1【设计理念】本设计安排了让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和感染四个层次。
感知,以朗读为主;感受,以口说为主;感悟,以学习语言为主;感染,以诵读为主。
【设计特色】在反复朗读中感知感染,在学习语言中感受感悟。
【设计目标】1、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感悟长城的伟大,进一步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抓住特点,帮助学生以主要句概括主要内容,以及由物联想到人的典型写法,从而深刻领会题旨。
3、以各种形式多读,领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设计重、难点】第2、3两段典型段,通过多读,引导学生感悟长城的伟大,通过多读,口语中进行升华,让学生领会长城是我过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设计过程】一、在初读中感知、感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读畅。
2、学生各自谈自己阅读的感受,不受限制,畅所欲言。
3、从初读中你感受到万里长城是怎样建成的?请再读有关段落:⑴从第三段可看出万里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⑵从第四段可以知道万里长城的建成,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充分感知教材是学习教材的前提,因此我安排了多次让学生读书的时间,学生读了课文后就有表达的欲望,可见遵循学生的学习心理,让学生反复读书之后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时的感受最真切、最自然。
)二、在学习语言中感悟、感染1、读了全文后你感觉到哪几段最打动你的?(第2、3段)2、学习第2段:⑴领悟第3句的比喻句,找出本体、喻体是什么?⑵找出描写人民劳动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
3、练习感情朗读第2段。
4、学习第3段:⑴这么高大坚固的长城令“我”想到了什么?从文中找出来读一读。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__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⑵师深情朗读这段话:生凝神倾听后告诉老师想到、看到、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讲:①我看到民工沉重的脚步。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4篇)](https://img.taocdn.com/s3/m/ce45b88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c.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4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能够按照书信的格式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介绍自己的家乡,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确定写给谁,介绍家乡的什么方面。
祝贺语的格式。
教学准备:扬中的风光片教法学法设计:本次习作要求给远方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选择一两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家乡。
对于家乡学生并不陌生,家乡的景色、物产等风土人情,特别是家乡最近的变化还是比较熟悉的,教师只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想向别人介绍的就可以了。
问题是,此次习作要求是写给远方的亲朋好友,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有问题了。
因为学生受阅历的影响,平时并不太了解自己家究竟有哪些远方的亲戚,自己也很少有远方的好友。
因为地域的限制,学生们的亲戚绝大多数都在家乡生活、工作,所以,一时之间他们根本想不起来或找到自己写作的对象。
对象不明,又怎么可能会针对性地介绍呢?因此,教师要布置学生课前向父母打听自己家的远方亲友的情况,多长时间不回来了等等。
对于那些确实没有远方亲友的学生,可以写给其他的人;班上的外地学生可以变通一下,请他们向家乡的亲戚朋友介绍自己现在生活的第二故乡——扬中。
书信的格式可以在阅读例文时加以指导,还可以在写完文章后再次点拨。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书信,并且要自己学会写书信,兴致颇高。
介绍家乡的风土人情难不倒他们,但确定写作对象很犯难。
班上十多个外地学生尤其如此。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够读懂例文,领会王磊的家乡迷人的风光和古老的风俗。
弄清他写作的重点。
明白书信的格式。
2、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确定写信的对象。
选择写作的重点来介绍家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介绍一位远方的同学给大家,大家想认识他吗?他就是居住在天山脚下的大草原上的哈萨克族小男孩王磊。
你们想了解他的家乡吗?那就让我们来读一读他写给远方的小伙伴李阳的信。
二、学习例文,领悟书信的内容,把握书信的格式。
1、自由读文,思考;在信中,王磊向李阳介绍了他的家乡的哪些方面呢?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指名回答。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9c64cd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8.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应急预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emergency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cfe3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9.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选篇1第一课时学习要点:有趣的汉字、词语超市、写字板、阅读欣赏教学程序:一、有趣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多音字。
1.学生读一读各组词,注意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
2.查找工具书,了解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积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读一读与“勇气与正义”有关的成语。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三、写字板。
1.学生找到碑中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时应注意的笔画。
2.学生汇报发现所得。
3.学生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四、阅读欣赏:《儿童和平条约》。
1.学生自学短文,了解短文的内容。
2.学生通过参考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难词的意思。
3.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4.写一写自己最深的感触。
5.完成词语库的积累。
第二课时学习要点:语文生活(关注世界儿童)学习程序:一、提前布置。
学生准备:分组搜集反映世界儿童生活和命运的文字、视听资料。
二、主题班会或出板报。
1.选择口头或书面报告的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2.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互动。
三、活动小结,布置习作。
第三课时学习要点:语文生活(习作写信)学习程序:一、明确习作要求:1.回顾活动过程。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把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随时评价,并及时指导困难生的习作。
第四课时学习要点:语文生活(讲评习作)学习程序:一、引导学生自评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同桌或好朋友之间交换练习,互相评价。
互评重点:发现对方习作的优点;帮他提建议,如错别字、内容方面等。
三、教师点评1.教师评介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2.教师以两到三个不同程度的习题为模板,引导学生一起点评,教师进行引导性点评。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选篇2解题:重点在于思。
第一部分:看到桥想到桥是路,桥也是路,看似重复,其实是更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桥是作为路的延伸,也是没有路的地方的路。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a07df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4.png)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教案上册1【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疑点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生:我去过广州,我爸爸在广州打工。
生:我和爸爸去过远安公园。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1、出示幻灯片:⑴ 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看样子乌塔的事对同学们的触动还是蛮大的。
课文讲了是什么事呢?生:课文讲了“我”在罗马下了车,遇到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一个人趁暑假游历了欧洲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她还告诉“我”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略)(师:如果能抓住要点,简单点说就好了。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16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35594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0.png)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16篇)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并注意听听同学发明创造,互相交流。
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
2.习作练习:写一篇想象作文,写出自己想象的奇特和合理。
做到既清楚又明白,内容有新鲜感。
培养学生写作的良好习惯。
3.我的发现:能主动发现同音字,并正确使用,引导学生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分。
4.日积月累:读科学名言,从中体会名言的含义。
5.拓展延伸:通过宽带网,了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感受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就,感受科技发展给生活带来的新变化。
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网上等收集多的资料作成剪报。
课前准备收集自己准备的科技新闻。
教学课时4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1.激趣导入:同学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不断改变,在本组课文中,我们从《呼唤雨的世纪》、《电脑住宅》、《飞船上的特殊乘客》等文章中,了解到科学的威力和奇迹。
今天,我们就畅想一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呢?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你的奇思妙想吧!你可以谈谈你未来的生活和学习,只要你能想到。
2.小组交流:前后两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交流他们的想象力,分享发明创造的快乐。
交流的时候可以互相请教,互相补充,互相评价。
3.全班交流:如果每个小组推荐的好,有兴趣的人都会来班上交流,讨论,评价。
4.小结延伸:同学们的畅想真神奇、真美妙!我们要留心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善于动脑,就能有所发明,有所收获。
如果你想让你的幻想成真,你现在必须努力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让你的幻想成真。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写一篇想象作文一、谈话引入:上一节课,同学们大胆畅想了未来世界,有许多奇思妙想很有新意,今天我们就把这美好的幻想写下来。
二、明确习作要求:1.想象应从哪些方面去想,想些什么?学生讨论。
2.教师补充:想象可以不拘形式、可以是古今中外的、可以奇思妙想的,也可以是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自己设想、创造的。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21ade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b1.png)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想想课文中日内瓦人是怎样让“它们”自由生息的。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有良好的语感。
4、学会用“虽然……但……、几乎”各写一句话。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拼读、练习、组词、书写等方式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运用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文学习,引导学生体会日内瓦人是怎样让“它们”自由生息的,以及人鸟共同就餐的壮观景象。
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1、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2、有感情朗读课文,课文中哪些情景让你感动,跟同学交流。
课时安排:2课时知识链接:日内瓦是瑞士著名的旅游城市。
它依山傍湖,风景秀丽,四季温暖。
日内瓦以旖旎(yǐ nǐ)的风光赢得了“花园之城”的美称。
同时,它又是个著名的国际性城市,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洲总部、世界贸易组织及国际红十字会的总部等)都设在这里。
教学过程自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的内容。
2、我能联系上下文或查找工具书理解“钢筋、收割、赴宴、邪念”等词语。
3、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我还要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
(1)我要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我学会了生词,我要把易错字再写写。
(3)我会认读:钢(gāng )筋(jīn) 镶(xiāng)嵌(qiàn) 市政(zhèng)赴(fù)宴偏僻(pì)尊(zūn)严贵贱(jiàn) 滥(làn)杀几乎联(lián)合国错落有致毫不戒备闻名遐(xiá)迩(ěr )(4)我能联系课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5a577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b.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爱岗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精选6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心中的电脑住宅。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住宅中电脑的功能及如何工作的,想象电脑的神奇。
三、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板书:(1)住宅;(2)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2、再板书:(1)电脑;(2)学生质疑,如电脑住宅和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电脑住宅的功能等。
请同学们带着疑问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
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简单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3、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电脑各有什么功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三)细读探讨,想象表达:1、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表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填写。
(填写住宅大门外、门口、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的电脑各自的功能、怎样工作的情况。
)2、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学习对应的段落,展示表格填写情况。
3、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说说电脑住宅给你的印象吗?4、齐读较后一段。
5、老师很想去参观一下电脑住宅,哪位同学能为老师解说吗?请你挑住宅的一处进行解说。
6、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加上自己的想象,组织语言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四、拓展延伸:1、多媒体出示:某公司正在举行设计未来的电脑住宅大赛,获得较佳设计者将有丰厚的奖励,假如你去参赛,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呢?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5篇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a79649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3.png)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5篇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上课的总体设计和思路。
备课是讲课的前提,是讲好课的基础,教案则是备课的具体表现形式。
它可以反映教师在整个教学中的总体设计和思路,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尤其是教学态度认真与否的重要尺度。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语文四年级上册课堂教案1《珍珠泉》1.认识2个生字,熟读课文。
2.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感受珍珠泉的美丽和可爱。
3.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见到过泉水吗谁能说说泉水有哪些特点(清澈、水流细、从山上流下),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来领略一下珍珠泉的美景。
(二)范读课文思考:作者描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①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三)自学课文,理清层次①自由读,给文章分段。
文章可分为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降2-4自然段)。
第三段(第5-6自然段)。
②指导学生分段读课文。
(四)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①读第二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②读第二段。
(1)你认为这段中哪句话写得好把它画下来,多读几遍,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这些句子为什么写得好好在哪儿(2)泉水有什么特点(绿、深、清),从哪句子中可以看出来这句话是什么句式(排比)。
(3)是泉水是如何往外冒的“扑哧一笑”这是把泉水当作什么来写的(人)。
(4)讨论:这泉水为什么叫“珍珠泉”第4自然段的这句话在这段话中起什么作用(总结,概括)。
③读第三段讨论: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最后一句话“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是什么意思(五)总结、扩展这篇文章文笔细腻,语句生动、优美,使美丽的“珍珠泉”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作者为什么能把家乡的泉水写得如此之美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爱”,对泉水,对家乡深深的爱。
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六)布置作业请你选取你最喜爱的一次景物,按一定顺序把它写下来,一定要把自己的情融于美景之中。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7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a3523fe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9.png)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精选7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蝙蝠和雷达》教学要求: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第二课时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2《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词语。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1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ac664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1.png)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1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一《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德育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的重点: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
在深入研读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处的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
课后可进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溶洞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谜宫……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
(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
(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
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感悟句子: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68442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08.png)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写的是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故事,表现了这个少年的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对生活的热爱。
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生字、新词,了解词语的意思。
读懂课文内容,并能对课文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读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习乌塔为了自己的目标勤奋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独立自主的好品质。
思考作为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自主能力?4.创新目标:引导学生自学,自己提出问题,学会独立思考。
重点、难点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查找有关欧洲国家和城市的资料;教师制作教学幻灯片。
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
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二)学生学法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一、导引目标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乌塔》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大概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
(激发兴趣)2.学生回顾内容,提出疑难,展示自学;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创设条件1.置疑: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个游欧洲,确实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
请结合课文内容,小组学习,谈一谈乌塔身上具有什么性格特点?2.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看法。
(直入主题,引起学生思考、讨论,并让学生把自己体会到的乌塔的性格特点板书到黑板上,这对学生是一种肯定,一种锻炼。
)三、组织研究1.激情:乌塔和中国小学生不同在哪里,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哪一种教育教学方法呢?现在,请同学们自愿结组,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分组讨论:(1)乌塔的说法和做法好不好?我们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2)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3)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2.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4e423f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a.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4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一、引入学习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
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二、明确要求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
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
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教学后记:第二、三课时“习作”一、引入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
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1一、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时间三教时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东南秦始皇的骊山陵东侧,发现了三个兵马俑陪葬坑,从中出土了大量刻画精致、形态逼真的兵马俑。
这便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秦兵马俑,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今天我们所学的课文就是介绍秦兵马俑的一篇佳作。
出示课题,齐读。
二、看录象,创设情景1、仔细欣赏。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交流。
2、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选择感兴趣的内容练读,读给同桌听。
3、说说兵马俑给你的印象。
三、学习生字词1、读带有生字的词语,正音。
2、理解词义,可联系上下文,也可查字典。
3、指名试读课文,读准确,读通顺。
四、精读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反映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集体讨论。
(1)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3、朗读前四句,感受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潮的制作工艺所折服)5、读最后一个长句子,前半句讲了兵马俑的恢弘气势,“看上去真像……”讲兵马俑的高超制作工艺。
6、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五、作业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2、课文除了讲“规模宏大”,还讲了兵马俑的什么特点?二、学习第3段1、提出要求:这一段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它们有什么样的鲜明个性?用笔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词句。
2、学生自学。
3、同桌交流。
4、集体讨论,交流。
(1)从“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最前列”和“神态自若”的描写中,感受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特点。
(2)从“体格健壮,体态匀称”及穿着装扮,手持各种武器,“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中,体会武士俑威武凝重的特点。
(3)从“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中体会骑兵俑的勇猛善战的特点。
(4)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5、在学生充分交流,发表意见后,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穿插。
6、小结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1)读第10自然段,填空: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有的————,好像———;……(2)用“有的……有的……”和“好像”练习说话。
7、指导有感情朗读4~10自然段,体会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学习过渡段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2、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这句话的作用。
(1)这句话包含了哪些内容?(2)句子前半部分是说兵马俑规模宏大,后半部分是说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四、作业1、朗读课文。
2、造句。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这篇课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兵马俑,这两方面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2、过渡段在划分段落时一般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二、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分段。
(1)2~10自然段讲了兵马俑的哪两个方面?(2)按两个方面给2~10自然段分为两段,过渡段是划上段还是划下段?2、概括段意。
第一段:总领全文。
第二段:写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第三段:写秦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第四段:总结全文。
三、学习一、四段1、指名读第1段。
(1)“举世无双”、“享誉世界”是什么意思?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秦兵马俑的价值怎样?(2)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指导朗读,抓住“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体会秦兵马俑的珍贵历史价值,以及为拥有这样的历史文物的自豪之感。
3、齐读最后一段。
(1)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这一段和文章第一段是怎样呼应的?4、总结。
这篇课文生动的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和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
四、有感情朗读课文。
板书:19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勇气概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2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并了解相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引入: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
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自读课文,感知内容1.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交流、探讨。
2.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
问题:(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做了些什么?(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由此体会魏格纳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
2.反复读第5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
3.默读第7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4.师生共同交流读书体会,论证魏格纳成功的原因。
复述故事指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故事,其余学生评议、补充。
交流地理知识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
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四年级上册语文备课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指导学生认识到眼睛的重要作用和保护眼睛的方法。
2.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锻炼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创设特定情境体现双向互动”和“角色模拟体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保护眼睛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说说怎样保护眼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学生想说、乐说、会说、敢说的氛围。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保护眼睛的资料,调查本班学生视力的情况。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自然是非常美丽的,灿烂的太阳,皎洁的月亮,蓝蓝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无边的海洋,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各种各样的动物,你们喜欢吗?这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是用眼睛看到的,你们想想,如果眼睛不好,还能看得清楚吗?所以,保护眼睛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爱护眼睛,保护视力”的口语交际。
(板书课题)二、情境体验,引出主题视频引出主题:灰太狼的眼睛怎么了?他都犯了什么错误呢?(一)想一想。
1.提问题:(1)保护眼睛重要吗?(2)怎样保护眼睛呢?通过问题指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眼睛的方法。
2.总结:学习、生活、工作都需要有一双好眼睛,如果眼睛不好,看不清楚远处物体,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工作、给生活带来不方便。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吧!(二)说一说。
通过图片指出几种不良的用眼习惯,从而让同学认识该怎样保护眼睛。
(1)图中画的是谁?(2)他在做什么?(3)这样做的后果怎样?(三)议一议。
(1)用眼卫生的目的是什么?(2)保护视力要做到什么?(3)不应该怎么样?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三不要”:①不要躺着看书;②不要走路乘车时看书;③不要在昏暗的灯光下或强光下看书。
“三注意”:①看书、写字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市尺。
②看书一小时,要休息几分钟;③字要写大些,要清楚整齐。
三、练一练1.用眼卫生的目的是( )。
2.看书看电视( )分钟休息片刻。
四、交际范例赵东莱:针对视力下降这一现象,我们应采取一些保护视力措施:1.避免在强烈的光线或昏暗地光线下看书或者写字;2.不要长时间地观看电视节目、玩电子游戏;3.不要在床上躺着看书,也不要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能歪着身在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
五、课堂小结同学们,少年儿童在读书期间,正是眼球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一些不良的用眼习惯,就会使眼睛受到伤害,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要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就必须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做到“三注意,两不看”。
小学生要特别注意预防近视,看书、写字的姿势要正确(身体要坐直,距离桌子一拳,眼要距离书本一尺);看书写字时间不要太长;要认真做好眼睛保健操;不要在光线太强或太暗的地方看书;不要在行走时看书;不要躺着看书;看电视(或玩游戏机)的时间不能过长;距离电视不要太近。
此外,还要注意眼的卫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要用自己的毛巾洗脸。
六、布置作业预防近视,保护视力,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提醒、纠正不正确的坐姿、写姿。
板书设计:爱护眼睛,保护视力“三不要”“三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