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
![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https://img.taocdn.com/s3/m/8c99e02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a.png)
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件+教案+作业(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了解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关系;2. 掌握个人行为对于社会环境和社会安定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全民扶贫意识,强化对社会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1. 帮助学生深入领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2. 带领学生了解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理解“责任”的含义;2.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于社会的影响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四、教学内容及具体步骤1. 课前预备(1)导入与激发兴趣:通过短小精悍的语言,让学生领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阅读等方法获取对社会、对生命、对爱的体验,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2. 学习内容:(1)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的含义,要从天下、兴亡、匹夫、责任四个方面让学生了解(2)集体责任和个人责任的关系:在人际交往中,个人的行为会对集体产生影响,也会受到集体的影响。
3. 活动安排:(1)上课前介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和课程的学习内容;(2)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然后汇报,并由教师进行解说和巩固;(3)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个人行为对于集体的影响。
引导学生在个人行为中尽可能地考虑集体的利益,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4)通过电影、新闻、纪录片等多种形式,展示学生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并结合小组活动进行讨论和分享;(5)布置作业:让学生就自己周围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调研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并形成一份社论。
五、教学评估方法(1)课堂表现评分:包括活跃程度、表达能力、配合度等方面;(2)小组讨论自我评估:让学生自己对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3)作业评分:对学生的调研、分析、建议的思路和语言进行评价。
部编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 初中 道德与法治 教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e61978de80d4d8d05a4f35.png)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劳动,感受历史进步、国家发展是劳动者创造的,尊重劳动者;积极发扬实干精神,主动承担历史重任。
能力目标: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提高自己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明确劳动者身上的优秀品质;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明确国家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
二、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是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中的第二框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了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增强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使命感与自信心。
本框题是在第一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感受劳动、实干的价值与意义,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发扬实干精神,明确自己的历史重任。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三、学情分析今天的成就是由劳动实现的,未来的辉煌更需要实干创造,中国梦需要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通过劳动、实干来实现。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很少接触真正的劳动,对劳动的意义、价值认识不足,以至于轻视劳动,有的甚至对某些岗位的劳动有歧视、厌烦等错误态度。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美好的未来自然会实现,对只有辛勤劳动、艰苦付出才能实现梦想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实干精神,不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还有部分学生不能认识青少年自身的责任,总觉得国家的发展是成人的事情、是未来的事情,很难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572b8f33186bceb19e8bbd9.png)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一、说教材1.本课设计意图和地位:承接“维护国家利益”,感悟“关心国家发展”,自然就转接到对青少年的期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本课的落脚点和归宿。
也是知识性、情感性最强的一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引导学生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并能将远大理想转化为自觉行动。
2.单元主题前后联系:在感受个人与民族和国家利益之间联系、提高民族自豪感方面,本节内容是第八课国家利益至上的主题延续,也是对第九课的深化;在责任感教育方面,本节更是与各课内容之间互相补充、互为印证,本单元从国家的高度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利益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会更有价值。
3.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课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情感体验,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端正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正确认识,尊敬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情感目标。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感知国家成就,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明确踏实肯干才能取得成功,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3)知识目标:知道国家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劳动;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二、说学情进入八年级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社会、对民族发展更加关注,对责任更加强烈,道德与法治课程应将教学的视角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思想领域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
引导学生感悟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的道路,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对于祖国建设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的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与这些建设者产生思想共鸣,因此,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和需要,抓住中学生的爱国心理和强烈的责任心以及民族自豪感,从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内在规律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是学生真正从情感态度、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使教学较好地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921ece7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b.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0.2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一节重要的思想品德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故事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守护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
教材还介绍了我国历史上有责任感的人物和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有强烈的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对国家、社会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深入的理解。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道德、法治的基础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概念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案例和讨论来深入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每个人都有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每个人都有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案例中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培养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交流、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历史上的爱国主义名言,引发学生对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感的思考。
2.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
3.讨论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品质。
4.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体验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感的关系。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ae5ca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96.png)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的含义;2.理解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关系,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3.掌握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提高公民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名言解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中国历史名言之一。
这句话告诫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我们每个人只是匹夫,但只要每个人都用尽全力,也能够推动天下的发展。
2. 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1.个人责任: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积极担当社会角色;2.集体责任:集体责任是指集体对社会负有的责任。
在团队协作中,每个成员都应该积极出力,承担社会责任。
3. 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1.法律常识:了解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法律意识:对法律有敬畏、重视和识别能力,懂得维权、维稳。
三、教学重点1.匹夫有责这一名言的内涵;2.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关系;3.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法:通过讲解和举例,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2.讨论法:通过引导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3.观影法: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教学步骤1. 名言解析1.提问:“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讲解解析,引导学生理解名言的内涵。
2. 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1.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群体中成员的分工和协作;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的关系。
3. 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1.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2.讲解国家法律和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六、教学效果评价1.提交学生个人学习笔记;2.在课堂上组织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个人责任和集体责任、法律意识和法律常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学会了贡献自己力量的重要性,并提高公民素质。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1df12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0.png)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课,主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承担着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关心社会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树立责任意识,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他们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责任,提高自己的责任意识,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到每个人都承担着对国家、社会和家庭的责任。
2.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关心社会进步的意识。
3.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树立责任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
2.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族命运,关心社会进步的意识。
3.培养学生承担责任的能力,树立责任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体验到责任的重要性,提高责任意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责任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教学PPT,展示教学内容和案例。
3.准备时间:40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责任?我们为什么会承担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责任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背景和含义,让学生了解这句话的来历,理解其含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分享自己的观点。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4.巩固(5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履行自己的责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5b0d9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0.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教材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和事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家兴衰与每个人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达能力。
但他们对于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理解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掌握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为国家和民族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基本国情,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承担社会责任的方法和途径。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4.情感教育法:通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教学过程和提问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思考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案例和事例,制作PPT,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衰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及反思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a613fbfd9b89680203d825a1.png)
部编本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国家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劳动;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材料和辩论,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端正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正确认识,尊敬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情感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教材P107“运用你的经验”)想一想:你的观点是什么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劳动成就今天活动一:感受劳动成果(展示下列图片)1.想一想:这些图片展示了我国哪些成就?提示:杭州G20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里约奥运会,中国得了金牌榜第三名。
2.思考:这些成就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提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目标导学二:尊敬和学习国家建设者活动二:劳动者的身影(展示教材P108“探究与分享”与下列图片)1.思考:他们为什么令我们感动?提示: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2.思考:你还能说出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吗?与同学分享典型事迹。
(先分小组交流劳动者的事迹,最后小组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劳动者的几个典型事迹)提示:2016年感动中国人物: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玥飞,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君,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量子通讯的领跑者潘建伟等。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ea396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0.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主题。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历史事例、现实案例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对国家和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
但他们可能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对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大事,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关系。
2.如何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履行个人责任的积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家兴亡与个人的关系。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大事。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历史和现实案例素材。
3.讨论问题清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就背后每个人的付出和努力。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理论阐述,让学生了解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分析历史和现实中的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大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家兴亡和个人责任的认识,互相启发,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履行责任,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优质教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c0634e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7c.png)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本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三-1.3 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三-1.4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三-2.3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课标解读:①学生学什么通过分解课标可知,“了解不同劳动和职业的特点及其独特价值”是指学生要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源泉,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辛勤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重。
“知道责任的社会基础,体会承担责任的意义,努力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是指学生要懂得国家的发展是每一个人的责任,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时代需要每一名青少年学生既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勇于实践,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现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是指学生要了解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然后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解决发展挑战和实现美丽中国梦贡献力量。
②学生学到什么程度课标三-1.3 和 2.3 中内容的知识维度为概念性知识,在认知维度上提出了“了解”的要求。
课标三 1.4 中内容的知识维度为概念性知识,在认知维度上提出了“知道”的要求。
③学生怎么学可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且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事例,构建真实情境,设置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欲望的活动,以活动引领和案例分析正确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实干精神的内涵,体会主动担负起历史重任的意义,从而自觉践行,从点滴小事做起,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教材分析】单元分析: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是八年级上册的最后一个单元。
通过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清楚的认识。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d5cb3304028915f814dc25d.png)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崇尚劳动,感受历史进步、国家发展是劳动者创造的,尊重劳动者;积极发扬实干精神,主动承担历史重任。
2.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提高自己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明确劳动者身上的优秀品质;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明确国家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平等地对待各种类型的劳动者。
教学难点:理解实干创造未来。
三、教学准备收集与课时内容贴切的相关新闻热点事件(文本、图片、视频均可)、其他相关图片资源。
四、相关资源【课程引入】国家发展是谁的事;【典型案例】外国人眼中的“新四大发明”;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照片;【典型案例】致敬劳动者;飞天之路材料;【典型案例】中国人的飞天之路;思维导图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观看视频:国家发展是谁的事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教师小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设计意图:“关心国家发展”这一框燃起了学生的爱国之情,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更需要有报国之志。
国家发展依靠谁呢?通过不同角度的回答引发学生的思考。
本活动不仅承接上一框对国家发展的关注,也为下面激发学生的使命感奠定了基础。
讲授新课一、劳动成就今天活动一:探索古今过渡: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
材料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古代,中国有四大发明,同学们都是十分熟悉的。
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材料二:中国新“四大发明”而在现代的中国,又出现了4样物品被外国人评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思考:你知道是什么吗?观看视频:外国人眼中的“新四大发明”教师小结:中国新四大发明指的是高速铁路、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络购物,这种说法是2017年出现的,是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出来的中国“新四大发明”,无论是古代四大发明,还是现代“四大发明”,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追求幸福的体现,都成为中国闪亮的名片。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2《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27f578fe4733687e21aa6a.png)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十课第二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的兴趣,培育科学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实践,带动更多青少年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将来更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假如你是科普小卫星研制团队中的一员,谈谈你读了习近平回信后的感受并与同学分享。
课堂小结本课主要讲述劳动的意义,如何对待劳动者,如何实现中国梦,以及青少年如何承担起历史使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努力学习,挤挤实践,为祖国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的第二框,教材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感知国家建设成就,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明确踏实肯干才能取得成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要努力学习,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国家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劳动;2、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搜集材料和辩论,引导学生感知国家建设成就,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明确踏实肯干才能取得成功,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端正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正确认识,尊敬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关于国家建设的成就、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的事迹。
一、导入新课(展示教材P107“运用你的经验”)想一想: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劳动成就今天活动一:感受劳动成果(展示下列图片)1、想一想:这些图片展示了我国哪些成就?提示:杭州G20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里约奥运会,中国得了金牌榜第三名。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初中思想品德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602cb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d.png)
根据各个例子认识不同的劳动,知道不同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为国家做贡献。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知道该如何发扬实干精神
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新闻案例体会劳动的意义,知道各种劳动都是平等的,正确对待劳动。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知道该如何发扬实干精神,为国家做贡献,让自己有一个不一样的青春。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劳动的重要性,认识了不同的劳动,作为社会中的一员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板书
劳动的意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如何看待劳动
青少年如何发扬实干精神
思考:如何看待以上观点?
答案解析:认为国家发展是大人或者国家领导人的事情的观点是不对的。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中学生也有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祖国建设的重任,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青少年如何发扬实干精神?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版本科目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习
目标
知道劳动的意义
正确看待各种劳动
青少年发扬实干精神,让自己的青春绚丽多彩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0bda70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3.png)
教师归纳:3、如何才能实现中国梦?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
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担负起历史重任,弘扬实干精神?
①树立远大的理想,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理想)
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实现梦想奠定基础;(学习)
③磨砺坚强意志,积极面对挫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素以勤劳智慧闻名于世。
思考:我们国家这些伟大的成就是通过什么方式取得的?
归纳:今天,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1.为什么说劳动成就今天?(劳动的重要意义)
2020年,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文件明确,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这门课,学生们不仅要上满课时,甚至考核结果还会作为毕业依据之一。
思考: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有什么意义?
思考:结合视频谈谈我们要如何对待劳动者们?为什么?
二、实干创造未来
探寻身边美丽
各行各业劳动者
教师归纳:(1)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归纳:2.为什么要尊敬和学习劳动者?
回顾旧知:把梦想变成现实的桥梁是什么
结论: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了不起!
学生根据自主学习问题提示,看课本,标疑难点
学生看书思考问题
学生找出含义,并且做好笔记
学生思考,并且回答问题
做好相关笔记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且回答问题
学生做好相关笔记。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自行归纳知识点
认真阅读辩论材料,思考问题并且进行辩论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教学设计
![《天下兴亡_匹夫有责》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8fa163cf7ec4afe04a1dfaa.png)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爱国就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能力目标爱国与每位同学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爱国与每位同学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青少年如何爱国。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国家》。
听了刚才的歌曲,同学们有什么感受?教师总结引入新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青少年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课讲授1、阅读资料,走进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概括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话而形成的警句。
大意是说,国家的兴旺与衰亡,即使是普通人,也有责任。
近代以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逐渐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精神的高度概括。
2、阅读资料,了解爱国人士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爱国人士4、新时代的青少年的爱国行为我们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生说一说自己的爱国表现。
三、课堂小结我们每天脚踏祖国的土地,我们捡起一片废纸,就是爱国的表现;我们不撕一张纸,就是爱国的表现;我们尊敬师长,就是爱国的表现;我们认真听课,好好学习就是爱国的表现……爱国,时刻都可以做到,今天我们努力学习,明天我们为美丽中国而奋斗。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81097c7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a8.png)
及规划,渗透国家铁
路交通的发展,认同
我国取得的巨大建设
成就。体现学科时政
性的特点。
过渡
我们将展开中国高铁发展的画卷,带领大家共同领略中国速度,围绕
“从中国铁路的时代巨变,悟中华青年的使命担当”这一主议题,共同探究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学习主题。
中国高铁取得今天的成就实属不易,他历经了上百年的沧桑岁月。
动观。培育学生观察、提炼、多角度分析问
题的能力。
1.通过自导式学习和
框架式思维构建课堂,激发学生用系统论的
思想探究知识之间的
联系。
2.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故事
分享,选取我国铁路
建设史上极具代表性
的成昆铁路,在一定
基础上建立知识的链
接和迁移。
3.通过时政热点呈现,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
究理解劳动对于国家
发展、社会进步、人
民生活的重要性,引
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
4.合作探究:新成昆铁路的建成有什么重要意义?(提示:可从国际、国内、社会、人民角度思考)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昆铁路历经的地形地势及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困难。
2.故事分享:龙骨甸大桥的故事。
3.引导学生结合时政热点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新成昆铁路的建成的重要意义。
4.教师盘点总结,劳动的重要性;劳动者的品质;我们应如何对待劳动者、劳动成果。
3.关键能力:通过深度探究情境案例,派生关联问题,提升学生推理与论证、分析与综合能力,通过情境探究追问,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提高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担当精神与参与能力。
4.必备知识:通过课前自导学习了解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的基本内容,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辨识与判断、探究与构建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了解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的基本内容,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辨识与判断、探究与构建能力。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e5a6a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e.png)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义和内涵;2.掌握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体现方法;3.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认识法律与道德的一致性和差异性;4.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德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义和内涵;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及其一致性和差异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1.引入话题:什么是社会责任,孩子们听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成语吗?2.请学生自己思考,简短分享自己的看法。
2. 学习(30分钟)1.介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成语的由来和内涵。
2.分组演练,让学生们结合自己身边的实例讨论和总结什么是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的体现方法以及不负责任的后果。
3.让学生们通过实例分析,掌握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和体现方法。
3. 探究(30分钟)1.探究法律与道德的关系,让学生们分别列举道德和法律的基本内容。
2.比较道德和法律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让学生们发现在一些情况下,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另一些情况下,道德和法律的要求是存在差异的。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清楚地了解到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点和区别。
4. 应用(20分钟)1.让学生们选出一种行为,让他们思考这种行为涉及到的社会责任、道德和法律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共同探讨。
2.每个小组发表自己的讨论结果,老师适时地进行点评和补充。
5. 总结(10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2.强调社会责任意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希望学生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并付诸行动。
四、教学评估1.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的讨论内容,是否体现了充分的社会责任意识;3.学生的反馈,对本节课的授课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0.2【教学设计】《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10.2【教学设计】《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https://img.taocdn.com/s3/m/dc6f37dff8c75fbfc77db2a0.png)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的第二框,教材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感知国家建设成就,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明确踏实肯干才能取得成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要努力学习,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国家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劳动;2、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搜集材料和辩论,引导学生感知国家建设成就,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明确踏实肯干才能取得成功,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端正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正确认识,尊敬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关于国家建设的成就、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的事迹。
一、导入新课(展示教材P107“运用你的经验”)想一想: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教师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劳动成就今天活动一:感受劳动成果(展示下列图片)1、想一想:这些图片展示了我国哪些成就?提示:杭州G20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里约奥运会,中国得了金牌榜第三名。
2、思考:这些成就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提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目标导学二:尊敬和学习国家建设者活动二:劳动者的身影(展示教材P108“探究与分享”与下列图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册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的第二框,教材内容
主要是通过学生感知国家建设成就, 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明确踏实肯干才能取得成功,
为未来的建设者,要努力学习,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国家所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广大人民的劳动;
义务教17教科书 八年级
2、懂得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搜集材料和辩论,引导学生感知国家建设成就,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明确踏实肯
干才能取得成功,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端正对劳动及劳动者的正确认识,尊敬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
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关于国家建设的成就、各行各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劳动者的事迹。
一、导入新课
(展示教材P107 “运用你的经验”)
想一想: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总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
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劳动成就今天
活动一:感受劳动成果
(展示下列图片)
1、想一想:这些图片展示了我国哪些成就?
提示:杭州G20 峰会,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六个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桥;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应用阶段,意味着中国已经拥有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里约奥运会,中国得了金牌榜第三名。
2、思考:这些成就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
提示:我们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
动换来的。
目标导学二:尊敬和学习国家建设者
活动二:劳动者的身影
(展示教材P108 “探究与分享”与下列图片)
1 、思考:他们为什么令我们感动?
提示: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是在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正是无数劳动者兢兢业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成就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2、思考:你还能说出身边令你感动的劳动者吗?与同学分享典型事迹。
(先分小组交流劳动者的事迹,最后小组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劳动者的几个典型事迹)
3、思考:说说你学习了先进人物事迹的感想。
教师总结: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目标导学三:实干创造未来
活动三:实干实现中国梦
(展示2016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李万君事迹简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把技术提升到极致,把每件产品都当成是艺术品,我认为这就是工匠精神。
”在被主持人问到如何理解工匠精神时,李万君是这样回答的。
转向架制造技术被列为高速动车组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
李万君凭借着对焊接技术的求索和钻研,填补了国内多项高速动车组、铁路客车、城市轨道客车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的空白,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 余项。
2006 年我国试制时速 250 公里动车组,列车转向架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口焊接成为 总结出“构架
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 ,一口气焊完整个圆形接口,让外国专家也感到不可思 议。
如今这项 “绝活” 已成为公司技术标准。
在李万君看来, “无论外国怎么进行技术封锁, 都要想尽一切办法去革新和突破,这是中国高铁产业工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
2015 年初,公司生产我国拥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中国标准动车组,其 中转向架焊接技术攻关的任务自然又落到了李万君的肩头。
面对着新型的设计和工艺, 李万 君带领团队反复研究和论证, 最终交叉运用平焊、 立焊、 下坡焊等多种操作技法完成了射线 检测 100%合格的目标。
看到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以时速
420 公里完成会车试验的画面,李
万君心中无比的自豪。
思考:他们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实干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现实。
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 每个
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目标导学四:接过历史接力棒
活动四:辩论——“书本知识与实践谁重要”
(展示教材P110 “探究与分享”)
活动: 将全班同学分为甲方和乙方, 进行辩论。
双方先对观点各自进行讨论,各选出三 位发言代表
组成辩论小组,进行五分钟限时辩论。
( 展示双方观点 )
甲方观点: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
乙方观点:实践更重要。
教师归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学习书本知识应与实践结合起来,现在这个阶段以学
书本知识为主,为将来参与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活动五:培养科学精神
( 展示下列材料 ) 思考:各地纷纷举行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你对此有何感想?
提示: 我们要不断激发自己科学探索的热情, 努力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将来更好地
决定动车组列车能否实现速度等级提升的核心部件, 也成为制约转向架生产的瓶颈。
李万君
提示: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 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
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教师总结:我们是国家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三、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明白了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懂得了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我们青少年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学习,积极探索,肩负起历史重任。
四、随堂演练1、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
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这寓意()
A.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B.只有青少年才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C.只有中国才会对青少年寄予如此的厚望
D.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性
2、下列能体现公民责任感的诗句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