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新风量检测指南
新风量检测细则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新风量检测实施细则1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新风量检测。
2原理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处于正常运行或规定的工况条件下,通过测量新风管某一断面的面积及该断面的平均风速,计算出该断面的新风量。
如果一套系统有多个新风管,每个新风管均要测定风量,全部新风管风量之和即为该套系统的总新风量(m3/h),根据系统服务区域内的人数,便可得出新风量结果(m3/(h•人))。
3仪器3.1 皮托管法K=0.84±0.01。
3.1.1 S型皮托管p3.1.2 微压计:精确度应不低于2%,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 Pa。
3.1.3 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
3.2 风速计法3.2.1 热电风速仪:最小读数应不大于0.1m/s。
3.2.2 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
4检测环境条件检测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必须在正常运转条件下。
5检测步骤5.1 确定测量断面和测点5.1.1 确定测量断面位置检测断面应选在气流平稳的直管段,避开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下游方向距离L d大于6倍当量直径D,上游方向距离L u大于3倍当量直径D,如无法实现,也应尽量达到L d≥2D,L u≥D/2,对矩形风管,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5.1.2 测孔位置5.1.2.1 在选定的测量断面上开设测孔。
测孔内径应不小于Dg32。
5.1.2.2 对圆形管道,测孔的位置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如图1所示)。
测点测孔图1 圆形断面测孔的位置5.1.2.3 对矩形管道,测孔的位置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延长线上(如图2所示)。
测孔测点测点测孔(a)长方形断面(b)正方形断面图2 矩形断面测孔的位置5.1.3 测点位置和数目5.1.3.1 圆形管道圆形风管:将风管分成适当数量的等面积同心环,测点选在各环面积中心线与垂直的两条直径线的交点上,同心环数及测点数的确定见表1。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1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细则中引用而构成本细则的条文。
本细则编写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本细则将根据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而更新。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 18204.18-20002 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有空调的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的测定,也可用于有空调的居住室及办公场所室内新风量的测定。
3 检测项目室内新风量的检测。
4 定义新风量(Air change flow):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道、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单位:m3/h。
空气交换率(Air change rate):单位时间(h)内由室外进入到室内容总量与该室室内空气总量之比,单位:h-1。
示踪气体(tracer gas):在研究空气运动中,一种气体能与空气混合,而且本身不发生任何改变,并在很低的浓度时就被能测出的气体总称。
5原理本细则采用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差时间的变化的值,计算出室内的新风量。
6仪器和材料6.1袖珍或轻便型气体浓度测定仪。
6.2尺、摇摆电扇。
6.3示踪气体:无色、无味、使用浓度无毒、安全、环境本底低、易采样,易分析的气体。
示踪气体环境本底水平及安全性资料见附录。
7 选点要求7.1 采样点的数量根据监测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定,以期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水平;7.1.1 房间使用面积小于50m2时,设1~3个检测点;7.1.2 房间使用面积50~100m2时,设3~5个检测点;7.1.3 房间使用面积大于100m2时,至少设5个检测点。
在对角线上或梅花式均匀分布。
7.2 采样点应点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距楼地面高度0.8~1.5m。
7.3采样前关闭门窗12h,采样时关闭门窗, 至少采样45min。
新风量测量方法

新风量测量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唠唠新风量测量方法。
你知道吗,这新风量可太重要啦!就好比咱人需要呼吸新鲜空气一样,房间也需要有合适的新风量来保持良好状态呀。
比如说,你待在一个密不透风的房间里,是不是会觉得闷得慌、不舒服呀?这时候如果能准确测量新风量,然后进行调整,那简直太棒啦!
那怎么去测量呢?咱可以用风速计来测风速呀。
想象一下,风速计就像一个小侦探,在那仔仔细细地探测着风的速度呢!把它放在风口那里,就能得出风速的数据啦。
然后再根据风口的面积等计算一下,不就能算出新风量了嘛!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风量罩哦。
这风量罩就像是给风口套上了一个特别的罩子,可以把风都集中起来测量,是不是很神奇呀?就好像给风画了个圈圈,让它乖乖地被测量。
“哎呀,这有啥难的,我随便搞搞不就行了嘛!”你可别这么想呀!不准确的测量可能会让你的环境变得不舒适哦,那不就得不偿失啦。
就像你做
饭,调料放得不对,那味道能好吗?所以呀,一定要认真对待新风量测量这件事儿。
我觉得呀,新风量测量方法真的很实用,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改善我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大家可千万别小瞧了它,要去积极尝试和探索呀!只要我们掌握了合适的方法,就能让我们的空间拥有最舒适的新风量,我们也能更加愉快地享受生活啦!。
风速与风量的检测方法

洁净室的风速与风量的检测方法1、风速与风量的检测方法A 、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
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下获得。
B 、检测前检查风机是否运转正常。
必须实地测量被测风口、风管的尺寸。
C 、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采用室截面平均风速和洁净积乘积的方法确定风量。
(取离高效过滤器 0.3m 垂直于气流处的截面作为采样截面,按照测试点间距不宜大于 0.6m 在截面上设置不少于 5 个测试点,所有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风速。
)垂直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地面 0.8m ~ 1m 的水平截面;水平单向流(层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据送风面 0.5m ~ 1m 的垂直截面;截面上测试点数量应不少于 10 个,间距不应大于 2m ,均匀布置;D 、对于安有过滤器的风口,以风口截面平均风速和风口净截面积的乘积确定风量。
(在风口截面或引用辅助风管的截面上按不少于 6 个均匀布置的测试点得出平均风速。
)E 、对于风口上风侧有较长的支管段且已经或可以打孔时,可以用风管法确定风量。
(在出风口前不小于 3 倍管径或 3 倍大边长度处打孔;)F 、对于矩形风管,将测定截面分成若干个相等的小截面,每个小截面尽可能接近正方形,边长不大于 200mm ,测试点位于小截面中心,但整个截面上不宜少于 3 个测试点;对于圆形风管,应按等面积圆环法划分测定截面和确定测试点数;在风管外壁上开孔,插入热式风速计探头或皮托管。
(通过测动压,换算为风量。
)2、风速和风量的评定标准( 1 )、对于乱流洁净室:A 、系统得实测风量应大于各自的设计风量,但不应超过 20% ;B 、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C 、室内各风口的风量与各自设计风量之差均不应超过设计风量的±15% ;( 2 )、对于单向流(层流)洁净室:A 、实测室内平均风速应大于设计风速,但不应超过 20% ;B 、总实测新风量和设计新风量之差,不应超过设计新风量的±10% ;( 3 )、新鲜空气量:洁净室(区)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A 、非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 10% ~ 30% ,单向流洁净室(区)总送风量的 2% ~ 4% ;B 、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C 、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 40m3 ;3 、相关标准数据净化空调系统,根据室内容许噪声级要求,风管内的风速:总风管: 6 ~ 10m /s ;无送、回风口的支风管: 4 ~ 6m /s ;有送、回风口的支风管: 2 ~ 5m /s※为保证空气洁净度等级的送风量,制药洁净室按下表相关数据进行计算:洁净度等级( ISO14644-1 )气流类型平均风速( m/s )换气次数( h-1 )应用实例1 ~ 4单向流0.3 ~ 0.5—无菌加工5单向流0.2 ~ 0.5—直接支持无菌加工的其它加工区6非单向流—50 ~ 60无菌加工的支持区;包括受控的制备区7非单向流—15 ~ 258~9非单向流—10 ~ 15微电子洁净室实例:洁净度等级( ISO14644-1 )气流流型平均风速( m/s )单位面积送风量(m3/㎡·h )应用实例2 U 0.3 ~ 0.5—光刻、半导体工艺区; 3U0.3 ~ 0.5—工作区、半导体工艺区; 4U0.3 ~ 0.5—工作区、多层掩膜工艺、密盘制造、半导体服务区、动力区; 5U0.2 ~ 0.5—6M0.1 ~ 0.3—动力区、多层工艺、半导体服务区; N 或M—70 ~ 1607N 或 M —30 ~ 70服务区、表面处理; 8N 或 M— 10 ~ 20 服务区U :单向流N :非单向流M : 混合流(单向流和单向流的组合流型)医院中,采用空调的手术室、产房工作区和灼伤病房的气流速度宜 ≤ 0.2m /s ;核医学科的通风柜应采用机械排风,排风口的风速应保持 1m /s 左右; 生物实验室用生物安全柜与排风系统得连接方式:生物安全柜级别 工作口平均进风速度( m/s ) 循环风比例( % ) 排风比例( % ) 连接方式 Ⅰ级 0.380 100 密闭连接 Ⅱ级A10.38 ~ 0.507030可排到房间或设置局部排风罩A2 0.50 70 30可设置局部排风罩或密闭连接B1 0.50 30 70密闭连接B2 0.50 0 100密闭连接Ⅲ级—0 100密闭连接4 、出具测试报告测试报告应包含如下内容:a 、测试单位的名称与地址、测试人名称、测试日期、数据采集系统得名称;b 、所参考的测试标准的编号与版本日期,如 ISO 14644-3 : 2002 ;c 、所测设施名称及毗邻区域的名称及测试点的座标;d 、测试类型与测试条件;e 、指定的性能标准,包括占用状态;f 、所采用的测试方法;g 、测试结果;h 、所参考的测试标准对特定测试所规定的其他具体要求;。
新风风量测试标准

新风风量测试标准引言新风风量是指新风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向室内送风的体积,是评价新风系统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为了确保新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需要对新风风量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新风风量测试的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新风风量测试的目的新风风量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新风系统的送风效果,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达标。
通过测试,可以判断新风系统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提供评价和改进的依据。
二、新风风量测试的方法1. 风量测试仪器新风风量测试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常用的有烟雾仪、风速仪和风压仪等。
烟雾仪可以用于可视化观察风流的分布情况,风速仪可以测量风速,风压仪可以测量风压。
2. 测试点位选择在进行新风风量测试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测试点位。
一般来说,应选择室内外气流交换明显的位置进行测试,如门、窗、通风口等。
3. 测试步骤(1)准备工作:确认测试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2)测试点位设置: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测试点位,并标记出来。
(3)测试仪器配置:根据测试需要,配置相应的测试仪器。
(4)测试操作:依次对每个测试点位进行测试,记录相应的测试数据,并确保测试过程中无干扰因素。
(5)测试结果分析:根据测试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新风系统的送风效果,并判断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三、新风风量测试的标准1. 新风风量的计算公式新风风量的计算公式为:Q=V×n其中,Q为新风风量,单位为m³/h;V为送风口面积,单位为m²;n 为送风口平均风速,单位为m/s。
2. 新风风量的评价标准根据不同的场所和使用需求,新风风量的评价标准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新风风量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或设计要求,以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规定。
3. 新风风量测试的频率新风风量测试应定期进行,以确保新风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一般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测试,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临时测试。
四、新风风量测试的意义1. 保障室内空气质量新风风量测试可以评估新风系统的送风效果,确保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室内新风量检测

结课论文课程名称: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测控1201班姓名:同斌斌学号:120650126指导老师:董俊刚室内环境参数的监测及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居住环境参数较以往产生的变化,人们普遍关注起室内环境对自身健康的影响,比如温度,湿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风速等。
开始研究对于不同的人群,我们所关注的环境参数在怎样的范围内属于正常水平,以及各个参数对我们身体长期或短期的影响。
基于建筑环境测试课程的学习,为了更好的掌握室内参数的监测及分析方法,特选择学生宿舍作为实验场所,实验设备能实现温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湿度,露点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监测以及风速的检测,选择对温度,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风速作相应分析。
温度据生理学家研究,室内温度过高时,会影响人的体温调节功能,由于散热不良而引起体温升高、血管舒张、脉搏加快、心率加速。
冬季,如果室内温度经常保持在25℃以上,人就会神疲力乏、头晕脑涨、思维迟钝、记忆力差。
同时,由于室内外温差悬殊,人体难以适应,容易患伤风感冒。
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则使人体代谢功能下降,脉搏、呼吸减慢,皮下血管收缩,皮肤过度紧张,呼吸道粘膜的抵抗力减弱,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我国的温度标准范围:冬季:18-22℃,高级建筑及停留时间较长的建筑可取高值,一般建筑及短暂停留的建筑可取低值;夏季:26-28℃,高级建筑及停留时间较长的建筑可取低值,一般建筑及停留时间较短的建筑可取高值。
(下图为24小时的室内温度波动曲线)由图中统计,最低温度23.8摄氏度,最高温度26.3摄氏度,平均温度为25.3摄氏度,最低温度出现在上午8:48左右,如下方截图。
本次实验开始时间为星期五的凌晨左右到星期六的凌晨左右,由图中看出星期六的温度较星期五相对低些。
室内温度的调节,基于宿舍现状,可采取的方式有:开窗通风;电风扇加大空气流速。
在开窗通风能满足我们对室内舒适度的要求时,尽量选择通过自然的方法维持,在室内温度较高时,选择电风扇增加空气流通左右,起到降温效果。
风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 目的建立洁净室风量检测的标准操作程序。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洁净室风量和换气次数的检测。
3. 职责洁净区风量检测人员执行本规程。
4. 工作程序(1)风量检测必须首先进行,各项净化效果都是在设计的风量下获得。
(2)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
(3)万级和十万级洁净室检测风量和换气次数。
4.1 检测方法与仪器操作4.1.1洁净室风量的检测每一洁净室装有过滤器的送风口进行风量测试。
如果洁净室有多个送风口,每个送风口单独测试,将每个送风口的风量相加,计算出总风量。
(洁净室风口数及面积见表1)。
风口数为n,第1个送风口风量为A1,第2个送风口风量为A2,第n个送风口风量为An。
总风量(m3/h)= A1+A2+…+An4.1.2换气次数计算单位时间内室内空气的更换次数,即通风量与容积的比值。
换气次数(次/h)= 总风量/房间容积4.2检测仪器组成与安装4.2.1风量罩组成加野MODEL6705风量罩由风罩(标配610×610 mm)、玻璃纤维支杆、便携把手、底座(含16个测量点)及测量仪主机组成。
4.2.2支杆安装将一根支杆的一端插入到支杆安装槽内如下图①,将另一端插入到框架角如下图②(框架角的位置参考下图③)。
剩余3根支杆安装位置参考下图③,安装步骤同上。
支杆要交叉安装,支杆拆卸顺序与之相反。
版本V1.0 文件名称风量检测标准操作规程页码4.2.3便携把手安装便携把手安装顺序参考下图,其拆卸顺序与之相反。
4.3检测仪器操作4.3.1开机前准备:确认风量罩已按要求安装好。
测量仪主机确认有电,用4节AA型电池供电。
4.3.2开机:按住“ POWER”键 2 秒钟,进入测试主界面。
4.3.3风量检测:按键操作包括测量仪主机上的按键操作及底座按键操作。
底座左键,此按键用于控制风量测试的开始、停止。
底座右键,此按键用于控制风量测试值的保存。
在测试设置中确认测试模式为“ Single”,实际、标准风量设置为“Std”。
室内新风量检测规范指南

室内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1 编制目的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要求,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对采用中央空调的工程,应进行室内新风量的检测,特制定本作业指南。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室内新风量检测。
应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对集中式空调系统,抽检的房间面积≥500m2时,可采用风量直接检测法检测新风量。
如能确定进入室内的空气全部为新风时,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如送入室内的空气是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则应采用风量直接检测法测出总送风量后,根据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新风量。
3 术语3.1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机房内的中央空调系统。
3.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除设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空调房间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中央空调系统。
第一法 CO2示踪气体法4 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18204.18-20005 原理采用CO2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CO2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CO2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的值,计算出室内的新风量,再根据室内设计人数,计算出人均新风量结果。
6 仪器和材料6.1 轻便型CO2气体浓度测定仪,最低检出限≥1ppm,可连续自动测读。
6.2摇摆电扇。
6.3 CO2示踪气体。
第 1 页共17 页7 测定步骤7.1 室内空气总量的测定7.1.1 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容积V 1(m 3)。
7.1.2 室内应无家具等物品,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梁、柱等凸出物的总体积V 2(m 3)。
7.1.3 计算室内空气容积,见式7.1。
12V V V =- (7.1)式中:V ————室内空气容积,m 3; 1V ————室内容积,m 3; 2V ————室内物品容积,m 3 7.2 检测点的设置室内CO 2浓度检测点数应按表7.2设置,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在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是一个重要的空气质量指标,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健康和舒适度。
因此,对室内新风量进行准确的测定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1. 风速法风速法是最常用的测定新风量的方法之一。
通过测量送风口或回风口的风速,可以计算出新风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可能受到测量误差和风口形状的影响。
2. 风量罩法风量罩法是一种直接测量新风量的方法。
通过将风量罩放置在送风口或回风口上方,测量罩内的空气流量,即可得到新风量。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需要使用专门的测量仪器,且在测量时可能会对正常通风造成一定干扰。
3. 热平衡法热平衡法是通过测量室内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室内的热负荷,计算出新风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但需要测量多个参数,计算过程可能较为复杂。
4. 示踪气体法示踪气体法是通过向室内通入一种特殊的示踪气体,然后测量该气体在室内外的浓度变化,计算出新风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精度较高,但需要使用专门的测量仪器和示踪气体,且在测量时可能会对正常通风造成一定干扰。
5. 空气龄法空气龄法是通过测量室内空气的年龄,计算出新风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动态变化较大的室内环境,但需要使用专门的测量仪器和较复杂的计算过程。
6. 颗粒物浓度法颗粒物浓度法是通过测量室内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结合颗粒物来源和排放速率等信息,计算出新风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受到颗粒物污染的室内环境,但需要使用专门的测量仪器和较复杂的计算过程。
7. 温度压力法温度压力法是通过测量室内外的温度和压力变化,结合建筑物的热工性能和通风系统的参数等信息,计算出新风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受到温度和压力影响的室内环境,但需要使用专门的测量仪器和较复杂的计算过程。
8. 空气密度法空气密度法是通过测量室内外空气的密度变化,结合建筑物的通风效率和室内外空气的交换速率等信息,计算出新风量的方法。
室内办公环境环境检测方案

办公室环境检测方案办公场所因为新装修挥发的有害气体、办公设备的污染,每一项都危害着上班族的健康。
办公家具,包括桌子、椅子和橱柜生产以来残留的各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影响办公场所的空气质量。
常见的症状包括:眼睛感觉不适,发热,干燥,头疼,疲惫,疼痛等。
亚健康的员工士气和动力都会受到影响,使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
因此,为了检查新装修的室内工作环境的质量,确保室内工作环境安全,消除员工对新装修的疑虑,制定本检测方案。
结合贵单位新装修房间的办公功能和装修情况(涂料、胶粘剂、木材的使用量),提出如下检测项目及检测方案。
一、检测项目新风量: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道、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
调查发现,内空气污染严重的单位和家庭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大多数室内空气污染物(甲醛、苯、氨、氮等)并没有超标,为什么在众多空气污染物都没有超标的情况下,室内空气仍然污染严重呢?经调查发现其共同的特点是通风不好,也就是说新风量不足。
长期处于新风量不足的室内易患“室内综合症”,出现头痛、胸闷、易疲劳的症状,还容易引发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等疾病。
照度:照度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采用单位面积所接受的光通量来表示,表示单位为勒克斯。
照度对工业生产场所的照度将对产品的质量、差错率、废品率、工伤事故率有一定影响;办公室、阅览、金融工作场地等的照度,对工作效率、阅读效率有很大关系;以上两类视觉场所的照度不足,连续工作时会引起视觉疲劳,长时期将导致人眼视力下降以及头晕等心理或生理不适。
氮:氮是自然界唯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氮在作用于人体的同时会很快衰变成人体能吸收的核素,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辐射损伤。
常温下氮及子体在空气中能形成放射性气溶胶而污染空气,由于它无色无味,很容易被人们忽视,但它却容易被呼吸系统截留,并在局部区域不断累积。
长期吸入高浓度氮最终可诱发肺癌。
甲醛:甲醛是公认的室内装修污染残留的主要物质。
它来源广,可来源于装修用板材的粘合剂、内墙涂料、人造板材、壁纸、壁纸粘合剂、办公家具、壁柜、布艺装饰等;释放缓慢,根据装修的情况释放期可超过1 年时间;健康危害大,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
室内环境中新风量的测试

室内环境中新风量的测试作者:冯柳羽, 陈文科来源:《北方环境》2013年第07期摘要:新风量作为评价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
关于新风量的卫生要求和测试方法较多,本文针对目前使用较广泛的示踪气体法和风管法,分析其适用范围和评价方法,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风量;示踪气体法;风管法;测试中图分类号:X5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3)07-0168-03Analysis of Determination of Fresh Air VolumeFeng Liuyu ,Chen Wenke(Shanghai Germ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Shanghai,200233)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evaluate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fresh air volume receiv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There are many hygiene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 for fresh air volume。
In this paper,the application scope and evaluation methodology of tracer gas technique and fresh air volume direct determination are analyzed,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Fresh air volume;Tracer gas technique;Fresh air volume direct determination;Determination1 前言新风对于稀释室内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室内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新风风量测试标准(一)

新风风量测试标准(一)
新风风量测试标准
简介
•新风系统对于户内空气质量改善至关重要。
而新风风量测试标准作为评估系统性能的重要依据,对于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和持续提供优质空气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新风风量测试标准的相关内容,包括测试方法、指标要求等。
测试方法
•风量测试方法主要包括:风门开度法、物流法、压差法等。
–风门开度法:通过调整新风系统内外压差,测量风门开度与风量的对应关系,进而计算得出系统风量。
–物流法:通过对风口或通道进行物料投放,计算物料散布所需的时间和风口或通道的面积,从而得出系统风量。
–压差法:通过测量新风和排风的压差,包括静压差和动压差,计算得出系统的风量。
•各种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
指标要求
•新风风量测试主要关注以下指标:
–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新风量:应根据空气质量需要和使用场所确定,并符合相关行业标准。
–风量调整范围:新风系统应具备一定的风量调整范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风量平衡性:在一个系统内,不同出风口或通道的风量应达到平衡,以确保各个区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空气供应。
–风量稳定性:新风系统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风量变化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过大的波动对室内环境产生影响。
结论
•新风风量测试标准作为新风系统性能评估的重要依据,应被广泛应用于相关行业和工程项目中。
•通过严格按照标准测试、评估和调整,可以确保新风系统的正常运行,持续提供优质的室内空气。
以上是关于新风风量测试标准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新风量测定方法

新风量测定方法
嘿,朋友们!咱今天就来聊聊新风量测定方法这个事儿。
你说这新风量测定像不像咱过日子,得有个准头,有个讲究!咱可不能稀里糊涂的,不然那空气质量可就没法保证啦。
想象一下,要是你在一个房间里,空气闷得不行,就像被捂住了口鼻,多难受呀!这时候新风量的测定就显得特别重要啦。
一般来说呢,咱可以用风速计来测风速,这就好比是给风来个大体检。
找个合适的地方,把风速计放那儿,就等着它给咱报数。
你说这风速计像不像个小侦探,专门揭露风的秘密呀!然后根据测到的风速和风管的截面积,就能算出新风量啦。
还有一种方法呢,就是用示踪气体法。
这就有点像给风做个标记,然后看着这个标记怎么流动,从而知道新风量的情况。
你可以把一种特殊的气体放进去,然后观察它在空间里的分布和变化,就像跟着一个小信号在探索一样,是不是很有意思?
再比如说,热球式风速仪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呀。
它就像个小机灵鬼,能快速又准确地告诉你风速的大小。
把它拿到风口那儿,它就能马上给你反馈。
咱在测定的时候可得细心点,就像做饭得掌握好火候一样。
位置得选对,仪器得摆弄好,可不能马马虎虎的。
不然测出来的数据不准,那不就白折腾啦!
而且呀,不同的场合可能需要不同的测定方法呢。
好比说在一个大工厂里,和在咱自己家里,那能一样吗?肯定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呀。
总之呢,新风量测定这事可大可小,但咱为了自己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就得认真对待。
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测定,它能给我们带来大大的舒适呢!这就是咱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却能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所以呀,大家都行动起来,把新风量测定重视起来吧!。
室内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

室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1 编制目的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环境污染控制规》GB50325-2010要求,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对采用中央空调的工程,应进行室新风量的检测,特制定本作业指南。
2 适用围适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室新风量检测。
应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对集中式空调系统,抽检的房间面积≥500m2时,可采用风管法检测新风量。
如能确定进入室的空气全部为新风时,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如送入室的空气是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则应采用风速、风量法检测出总送风量后,根据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新风量。
3 术语3.1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机房的中央空调系统。
3.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除设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空调房间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中央空调系统。
第一法 CO2示踪气体法4 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室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18204.18-20005 原理采用CO2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在待测室通入适量CO2示踪气体,由于室、外空气交换,CO2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的值,计算出室的新风量,再根据室设计人数,计算出人均新风量结果。
6 仪器和材料6.1 轻便型CO2气体浓度测定仪,最低检出限≥1ppm,可连续自动测读。
6.2摇摆电扇。
6.3 CO2示踪气体。
7 测定步骤7.1 室空气总量的测定7.1.1 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容积V 1(m 3)。
7.1.2 室应无家具等物品,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梁、柱等凸出物的总体积V 2(m 3)。
7.1.3 计算室空气容积,见式7.1。
12V V V =- (7.1)式中:V ————室空气容积,m 3; 1V ————室容积,m 3; 2V ————室物品容积,m 3 7.2 检测点的设置室CO 2浓度检测点数应按表7.2设置,当房间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
室内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

室内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1 编制目得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要求,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对采用中央空调得工程,应进行室内新风量得检测,特制定本作业指南。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室内新风量检测。
应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对集中式空调系统,抽检得房间面积≥500m2时,可采用风管法检测新风量。
如能确定进入室内得空气全部为新风时,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如送入室内得空气就是新风与回风混合后得空气,则应采用风速、风量法检测出总送风量后,根据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新风量。
3 术语3、1集中式空调系统:就是指系统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机房内得中央空调系统。
3、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就是指系统除设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空调房间得空气处理装置得中央空调系统。
第一法 CO2示踪气体法4 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18204、18-20005 原理采用CO2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CO2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CO2示踪气体得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着时间得变化得值,计算出室内得新风量,再根据室内设计人数,计算出人均新风量结果。
6 仪器与材料6、1 轻便型CO2气体浓度测定仪,最低检出限≥1ppm,可连续自动测读。
6、2摇摆电扇。
6、3 CO2示踪气体。
7 测定步骤7、1 室内空气总量得测定7.1.1 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容积V 1(m 3)。
7.1.2 室内应无家具等物品,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梁、柱等凸出物得总体积V 2(m 3)。
7.1.3 计算室内空气容积,见式7、1。
12V V V =- (7、1)式中:V ————室内空气容积,m 3; 1V ————室内容积,m 3; 2V ————室内物品容积,m 3 7、2 检测点得设置室内CO 2浓度检测点数应按表7、2设置,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
室内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

室内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1 编制目的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要求,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对采用中央空调的工程,应进行室内新风量的检测,特制定本作业指南。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室内新风量检测。
应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对集中式空调系统,抽检的房间面积≥500m2时,可采用风管法检测新风量。
如能确定进入室内的空气全部为新风时,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如送入室内的空气是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则应采用风速、风量法检测出总送风量后,根据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新风量。
3 术语3.1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机房内的中央空调系统。
3.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除设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空调房间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中央空调系统。
第一法CO2示踪气体法4 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18204.18-20005 原理采用CO2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CO2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CO 2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的值,计算出室内的新风量,再根据室内设计人数,计算出人均新风量结果。
6 仪器和材料6.1 轻便型CO 2气体浓度测定仪,最低检出限≥1ppm ,可连续自动测读。
6.2 摇摆电扇。
6.3 CO 2示踪气体。
7 测定步骤7.1 室内空气总量的测定7.1.1 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容积V 1(m 3)。
7.1.2 室内应无家具等物品,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梁、柱等凸出物的总体积V 2(m 3)。
7.1.3 计算室内空气容积,见式7.1。
12V V V =- (7.1)式中:V ————室内空气容积,m 3; 1V ————室内容积,m 3; 2V ————室内物品容积,m 3 7.2 检测点的设置室内CO 2浓度检测点数应按表7.2设置,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示踪气体法

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示踪气体法1定义新风量(Air change flow):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道、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单位:m3/h。
空气交换率(Air change rate):单位时间(h)内由室外进入到室内容总量与该室室内空气总量之比,单位:h-1。
示踪气体(tracer gas):在研究空气运动中,一种气体能与空气混合,而且本身不发生任何改变,并在很低的浓度时就被能测出的气体总称。
2 原理本标准采用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差时间的变化的值,计算出室内的新风量。
3仪器和材料3.1袖珍或轻便型气体浓度测定仪。
3.2尺、摇摆电扇。
3.3示踪气体:无色、无味、使用浓度无毒、安全、环境本底低、易采样,易分析的气体。
示踪气体环境本底水平及安全性资料见附录。
4测定步骤4.1室内空气总量的测定4.1.1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容积V1(m3)。
4.1.2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物品(桌、沙发、柜、床、箱等)总体积V2(m3)。
4.1.3计算室内空气容积V=V1-V2 (1)式中:V——室内空气容积(m3)V1——室内容积(m3)V2——室内物品总体积(m3)4.2测定的准备工作4.2.1按仪器使用说明校正仪器,校正后待用。
4.2.2打开电源,确认电池电压正常。
4.2.3归零调整及感应确认,归零工作需要在清净的环境中调整,调整后即可进行采样测定。
4.3采样与测定4.3.1关闭门窗,在室内通入适量的示踪气体后,将气源移至室外,同时用摇摆扇搅动空气3~5min,使示踪气体分布均匀,再按对角线或梅花状布点采集空气样品,同时在现场测定并记录。
4.3.2计算空气交换率:用平均法或回归方程法。
4.3.2.1平均法:当浓度均匀时采样,测定开始时示踪气体的C,15min或30min时再采样,测定最终示踪气体浓度C1(时间的浓度),前后浓度自然对数差除以测定时间,即为平均空气交换率。
新风验收标准风量检测

新风验收标准风量检测新风是指通过自然通风或者机械通风的方式,将室外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技术。
新风系统的安装验收是确保新风系统正常运行和满足室内环境要求的重要环节。
风量检测是新风系统验收的关键环节之一。
风量检测是通过测量新风进入室内的空气流量来评估新风系统的性能。
风量检测的目的在于验证新风系统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以及是否能够满足室内空气需求。
以下是新风验收标准中风量检测的一些重要要点:一、设备要求1.风量检测设备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并经过计量检测机构校准,以确保准确度和可靠性。
2.风量检测设备应有足够的测量范围,并能够满足不同新风系统风量的检测要求。
3.检测设备应满足自动记录和数据传输的要求,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二、测量方法1.风量检测可以采用直接法或间接法进行。
直接法是通过直接测量风量仪器与新风系统连接,测量新风的流量。
间接法是通过测量房间内的压力差或室内空气质量来推算新风的流量。
2.直接法的风量检测需要在新风系统的进风口或出风口安装适当的仪器,并进行流量测量。
测量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防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间接法的风量检测需要在房间内安装压力差传感器或室内空气质量传感器,并进行相应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测量过程中,应确保传感器位置合理,并进行校准调试。
三、检测标准1.风量检测的标准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
对于居住建筑,可以参考国家标准《住宅通风与空气质量》的要求进行检测。
2.风量检测的结果应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新风系统的风量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保持稳定。
超过或低于设计要求的风量都会影响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
3.风量检测结果应记录并报告。
报告应包括检测日期、检测地点、检测方法、检测设备、检测结果等信息,并附有相应的数据记录和图表。
四、验收结果1.如果风量检测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相关标准,则新风系统可以进行验收,并正常投入使用。
2.如果风量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未满足相关标准,则需要进行问题排查和调整。
室内新风量检测指南

室内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1 编制目的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要求,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对采用中央空调的工程,应进行室内新风量的检测,特制定本作业指南。
2 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室内新风量检测。
应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对集中式空调系统,抽检的房间面积≥500m2时,可采用风量直接检测法检测新风量。
如能确定进入室内的空气全部为新风时,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如送入室内的空气是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则应采用风量直接检测法测出总送风量后,根据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新风量。
3 术语3.1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机房内的中央空调系统。
3.2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除设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空调房间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中央空调系统。
第一法 CO2示踪气体法4 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 GB/T 18204.18-20005 原理采用CO2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CO2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CO2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的值,计算出室内的新风量,再根据室内设计人数,计算出人均新风量结果。
6 仪器和材料6.1 轻便型CO2气体浓度测定仪,最低检出限≥1ppm,可连续自动测读。
6.2摇摆电扇。
6.3 CO2示踪气体。
7 测定步骤7.1 室内空气总量的测定7.1.1 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容积V 1(m 3)。
7.1.2 室内应无家具等物品,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梁、柱等凸出物的总体积V 2(m 3)。
7.1.3 计算室内空气容积,见式7.1。
12V V V =- (7.1)式中:V ————室内空气容积,m 3; 1V ————室内容积,m 3; 2V ————室内物品容积,m 3 7.2 检测点的设置室内CO 2浓度检测点数应按表7.2设置,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新风量检测作业指南1编制目的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10要求,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对采用中央空调的工程,应进行室内新风量的检测,特制定本作业指南。
2适用范围适用于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室内新风量检测。
应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对集中式空调系统,抽检的房间面积≥500m2时,可采用风量直接检测法检测新风量。
如能确定进入室内的空气全部为新风时,优先采用CO2示踪气体法检测新风量;如送入室内的空气是新风与回风混合后的空气,则应采用风量直接检测法测出总送风量后,根据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新风量。
3术语3.1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所有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在一个空调机房内的中央空调系统。
3.2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是指系统除设集中空调机房外,还设有分散在空调房间的空气处理装置的中央空调系统。
第一法CO2示踪气体法4检测依据《公共场所室内新风量测定方法》GB/T?18204.18-20005原理采用CO2示踪气体浓度衰减法。
在待测室内通入适量CO2示踪气体,由于室内、外空气交换,CO2示踪气体的浓度呈指数衰减,根据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的值,计算出室内的新风量,再根据室内设计人数,计算出人均新风量结果。
6仪器和材料6.1轻便型CO2气体浓度测定仪,最低检出限≥1ppm,可连续自动测读。
6.2摇摆电扇。
6.3CO2示踪气体。
7测定步骤7.1室内空气总量的测定7.1.1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容积V 1(m 3)。
7.1.2室内应无家具等物品,用尺测量并计算出室内梁、柱等凸出物的总体积V 2(m 3)。
7.1.3计算室内空气容积,见式7.1。
12V V V =-(7.1)式中:V ————室内空气容积,m 3;1V ————室内容积,m 3; 2V ————室内物品容积,m 37.2检测点的设置室内CO 2浓度检测点数应按表7.2设置,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应采用对角线、斜线、梅花状均衡布点。
表7.2室内CO 2浓度检测点数设置7.3测定的准备工作7.3.1按仪器使用说明校正仪器,校正后待用。
7.3.2打开电源,确认供电正常。
7.3.3用氮气归零。
7.4测定7.4.1测定环境本底CO 2浓度。
7.4.2关闭门窗及空调系统,在室内通入适量的CO 2,按室内空气量计算,释放CO 2气体2~4g/m 3,同时用风扇扰动空气(约3~5min ),使CO 2示踪气体充分混合均匀。
按空调的正常工作状态开启空调系统,按对角线、斜线或梅花状布点后,开启CO 2气体浓度测定仪,人员离开现场,以15min 间隔自动测定CO 2浓度,持续90min 以上,舍弃第一个测读数据,读取之后不少于5个连续测读数据。
7.5计算7.5.1换气率计算取15min 间隔的有效CO 2浓度值,不少于5次。
用回归方程法计算换气率,见式7.5.1。
()()2010ln ln C C C C At -=--(7.5.1)式中:1C ————测量开始时CO 2示踪气体浓度,mg/m 3;2C ————t 时间的CO 2示踪气体浓度,mg/m 3;A ————换气率,h -1;0C ————环境本底CO 2浓度,mg/m 3; t ————测定时间,h 。
7.5.2新风量计算,见式7.5.2。
Q AV =(7.5.2)式中:Q ————新风量,m 3/h;A ————换气率,h -1; V ————室内空气容积,m 3。
注1:当房间内有2个及以上检测点时取各点的平均值作为该房间的新风量检测值。
7.6人均新风量的计算。
依据设计或规范要求,按照该房间设计人数,计算出人均新风量。
Q =Q/人数(7.6)第二法风量直接检测法8检验依据《公共场所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2011)《通风与空调系统性能检测规程》(DGTJ08-802-2005)中有关系统风量及风口风量检测方法。
9原理对由中央空调系统来保障室内空气环境的空调房间来说,室内新风补给方式有二种,一种是独立新风补给,一种是与回风混合后补给。
半集中式中央空调主要采用前一种新风补给方式,集中式中央空调主要采用后一种新风补给方式。
二种新风补给方式的检测方法相同,但计算方法不同,前一种可直接检测出室内新风量,后一种则需要通过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其中的新风量。
风量检测方法有二种,一种是“管内风速法”,一种是“风口风速法”。
管内风速法是通过测量某个风管截面内各测点风速或动压,计算出该截面内的平均风速或平均动压后,再计算通过该截面的风量。
如果管内通过的是新风,则检测出的为新风量;如果管内通过的是新回风混合后的送风,则需要通过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其中的新风量。
测试截面位置需要根据空气流动规律来选择,管内风速或动压可以用风速仪直接测得或用皮托管加微压计测得。
当室内送风有不止一根送风管时,应分别检测各风管的送风量再累积计算总新风量。
风口风速法是通过测量室内全部送风口的风量后再累计出该室内总的送风量,如果各风口的送风全部为新风时,则累计结果即为该室内总新风量;如果各风口的送风量是新回风混合后的送风量,则累计结果需要通过实测新回风比计算出其中的新风量。
风口风量的检测可以采用风量罩法或风口系数法。
风量罩法就是用风量罩直接在送风口处测得其送风量。
风口系数法则是根据不同风口类型,先测得各测点上的瞬时风速再平均或直接测得平均风速(如果风速仪有该功能且检测人员掌握该方法时,推荐使用),再根据风口测试截面积及风口修正系数计算出该风口的送风量。
风口风量检测推荐使用风量罩法,风口系数法仅限网状风口、单层百叶风口、双层百叶风口及防雨百叶风口使用。
风量检测应优先采用“管内风速法”。
在送风管路受吊顶内部结构、吊顶形式影响或虽不受吊顶影响但无法选择出适宜的测试截面位置时,采用“风口风速法”。
10仪器设备 10.1皮托管10.1.1皮托管修正系数皮托管有标准皮托管和S 型皮托管二种,其中S 型皮托管主要用于除尘系统管内风速的测定,通风与空调系统管内风速测定应使用标准皮托管。
皮托管的修正系数有风速修正系数v K 和风压修正系数p K ,在计算平均风速时的用法不同。
ρdpvP K V 2=或ρdpp P K V 2=皮托管修正系数应取检定或校准报告给出的系数类型及其数值。
10.1.2微压计:精确度应不低于2%,最小读数应不大于2Pa 。
10.1.3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C 。
10.2风速计10.2.1热电风速仪:最小读数应不大于0.1m/s 。
10.2.2水银玻璃温度计或电阻温度计:最小读数应不大于1?C 。
10.3风量罩 11检测步骤11.1测试截面位置选择管内风量的检测精度与测试截面位置的选择有很大关系。
测试截面位置的选择,应远离产生涡流的局部阻力管件,选择气流比较均匀、稳定,流线比较平直的直管段上。
测试截面位置一般选择在距上游局部阻力管件大于或等于5倍管径(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并距下游局部阻力管件大于或等于2倍管径(或矩形风管长边尺寸)的位置。
局部阻力管件前与后是按气流流动方向来划分的。
测试截面位置选择应同时满足上述二个要求,当条件受限不能满足上述条件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气流稳定的断面,并适当增加测点数量和测试频次。
测点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测点后直管段的长度。
11.2测点布置11.2.1矩形风管测点布置11.2.1.1《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附录E 的相关规定。
矩形风管测点数及布置方式应符合表1及图1-1的规定。
图1-1矩形风管25个测点时测点布置表1矩形断面测点位置1、当矩形截面的纵横比(长短边比)小于1.5时,横线(平行于短边)的数目和每条横线上的测点数目均不宜少于5个。
当长边大于2m时,横线(平行于短边)的数目宜增加到5个以上。
2、当矩形截面的纵横比(长短边比)大于或等于1.5时,横线(平行于短边)的数目宜增加到5个以上。
3、当矩形截面的纵横比(长短边比)小于或等于1.2时,也可按等面积划分小截面,每个小截面边长宜为200~250mm 。
11.2.1.2《通风与空调系统性能检测规程》(DGTJ08-802-2005)矩形断面的测点数可按等面积划分成若干个等面积的矩形小区域,每个小区域的边长200~250mm ,测点布置在每个小区域的中心(见图1-2);对于短边在250mm 及以下的矩形风管,中间增加布置两点。
图1-2矩形风管测点布置示意图11.2.1.3矩形风管测点布置方法应用如果矩形风管测试截面位置选择得当,且测点布置数量符合一定要求,那么测点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就会减小。
从上述二种测点布置方法来看,JGJ/T177-2009适合大截面风管的测点布置,而DGTJ08-802-2005则适合小截面风管的测点布置。
通风管道的截面尺寸是根据其输送空气量的大小来确定的。
一般新风量只占到总空气交换量的百分之十左右,如果新风独立补给,则送风管的截面尺寸要比与回风混合后补给的送风管道小得多。
因此,我们建议:独立补给新风管道的测点布置参照DGTJ08-802-2005的要求,新风与回风混合后补给的送风管道的测点布置参照JGJ/T177-2009的要求。
11.2.2圆形风管测点布置按直径大小将截面划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在各圆环的中心圆与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的交点处设测点,中心重复计数,三个圆环的划分见示意图,计算方法如下:mn rr n 212-=(mm)(11.2) r —风管的半径,mm ;r n —从风管中心到第n 个测点的距离,mm ; n —从风管中心算起的圆环顺序;m —风口截面所划分的圆环数。
图2圆形风管3个圆环时的测点布置表2圆形截面测点布置DGTJ08-802-2005的测点布置方法。
11.2.3管壁测孔开口要求如果管道上有预留测孔的,则优先利用预留测孔并注意核查测孔开设与规范要求是否一致。
如果管道上没有预留测孔或预留测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则根据管道类型及其规格按下列要求在管道一侧或两侧开设测孔。
矩形风管测试断面测点孔应开在长边上,如果短边长超过了皮托管或风速仪测杆长度,则还应该在别一长边对应的位置上开孔,以保证测杆能到达测点位置测取风速。
圆形风管测试断面测点孔开在正交线两则,如果管径超过了皮托管或风速仪测杆长度,则应按正交线开四个孔,以保证测杆能到达测点位置测取风速。
测孔大小应比风速仪测杆最粗直径或皮托管直径大2mm,检测工作结束后,应用橡胶塞或软木塞封堵,风管有保温的则应恢复保温。
11.2.4风管截面尺寸测量管道测试截面位置确定后,应先测量管道的尺寸并对照规范要求确定测点数目及各测点距离管壁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