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楝子的作用与功效_川楝子配伍应用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图片大全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图片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d07760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e.png)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1. 川楝子的概述川楝子,又称白楝子,为楝科植物白楝的种子,是一种中药材。
川楝子味苦、性寒,归肺、心、胃经。
川楝子的外观呈红褐色,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2. 川楝子的成分川楝子主要含有挥发油、甾醇、生物碱、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化学成分。
这些成分赋予了川楝子一系列的药理作用。
3.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川楝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主治,包括但不限于:•清热解毒: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痈肿疮疡、咽喉肿痛、疮疡肿痛等症状。
•祛风利湿:川楝子能够祛风利湿,适用于湿热型风湿性关节炎、湿疹、痤疮等病症。
•止咳平喘:川楝子有止咳平喘的作用,对于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有一定的疗效。
•改善消化功能:川楝子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胃液分泌,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
•抗菌消炎:川楝子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可用于治疗肺炎、喉炎等疾病。
•缓解心痛:川楝子可缓解心痛症状,对于一些心脏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 川楝子的使用方法与剂量川楝子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使用方法与剂量:•内服:川楝子可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3-10克,可酌情调整剂量。
•外用:川楝子可煎煮后外敷,治疗疮疡、湿疹等皮肤问题。
5. 注意事项与禁忌在使用川楝子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应禁用川楝子。
•川楝子性寒,脾胃虚寒者应慎用。
•忌食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川楝子,不宜自行服用。
6. 川楝子的相关研究与进展近年来,川楝子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包括川楝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药理作用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研究等。
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挖掘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结论川楝子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止咳平喘、改善消化功能、抗菌消炎等多种作用与功能主治。
在使用川楝子时需要注意剂量、禁忌以及遵循医师指导。
未来的研究与应用将进一步揭示川楝子的潜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https://img.taocdn.com/s3/m/8d47f02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c.png)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症川楝子,又名龙腿果,是马鞭草科川楝属植物的果实。
川楝子原产于中国南方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
在中国传统草药学中,川楝子被广泛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疾病和皮肤病等。
现代研究发现,川楝子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和药用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与保健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并列举一些禁忌症,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川楝子。
一、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1.祛痰止咳:川楝子富含龙胆苦素、苦参碱等成分,具有清热化痰、止咳化痰的作用。
对于痰多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2.抗菌消炎:川楝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对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炎症等。
3.抗病毒:川楝子中的部分成分具有抗病毒活性,可以干扰病毒的生物活性,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对于流感、感冒等病毒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抗过敏:川楝子中的苦参碱等成分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和炎症反应,减轻过敏症状,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5.促进消化:川楝子富含纤维素,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排除,预防便秘、痔疮等消化系统疾病。
6.调节血糖:川楝子中的部分成分具有降血糖作用,可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促进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血糖的升高,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7.降血脂:川楝子中的部分成分可以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8.抗肿瘤:川楝子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对于部分肿瘤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9.美容养颜:川楝子中的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美白肌肤,保护皮肤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二、川楝子的禁忌症1.孕妇:川楝子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对于孕妇可能造成胎动不安,所以孕妇在使用川楝子前需谨慎咨询医生。
川楝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川楝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5df4e377af1ffc4ffe47acec.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川楝子汤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对于川楝子汤,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川楝子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于川楝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
对于川楝子汤,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川楝子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于川楝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川楝肉2钱,木香7分,槟榔1钱,熟半夏1钱,枳实(曲炒)1钱,广皮1钱,炙甘草3分。
【功能主治】虫痛时作时止,口吐清水,或如咬状。
【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入砂糖少许,和服。
【摘录】《古今医彻》卷三
由上文可知川楝子汤的原料是几种我们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药材,对某些疾病特别有效果,参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一试。
生活常识分享。
胆道排石汤——川楝子
![胆道排石汤——川楝子](https://img.taocdn.com/s3/m/d753981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f.png)
胆道排石汤——川楝子胆道排石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以其独特的药材川楝子而闻名。
川楝子,又称假车前子,是一种能够促进胆道排石的天然草药。
本文将探讨胆道排石汤的组方、功效以及使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使用这一中医疗法。
一、胆道排石汤组方胆道排石汤的主要药材是川楝子。
此外,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还可以加入其他辅助药材。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胆道排石汤的组方:川楝子 10克麦芽 10克茯苓 10克山楂 10克草果 5克苍朮 5克二、胆道排石汤的功效1. 促进胆道排石:川楝子作为胆道排石汤的主药材,具有疏利胆道、促进胆石排出的作用。
它可以刺激胆固醇代谢,加速胆囊收缩,从而有利于胆结石的排出。
2. 缓解胆痛:胆石在胆道中移动时,可能会引起胆绞痛等症状。
胆道排石汤中的茯苓和山楂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能够缓解胆绞痛等胆痛症状。
3. 改善消化功能:草果和苍朮在胆道排石汤中被用作辅助药材,它们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胃肠功能,有助于消化吸收。
三、胆道排石汤的使用方法1. 煎煮方法:将以上药材洗净后,放入煎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30分钟至有效成分溶解。
汤剂煎煮后,过滤并保留药液。
2.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150毫升,一日3次,饭前饭后均可。
根据个体差异,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
3. 注意事项:在使用胆道排石汤期间,应避免油腻、辛辣等食物,少量多餐。
此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或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四、胆道排石汤的适用人群胆道排石汤适用于以下人群:1. 胆道结石患者:胆道排石汤可以促进胆结石的排出,对于尚未形成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尤为适用。
2. 脂肪肝患者:脂肪肝与胆囊结石有一定的相关性。
胆道排石汤通过促进胆汁分泌和胆固醇代谢,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症状。
3. 消化不良者:胆道排石汤中的辅助药材苍朮和草果能够改善消化功能,对于消化不良、胃胀气等症状较为明显的人群有一定的帮助。
总结:胆道排石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疗法,以其独特的药材川楝子而闻名。
川楝子
![川楝子](https://img.taocdn.com/s3/m/aff14611ff00bed5b9f31d30.png)
川楝子【中文名称】川楝子【汉语拼音】Chuanlianzi【别名】楝实、金铃子、仁枣、苦楝子、楝子、石茱萸、川楝树子、川楝实。
【科属类别】为楝科植物川楝树.的干燥成熟果实。
【产地分布】我国南方各地均产,以四川产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寒。
有小毒。
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杀虫。
【应用】1、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
本品苦寒降泄,能清肝火、泄郁热、行气止痛。
每与延胡索配伍,用于肝郁气滞或肝郁化火胸腹诸痛,如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肝胃气痛,与延胡索同用,或以金铃子散与四逆散合用。
用治疝气痛,以治疗热疝为宜,可配延胡索、香附、橘核、芒果核等同用;寒疝腹痛则宜配暖肝散寒之品小茴香、木香、吴茱萸等,如导气汤(《医方简义》)。
2、虫积腹痛。
本品苦寒有毒,能驱杀肠道寄生虫,味苦又能降泄气机而行气止痛。
可用治蛔虫等引起的虫积腹痛,每与槟榔、使君子等同用。
此外,本品苦寒有毒,能清热燥湿,杀虫而疗癣。
可用本品焙黄研末,以油调膏,外涂治头癣、秃疮。
【配伍效用】1、川楝子配伍使君子、槟榔:川楝子行气、止痛、杀虫;使君子杀虫消积;槟榔导滞杀虫。
三药伍用,共奏杀虫行气导滞之功,用于治疗虫积而有腹痛者。
2、川楝子配伍香附:二者皆入肝经,有理气止痛之功。
但川楝子苦寒泄热;香附辛甘气平,擅疏肝理气。
相伍为用,共奏舒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郁气滞之胸胁胀闷不舒、善太息、乳房胀痛以及月经不调等。
3、川楝子配伍小茴香:川楝子苦寒,疏肝泄热、解郁止痛;小茴香辛温芳香,理气止痛、温肾散寒、和胃调中。
二者合用,寒热兼施,共奏疏肝解郁、温肾散寒、理气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寒疝睾丸坠痛;妇女经行腹胀、小腹冷痛者。
【用法用量】煎服,4.5~9g。
外用适量。
炒用寒性减低。
【注意事项】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服用,以免中毒。
又因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采收加工】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用时打碎。
生用或炒用。
缓解胃痛的良方川楝子
![缓解胃痛的良方川楝子](https://img.taocdn.com/s3/m/2cbefd5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c.png)
缓解胃痛的良方川楝子胃痛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不适症状,它可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
川楝子作为中医药品中的一种常见草药,具有缓解胃痛的功效。
本文将介绍川楝子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并分享一些缓解胃痛的良方。
一、川楝子的特点川楝子是一种中草药,也叫做苦楝子。
它属于天然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贵州等地。
川楝子有着苦寒的性质,味道苦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中医认为,川楝子可以调理脾胃,促进消化,从而缓解胃痛。
二、川楝子的使用方法川楝子可以用于煎服、煮汤或制成川楝子茶。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使用方法。
1. 煎服法:将川楝子研磨成细末,取适量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小火煎煮20分钟,然后倒出药汁,去掉渣滓,将药汁分成两份,一次性服用完毕。
此法适用于胃痛较为严重或急性胃痛。
2. 煮汤法:将川楝子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清水和其他具有滋养胃肠功能的食材,如山药、糯米等。
然后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最后滤出药汤,将药汤分为多次饮用。
此法适用于慢性胃痛或需要长期服用的情况。
3. 川楝子茶:将川楝子切碎,加入适量的开水,冲泡成茶。
此法适用于胃寒引起的胃痛,喝一些温热的川楝子茶可以温暖胃部,缓解胃痛。
三、缓解胃痛的川楝子良方除了川楝子的单独使用,还可以将其与其他中草药搭配使用,增强疗效。
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川楝子良方:1. 川楝子煲鸡蛋材料:川楝子15克,鸡蛋2个。
做法:将川楝子研磨成细末,鸡蛋煮熟后去壳,用刀在鸡蛋上划几刀,然后将川楝子末撒在鸡蛋上。
将鸡蛋放入小锅中,加水适量,文火炖煮30分钟,至鸡蛋呈红褐色。
此时鸡蛋熟透,川楝子的效果也会渗入鸡蛋内部。
每天吃一个这样的川楝子煲鸡蛋,对缓解胃痛有一定帮助。
2. 川楝子山药粥材料:川楝子15克,山药50克,糯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削皮切片,川楝子研磨成细末,将糯米洗净,与山药、川楝子一起放入煲中,加水适量,煲煮至糯米烂熟,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即可。
每天食用一碗川楝子山药粥,对缓解胃痛具有一定的功效。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效_川楝子配伍应用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效_川楝子配伍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d05dee3e53a580216fcfe7e.png)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效_川楝子配伍应用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川楝子的作用与功效_川楝子配伍应用》的内容,具体内容: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大家知道吗?川楝子是一种功效很强的中药材。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配伍应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行气止痛...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大家知道吗?川楝子是一种功效很强的中药材。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配伍应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行气止痛①用于气郁胃痛,症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作,或嘈杂吞酸,可与元胡同用,如川楝子散;也可与苏梗、川朴、木香同用。
②用于胸胁胀痛,多见于肋间神经痛,症见胁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胸闷不舒,善太息,可与柴胡、青皮等同用。
③用于疝气作痛,症见少腹前阴因寒气凝滞作痛,可与木香、小茴香、吴茱萸同用,如导气汤。
燥湿杀虫①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可与其他杀虫药同用。
②用于阴痒因湿热下注者,多为滴虫病,症见带下黄浊,阴部潮湿阴痒,用此药内服及外用熏洗,皆能奏效。
③用于疥疮,单味煮水擦洗,或用谷草烤,一面烤,一面擦洗。
④用于头癣,以本品烤黄研末,与猪板油或凡士林配成油膏外涂。
川楝子的配伍应用配郁金,平肝止痛力增,可治肝郁气滞化火,胁痛,胃痛,腹痛,热厥暴痛之症。
配白蒺藜,疏肝和胃,用治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诸症。
配当归,一为行气,一为活血,气血并治,同入肝经,疏郁止痛,养血柔肝,善治肝、胆、胁肋疼痛诸症。
配青皮,二药都能疏肝利气止痛,然川楝子善行气止痛,青皮善破气消积。
二者相配具有疏肝利气,散结止痛之功,可用于气滞湿停的少腹胀痛,疝气腹痛等证。
配延胡索,一偏行气,一偏活血,二药相伍,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力增,常用治胸胁、胃脘、少腹气滞血瘀的疼痛。
配小茴香,既可疏肝,又善温肝肾,散寒止痛,可治寒湿腹痛,寒疝等症。
川楝子的方剂制剂舒肝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本品、白芍、姜黄、豆蔻、厚朴、枳壳、延胡索、沉香、砂仁、木香、陈皮、茯苓。
中药川楝子功效与作用
![中药川楝子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bec353e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e.png)
中药川楝子功效与作用川楝子(学名:Ailanthus altissima)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被称为国高林、乌干子、蜗牛酒等,是一种大型落叶乔木植物,属于大戟科川楝属,是我国南北各地都能见到的乡土树种。
川楝子在中药学中被广泛应用,其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
在本文中,我将为您介绍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川楝子的药用价值川楝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拥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首先,川楝子富含生物碱类物质。
研究发现,川楝子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如乌头碱、酸楝碱、木香碱等,这些生物碱对抗菌、抗炎、抗肿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川楝子具有抗菌作用。
研究表明,川楝子中的生物碱具有一定的抗菌能力,能够抑制多种致病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尤其对于肠道致病菌、呼吸道致病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川楝子中的生物碱还可用于制备一些抗菌药物,如川楝碱可以制备成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
此外,川楝子还具有镇静安神、止咳祛痰等功效。
传统中医认为,川楝子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并且可以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
一些研究显示,川楝子中的生物碱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抗抑郁的作用,对于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精神压力等都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川楝子还可以用于清热解毒。
中医认为,川楝子苦寒,入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在临床上,川楝子常被用于治疗一些热毒性疾病,如疮疖肿毒、痈肿痛等。
二、川楝子的养生方法川楝子不仅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中药材,还是一味常见的食品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川楝子,保持身体的健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
首先,川楝子可以用于保肝养肝。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因素都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的伤害。
川楝子中的一些成分可以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平时适当食用川楝子能帮助肝脏排毒,保持肝脏的健康。
其次,川楝子还具有美容护肤的功效。
川楝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抗氧化剂,能够帮助消除体内的自由基,起到抗氧化的作用,避免肌肤的老化。
此外,川楝子还能调理肌肤的出油问题,能够帮助收敛毛孔,让肌肤更加细腻。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呢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呢](https://img.taocdn.com/s3/m/2233fc70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3.png)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是什么呢简介川楝子是一种中药材,它是楝科植物川楝的种子,常用于中医药的制剂和治疗。
川楝子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治,下面将详细介绍。
川楝子的作用川楝子具有以下几种作用:1.清热解毒: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毒引起的疾病,如火疖子、痈肿等。
2.祛痰止咳:川楝子具有祛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痰多咳嗽、咽喉肿痛等病症。
3.止泻:川楝子能够止泻,可以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
4.止血:川楝子具有止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咯血、便血等症状。
5.消肿:川楝子具有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肿痛、肿毒等病症。
6.抑菌作用:川楝子能够抑制某些病菌的生长繁殖,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川楝子的功能主治川楝子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的治疗:1.感冒发热:川楝子可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等症状。
2.火疖子、痈肿: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治疗火疖子、痈肿等皮肤感染性疾病。
3.咽喉肿痛:川楝子可以用于治疗因风热或痰火引起的咽喉肿痛。
4.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川楝子具有止泻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泻。
5.咯血、便血:川楝子具有止血作用,适用于治疗咯血、便血等症状。
6.肿痛、肿毒:川楝子具有消肿的作用,适用于治疗各种肿痛、肿毒等病症。
使用方法川楝子一般常用于中药配方中,也可单独制成川楝子粉剂。
以下是川楝子的使用方法:1.中药配方:川楝子可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按照药方剂量服用,可以煎汤服用或研粉后用温水冲服。
2.川楝子粉剂:将川楝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适量冲服,一日3次。
注意: - 使用川楝子前应咨询中医师或药师,确定适当的用量和使用方法。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过敏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效果与副作用川楝子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川楝子的效果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体质来确定疗效。
•长期高剂量使用川楝子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口干、恶心、腹泻等,请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49c900f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1.png)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与用量1. 川楝子概述川楝子,又称为香果、楝子,是一种具有特殊香气的中药材。
它是川楝树幼果,呈卵圆形,成熟后表面呈黄绿色或灰绿色,内部则是白色或带黄色的果肉。
川楝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有许多功能和主治。
2.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清热解毒: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热毒、湿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它可以被用于治疗痘疮、口舌生疮、痈肿等疾病。
•杀虫止痒:川楝子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具有杀虫止痒的作用。
对皮肤瘙痒、湿疹、虫咬引起的痒感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消肿止痛:川楝子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对于肿瘤、乳房肿痛、风湿痛等症状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改善肠道功能:川楝子含有的一些物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和排便,有助于缓解便秘等肠道问题。
3. 川楝子的主治川楝子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热毒所致的痈肿疮疡、口舌生疮等;•肠道不适,如腹泻、腹痛等;•皮肤瘙痒、湿疹、虫咬引起的痒感等;•肿瘤、乳房肿痛、风湿痛等症状。
4. 川楝子的用量川楝子的用量应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而定,一般来说可以参考以下用法用量:•煎剂:将川楝子适量研磨成细末,然后取适量的粉末,加入适量的开水煎煮,煮沸后再小火煎煮15-20分钟,即可取汤液服用。
一般每日2-3次,每次服用适量。
•冲剂:将川楝子适量研磨成细末,然后取适量的粉末,加入适量的开水冲调即可。
一般每日2-3次,每次服用适量。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川楝子时应根据个体情况适量使用,并遵循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
5. 与川楝子相关的注意事项•川楝子属于中药材,使用时最好在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遵循其建议的用法和用量。
•使用川楝子过程中如出现过敏反应、不适感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川楝子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应避免滥用。
•川楝子不适合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儿使用。
•川楝子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川楝子配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川楝子配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https://img.taocdn.com/s3/m/0d542a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5.png)
川楝子配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引言川楝子和元胡都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它们在中医药中被认为具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
本文将介绍川楝子配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并给出使用的禁忌。
川楝子川楝子是常用的中药之一,其具有以下的功效与作用:1.清热解毒:川楝子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热毒性疾病,如痈肿疮疡等。
2.利咽降火:川楝子能够缓解喉咙肿痛、咳嗽等症状,对于喉咙发炎引起的不适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3.杀虫驱蛇:川楝子被广泛用于驱虫,特别是对于蛇蝎等有较好的效果。
元胡元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其具有以下功效与作用:1.活血祛瘀:元胡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瘀血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2.支气管扩张作用:元胡被认为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支气管痉挛引起的哮喘等疾病。
3.缓解经痛:元胡可缓解因经期不调引起的经痛症状,对于调理女性月经有一定的帮助。
川楝子配元胡的功效与作用川楝子与元胡的配伍能够发挥协同的功效与作用,具体如下所述:1.清热解毒:川楝子和元胡的配伍能够增强清热解毒的效果,可用于治疗热毒性疾病,如感染、痈肿疮疡等。
2.缓解喉咙不适:川楝子的利咽降火作用与元胡的活血祛瘀作用相得益彰,能够更好地缓解喉咙不适、咳嗽等症状。
3.驱除寄生虫:川楝子的杀虫驱蛇功效与元胡的活血祛瘀作用结合,能够有效驱除寄生虫,尤其对于蛇蝎等寄生虫有较好的作用。
禁忌尽管川楝子配元胡具有一定的功效与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1.孕妇应慎用:由于川楝子和元胡都具有一定的活血祛瘀作用,孕妇在怀孕期间应慎用。
2.脾胃虚弱者忌用:川楝子和元胡具有一定的刺激性,脾胃虚弱者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
3.过敏者忌用:对于川楝子和元胡过敏的人群,应避免使用这两种药材。
结论川楝子配元胡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清热解毒、利咽降火、杀虫驱蛇、活血祛瘀等方面。
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禁忌,如孕妇、脾胃虚弱者和过敏者应慎用或避免使用。
对于需要使用川楝子和元胡的人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反应。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70f76245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2.png)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川楝子别称金铃子、川楝实、楝实等,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呈类球形,主要产于我国的南方各地,以四川的产者最为上乘,入药具有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的功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吧!川楝子的药用功效【性味】味苦,性寒。
【归经】肝、小肠、膀胱经。
【功效】疏肝泄热、行气止痛、杀虫,主治肝郁化火、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疼痛、虫积腹痛。
川楝子的临床作用1、川楝子用于气郁胃痛,症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作,或嘈杂吞酸,可与元胡同用,如川楝子散,也可与苏梗、川朴、木香同用。
2、川楝子用于胸胁胀痛,多见于肋间神经痛,症见胁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胸闷不舒,善太息,可与柴胡、青皮等同用。
3、川楝子用于疝气作痛,症见少腹前阴因寒气凝滞作痛,可与木香、小茴香、吴茱萸同用,如导气汤。
4、川楝子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可与其他杀虫药同用。
5、川楝子用于阴痒因湿热下注者,多为滴虫病,症见带下黄浊,阴部潮湿阴痒,用此药内服及外用熏洗,皆能奏效。
6、川楝子用于疥疮,单味煮水擦洗,或用谷草烤,一面烤,一面擦洗。
7、川楝子用于头癣,以本品烤黄研末,与猪板油或凡士林配成油膏外涂。
川楝子的相关配伍1、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酒调下,温汤亦得。
2、治膀胱疝气,闭塞下元,大小便不通,疼痛不可忍者:金铃子肉四十九枚(锉碎如豆大,不令研细,用巴豆四十九枚,去皮不令碎,与金铃子肉同炒至金铃子深黄色,不用巴豆),茴香一两(炒)。
上件除巴豆不用外,将二味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食前。
3、治寒疝,以及偏坠,小肠疝痛:川楝子三钱,小茴香五分,木香一钱,淡吴茱萸一钱。
长流水煎服。
4、治脏毒下血:苦楝子炒令黄。
为末,蜜丸。
米饮下十丸至二十丸。
5、治肾消膏淋,病在下焦:苦楝子、茴香等分。
为末,每温酒服-钱。
川楝子的药用选方1、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金铃子、延胡索各一两。
川楝子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川楝子的作用及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5b7264b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fc.png)
川楝子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川楝子的概述川楝子,又称川楝、楝树子,是楝树的果实。
楝树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其果实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川楝子呈椭圆形,果壳坚硬,内含一粒种子,常用于中药调剂和治疗各种疾病。
2. 川楝子的主要成分川楝子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物质、植物甾醇、单宁、挥发油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抑菌等作用,给川楝子带来了多种功能和药理作用。
3. 川楝子的功能主治根据中医的理论和实践,川楝子具有以下的功能主治:3.1 清热解毒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病疾病。
川楝子中的黄酮类物质和挥发油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发热、口舌生疮等症状。
3.2 杀虫驱蛇川楝子有较强的杀虫驱蛇作用。
川楝子中的挥发油含有辛辣气味,对很多害虫具有驱避作用,常被用作驱虫剂。
3.3 改善消化功能川楝子可以刺激胃液分泌和胰液分泌,促进食欲和消化功能。
川楝子中的单宁能收敛肠道黏膜,减少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3.4 止咳化痰川楝子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咳嗽、气管炎等症状。
川楝子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可以刺激呼吸道黏膜,促进痰液的排出。
3.5 抗氧化作用川楝子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衰老,维护身体的健康。
4. 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川楝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川楝子可以研磨成细粉或煎煮成汤剂,也可以直接食用。
•儿童和孕妇应遵医嘱使用川楝子。
•对川楝子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如果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处理。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
•川楝子效果因人而异,不能替代医疗药物,如果有疾病需要就医就诊。
5. 结论川楝子是一种药食同源的珍贵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杀虫驱蛇、改善消化功能、止咳化痰、抗氧化等多种功能和药理作用。
在使用川楝子过程中,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然而,由于川楝子的药理作用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所以在使用川楝子治疗疾病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于辅助治疗。
中药养身川楝子的清热解与解效果
![中药养身川楝子的清热解与解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b8cc2b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5.png)
中药养身川楝子的清热解与解效果中药养身:川楝子的清热解毒效果中药作为传统的养生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其中,川楝子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材料。
川楝子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赢得了人们的青睐。
本文将探讨川楝子的清热解毒效果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川楝子来养身。
一、川楝子的简介川楝子,又名川榴、川杲、火泪子等,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
其外形为球状或卵圆形,红色或黄色。
川楝子在药材市场上很常见,也被广泛应用于中药制剂中。
据《本草纲目》记载,川楝子有清热解毒、消肿等功效。
二、川楝子的清热解毒效果1. 清热降火:川楝子能够清热解毒,对于内火旺盛、口渴多饮、热病烦躁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其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助于调节体内的体温平衡,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清热降火的效果。
2. 抗菌消炎:川楝子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和病毒的生长繁殖,减轻因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
川楝子中的有效成分有助于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
3. 解毒排毒:川楝子中的有效成分具有解毒排毒的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和毒素。
川楝子对于中毒、食物中毒以及某些药物中毒有很好的解毒效果,能够迅速将毒素排出体外,保护人体健康。
三、正确使用川楝子的方法1. 口服:将川楝子制成中药饮片,可口服。
一般情况下,每次3-6克,每日2-3次,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进行调整。
在服用过程中,应遵医嘱并注意不要超量使用。
2. 熬汤:将川楝子配合其他中药材和食材一起熬汤,可增加药物的煮出率,提高药效。
例如,川楝子和生地、玄参等一起煮水,有助于清热解毒。
3. 外敷:川楝子也可以用于外敷,对于皮肤炎症、湿疹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可以将川楝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后涂抹在患处,每日数次。
四、川楝子的禁忌与副作用虽然川楝子具有多种功效,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使用。
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禁忌和副作用: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慎用:川楝子具有一定的药性,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遵医嘱慎用,以免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川楝子的药用价值川楝子的副作用
![川楝子的药用价值川楝子的副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6d8b37eff9aef8941e068e.png)
川楝子的药用价值_川楝子的副作用文章目录*一、川楝子的药用价值*二、川楝子的副作用*三、川楝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川楝子的药用价值1、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2、用于什么病症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3、用法用量4.5~9g。
川楝子的副作用1、副作用川楝子一般没有特殊的副作用。
2、人群禁忌川楝子一般没有特殊的人群禁忌。
脾胃虚寒者忌服。
3、饮食禁忌3.1、川楝子一般没有特殊的饮食禁忌。
3.2、《纲目》:茴香为之使。
川楝子的医学记载及附方1、出自:《本草正》。
1.1、别名:楝实(《本经》),练实(《本草经集注》),金铃子。
仁枣(侯宁极《药谱》),苦楝子(《本草图经))。
1.2、药材来源:为樟科植物川楝的果实。
1.3、生境分布:生于疏林中潮湿处。
分布四川、湖北、湖南、河南、贵州及甘肃南部等地。
主产四川、湖北、贵州、河南等地。
1.4、性味归经:苦,寒;有小毒。
归肝、小肠、膀胱经。
1.5、采收和储藏: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1.6、化学成分:含川楝素(toosendanin)、生物碱、山柰醇、树脂、鞣质。
1.7、功能主治:舒肝行气止痛,驱虫。
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
1.8、用法用量:4.5~9g。
2、《本经》:“主温疾、伤寒太热烦狂,杀三虫疥窃,利小便水道。
”。
3、《药性论》:“主人中大热,狂,失心躁闷,作汤浴。
”。
4、《珍珠囊》:“主上下部腹痛,心暴痛。
”。
5、《纲目》:“治诸疝、虫、痔。
”。
6、《医林纂要》:“泻心火,坚肾水,清肺金,清肝火。
核:怡疝,去痼冷。
”。
7、《本革求原》:“治淋病茎痛引胁,遗精,积聚,诸逆冲上,溲下血,头痛,牙宣出血,杀虫。
”。
8、治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金铃子、玄胡索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酒调下,温汤亦得。
(《活法机要》金铃子散)。
9、治寒疝,以及偏坠,小肠庙痛:川楝子三钱,小茴香五分,木香一钱,淡吴茱萸一钱。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https://img.taocdn.com/s3/m/329fb7e7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f.png)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主治及用量一、川楝子的作用与功能川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具有多种作用和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清热解毒: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热病、疮疡肿毒等症状。
它能够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2.祛湿止痛:川楝子可以祛除湿气,对湿疹、湿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同时,它也具有止痛作用,对头痛、关节疼痛等症状有辅助治疗作用。
3.杀虫驱蚊:川楝子散发的气味可以击退蚊虫,具有驱蚊的作用。
因此,在夏季使用川楝子可以有效防止蚊虫叮咬。
4.助消化:川楝子具有助消化的功效,可以帮助胃肠道消化功能的改善,缓解胃部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5.抗菌:川楝子中的活性成分可以对抗多种细菌,对一些感染性疾病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二、川楝子的主治川楝子主要用于以下疾病和症状的治疗:1.痈肿疮疡: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对痈肿疮疡有较好的疗效。
2.湿疹:川楝子可以祛湿,对湿疹有一定的舒缓作用。
3.头痛:川楝子具有清理风热的功效,对头痛引起的不适有所缓解作用。
4.关节疼痛:川楝子有祛湿、止痛的作用,可以辅助治疗关节疼痛的症状。
5.感染性疾病:川楝子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用于辅助治疗一些感染性疾病。
三、川楝子的用量川楝子的用量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指导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川楝子用量如下:1.川楝子粉末:一次3-6克,一日2-3次。
2.川楝子水煎剂: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3.川楝子冲剂:一次3-6克,一日2-3次。
4.川楝子片剂: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川楝子具有一定的毒性,用于治疗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注意使用剂量不宜过大或过小。
川楝子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作用与功能,可以治疗多种疾病与症状。
但是,在使用川楝子时,应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合适的用量调整,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生。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5c251b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8a.png)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川楝子是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
冬天果实成熟呈黄色时采收,除掉杂质,干燥。
川楝子具有杀虫,行气止疼的作用。
用于虫积腹疼,胁痛,疝痛,胸脘满闷。
川楝子名金铃子,疝气腹痛用之喜。
川楝苦寒有小毒,胸胁脘腹及胀痛。
虫积肚疼头癣治,睾丸肿痛主药宜。
川楝子的治病验方1、川楝子茴香饮:茴香500g,川楝子,陈皮(去白)各250g,甘草200g,盐适量的。
把以上药材同盐一起研为末,搅拌均匀。
每日服两回,早晨和晚上各服一汤匙,白开水冲服。
2、治疗脚癣:适量的川楝子,去皮,放进水中泡软,接下来捣成糊状,把患趾放进浸泡。
每天一回,连用3至5回。
3、治疗泌尿系感染:川楝子20至30g,砸碎,水煎两回,把两回药汁合并摇匀。
分别在早晨和晚上服用,每天一剂。
可行气通淋。
主要比较适用于小便灼热刺痛,尿频尿急,小腹拘急坠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状。
4、治疗头癣:川楝子12g,麻油少量。
把川楝子烤黄,并且研成极细粉,放进麻油搅拌均匀至糊状,涂搽于患处,每天两至三回。
5、治疗白痢:川楝子150g,用大米拌炒成炭状后,拿出川楝子并且研成粉末,装入密封容器内备用。
用时每回冲服1.5g,每天3回。
6、治疗急性乳腺炎:川楝子(连皮与仁)适量的,捣碎晒干,炒微黄并且研成细末,装瓶备用。
用时每回取药9g,加入红糖60g,用黄酒(热水)100至200ml冲服,每天一至两回,连续服用2至6天。
7、慢性胃炎:白术,茯苓,香附,醋元胡各12g,当归,川楝子,乌药,枳壳,佛手,苏梗,吴茱萸各10g,黄连,甘草各6g。
每天l 剂,用水煎服。
8、热厥心痛,或者发或者止,久不愈者:川楝子,玄胡索各30g。
上述药材研成细末,每回服6至9g。
川楝子功效与作用
![川楝子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ade3d8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b3.png)
川楝子功效与作用川楝子又称山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健康功效与作用。
下面将介绍川楝子的一些主要作用和功效。
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川楝子中含有一种叫做构目的化学物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素,有助于降低体内炎症和热量。
此外,川楝子还可以刺激胆固醇代谢,降低血脂,有助于清除肝胆内的毒素和废物。
川楝子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川楝子中所含有的化学物质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病毒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因此,川楝子可以用于治疗和预防多种感染症,如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感染等。
川楝子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
川楝子中的化学成分可以加快尿液的生成和排出,从而可以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起到消肿和利尿的作用。
因此,川楝子可以用于治疗水肿、尿路感染、尿频等问题。
川楝子具有调节肠胃功能的作用。
川楝子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理气的作用,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调节胃肠功能。
川楝子可以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胃寒腹痛、腹泻等问题。
川楝子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川楝子中富含的多种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B和多种氨基酸等,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川楝子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疾病的发生。
川楝子具有降血糖作用。
川楝子中所含的一种叫做芦丁的成分可以在体内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降低血糖水平。
因此,川楝子可以用于辅助治疗糖尿病。
综上所述,川楝子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利尿消肿、调节肠胃功能、提高免疫力、降血糖等多种功效与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川楝子性寒,不宜过量食用,孕妇和体质虚弱者慎用。
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川楝子,以发挥其最好的功效与作用。
川楝子的功能主治
![川楝子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0ea764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a.png)
川楝子的功能主治什么是川楝子川楝子,也称为川楝子果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楝科植物川楝子的果实,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川楝子的功能主治川楝子在中医药理论中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并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疾病和调节身体功能。
以下是川楝子的功能主治:1. 清热泻火川楝子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热症。
例如,对于因高热引起的口干舌燥、咽喉痛、头晕等症状,川楝子可以通过清热泻火的作用起到缓解的效果。
2. 安神定志川楝子含有特殊的化学成分,对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因此,川楝子可以用来安神定志,帮助治疗一些神经衰弱、失眠等症状。
3. 利尿通淋川楝子还具有利尿通淋的功效。
它可以刺激肾脏的排尿功能,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从而起到利尿通淋的作用。
因此,川楝子可以用来治疗一些尿路感染、水肿等疾病。
4. 清肠泻热川楝子有助于清肠泻热。
它可以刺激肠道蠕动,加速肠道中废物的排出,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5. 消食化积川楝子还可以用来消食化积。
它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加速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缓解胃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症状。
6. 杀虫驱蛔川楝子对某些虫类具有驱杀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小儿蛔虫病等寄生虫感染症状。
使用方法川楝子可以作为中药材,在中医药方中使用,或者作为保健品进行食用。
具体的使用方法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中药煎剂将川楝子煮水,取汁液进行服用。
剂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中药浸泡将川楝子加入适量的白酒或者黄酒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就可以食用。
中药包煮将川楝子放入中药包中,与其他药材一起煮水,冲泡后服用。
注意事项•川楝子是一种药用植物,使用时需要注意适量,不宜过量使用。
•对于过敏体质者,使用川楝子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慎用川楝子。
•川楝子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可随意乱用,更不能自行加大剂量。
总结川楝子是一种具有丰富药用价值的中草药材,在中医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能清热泻火、安神定志、利尿通淋、清肠泻热、消食化积、杀虫驱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楝子的作用与功效_川楝子配伍应用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川楝子的作用与功效_川楝子配伍应用》的内容,具体内容: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大家知道吗?川楝子是一种功效很强的中药材。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配伍应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行气止痛...
川楝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大家知道吗?川楝子是一种功效很强的中药材。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以及配伍应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川楝子的功效和作用
行气止痛
①用于气郁胃痛,症见胃脘胀痛,痛连两胁,按之痛减,嗳气频作,或嘈杂吞酸,可与元胡同用,如川楝子散;也可与苏梗、川朴、木香同用。
②用于胸胁胀痛,多见于肋间神经痛,症见胁痛,以胀痛为主,痛无定处,胸闷不舒,善太息,可与柴胡、青皮等同用。
③用于疝气作痛,症见少腹前阴因寒气凝滞作痛,可与木香、小茴香、吴茱萸同用,如导气汤。
燥湿杀虫
①用于蛔虫引起的腹痛,可与其他杀虫药同用。
②用于阴痒因湿热下注者,多为滴虫病,症见带下黄浊,阴部潮湿阴痒,用此药内服及外用熏洗,皆能奏效。
③用于疥疮,单味煮水擦洗,或用谷草烤,一面烤,一面擦洗。
④用于头癣,以本品烤黄研末,与猪板油或凡士林配成油膏外涂。
川楝子的配伍应用
配郁金,平肝止痛力增,可治肝郁气滞化火,胁痛,胃痛,腹痛,热厥暴痛之症。
配白蒺藜,疏肝和胃,用治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诸症。
配当归,一为行气,一为活血,气血并治,同入肝经,疏郁止痛,养血柔肝,善治肝、胆、胁肋疼痛诸症。
配青皮,二药都能疏肝利气止痛,然川楝子善行气止痛,青皮善破气消积。
二者相配具有疏肝利气,散结止痛之功,可用于气滞湿停的少腹胀痛,疝气腹痛等证。
配延胡索,一偏行气,一偏活血,二药相伍,行气活血,散瘀止痛力增,常用治胸胁、胃脘、少腹气滞血瘀的疼痛。
配小茴香,既可疏肝,又善温肝肾,散寒止痛,可治寒湿腹痛,寒疝等症。
川楝子的方剂制剂
舒肝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本品、白芍、姜黄、豆蔻、厚朴、枳壳、延胡索、沉香、砂仁、木香、陈皮、茯苓。
为细末,炼蜜为丸,治肝气郁滞,两胁刺痛,饮食无味,消化不良,呕吐酸水,倒饱嘈杂,周身串痛。
金铃丸《普济本事方》:本品、炒茴香、炒马蔺花、菟丝子(酒浸)、海
蛤粉、炒补骨脂、海带、木香、丁香。
为细末,煮糊为丸,治膀胱肿硬,牵引作痛,小肠疝气,阴囊湿肿。
金铃散《正治焦绳幼科》:川楝子肉、炮三棱、莪术(醋煮)、青皮、陈皮、赤茯苓(去皮)、茴香、木香、炙甘草、槟榔、枳壳(面炒)、钩藤。
为末。
治疝气腹痛,治愈而复发者。
金铃散《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本品(与巴豆同炒焦黄,去巴豆)、茴香、木香。
为末,水、酒各半煎,葱白汤调下。
治膀胱气痛不可忍者。
金铃子散《素问病机气宣保命集》:本品、延胡索。
为末。
功能舒肝泻热,理气止痛。
治肝气郁滞,气郁化火而致的胃脘胸胁疼痛,疝气疼痛,及妇女经行腹痛。
一贯煎《续名医类案》:北沙参、麦门冬、干地黄、当归、枸杞子、川楝子。
水煎服。
功能滋阴疏肝,治肝肾阴虚,气滞不运,胸脘胁痛,吞酸吐苦,咽于口燥,舌红少津,脉细弱或虚弦,及疝气瘕聚。
>>>下一页更多精彩"川楝子的药用价值和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