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合集下载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1.2 主要机具
1.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2.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XF尺、小线、线坠等。
3.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1.3 作业条件
1.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2.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
3.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
二、施工工艺
2.1 操作工艺
1.管路敷设
(1)线管敷设应保持管内清洁干燥,管口应有保护措施和进行封堵处理;
(2)明配线管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
9)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应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10)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表21-10的规定,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21-11的规定。
(3)地面线槽和暗管敷设线缆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并做好带线。
3.终端部分:信息插座、米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4.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5.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6.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6)线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交底内容:一、一般规定1.1、电力线缆的信号线缆严禁在同一线管内敷设;二、施工准备2.1、施工前应将各系统的桥架、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安排,经深化设计后应绘制智能化系统施工图,并经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各方共同会审批准后实施。

2.2、施工单位应配合工程总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综合管路布排设计(强电/弱电线管、桥架、消防管、水管、风管),减少混乱现象。

2.3、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整;绝缘导管及配件应完好、表面应有阻燃标记。

说明:材料进场验收首先是感观检查,包括尺量、称重、敲击;其次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要纳入工程技术文档;检验工作应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参加,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检验结论要有书面记录。

三、桥架、管路安装3.1、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文后附桥架及桥架和金属管安装示意图)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

直线段每超过50米设置20mm-30mm的伸缩缝;距离不应小于0.05m,桥架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宜小于0.5m;3.2、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处应无卷边、毛刺;3.3线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管卡间最大距离管外径的6倍;当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10倍;小于25mm,并列敷设的线管间距不应小于25mm;管上口宜高出楼面10mm~30mm,套管下口应与楼面平齐;入落地式箱、柜时,宜高出箱、柜内底面50mm;道上;接线,跨接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得加热弯曲;应少于2个;设于硬质路面下时,应加钢套管,人、手孔井应有排水措施;‰,;3.4线盒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接,且应锁紧,内壁应光洁便于穿线;2,当长度超过30m时,应增设固定用拉线盒;说明:采用超五类线时,没有问题,现普遍采用超6类、7类线缆,兼做过线盒时网络模块将无法安装,弯曲半径也严重不足;四、线缆敷设、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插座和光缆终接4.1线缆两端应有防水、耐摩擦的永久性标签,标签书写应清晰准确,推荐使用标签打印设备制作的标签;4.2管内线缆间不应拧绞,不得有接头;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便于日后维修;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4.4线管出线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长度不宜超过2m,不得将线裸露;4.5桥架内线缆应排列整齐,不得拧绞;在线缆进出桥架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桥架内线缆绑扎固定点间隔不宜大于1.5m。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及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及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第一章、施工管线预埋、敷设要求管路敷设时,管路弯曲处不应有褶皱、凹穴和裂缝现象。

弯曲程度不应大于管外径的1/10,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6倍。

管入盒、箱、桥架处管口应平整、无毛刺。

管口露出箱盒应小于5mm,用锁母固定,接地处应跨接良好。

管口露出锁母的丝扣2—4扣,并应一管一孔,孔的大小应与管径相吻合,管道连接处清洁、美观,电气连接牢靠、严密。

(1)管路超过下列长度时应加防水防暴接线盒,无弯时30m,一个弯时20m,两个弯时15m,三个弯时8m。

如无法加接线盒时,应将管径加大一号。

(2)铁制箱、盒严禁用电、气焊开孔,必须用专用开孔器开孔。

(3)弱电系统的配线原则上可采用同槽分离方式敷设,但电压大于65V以上的辅助供电回路应另管敷设。

特别是视频信号线与动力线之间应有良好屏蔽和隔离,防止信号窜扰和电磁干扰。

(4)视频线长度不够,需接头时,采用专用对接接头连接,屏蔽线的屏蔽层与上位机及下位机要有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

(5)设备接线时接头必须上焊锡再接入端子。

开关件安装,其固定必须稳固、牢靠,高度按规定标准,并保证横平、竖直。

(6)线缆敷设时,必须在电缆盘上方放出并保持松弛弧行。

放线过程中线缆严禁打小圈,螺旋波浪等现象,视频线中间如要接头需专用电缆头连接,多股线与设备使用铜线鼻进行连接。

(7)设备处导线连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留有足够的余量,导线两端按图纸提供的线号标签进行标识,根据编号进行端子接线。

(8)地下室汽车库监控配管须用红外线定位成直线敷设,管卡宜1.0米设一个,敷设在风管、桥架上的顶面上。

(9)室外管井盖做成草坪井盖,不影响景观效果。

(10)室外管采用PE管,壁厚需达到规范要求。

第二章、设备安装要求+监控设备安装+在安装前摄像机应注意以下几点:1、摄像机的位置需根据物业要求进行准确定位;2、室外需有36台摄像机监控,确保每个角落监控到。

年 月 日年 月 日年 月 日智能建筑综合布线及安全防范技术系统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交 底 内 容签名:签名:签名:接受人单位o 施工o审批人(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交底人[项目专业工长(施工员)或质检员]接受人(施工班组长及班组人员)施工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2010质量验收依据文件名称及编号《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2010审批人单位o 施工o 分包交底人单位o 分包o分包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 负责人/分部/子分部 (或系统/子系统)XXX施工单位XXX 项目负责人XXX 项目技术 负责人XXX GD-C1-328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XXX。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技术交底记录
3.6.1.10 布放光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m/s。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现背扣。
3.6.1.11 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50规定,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51规定。
3.6.1.12 光缆敷设时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52的规定。
2.3.3 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竖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2.3.4 交接间、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2.3.5 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度、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2.3.6 交接间、设备间应符合安全防火要求,预留孔洞采取防火措施,室内无危险物的堆放,消防器材齐全。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器材检验

管路敷设

盒箱稳注

设备安装

线缆敷设

线缆终端安装

系统调试

竣工核验
3.2 器材检验:
3.2.1 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现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3.3.3.1 格形线槽与沟槽构成请见图3-86所示。
3.3.3.2 沟槽和格形线槽必须沟通。
3.3.3.3 沟槽盖板可开启,并与地面平齐,盖板和信息插座出口处应采取防水措施。
3.3.3.4 沟槽的宽度宜小于600mm。
3.3.4 桥架敷设要求:
3.3.4.1 桥架水平敷设时,吊(支)架间距一般为1.5m~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智能建筑工程安装技术安全(综合布线系统)交底记录

智能建筑工程安装技术安全(综合布线系统)交底记录

智能建筑工程安装技术安全(综合布线系统)交底记录1. 背景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建筑内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数据通信的核心。

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直接影响到建筑内各种信息和数据的正常传输和应用。

在智能建筑工程中,综合布线系统是实现各种信息和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如果其安装中出现问题,会导致建筑内部通信中断、数据传输错误,并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综合布线系统必须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安全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确保其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2. 交底内容2.1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要求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施工前应仔细阅读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操作符合要求,通信设备的性能和技术参数符合规范。

2.2 安全风险评估与防范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安全风险:1.热风烟气对设备的影响。

2.电器设备漏电,造成安全隐患。

3.综合布线设备被损毁、被窃等,造成信息泄漏。

针对这些安全风险,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确定各种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通过使用防火板、防火框、防火门等措施,防范热风烟气对设备的影响。

3.强化维护和管理,避免电器设备漏电等安全隐患的产生。

4.对综合布线设备进行统一管理,采取安全性较高的措施进行防盗和信息泄漏防范。

2.3 经验分析与在综合布线系统的安装和使用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内所有信息和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因此非常重要,如果安装不正确或者出现故障,将严重影响建筑内信息和数据的传输和应用。

2.在施工前,必须仔细查看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确保施工和验收符合要求。

3.火灾和漏电是综合布线系统中的重要安全隐患,施工人员需要有意识地进行风险评估和预防。

4.综合布线系统应该定期维护和管理,预防设备的损坏和信息泄漏。

综合布线技术交底

综合布线技术交底

2.2.4.2箱体(柜架”卜壳表面应平整、不变形并无裂损、发翘、发潮、锈蚀现象。

箱体(柜架)表面涂层应完整无损,无挂流、裂纹、起泡、脱落和划伤等缺陷,箱门开启、关闭或外罩装卸灵活。

整体应密封防尘和防潮。

2.2.4.3箱内的接续模块或接线端子及零部件(配件)应装配齐全(或符合设计、合同要求)。

2.2.4.4配线设备的各项电气性能指标,包括机架外壳接地装置等,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2.5测试仪表和工具的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2.2.5.1应事先对工程中需要使用的仪表和工具进行测试或检查,缆线测试仪应附有检测机构的证明文件。

2.2.5.2测试仪表应能测试相应布线等级的各种电气性能及传输特性,其精度应符合相应要求。

测试仪表的精度应按相应的鉴定规程和校准方法进行定期检查和校准,经过计量部门校验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①测试仪表应具有测试结果的保存功能并提供输出端口:②可将所有存贮的测试数据输出至计算机和打印机,测试数据不应被修改;③测试仪表应能提供所有测试项目的概要和详细的报告;④测试仪表家提供汉化的通用人机界面。

施工前对剥线器、光缆切断器、光纤熔接机、光纤磨光机、光纤显微镜、卡接工具等电缆或光缆的施工工具应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电缆及光纤布线系统的现场测试仪表除符合上述之规定外,尚应符合表&3.1的规定并能向下兼容。

2.3主要机具2.3.1施工机具:电焊机、切割机、剥线钳、打线钳、光纤熔接机、对讲机等。

2.3.2测试机具:线缆认证测试仪、万用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等。

2.4技术准备2.4.1施工图纸齐全。

2.4.2施工方案编制完毕并经审批。

2.4.3施工前应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方案及专业设备安装使用说明书,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施工前培训及安全、技术交底。

四、施工工艺4.1施工工艺流程线槽、桥架敷设一电缆敷设一信息插座模块安装一配线架(机柜)安装一接地一光缆接续(连接)一系统测试4.2信息插座模块安装4.2.1信息插座模块、多用户信息插座、集合点配线模块安装位置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智能建筑工程安装技术安全(综合布线系统)交底记录

智能建筑工程安装技术安全(综合布线系统)交底记录

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记录编号:DQ-00X2。

2。

2.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2.2.3.终端部分:信息插座、光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2。

2。

4.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2.2。

5.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2。

2.6.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

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2.3主要机具2.3。

1.1.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2.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水平尺、小线、线坠等。

3.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2.4、作业条件:2。

4。

1.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2.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

3.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

3 材料和质量关键点要求:3。

1 材料的关键要求3.1。

1 各类材料在搬运存放过程中应注意防震、防潮,不得随意抛扔、超高码放。

应存放在干燥通风,不受撞击的场所。

3.1。

2 相关材料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规定且有产品合格证明和“CCC”认证标志。

3。

2 技术关键要求详见操作工艺3.3 质量关键要求3。

3。

1。

预埋管线、盒应加强保护,及时安装保护盖板,防止污染阻塞管路或地面线槽.3。

3。

2.施工前按图纸核查线缆长度是否正确,调整信号频率,使其衰减符合设计要求,以免信号衰减严重.3。

3.3.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图核对色标,防止因系统接线错误不能正常工作。

3.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图1 光缆在杆上预留、保护示意图(单位: cm)光缆在经过十字形吊线连接或丁字形吊线连接处,光缆的弯曲应圆顺,并符合最小曲率半径的要求,光缆的弯曲部分应穿放聚乙烯管加以保护,其长度约为30cm左右,如图2所示。

图2 光缆在十字吊线处保护示意图架空光缆在接头处的预留长度应包括光缆接续长度和施工中所需的消耗长度等,一般架空光缆接头处每侧预留长度为6~10m。

如在光缆终端设备处终端时,在设备一侧应预留光缆长度为10~20m。

在电杆附件的架空光缆接头,它的两端光缆应各做伸缩弯,其安装尺寸和形状如图3所示。

图3 在电杆附件架空光缆接头安装图(单位:cm)两端的预留光缆应盘放在相邻的电杆上,固定在电杆上的架空光缆接头及预留光缆的安装尺寸和形状如下图4。

架空光缆在布放时,由于光缆本身的韧性,不可能没有自然弯曲。

因此也应预留一些长度,一般每公里约增加5m。

其余留长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图5 在电杆上架空光缆接头及预置光缆安装(单位:cm)○5光缆挂钩的程式应光缆外径选用,见下表5中的规定。

光缆挂钩间距一般为500mm。

表5 光缆挂钩程式按光缆外径选用表(单位:mm)光缆外径32以上25~32 19~24 13~18 12以下光缆挂钩程式65 55 45 35 25○6管道光缆或直埋光缆引上后,及吊挂式的架空光缆相连接时,其引上光缆的安装方式和具体要求如下图5所示。

光缆接头的位置应根据设计中的规定办理。

图5 引上光缆安装及保护(单位:cm)○7架空光缆线路及建筑物、树木的最小间距,见下表6序号其他建筑物、树木名称及架空光缆线路平行时及架空光缆线路交越时垂直净距备注垂直净距备注1 市区街道 4.5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 最低缆线到地面2 胡同(街坊中区内道路)4.0 最低缆线到地面5.0 最低缆线到地面3 铁路 3.0 最低缆线到地面7.0 最低缆线到地面4 公路 3.0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 最低缆线到地面5 土路 3.0 最低缆线到地面 4.5 最低缆线到地面6 房屋建筑-- -- 距脊0.5距顶1.0 最低缆线距屋脊最低缆线距屋顶7 河流-- -- 1.0 最低缆线到地面8 市区树木-- -- 1.0 最低缆线到地面9 郊区树木-- -- 1.0 最低缆线到树枝顶10 架空通信线路-- -- 0.6 一方最底缆线及另一方最高缆线间距。

建筑智能化施工安全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建筑智能化施工安全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5、在预埋管道时,应注意操作区域内的钢筋及模板,防止铁钉轧脚和被钢筋绊倒,同时也要注意上方的脚手架临时走道防止高处物体坠落打击伤人。
6、在高空作业时,(2.5米以上)要正确佩戴牢固无损的安全带,被挂点要牢固可靠,安全带实行高挂低用,严禁在高处向下抛物。
7、使用人字梯时,必须垫平放稳,两梯脚与地面的夹角应不大于60度,且两梯面应用挂钩或索具接牢,不允许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张人字梯上作业。使用单面梯时,低脚与地面的角度应不小于45度,在梯上操作时,地面应有专人配合和监护,严禁借身体来缩短与施工点的水平距离,把重心移至人字梯外,操作时应用绊位人字梯档。
二、技术内容详见附件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人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2015年月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戴好安全帽,系紧帽带,在施工过程,严禁脱帽解,严禁穿拖鞋,带钉易滑鞋、高跟鞋、短裤、短衫等上班。严禁酒后上班。
3、施工前,应检查周围环境是否符合安全生产要求,劳动保护用户是否完好,如发现危及安全工作的因素,应立即向技安部门或施工负责人报告,清除不安全因素后,方能进入工作。
4、各专业交叉施工过程中,应按指定的现场道路行走,不能从危险区域通过,尽可能地避开土建塔吊物运行轨迹,不能在吊物下通过、停留。要注意与运转着的机械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工程名称
百寰国际商场
分部工程
建筑智能化
Hale Waihona Puke 子分部工程08综合布线系统
分项工程
01桥架、缆线敷设和终接
02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
03信息插座和光缆芯线终端的安装
交底内容:
为确保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杜绝一切不安全事故和质量事故的发生.结合本工程施工特点,特作如下安全技术交底。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2)

综合布线--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2)

湘质监统编施2015-32施工技术交底记录工程名称:**国际会展中心E1-E4#栋单层展馆施工单位:***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编号:项目技术负责人:陈硕晖项目专业施工员:曹然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郭建恒专业班组长:阳隆交底时间:2016 年月日交底地址:交底内容1、交底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智能建筑工程(综合布线系统)2、交底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3、交底内容摘要:一、施工准备1.1材料设备要求1.传输部分:对绞电缆、光缆、光纤连接头、光纤耦合器等。

2.机房部分:交接箱、机柜、各类配线架、配线模块、跳线等。

3.终端部分:信息插座、米纤插座、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多用户信息插座。

4.上述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及合同要求,并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性能检验报告及"CCC"认证标识等。

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

5.镀锌材料:镀锌钢管、镀锌线槽、金属膨胀螺栓、金属软管、接地螺栓。

6.其他材料:接线盒、地面插座、塑料线槽及其附件。

塑料线槽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

1.2 主要机具1.安装器具: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套丝机、钢锯、电工组合工具、射钉枪、拉铆枪、手电钻、台钻、高凳等。

2.测试器具:网络测试仪、光时域反射仪、万用表、兆欧表、铅笔、皮尺、$XF尺、小线、线坠等。

3.专用工具:剥线器、压线工具、光纤熔接机、显微镜、切割工具、玻璃磨光盘、烘干箱。

1.3 作业条件1.线缆沟、槽、管、箱、盒施工完毕。

2.土建装修工程完工,线路全部贯通。

3.配线间、设备间的环境温度、湿度、照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通风良好,且室内无危险物品,消防器材齐全。

二、施工工艺2.1 操作工艺1.管路敷设参见"21.1 电话插座与组线箱安装"第21.1. 3.2条中第1款。

2.线缆敷设(1)管路采用地下通信管网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中相关规定。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交底内容:一、一般规定1.1、电力线缆的信号线缆严禁在同一线管内敷设;二、施工准备2.1、施工前应将各系统的桥架、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安排,经深化设计后应绘制智能化系统施工图,并经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各方共同会审批准后实施。

2.2、施工单位应配合工程总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综合管路布排设计(强电/弱电线管、桥架、消防管、水管、风管),减少混乱现象。

2.3、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2.3.1桥架、线管、线缆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合格证、检测报告。

2.3.2桥架、线管部件应齐全,表面光滑、涂层完整、无锈蚀。

2.3.3金属导管应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且壁厚应均匀,管口应平整;绝缘导管及配件应完好、表面应有阻燃标记。

2.3.4线缆应进行通、断及线间绝缘检查。

说明:材料进场验收首先是感观检查,包括尺量、称重、敲击;其次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要纳入工程技术文档;检验工作应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参加,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检验结论要有书面记录。

三、桥架、管路安装3.1、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文后附桥架及桥架和金属管安装示意图)3.1.1桥架切割和开孔断面处,应采取防腐措施;3.1.2桥架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应安装齐备,紧固件的螺母应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3.1.3桥架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设置补偿装置,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

直线段每超过50米设置20mm-30mm的伸缩缝;3.1.4桥架与盒、箱、柜连接处应采用抱脚和翻边连接,并应用螺丝固定,末端应封堵;3.1.5水平桥架底部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2m,顶部距楼板不应小于0.3m,与梁的距离不应小于0.05m,桥架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宜小于0.5m;3.1.6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和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12.2.1-2的规定;3.1.7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及管路孔洞,应有防火封堵;3.1.8弯头、三通等配件,宜采用桥架生产厂家制作的成品,不宜在现场加工制作;3.2、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3.2.1支吊架安装直线段间距宜为1.5~2.0m,同一直线段上的支吊架间距应均匀;3.2.2在桥架端口、分支、转弯处不大于0.5m内,应安装支吊架;3.2.3支吊架应平直且无明显扭曲,焊接应牢固且无显著变形、焊缝应均匀平整,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3.2.4支吊架采用膨胀螺栓连接时固定应牢固,且应配装弹簧垫圈;3.2.5支吊架应做防腐处理;3.2.6支吊架一般采用通丝吊杆或角钢制作。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交底内容:一、一般规定1.1、电力线缆的信号线缆严禁在同一线管内敷设;二、施工准备2.1、施工前应将各系统的桥架、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安排,经深化设计后应绘制智能化系统施工图,并经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各方共同会审批准后实施。

2.2、施工单位应配合工程总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综合管路布排设计(强电/弱电线管、桥架、消防管、水管、风管),减少混乱现象。

2.3、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2.3.1桥架、线管、线缆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合格证、检测报告。

2.3.2桥架、线管部件应齐全,表面光滑、涂层完整、无锈蚀。

2.3.3金属导管应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且壁厚应均匀,管口应平整;绝缘导管及配件应完好、表面应有阻燃标记。

2.3.4线缆应进行通、断及线间绝缘检查。

说明:材料进场验收首先是感观检查,包括尺量、称重、敲击;其次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要纳入工程技术文档;检验工作应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参加,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检验结论要有书面记录。

三、桥架、管路安装3.1、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文后附桥架及桥架和金属管安装示意图)3.1.1桥架切割和开孔断面处,应采取防腐措施;3.1.2桥架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应安装齐备,紧固件的螺母应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3.1.3桥架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设置补偿装置,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

直线段每超过50米设置20mm-30mm的伸缩缝;3.1.4桥架与盒、箱、柜连接处应采用抱脚和翻边连接,并应用螺丝固定,末端应封堵;3.1.5水平桥架底部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2m,顶部距楼板不应小于0.3m,与梁的距离不应小于0.05m,桥架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宜小于0.5m;3.1.6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和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12.2.1-2的规定;3.1.7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及管路孔洞,应有防火封堵;3.1.8弯头、三通等配件,宜采用桥架生产厂家制作的成品,不宜在现场加工制作;3.2、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3.2.1支吊架安装直线段间距宜为1.5~2.0m,同一直线段上的支吊架间距应均匀;3.2.2在桥架端口、分支、转弯处不大于0.5m内,应安装支吊架;3.2.3支吊架应平直且无明显扭曲,焊接应牢固且无显著变形、焊缝应均匀平整,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3.2.4支吊架采用膨胀螺栓连接时固定应牢固,且应配装弹簧垫圈;3.2.5支吊架应做防腐处理;3.2.6支吊架一般采用通丝吊杆或角钢制作。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建筑智能化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第一章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的不断推广,建筑智能化已经成为现代化建筑的必然趋势。

而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的核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交底记录将对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第二章综合布线系统的概念和作用2.1概念2.2作用综合布线系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供统一的通信接口:各种设备通过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接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共享。

2)保证通信质量: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专用的布线材料和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信号干扰,提高通信质量。

3)便于管理和维护:综合布线系统将各种设备集中管理,方便对网络进行监控和维护,提高维护效率。

4)适应未来需求: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

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的构成综合布线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媒体子系统:负责信息的传输和转换,包括铜缆、光纤等媒介和相应的连接设备。

2)水平布线子系统:将综合布线系统与各个用户设备进行连接,包括水平布线走线架、模块化插座等。

3)垂直布线子系统:在建筑物内部不同楼层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传输的布线系统,包括垂直布线走线架、楼层终端配线架等。

4)综合布线管理系统:负责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的系统,包括配线管理软件、报警、故障检测等。

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的施工技术4.1设计与规划根据建筑物的具体需求和布局情况,进行网络设计与规划。

包括确定布线路径、布线材料选型、布线箱、配线架等的位置和规格。

4.2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和规划的要求,采购所需的综合布线系统材料,包括铜缆、光纤、配线箱、配线架等。

4.3预处理工作在施工前,进行预处理工作,包括清理施工区域、标志布线路径、做好施工记录,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4.4布线施工根据设计和规划的要求,进行布线施工。

包括铺设综合布线系统的主干线和分支线、安装配线箱和配线架等。

4.5连接测试在布线施工完成后,进行连接测试,确保各个设备和设施能够正常连接和通信。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样本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样本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图1 光缆在杆上预留、保护示意图(单位:cm)光缆在通过十字形吊线连接或丁字形吊线连接处,光缆弯曲应圆顺,并符合最小曲率半径规定,光缆弯曲某些应穿放聚乙烯管加以保护,其长度约为30cm左右,如图2所示。

图2 光缆在十字吊线处保护示意图架空光缆在接头处预留长度应涉及光缆接续长度和施工中所需消耗长度等,普通架空光缆接头处每侧预留长度为6~10m。

如在光缆终端设备处终端时,在设备一侧应预留光缆长度为10~20m。

在电杆附件架空光缆接头,它两端光缆应各做伸缩弯,其安装尺寸和形状如图3所示。

图3 在电杆附件架空光缆接头安装图(单位:cm)两端预留光缆应盘放在相邻电杆上,固定在电杆上架空光缆接头及预留光缆安装尺寸和形状如下图4。

架空光缆在布放时,由于光缆自身韧性,不也许没有自然弯曲。

因而也应预留某些长度,普通每公里约增长5m。

别的留长度依照设计规定拟定。

图5 在电杆上架空光缆接头及预置光缆安装(单位:cm)○5光缆挂钩程式应光缆外径选用,见下表5中规定。

光缆挂钩间距普通为500mm。

表5 光缆挂钩程式按光缆外径选用表(单位:mm)光缆外径32以上25~32 19~24 13~18 12如下光缆挂钩程式65 55 45 35 25○6管道光缆或直埋光缆引上后,与吊挂式架空光缆相连接时,其引上光缆安装方式和详细规定如下图5所示。

光缆接头位置应依照设计中规定办理。

图5 引上光缆安装及保护(单位:cm) ○7架空光缆线路与建筑物、树木最小间距,见下表6序号其她建筑物、树木名称与架空光缆线路平行时与架空光缆线路交越时垂直净距备注垂直净距备注1 市区街道 4.5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 最低缆线到地面2 胡同(街坊中区内道路)4.0 最低缆线到地面5.0 最低缆线到地面3 铁路 3.0 最低缆线到地面7.0 最低缆线到地面4 公路 3.0 最低缆线到地面 5.5 最低缆线到地面5 土路 3.0 最低缆线到地面 4.5 最低缆线到地面6 房屋建筑-- -- 距脊0.5距顶1.0 最低缆线距屋脊最低缆线距屋顶7 河流-- -- 1.0 最低缆线到地面8 市区树木-- -- 1.0 最低缆线到地面9 郊区树木-- -- 1.0 最低缆线到树枝顶10 架空通信线路-- -- 0.6 一方最底缆线与另一方最高缆线间距。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一、项目背景: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为各类信息设备提供高速、可靠、安全的通信网络的工程。

该项目将涉及到线缆的选择与敷设、机柜的安装与管理、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特此进行技术交底。

二、布线系统设计方案:1.线缆选择与敷设:对于局域网应用来说,常用的线缆有双绞线、光纤和同轴电缆。

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线缆进行敷设工作,光纤适用于需要高速传输和远距离传输的场合,而双绞线适用于传输距离相对较短的场合。

在敷设线缆时,需遵循规范进行标准化敷设,并做好管理。

2.机柜的安装与管理:机柜是综合布线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用于安装和管理各种网络设备。

在机柜的选择上,要考虑到设备数量和机柜的大小匹配,同时要保证机柜的散热性和可靠性。

在机柜的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机柜固定可靠,接地良好,并留出足够的通风空间。

3.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

在设备的配置上,需要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包括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规划、VLAN划分等。

在设备管理方面,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的巡检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软件的更新、故障的处理等。

三、工程实施方案: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方案确定所需材料清单,确保所采购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准确。

包括线缆、插座、机柜、网络设备等。

2.设备安装:按照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安装机柜并进行固定和接地,安装插座和面板,并连接线缆。

在安装设备时,要特别注意设备的放置位置、通风条件和电源接入等。

3.网络配置: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包括IP地址规划、VLAN设置等。

并进行设备之间的连接测试,确保网络连接正常。

4.工程验收:在工程完成后,进行全面的验收工作,包括线缆的测试、网络设备的功能测试以及系统的稳定性测试等。

确保综合布线系统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需求。

四、质量控制措施:1.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规范要求。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技术交底记录(综合布线系统)
8、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
—线槽接头处;—每间距3m 处;—离开线槽两端出口0.5m处;—转弯处。
9、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有防火措施;
10、线槽必须用螺栓固定在支架上;
(六)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
1、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应设置过线盒。
2、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号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别、数量、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全塑电缆线
对数量(对)
400
600
1200
1800
电缆芯线径(mm)
0.4
0.5
0.6
0.4
0.5
0.6
0.4
0.5
0.4
0.5
接续开口长度(mm)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432
483
483
直接头直径(mm)
66
74
79
79
89
97
107
114
137
145
分歧接头直径(mm)
69
81
8、电缆芯线接续,必须按色谱顺序施工。电缆全程接续完毕后,应达到电缆的标称对数。如遇有障碍线对,且无法修复时,应用预备线对替换,并应做好标记,严禁差对拼揍连接,以免产生传输质量低劣的后果。
9、电缆芯线接续应采用接线子接续,不允许采用剥离电缆芯线绝缘层的导线直接钮绞接续方法。电缆芯线接续应色谱正确、松紧适度、接线子接续后,应排列整齐,绑扎妥善,每个单位束的色谱扎带应缠紧,保留在单位束的根部,用以今后备查检验和方便维修。
6、螺栓:GB产品,表面光滑、无锈迹、毛刺。
7、设备机柜:型号规格符合图纸要求,油漆完好无脱落现象,标志齐全。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旨在对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进行详细的说明和交底,以确保所有参与人员对工程的要求和技术细节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

一、项目背景二、工程范围1.网络布线:包括水平布线、垂直布线和配线架的安装,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和速率。

3.电视信号布线:包括电视信号线缆的敷设、电视信号插座的安装。

三、技术要求1.布线系统应符合TIA/EIA-568标准的要求。

2.线缆的敷设应符合规范,避免与电源线、电缆等干扰源的交叉。

3.配线架和插座的安装要牢固可靠,保证使用寿命。

4.布线系统应具备防火、防潮、耐候等性能。

5.布线系统应做好地线的接地和接通工作,确保安全。

四、工程步骤1.进场前准备:确认设计文件、材料和工具的准备情况,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敷设线缆:按照设计文件要求进行线缆的敷设,注意预留余量和弯曲半径的控制,避免破损。

3.安装配线架: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要求进行配线架的安装,确保牢固可靠。

4.安装插座:按照设计文件和标准要求进行插座的安装,确保正常使用和方便维护。

5.连接测试:对布线系统进行连接测试,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标准要求。

6.安装端面:对连接部分端面进行清洁和保护,避免灰尘和污染影响数据传输质量。

7.系统验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五、安全注意事项1.在施工过程中,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防止材料和工具的乱堆乱放。

2.操作人员要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手套等。

3.在进行高空施工时,必须使用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带等。

4.严禁在施工过程中吸烟或使用明火。

5.施工过程中,应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

六、技术交底人员及签字1.技术交底人员:XXX2.技术交底时间:XXXX年XX月XX日3.参与人员:XXX、XXX、XXX、XXX4.签字:技术交底人员签字,参与人员签字以上是本次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参与人员对工程的要求和技术细节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质量的保证。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技术交底记录不低于20000 MΩ。

○6直埋光缆的接头处、拐弯点或预留长度处以及与其他管线交接处,应设置标志,并在图纸上记录、归档。

(3)架空光缆的敷设。

○1检查架空杆应符合《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和《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中的规定,确认合格,且能满足架空光缆的技术要求,并对新设或原有的钢绞线吊线检查,应无伤痕和锈蚀等缺陷,钢线绞合应严密、均匀,无跳股现象。

吊线的原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固定吊线的铁件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

○2要求牵引力不得大于光缆允许的最大拉力,敷设过程中不允许出现过度弯曲或光缆外护套硬伤等现象。

○3架空光缆垂度应能保证光缆的伸长率不超过0.2%。

○4架空光缆在以下几处应预留长度,并增加保护措施。

要求在敷设时考虑:中、重和超重负荷区布放的架空光缆,应在每根电杆上预留,轻负荷区每3~5杆档做一处预留。

预留及保护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光缆在杆上预留、保护示意图(单位:cm)光缆在经过十字形吊线连接或丁字形吊线连接处,光缆的弯曲应圆顺,并符合最小曲率半径的要求,光缆的弯曲部分应穿放聚乙烯管加以保护,其长度约为30cm左右,如图2所示。

图2 光缆在十字吊线处保护示意图架空光缆在接头处的预留长度应包括光缆接续长度和施工中所需的消耗长度等,一般架空光缆接头处每侧预留长度为6~10m。

如在光缆终端设备处终端时,在设备一侧应预留光缆长度为10~20m。

在电杆附件的架空光缆接头,它的两端光缆应各做伸缩弯,其安装尺寸和形状如图3所示。

图3 在电杆附件架空光缆接头安装图(单位:cm)两端的预留光缆应盘放在相邻的电杆上,固定在电杆上的架空光缆接头及预留光缆的安装尺寸和形状如下图4。

架空光缆在布放时,由于光缆本身的韧性,不可能没有自然弯曲。

因此也应预留一些长度,一般每公里约增加5m。

其余留长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图5 在电杆上架空光缆接头及预置光缆安装(单位:cm)○5光缆挂钩的程式应光缆外径选用,见下表5中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布线系统技术交底内容:一、一般规定、电力线缆的信号线缆严禁在同一线管内敷设;二、施工准备、施工前应将各系统的桥架、线管进行综合布置、安排,经深化设计后应绘制智能化系统施工图,并经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各方共同会审批准后实施。

、施工单位应配合工程总包单位和设计单位完成各专业综合管路布排设计(强电/弱电线管、桥架、消防管、水管、风管),减少混乱现象。

、材料准备应符合下列规定:桥架、线管、线缆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合格证、检测报告。

桥架、线管部件应齐全,表面光滑、涂层完整、无锈蚀。

金属导管应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且壁厚应均匀,管口应平整;绝缘导管及配件应完好、表面应有阻燃标记。

线缆应进行通、断及线间绝缘检查。

说明:材料进场验收首先是感观检查,包括尺量、称重、敲击;其次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包括质量合格证、检测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要纳入工程技术文档;检验工作应有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参加,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检验结论要有书面记录。

三、桥架、管路安装、桥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文后附桥架及桥架和金属管安装示意图)桥架切割和开孔断面处,应采取防腐措施;桥架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各种附件应安装齐备,紧固件的螺母应在桥架外侧,桥架接口应平直、严密,盖板应齐全平整;桥架经过建筑物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设置补偿装置,保护地线和桥架内线缆应留补偿余量。

直线段每超过50米设置20mm-30mm的伸缩缝;桥架与盒、箱、柜连接处应采用抱脚和翻边连接,并应用螺丝固定,末端应封堵;水平桥架底部与地面垂直距离不应小于,顶部距楼板不应小于,与梁的距离不应小于,桥架与电力电缆间距不宜小于;桥架与各种管道平行和交叉时,其最小净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第的规定;敷设在竖井内和穿越不同防火分区的桥架及管路孔洞,应有防火封堵;弯头、三通等配件,宜采用桥架生产厂家制作的成品,不宜在现场加工制作;、支吊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支吊架安装直线段间距宜为~,同一直线段上的支吊架间距应均匀;在桥架端口、分支、转弯处不大于内,应安装支吊架;支吊架应平直且无明显扭曲,焊接应牢固且无显着变形、焊缝应均匀平整,切口处应无卷边、毛刺;支吊架采用膨胀螺栓连接时固定应牢固,且应配装弹簧垫圈;支吊架应做防腐处理;支吊架一般采用通丝吊杆或角钢制作。

线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导管敷设应保持管内清洁干燥,管口应有保护措施和进行封堵处理;明配线管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明配线管应设管卡固定,管卡应安装牢固,管卡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在终端、弯头中点处的150~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在距离盒、箱、柜等边缘的150~500mm范围内应设管卡;在中间直线段应均匀设置管卡。

管卡间的最大距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表的规定:管卡间最大距离线管转弯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线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且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当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10倍;砌体内暗敷线管埋深不应小于15mm,现浇混凝土楼板内暗敷线管埋深不应小于25mm,并列敷设的线管间距不应小于25mm;线管与控制箱、接线箱、接线盒等连接时,应采用锁母将管口固定牢固;线管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加装保护套管,穿墙套管应于墙面平齐,穿楼板套管上口宜高出楼面10mm~30mm,套管下口应与楼面平齐;与设备连接的线管引出地面时,管口离地面不应小于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箱、柜时,宜高出箱、柜内底面50mm;线管两端应设有标志,管内不应有阻碍,并应穿带线;吊顶内配管,宜使用单独的支吊架固定,支吊架不得架设在龙骨或其他管道上;配管通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置补偿装置;镀锌钢管宜采用螺纹连接,镀锌钢管的连接处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卡固定跨接线,跨接线截面积不应小于4mm2;;非镀锌钢管应采用套管焊接,套管长度应为管径的~3倍;焊接钢管不得在焊接处弯曲,弯曲处不得有弯曲、折皱现象,镀锌钢管不得加热弯曲;套接紧定式钢管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管外壁镀层应完好,管口应平整、光滑、无变形;套接紧定式钢管套接处应采取密封措施;当套接紧定式钢管管径大于32mm时,连接套管每端的紧定螺钉不应少于2个;室外线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室外埋地敷设的线管,埋深不小于,壁厚应大于等于2mm;埋设于硬质路面下时,应加钢套管,人、手孔井应有排水措施;进出建筑物线管应做防水坡度,坡度不宜大于15‰,;同一段线管短距离内不应有S弯;线管进入地下建筑物,应采用防水套管,并应做密封防水处理;线盒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钢导管进入盒、箱时,应一孔一管,管与盒、箱的连接应采用爪形螺纹接头管连接,且应锁紧,内壁应光洁便于穿线;线管路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中间应增设拉线盒或接线盒,其位置应便于穿线;管路长度每超过30m且无弯曲;管路长度每超过20m且仅有一个弯曲;管路长度每超过15m且仅有两个弯曲;管路长度每超过8m且仅有三个弯曲;线缆管路垂直敷设时管内绝缘线缆截面宜小于150mm2,当长度超过30m时,应增设固定用拉线盒;信息点预埋盒不宜同时兼做过线盒;说明:采用超五类线时,没有问题,现普遍采用超6类、7类线缆,兼做过线盒时网络模块将无法安装,弯曲半径也严重不足;四、线缆敷设、机柜/机架/配线架的安装、信息插座和光缆终接线缆两端应有防水、耐摩擦的永久性标签,标签书写应清晰准确,推荐使用标签打印设备制作的标签;管内线缆间不应拧绞,不得有接头;接头应放在接线盒内,便于日后维修;线缆的最小允许半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中表的规定;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线管出线口与设备接线端子之间,应采用金属软管连接,金属软管长度不宜超过2m,不得将线裸露;桥架内线缆应排列整齐,不得拧绞;在线缆进出桥架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桥架内线缆绑扎固定点间隔不宜大于。

线缆穿越建筑物变形缝时应留置相适应的补偿余量。

线缆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应受外力挤压和损伤;线缆布放宜留不小于㎜余量;从配线架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端口4对对绞电缆的长度不应大于90m;线缆敷设拉力及其它保护措施应符合产品厂家的施工要求;线缆弯曲半径宜符合下列规定: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4倍;屏蔽4对对绞电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8倍;主干对绞电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10倍;光缆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光缆外径10倍。

线缆间净距应符合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第条的规定。

室内光缆桥架内敷设时宜在绑扎固定处加装垫套。

线缆敷设施工时,现场应安装稳固的临时线号标签,线缆上配线架、打模块前应安装永久线号标签。

线缆经过桥架、管线拐弯处,应保证线缆紧贴底部,且不应悬空、不受牵引力。

在桥架的拐弯处应采取绑扎或其他形式固定。

距信息点最近的一个过线盒穿线时应宜留有不小于的余量。

信息插座安装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插座与电源插座安装的水平距离应符合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第条的规定。

当设计无标注要求时,其插座宜与电源插座安装标高相同,宜为300mm;底盒内应干净,接线方式统一为TIA568B,模块安装前预留200mm,安装信息模块后底盒内线缆余量应为50mm-100mm,面板安装应水平,表面整洁,并贴标签。

机柜内线缆应分别绑扎在机柜两侧理线架上,应排列整齐、美观,配线架应安装牢固,信息点标识应准确;跳线都应经过理线器和设备联线,理线架内的跳线应捆扎整齐。

光纤配线架(盘)宜安装在机柜顶部,交换机宜安装在铜缆配线架和光纤配线架(盘)之间;数个机柜之间通过并接螺栓从机柜螺栓孔处将机柜连成一个整体。

配线间内应设置局部等电位端子板,机柜应可靠接地。

跳线应通过理线架与相关设备相连接,理线架内、外线缆宜整理整齐。

说明:进线口至配线机柜的水平双绞线以每个16/24/32/48口配线架为单位,形成一束束的水平双绞线线束,每束线内所有的双绞线全部平行;在机柜内每束双绞线顺势弯曲后铺设到各配线架的后侧,整个过程任然保持双绞线线束内双绞线全程平行。

在每个模块后侧从线束底部将模块所对应的双绞线抽出,核对无误后固定在模块后的脱线架上或穿入配线架的模块孔内。

五、质量控制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线缆、配线设备等产品有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且符合设计要求;对绞电缆中间不得有接头,不得拧绞、打结;线缆两端应有永久性标签,标签书写应清晰、准确。

说明: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缆线两端应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

一般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线缆标识一致性,其终接处应牢固且接触良好;线管和桥架中线缆的占空比不宜大于50%;壁挂式配线箱的安装标高不应小于;从配线架引向工作区各信息端口对绞电缆的长度不应大于90m。

说明:可以在端子连接之前或者之后使用覆盖保护膜线缆标签,标签完全缠绕在线缆上并有一层透明的薄膜缠绕在打印内容上。

可以有效地保护打印内容,防止刮伤或腐蚀;管内所穿导线(包括绝缘层),总面积不超过管内净面积的50%。

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六、通道测试线缆永久链路的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有关规定。

各类电缆永久链路的技术指标见下列各表:布线系统永久链路回波损耗值应符合表(a)的规定。

(a)永久链路回波损耗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插入损耗值应符合表(b )的规定。

(b )永久链路插入损耗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近端串音衰减值应符合表(c的规定。

表(c 永久链路近端串音衰减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相邻线对近端串音衰减和值应符合表(d )的规定。

表(d )永久链路相邻线对近端串音衰减和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近端串音与衰减差值应符合表(e )的规定。

表(e )永久链路近端串音与衰减差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串扰衰减比总和值应符合表(f )的规定。

表(f )永久链路串扰衰减比总和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等效远端串音衰减值应符合表(g)的规定。

表(g)永久链路等效远端串音衰减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远端等效串音衰减功率和值应符合表(h)的规定。

布线系统永久链路直流环路电阻值应符合表(i)的规定。

表(i)永久链路直流环路电阻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传播时延值应符合表(j)的规定。

表(j)永久链路传播时延值布线系统永久链路传播时延偏差值应符合表(k)的规定。

表(k)永久链路传播时延偏差值电缆电气性能测试及光纤系统性能测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