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科学(2017)五年级下册知识总结第一单元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1、显微镜能帮助我们观察到用肉眼无法看到的事物。
2、1590年荷兰詹森父子用两片透镜制作了简易的显微镜。
1610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昆虫的复眼。
3、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显微镜首次发现了“格子”状结构,并用811(细胞)命名。
4、1675年荷兰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惊喜地发现了微小生物。
1993年德国物理学家鲁斯卡发现了比细菌还微小的病毒。
5、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装在镜筒上方,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
6、显微镜的结构从上往下有:目镜、镜筒、准焦螺旋、物镜、镜臂、载物台、反光镜、镜座。
7、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一般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洋葱表皮都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格子”组成的。
8、生物的细微结构一般需要制成玻片标本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清楚。
9、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①取镜和安放②对光③调节。
取镜时注意: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平放在桌面上。
10、载玻片移动的方向与从目镜里看到的物体图像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
通过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可以增加目镜中标本图像的亮度。
11、倍数高的显微镜,看到的图像大,范围小;倍数低的显微镜,看到的图像小,范围大。
12、自制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①擦拭载玻片、盖玻片;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③在洋葱内表皮上用刀划出一个约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④用镜子小心撕取洋葱内表皮;⑤将洋葱内表皮置于载玻片的清水中平铺开;⑥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有气泡产生;⑦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碘酒,给洋葱表皮着色;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
13、动植物都是由类似于“小格子”(内部填充复杂物质)的结构组成的,这种结构称为细胞。
14、1858年中国科学家李善兰在其译著《植物学》中将“细胞”作为“cell”的中文译名。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期末知识点及答案班级:姓名:一、填空题。
(共16分)1、物体表面反光越强,吸收热的本领就越________。
2、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比同体积的水________的物体,在水中________。
3、由于受到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________。
4、地球运动主要有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种形式,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____________形成的。
5、古代的水钟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都是根据水量的变化制成的。
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________伴随着。
7、螺丝刀拧螺丝时就利用了我们所学的简单机械________。
在轴相同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________。
8、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________。
二、选择题。
(共20分)1、下面()是应用了轮轴原理。
A.钥匙B.斧头C.镊子2、用手电筒照射一个木块,手电筒保持不动,当木块远离手电筒时,影子会()。
A.变大B.变小C.不发生变化3、蘑菇是依靠地下部分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
A.菌盖B.菌柄C.菌丝4、把杠杆、滑轮、轮轴组合起来的机械是()。
A.带鱼线轮的钓鱼竿B.手摇削铅笔刀C.手摇升降机5、同样重的60摄氏度热水和10摄氏度冷水相比较()。
A.体积相同B.热水体积大C.冷水体积大D.无法判断6、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
A.乱砍乱伐 B.保护环境C.任意放牧 D.捕杀所有的野生生物7、很多岩石破裂是因为季节和昼夜的交替,温差使岩石发生了()。
A.热胀冷缩B.热胀C.冷缩8、冬天我们在阳光下左手戴黑手套,右手戴白手套,感觉比较温暖的是()A.左手B.右手C.都一样9、目前人类已经观测到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为()。
A.3万光年 B.10万光年 C.3.84万光年 D.150亿光年10、三个一样的黑色纸袋,在阳光下升温最快的是()。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听话得电磁铁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得装置叫(电磁铁)。
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得导线能吸引小磁针。
她发现通电得导线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源后小磁针又恢复到原来得状态,这说明电流能产生(磁)。
她就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关系得科学家。
3、电磁铁就是由(铁芯)与(线圈)两部分组成得。
制作电磁铁需要得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
5、电磁铁得基本性质就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6、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得磁力。
7、串联在电路中(电池得节数越多)、(线圈得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得(磁力越强)。
8、电磁铁也有(南极)与(北极),它得磁极就是(可以改变得)。
线圈得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得(磁极)会发生变化。
10、电磁铁得磁极得变化与(线圈得缠绕方向、电池得正负极)有关。
11、电磁铁与磁铁相比得优点就是(磁极方向与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2、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得材料),(实验步骤)等等13、磁铁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得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得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14、(磁铁)用起来简单,(电磁铁)使用起来烦麻。
15、我国(上海)得(磁悬浮列车)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得线路,它就是利用(电磁铁)得原理研制得,使车身悬浮在铁轨上高速、平稳、安全地运行,就是21世纪人类理想得交通工具。
16、电磁铁通电后,用铁钉得钉帽一端接近指南针得南极,指南针被排斥,此时钉帽得一端就是(南极)。
17、比较电磁铁与磁铁得异同:元地球得运动1、日晷就是测定(时间)得仪器,日晷又称为(“日归”)。
它就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得位置不断变化,地面上物体得(影子)也在相应得变化得规律制成得。
2、现存最早得日晷就是(秦汉)时期得赤道日晷。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必背知识
湘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探秘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1课神奇的显微镜1、显微镜的发明,打开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新窗口。
2、正是人类对微小世界不断追寻的好奇心,推动了显微镜的发展进步,更推动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科学认识!3、自然界的一般水体中都含有微小生物。
时间国家发明或改进者可放大倍数使用效果1590年荷兰詹森父子1610年意大利伽利略观察的昆虫的复眼1665年英国罗伯特·胡克30倍首次发现“格子”状结构,并用“cell”(细胞)命名1675年荷兰列文虎克270倍发现微小的生物1864年英国拉德近千倍观察细胞和细菌1933年德国鲁斯卡12000倍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6、显微镜主要由两组透镜组成,其中装在镜筒上端,接近眼睛的透镜组叫目镜;装在镜筒下端,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组叫物镜。
第2课洋葱表皮的秘密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平放在桌上。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一只眼注视目镜内,调节反光镜,使目镜视场内亮度适宜。
(3)调节把所需观察的标本放到载物台上,转动准焦螺旋,将镜筒尽量调低,注意不要让物镜压到标本上。
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有时还需要移动观察的标本,才能达到最佳观察效果。
2、自制洋葱表皮临时玻片标本(1)擦拭载玻片、盖玻片。
(擦)(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滴)(3)在洋葱内表皮上用刀片划出一个约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划)(4)用镊子小心撕取洋葱内表皮。
(取)(5)将洋葱内表皮置子载玻片的清水中,使之平铺开。
(展)(6)从一侧开始慢慢盖上盖玻片,不能有气泡产生。
(盖)(7)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染液,如碘酒,给洋葱表皮着色。
(染)(8)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取多余的染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均匀染色。
(吸)3、借助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洋葱表皮上有着一个挨着一个的小格子,每个格子里面还有一个小圆点。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最新版)目录1.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概述2.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正文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概述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是指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材中所涵盖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多个科学领域,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具体内容1.生物方面生物方面主要包括植物和动物两大类。
在植物方面,学生需要了解植物的结构、功能、繁殖等基本知识;在动物方面,学生需要了解动物的分类、形态、生理特征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如食物链、生态平衡等。
2.物理方面物理方面主要涉及力、热、光、电、磁等领域。
学生需要了解力的作用效果、热现象、光的传播、电路的基本组成和作用、磁性现象等基本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身边的物理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化学方面化学方面主要涉及物质的性质、变化、组成等知识。
学生需要了解物质的分类、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元素周期表等基本概念。
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物质世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4.地理方面地理方面主要涉及地球的基本知识、天气和气候、人类与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地球的结构、地球的运动、天气和气候的特点、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等知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家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涵盖了生物、物理、化学、地理等多个科学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科学知识体系。
小学科学湘教版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听话的电磁铁1、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能能产生(磁),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2、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磁铁线圈的圈数)和连接电池(节数的多少)有关。
3、电磁铁也有南北极,磁极可以改变。
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1、太阳在天空中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地面上物体的影子也在发生方向和长度的变化。
最古老的太阳钟——(日晷)就是利用这一规律制成的。
2、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运动。
自转一周为一天,需 24小时。
3、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四季)是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
第三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微生物是存在的。
食物变质等现象就是(微生物)起的作用。
3、(温暖、潮湿、阴暗、富有有机物质)的地方适宜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防止微生物过度繁殖的方法:低温、高温、暴晒、保持干燥、清洗干净等。
第四单元遗传和变异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实际上说的就是(遗传现象),生物的亲代能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后代的现象叫(遗传)。
亲代与子代这间产绝不会完全相同的,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这种现象叫(变异)。
“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形象地说明了(变异)现象。
2、生物的遗传是有(规律)的,发现生物遗传规律的是(孟德尔)。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基因)是控制遗传特征的物质。
第五单元青春活力1、人的一生经过(幼儿—童年—青年—老年)。
1。
五年级科学湘教版复习资料
五年级科学湘教版复习资料五年级科学湘教版复习资料科学是一门让我们了解自然、探索世界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物理、化学等多个领域。
在五年级的科学学习中,我们将接触到许多有趣的知识和实验,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下面,我将为大家整理一份五年级科学湘教版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
一、生物部分1.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植物开花、结果实等。
2.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昆虫等。
3. 生态环境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二、物理部分1. 物体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2.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等。
3. 热和温度:热的传递、物体的膨胀和收缩等。
三、化学部分1. 物质的性质: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2.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
3. 常见的化学反应:酸碱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等。
四、实验部分1. 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制定实验计划、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结果、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
2. 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佩戴实验服、戴眼镜、注意用火安全等。
3. 制作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
通过学习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同时,也能够通过实验的方式,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实践,勇于提问和探索,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除了课本上的知识,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参观科技馆和实验室等方式,拓宽我们的科学视野。
科学无处不在,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求知欲,不断学习和探索。
在复习科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做一些练习题和实验,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也可以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五年级科学湘教版的学习和复习,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2、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
3、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4、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5、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6、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7、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它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研制的,使车身悬浮在铁轨上高速、平稳、安全地运行,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8、日晷是测定(时间)的仪器,日晷又称为(“日归”)。
它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地面上物体的(影子)也在相应的变化的规律制成的。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一天中,(正午)的影子最短,(早晚)的影子都比较长。
9、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
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与(位置)和(地面上的气温)也随着而变化。
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相反)。
10、人看太阳的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
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气温(低);正午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气温(高)。
11、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
12、夜间出来活动的动物有(蛾、蝙蝠、老鼠、猫头鹰)等,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牛、羊、蝴蝶)等。
13、在白天开放的植物有(太阳花、向日葵)等,在晚上开花的植物有(昙花)等。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湘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一、生物与环境细胞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一般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切片,发现了细胞。
微生物土壤是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每1克肥沃的土壤中大约有20亿个微生物。
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微生物;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
二、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动物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通过交配,雄性和雌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无性生殖:动物自身或由它分裂出新的个体,如蜗牛、蚜虫等。
动物的呼吸动物通过呼吸来获得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呼吸方式有皮肤呼吸、鳃呼吸、肺呼吸等。
动物的骨骼动物的骨骼由骨头和软骨构成,能保护动物的内脏器官,支撑身体,以及促使动物运动。
三、物理与化学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经过反射后改变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改变方向并改变速度的现象。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通过媒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的介质中会有所不同。
电路与电流电路是电流的路径,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
电路中包括导线、开关、电池等。
四、电磁铁与地球运动电磁铁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组成,通电时产生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
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和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电磁铁有南北两极,可以改变磁极的方向。
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一年,同时地轴总是倾斜的,倾斜方向不变。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摘要:一、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概述二、地球与宇宙领域知识点1.地球的物质组成2.地球的圈层结构3.地球的运动4.太阳系及其成员5.宇宙的探索三、技术与工程领域知识点1.简单机械的应用2.力的作用3.热现象与热力学4.电学基础知识5.电磁感应与应用四、生物与生态环境领域知识点1.生物的分类与特征2.生物的进化与适应性3.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4.植物的生长与生理功能5.动物的行为与生活习性五、人体与健康领域知识点1.人体结构与功能2.生理卫生与健康生活3.疾病的预防与治疗4.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5.体育锻炼与运动保健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概述湘教版五下科学教材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地球与宇宙、技术与工程、生物与生态环境、人体与健康等。
这些知识点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地球与宇宙领域知识点1.地球的物质组成五下科学教材中,学生将学习地球的物质组成,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以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和矿产。
2.地球的圈层结构学生将学习地球的圈层结构,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了解各圈层的特点和功能。
3.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运动是五下科学的重要内容,包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学生将学习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四季变化等。
4.太阳系及其成员太阳系是宇宙中的一个恒星系统,包括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等。
五下科学教材将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成员及其特点。
5.宇宙的探索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止。
五下科学教材将介绍宇宙的探索历程,以及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
三、技术与工程领域知识点1.简单机械的应用学生将学习简单机械的分类和原理,如杠杆、滑轮、斜面等,并了解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2.力的作用五下科学教材将引导学生认识力的作用,包括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平衡和力的转换等。
3.热现象与热力学学生将学习热现象的分类,如固液气三态变化、热膨胀等,并了解热力学定律。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
摘要:
一、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概述
1.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内容范围
2.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二、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详细内容
1.生命科学
a.生物的特征
b.生物的分类
c.生物的生殖方式
2.地球科学
a.地球的构造
b.地球的地质作用
c.地球的自然资源
3.物理科学
a.简单机械
b.声音与光
c.电与磁
4.化学科学
a.物质的性质
b.化学反应
c.溶液与浓度
正文: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涵盖了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物理科学和化学科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基本概念,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
生命科学部分包括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和生物的生殖方式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并认识到生命的繁衍是生物界的重要现象。
地球科学部分涉及地球的构造、地质作用和自然资源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地球表面的变化过程,并理解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物理科学部分包括简单机械、声音与光和电与磁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理解自然现象的物理原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化学科学部分涉及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和溶液与浓度等内容。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了解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认识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并理解溶液与浓度的概念及应用。
湘科版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
龙泉三小五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资料一、填空1.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薄切片,发现了一个个的“格子”,并将它们命名为细胞。
2. 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一般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生物体之所以能不断长大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
3.显微镜使用步骤③①④②(①对光②记录③取镜安放④调节)4.土壤是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每1克肥沃的土壤中大约有20亿个微生物。
5.巴斯德消毒法是将酒温提高到55℃,杀死使酒变酸的乳酸杆菌6.酸奶是鲜牛奶在乳酸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的。
7.青霉分泌的叫青霉素8.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在模仿奥斯特的试验中,我发现电能产生磁,电磁铁接通电源时产生磁性,断开电源时磁性消失。
9.电磁铁也有南北两极,南极用字母S表示,北极用字母N表示10.改变电池的正负极方向或导线缠绕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
增加电池节数或线圈匝数,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电磁铁的两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
11.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会慢慢发生变化。
12.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
13.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的运动,地球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
最早提出“日心说”的是波兰科学家哥白尼,他指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昼夜交替是地球自转形成的。
四季交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形成的。
14.地球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在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倾斜方向不变。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15.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变化相反,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是冬季。
北半球最冷的月份是1月份,最热的月份是7月份。
太阳高度大,影子短,气温高,太阳高度小,影子长,气温低。
我国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16. 1909年,美国夏尔育成了杂交玉米。
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利用嫁接的方法改良果树的品种,利用杂交的方法选育动物良种。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复习知识点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复习知识点植物的组成结构1. 植物的组成结构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
2. 根的功能是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3. 茎的功能是支撑植物,将水和养分输送到其他部位。
4. 叶的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和氧气。
5. 花的功能是进行繁殖,吸引昆虫传播花粉。
6. 果实的功能是保护种子,帮助种子传播。
动物的分类1. 动物可以按照脊椎的有无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3. 无脊椎动物包括昆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1. 生物是有生命的,具有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能力。
2. 非生物没有生命,不能自主生长和繁殖。
物质的三态变化1. 物质可以存在于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
2. 固态物质的分子紧密排列,呈现固定形状和体积。
3. 液态物质的分子较为松散,具有固定体积但没有固定形状。
4. 气态物质的分子间距离较大,没有固定形状和体积。
水的性质和使用1.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呈液体的物质,常用于饮用、洗涤、灌溉等。
2. 水有溶解力,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3. 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冰点是0摄氏度。
使用简单仪器测量物体的长度和质量1. 使用尺子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使用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
检验物体的导电性和绝缘性1. 通过观察物体对电的传导情况,可以检测物体的导电性。
2. 使用电灯泡和电池组合测试物体是否导电。
3. 如果物体对电的传导不好,可以判断为绝缘体。
简单电路的组装和观察1. 使用导线和电池可以组装简单的电路。
2. 通过观察灯泡是否亮起,可以判断电路是否通路。
热能的传递1. 热能可以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2. 传导是指物体直接接触传递热能。
3. 对流是指流体(液体或气体)通过循环运动传递热能。
4. 辐射是指热能通过空气传递。
磁性物质的吸引和排斥1. 磁性物质具有磁性,可以相互吸引或排斥。
2. 通过将磁物体靠近非磁物体观察其反应,可以判断物体是否具有磁性。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一)
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一)湘教版五下科学知识点详解第一章科学探究•科学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科学家观察并思考,进而提出问题进行科学探究。
–设计实验:科学家根据问题设计实验,收集和记录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科学家分析实验数据,寻找规律并得出结论。
–验证结论:科学家通过再次实验或观察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提出新问题:科学家可能在验证结论时提出新的问题,进行下一轮的科学探究。
•科学实验的要素–自变量:在实验中可以改变的因素,即科学家主动控制的变量。
–因变量:受自变量影响而发生变化的因素,即科学家观察和记录的变量。
–控制变量:为了保证实验结果准确,科学家需要尽量将除了自变量外的其他变量保持不变。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对照组不接受实验处理,用于比较结果的差异。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理论:所有生物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
–生物的基因:继承了生物特征的基本单位。
–生物的遗传特点:遗传的基本方式是DNA的复制和基因的传递。
–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丰富多样性。
•生物的生存环境要求–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是生物生存环境的基本要求。
–生物根据其生存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栖息地。
–生物通过适应和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三章人类的五官•眼睛–眼球、眼睛的构造和功能。
–光线在眼睛中的传播过程。
–眼睛的保护和保健方法。
•耳朵–耳朵的构造和功能。
–声音在耳朵中的传播过程。
–耳朵的保护和保健方法。
•鼻子–鼻子的构造和功能。
–嗅觉的过程和作用。
–鼻子的保护和保健方法。
•嘴巴–嘴巴的构造和功能。
–味觉的过程和作用。
–嘴巴的保护和保健方法。
•皮肤–皮肤的构造和功能。
–触觉的过程和作用。
–皮肤的保护和保健方法。
第四章物质与能源的变化•物质存在的形态–物质存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
–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变化。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溶解和融化。
–物质的燃烧和酸碱反应。
•能源的转化–能源的来源和种类。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中心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听话得电磁铁。
(磁性)1、利用电流产生得装置叫(电磁铁)断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通电得导线能吸引小磁针。
她发现通电得导线靠近小磁针,小磁针就会发生(偏转),(电与磁)之间关系得科学家。
开电源后小磁针又恢复到原来得状态,这说明电流能产生(磁)。
她就是第一个发现(导线)、(电池)、(铁钉)。
与(线圈)两部分组成得。
制作电磁铁需要得材料有、电磁铁就是由3(铁芯)(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5、电磁铁得基本性质就是:通电时,都可以改变电磁铁得磁力。
、实验证明:改变6(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7、串联在电路中(电池得节数越多)(线圈得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得(磁力越强)。
磁极)会发生变化。
线圈得缠绕方向改变后,电磁铁得,它得磁极就是、电磁铁也有8(南极)与(北极)(可以改变得)( )有关。
10、电磁铁得磁极得变化与(线圈得缠绕方向、电池得正负极(11、电磁铁与磁铁相比得优点就是磁极方向与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实验步骤)等等需要得材料制定研究计划要思考(实验方法),(),(12、)表示。
”表示;指南得一端叫“(N”)(南极),用(“S北极南北方向、13 磁铁能指示(),指北得一端叫(),用(电磁铁)14、(磁铁)用起来简单,使用起来烦麻。
得原理研制得,使车身悬15就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得线路,它就是利用得(磁悬浮列车)(电磁铁)、我国(上海)浮在铁轨上高速、平稳、安全地运行,就是21世纪人类理想得交通工具。
、电磁铁通电后,用铁钉得钉帽一端接近指南针得南极,指南针被排斥,此时钉帽得一端就是16(南极)17、比较电磁铁与磁铁得异同:磁铁电磁铁第二单元地球得运动、日晷1测就是时定(也在相应得变化得规律制成影子))。
它就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得位置不断变化,地面上物体得(得仪器,日晷又称为(间)“日归”得。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它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
2、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XXX发现通电的导线能够吸引小磁针。
他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小磁针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断开电源后小磁针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这说明电流能够产生磁性。
XXX是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关系的科学家。
4、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包括导线、电池和铁钉。
5、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后磁性消失。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路中串联电池的节数、线圈的圈数和铁芯的粗细有关。
8、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它的磁极可以改变。
10、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11、与磁铁相比,电磁铁的优点在于磁极方向和磁力大小可以改变。
12、高速、平稳、安全的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铁的作用,使车身悬浮在铁轨上,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
美国正在研究设计的真空磁悬浮列车又称为“行星列车”,最高时速为2.25万千米,是音速的近20倍。
14、制定研究计划时需要思考实验方法、需要的材料、实验步骤等。
15、磁铁能够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
选择题答案:1、C、2、B、3、C、4、A、5、C、6、A、7、A、8、B、9、线圈绕向不同,导致磁极不同。
2、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天的时间为24小时。
6、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年的时间为365天。
8、春分和秋分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赤道的时刻,分别发生在3月20日和9月23日。
9、夏至和冬至是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的时刻,分别发生在6月21日和12月22日。
二、改写与删除1、删除2、改写:日晷是测定时间的一种古老仪器,也称为“日归”。
它利用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通过物体的影子长度和位置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1、利用电流产生(磁性)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
2、制作电磁铁需要的材料有(导线)、(电池)、(铁钉)。
3、电磁铁的基本性质是:通电时,(产生磁性);切断电源,(磁性消失)。
4、实验证明:改变(电流强弱)、(线圈圈数)、(铁芯粗细)都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
5、串联在电路中电池的节数(越多)、线圈的圈数(越多)、铁芯(越粗)、电磁铁的磁力(越强)。
6、电磁铁也有(南极)和(北极),指北的一端叫(北极),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极),用(“S”)表示。
它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
电磁铁的磁极的变化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的正负极)有关。
7、我国(上海)的(磁悬浮列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投入商业运营的线路,它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研制的,使车身悬浮在铁轨上高速、平稳、安全地运行,是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8、日晷是测定(时间)的仪器,日晷又称为(“日归”)。
它是根据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不断变化,地面上物体的(影子)也在相应的变化的规律制成的。
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正北);傍晚,影子指向(东方)。
一天中,(正午)的影子最短,(早晚)的影子都比较长。
9、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变化的)。
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物体的影子的(长度)与(位置)和(地面上的气温)也随着而变化。
影子方向的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方向的变化(相反)。
10、人看太阳的视线与水平视线之间的角度叫做(太阳高度)。
早晨和傍晚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气温(低);正午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气温(高)。
11、人们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
12、夜间出来活动的动物有(蛾、蝙蝠、老鼠、猫头鹰)等,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牛、羊、蝴蝶)等。
13、在白天开放的植物有(太阳花、向日葵)等,在晚上开花的植物有(昙花)等。
14、地球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自(西)向(东)公转。
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
15、地球的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自转一周的时间约是(24小时)。
16、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
17、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到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种现象叫(极昼),反之是(极夜)。
18、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是四季主要的特征。
(赤道)没有四季变化。
19、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和(地轴的倾斜)有关。
“春耕秋收”和(四季的变化)有关。
20、植物在不同季节里的有不同状况,一般来讲: 百花齐放是(春季),快速生长是(夏季),硕果累累是(秋季),植物休眠的(冬季)。
21、气候统计上,以公历(3、4、5)月份为春季,(6、7、8、)月份为夏季,(9、10、11)月份为秋季,(12、1、2)月份为冬季。
这种分法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22、春、夏、秋、冬称为(四季)。
气候统计上,一般(1)月最冷,(7)月最热。
23、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完成了(《天体运行论》)的写作,推翻了(“地心说”)。
他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自身又绕地轴自转。
24、为什么地球上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答:由于地球每时每刻都在自转,自转一周大约需24小时;又因为地球是个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对着太阳的那面就形成白昼,背着太阳的那面就形成黑夜,地球不停的自转,昼夜现象就会交替出现。
25、(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一般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
26、细胞不仅能在一定的范围内(长大),还能通过(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生物体从幼体到成年,之所以不断的长大,就是细胞(生长和分裂)的结果。
27、(食物变质)是生活中常见现象。
食物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发霉),食物发霉与(温度)和(湿度)有关。
在(温暖)、(潮湿)环境下,食物更容易变质。
28、大肠杆菌是(细菌),霉菌是(真菌),冠状病毒是(病毒),它们是大自然另外的生命群体。
29、一些生物很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叫它(微生物)。
微生物个体微小,构造简单,大多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
而(病毒)连基本的细胞结构也没有。
30、微生物几乎无处不在。
(土壤)是微生物聚集最多的地方。
每克肥沃土壤中大约有(20亿)个微生物。
31、(细菌)、(真菌)、(病毒)都是微生物。
如:(酵母菌、乳酸菌、青霉、大肠杆菌)等。
32、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
在(适宜)的条件下,有的细菌大概每(20分钟)就能分裂一次。
细菌生长的条件是(温暖)和(潮湿)。
33、微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有好也有坏)。
严重威胁人类的许多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结核病、痢疾、艾滋病、疟疾、麻疹、细菌性脑膜炎)等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34、微生物担负着大自然(清道夫)的作用,它们把自然界中其他生物的遗体或排出的废物(分解)成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35、人体适宜(微生物)的生存。
人体本身具有抵抗那些有害微生物侵害的能力叫做(免疫力)。
(加强体育锻炼)和(合理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也是预防(微生物的侵害)。
36、防止物品发霉的方法有哪些?答:要防止物品发霉,必须注意使物品不受潮,保持干燥,食品可以放在低温的环境中,如冰箱、冰柜等,衣服、被褥可以在阳光下晒晒防止受潮发霉。
3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水稻繁殖的后代还是水稻、狗妈妈生的孩子还是狗,这些现象就是(遗传)。
38、“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狗妈妈的几个孩子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长相都有区别,这一现象就是(变异)。
色盲是一种(遗传)体征。
常见的遗传病有(白化病、精神分裂症)等。
39、在我国人们很早就利用(嫁接)的方法改良(果树)的品种,利用(杂交)的方法选育(动物)良种。
骡子是(驴和马)杂交繁殖的。
40、(孟德尔)在观察(豌豆)开花的过程中发现了(遗传规律)。
孟德尔被称为(现代遗传之父)。
41、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被称为(“东方魔稻”),为发展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42、(袁隆平)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3、1909年,美国(夏尔)育成了(杂交玉米),使产量大幅度提高。
44、遗传特征受(遗传物质)控制,经过很多科学家的研究,终于找到了控制遗传特征的物质----(基因)。
45、中国在1982年开始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乙肝疫苗),并从(2002)年起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实行(免费)接种。
46、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但只要尽早(接种疫苗),完全可以避免(乙肝)带来的种种危害。
47、我们生活中的转基因食品有:(西红柿、黄豆、玉米、小麦、牛肉、猪肉、棉花、大豆)等。
48、通过我的(身高)、(体重)发现我自己在(成长)。
成长过程中会留下很多能够证明我们(成长)的证据。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迅猛提高,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更是(直线上升)。
1997年,我国男性的平均寿命为(72.1)岁,女性为(75.8)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50、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造成全球恐慌,研究发现,这种传染病的病毒可能来自(动物)。
51、2009年,全球大面积爆发(甲型H1N1流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这种传染病的病毒可能来自(动物)。
52、(身高)、(体重)是反映儿童发育状况最重要、最常用的指标。
53、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54、(青春期)是人体生理全面发育成熟的关键时期,青春期可分为三个阶段:(青春前期)、(青春成熟期)、和(青春后期)。
青春期的少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是我们生长发育的高峰期。
55、(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是保证青春期健康的前提,拥有一个(健康的青春期)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关键.56、(自尊、自强、自信、自立、自爱)的人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57、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注意(生理健康)的同时,还要注意(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增强)、(追星)、(对异性产生好感)、(行为易冲动)等现象,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反应).我们只要能(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就能顺利度过青春期。
58、女孩的青春期比男孩要(早)。
青春期正处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爱冲动)、(敏感)、(倔强而脆弱)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征。
59、青春期需要(充足的各种营养),因此营养问题显得更为重要。
足够的(睡眠时间)对青春期健康很重要。
(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能保证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
60、世纪有1.5亿人死于(天花)。
天花是由(天花病毒)引起一种烈性传染病。
英国医生(琴纳)通过接种(牛痘)预防天花,天花从此被人类征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