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
电梯设置规范
![电梯设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b069909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7.png)
电梯设置规范电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特别是在高楼大厦中,电梯的安全和运行管理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安全,电梯的设置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
下面是电梯设置的一些规范:首先,电梯的设置应该满足建筑物的功能需求。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电梯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人员流量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置。
例如,在住宅楼中,应该提供足够数量和容量的电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在商业大厦中,应该设置多个电梯来满足人员流量的需求。
其次,电梯的设置需要考虑用户的安全和便利。
电梯的设施和功能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例如,应该设置防护门、地板彩色标记、告警装置等。
同时,应该设置适当的楼层指示装置和按钮位置,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操作电梯,并且能够清晰地了解电梯的运行状态。
然后,电梯的设置应该考虑到紧急疏散和救援的需求。
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应该合理设置电梯的位置和通道,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地疏散人员。
此外,应该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和应急通信设备,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采取救援措施。
此外,电梯的设置还需要考虑到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电梯的设计和安装应该符合国家的能源标准和环保要求,选用节能型的电梯和设备,合理利用能源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电梯的设置需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和维护。
建筑物的业主和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电梯管理制度,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并保持电梯设施的正常运行。
同时,应该加强对电梯使用人员的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总之,电梯的设置是建筑物设计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合理的电梯设置能够提高用户的出行体验,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建筑物的业主和管理部门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法规进行电梯设置,并加强电梯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办公建筑电梯配置标准
![办公建筑电梯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32f645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5.png)
办公建筑电梯配置标准嘿,咱来说说办公建筑电梯配置标准这事儿哈!你想想,每天上班那可不得和电梯打交道嘛!这电梯要是没配好,那可真够让人头疼的。
就好比说,要是电梯太少了,那早上上班等电梯的人能排成一条长龙,你就眼巴巴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心里那个急呀!这不就跟过年回家买火车票似的,人多得要命,就怕赶不上车。
所以啊,电梯数量可得够,不然大家上班都得急出火来。
还有啊,电梯的速度也很重要呢!要是那电梯慢悠悠的,就跟蜗牛爬似的,你在里面等得花儿都谢了,还没到目的地,那多耽误事儿呀!这就好像你着急去见一个重要的人,结果路上那车开得比乌龟还慢,你说气不气人?再说说电梯的容量,要是太小了,一次装不了几个人,那大家得一趟一趟地等,多浪费时间呀!这就像一个小盒子,想装大东西怎么也装不下,多别扭呀!而且要是碰到上班高峰期,大家都挤在那小小的电梯里,那滋味可不好受,就跟罐头里的沙丁鱼似的。
那到底该怎么配置电梯才合适呢?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一般来说,得根据办公建筑的楼层数、人流量这些因素来考虑。
楼层高的,人流量大的,那电梯就得相应地多一些,速度快一些,容量大一些。
这就跟做菜一样,得根据吃饭的人的口味和饭量来决定放多少盐、多少菜。
比如说,一个十几层的办公楼,那怎么着也得有几部电梯吧,而且速度不能太慢,不然大家上下楼得多费劲呀!要是那种几十层的高楼大厦,那电梯就得跟地铁似的,一部接着一部,快速地把人送到想去的楼层。
还有啊,电梯的质量也得过关呀!要是三天两头出故障,那可不行。
这就好比你买了个手机,老是死机,那你还不得烦死呀!所以得选质量好的电梯,让大家坐得安心、放心。
另外,电梯的维护也很重要呢!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一样,电梯也得有人经常去检查、维护,确保它能正常运行。
要是没人管,万一哪天出了大问题,那可就麻烦了。
总之呢,办公建筑电梯配置可真是个大学问,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不能马虎。
不然到时候大家上班都不方便,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咱可不能让电梯成了大家上班的绊脚石,而是要让它成为大家的好帮手,让大家能快速、舒适地上下楼,这样工作起来才更有干劲儿呀,你说是不是?。
办公楼设计规范-总结数据
![办公楼设计规范-总结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7d8696e0f8c75fbfc77db2ac.png)
1.建筑使用系数70%1)其余30%核心筒包括疏散楼梯、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2个防烟楼梯间前室各6平米,合用10平米)、客梯、设备电气7%(地上2%,主要包括每层强、弱电小室各6平方、新风机房等约占本层面积1.5%;地下5%,主要包括变配电、备用发电机房、生活水箱及泵房、中水处理机房、污水泵房、热交换机、空调制冷机房、排烟机房。
)2.客梯数量面积按扣掉裙房面积及不使用电梯的首层面积1)一般写字楼5000平米/1吨客梯;2)高级写字楼4000平米/1吨客梯;3)超级写字楼3000平米/1吨客梯;4)普通公寓1000平米/1吨客梯;5)高级公寓8000平米/1吨客梯;6)三星宾馆100间/1吨客梯;7)四星宾馆75间/1吨客梯;8)五星宾馆60间/1吨客梯;3.客梯厅的布置1)一对一布置2)横向不要超过3台3)电梯群控不要超过4台,4台最好用各两台双双面对为好4)电梯门的短墙设计成填充墙,不要设计成抗震墙,薄了视线好且便于电梯型号的安装,此外对上下分区的电梯组,由于低区电梯的上空是不用的,那么由于不是抗震墙,上面就可以变成一个大房间,可作为会议室或数据库,增加投资的回收,一举数得。
4.客梯上下分区1)50M分区合适,结合避难层容易安排中间的电梯机房;2)第一区1.75M/秒,第二区加1M,即2.75M/秒,以此类推;5.客梯门的宽度高档写字楼用1150kg,门可开到1.1M;1000kg门开到1M;1600kg门开到1.3M。
6.客梯厅宽1)首层不低于4M,标准层2.5-4M;2)超高层设高速直通150M以上的空中转换层;7.货梯及消防梯兼货梯1)货梯跟客梯是4:1关系,即4部客梯配一部货梯。
2)消防电梯不用下地下室,消防电梯是解决高层的,而不是地下室。
3)货梯也不一定下地下室,而是根据需求而定。
4)一般2-3万平米写字楼,消防电梯就够用了,不用设置货梯。
8.卫生间1)每400平米设置一个男侧位、便斗、女侧位;2)洗手盆按侧位4:1或3:1设置,高级的男女各不少于2个为好;3)残疾位及清洁间不要漏掉。
公司电梯管理制度规范
![公司电梯管理制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5095b5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a.png)
公司电梯管理制度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电梯使用,保障员工和客户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电梯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条公司电梯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科学管理”的原则,注重人性化管理,建立起一套规范、高效的电梯管理制度。
第四条公司电梯管理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相关行业准则,遵守电梯生产制造企业提供的相关使用规范。
第五条公司电梯使用人员应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电梯,严禁私自改变电梯使用方式,损坏电梯设备。
第二章电梯使用规定第六条电梯使用人员应按照电梯操作规定正确使用电梯,切忌乱按按钮、摇摆大件物品等行为。
第七条电梯使用人员应保持电梯内环境整洁,不得在电梯内吸烟、乱扔垃圾等行为。
第八条电梯使用人员应礼貌待人,排队等候乘坐电梯,不得争抢或者强占电梯入口。
第九条电梯使用人员应在电梯内保持安静,不发出大声喧哗、斗气等影响他人的行为。
第十条电梯使用人员应配合电梯操作员指挥,遵守电梯运行规程,不得强行阻挡电梯门或者擅自干预电梯运行。
第三章电梯维护保养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电梯设备的安全运行。
第十二条电梯维护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术,按照厂家提供的维护保养手册进行操作,严禁擅自操作。
第十三条电梯维护保养需做好记录,记录电梯设备的运行情况、维护保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
第十四条电梯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通知维护人员进行处理,严禁擅自维修。
第四章应急预案第十五条公司应制定电梯故障、事故等紧急情况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处理流程。
第十六条电梯使用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冷静应对,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切忌慌乱和恐慌。
第十七条公司应定期进行电梯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做到有序、迅速应对。
第五章管理责任第十八条公司设立专门负责电梯管理的部门,明确部门负责人和工作职责,建立起电梯管理的责任制度。
第十九条电梯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电梯设备进行检查,记录设备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办公楼设计规范及要求
![办公楼设计规范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59e15b6c77da26925c5b066.png)
最全办公楼设计规范办公楼设计规范主要可以分为一般设计规范、办公区设计规范、公共区设计规范、服务区设计规范和设备用房设计规范五个类别。
办公楼设计规范非常重要,不仅关系到办公楼办公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问题,还决定了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布局的合理化。
商用办公楼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中占据着不弱于住宅商品楼的一席之地,办公楼设计规范非常重要。
办公楼是广大室内办公人员每日工作的地方,良好的办公楼设计能够运作流畅、有效率、安全、卫生。
以下我们就来详细介绍办公楼的设计规范中的一般设计规范和办公区设计规范。
办公楼设计规范:一般设计规范一、关于电梯,规定五层(含)以上办公楼必须安装电梯,且建筑面积每5000平米需安装电梯一台。
对于高层办公楼,电梯空闲时停靠楼层应错开分布,提高响应效率。
二、关于门窗,门窗应保证气密性完好,隔热、隔音、通风等功能正常。
高层玻璃幕墙自备清洁功能,低层窗户加装安全保护措施。
门高度不低于2.1米,宽度不小于1米。
三、关于净高,根据办公楼等级划分,一类、二类、三类办公楼的办公室内净高最低值分别为2.7米、2.6米、2.5米,走道净高不低于2.2米,储藏室净高不低于2米。
四、关于走廊,最重要的注意点是防火疏散要求,所以走廊最小宽度是有要求的,一般根据走廊长度与房间单双面布局来区分。
一般走廊长度小于等于40米的,单双面布房最小宽度依次为1.3米和1.5米;而大于40米长度的,单双面布房最小净宽依次为1.5米和1.8米。
办公楼设计规范:办公区设计规范一、关于采光,办公室要有良好的光线和自然通风渠道,但要避免两侧开窗造成眩光。
二、关于面积,办公区间平均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平米,如果是封闭式的办公室,则每间办公室面积不应小于10平米。
设计绘图类工种相应放大单位办公区间。
另外,如开水房、会议室、接待室等公共区域,如食堂、车库、档案室等服务区域以及设备用房,都有各自不同的办公楼设计规范,进行办公楼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所有用房,建成一个有机体,使办公楼得以良好运转。
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
![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0ef5b96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4.png)
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在高层和超高层办公楼日益增多的今天,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内主要的交通工具,因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这种关注中,候梯时间和乘梯的舒适性成为人们最关注的两个问题。
据统计,现代高层办公楼高峰期普遍的候梯时间都在10-15分钟,有些旧式办公楼甚至达到20分钟,不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浪费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除此之外,乘梯时的拥挤和失重感也往往被人所诟病。
怎样做到建筑物内电梯的舒适性和人性化设置,尤其是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以让电梯更快捷高效地为我们服务,不仅是建筑设计师、电梯商、开发商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法律工作者所要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用法制来规范和引导社会发展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有法必依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电梯的数量跟电梯服务的优质高效密切相关,但高昂的电梯成本以及电梯对楼内建筑空间的占用往往让开发商对安装多数量的电梯望而却步。
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电梯数目以让办公楼能够运作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个良好的综合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办公楼电梯设置的规范有以下条款:《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3.1:电梯1、电梯不应计作安全出口,设置电梯的建筑物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
2、电梯井不易被楼梯环绕。
3、在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内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的台数不宜少于2台。
4、电梯不应在转角处紧临布置,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8台。
5、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乘客电梯≥最大轿厢深(B)住宅电梯单台≥1.5B;单侧4台≥2.40m;双侧多台≥相对B之和,井≥4.50m。
病床电梯单台、单侧多台≥1.5B;多台双侧≥相对B之和。
6、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主要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7、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转户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防潮和防尘;不应在机房顶板上直接设置水箱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
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方案优化设计
![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方案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f27208763231126edb1139.png)
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方案优化设计摘要本文研究的是上班高峰时段的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及安装方案的优化问题。
我们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对高层楼宇人员流动高峰时段的几种电梯运行方案作了比较,找到电梯停靠楼层的最佳安排。
在问题一中,我们设计四种方案,以各方案中电梯的运载能力来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衡量标准。
方案一:电梯不分组,高楼不分层,即各部电梯都是运行于底层到顶层之间;方案二:由于奇偶层人数相当,将电梯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服务于奇数层,一组服务于偶数层;方案三:将电梯分为三组,分别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中层(第8到第26层)和高层(第27到第30层),根据每层楼人数的占总人数的比例,电梯数目分别为1,4和1;方案四:将电梯分成六组,分别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中层(第8到第11层)、中层(第12到第16层)、中层(第17层到第21层)、中层(第22层到第26层)和高层(第27到第30层)。
计算各方案中一部电梯的往返一次的时间,从而得出它们的电梯的运载能力。
比较它们的电梯运载能力(在早上8:20到9:00之间运载乘客数),我们得到方案四最优。
在问题二中,控制电梯的各类型数目来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电梯的安装成本。
结合问题一中的方案四,给出具体的安装方案,计算其中电梯的运载能力,得出结果:6个慢速电梯,4个中速电梯,1个快速电梯。
即: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安装2个慢速型电梯、中层(第8到第11层)安装2个慢速型电梯、中层(第12到第16层)安装2个中速型电梯、中层(第17层到第21层)安装2个慢速型电梯、中层(第22层到第26层)安装2个中速型电梯及高层(第27到第30层)安装1个快速型电梯。
关键词:上行高峰期运载能力分层运行一、问题的重述一栋30层的办公楼,在高峰期(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要把职员送往楼层,各层楼的人数(不包括第一层楼)见表1(1) 数据m;(3)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是304.8m/min=5.08m/s,电梯由速度0线性增加到全速,其加速度为1.22m/s2;(4)电梯的容量为19人.每个乘客上、下电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0.8s和0.5s,开关电梯门的平均时间为3s,其它损失时间(如果考虑的话)为上面3部分时间总和的10%;(5)底楼最大允许等候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第一问:; q* p% e/ b' ^. I9 Z; W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电梯调度运行方案。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系统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系统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b588173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66.png)
建筑设计中的电梯系统规范要求电梯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出行和日常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障电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建筑设计中需要遵守一系列的电梯系统规范要求。
本文将介绍建筑设计中的电梯系统规范要求,包括电梯房间的尺寸、电梯设备的选用、安装和运行等方面。
1. 电梯房间的尺寸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电梯房间的尺寸是电梯系统规范要求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根据国家建筑设计规范,电梯房间的尺寸应适当安排,确保电梯设备的正常安装和维护。
一般来说,电梯房间应具备足够的高度,以容纳电梯设备和维修人员的工作。
此外,电梯房间的面积也需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以保证人们的安全和舒适。
这些尺寸规范要求的遵守对电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非常重要。
2. 电梯设备的选用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为了满足不同建筑物的需求,电梯设备的选用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可能需要不同载重量和速度的电梯设备,因此在选择电梯设备时,需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特点和使用需求。
此外,电梯设备的品质和安全性能也是选用的重要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电梯设备应具备可靠的安全控制和紧急救援装置,确保乘客的安全。
3. 电梯安装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电梯的安装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要求。
首先,电梯安装需要由专业的安装人员进行,确保电梯设备的正确安装和连接。
其次,电梯安装需要考虑到建筑物结构的承重能力和安全性,保证电梯的稳固和可靠。
此外,电梯井道和机房的防火、通风和排烟要求也需要注意,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4. 电梯运行规范要求建筑设计中的电梯系统规范要求还包括电梯的运行方面。
电梯设备的运行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在电梯运行中,应严格遵守乘客超载和停留时间的限制,确保电梯的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出行效率。
此外,电梯的故障报警和紧急救援系统也是运行规范要求的重要内容,以应对突发情况和确保乘客的安全。
综上所述,建筑设计中的电梯系统规范要求涵盖了电梯房间的尺寸、电梯设备的选用、安装和运行等方面。
干货:电梯的设计要点,全了
![干货:电梯的设计要点,全了](https://img.taocdn.com/s3/m/af210d2c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f3.png)
干货:电梯的设计要点,全了今天整理了客梯、消防电梯、无障碍电梯、担架电梯的设计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客梯1电梯设置原则电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电梯不应作为安全出口;2、电梯台数和规格应经计算后确定并满足建筑的使用特点和要求;3、高层公共建筑和高层宿舍建筑的电梯台数不宜少于2台,12层及12层以上的住宅建筑的电梯台数不应少于2台,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的规定;4、电梯的设置,单侧排列时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时不宜超过2排×4台;5、高层建筑电梯分区服务时,每服务区的电梯单侧排列时不宜超过4台,双侧排列时不宜超过2排×4台;6、电梯不应在转角处贴邻布置,且电梯井不宜被楼梯环绕设置;7、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电梯应在设有户门和公共走廊的每层设站。
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8、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9、电梯机房应有隔热、通风、防尘等措施,宜有自然采光,不得将机房顶板作水箱底板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10、专为老年人及残疾人使用的建筑,其乘客电梯应设置监控系统,梯门宜装可视窗,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的有关规定。
2电梯设置要求1、哪些情况必须设置电梯(部分列举)住宅建筑1)七层以及七层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2)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3)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4)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办公建筑四层及四层以上或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2m的办公建筑应设电梯。
综合医院1)二层医疗用房宜设电梯;三层及三层以上的医疗用房应设电梯,且不得少于2台;2)供患者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3)医院住院部宜增设供医护人员专用的客梯、送餐和污物专用货梯;4)电梯井道不应与有安静要求的用房贴邻。
2024电梯一般配置原则
![2024电梯一般配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57ccd83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c.png)
2024电梯一般配置原则电梯是现代化建筑中非常重要的设备之一,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电梯的配置十分重要。
下面将介绍电梯一般配置的原则。
1.按需配置:根据建筑物实际需求,确定所需电梯的数量和类型。
通常情况下,住宅建筑物需要配置一台或多台乘客电梯,商业建筑物则需要配置多台电梯,包括乘客电梯和货梯。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特殊需求,比如医院需要配置多台病床电梯和专用电梯,办公楼需要配置高速电梯等。
2.合理布局:根据建筑的结构和功能布局,将电梯合理地布置在建筑物内。
电梯的布局应符合人流量分布的规律,尽可能地减少乘客的换乘次数和等候时间。
常见的布局方式有集中布局和分散布局两种。
集中布局多适用于高层建筑,电梯底坑共用,节省了底坑面积;分散布局多适用于低层建筑和小面积建筑,每层楼都有电梯设备,减少了人们的出行时间。
3.安全可靠:电梯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安全可靠是配置的重要原则。
电梯的配置应符合国家和地区的安全标准和规范,选择具备安全保护装置和故障自检功能的电梯。
同时,还需要保证电梯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可靠。
4.舒适体验:电梯的配置应尽量满足乘客的舒适需求,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
首先是电梯的运行速度和载客量。
高层建筑通常需要配置高速电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其次是电梯的装修和内部空间布局,要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则,确保乘坐的舒适度。
5.环保节能:在电梯的配置过程中,考虑到环保节能的因素也是必要的。
选择配置能效等级较高的电梯,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此外,电梯的配置还可以考虑使用节能照明系统、自动关灯等措施,减少能源浪费。
总之,电梯的配置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和要求,遵循安全可靠、合理布局、舒适体验和环保节能等原则。
只有合理配置电梯,才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便利性。
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方案优化设计
![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方案优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ee518e743323968011c92ef.png)
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方案优化设计摘要本文研究的是上班高峰时段的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及安装方案的优化问题。
我们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对高层楼宇人员流动高峰时段的几种电梯运行方案作了比较,找到电梯停靠楼层的最佳安排。
在问题一中,我们设计四种方案,以各方案中电梯的运载能力来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衡量标准。
方案一:电梯不分组,高楼不分层,即各部电梯都是运行于底层到顶层之间;方案二:由于奇偶层人数相当,将电梯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服务于奇数层,一组服务于偶数层;方案三:将电梯分为三组,分别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中层(第8到第26层)和高层(第27到第30层),根据每层楼人数的占总人数的比例,电梯数目分别为1,4和1;方案四:将电梯分成六组,分别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中层(第8到第11层)、中层(第12到第16层)、中层(第17层到第21层)、中层(第22层到第26层)和高层(第27到第30层)。
计算各方案中一部电梯的往返一次的时间,从而得出它们的电梯的运载能力。
比较它们的电梯运载能力(在早上8:20到9:00之间运载乘客数),我们得到方案四最优。
在问题二中,控制电梯的各类型数目来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电梯的安装成本。
结合问题一中的方案四,给出具体的安装方案,计算其中电梯的运载能力,得出结果:6个慢速电梯,4个中速电梯,1个快速电梯。
即: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安装2个慢速型电梯、中层(第8到第11层)安装2个慢速型电梯、中层(第12到第16层)安装2个中速型电梯、中层(第17层到第21层)安装2个慢速型电梯、中层(第22层到第26层)安装2个中速型电梯及高层(第27到第30层)安装1个快速型电梯。
关键词:上行高峰期运载能力分层运行一、问题的重述一栋30层的办公楼,在高峰期(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要把职员送往楼层,各层楼的人数(不包括第一层楼)见表1(1) 数据m;(3)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是304.8m/min=5.08m/s,电梯由速度0线性增加到全速,其加速度为1.22m/s2;(4)电梯的容量为19人.每个乘客上、下电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0.8s和0.5s,开关电梯门的平均时间为3s,其它损失时间(如果考虑的话)为上面3部分时间总和的10%;(5)底楼最大允许等候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第一问:; q* p% e/ b' ^. I9 Z; W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电梯调度运行方案。
公建电梯规范
![公建电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cee86d9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e.png)
公建电梯规范篇一:电梯设置规定1.电梯设置1.1层数和使用功能*《住宅设计规范》4.1.6: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必须设置电梯。
注:室外设计地面起计,包括底层商店、架空、跃层、中间层。
4.1.7:十二层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不应少于2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4.1.8:宜每层设站,不设站的层数不宜超过两层,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
4.1.9:侯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梯中最大轿箱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4.1.4:老年人建筑宜为三层及三层以下,四层及四层以上应设电梯。
4.4.6:设电梯的老年人建筑,电梯厅及轿厢尺度必须保证轮椅和急救担架进出方便,轿厢沿周边离地0.90m和0.65m高处设介助安全扶手。
电梯速度直选用慢速度,梯门宜采用慢关闭,并内装电视监控系统。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4:一、四层及四层以上门诊、病房楼应设,且不少于2台,病房楼高度超过24m,应设污物梯;二、供病人使用的电梯和污物梯,应采用“病床梯”。
三、电梯井道不得与主要用房贴邻。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3.1.6:三层以下无电梯的病房楼以及观察室与挽救室不在同一层又无电梯的急诊部均应设坡道其坡度不宜大于1:10,并应有防滑措施。
*《疗养院建筑设计规范》3.1.2疗养院建筑不宜超过四层,超过四层应设置电梯。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3.1.8:电梯一、二级旅馆 3层及以上台数计算确定三级旅馆 4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四级旅馆 6层及以上服务梯据等级和需要五、六级旅馆 7层及以上(乘客梯与服务梯可合用)*《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3.1.3:陈列室不宜布置在4层或以上,大、中型馆内2层或以上的陈列室宜设客货两用电梯;2层或2层以上的藏品库应设载货电梯。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4.2.10:二层及二层以上的书库应有提升设备,四层及四层以上提升设备宜不少于两套,六层及六层以上的书库宜另设专用电(货)梯。
80~200m高层办公楼标准层、电梯要点
![80~200m高层办公楼标准层、电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c425e5c819e8b8f67c1cb9c2.png)
我国城市中兴建的办公楼多为第 四代,在世界节能减排的趋势中,高 层办公楼建设,正向既高率美观又节 能低耗的目标迈进。即标志性与经济 型。
标志性就无需多说了, 以下罗列于网上整理的一些经 济型的资料。
高层办公楼设计摘要:
高层办公楼设计中, 标准层的设计是决定项目整体合理性与经济性的关键。当代高层办公建筑通常采用简 单的矩形平面, 这是最基本的解决功能和流线的方法, 因此也给城市里留下了大量的 方盒子!, 而富于变化的自由 元素多见于立面构成、入口或地面层设计中。 高层办公楼的垂直交通核通常位于塔楼的中心位置, 有的居于几何中心, 使周围形成连续的环形空间, 有的 靠一侧外墙, 通过中间走廊串联各办公单元。近些年, 还出现交通核被分离出来, 放置在办公区域平面的外部, 创 造出无遮挡的大型办公空间, 以适应承租人的特殊需求。 根据一些调查资料, 中小型服务业企业选择办公场所时, 面积大多在200- 500m2 之间, 并且划分为不同大 小的独立单元, 较少有占据整个标准层的情况。
第四代高层办公楼 1989~1995第四代高层办公楼。第四代高层办公楼,建 筑规模增大,更注重造型的美观变化,强调曲线和锐角的新 建筑不断出现,标准层建筑面积的要求比第三代略小,并要 求办公空间直接采光,减少了外墙面的反光材料,更追求舒 适经济。1992年建成的 La Pacific、1994年建成的Espace 21、1995年建成的Societe Generale等都是第四代办公楼的 代表。例如,Societe Generale大厦,高37层,建筑面积 l26000m2,外墙面曲线及顶部变化较大(图5-9)。 经济效益与节能促成这一时期办公楼的趋势。
因为很多设计单位做居住建筑多了一般在150m到200m以下的建筑上述的规律可以运用但150m以上甚至到了300m及300m以上那种超高层每层面积很大而总面积更大造成安排进电梯的核心筒的面积过大而150m以上部分的核心筒无论内容或结构抗震诸方面都没有需要那么大那么多的电梯筒里空走的浪费面积过多
写字楼电梯配置标准
![写字楼电梯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9d32103c1ec5da50e270d8.png)
顶级写字楼电梯等候不超30秒《标准》将商务写字楼分别划分为顶级、甲级和乙级三个等级。
据悉,这是“六大行”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联手合作。
《标准》对各个等级商务写字楼的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建筑装饰、物业管理及人性化都提出了指导性要求。
顶级:办公部分需超过50000平方米参加《标准》制定工作的第一太平国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顶级商务写字楼地理位置要在商务区相对集中的核心区域。
建筑:其办公部分需超过50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必须保持在1500-2000平方米。
构架:写字楼的大堂应宽敞、挑高三层或以上;架高地台≥15厘米;除地台外的层净高2.7米及以上;通道宽2米及以上。
停车:按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150平方米配置一个停车位,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应设有自动计费系统和防盗安全系统。
电梯:按照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部客梯服务面积不超过4000平方米;等候时间不得超过30秒;客货分离,货梯至少两部,有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
安保:“产权只租不售,实行单一产权。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需有24小时保安服务和维护服务,以及商务配套等。
顶级写字楼还必须有货物专用通道和残疾人通道等,建成后1至2年内的入住率不能低于70%。
甲级:电梯等候时间不超过40秒建筑:其办公部分应超过20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1-2年内的入住率不低于65%。
电梯:根据《标准》,甲级写字楼的电梯内应有高档装饰;按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部客梯服务面积不超过5000平方米;等候时间不超过40秒;客货分离,货梯至少1部;有完善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
构架:甲级写字楼的建筑规划大堂宽敞、挑高三层或以上;架高地台≥15厘米;除地台外的层净高为2.7米左右。
停车:按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150-200平方米配置一个停车位;配备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应设有自动计费系统和防盗安全系统。
乙级:24小时内提供维修服务“目前成都地区的高等级商务写字楼入住率都达到了90%以上。
关于在老旧办公楼加装电梯的建议
![关于在老旧办公楼加装电梯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9ee750f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d.png)
关于在老旧办公楼加装电梯的建议介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旧办公楼的电梯改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加装电梯已成为一种必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提出一些关于在老旧办公楼加装电梯的建议。
1. 进行可行性研究在考虑加装电梯之前,需要进行一项可行性研究,评估加装电梯的可行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
这包括考虑老旧办公楼的结构是否能够支持电梯的安装,以及加装电梯可能对建筑其他部分的影响等。
2. 寻找合适的位置安装电梯需要选择合适的位置,以保证电梯的可靠性和便利性。
可以考虑在楼梯间或者空闲区域安装电梯。
同时,还需要对建筑结构进行评估,确保安装电梯不会影响建筑整体结构。
3. 了解相关法规在进行电梯改造时,需要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我们建议与专业的电梯改造公司合作,确保在改造过程中符合安全标准和法律要求,并获得相关审批手续。
4. 考虑预算和时间加装电梯需要一定的预算和时间,因此需要提前进行充分的准备。
制定详细的预算和时间计划,包括材料采购、施工安装以及后续的维护成本等。
5. 考虑用户需求在加装电梯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和便利性。
例如,考虑到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人士,可能需要增加无障碍设施,如扶手和按钮等。
6. 提升宣传和教育加装电梯可能对建筑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
提前通知建筑使用者关于加装电梯的计划和可能的不便,以及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等。
结论在老旧办公楼加装电梯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和便利性,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然而,在进行加装电梯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可行性、法规、预算和用户需求等因素。
通过合理规划和准备工作,可以实现老旧办公楼的电梯改造,并提高建筑的整体价值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楼楼梯与电梯规划
![高楼楼梯与电梯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41d6f69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f.png)
高楼楼梯与电梯规划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城市规划中,高楼楼梯和电梯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它们在提供便利交通的同时,也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高楼楼梯和电梯的规划。
一、高楼楼梯规划高楼楼梯规划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它包括楼梯的位置、数量、宽度等方面的规划。
首先,楼梯的位置应该合理。
它们应该位于建筑物的中心位置,以便于进出人员的流动。
同时,楼梯应该分布均匀,避免拥挤。
其次,楼梯的数量应该满足建筑物的需要。
建筑面积较大的高楼应配置多个楼梯,以提高人员疏散的效率。
最后,楼梯的宽度也应该考虑。
宽敞的楼梯可以容纳更多人员,并减少拥挤和踩踏的风险。
二、电梯规划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电梯已经成为高楼建筑必备的设施。
电梯规划包括电梯的数量、位置以及功能等方面的考虑。
首先,电梯的数量应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人员流量来确定。
建筑面积较大的高楼应配备多部电梯,以方便人员的进出和交通。
其次,电梯的位置也需要谨慎安排。
它们应该位于楼梯旁边,方便人员在需要时选择使用电梯。
最后,电梯的功能也应该被考虑。
一些公共建筑需要配置专门的货梯或无障碍电梯,以满足特殊需求。
三、高楼楼梯和电梯的结合规划在建筑规划中,高楼楼梯和电梯应该相互结合,共同促进人员的运输。
首先,楼梯和电梯的位置应该相对靠近,方便人员的选择。
其次,建筑物的出入口应该既配备楼梯又配备电梯,以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
电梯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方式,而楼梯则可以作为备用的疏散通道,确保安全。
最后,楼梯和电梯的规划也应该考虑到易用性和安全性。
例如,楼梯的坡度和台阶的高度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电梯的操作面板应设计简洁易懂。
综上所述,高楼楼梯和电梯的规划对于现代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它们在提供便捷的交通方式的同时,也要考虑人员流动的效率和安全。
合理规划高楼楼梯和电梯,将有助于优化城市的交通网络,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该充分考虑高楼楼梯和电梯的规划,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写字楼电梯配置标准
![写字楼电梯配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3686ad228ea81c758f578f1.png)
顶级写字楼电梯等候不超30秒《标准》将商务写字楼分别划分为顶级、甲级和乙级三个等级。
据悉,这是“六大行”在全球范围内的首次联手合作。
《标准》对各个等级商务写字楼的地理位置、硬件设施、建筑装饰、物业管理及人性化都提出了指导性要求。
顶级:办公部分需超过50000平方米参加《标准》制定工作的第一太平国际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顶级商务写字楼地理位置要在商务区相对集中的核心区域。
建筑:其办公部分需超过50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必须保持在1500-2000平方米。
构架:写字楼的大堂应宽敞、挑高三层或以上;架高地台≥15厘米;除地台外的层净高2.7米及以上;通道宽2米及以上。
停车:按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150平方米配置一个停车位,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应设有自动计费系统和防盗安全系统。
电梯:按照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部客梯服务面积不超过4000平方米;等候时间不得超过30秒;客货分离,货梯至少两部,有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
安保:“产权只租不售,实行单一产权。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需有24小时保安服务和维护服务,以及商务配套等。
顶级写字楼还必须有货物专用通道和残疾人通道等,建成后1至2年内的入住率不能低于70%。
甲级:电梯等候时间不超过40秒建筑:其办公部分应超过20000平方米,每层建筑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
1-2年内的入住率不低于65%。
电梯:根据《标准》,甲级写字楼的电梯内应有高档装饰;按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部客梯服务面积不超过5000平方米;等候时间不超过40秒;客货分离,货梯至少1部;有完善先进的智能控制系统。
构架:甲级写字楼的建筑规划大堂宽敞、挑高三层或以上;架高地台≥15厘米;除地台外的层净高为2.7米左右。
停车:按大厦总建筑面积计算,每150-200平方米配置一个停车位;配备专用地上、地下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应设有自动计费系统和防盗安全系统。
乙级:24小时内提供维修服务“目前成都地区的高等级商务写字楼入住率都达到了90%以上。
办公楼设计规范及要求
![办公楼设计规范及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6f79d8c04693daef5ff73d03.png)
一、办公楼设计概述建筑物内供办公人员经常办公的房间称为办公室,以此为单位集合成一定数量的建筑物称为办公建筑。
办公建筑一般分为行政办公楼、专业性办公楼、出租写字楼和综合性办公楼。
综合性办公楼内除办公用房为主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公共设施如商店、展览厅、娱乐厅等。
二、办公楼设计要点1、办公楼应根据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
一般由办公用房、公共用房、服务用房和其他附属设施等组成。
各种房间的具体设置、层次和位置,应根据使用要求和具体条件确定。
建筑基地内应设停车场(库),或在建筑物内设停车库。
办公建筑的主体部分宜有良好的朝向和日照。
2、办公楼应根据使用要求、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条件按建筑模数确定开间和进深,并应为今后改造和灵活分隔创造条件。
3、办公楼与公寓、旅馆合建时,应在平面功能、垂直交通、防火疏散、建筑设备等方面综合考虑相互关系,进行合理安排。
综合办公楼宜根据使用功能不同分设出入口,组织好内外交通路线。
4、一般应将对外联系多的部门,布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
机要部门应相对集中,与其他部门宜适当分隔。
其他部门按工作性质和相互关系分区布置。
5、楼梯设计应符合防火规范规定。
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楼应设电梯;主要楼梯及电梯应设于入口附近,位置要明显。
6、尽量利用室内空间或隔墙设置壁柜或壁橱。
底层及半地下室外窗宜采取防范措施。
7、办公室、研究工作室、接待室、打字室、陈列室和复印机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6。
设计绘图室、阅览室等房间窗地比不应小于1:5。
(窗地比为该房间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
8、机要办公室、财务办公室、重要档案库和贵重仪表间的门应采取防盗措施,室内宜设防盗报警装置。
9、贮藏室应布置在采光、朝向较差的地方,净高不得低于2.00m。
开水间宜直接采光通风,条件不许可时应设排风装置。
三、主要房间设计说明1、办公室办公用房宜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
办公室宜设计成单间式和大空间式;使用上有特殊要求的,可设计成带专用卫生间的单元式或公寓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楼电梯规划规范建议
在高层和超高层办公楼日益增多的今天,电梯作为高层建筑物内主要的交通工具,因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而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这种关注中,候梯时间和乘梯的舒适性成为人们最关注的两个问题。
据统计,现代高层办公楼高峰期普遍的候梯时间都在10-15分钟,有些旧式办公楼甚至达到20分钟,不仅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便,而且浪费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除此之外,乘梯时的拥挤和失重感也往往被人所诟病。
怎样做到建筑物内电梯的舒适性和人性化设置,尤其是缩短乘客的候梯时间,以让电梯更快捷高效地为我们服务,不仅是建筑设计师、电梯商、开发商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法律工作者所要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用法制来规范和引导社会发展是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有法必依的前提是有法可依。
电梯的数量跟电梯服务的优质高效密切相关,但高昂的电梯成本以及电梯对楼内建筑空间的占用往往让开发商对安装多数量的电梯望而却步。
因此如何确定一个合适的电梯数目以让办公楼能够正常运作的同时还能获得一个良好的综合效益是非常重要的。
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有关办公楼电梯设置的规范有以下条款: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3.1:电梯
1、电梯不应计作安全出口,设置电梯的建筑物仍应按防火规范规定的安全疏散距离设置疏散楼梯。
2、电梯井不易被楼梯环绕。
3、在以电梯为主要垂直交通的每栋建筑物内或建筑物内每个服务区,乘客电梯的台数不宜少于2台。
4、电梯不应在转角处紧临布置,单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4台,双侧排列的电梯不得超过8台。
5、电梯候梯厅的深度应符合表4.3.1的规定,乘客电梯≥最大轿厢深(B)住宅电梯单台≥1.5B;单侧4台≥2.40m;双侧多台≥相对B之和,井≥4.50m。
病床电梯单台、单侧多台≥1.5B;多台双侧≥相对B之和。
6、电梯井道和机房不宜与主要用房贴邻布置,否则应采取隔振、隔声措施。
7、机房应为专用的房间,其转户结构应保温隔热,室内应有良好通风、防潮和防尘;不应在机房顶板上直接设置水箱及在机房内直接穿越水管或蒸汽管。
8、电梯井道和机房的安全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消防电梯设置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
另外,在《办公建筑设计规范》3.1.3 六层及六层以上办公楼应设电梯。
建筑高度超过75m的办公建筑电梯应分区或分层使用。
除上述之外,还有关于消防电梯的相关规定,在此不一一列述。
电梯的数量是根据人数、高峰等候时间来确定的,但如何根据人数和高峰等候时间来确定在上述规范中并不能查到相关依据。
电梯制造商会给你诸多方案:办公楼人均使用面积有10平米、11平米、12平米不等,高峰等候时间有40秒以下,40秒,50秒,60秒不等,电梯型号有从630kg,1000kg,1250kg,1600kg,2000kg到2500kg不同的载重量,再加上电梯速度的变化,所以他们会用“电脑计算”来推导出一个多种级别的选择。
而这种级别性的办公楼电梯配置标准并没有表现在相应的国家规范里,相关国家规范只是对办公楼电梯配置的最低标准有一个简单的规定,并没有对办公楼的电梯配置标准设置多级别的规定。
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里,住建部提供了一个参考性的标准:按建筑面积——经济级:6000平方米/台,常用级:5000平方米/台,舒适级:4000平方米/台,豪华级:<2000平方米/台;
按办公有效使用面积——经济级:3000平方米/台,常用级:2500平方米/台;舒适级:2000平方米/台,豪华级:<1000平方米/台;
按人数——经济级:350人/台,常用级:300人/台,舒适级:250人/台,豪华级<250人/台。
从上述标准中,我们可以看到计算电梯数的方式有三种:按建筑面积,按有效办公面积和按人数。
其中,有效办公面积是指建筑面积中扣除不能提供人办公的面积,如楼梯间,电梯间,公共走道,卫生间,设备间,结构面积等,这些面积约占总建筑面积的27%-33%,一般宜取30%,也就是说办公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大概在70%左右。
而人数可按4-10平米/人的使用面积来估算。
取三种计算方式所得数据的最大值,那么这个最大值就是比较准确的数据了。
除电梯的数量外,所配电梯的型号、电梯的运行速度和电梯的排布方式也跟电梯的使用效率有关。
不同型号载重量电梯的运能肯定是不一样的,在《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里,住建部提供了以下参考标准:630kg8个人,1000kg13个人,1250kg16个人,1600kg21个人。
另外,对电梯的额定速度也设置了0.63m/s,1.00m/s,1.60m/s,2.50m/s四个不同的标准。
但住建部所发布的上述标准仅仅是个参考性的标准,并不是强制性规范。
开发商在开发房地产的过程中可依自己的规划和设计确定办公楼的等级并依此确定电梯设置的级别。
而设计方在设计好建筑方案之后会交予开放商送交规划局审批,不过规划局对此审批所依据的标准只是《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办公建筑设计规范》中所确定的基本标准,但显然基本标准并不能满足人们对乘坐电梯舒适感的要求。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对电梯的舒适性期望只能寄托在开发商身上,而这种完全依赖开发商自觉性的机制是缺乏制度保障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这种级别性的电梯设置标准逐步增加到我们的强制性条款里,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人们对办公楼要求的
逐步提高。
同时,电梯的设置标准还应该和办公楼的等级相挂钩作为一个强制性的审批标准以代替现有的规划局单一审查标准,从而满足社会发展对办公楼标准的多样化需求。
在增加强制性规范条款和丰富审批标准的同时,还有一点是我们所不容忽视的,就是开发商在向外租赁办公楼或者使用者在使用办公楼时是否存在违规增加使用人数的现象。
比如,某办公楼的规划标准是5000人,它的电梯配置能使这5000人在使用时达到舒级的要求,但该栋楼的开发商为了追求高利润或者该栋楼的某些使用者为了节省成本,在固有的空间内塞进了更多的人从而使办公楼的总使用人数超出了核定的5000人,甚至达到了8000人或10000人,那么这8000人甚至10000人在使用该楼的电梯时肯定达不到原定舒适级的要求,舒适级很有可能变成了经济级。
而假如这栋办公楼的原有规划设计标准就是经济级,那么结果可想而知,人们乘坐电梯时无论在候梯时间还是在乘梯时的拥挤度上都会大大增加。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开源”的同时还应该“节流”,不仅在源头上要加以规范,在办公楼使用的过程中也应加强监管力度,而不是现有制度对办公楼使用状况的忽略。
综上,丰富办公楼电梯配置标准的强制性规范条款,加强办公楼使用状况的监管力度是解决乘坐电梯舒适性问题的一个根本性措施。
除此之外,在实际操作中对电梯配置的科学规划也是优化电梯服务所必不可缺少的,比如做好电梯的排布设置,电梯厅的合理设计以及电梯的群控调度,这些都跟电梯服务的优质高效密切相关。
总之,做好办公楼电梯配置制度性规范的同时,提高电梯规划的科学性和人性化要求,是解决办公楼电梯舒适性的必然途径,也是我们以后所要关注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