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象图与北斗七星图

合集下载

中国的3垣4象28宿1465颗星

中国的3垣4象28宿1465颗星

中国的3垣4象28宿1465颗星在古人眼中,天与人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冥冥之中那股支配季节更替与群星运行的力量,同时也支配着尘世间的各种事件。

星空是人间在天上的投影。

天垂象,见吉凶,王朝更迭,国运兴衰,帝王命数,苍生祸福,皆可从星象中得到映射与预警。

这种天人感应的思想自古以来便影响深远。

早在上古蛮荒之际,逢清明晴朗之夜,古代部落中的巫觋们便会庄严肃穆地夜观天象,与天人进行一番心灵感应。

虽说《尚书》中曾提到,北方天帝颛顼为垄断地人与天神的交往手段,早早便命重、黎二神将天地间的物质通道昆仑山“绝地天通”了。

幸而天地间的精神通道尚未断绝,只是需要在星占学家的帮助下,人间帝王们方可究天人之际,知天人之意。

夜空如此广袤,星海如此浩瀚,既要观天,便需对星空加以划分,对星辰加以命名。

古代星占学家们以想像为线,将若干相近的星辰联在一起,组成“星官”。

每一星官又有专门的称谓。

星官不同于西方天文学中用来指称一片有着划定天界的“星座”,它是对一组恒星的称呼,没有明确的天界。

现今传世关于星官的系统记载,最早见于《史记·天官书》,涵括了远古巫咸、楚人甘德、魏人石申三位古星象大师之说。

西晋时的太史令陈卓搜集这三家的星经与星图,汇总成《晋书·天文志》。

其后历经数千年发展,至唐代,《步天歌》用浅近的语言历叙了天上1465颗星的位置,将星空分成“三垣二十八宿”共31个部分,成为古代星占学划分星空的准绳,沿用千年之久。

由于略显文言化,时至今日,许多地方仍蒙有神秘的面纱,令人浮想联翩。

星空区划总的来说,中国星座大的框架是“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体系。

为什么分成二十八份呢?因为月亮也大致在这条“带子”里运行,不过月亮走得比太阳要快得多,月亮在恒星背景上是27天多走一圈,所以古人凑一个整齐的数:28,让月亮大约一天走一份。

28可以被4整除,这样记录太阳行走时又可以将这二十八宿分成4份,每份是一个季节。

瞧,古人考虑得还是很周到的。

解读-北斗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魁罡星

解读-北斗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魁罡星

解读-北斗星、文曲星、奎星、魁星、文昌星、魁罡星北斗星北斗星,因位处北方,如古代酒勺斗形,故称北斗星。

共七颗星,即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

前四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星组形如勺斗身,古曰魁。

后三颗玉衡、开阳、摇光星组形如勺斗柄,古曰勺。

因此,北斗星在民间也简称斗柄星、也叫斗魁星。

究其原本,北斗星包含的是七颗星,斗柄星包含的是北斗星中的三颗星,斗魁星包含的是北斗星中的四颗星。

北斗星的名气之大,被受民间敬仰与崇拜,因果有二。

一是决定季节,在不同季节的夜晚时间,北斗星的斗柄出现在天空中指向不同的方向。

因此,古人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即春季。

斗柄指南,天下皆夏,即夏季。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即秋季。

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即冬季。

其二是北斗星是吉祥星,内含魁星,魁星内有文曲星,文曲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大吉星。

北斗七颗星,与太阳一样是在银河系中的恒星,因七颗星距我们太阳相对近而亮度等级高,从地球上看,北方七颗星特别明亮硕大耀眼、且组形如勺斗。

现实上,这7颗恒星距离地球的远近不同,约在60光年至200光年之间,它们与太阳同样环绕着银河中心运行,且总是同步的恒速运行,因此,北斗七星总是在我们的北方位。

虽然各自运行的速度与距离有别,但从地球上看,60光年之外的恒星天体群,小有变化是感觉不到的。

要想感觉到变化,那是万计光年的事,我们八辈子也梦幻不到。

文曲星文曲星,是北斗星中的第四颗,名称天权星,也是魁星中的第一颗星,民间将魁星与文曲星等同含义看待。

都是主宰天下文运的万乘之尊。

道家学派演易卦将天权星定名为文曲星,八宅学派将文曲星定性为水星。

中国神话传说中,文曲星是主宰天下文运的星宿。

大凡科考中榜位列一甲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民间都认为是文曲星下凡。

历史上被民间认定为文曲星下凡者有:比干、包丞、许仙的儿子许仕林。

文曲星在卦学的阴阳五行中,代表坎卦北方水,因其与文昌星都是主管天下文运而同属为吉祥星宿。

中国古代星宿大全

中国古代星宿大全

中国古代星空划分我国古代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称为星官或星宿,类似于现在的星座。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天官书"详细记述了当时把星空分为中官,东官,西官,南官和北官五个天区的情况。

三国时代吴国人陈卓,为我国古星象图的集大成与奠基者。

他以甘德、石申与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图为蓝本,将星空分别283官共有1465颗星。

283官含叁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官。

到了隋代,我国对于星空的区域划分已经基本上固定下来,并且一直沿用到近代。

这就是著名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三垣三垣是将北极周围的天空星象分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个区域。

其中紫微垣居中且最大,它象征人间帝王的宫殿在天上的位置,这里的星星大多以皇宫中的人员和事物来命名。

北斗七星就位于紫微垣中,它象征皇帝外出乘坐的御车。

太微垣在紫微垣的西南方,太微是政府的意思,因此太微垣中的星星大多以朝廷中的官员和场所来命名。

天市垣在紫微垣的东南方,太微垣的东边,是三垣中的下垣。

它是天上的都市,指皇帝率领诸侯在浏览各地的场景。

因此,这个垣中的星名均以与皇帝有关的人员,各诸侯国的地名以及某些货市的名称来命名。

四象四象是指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

其中玄武是龟的意思。

二十八宿在四象的基础上,把每一象分为七段,第一段叫做"宿",一共二十八宿,环天一周。

二十八宿的位置正好是月球运行经过的地方,月球绕地公转的周期是27天多,一天约经过一宿。

所以二十八宿就不仅仅是星空区划了,它还成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下面是一张有关表格:详细分类序号星宿星数象征意义所含恒星数所含星官数1 角2龙角天门95112 亢4龙颈朝庭5473 氐4龙胸行宫97114 房4龙腹马厩、旗9675 心3龙心皇帝2626 尾9龙尾后宫3657 箕4龙尾后宫、簸箕1038 斗6蛇身量斗103109 牛6蛇身牛头0521110 女4蛇(龟)身织布女工125811 虚2龟身祠庙571012 危3龟身坟墓1341013 室2龟身军粮库1621014 壁2龟身图书馆82615 奎16 虎尾天的武器库108916 娄3虎身天狱102617 胃3虎身天的粮仓100718 昴7虎身天的耳目97919 毕8虎身狩兔网1891420 觜3虎头、虎须军需库93321 参7虎前肢猿79622 井8鸟首、鸟冠天的南门2101923 鬼4鸟目天的眼睛86724 柳8鸟头、鸟嘴天的厨师29225 星7鸟颈,鸟心马、衣服132526 张6鸟胃珍宝25227 翼22 鸟翼戏班34228 轸4鸟尾车骑605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是古代汉族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二十八星宿与大地分野对应

二十八星宿与大地分野对应
-
营室、东壁(陬訾):当中州河济间。
-
奎、娄:自蛇丘、肥城,南届巨野,东达梁父,循岱岳众山之阳,以负东海。
-
胃、昴、毕:自魏郡浊漳之北,得汉赵国、广平、巨鹿、常山,东及清河、信都, 北据中山、真定,全赵之分。又北逾众山,尽代郡、雁门、云中、定襄之地与北 方群狄之国。北纪之东阳,表里山河,以蕃屏中国,为毕分。循北河之表,西尽 塞垣,皆髦头地故,为昴分。
——司马谈
-
-
二十八星宿、十二星次、十二辰的关系 -
壁、室
陬訾
二十八星宿、十二星次、十二辰的关系
虚、危、女 玄枵 子 丑

星纪 斗、
降娄 戌 奎、娄
寅 析木 箕、尾
大梁 酉 毕、昴、胃
实沉 参、觜

卯 大火 氐、房、心
辰 寿星 角、亢
鬼、井
鹑首 未
柳、星、张 - 午 鹑火
巳 鹑尾 翼、轸
壁、室 降娄
-
氐、房、心(大火):自雍丘、襄邑、小黄而东,循济阴,界于齐、鲁,右泗水, 达于吕梁,乃东南接太昊墟,尽汉济阴、山阳、楚国、丰、沛之地……

箕、尾(析木津):北京、辽宁、吉林、朝鲜。
-
南斗、牵牛(星纪):江苏、浙江、江西、广东、福建、海南北部。
-

西

-
-
• 黄河及其支流水系-北河 • 河源自北纪之首,循雍州北徼,达华阴,与地络相会,并
行而东,至太行之曲,分而东流,与泾、渭、济渎相为表 里,谓之“北河”。 • 长江及其支流水系-南河 • 江源自南纪之首,循梁州南徼,达华阴,而与地络相会, 并行而东,及荆山之阳,分而东流,与汉水、淮渎相为表 里,谓之“南河”。
• 二十八星宿与大地分野

中国古代星宿大全

中国古代星宿大全

中国古代星空划分我国古代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称为星官或星宿,类似于现在的星座。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天官书"详细记述了当时把星空分为中官,东官,西官,南官和北官五个天区的情况。

三国时代吴国人陈卓,为我国古星象图的集大成与奠基者。

他以甘德、石申与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图为蓝本,将星空分别283官共有1465颗星。

283官含叁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官。

到了隋代,我国对于星空的区域划分已经基本上固定下来,并且一直沿用到近代。

这就是著名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三垣三垣是将北极周围的天空星象分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三个区域。

其中紫微垣居中且最大,它象征人间帝王的宫殿在天上的位置,这里的星星大多以皇宫中的人员和事物来命名。

北斗七星就位于紫微垣中,它象征皇帝外出乘坐的御车。

太微垣在紫微垣的西南方,太微是政府的意思,因此太微垣中的星星大多以朝廷中的官员和场所来命名。

天市垣在紫微垣的东南方,太微垣的东边,是三垣中的下垣。

它是天上的都市,指皇帝率领诸侯在浏览各地的场景。

因此,这个垣中的星名均以与皇帝有关的人员,各诸侯国的地名以及某些货市的名称来命名。

四象四象是指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和北方玄武。

其中玄武是龟的意思。

二十八宿在四象的基础上,把每一象分为七段,第一段叫做"宿",一共二十八宿,环天一周。

二十八宿的位置正好是月球运行经过的地方,月球绕地公转的周期是27天多,一天约经过一宿。

所以二十八宿就不仅仅是星空区划了,它还成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下面是一张有关表格:详细分类序号星宿星数象征意义所含恒星数所含星官数1 角2龙角天门95112 亢4龙颈朝庭5473 氐4龙胸行宫97114 房4龙腹马厩、旗9675 心3龙心皇帝2626 尾9龙尾后宫3657 箕4龙尾后宫、簸箕1038 斗6蛇身量斗103109 牛6蛇身牛头0521110 女4蛇(龟)身织布女工125811 虚2龟身祠庙571012 危3龟身坟墓1341013 室2龟身军粮库1621014 壁2龟身图书馆82615 奎16 虎尾天的武器库108916 娄3虎身天狱102617 胃3虎身天的粮仓100718 昴7虎身天的耳目97919 毕8虎身狩兔网1891420 觜3虎头、虎须军需库93321 参7虎前肢猿79622 井8鸟首、鸟冠天的南门2101923 鬼4鸟目天的眼睛86724 柳8鸟头、鸟嘴天的厨师29225 星7鸟颈,鸟心马、衣服132526 张6鸟胃珍宝25227 翼22 鸟翼戏班34228 轸4鸟尾车骑605二十八星宿二十八星宿是古代汉族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四季星空图资料

四季星空图资料

四季星空图春季星空图春风送暖学认星北斗高悬柄指东斗口两星指北极找到北极方向清狮子横卧春夜空轩辕十四一等星牧夫大角沿斗柄星光点点照航程春季星座初步(别忘了星图是要图面朝下来认星的)先从北天找到北斗七星开始,在春季北天仰角颇高处可找到。

北斗七星属於大熊座。

沿北斗七星斗勺口二星连线,往勺口方向延伸五倍左右的距离,在大约正北方二十多度仰角处,可看到附近唯一还算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北极星属於小熊座。

沿北斗七星斗柄第二、三颗星的连线往东方看,可以看到呈碗状的北冕座。

沿北斗七星斗柄方向,顺势往东南方拉出一条大弧线,沿途即会经过大角星及角宿一这二颗亮星,就是春季大曲线,因而又认出了牧夫座及室女座两个星座。

由大角星及角宿一连线的中点,往西方延伸,即可找到狮子座的亮星之一:五帝座一,它的特色是和另外二颗星组成一个小三角型。

大角星、角宿一及五帝座一连成一正三角形,就是春季大三角;若能往北斗七星方向再找到猎犬座常陈一则可连成春季大钻石。

狮子座最亮的星不是五帝座一(狮子尾),而是更西边的轩辕十四(狮子头),狮子头是呈问号型,而轩辕十四位於问号底部,很容易辨认。

春夜最引人注目的是北方天空的大熊星座,它主要由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形状,就像古代人盛酒的器皿“斗”,故称北斗,也叫北斗七星。

其中的四颗星组成斗勺,三颗星组成斗柄。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时间,北斗七星在北方天空的位置也不同,所以根据北斗七星的所在位置可以判定季节。

我国古书《曷鸟冠子》中就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春天黄昏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方。

大熊座无疑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古往今来各国的天文学家都很重视它。

我们常说“满天星斗”,可见中国人简直把北斗做为天上众星的代名词了。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给北斗七星的每一颗都专门起了名字,而且还特别把斗身的α、β、γ、δ四颗星称做“魁”。

魁就是传说中的文曲星,古代,它是主管考试的神。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历法(2)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历法(2)

古代文化常识:天文历法【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

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

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

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小石潭记》中用“斗折蛇行”,形容像北斗星的曲线一样弯弯曲曲。

【北极星】星座名,是北方天空的标志。

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

其实,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

三千年前周代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

”【白虹贯日】“虹”实际上是“晕”,大气中的光学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往往是天气将要变化的预兆,可是古人却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

如《唐雎不辱使命》:“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汉代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昔荆轲慕燕丹之义,白虹贯日,太子畏之。

”燕太子丹厚养荆轲,让其刺秦王,行前已有天象显现,太子丹却畏其不去。

【运交华盖】华盖,星座名,共十六星,在五帝座上,今属仙后座。

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鲁迅《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月亮的别称】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

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玉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中国古代星图展

中国古代星图展

中国古代星图展文/叶 飞了解了中国星官与西方星座的不同,我们再来看看中国星图的演变历程。

透过这些艺术作品,相信大家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古人的“天空遐想”,发掘古代天文学的辉煌。

关于二十八星宿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1978年,在湖北随州发掘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一个漆箱。

这个漆箱上绘制了二十八星宿的图像,上面还用篆书刻了二十八星宿的名称。

河南濮阳新石器时代古墓出土的由蚌壳拼合而成的龙虎北斗星图,距今约有6 500年,可谓“最古老的星图”。

龙虎北斗星图是以图案的摆放来达到装饰和祭祀目的的示意性星图,这类星图在创作的时候更追求艺术性,对精确度的要求较低。

西安交通大学内的西汉古墓弯顶星图绘制于西汉晚期,十分精美,是难得的汉代艺术精品。

这幅星图虽然也有装饰墓穴穹顶的意味,但已经开始由示意性星图向写实星图过渡。

在这幅星图的中间绘有日月、祥云和振翅高飞的仙鹤、雀鸟。

环带内绘有代表二十八星宿的星点80余个,其数量与方位都和当时的二十八星宿一致。

在80余个星点中,除1个为红色外,其余均为墨线勾勒、白色渲染,每个星点之间有线相连,显然已经划分成一组组星座。

在这些星官间,又配以人物、苍龙、牛、兔、朱雀等象征性的图案。

这幅星图已与后世用于科学观星的星图相近。

此后的中国星图开始向科学星图转变,所谓科学星图即是为天文学家和占星术士所用的星图,也是我们现在了解古人天文观测成果的重要资料。

同样是壁画墓,2015年,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榆林市靖边县渠树壕汉墓群发掘了一座东汉中晚期壁画墓,在该壁画墓里发现的星图其内容比西安交通大学内西汉古墓弯顶星图更为丰富。

靖边渠树壕星图正是处于从示意性星图转为科学星图的过渡期。

在这幅星图上,我们既能看到大量装饰性的星官图案,还有非常写实的二十八星宿,以及北斗、三台、天市、天牢、五车等星官名,更令人惊讶的是,该星图上还绘制了银河(也有学者认为是黄道带)。

洛阳北魏墓星图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向阳村北魏墓顶上,绘制于公元526年。

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是两个在天空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星座和恒星。

它们在许多文化中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不仅仅是作为导航和天文学的工具,还承载着关于人类的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意义。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北斗七星和北极星。

北斗七星,也被称为“斗”,是七颗星星的组合,位于北半球的天空中。

北斗七星的形状像一个勺子,七颗星依次排列成一条直线和一个稍微弯曲的弧线。

它在东方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被认为是保护人们免受邪恶和灾难的力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北斗七星也与长寿和幸福联系在一起。

人们常常希望能够看到北斗七星,以求得吉祥和好运。

北斗七星在导航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根据星座的位置和方向,人们可以通过北斗七星来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和航向。

在古代,北斗七星往往被用作指引探索者的方向,尤其是航海家和冒险家。

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航海者可以确定自己的经度和纬度,以及判断风向和海流的方向。

北斗七星因此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导航的重要工具。

另一个与北斗七星相关的显著天体是北极星。

北极星位于北斗七星的尾巴方向,是在北半球看到的唯一一颗恒定位置的星星。

无论时间和季节如何,北极星都位于北极点上方,几乎不会改变位置。

这使得北极星成为导航的重要指示物。

通过观察北极星的位置,人们可以确定方向和航向,无论是在陆地还是航海上。

北极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其成为导航工具的理想选择。

在许多文化中,北斗七星和北极星都与导航和寻找方向的能力有关。

它们代表着人类对方向的渴望和探索精神。

根据传说,北斗七星是上古时代的七位仙人,他们根据人类的需要,在天空中画出了这个星座,以帮助人们找到正确的道路。

北斗七星被视为指引人们走向幸福和成功的导航仪器。

北极星在不同的文化中也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在北半球的许多文化中,北极星被认为是神圣的和指引人们前进的灵魂之星。

许多民族的传说中,北极星是之前已故的英雄或领袖的灵魂所转化的。

人们相信,只要看着北极星,他们就能感受到这些伟大人物的力量和指引。

中国古代的一些天文

中国古代的一些天文

新星和超新星名称:新星和超新星简介某些通常很暗的星星,突然爆发出比原来的亮度强几千到几百万倍的光,叫新星,有的亮度增强到一亿乃至几亿倍,叫超新星。

以后它们又逐渐暗弱下去,好象在星空中做客一般,所以被古人称之为“客星”。

我国对新星和超新星的出现早有记载。

商代甲骨卜辞中就记载了大约公元前十四世纪出现于天蝎座α星附近的一颗新星。

《汉书·天文志》中记载有:"元光元年五月,客星见于房。

"这记录的是公元前134年出现的一颗新星,这颗新星是中外史书中均有记载的第一颗新星,与其他国家的记载比,我国的记载不仅写明了时间,还写明了方位,因此法国天文学家比奥在著《新星汇编》时把《汉书》的记载列为首位。

18世纪末,有人通过望远镜,在天关星附近发现一块外形像螃蟹的星云,取名叫蟹状星云。

1921年,科学家发现在蟹状星云中有一颗脉冲星,它是已发现的脉冲星中周期最短的一个,也是迄今所知唯一的全波脉冲星。

根据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推算,这颗星应该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一颗超新星产生的。

而这颗超新星在我国的史书《宋会要辑稿》上有详细的记载。

自商代到十七世纪末,我国史书共记载了新星、超新星约90颗左右,其中大约有12颗属于超新星,这么丰富而系统的历代新星爆发记录在世界各国中是独一无二的。

太阳黑子名称:太阳黑子简介黑子是太阳表面的气体漩涡,由于其温度比太阳其它部分的温度低,所以光芒也较之其它处幽暗一些,从地球上看仿佛是太阳表面出现了黑色的斑点或斑块,所以又称日斑。

关于太阳黑子,中国有世界上最早的观测记录。

大约在公元前140年前的《淮南子》一书中就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述。

现今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太阳黑子记事,是载于《汉书·五行志》中的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出现的太阳黑子:“河平元年……三月己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

”这一记录将黑子出现的时间与位置都叙述得详细清楚。

欧洲关于太阳黑子纪事的最早时间是公元807年8月,当时还被误认为是水星凌日的现象,直到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1660年发明天文望远镜后,才确认黑子是确实存在的。

古代星空如何划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隐藏着流传千年的神话

古代星空如何划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隐藏着流传千年的神话

古代星空如何划分?三垣、四象、二十八宿,隐藏着流传千年的神话展开全文每当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都会看到天空中闪耀的群星,不由想到:星空是如此浩瀚,在这片仿佛没有尽头的星空中,又隐藏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呢?古代观星在遥远的古代,古人们的科学技术并不足以支撑他们去更多的了解星空的秘密。

他们根据星星表象、运动轨迹、位置的规律变化等特征,将这些它们分成了若干个区域,于是古代天文学就产生了。

早在商代的时候,古人就将赤道附近的恒星划分成了28个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十八星宿”。

到了春秋战国的时候,人们开始对天上的星星进行详细的分类和命名,只不过因为各个国家文化背景与学说的影响,这些星域和星星的名字各成一体,不尽相同。

直到西汉,古人对星空的划分和命名才趋向统一,形成了后来的“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

“三垣”是北边天空比较大的三块区域,分别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之所以被称为“垣”,是因为这三块区域的边界上有许多繁星间隔,就像墙垣一样。

北天中间位置是紫微垣,紫薇代表着皇权,所以紫微垣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

太微垣位于紫微垣的东北,被认为是天帝和大臣们办公的地方,所以太微垣星名多与官名有关。

天市垣位于紫微垣的东南,被认为是天上的集市,星名多用商品、货物、星具等命名。

古人把天空的东、南、西、北四方天上的星星想象成了四种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分别是:东方为青龙象、西方为白虎象、南方为朱雀象、北方为玄武象,也就是“四象”。

四象又称“四灵”或者“四神”,在天文阴阳学中与四季天象对应,即少阳、太阳、少阴和太阴;在五行学说中,“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又与“东方木、西方金、北方水、南方火”对应。

为了观察日、月、金、木、水、火、土七颗星辰的运动,古人在南中天里选择了二十八颗星星作为对照的标记,并将这二十八颗星星称为“二十八宿”。

后来,二十八宿逐渐演变成了二十八天区的主体,古人更是用28种动物将二十八宿神格化,比如角木蛟、亢金龙、昂日鸡等等。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
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01 星象简介
03 纪历 05 星座方位
目录
02 文献记载 04 天文数据 06 其它相关
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星组成的。这七颗星像是古代舀酒的斗 形,故起名北斗七星。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 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随北斗指向而来临。
星象简介
北斗七星示意图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它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又称作瑶光)七颗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属于紫微垣的一个星官。据《晋 书·天文志》记载,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在七颗星中,“玉衡” 最亮,亮度几乎接近一等星。“天权”最暗,是一颗三等星。其它五颗都是二等星。在“开阳”附近有一颗很小 的伴星,叫“开阳辅”或“开阳增一”。
北斗星旋转对应一日一月一年在地球上观察,以北天极为中枢划分为子、丑、寅、卯等12宫的空间区位,北 斗七星绕之而旋转,其每月、每日、每时所现天象,如同时钟之时针、分针、秒针各自的规律移转,而太阳每日、 每年,月亮每日、每月的周期性变化的天象也有钟表历法的作用。古人通过对这一日月时、北斗星等运行规律性 及循环周期,抽象出十天干十二地支来纪历。
北斗七星君(古人认为北斗主死,南斗主生)
民间流行“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说法,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 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 君。
同时,道教的《北斗经》又说,根据人的出生时辰,人们的生命被分属于七个星君所掌管:“贪狼太星君, 子生人属之;巨门元星君,丑亥生人属之;禄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属之;文曲纽星君,卯酉生人属之;廉贞纲星 君,辰申生人属之;武曲纪星君,己未生人属之,破军关星君,午生人属之。”各人根据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 自己的主命星。

天文星象图

天文星象图

天文星象图/?dp-bbsthread-12170-1.html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一阴一阳,一上一下,一外一内,或下或上,变化莫测。

是以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一寒一暑,日月光明,运化不已。

故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简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地之理得矣,天地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盖天昼夜旋转而不停,日月五星随之,天帝顺行十二宫,布四时之令。

太阳逆行十二宫,宣八节之功。

是以八卦阴阳变动,应四时八节交会于天地矣。

大寒,天帝在丑,太阳临子,交会于子丑之间,故子与丑合,万物成终成始。

《易》曰成言乎艮。

雨水,天帝到寅,太阳在亥,寅亥交会,故寅与亥合,丑寅辅艮,东北之卦也。

春分,天帝临卯,太阳在戌,故卯与戌合,卯戌交会,甲乙辅震,正春之令也,万物发生。

《易》曰帝出乎震。

谷雨,天帝在辰,太阳到酉,故辰与酉合,辰酉交会,万物洁齐。

《易》曰齐乎巽。

小满,天帝到巳,太阳在申,故巳与申合,申巳交会,辰巳辅巽,东南之卦也。

夏至,天帝到午,太阳临未,故午与未合,午未交会,丙丁辅离,正夏之令也,万物皆茂。

《易》曰相见乎离。

大暑,天帝在未,太阳居午,午未交会,万物致养。

《易》曰致辞役乎坤。

处暑,天帝到申,太阳到巳,申巳交会,申未辅坤,西南之卦也。

秋分,天帝到酉,太阳在辰,酉辰交会,庚辛辅兑正秋之令,万物悦成,《易》曰悦言乎兑。

霜降,天帝到戌,太阳居卯,戌卯交会.aafkspz阴阳相薄,《易》曰战乎乾。

小雪,天帝在亥,太阳在寅,亥寅交会,戌亥辅乾,西北之卦也。

冬至,天帝回归北极,入于垣,太阳复命告功,壬癸辅子,正冬之令也,万物归藏,《易》曰劳乎坎。

中华文明与北斗七星

中华文明与北斗七星

中华文明与北斗七星北斗九皇图(清代,纸本设色,北京白云观藏)北斗七星是:一天枢、二天璇、三天玑、四天权、五玉衡、六开阳、七摇光。

古人认为北斗七星各有所指,《晋书天文志》说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瑶光为星。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黄老经》曰:北斗第一天枢星,则阳明星之魂神也;第二天璇星,则阴精星之魂神也;第三天机星,则真人星之魄精也;第四天权星,则玄冥星之魄精也;第五玉衡星,则丹元星之魄灵也;第六闿阳星,则北极星之魄灵也;第七摇光星,则天关星之魂大明也。

”一——天枢“贪狼星”古书称之为“杀星”与“桃花星”。

“杀”与七杀的性质相同,代表杀气很强,个性冲动。

“桃花”代表人缘。

在十四主星中,贪狼最为多才多艺,个性也最多变。

贪狼,北斗第一星,天文名称:天枢优点:多才多艺,灵敏机巧,善于交际,学习力强,足智多谋,野心十足,生活多姿多彩,常得异性助力。

缺点:贪多务得,不喜深入,任性倔强。

代表人物:妲己,纣王诸侯苏护之女,相传为九天玄女派下的狐狸精附身,用以蛊惑纣王,助纣为虐。

贪狼星:其实整个封神榜的灵魂人物是妲己,这位倾国倾城的大祸害。

话说妲己原是九天玄女座下一只狐狸精,九天玄女为灭商纣便派她下凡附身于诸侯苏护之女的身上,因苏护之女本就有倾国美色再加上狐狸精媚力,立刻被好色纣王召入后宫,日夜迷惑纣王以行主子交代任务,灭商纣。

但狐狸就是狐狸却藉机伤害无辜,如贾夫人、姜太后等都非九天玄女原意。

而商纣灭亡,妲己就擒,姜子牙将她处以极刑,太白金星以其灭纣有功,封妲己为欲望之神,领于贪狼星。

二——天璇巨门星古来称为“暗星”,在阴性星群里地位很特别,个性耿直,直言不讳。

巨门,北斗第二星,天文名称:天璇。

优点:心思细密,耿直明快,专心一意,理解力强,中规中矩,直来直往。

南京高淳花山宋墓出土的绢地星象图

南京高淳花山宋墓出土的绢地星象图

南京高淳花山宋墓出土的绢地星象图文 图/陈欣花山宋墓位于南京高淳区花山茅庵山(马鞍山)南麓,距高淳城区约12公里。

该墓为长方形砖砌单室墓,长3.5米,宽0.9米,高度因施工破坏而不明。

墓室后部设有砖砌棺床,棺床上的黑漆棺保存较好,漆棺内出土52件(套)丝织品,十分精美。

其中1件绘有星象图,较为罕见。

星象图丝织品呈长方形,长3.16米,宽0.5米,绢地。

图上绘有一条弯曲的银河,银河两侧分布着山川、星宿、河流,同一星宿的星星之间以直线相连,星星涂绘成实心,其他图案用线条勾勒轮廓。

现收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结合墓中出土丝织品中服饰的款式种类、质料及纹样特征等考虑,花山宋墓的年代当为元乂墓墓顶星象图(《河南洛阳北魏元乂墓调查》)南宋中期以后,即13世纪中后期。

今高淳胥河以南包括花山在内的地域,自宋代端拱元年(988年)以来就属建平县,两宋时期归广德县(军)所管辖。

从起源与发展看花山宋墓星象图中国古代星象图起源于史前,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特征。

花山宋墓星象图中的星象与墓葬古代所属的广德县的分野星宿的星象有一定关联,其图像的形式与表达也基本符合古代星象图总体的发展规律。

“分野论”星象图是先民观测星空的形象记录,其绘制基于古代传统天文学知识。

古人相信天上与人间是相互对应的,可以通过观测天象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即“天象垂,见吉凶”。

为了确定人事凶吉的地点,并建立天上星辰与人世列国或州郡之间相互匹配的稳定关联,出现了“分野”理论,有了“象天法地、界分山河”,以“分野”为内涵的星象图。

分野星象图常常出现于古代地理著作或文献中,用不同星宿坐标划分天下列国、州郡,将天上的星宿分别匹配于地上的不同区域,或者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

明代以前的分野星象图基本以“三垣二十八宿”来划分星象及对应的地理区域,各家虽略有差别,但总体较为固定。

《诗经图谱慧解》中绘有《十五国星次纪候图》,其中有“斗牛分野吴越之地扬州之域”的注解。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紫微垣与北斗七星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紫微垣与北斗七星

古代天文基础知识:紫微垣与北斗七星三垣二十八宿丁绵孙《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基础知识》:“古人将北极星周围邻近的星座,用想象的线条联系为三个星空区,各区都以东西两藩的星绕成墙垣形式,故取名为三垣,作为天宫中天帝的官署。

”三垣分别为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

紫微垣在北天极中央。

太微垣位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在北斗之南,轸宿和翼宿之北。

天市垣位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

在房宿和心宿东北。

其中,轸、翼属二十八宿之南方朱雀七宿,房、心属东方苍龙七宿。

古人认为,恒星相互间位置恒久不变,所以利用它们作为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的位置和特殊天象出没的方位。

经过长期观测,选择天球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恒星作为坐标。

因为这二十八组恒星环列在日、月、五星四方,很象日、月、五星的栖宿地,所以称作二十八宿。

太微、天市两垣,就在紫微垣和二十八宿之间。

如图所示,太微垣在北斗南,星宿、张宿、翼宿和轸宿以北。

房宿、心宿、尾宿、箕宿和斗宿等以北的天区为天市垣。

这幅图比较简单直观,但需要注意的是,它是一张天空俯瞰图,不是地球观测的视角。

【紫微垣】紫微垣以北极星为中心,包括北天极附近的天区,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史记·天官书》所称之“中宫”。

或曰紫微宫。

《宋史·天文志》:“紫微垣在北斗北,左右环列,翊卫之象也”,“极星之在紫垣,为七曜、三垣、二十八宿众星所拱,是为北极,为天之正中。

”紫垣,就是紫微垣,古人认为是天帝所居。

前文例举之古代曾为极星的右枢、北极二、北极五、勾陈一等,都在紫微垣中。

从星图可见,比较明显的就是以官名命名的左右垣十五星。

垣中有北极五星、勾陈六星、五帝内座、御女等星,阊阖门外正对的是“帝车”之北斗七星。

紫微垣共有三十九个星座:北极(五星)、四辅(四星)、天乙(一星)、太乙(又称太一,一星)、左垣(又称东垣、东藩,八星)、右垣(又称西垣、西藩,七星)、阴德(二星)、尚书(五星)、女史(一星)、柱史(一星)、御女(四星)、天柱(五星)、大理(二星)、勾陈(六星)、六甲(六星)、天皇大帝(一星)、五帝内座(五星)、华盖(七星)、杠(九星)、传舍(九星)、内阶(六星)、天厨(六星)、八谷(八星)、天棓(五星)、内厨(二星)、文昌(又名司禄,六星)、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天床(六星)、太尊(一星)、天牢(六星)、太阳守(一星)、势(一星)、相(一星)、玄戈(一星)、天理(四星)、北斗(七星)、辅(一星)、天枪(又名天钺,三星)。

你知道北极星,斗母元君和北斗七星之间的关系吗?

你知道北极星,斗母元君和北斗七星之间的关系吗?

你知道北极星,斗母元君和北斗七星之间的关系吗?北斗星周年绕北极星旋转。

中国古代已十分重视北斗七星,《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

”皇帝坐著北斗七星视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

古人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

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斗柄西指,天下皆秋。

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攻略北斗七星,是指大熊座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耀光七星。

古代中国人民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北斗星由七颗亮星组成,形似斗勺,易于辨认。

它的勺头两颗星叫“指极星”,指向北极星,可以帮助我们在夜间辨认方向。

北极星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

可以通过先寻找北斗七星,再通过北斗七星来找到北极星。

北斗七星属大熊星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

这七颗星中有6颗是2等星,一颗是3等星。

通过斗口的两颗星(天枢,天璇)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就找到了北极星。

北斗七星君北斗七星君是道教崇奉的七位星神,<星经>云:“北斗七星,主天子寿命,也主宰相爵禄之位。

”后民间流行“北斗主生,南斗主死”的说法,道教吸收后将北斗七星神格化,成为司命主寿的七位星君。

《上清经》云:北斗七星,第一天枢宫,为司命星君;第二天璇宫,为司禄星君;第三天玑宫,为禄存星君;第四天权宫,为延寿星君;第五玉衡宫,为益算星君;第六开阳宫,为度厄星君;第七摇光宫,为慈母星君,总称七司星君。

专门奉祀北斗星君的庙宇称北斗星君庙。

因北斗专掌生存,故民间又称为“延寿司”。

斗母元君斗母元君,简称斗母,是道教崇拜的女神。

道教说他是北斗众星的母亲,原来是龙汉年间的周御王的妃子,名叫紫光夫人。

由於一个春天在花园游玩有感悟,生下九个儿子。

在道教中,斗母崇拜十分普遍,许多道教宫观都建有“斗母殿”、“斗母阁”,专门供奉斗母。

她的形象是三只眼,四个头,八只手,手中分别拿著太阳、月亮、宝铃,金印,弯弓,矛,戟等作战兵器或法器。

中国古代星空区划之星官、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星空区划之星官、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中国古代星空区划之星官、三垣、四象、二十八宿中国古代为识星辰和观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

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

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

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类似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星空区划星官中国古代的星空区划历史悠久,在方法上也自成一体,早在殷周之际就有了将赤道附近的恒星划分为二十八宿的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还有较为详细的对亮星的分群和命名,但当时列国割据,各成一体。

到西汉时,才趋向统一,并形成较完整的系统。

《史记·天官书》就反映了当时的区划情况。

中国古代划分星空的基本单位"星官",也就是把相邻的恒星组合在一起,构成各种图案,并分别取一个名字,称为星官。

若干小星官又可合成大星官。

后来,星官不仅指星群,同时也指天区。

主要的大星官就是三垣和二十八宿,在唐代《步天歌》中,三垣和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区划体系。

三垣指北天极附近的三个较大的天区: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紫微垣包括天北极周围天区,大体相当于拱极星座;太微垣包括紫微垣与二十八宿之间的狮子座、后发座、室女座、猎犬座等天区;天市垣包括相应的蛇夫座、巨蛇座、天鹰座、武仙座、北冕座等天区;二十八宿主要位于黄道区域,之间跨度大小不均,且分为四大星区,称为四象。

三垣三垣是北天极及周围三个较大的天空区域,即紫微垣、太微垣和天市垣。

每垣内含若干星官,都有东、西两藩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称之为"垣"。

唐代《开元星经》辑录的《石氏星经》中就有紫微垣和天市垣,说明这两垣在春秋战国时就有了。

而太微垣之名则出现较晚,《史记》中虽有此相当的星官,但未命名"太微垣",直到隋唐才正式有"太微垣"之名。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位居北天中央,故又称中官或紫微宫。

我国古代把天空裏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

我国古代把天空裏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

我國古代把天空裏的恒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

所謂的“垣”就是“城墻”的意思。

“三垣”是“紫微垣”,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行政機構;“天市垣”象徵繁華街市。

這三垣環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

在“三垣”週邊分佈著“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一隻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

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相也隨著季節轉換。

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朱雀、玄武(黑色的龜蛇,武是龜蛇之意)、青龍、白虎又分別代表了四方的二十八宿,龍是東方的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這七宿的形狀又極似龍形,從他們的字義上就可以看出來,角是龍的角,亢是頸項,氐是本,而是頸根,房是膀,是脅,心是心臟,尾是尾,箕是尾末。

還有在龍心的部分,有人稱之為‘大火’的,跟晴雨有關,又因為青龍屬木,所以也是木星當年的年太歲。

而在道教興起之後,這些四靈也被冠上了人名,便於人類稱呼,青龍叫‘孟章’,白虎叫‘監兵’,朱雀稱‘陵光’,玄武為‘執明’,而在眾多的朝代中也有一些君主取青龍來做自己的年號,如三國的魏明帝就是一例,而史記中也有關於夏朝是屬於木德的朝代,所以他有‘青龍生於郊’的祥瑞之兆的記載。

農曆的二月初二,民間稱“二月二,龍抬頭”,象徵著春回大地,萬物復蘇。

天上“龍抬頭”的同時,春天也慢慢來到了人間,雨水也會多起來,大地返青,春耕從南到北陸續開始。

民間諺語有:“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之說,把二月初二定為“春龍節”。

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

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的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

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

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

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星象图与北斗七星图(转)连云港地区近几年发现了多处原始先民祭祀使用的古星象图岩画。

在这些星象图岩画中,北斗七星又是常见的图案内容之一。

岩画中的北斗七星图象,是先民对天体北斗七星的崇拜的一种表现形式。

首先,我们先了解以下星象图岩画中的北斗七星图案情况:刘志洲山南,(图一)小哑巴山东南坡的一个大岩石上,七个排列有序的石穴组成了北斗七星图案1。

刘志洲山夹山口的东北方向,小姐洞前面(小姐洞面向南),在一个突起的岩石上排列有七个石穴,构成北斗七星图案,在这个北斗七星的前面有一个祭祀用的呈长方形的石坑2。

将军崖岩画中的北斗七星,(图二)在第二组星象图中的三个太阳的上方,也是在这组岩画的最北部3。

以上讲述的三处北斗七星岩画,结合其制作工艺和周边发现的古文化遗迹,综合来看,都是我们先民崇拜天体的祭祀场所。

那么,北斗七星是一个什么样的星座呢?原始先民对它有什么样的认识呢?在民俗中它的内在涵义又是什么呢?北斗七星俗称“星”,是人类较早熟悉的星宿之一。

由七颗个体星组成,分别为天、天旋、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因悬挂在北方天空,七颗星构成斗形而得名(图三)。

从全国目前发现的各个时代的北斗七星图案来看,北斗形象都是用连线将七个圆窝(圆点)相连成斗形。

目前,有关资料显示全国远古岩画中的北斗七星图案并不多见,只有内蒙古赤峰市发现一处。

此北斗七星岩画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白庙子山中,属新石器早期。

岩画在岩石面北部,北斗七星的总长度为119厘米,最大星穴直径6厘米、深度5厘米,每颗星体形状似倒放的馒头,外大、内小,星体表面圆润、光滑,并有自然色包浆4。

除此之外,其余发现的几处都在连云港市地区。

北斗七星发展到汉代,在汉画像石中大量出现,说在汉代民间就已经广泛流行北斗七星的崇拜,其时在天文学中已具有重要的价值。

北斗星在我国古代“观象授时”的天文学史上,具有十分特殊的科学价值。

北斗星在茫茫的天空中,总是围绕着北极星做永恒的运转,这一自然现象已经被古人所关注,我国很早就运用北斗来指示方向和确定季节。

《夏小正》载:“正月,初昏斗柄县(悬)下”,“六月,斗柄正在上”,“七月,斗柄县在下则旦”5,它反映夏代的实际天象。

在战国时期的《鶡冠子·环流第五》载:“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6”把北斗的斗柄和一年四季相连起来。

《夏小正》是中国最早的历法,是以北斗为中心的。

实际上我国使用北斗的历史要远远早于夏代。

从战国到汉代,北斗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历法仍然以北斗来确定季节。

《史记·天官书》载:“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皆系于斗。

”张衡云:“……一居中央,谓之北斗,四布于方个七,为二十八舍……”7。

由此可见,北斗是古代天文学家预报季节时令所观测的重要星座之一。

综前所述,北斗除了在天文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外,更为重要的则是它们形象地反映古人崇拜北斗星神这一社会风俗。

从远古岩画到汉画像石中的北斗星,除了用科学的观点去解释,我们还应看到它丰富的内在涵义和社会意识。

纵观岩画和汉画像石中的星象图,这些画像并非是科学意义上的天文星象图,大多都是选取一些局部,与人类有紧密关系的,有一定“使用价值”的星象图加以刻画。

它们是零散的,不够准确的,但是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这些天文星象图主要反映的是我们先民的社会意识,是人文科学性质的文物,并非严谨的科学产物。

北斗七星的排列与现实中并不一致,但是数量相同,它们并非是简单的星象描述,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一个古老时代的民俗观念。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拜祭北斗七星呢?下面我们就从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中,来探寻拜祭北斗七星的内在含义。

首先,在文献资料中寻觅它的踪迹。

《汉书·天文志》记载:“……有流星从东南入北斗,……狱死”8。

《后汉书·天文志》云:“……流星如月……抵北斗魁,有所伐杀”9。

这些文献资料,充分说明汉代人把北斗星视为主寿夭,杀伐之神。

这也就是后来道教宣扬的“南斗注生,北斗主死”之说的来源,正是因为北斗掌管生杀大权,所以后来人称北斗为“鬼官”。

《吴志·周瑜》记载:“命道士于星辰下为之请命”10。

这里的星辰是指北斗七星,也说明了汉代的丧葬习俗中确实流行为死者“请命”,而拜祭北斗气星的仪式。

汉代这种拜祭北斗的葬俗,对后世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现在有一些地区,民间仍然保留了丧葬习俗中拜祭北斗鬼官的踪迹。

如海州民间,至今还保留为死者“做七”的仪式。

在人死亡后,每隔七日祭奠一次,称之为“做七”,海州又称“冥七”、“七单”,供养亡人的供桌又称“七桌”。

直到七七四十九日为止,称为“尽七”11。

一般人认为这和佛教与习惯有关,但是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考索·七七》云:“惟《临淮新语》谓始死七日,冀其一阳来复也。

祭于来复之期,即古招魂之义,以生者之精神,招死者之来爽。

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复,即不复也,生者亦无可如何也,此说最通。

”12如今人们已经淡忘了其中的缘由,然而,在“做七”的仪式中人们却总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虔诚。

这种“做七”的葬俗仪式,其实就是拜祭北斗——一种祈求鬼官北斗神保佑死者灵魂升天的遗风。

《汉书·郊祀志》云:“后莽又凑言:‘……分群神以类相从为五部,兆天坠之别神:中央帝黄灵后土畴及日庙,北辰,北斗,填星,中宿中宫于长安城之未坠兆;……’。

奏可,于是长安旁诸庙兆畴甚盛矣”13。

《后汉书.祭祀上》云:“二年正月,初制郊兆于雒阳城南七星,......北斗在北道之西,皆别位 (14)《后汉书·祭祀上》云:“陇、蜀平后,乃增广郊祀,……日、月、北斗共用牛一头,四营群神共用牛四头,凡用牛五头”15。

从上可知,汉代确实盛行过拜祭北斗的风俗,但此习俗并非为汉代所独有,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前面我们已经论述了。

其次,在考古发掘中寻觅它的踪迹前面论述了全国所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址中出现的北斗七星,下面我们就以汉画像石为例来探讨北斗七星的内涵。

此类的北斗七星图案,在汉代汉画像石中经常出现。

汉画像石本身就是汉代人用于墓葬、祠堂的建筑材料,上面的刻画都是汉代丧葬、祭祀风俗的反映。

自然也就是与汉代的社会风俗紧密相关。

也就是说,汉画像石就是汉代丧葬和祭祀风俗的产物,是属于民俗文化的范畴。

而民俗文化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化,有明显的功利性。

汉代人将北斗七星刻在汉画像石墓的顶部,说明汉代丧葬习俗中墓顶为天空,北斗七星为天空上重要的星象。

同时它又是被看成是星象神而加以拜祭的。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中,(图五)就有人物跪拜北斗神的场面。

画中刻画的北斗七星相连,其中的“魁”四星组成车舆,斗柄三星组成车辕,北斗车中乘坐一神人,在北斗车前有四人,二人跪二人立,画面右边又有一人骑马,一人拉马,均面向北斗行驶16。

很明显,这组画面正是汉代人拜祭北斗神的场景。

河南南阳、江苏徐州、山东等地的汉画像石中都有北斗七星的图案(图六)。

这再次证明汉代的丧葬习俗中存在拜祭北斗的习俗。

那么,汉代为什么要在墓葬中刻画北斗呢?因为古人把北斗看成是人类“主寿夭”之神。

人们想让死者的灵魂升天,就必须祈求北斗保佑死者。

所以,汉代人把北斗七星刻于墓室的顶部作为拜祭的偶像。

古人虽然认识到了北斗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那种神秘的自然属性,但是却不能理解其内在的含义,所以人类便很早就拜祭北斗为神星。

古人是为了祈求北斗星神保佑农业的丰收,就必然要进行一系列的仪式来拜祭北斗星神。

汉代除了仍保留着远古流传下来的北斗星自然崇拜形式之外,还出现了社会化的人神偶像的崇拜。

如文献记载,东汉时期黄帝为北斗神。

《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始开图》云:“黄帝名轩辕,北斗神也……”17。

人神化之后的北斗星逐渐走上世俗化的道路,而北斗被人神化、世俗化的过程中,社会职能也日益增多《重修慰书集成》卷六《河图帝览嘻》云:“斗七星,富贵之官也。

其旁二星,主爵禄。

其一星,主寿夭”18。

《史记》亦认为北斗“以齐七律”。

正是因为北斗神的社会功能日益复杂化,所以,在汉代的生活中崇拜北斗的行为无处不在。

说明北斗星在汉代已经成为一个神圣的庞杂的神袛。

也就是说,北斗在汉代是一位受到特别崇拜的“万能之神”。

这种古老的习俗,随着历史的变迁,早已面目全非。

但是,我们现在仍能追寻它残留下来的或多或少的踪迹。

人们还在无意识的继承和延习着这中习俗,这种现象称为“集体无意识”。

北斗七星,由七颗星组成,其中的“七”它的含义很神秘,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七”广泛地出现在各个领域中,就是我们大家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七”是一个带有浓厚神秘色彩的定数。

“七”比其它的数字神秘得多,其它的神秘数字出现较晚,人们也多少知悉其中的奥秘。

唯有“七”这个数字在古籍中频繁出现,涉及事物的范畴较广,包括时间、灾难、祸福、人命等大事,这些都带有原始的神秘性,给人们遗留下一串难以解答的千古之迷。

下面就简单探讨以下关于“七”的情况。

“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有人日之称,传说始于西汉东方朔,人日习俗盛行于南北朝,常见于南北隋唐时,宋以后很少见,明清逐渐消失。

南朝《荆梦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

19”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天生地植·人日》:“东方朔曰: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猪,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皆晴明温和,为番息安泰之候,阴寒惨烈,为疾病衰竭。

20”东方朔为人和六畜、五谷在正月初一到初八中定为“本命日”,“本命日”的天气好坏,决定他们的生长的盛衰,正月初七是人类的“本命日”——人日。

那么为什么人日定为初七呢?东方朔没有说明。

这“本命日”中只有人日流传后世,其他的日没有人再提起。

在人日这天,要“以七种菜为羹……登高赋诗。

”这种热烈庆祝的人日,到北魏时已经无人知道他的来历。

《北史·魏收传》:“魏帝宴百僚,问何故名人日,皆莫能知。

收对曰:‘晋仪郎懂勋《答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七日为人。

’”21从上面的回答,我们不难看出,就连当时的晋人懂勋也只知道七日为人日。

回顾前面的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定正月七日为人日是和北斗七星为鬼官——“主寿夭”之神有关。

海州有一种风俗,在正月初七的那天,不孕妇女要到有“男根”(海州地区原始生殖崇拜的遗址很多,均是人工制作的石柱,形似男阴,称之为“石祖”)的地方祭拜,她们是早上天不亮从家中不调头跑到“男根”前磕一个头,用手摸或用衣服罩着男根,以此祈求“男根”的感应,希望能怀孕22。

由此看来,在我们祖先的眼里,人与七日是紧密相连的,而且其它的东西和七日无缘。

七日——大难日:“七也者,祸之阶者也”(《太玄·玄图》)。

在古代尤其是先秦的记载中,七日往往是大灾大难,祸患的期限,也可以说是极限。

过了七日就要发生变化,要么福星高照,迎来吉祥,要么就是极凶,甚至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