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故事
![北斗七星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fce23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e.png)
北斗七星故事北斗七星,又称斗柄七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七颗星星,位于天空中的北斗,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重要星宿。
北斗七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被赋予了许多神话故事和文化内涵。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杨戬的英俊少年。
杨戬是一位有着高尚品德和勇敢心的年轻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传奇故事。
有一天,杨戬在一次狩猎中迷路了,他在茫茫的森林中迷失了方向,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山谷。
在山谷中,杨戬遇到了七位身披金甲的神仙,他们就是北斗七星的星君。
这七位星君每个人都有着独特的能力和责任,他们以星宿的形式镇守在天空中,保护着人间的安宁和和平。
杨戬向七位星君求助,希望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七位星君对杨戬的勇敢和善良印象深刻,于是他们决定帮助杨戬。
他们告诉杨戬,只要能够找到北斗七星,就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于是,七位星君化作七颗明亮的星星,指引着杨戬找到了回家的路。
从那以后,北斗七星成为了人们在夜晚中的指路明灯,也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神话传说。
人们常常在夜晚仰望星空,寻找北斗七星的身影,希望能够得到七位星君的庇佑和指引。
北斗七星的故事,不仅仅是一则神话传说,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部分。
北斗七星象征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希望,也代表着勇气和善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北斗七星被赋予了许多美好的寓意,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信仰和力量源泉。
如今,虽然人们已经掌握了现代化的导航技术,但北斗七星依然是人们心中的神话传说和文化符号。
每当夜幕降临,人们仰望星空,寻找北斗七星的身影,感受着七位星君的神奇力量和守护之情。
北斗七星的故事,将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中永恒的符号和传说。
北斗七星的故事告诉我们,勇气和善良是永恒不变的价值观,信念和希望是人们前行的力量。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北斗七星都是人们心中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祝愿。
让我们在每一个星空下,都能够感受到北斗七星的光芒,感受到七位星君的守护和祝福。
愿北斗七星的光芒,永远照耀着人间的美好和希望。
北斗七星的由来
![北斗七星的由来](https://img.taocdn.com/s3/m/6b2da12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2.png)
北斗七星的由来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由第一天枢、第二天璇、第三天玑、第四天权、第五玉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七颗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看起来像一把装水的勺子。
故而得名。
第一至第四颗为勺子头,古代叫魁,第五至第七为勺子柄,古代叫杓,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会出现于北半球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
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传说这个北斗七星是帝车,据说天帝坐着帝车巡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
据《史记·天官书》记载:“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方,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
从“天璇”沿着“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距离,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
这个北极星就是天帝所在的星宫,也就是古人常说的紫微星。
古人非常聪明,常常夜观天象,希望通过天象来得到启示。
比如常常出现的自然灾害、旱灾、水灾,是表示老天在惩罚无道的昏君,是君主不贤明所致。
又比如,这个北斗七星像一把勺子用来分春夏秋冬。
所以古人也造出了一个司南,司南上面不是也是个勺子啊。
这就是最早的指南针,用来分辨东南西北的。
据说黄帝战蚩尤的时候,九天玄女给黄帝造出了指南车才冲出了蚩尤的迷雾阵,并最终打败蚩尤的。
在“开阳”附近有两颗很小的伴星,叫“辅”,一个叫“弼”,辅星能清晰可见,弼星已经隐匿起来,很难看见。
所以古人又将北斗七星和辅弼两星合称北斗九星。
分别命名为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与左辅、右弼。
民间流行“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说法,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瑶光宫破军星君。
北斗七星随季节变化原理
![北斗七星随季节变化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a7dcf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9.png)
北斗七星随季节变化原理一、引言北斗七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天象,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北斗七星是指北斗星群中的七颗主要恒星,它们分别代表着古代中国的七个方位。
随着季节的变化,北斗七星的位置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导致的。
本文将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角度解析北斗七星随季节变化的原理。
二、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因此我们可以观测到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形成昼夜交替的现象。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行一周的运动。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365.25天,也就是一年的长度。
三、北斗七星的位置北斗七星位于北天的天幕中,它是由七颗恒星组成的星群。
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我们可以确定北方的方位。
其中最明亮的两颗星分别是勺柄和勺头,它们的位置相对稳定,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偏移。
而其他的五颗星则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有一定的位置变动。
四、北斗七星随季节变化的原理北斗七星随季节变化的原理可以通过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来解释。
当地球自转时,我们看到的星空会有所变化。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略有倾斜,所以当地球公转到不同的位置时,太阳的高度角也会发生变化。
这就导致了北斗七星的位置相对于地平线的高度角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地球公转到不同的位置,太阳的高度角也会有所变化。
在春秋季节,太阳的高度角较低,北斗七星相对较低,接近地平线。
而在夏季,太阳的高度角较高,北斗七星相对较高,离地平线较远。
在冬季,太阳的高度角又会逐渐降低,北斗七星也会逐渐降低,接近地平线。
因此,北斗七星随季节变化的原理可以总结为:地球自转和公转导致太阳的高度角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北斗七星相对于地平线的位置。
五、北斗七星在古代文化中的意义北斗七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北斗七星是导航的重要标志,古代航海家和旅行者常以北斗七星为导航工具,帮助他们确定方向。
此外,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北斗七星还与吉祥、长寿等寓意联系在一起,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天文科普知识:北斗七星
![天文科普知识:北斗七星](https://img.taocdn.com/s3/m/a3c5a602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3.png)
【导语】⼩学上⾃然课的时候,⽼师就讲过如何辨识北⽃以及如何⽤北⽃找北极星。
下⾯是分享的天⽂科普知识:北⽃七星。
欢迎阅读! 【北⽃七星指的是什么】 “北⽃七星”不是星座(constellation),⽽是星群(asterism),它们位于⼤熊座(UrsaMajor),因为排列的形状酷似⼀个⼤勺⼦,所以西⽅称其为BigDipper(意为“⼤汤勺”)。
我们中国⼈要有⽂化得多,古代中国⼈感觉它像个“⽃”(⼀种舀酒的容器),⼜位于北⽅天空,所以我们叫它“北⽃”。
有机智的朋友要问了,那有没有南⽃啊?⾃然是有的,在黄道附近有个星座叫⼈马座,⼈马的腹部有六颗亮星被古代中国⼈称为南⽃,并且划为⼆⼗⼋宿的⽃宿。
【北⽃到底有⼏颗星呢】 ⼤体说来,北⽃七星有两颗星和北极星近乎在⼀条直线上,其中距离北极星较近的那颗的中国星名叫天枢,较远那颗叫天璇,然后顺时针⽅向依次是:天玑、天权、⽟衡、开阳、瑶光,这些名字最早见于汉代纬书《春秋运⽃枢》,在西⽅天⽂学⾥它们的编号依次是:⼤熊座α、⼤熊座β、⼤熊座γ、⼤熊座δ、⼤熊座ε、⼤熊座ζ和⼤熊座η。
【为什么要提北⽃到底⼏颗星这个问题呢】 因为古代中国⼈有个坏⽑病,喜欢瞎凑数字。
例如明明⼀年四季,但为了迎合五⾏学说,⾮要在夏和秋之间挤出⼀个第五季,叫做长夏。
这不,古代中国⼈认为七个这个数字不怎么好,所以就额外给北⽃加了两颗星,分别叫辅星和弼星,《宋史•天⽂志》中记载:“第⼋星⽈弼星,在第七星(按,即瑶光)右,不见;第九星⽈辅星,在第六星(按,即开阳)左,常见”。
开阳(⼤熊座ζ)旁边确实有⼀颗4等星(⼤熊座80),通常就把这颗星称作辅星。
辅星在古代除了占星⽤途之外,还被中外军队⽤来测试⼠兵的视⼒。
因为辅星距离开阳11⾓分(⾓分和⾓秒都是天⽂学上常⽤的单位,1⾓分是1/60度,1⾓秒是1/60⾓分,距离11⾓分的意思就是以⼈眼为顶点分别引两条射线各指向开阳和辅,形成⼀个锐⾓,这个⾓的度数是11/60度),视⼒不好的⼈没法把这两颗星分辨开。
北斗七星选基法指标包括
![北斗七星选基法指标包括](https://img.taocdn.com/s3/m/cdd9ad7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5c.png)
北斗七星选基法指标包括
北斗七星是指天空中的七颗亮星,古人用这七颗星的位置和亮度来辅助导航,被誉为"天上的地标"。
而北斗七星选基法,则是利用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特定的位置组成的图案,来辅助人们确定方向,这对户外探险和野外生存非常有帮助。
北斗七星的七颗星分别是:辅星、角宿一、角宿二、亢星、氐星、房星和心宿二。
这些星系在天空中的位置和亮度都有一定的规律,使得我们可以用它们来判断方向。
选基法就是利用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即角宿一和辅星来判断方向。
具体方法是,在夜空中找到北斗七星,将角宿一和辅星连成一条线段,然后在这条线段上往上延伸五倍的距离再往上延伸一个与之相等长度的线段,连接这两条线段的交点,就是南北方向上的基准点。
这个点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北极星”,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方向,帮助我们进行标定、切割树枝等野外任务。
北斗七星选基法的指标包括:星象清晰度、判断方向准确度、计算方便度、推荐度和实用价值等。
选基法需要在夜晚依据星象位置进行判断,因此星象清晰度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对于实用性也有要求,判断方向准确度和计算方便度都需要注意。
如果选基法不太容易掌握或操作困难,它的推荐度就会降低。
综合考虑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北斗七星选基法,提高野外生存和探险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导航方法,北斗七星选基法在很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户外探险、野外生存、军事等等。
只要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注意一些细节和操作技巧,就可以灵活、准确地使用这项技术,让我们的野外生存变得更加安全便利。
诗词中的天文学——北斗七星
![诗词中的天文学——北斗七星](https://img.taocdn.com/s3/m/bdcc474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8.png)
诗词中的天文学——北斗七星【成语说】北斗转了向,星辰移了位,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后也泛指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天文说】北斗七星并不是静止不动的。
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我们看到北斗七星也在不停地转动,有时高悬于空,有时处在地平线附近;有时在东,有时在西。
我们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一昼夜,公转一周是一年。
所以,居住在地球上的我们看到日月星辰转动一周也是一昼夜,这被称作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不仅如此,我们看到日月星辰还会进行“周年视运动”,即一周年转动一周。
北斗七星作为一个星宿,当然也存在这两种运动。
文/赵之珩在北半球的夜空中,“北斗七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志。
因为北斗七星所处的纬度较高,在我国北方常年可见,而且组成它的七颗星非常明亮,构成的形状又十分独特,所以一年四季人们只要一抬头就很容易找到它。
由于北斗七星离北天极不远,因此它像整个星空的“灯塔”一般,是指路的明星,也是人们认星的向导。
斗转星移35晚间,如果我们去到一个光污染较少的地方,找到北斗七星,在同一个晚上的不同时间进行观测,就会发现它好似北方的一座大钟,不停地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每小时转动15度,24小时就转过了360度,这就是它的“周日视运动”。
如果你比较有恒心,也可以在一年中不同日期的相同时间观测北斗七星。
这样你会发现在这一整年中,北斗七星也在沿逆时针方向运行,一年转一周,形成了“周年视运动”。
由于周年视运动,北斗七星每个季节“斗柄”的指向都不同。
于是古人云:“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由此可知,“斗转星移”的背后其实是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和周年视运动。
斗转参横【成语说】北斗转向,参(shēn)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
【天文说】我们已经知道由于天体的视运动,天上的星辰都会随时间而转动。
那在这个成语中,为什么“北斗转向,参星横斜”就表明天快要亮了呢?首先,“斗转”只是表明时光流转,真正指示了天色将明的是“参横”。
北斗七星的斗柄依次指向
![北斗七星的斗柄依次指向](https://img.taocdn.com/s3/m/a8c6da5f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7.png)
北斗七星的斗柄依次指向
春季斗柄指东,夏季斗柄指南,秋季斗柄指西,冬季斗柄指北。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区别:小熊座中的七颗恒星称小北斗;帝星在小熊座,北斗在大熊座,所谓斗为帝车。
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ζ、η,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分别把它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些,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
北斗七星诗歌
![北斗七星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cda33f4c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3.png)
北斗七星诗歌
北斗七星诗歌如下:
1、哥舒歌
[唐] 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2、杂歌谣辞。
古歌
[唐] 沈佺期
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
水精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
玉阶阴阴苔藓色,君王履綦难再得。
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秋月光。
燕姬彩帐芙蓉色,秦子金炉兰麝香。
北斗七星横夜半,清歌一曲断君肠。
3、七月五日阅邸抄知闽马尾基隆有警
[清] 李望洋
海外音书断几年,南天又报起烽烟。
彼苍偏抑英雄志,吾道难期遇合缘。
北斗七星光渐动,东瀛一岛势孤悬。
自来中外皆遵约,何意西人启衅先。
4、立秋后七日省中夜直
[清] 吴俊
北斗七星低可扪,禁城钟鼓动黄昏。
心悬连日羽书至,坐觉一更草露繁。
烛花然梦弄孤耿,秋树语风多暗喧。
楼角迢迢转河汉,揽衣不寐欲忘言。
5、斗山子王深父作石屏记为老夫书其文甚佳采记中语作五诗致谢(其五)
[宋] 戴复古
细读石屏记,多君才思清。
南山数峰碧,北斗七星明。
风土钟奇秀,文章到老成。
待看黄鹄举,唾手取功名。
北极星北斗七星北斗星课件
![北极星北斗七星北斗星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cc331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6.png)
加强国际合作
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合作,共 同推进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保护
和可持续发展。
提高公众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北极 星和北斗七星保护的意识和参与
度。
创新科技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卫星遥感 、大数据等,加强对北极星和北
斗七星的监测和管理。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Y
北极星北斗七星北斗 星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概述 •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观测 •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传说和故事 •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科研价值 •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保护和可持续发
展
REPORT
CATALOG
星图
使用星图可以帮助你确定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位置 ,以及了解它们在夜空中 的运动轨迹。
夜间观察
在夜间进行观察是观测北 极星和北斗七星的基本要 求,选择一个黑暗的环境 可以更好地观察到星星。
观测时间和地点
时间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在夜空中出现 的时间较长,但最佳的观测时间 是在晚上7点到凌晨1点之间。
地点
在流行音乐和文学作品中,北极星和北斗七星也经常被用作主题和灵感来源,如 歌曲《七星高照》等。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4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的科 研价值
天文学的研究价值
恒星演化研究
北极星和北斗七星作为明亮的恒星, 对于研究恒星的演化过程、星系的形 成和演化等天文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https://img.taocdn.com/s3/m/41baea771711cc7931b716be.png)
北斗七星(中国古代北斗星官中的七颗星)北斗星(北斗七星)一般指北斗七星(中国古代北斗星官中的七颗星)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
古代汉族人民把这七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从斗身上端开始,到斗柄的末尾,按顺序依次命名为α、β、γ、δ、ε、δ、ε,中国古代汉族天文学家分别把它们称作: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从“天璇”通过“天枢”向外延伸一条直线,大约延长5倍多些,就可见到一颗和北斗七星差不多亮的星星,这就是北极星。
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君。
《史记·天官书》:“辅星明近,辅臣亲强;斥小,疏弱。
”《晋书·天文志》:“辅星傅乎开阳,所以佐斗成功,丞相之象也。
七政星明,其国昌,辅星明,则臣强。
”宋何薳《春渚纪闻·歙山斗星砚》:“石色正天碧,细罗文中涵金星七,布列如斗宿状,辅星在焉。
因目之为斗星砚。
”明何景明《告咎文》:“又使北斗以振纪兮,命辅星以佐之。
”开阳是个著名的双星,它的伴星(大熊80)中国古代专名“辅”,与主星角距:11'49",亮度3.95等。
古时候军队测试士兵的视力就曾经用过这对双星,中国和外国都有军队用过它。
辅星即大熊座80,是大熊座δ(开阳)的伴星,又称左辅。
有许多人把这颗辅星用在测试视力,如能分辨出这颗辅星,视力就达到了1.5了。
北斗七星属大熊座的一部分,从图形上看,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尾巴。
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https://img.taocdn.com/s3/m/55d89ece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06.png)
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
01 星象简介
03 纪历 05 星座方位
目录
02 文献记载 04 天文数据 06 其它相关
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星组成的。这七颗星像是古代舀酒的斗 形,故起名北斗七星。
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古曰“杓”。北斗七星 是天地秩序的制定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都是随北斗指向而来临。
星象简介
北斗七星示意图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它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又称作瑶光)七颗星组成,因北斗七星曲折如斗,故而得名。北斗七星是属于紫微垣的一个星官。据《晋 书·天文志》记载,枢为天,璇为地,玑为人,权为时,衡为音,开阳为律,摇光为星。在七颗星中,“玉衡” 最亮,亮度几乎接近一等星。“天权”最暗,是一颗三等星。其它五颗都是二等星。在“开阳”附近有一颗很小 的伴星,叫“开阳辅”或“开阳增一”。
北斗星旋转对应一日一月一年在地球上观察,以北天极为中枢划分为子、丑、寅、卯等12宫的空间区位,北 斗七星绕之而旋转,其每月、每日、每时所现天象,如同时钟之时针、分针、秒针各自的规律移转,而太阳每日、 每年,月亮每日、每月的周期性变化的天象也有钟表历法的作用。古人通过对这一日月时、北斗星等运行规律性 及循环周期,抽象出十天干十二地支来纪历。
北斗七星君(古人认为北斗主死,南斗主生)
民间流行“北斗主死,南斗主生”的说法,道教称北斗七星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宫,即:天枢宫贪狼 星君、天璇宫巨门星君、天玑宫禄存星君、天权宫文曲星君、玉衡宫廉贞星君、开阳宫武曲星君、摇光宫破军星 君。
同时,道教的《北斗经》又说,根据人的出生时辰,人们的生命被分属于七个星君所掌管:“贪狼太星君, 子生人属之;巨门元星君,丑亥生人属之;禄存真星君,寅戌生人属之;文曲纽星君,卯酉生人属之;廉贞纲星 君,辰申生人属之;武曲纪星君,己未生人属之,破军关星君,午生人属之。”各人根据自己的生辰,即可找到 自己的主命星。
北斗七星文化价值观
![北斗七星文化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5ef5f14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a0.png)
北斗七星文化价值观
北斗七星作为中国文化和天文学中的重要象征,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观。
以下是关于北斗七星文化价值观的列表:
1. 群体合作
北斗七星是由七颗恒星组成的群体,其间的运动协同、默契配合,象征着群体合作的重要性。
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团队精神,注重与他人合作,相互支持,实现更大的目标。
2. 指引方向
一般而言,北斗七星指向了北极星的方向,成为了方向的指引者。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找到一个指引者,明确方向,做好规划,不断前行,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
3. 知识延续
北斗七星不仅是北斗导航系统的灵感来源,也是我国古代传统天文知识的代表。
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学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知识积累。
4. 宇宙意义
北斗七星是银河系中的一群星星,它与人们的生命、命运紧密相关。
这启迪我们,凡事要从宏观的角度去思考,顺应宇宙的规律,追求超
越自我的境界。
5. 文化传播
北斗七星贯穿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成为中国文化和文明的重要代表。
这提醒我们需尊重文化传播的长河,保护和发扬传统文化。
6. 神话故事
北斗七星还与中国神话和民间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承载了人们的梦想和幻想,引发着文学和音乐等艺术领域的灵感。
这让我们意识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需要我们不断开拓创新。
在总结北斗七星文化价值观时,我们可以说北斗七星融合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现出了人类文明的智慧和美。
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我们指明了人生路途,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启示。
北斗七星辨别方向的方法
![北斗七星辨别方向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46bd7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7.png)
北斗七星辨别方向的方法
北斗七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七个星宿,被认为是能够指引方向
的神奇存在。
在中国文化中,北斗七星代表着吉祥如意和长寿幸福。
现如今,人们在出行、夜间活动、寻找方向时仍然经常使用北斗七星
来辨别方向。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种辨别北斗七星方向的方法,希望
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先找到北斗七星。
夏季时,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
位置较高,而冬季时则比较低。
北斗七星的末尾是一条直线,该条直
线所指向的方向正好是南北方向。
因此,只要找到北斗七星的“尾巴”,就能确定南北方向。
其次,北斗七星是相对不动的星座,因此当你确定了北斗七星的
位置之后,只需要观察星空中其他星座的位置即可确定方向。
举例来说,如果你想要往东走,那么就需要找到北斗七星的位置,然后继续
向右观察,寻找离北斗七星较近的其他星座,最终可以确定东方方向。
第三种方法就是使用星座之间的位置关系。
北斗七星位于天空中
的大熊座的一角,而大熊座又位于天空中的北部。
因此,在确定了北
斗七星的方向之后,只需要继续寻找大熊座的其他星座,既可确定北
方的位置。
另外,由于北斗七星与天鹰座、天琴座等星座有相对固定
的位置关系,因此在确定了方向后,可以根据这些固定位置关系,更
加准确地辨别出其他的星座和方向。
总之,北斗七星是中国文化中值得珍视的一个符号,我们可以利用北斗七星辨别方向来帮助我们找到正确的方向。
但记住,这种方法只是辅助工具,实际行动中还需要结合地标、地图等信息,才能达到最准确的定位。
北斗七星逆时针旋转的原理
![北斗七星逆时针旋转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db340d5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9.png)
北斗七星逆时针旋转的原理宝子,你有没有抬头看过夜空里的北斗七星呀?那七颗星星就像一把大勺子挂在天上,可神奇了呢。
你知道吗,它们还会逆时针旋转哦,这里面可藏着不少有趣的事儿。
咱先来说说地球这个大圆球。
地球呀,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陀螺,一直在不停地自转。
而且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这就好像你在一个大圆盘上,这个圆盘朝着一个方向慢慢转动。
我们在地球上看天上的星星,就会感觉星星好像在动。
这就好比你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里,路边的树呀、房子呀,看起来像是在往后跑一样。
北斗七星也不例外,地球的自转会让我们看到它在天空中有移动的现象。
那为啥是逆时针旋转呢?这就得讲讲我们在地球上的视角了。
我们站在北半球,地球自西向东转的时候,对于天上的星星来说,就像是我们在围绕着一个中心点逆时针转动。
北斗七星在遥远的星空里,相对位置基本不变,但由于我们地球的这种转动,就使得我们看到北斗七星像是在做逆时针的旋转。
这就像是你站在一个旋转木马的旁边,木马顺时针转,但是你看远处一个固定的灯柱,就感觉灯柱在逆时针转一样的道理。
而且呀,北斗七星的这种旋转还和季节有关呢。
不同的季节,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不太一样。
春天的时候,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夏天呢,斗柄就指向南方;秋天斗柄朝西,冬天斗柄向北。
这就像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给我们画了一个大大的时钟,随着它的逆时针旋转,告诉我们季节的更替。
古代的人们可聪明啦,他们就是靠着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和旋转来判断季节,安排农事的呢。
比如说,当看到斗柄指向东方的时候,就知道春天来了,该播种啦。
有时候,我就会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找个空旷的地方,躺在草坪上,仰望着北斗七星。
看着它慢慢地旋转,就感觉自己好像和古人有了一种跨越时空的联系。
这时候,心里就会充满了对宇宙的敬畏和对大自然神奇规律的赞叹。
这小小的北斗七星,就像一个宇宙送给我们的小礼物,用它的旋转讲述着时间、季节和地球转动的故事。
宝子,下次你也找个机会去看看北斗七星的旋转,感受一下这种独特的魅力吧。
北斗七星的神话故事读后感
![北斗七星的神话故事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ad07a97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e.png)
北斗七星的神话故事读后感
读完北斗七星的神话故事,我就感觉像是在神秘又奇幻的宇宙游乐场里逛了一圈。
以前看北斗七星,就觉得那是七颗亮晶晶的星星,像一把大勺子挂在天上,顶多就是在迷路的时候知道能靠它找方向。
可这神话故事一讲,这七颗星立马就变得鲜活起来了,像是一群有故事的超级英雄。
在故事里,这些星星背后有着各种各样的传奇经历。
有的是因为神仙的法术变成了星星,有的是为了拯救苍生而被安置在天上。
这就好像在告诉我,每一颗星星都不是随随便便在那儿的,它们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默默付出、有着特殊使命的人一样。
我特别佩服古人的想象力。
他们那时候没有望远镜,没有什么高科技,就能对着天上的星星编出这么精彩的故事。
这就好比是他们用想象的画笔,在夜空中描绘出一幅幅神奇的画卷。
而且这些神话故事还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就像传家宝一样,让我们这些后人能知道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对天空就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这个故事还让我觉得,虽然我们现在知道北斗七星是由恒星组成的天体,但是神话故事给它们赋予的人文意义却一点也不逊色于科学解释。
它让我明白,不管是科学还是神话,都是人类探索世界的方式。
神话是用浪漫的想象去解读未知,而科学是用严谨的实证去揭开奥秘。
北斗七星的神话故事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宇宙和古老文化的大门,让我在这个充满幻想与现实交织的世界里畅游了一番,真是太有趣了!。
北斗七星变换规律
![北斗七星变换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f08f8fd0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c.png)
北斗七星变换规律
北斗七星变换规律指的是北斗七星(即大斗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和
形态变化规律。
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北斗七星在夜空中大致呈现出一个“勾”字形状,由七颗恒星组成,其中最明亮的两颗是指向北极星的“指针”。
2.北斗七星每天都会在天空中缓慢移动,因为地球在自转,看起来星
星也在移动。
3.北斗七星的位置随着季节而有所变化,春夏季节北斗七星较低,秋
冬季节则较高。
4.北斗七星也会因为地球公转而经历一个年度周期,一年中它始终在
白天被遮住,只在夜晚才能看到。
5.北斗七星还是天文导航的重要工具,通过观察北斗七星的位置和角
度可以确定自己的方向和位置。
读书笔记摘抄北斗七星
![读书笔记摘抄北斗七星](https://img.taocdn.com/s3/m/43e0485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f.png)
读书笔记摘抄北斗七星在浩瀚的宇宙中,北斗七星以其独特的形状和明亮的光度,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熟知。
它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分别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摇光。
这七颗星星排列成勺子的形状,成为了夜空中一个显著的标志。
在古代,北斗七星不仅是导航的重要工具,也是许多文化和神话故事中的关键元素。
在阅读关于北斗七星的书籍时,我被书中的描述和故事深深吸引。
书中提到,北斗七星在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寓意和象征。
在中国古代,北斗七星被认为是天帝的御驾,象征着权威和指引。
而在西方,它们则与大熊座联系在一起,代表着力量和勇气。
书中还详细描述了北斗七星的天文特性,包括它们的亮度、颜色和距离地球的距离。
这些信息不仅增加了我对天文知识的理解,也让我对这些遥远的天体产生了更深的好奇。
通过观察和学习,我了解到北斗七星的位置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始终围绕着北极星旋转,这为古代航海者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导航工具。
此外,书中还讲述了一些关于北斗七星的传说和神话。
在古希腊神话中,大熊座和小熊座的故事与宙斯和赫拉有关,而北斗七星则是由赫拉的乳汁变成的。
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我对北斗七星的认识,也让我对古代文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到钦佩。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学习到了如何通过北斗七星来定位北极星,这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
书中的插图和图表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这一过程,并且激发了我对天文观测的兴趣。
总的来说,这本书不仅提供了关于北斗七星的丰富信息,也激发了我对宇宙探索的热情。
通过阅读,我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感受到了探索未知的乐趣。
北斗七星,这个夜空中的指南针,将继续引领着我们对宇宙的好奇和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斗七星执教者:刘华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评议者:王素英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奇妙的星空》是北京市朝阳区自主研发的做中学模块,分为春夏秋冬四个板块。
每个板块都以季节星座、标志图形、典型星座的结构呈现。
北斗七星是模块春季星空部分第三课的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认识xx日期北斗七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排列及斗柄朝向;第二部分是指导学生借助北斗七星找寻北极星;第三部分是认识北斗七星的斗柄在一年中和一天中的运动规律。
2.学生情况分析科学探究是基于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展开的。
宇宙内容多是距离学生非常遥远、没有亲身接触过的内容,因此了解学生的前认知基础在天文课教学设计中尤为重要。
现在,我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在二年级语文课上学过“数星星的孩子”,课文内容中有涉及到北斗七星的段落,“北斗七星像个大勺子,会绕着北极星转动”。
到了五年级,他们关于北斗七星的排列、斗柄指向、运动等相关内容认知情况到底如何呢?为此,设计并进行了下面的前测:知识水平分析:通过前测反馈,发现“孩子很少亲自观测过北斗七星”,由于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的勺子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学生头脑中建构的北斗七星的模型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差异主要集中在勺口、勺甚至知道北斗七星会围绕北极星转动,但是通过前测发现,学生头脑中初建的北斗七星的运动模型差异是很大的,有的认为顺时针、有的认为是逆时针,这表明孩子并没有观察过、思考过这些内容,只是根据自己的假想初建的模型。
能力水平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活动星图,并能够借助星图说出北斗七星的位置、用硬币拼摆北斗七星、画出北斗七星的连线;经过科学课及相关学科的训练,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活动星座图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推理的能力和想象能力,能够借助图形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方面分析学生们渴望在夜晚仰望星空,和爸爸妈妈一起数天上的星星。
但是由于城市地光和空气透明度的原因,久居城市的孩子们很少能见到繁星满天。
教学北斗七星,为他们提供了探讨“星星”的机会,他们会将自己对北斗七星的关注充分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同时会激发他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观测北斗七星的热情。
综上分析,学生对探究北斗七星兴趣是很高的,他们极渴望对它有更多地了解。
为原学生的愿望,教师教学中的困难也摆在了眼前:教学是在白天的课堂进行,无法让学生辨别北斗七星的位置、排列的规律及斗柄的指向,即使在晚上教学城市强烈的地光也无法让学生看到北斗星;观测北斗七星的运动规律需要一年的时间,时间和空间的问题教师根本无法克服;教学地点在教室进行,即使在天象厅看片子,学生也只能是被动的接受而失去探究的意义。
为给学生搭建共同探究的平台,计划借助活动星图和stellarium 软件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3.教学方式与手段分析1.本课教学将采取“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北斗七星一年中的运动规律和一天中的运动规律”。
2.教学手段:为克服时间和空间给教学活动带来的局限,计划采用媒体技术“电脑课件、stellarium 软件”和教学用具“活动星图”、精心设计的记录单来辅助学生探究。
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引导学生知道认识北斗七星的排列是斗口四颗星、斗柄三颗星。
知道北斗七星的运动规律:一年中自东向西转动一圈,与地球公转有关系;一天中会自东向西运动一圈,与地球自转有关系。
stellarium 软件(电子星图软件):功能是可以通过经度和纬度设置,模拟世界各地区任一时刻的星空,再现主要星座、恒星、行星的位置;可以通过调节时间动态演示星空的变化。
是天文爱好者们夜晚观测的便捷软件。
2.在探究北斗七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测、记录能力;推想“北斗星在一天中怎样运动”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探究北斗七星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有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北斗七星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认识北斗七星的运动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 1.教学材料1)教具:活动星图、指星笔、记录单、磁扣2)分组材料:活动星图、油性笔、记录单、七个硬币每组一份 2.记录单五、教学流程示意六、教学过程说明:记录单一中间椭圆部分为透明胶片,可以附在星图上描出四个特定时间北斗七星的每颗星位置,进行观察记录。
说明:记录单二中间椭圆部分为透明胶片,可以附在星图上分别描出不同时刻北斗七星最后一颗星的位移情况。
七、教学效果与评价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学生前测结果和探究过程记录单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概念建构的变化:1.“北斗七星”的模型得到了修正和强化,在他们的头脑中能够清晰的再现出北斗七星的排列和基本形状,这便于学生在星空中找到北斗七星。
2.学生们对于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的方法得到了强化。
学生最初只是记住了方法、数字或者说是语言的描述,现在通过记录单的反馈发现学生已经在头脑中将北斗星和北极星建立起一种联系,或是一种模型,利于学生在夜空中容易找到北极星。
3.对于北斗七星的“运动”有了一定的认识。
通过记录单描出运动轨迹和软件实景模拟的强化,学生对北斗七星的“运动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通过记录单反馈,我们也发现学生还没有完全在头脑中建构清晰地北斗七星运动规律的模型。
探究评价设计:记录单将会记录学生探究北斗七星一天中、一年中运动规律的过程12.3.评价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八、板书设计画板述北斗七星九、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意在指导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建立北斗七星的模型轮廓,在夜空中能找到北斗七星;能够在头脑中建构北斗七星的运动过程,向别人解释它在一年中、一天中是怎样运动的。
这一目标是建立在长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基础上才能建构的认知,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此,计划采用模型建构的策略帮助学生建构此概念。
通过学生探究中的表达与交流、学生的记录单反馈,发现学生在概念的认识过程中对北斗七星的运动规律有了一定的认知,但经过记录单的分析,发现学生头脑中建构的北斗七星运动的模型是有些模糊的,而且只有少数的孩子的再现是比较清晰的。
反思教学整个流程,发现教学设计中教师忽视了学生概念模型的修正环节。
1.北斗七星原始模型的修正:学生最初呈现的北斗七星的模型差异是很大的,这是强化学生认知的最佳时机。
通过后续教学的反馈,发现学生没有借助记录单建构清晰地运动模型,原因是在北斗七星模型修正阶段没有有效强化。
2.北斗七星“一年中运动模型”的修正和强化:学生在探究北斗七星一年中的运动规律时,教师没有充分的借助记录单“北斗七星运动轨迹”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表达和交流,强化不够,没有使学生达成共识,为此影响了学生后续探究的实效。
学生概念的建构阶段是相互影响的,我们要保证每个阶段对学生的有效引导和强化,进行充分的表达和交流,这样才更有益于学生对科学概念的认知。
十、教学评议发挥“模型”在概念建构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达成目标,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引导学生清楚地描述“北斗七星一年中和一天中的运动变化”,刘老师的教学设计了“思维建构北斗七星绕北极星运动模型”的过程,以保证学生顺利的探究。
一、辅助学生建构正确的北斗七星的模型,意在让学生在实际星空中能够找到北斗七星。
1.评价学生原认知模型,发现前认知的差异为清晰地让学生再现头脑中的模型,教师设计了“根据问题提示”学生用硬币摆当晚21时北斗七星的活动。
这个过程看似虽简单,但需要学生将头脑中抽象的勺子模型再现出来,既有思考的过程,又有搭建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拼摆活动,我们发现学生呈现了不同形状的勺子状的北斗七星,这说明学生在头脑中建构的模型差异是很大的。
如何修复学生原认知的差异是模型建构的首要问题。
2.借助实物模型(活动星图)评价、修复原认知修复学生原有模型认知差异,最好的方法是找到问题,自我修复。
为有效组织学生主动探究在课堂上不可能观测到的“北斗七星”,教师认真的研究了“活动星图”的结构,精心的设计了围绕“活动星图”进行探究求证的活动。
实物模型的引入,有效地引导学生将原有的模糊认识在观察的基础上重新建构,进行多次修复,形成新的模型认知,有实效的达成了北斗七星的样子的初步认识。
(自主修复、搭建,建构新的模型)二、引导学生思维建构抽象的“北斗七星一年中、一天中的运动过程”模型。
(解释的过程,就是再现头脑中模型的过程;画的过程,就是在头脑中建构的过程)1.以提问形式,促学生头脑中建立初步的运动模型。
“语文书中介绍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你认为是这样么?你能解释一下么?2.借助活动星图,描点特定日期的北斗七星,搭建静态的运动模型。
教师为学生准备了用透明胶片做的记录单,选定了四个特定的日期,让学生借助星图完成。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要转动日期、找准时刻、寻找北斗七星的位置,在同一张记录单上的不同位置描出四个特定日期的北斗七星,整个过程学生会发现时间在变化,北斗七星的位置在变化,斗柄指向会变化,学生很快会建立北斗七星一年绕北极星转动一圈的认识,并形成沿着什么方向转动的认识。
3.让学生借助研究记录,解释北斗七星的运动,促使学生在头脑中抽象“整个运动过程模型”。
学生在汇报中发现受地球公转影响,北斗星始终绕北极星运动,方向是自东向西,春季时斗柄指东,夏季时斗柄指南、秋季时斗柄指西,冬季时斗柄指北。
汇报的内容再现了学生建构模型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学生行为与思维相统一的过程,解释是再现建构模型的结果。
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物理模型(星图、软件)在学生探究过程中辅助学生思维建构的作用(它是场景,日期、时刻和方位指示融为一体的真实场景再现),本课教学模型的建构使得学生对北斗七星运动认识有所突破,从文字上的认识跨越到抽象图形的认识,再扩展到整个过程的建构。
这对学生今后进行探究学习意义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