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育公平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教育的公平正义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

教育学理论指出,教育分广义与狭义。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则主要指学校教育。而我们今天所要谈及的话题——“促进教育的公平正义”,我且将它归为狭义教育之类。

一、教育公平的定义

近年来,教育公平一词日渐成为诸多教育界学者谈论的热点。而所谓的教育公平,通俗来讲,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

教育公平,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著名学者柏拉图所提出的教育公平的思想;其后,其弟子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近代的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教育公平的思想已在一些西方国家转化为立法措施,最后,“人人都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得以以法律的形式正式出台。随后,西方教育界又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保守主义的教育公平观、自由主义的教育公平观和激进主义的教育公平观”三种截然不同的教育公平观。

较之西方,我们的老祖宗,大教育学家孔丘,也曾在其教学过程中提出过“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且被世人传承至今。之后隋朝建立的科举制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其中,“大众”这一提法便最能体现出新中国重视教育公平性原则。

不可否认,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兴旺和发达的重要推动力。而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之一。促进教育公平,让所有孩子共享一片蓝天,是亿万家庭的殷切期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开放重要成果的重要体现,更是培养出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高素质的人才的迫切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教育快速发展,首先,办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体系。其次,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的实现大大改善了公民接受教育的状况,实现了广大公民由法律上的受教育向真正意义上的受教育的转变。但在另一方面,教育不均衡问题还很突出。具体表现为公民接受教育的机会,特别是接受优秀教育的机会,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都还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出现在校际,城乡,区域以及社会群体之间。其中,同一区域内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均衡主要是因为:在建国以后的前30年内,为尽快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教育水平,国家和社会努力追求教育的普及,在短时期内建起了庞大的基础教育体系;当时的社会经济能力和特定的历史背景又使得我国的教育投入十分有限,不能保证高速发展的基础教育质量。矫正这一局面,需要明确界定政府的教育责任和应予均衡发展的教育要素,并科学划分学校类别,适时调节政府所掌握的教育资源,从而促进义务教育整体质量的螺旋上升。(《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23期《论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成因及其矫正对策》朱家存 )

近年来,社会上常常谈及的“择校热”现象,其根源还是在于教育的不均衡。当然,被择校所裹挟的家长们,在客观上也助长了这一现象的扩大和升级。最终导致的是“择校热”现象高温不减,各校际之间的差距愈来愈大,教育的不公平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此外,城乡等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也很明显,其实际上所接受的教育也因实地的环境、教育资金投入,以及教育基础设施的差距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区域间的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仍不均衡,困难群体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也还不能完全保障。而这些现实存在的问题都在警醒着我们对教育公平性的反思,可见,教育公平还有待发展。

二、导致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主要原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不平衡时导致教育失衡的主要原因。(一)教育资金的投入不均衡。纵观我国各省市,各区域,沿海和内陆经济条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改革开放的伟大策略,为沿海地区的经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促进了沿海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沿海地区凭着雄厚的经济实力,大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而反观西部内陆地区,由于地处偏远,经济条件,经济实力相对较差,相比之下,教育投入远不及沿海地区。

(二)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因为历史原因,当年集中办重点中学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特别是城乡间的教育资源失衡,造成了甚至在同一区域内教育资源两级分化的局面。

二、政策制度还不够完善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党和国家已慈宁宫关注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智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然而在此之前,教育公平相关的法律法规仍然不足以解决教育失

衡的现状,仍然有不少地区在做着与公平相违背的事情。足见,国家虽然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但是具体的政策和制度仍然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具体完善和严格把关。控制“择校热”等有失公平的现象的扩散和蔓延。

此外,义务教育仍在普及,但是城乡分治,户籍制度等仍制约着教育公平的实现。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教育有失公平的原因之一。三、针对问题,提出方案

(一)从宏观上讲,一是大力发展经济,在落实经费保障机制的同时,重点向薄弱地区、学校倾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善经济薄弱地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二是完善政策制度,建立长效机制。打破区域,城乡,校际之间的分割关系,统筹协调发展城乡教育。注重集团化办学,义务教育一贯制,示范性高中指标分配到乡村中学,创新教育管理新机制。打破户籍管理制度,真正做到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不再受歧视。

三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教育公平,就要加大对乡村,特别是西部落后乡村的基础教育投入,由于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优秀教师的诸多吸引政策,城乡之间教师工资的不统一,农村优秀教师考选进城制度的实施等因素,造成了教育人才资源的失衡现象。故而,在财政拨款,教师配备,设施建设上尤其要向乡村教育倾斜,加快发展教育城乡一体化,同标准的格局。如安徽铜陵的“学校只有远近之分,没有好坏之别”的“铜陵模式”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板。

(二)从微观上讲,一是提高教学质量,让孩子全面发展。义务教育的实施让人民都能上学,人们把对教育的关注投向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上。教育教学质量成为了学校发展的根本所在,要更加注重发展教育的内涵,使素质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话。“衡水中学的高考神话”为我们的前行提供了参考。

二是重新配置教学资源,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合理配置资源是均衡发展教育的根本措施。办学条件均等化,教师跨校兼职,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努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重点班和重点校,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增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统筹协调城乡学校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们的教育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教育,一方面不仅能让每个孩子上学,而且能让每个孩子上好学,上最优质的学的教育。另一方面,完成漂亮的义务教育,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优秀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