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检测题及答案必修1_新课标人教版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中必修1生物试
单元综合测试四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下列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是( B )A.根尖分生区细胞B.根尖成熟区细胞C.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D.煮熟的萝卜细胞解析: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必须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标志是有大液泡、细胞壁、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
根尖分生区细胞是不成熟的植物细胞,红细胞是动物细胞,煮熟的萝卜细胞是死细胞。
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 B )A.膜外木糖的浓度太低B.细胞膜上无木糖的载体C.细胞膜中磷脂排列紧密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解析: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
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虽然比葡萄糖小,但它很难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是因为细胞膜上没有协助木糖跨膜运输的载体蛋白,B正确,A、C、D错误。
3.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解析: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的功能不同,这与各膜中所含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分泌蛋白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是通过膜的流动性实现的,涉及膜脂的流动,C项正确;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和磷酸等组成的,D项错误。
4.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有毒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有毒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这是试图模拟生物膜的( D )A.选择性功能B.流动性功能C.主动运输功能D.选择透过性功能解析:有选择地将有毒的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对物质分子的通过具有选择性,是模拟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5.在已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洋葱表皮细胞中,滴入某种浓度溶液后便发生了质壁分离的复原,这是由于( A )A.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B.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水C.细胞液的浓度等于外界溶液的浓度D.细胞壁内溶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解析:要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小,已具备;二是植物细胞吸水,要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则细胞液的浓度一定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
高中生物 第4章 章末综合检测(四)(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章末综合检测(四)(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某某高一检测)细胞膜与其完成各种生理功能相适应的极为重要的结构特点是( )A.磷脂排列成双分子层B.膜物质分子的运动使其具有流动性C.两侧膜物质分子排列不对称D.膜蛋白分子覆盖或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答案:B2.生物膜上的蛋白质通常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糖蛋白在细胞的识别以及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下列生物膜结构中,糖蛋白含量最多的可能是( )A.类囊体膜B.线粒体膜C.细胞膜D.内质网膜解析:选C。
糖蛋白具有识别作用,主要是细胞的识别和细胞内外的信息传递,而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3.假设将标号为甲、乙、丙的同一种植物的细胞(细胞液浓度相同)分别放在a、b、c三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得到如图所示状态(原生质层不再变化)。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蔗糖溶液浓度:c>b>aB.实验后蔗糖溶液浓度:c=b≥aC.实验后细胞的吸水能力:丙>乙>甲D.实验后细胞液浓度:丙>乙>甲解析:选B。
实验后a、b、c溶液中的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均已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由于此时细胞液浓度为丙>乙>甲,所以外界溶液的浓度也是不相同的,应为c>b>a。
4.(2019·某某某某一中高一上月考)下图表示吞噬细胞吞噬、清除病菌的过程,结构①②为两种细胞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能识别病菌,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结构①与蛋白质的分泌有关C.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病菌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全部排出细胞外解析:选D。
糖蛋白具有识别能力,A正确;结构①高尔基体可参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B正确;该过程中细胞膜的形态发生改变,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被细胞重新利用或者排出细胞外,D错误。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节测试卷(解析版)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章节测试卷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1.透析型人工肾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人工合成的膜材料——血液透析膜,其作用是能把病人血液中的代谢废物透析掉,血液透析膜模拟了生物膜的()A.流动性特点B.信息交流功能C.磷脂双分子层结构D.选择透过性功能2.用丙酮从口腔上皮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面积为S1,设细胞膜表面积为S2,则S1与S2关系最恰当的是()A. S1=2S2B. S1>2S2C. S1<2S2D. S2<S1<2S23.某同学将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的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上,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
2小时后再次观察时却发现理想的视野找不到了,原因是()A.换上高倍镜后,细胞不在视野范围内B.时间过长,细胞也收缩了C.溶质颗粒被缓慢吸收,使水分再度进入细胞D. 2小时前观察到的现象是假象4.下表中关于生物膜的探索历程的对应关系,不确切的是()A.①B.②C.③D.④5.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细胞间隙液中吸收的Ca2+的量主要取决于()A.细胞膜上Ca2+载体的数量B.细胞的呼吸作用的强度C.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D.组织细胞间隙液中甘油的浓度6.将一个鸡蛋的壳小心地剥去一小块,但其余部分完好,然后将其放到清水中,几小时后符合实际情况的是图中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7.下图1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
图2表示磷脂在细胞膜内外两侧分布的百分比。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1所示生物膜最可能是细胞膜B.物质通过离子通道不需要消耗ATPC.由图1和图2可知,膜脂和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D.丁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8.将某植物细胞分为两组,分别浸于浓度1M的(Ⅰ)蔗糖溶液与(Ⅱ)尿素溶液中,然后每5分钟用显微镜观察,并测量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其结果如图所示。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综合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第四章综合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与细胞膜功能无关的一组是( )A.识别和分泌B.排泄和免疫C.内吞和外排 D.支持和遗传答案:D解析:细胞膜的功能与支持和遗传无关。
2.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 )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②膜具有流动性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④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⑤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A.①④②⑤③ B.①②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 D.①②④⑤③答案:A解析:结构决定功能,细胞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决定了膜具有流动性,保证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体现了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3.人体肾小管细胞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取决于( )A.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B.肾小管细胞膜上的载体C.肾小管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动及细胞膜上的载体D.肾小管内原尿中的葡萄糖浓度大小答案:C解析: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4.若A、B、C、D、E五个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依次为A<B>C、A>D>E、C>E,那么细胞间水分流动的方向是( )答案:C解析:水分的流动方向是从低浓度流向高浓度。
5.猫的红细胞置于0.9%的生理盐水中,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原因是( )A.细胞被固定B.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被改变C.水分不再出入细胞D.水分进出细胞达到平衡答案:D解析:细胞在0.9%的生理盐水中,细胞内外的浓度大体相等,细胞不会失水或吸水,从而保持正常的形态。
6.为了检测麦种的质量,将麦种100粒浸入红墨水中,2h后用刀片纵剖开,发现胚乳被染红95%,胚被染红32%,因而断定麦种发芽率太低不宜作种。
下列对此检测原理的解释最正确的是( )A.胚和胚乳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不需要的色素不会被吸附和吸收B.胚如果是活细胞,红色素就不会被选择吸收C.胚乳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吸附色素D.胚乳的活细胞少,对色素不具选择吸收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的原理是:胚具有活性,胚细胞膜就具有选择透过性,红墨水就不会透过细胞膜,因而不易被染色。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第4章过关检测(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4章过关检测(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肌肉细胞积累K+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相邻细胞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D.液泡中能积累大量离子是由于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肌肉细胞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由于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故叶肉细胞产生的氧气扩散到相邻细胞被利用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液泡膜、细胞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都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是由于细胞在高浓度溶液中失水过多而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进入细胞所致;水分子更多是借助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但不消耗能量;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载体蛋白。
3.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能执行多种功能B.由②参与的物质跨膜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D.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与②③都有关;①为糖蛋白,有识别、信息交流、润滑、保护等多种功能;由转运蛋白(②)参与的跨膜运输有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磷脂双分子层(③)和转运蛋白都有关。
4.下图表示与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有关的图例或曲线。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肺泡上皮细胞吸收氧气—①⑤B.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②⑤C.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③⑥D.肌肉细胞吸收水—②④,即图①④,A项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属于主动运输,即图③⑥,B项错误;根尖细胞吸收矿质离子属于主动运输,即图③⑥,C项正确;肌肉细胞吸收水主要通过协助扩散,即图②⑤,D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1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一)
1.关于植物细胞主动运输方式吸收所需矿质元素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收不同矿质元素离子的速率都相同B.低温不影响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速率C.主动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过程只发生在活细胞中D. 叶肉细胞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矿质元素离子2.关于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逻辑顺序正确的是①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分子组成②膜具有流动性③膜具有选择透过性④膜内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⑤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得以正常进行A.①④②⑤③B.①②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①②④⑤③3.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4.当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时,水分子的运输情况是A.水分子只进不出B.水分子只出不进C.单位时间内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细胞中出来的水分子数D.单位时间内从细胞内出来的水分子数多于进入细胞的水分子数5.下图表示物质跨膜转运的一种方式。
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 图中的物质可代表甘油分子B.这种转运方式不可逆浓度梯度进行C.细胞产生的能量不影响该物质的转运速率D.载体蛋白在物质转运过程中形状会发生改变6. 图中表示两种细胞输入和输出物质的方式。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表示胞吐,乙表示胞吞B. 甲和乙两种物质运输方式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甲需要消耗能量,而乙不需要D.分泌蛋白的释放方式与甲图中的方式相同7.下图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下列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1 是指细胞膜B. 图中5 是指内质网C. 图中7 与内膜相连D. 图中8 处膜面积等于外膜膜面积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9.龙葵是一种重金属镉的超积累植物。
高中生物 第4章 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生物试题
第4章水平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现象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滴在烧杯中的一滴蓝墨水可使一烧杯水变蓝B.打开一瓶香水后,香水味弥漫整个房间C.葡萄糖分子通过细胞壁D.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原生质层答案 D解析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现象,A、B所述属于扩散现象,C项中细胞壁具有全透性,不属于半透膜,D所述属于渗透作用,D正确。
2.如图所示,烧杯内装有蒸馏水,下部封有半透膜的长颈漏斗内的溶液中有淀粉和NaCl(钠离子、氯离子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漏斗颈内的液面和烧杯内蒸馏水的液面相平,过一段时间后,用碘液和硝酸银溶液分别检测蒸馏水中的物质。
整个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漏斗颈内的液面下降②漏斗颈内的液面上升③烧杯内的液体遇碘液变蓝A.①② B.② C.②③ D.①③答案 B解析漏斗内溶液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是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故烧杯内的液体遇碘液不变蓝,由于漏斗内的溶液浓度高于烧杯内的溶液浓度,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颈内的液面上升,B正确。
3.在一个新鲜萝卜中挖一凹槽,在凹槽中放入浓盐水,过一段时间,结果是( ) A.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减少B.萝卜变硬,凹槽中水分增多C.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减少D.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答案 D解析在新鲜萝卜的凹槽中放入浓盐水后,由于盐水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因此一段时间后,萝卜变软、凹槽中水分增多。
4.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包括( )①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②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③细胞壁的伸缩性大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④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答案 A解析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且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2019新教材)第1节被动运输1.下列关于选择透过性膜与半透膜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具有半透性必然具有选择透过性②具有选择透过性必然具有半透性③活的生物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④只有活的生物膜才具有半透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鱼鳔膜的通透性。
实验开始时漏斗内外液面等高,实验中观察到漏斗内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再上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漏斗中液面上升速率逐渐减小B.水分子只能由鱼鳔膜外进入膜内C.液面静止时,鱼鳔膜内外溶液浓度相等D.实验结果表明鱼鳔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3.(多选)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状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B.图甲中溶液②的浓度小于溶液①的浓度C.图乙中溶液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D.图甲中溶液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4.蔗糖不能透过红细胞的细胞膜。
将红细胞分别浸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和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细胞形态发生的变化是()A.皱缩、涨破B.涨破、皱缩C.皱缩、皱缩D.膨胀、膨胀5.当你连续嗑带盐的瓜子时,口腔和唇的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
其原因是() A.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B.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失水C.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D.口腔和唇的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细胞外溶液浓度,细胞吸水6.(多选)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置于生理盐水中,下列不能发生的现象是() A.细胞失水皱缩B.细胞吸水膨胀C.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D.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发生分离7.右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的图解。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两层半透膜B.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C.当外界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细胞发生渗透失水D.当外界溶液甲的浓度=细胞液乙的浓度时,水分子也能进出细胞8.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外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D.大而醒目的液泡9.(多选)下图中甲是渗透装置示意图,乙、丙两曲线图的横坐标代表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半透膜内溶液a的浓度变化可用图乙表示B.水分子由半透膜外进入半透膜内的速率变化可用图乙表示C.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变化可用图丙表示D.半透膜内外溶液的浓度差的变化可用图乙表示10.如图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一种方式。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必修1
第4章过关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现象中属于渗透作用的是( )A.水通过红细胞膜B.K+通过细胞膜C.蛋白质通过细胞膜D.蔗糖溶液通过细胞壁答案:A解析:渗透作用指的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K+属于溶质,蛋白质通过胞吞或胞吐方式进出细胞,细胞壁为全透性结构,故B、C、D不符合题意。
2.一个发生质壁分离后正在复原的细胞,它的吸水能力将( )A.逐渐减小B.等于0C.逐渐增大D.不变答案:A解析:一个发生质壁分离后正在复原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随着细胞不断吸水,细胞液的浓度将逐渐减小,因而其吸水能力也将逐渐减小。
3.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
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的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C.实验中,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移动属于自由扩散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答案:D解析:甲的浓度变小,说明植物细胞失水,甲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乙的浓度不变,说明植物细胞既不失水,也不吸水,乙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丙的浓度变大,说明植物细胞吸水,丙的浓度<植物细胞液浓度。
由此可知,甲的浓度>乙的浓度>丙的浓度,A项错误。
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细胞液的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B项错误。
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C项错误。
由题意可知,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变化均是由水分子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D项正确。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测试(附答案)
第4章测试(基础过关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原创)下图字母分别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
对a、b、c的判断正确的是()A.a、b、c依次表示扩散、渗透作用和水分子的转运B.a、b、c依次表示渗透作用、扩散和水分子的转运C.a、b、c依次表示水分子的转运、渗透作用和扩散D.a、b、c依次表示扩散、水分子的转运和渗透作用2.(原创)比较酒精分子和氧气的跨膜运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自由扩散B.都属于渗透作用C.前者只属于自由扩散、后者只属于渗透作用D.前者只属于渗透作用、后者只属于自由扩散3.如果把成熟的植物细胞看成渗透系统,则相当于半透膜的结构是()A.细胞膜 B.液泡膜 C.叶绿体膜 D.原生质层4.人体中,K+很容易穿过细胞膜,但许多细胞内部K+的浓度比外部K+的浓度要高,如人的红细胞中K+的浓度比血浆中K+的浓度高30倍。
这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被动运输 D.主动运输5.把数条5 cm长的马铃薯条分别浸在蒸馏水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每隔一段时间测量马铃薯条的长度。
下图显示马铃薯条在不同浓度溶液中长度改变的百分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马铃薯条通过渗透吸(失)水改变其长度B.在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C.马铃薯细胞液浓度相当于g·mL-1的蔗糖溶液D.在g·mL-1蔗糖溶液中马铃薯细胞失水皱缩6.将紫色洋葱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撕取外表皮,先用浓度为g·mL-1的蔗糖溶液处理。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立即将外表皮放入蒸馏水中,直到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
在该实验中,蔗糖溶液处理前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甲,细胞中的水分不再增加时外表皮细胞液的浓度为乙,则甲、乙的关系,以及实验过程中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为()A.甲<乙,被动运输 B.甲>乙,被动运输C.甲>乙,主动运输 D.甲=乙,主动运输7.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A.不稳定性 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具有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8.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与细胞内的膜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的膜中糖类含量高B.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在成分上的区别是内膜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外膜多C.生物膜的流动性专指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D.流动镶嵌模型是最完美的生物膜模型,其地位将不可替代9.下图表示磷脂分子的几种排列方式,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A表示细胞膜,B、C、D表示细胞器膜B.细胞膜和细胞器膜都不会出现B、C、D所示排列方式C.C表示细胞膜,A、C、D表示细胞器膜D.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均为C排列方式10.类囊体膜也属于生物膜,其结构特点和功能特性分别是()A.有色素分子、进行光反应 B.有多种酶、进行暗反应C.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具有选择透过性 D.具有半透性、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1.不属于核膜成分的是()A.磷脂分子 B.载体蛋白 C.酶 D.DNA12.在处理污水时,人们设计出一种膜结构,有选择地将重金属离子阻挡在膜的一侧,以降低重金属离子对水的污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以下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碎的是( )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以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挨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浸透方向的是( )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察看细胞质壁分别实验”的暂时装片,察看细胞的变化。
以下相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察看细胞质壁分别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碎C.用不一样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办理细胞后,均能察看到质壁分别和还原现象D.当质壁分别不可以还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色,此中描绘细胞膜基本骨架特色的是( ).膜双侧的分子构造和性质不尽同样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拥有必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经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一样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构造特色是拥有必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汲取甘油与汲取葡萄糖同样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辅助C.高浓度→低浓度D.耗费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汲取葡萄糖,却难汲取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由是( ).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摆列密切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示,K+不可以经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假如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能够经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经过膜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B.辅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克制剂办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显然影响其细胞汲取的物质是( )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以下对于物质跨膜运输的表达,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累积K+需耗费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汲取拥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经过累积溶质防备质壁分别D.液泡中累积大批离子,故液泡膜不拥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以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构造,请依据图回答下边的问题:是(1)图示表示的是的亚显微构造;(2)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3)这种构造的主要特色是;(4)②、③在①和上的;,其生理特征排布方式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单元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B.任何生物个体通过细胞分裂都能达到繁殖后代的目的C.细胞分裂能使体内衰老的细胞或损伤的细胞得以补充D.多细胞生物的受精卵在细胞分裂基础上,最终可形成多细胞的生物个体2、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B.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3、细胞有丝分裂的最重要特征是()A.有纺锤体出现B.有染色体出现C.核仁核膜消失D.染色体的复制和平分4、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其间期主要的特点是()A.由丝状纤维组成纺锤体B.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C.染色质变成染色体D.进行DNA复制和相关蛋白质合成5、在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两条并列的染色单体的形成和分开分别发生在()A.间期和末期B.前期和末期C.间期和后期D.间期和前期6、若一个细胞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那么其子细胞的染色体数()A.减少一半B.为原来的1/4C.保持不变D.保持不变,但DNA分子数为原来的1/47、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内部结构的变化与前期几乎相反的时期是()A.中期B.后期C.末期D.间期8、对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进行比较,它们的主要区别发生在()A.前期和末期B.间期和中期C.前期和间期D.后期和末期9、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和纺锤体消失的时期分别是()A.间期和后期B.前期和后期C.间期和末期D.前期和末期10、某细胞中有8对染色体,分裂前期细胞中的DNA分子数和染色单体数分别是()A.8个、8条B.16个、16条C.32个、32条D.32个、16条11、如果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被牵到两极的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总共有92个,那么该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时,其染色体数目是()A.23个B.46个C.92个D.184个12、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中期形成纺锤体C.后期染色单体分离D.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DNA 的数目 E DC B O A 2n4n13、右图表示某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O ~A 段表示间期,染色体复制,DNA 体含量加倍B .动物细胞中,只有在B ~D 段含有两组中心体C .C ~D 段细胞核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为1∶2∶2D .细菌与B ~C 段细胞相比主要区别是没有核膜和核仁14、下图中表示根尖分生区中期细胞分裂相的是( )A B C D15、下图中①~⑤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A .①④⑤③②B .②③①④⑤C .①⑤④③②D .⑤④③②①16、检测某一植物组织细胞K ,发现有细胞板,有机物分解快,该K 细胞正在( )A .分化B .分裂C .衰老D .癌变17、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是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B .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C .细胞分裂是细胞分化的基础D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逐渐减少18、一般情况下,下列细胞中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 )①卵细胞 ①受精卵 ①胚胎干细胞 ①造血干细胞 ①神经细胞A .①①①①①B .①①①①①C .①①①①①D .①①①①①19、关于癌细胞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能够无限增殖B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C .癌细胞的表面发生变化D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进行细胞的分化20、下列哪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出来( )A .青蛙的上皮细胞B .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C .大白鼠的肝细胞D .人皮肤的生发层细胞 21、一只羊的卵细胞核被另一只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第三只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
这种克隆技术具有多种用途,但是不能( )A .有选择地繁殖某一性别的家畜B .繁殖家畜中的优秀个体C .用于保存物种D .改变动物的基因型22、关于人体细胞的各种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 .人体各种细胞的寿命是一样的B.人体内能保持连续分裂的细胞寿命较长C.生物体内随时有大批的细胞衰老或死亡D.衰老死亡是细胞遗传程序所决定的正常生命现象23、关于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B.衰老的生物体内,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C.年幼的生物体内,没有衰老细胞D.从总体上看,个体衰老的过程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二、非选择题24、染色质主要由和组成。
在细胞分裂间期成为细长的,在细胞分裂期经高度螺旋缠绕,就形成为,在有丝分裂结束时又逐渐伸长,恢复到状态。
25、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丝产生于期,消失于期;核仁、核膜消失于期,重新形成于期。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与纺锤丝中轴相垂直的平面上,这个平面叫做,此时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中均含条染色单体。
26、右图甲是细胞(“动物”或“植物”)的有丝分裂期图。
(1)图甲中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
(2)甲细胞在分裂前期有条染色体,个DNA分子。
(3)甲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均为条。
(4)右图丙所示中,实线部分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虚线部分则代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变化规律。
甲图相当于丙图的段,这一阶段的变化特点是。
(5)在图乙中画出图甲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期图。
27、下图是连续分裂的细胞不同时期细胞核内DNA含量测定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区段是_____。
(2)核膜开始解体、核仁逐渐消失,纺锤体时形成区段是___ ____。
(3)染色体数比原来的母细胞增加一倍的区段是_ ,加倍的原因是形成染色体,染色体加倍。
(4)由图可看出母细胞与子细胞的细胞核中DNA含量是稳定的,其意义在于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
28、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步骤大致如下图:(1)填出A ~D 内液体的名称:A ;B ;C;D 。
(2)洋葱根尖解离的目的是 。
(3)漂洗的目的是 。
(1)这说明癌细胞最大的特征是 ;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转移,原因是 ;目前认为,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主要有三类,即: 致癌因素、 致癌因素、 致癌因素。
(2)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而癌细胞的产生则是由于细胞不能正常完成 而变成了不受机体控制的恶性增殖细胞。
(3)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特点有: 等。
30、下图为细胞重要生命活动图解。
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A 、B 、C 、D 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 过程。
(2)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 。
(3)细胞的癌变可看作是细胞 过程中异常所致。
(4)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5)细胞的凋亡是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称作 。
(6)当HIV 病毒侵入机体的淋巴细胞后,使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淋巴细胞大量死亡是否属于细胞凋亡?第四章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单元检测题参考答案1、B 。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增殖体细胞的主要方式。
2、C 。
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抑制DNA 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间期。
生殖、发育、疾病与衰老A 细胞增殖----B 细胞分化----C 细胞衰老----D 细胞凋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与基因表达3、D。
4、D。
5、C。
6、C。
7、C。
末期核仁重新形成,核膜重新出现,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8、A。
前期纺锤丝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9、C。
10、C。
经过间期的复制染色单体数从0条增加到32条,DNA分子数从16个增加到32个。
11、B。
此时的每一个染色体由1分子DNA组成,即有92个染色体;后期着丝粒分裂后的染色体数比前期增加一半,即前期有46个染色体。
12、B。
纺锤体形成的时间是前期。
13、A。
含有两组中心体的不止B~D段;C~D段细胞核中染色体①染色单体①DNA为1①0①1;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细菌是原核生物。
14、A。
中期细胞的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
15、C。
16、B。
17、D。
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不变。
18、D。
19、D。
癌细胞最重要的特点是有无限增殖的能力,已不能进行正常的分化。
20、B。
选项中提到的动物体细胞不能表现出全能性。
21、D。
这种克隆是已分化细胞的细胞核表现出全能性,并不改变动物的基因型。
22、A。
每种细胞都有一定的寿命,且各种细胞的寿命有长有短。
23、D。
个体的不同阶段都有细胞的衰老和死亡,生长发育阶段产生多于衰老死亡,老年阶段则是衰老死亡大于产生。
24、DNA 蛋白质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25、前末前末赤道226、动物后(1)80(2)48(3)4(4)DNA染色体DE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5)图略27、(1)e~k (2)b~c、g~h(3)d~e、i~k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4)遗传性状的稳定性28、(1)10%盐酸清水0.01g/ml龙胆紫溶液清水(2)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3)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及影响染色29、(1)无限增殖细胞膜上的粘连蛋白减少,粘性下降,细胞易分散生物(病毒)化学物理(2)分化(3)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粘性下降易于转移和扩散30、(1)A细胞增殖(2)有丝分裂(3)分化(4)细胞衰老(5)编程性细胞死亡(6)不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