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设计1.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绿色植物对水的利用及生态意义,了解地球上水循环的基本过程,了解自己的水循环的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能力目标:了解观察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绿色植物对水的利用及生态意义,地球上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循环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3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己观察、实践、发现和解决问题,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讲授法:通过讲解绿色植物对水的利用及生态意义,地球上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在全面了解中深入认识。

•探究法:通过带领学生做实验、发起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和发现。

1.4 教学内容与组织1.4.1 导入环节1.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水循环”的概念,并让学生思考:地球上为什么会存在肥沃的土地、丰富的植被,水的循环过程是什么等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渐入主题。

2.使用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4.2 学习环节1.讲述绿色植物如何对水进行利用。

2.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3.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并让学生观察、总结观察结果,从而深入理解水的循环过程。

4.自主体验:让学生填写问卷调查表,调查自己平常如何对待用水的问题,并总结出影响自己用水情况的因素,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学会珍惜水资源。

1.4.3 总结环节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发言,反思自己对水的认知是否有所改变,还存在哪些问题和疑问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二、教学反思本课主要通过讲解和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绿色植物对水的利用及生态意义,地球上水循环的基本过程。

通过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水的循环过程,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到水循环的重要性和生态价值。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带动学生形成珍惜水、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行为。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
3.设计课堂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如观察植物蒸腾现象、模拟水循环过程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组织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使他们认识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重要作用,自觉珍爱植被。
2.培养学生关爱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使他们明白水资源的珍贵,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利用多媒体展示蒸腾作用的动画,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3.讲解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蒸发、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等环节,阐述绿色植物对这些环节的影响。
4.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如保持水土、减缓洪水、净化水质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绿色植物对水循环的影响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究欲望。在生物学科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生物的基本特征等基础知识,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关系,学生的认识尚浅,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深入了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意义及其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2.掌握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基本过程,以及绿色植物对这些过程的影响。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与绿色植物和水循环相关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对绿色植物与水循环关系的思考。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

《水循环》教案【优秀4篇】《水循环》教案篇一1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及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以海陆间循环为主,将三种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综合在一幅示意图中,使学生综合把握水循环。

学生在学习后,应能绘制简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重点把握水循环的地理意义:维持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促进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对气候、生态、地貌产生深刻影响。

3教学过程3.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自然界的水循环1992年6月,参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10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笔写下了这样的警句:“水不仅为维护地球的一切生命所必须,而且对一切社会经济部门都有生死攸关的重要意义。

”可见水为生命之源,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自然界的水循环”。

活动2【活动】水圈的构成”分组活动]阅读教材图3.2思考:(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

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明确河流水体的补给可能涉及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湖泊水和地下水等。

(2)河流与湖泊关系十分密切。

假设河流水位与湖泊水位有差异,分析它们的'补给关系?从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理解当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河流→湖泊;而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位时,水的运动方向是:湖泊→河流。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4.实践应用,提高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节水、保水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教学策略:设计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调查家庭或社区的节水措施,并进行评价和建议。
5.情感教育,培养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策略:分享节水故事,引导学生从情感上认同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绿色植物相关的节水、保水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关系,培养实证意识。
2.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对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思维品质。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
2.掌握植物蒸腾、渗透、吸收等水分生理过程,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为例,引入水循环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绿色植物与水循环关系的探究欲望。
教学策略:利用多媒体展示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植物与水的关系。
2.提出问题:为什么绿色植物能够在干旱的环境中生存?它们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有什么关系?
3.创设情境:播放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视频,让学生思考绿色植物如何应对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4.导入新课:通过以上活动,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二)讲授新知
1.讲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如蒸腾作用、渗透作用等,解释其对水资源的重要性。
a.选择题:测试学生对绿色植物水分生理过程的理解。

6.18.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

6.18.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

17-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

(3)列举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2. 能力目标(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2)通过安排自学、观察、讨论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互帮的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及主要器官,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对自身的意义,养成爱绿护绿的美好情感。

二、学习过程:【环节一】自学激动力自学书本P75-P79的课本内容并思考以下3个问题1、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2、植物是如何进行蒸腾作用的?3、植物为什么要进行蒸腾作用?【环节二】互动显活力(一)、什么是植物的蒸腾作用?探究活动1: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1)A塑料袋内壁上的小水珠是从哪里来的?(2)如果植物外没有套上塑料袋,我们能不能看到小水珠?说明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发出来的?(3)B装置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4)从这个实验现象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蒸腾作用概念:(二)、植物如何进行蒸腾作用?探究活动2: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1)自学P87信息库《气孔的开闭》,说一说保卫细胞的特点以及气孔开闭的原理。

保卫细胞:吸水:失水:(2)气孔在蒸腾作用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气孔是叶片_________以及与外界进行_________的“____”。

气孔的张开与闭合可以__________________,使植物体内经常保持着适量的水分。

(3)联系生活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要剪去一些枝叶,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三)、植物为什么要进行蒸腾作用?1、植物吸收的水分有_以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2、意义:(1)(2)【环节三】反馈长能力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水循环1、绿色植物吸收的水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大气中?又通过什么形式返回地面?2、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雨量充沛,昼夜温差不大,而沙漠戈壁地区却有着“早穿棉袄午穿纱”的说法。

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

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篇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参考教案】第 1 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

教学难点: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其中心是针对问题,重在“做”,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

通过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模拟体验、社会调查等活动,积极主动去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以活动为主线,加强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注重知识的获取,同时强调能力的培养,更要求掌握的是探索结果、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研究自然规律方法、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探究、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学生生活感受、讨论五.课前准备学生按照小组准备实验:选取三枝粗细相近的枝条,分为叶多、叶少、无叶,分别插入三个锥形瓶内,并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瓶外的部分,口袋扎紧。

三瓶内水的液面高度一样,并做上标记,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上课观察。

准备上课时的学生实验、活动所需材料六.教学过程序言:多媒体展示“山水风景如画”和“水分缺乏的非洲大陆”的比较,显示出水对生命非常重要,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水的良性循环。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要素。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习惯。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塑料瓶、空花盆、土壤、浇水器2.实验材料:自来水、苦菜种子3.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实物图片或视频素材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引入生态系统和水循环的概念,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如何形成,以及水循环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理论讲解(20分钟)介绍生物圈中水循环的基本过程,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和流动,并解释这些过程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同时,讲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植物对土壤保水能力的影响。

3.实验设计(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每组学生设计一个小型实验,通过观察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4.实验操作(40分钟)每组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操作,记录实验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和结果。

5.结果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组学生向全班展示实验结果,讨论不同实验结果的原因,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6.总结与归纳(15分钟)通过讨论整理出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并总结出水循环的要素和重要性。

7.实物展示(10分钟)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植物对土壤保水的作用,加深理解。

8.拓展延伸(20分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素材或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并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和合理利用水资源。

四、教学评价:1.实验设计环节的评价:根据学生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

2.实验结果展示和讨论环节的评价:根据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解释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评估。

3.课堂讨论和总结归纳环节的评价: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表达进行评估。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生物课教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生物课教案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生物课教案课程目标:1.使学生理解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2.掌握植物蒸腾作用、吸水作用及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过程。

3.激发学生对自然界水循环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对象: 初中学生教学时长: 两课时(每课时90分钟)教学材料:•多媒体课件•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挂图•显微镜(用于观察植物叶片结构)•新鲜植物叶片(如菠菜叶)、清水、红墨水、透明塑料袋等实验材料•小组讨论卡片•工作表:植物蒸腾作用观察记录表第一课时: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角色与蒸腾作用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故事引入:讲述一个关于小雨滴在生物圈中旅行的故事,引出水循环的主题。

•问题引导:提问学生:“你们知道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吗?”新课讲授(30分钟)•水循环概述:介绍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强调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重要性。

•蒸腾作用:解释蒸腾作用的概念,展示植物叶片结构图,解释气孔在蒸腾作用中的作用。

•蒸腾作用的意义:讲解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意义,如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植物体温度等。

实验观察(25分钟)•蒸腾作用实验:指导学生进行蒸腾作用实验,将新鲜植物叶片放入装有清水的透明塑料袋中,扎紧袋口,置于阳光下观察塑料袋内壁水珠的形成。

•叶片结构观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特别是气孔的位置和形态。

小组讨论与分享(20分钟)•分组讨论:发放小组讨论卡片,讨论以下问题:o蒸腾作用是如何发生的?o蒸腾作用对植物和生物圈有哪些影响?o你能举出生活中与蒸腾作用相关的例子吗?•汇报分享:每组派代表上台分享讨论结果,其他同学提问或补充。

总结与作业(10分钟)•总结:回顾本节课重点,强调蒸腾作用在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收集关于蒸腾作用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资料,准备下节课分享;同时,观察并记录家中植物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蒸腾作用情况。

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的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章节,学情分析如下: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了解了生物圈水循环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其中的具体机制和过程可能仍存在模糊之处。此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有待提高,对环保意识和水资源保护的认识也有待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实践和合作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其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提问、实践操作、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布置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适当调整作业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得到提高。同时,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18.1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掌握植物的蒸腾作用、根吸水、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等基本概念。
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物圈中水循环的过程,解释生活中与水循环相关的现象。
3.能够运用图表、模型等工具,形象地展示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3.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生学习效果
1. 学生能够理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认识到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水分从地面输送到大气中,促进水循环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其对水循环的影响,理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形式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以及其在水循环中的关键作用。
3. 学生能够理解水循环过程及其受绿色植物影响的情况,认识到绿色植物通过根系吸水、蒸腾失水等过程参与水循环,影响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思考如何在家中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2. 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
核心素养目标
1. 形成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重要性的生命观念,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的关系。
2. 发展科学思维,通过观察和分析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推理水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3. 掌握科学探究方法,通过课堂讨论和实例分析,探究绿色植物对水循环的影响。
- 突破方法:利用图表、实例分析,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解释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和转化过程。
- 认识到绿色植物对水资源的保护意义:学生可能对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行动上的自觉性。
- 突破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在保护水资源、调节气候、减少水土流失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 学生活动:
-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探讨绿色植物的作用。
- 提问与讨论: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参与班级讨论。
-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讲授法:通过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
2.运用多媒体、实物演示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水循环过程,降低学习难度。
3.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调查周围环境中的水体,了解其来源、流向和水质状况,分析水循环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4.拓展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全球水资源分布及利用情况,撰写一篇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科普文章。
-观看与绿色植物、水循环相关的纪录片,撰写观后感,分享自己的感悟。
作业布置要求:
1.注重作业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收集、整理和分析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相关的数据。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实验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从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总结等环节,深入探讨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思维导图等工具,梳理水循环的过程,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水资源现状,提高他们的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为依据,结合学科知识、课程内容和实际教学需求,力求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关系。

《水循环》教案

《水循环》教案

《水循环》教案《水循环》教案《水循环》教案篇1一、说教材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开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

地理环境有气候、地貌、水、土壤、植被等要素构成。

水是地理环境中最活泼的因素之一。

《陆地水与水循环》这节内容通过对陆地水体类型的介绍,水体类型转化规律的分析^p 和水循环原理的剖析,使学生能对地球淡水资有比拟全面的理解。

本节教材的特点之一,是从帮助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的角度出发,注重说明地理过程及地理的根本原理和根本规律,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

本节内容是第三单元的重点。

二、说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使学生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不同类型水体之间互相转化规律,理解水资的性质,使学生明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水资数量是有限的,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和海陆间循环的意义。

理解人类是如何水循环规律来化害为利,造福人类的。

才能目的1、通过水体类型及其转化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根本方法和技能;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根本概念、原理分析^p 评价地理问题。

2、利用水循环过程的学习,学会绘制地理示意图。

德育目的通过陆地水体有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和资观,使学生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陆地水体互相转化及其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因为这些知识是学习河流水文特征的根底,也是学生正确理解水资性质的前提。

更能使学生对我国的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学难点1、河流水的补给以及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互相转化规律。

2、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

这些内容和各地的气候、地貌、地形等其他地理要素关系亲密,而目前学生对各区域的特征理解不多,就给学习带来了难度。

四、说教学方法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表达。

以此为出发点,本节课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构建问题情景,引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考虑问题的空间,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理论才能。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课时)(教学设计)

3-3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练习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认识叶片的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3.描述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及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叶片的结构。

教学难点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教学准备实验的材料用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甲、乙两盆植物(甲盆植物没有叶片,乙盆植物有叶片)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疑问,引发学生思考。

提出问题:1.将甲、乙两盆植物分别用透明的塑料袋扎紧,过一段时间,二者的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什么现象?2.塑料袋内壁上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学生活动】思考,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

【过渡】植物叶片有没有能够散失水分的结构?新知探究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10~111页的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要求学生思考每个步骤的作用,以了解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的制作过程及叶片的结构。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的实验内容,自学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的制作过程。

【教师活动】出示实验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及方法步骤,让学生了解实验的过程。

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教师活动】展示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的制作过程的图片并演示,引导学生规范操作,关注细节。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教师的演示,并动手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

【教师活动】巡视、指导、帮助,重点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教师活动】将制作完成的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展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横切面的物像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叶片的结构。

【学生活动】观察,初步了解叶片的结构(叶脉、叶肉、表皮)。

【教师活动】展示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让学生试着说出叶片各结构的名称,以进一步了解叶片的结构。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说出叶片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水循环初中生物教案

水循环初中生物教案

水循环初中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认识水循环的过程和作用;
3. 知道水循环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掌握水循环的定义和过程;
2. 了解水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环。

教学难点:
1. 理解水循环的复杂性;
2. 掌握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路径。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课件;
2. 水循环的示意图;
3. 课堂互动环节需要的道具。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水循环的示意图,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概念,并讨论水对地球生物的重要性。

Step 2:讲解水循环的过程(15分钟)
1. 地表水的蒸发和大气中的凝结;
2.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和植物蒸腾;
3. 水在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循环。

Step 3:分组讨论(1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水循环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Step 4:总结与评价(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提出建议。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本节课的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水循环的过程和作用,并思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水对地球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验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循环的复杂性和作用。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

《水循环》教案(精选5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说明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运用有关绿色植物吸水和运输水的器官特点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相关现象。

尝试画水循环图。

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多个小组合作活动确立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态度,树立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知识的思想。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再去解释现象形成概念。

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2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现阶段的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相对小学阶段明显提高,但是逻辑思维不强、综合概括能力不高。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对根、茎的结构及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等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但大部分同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具体过程及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不了解。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2.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1.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课前实验展示学习目标小组代表课前准备实验。

组长带领组员观察桌面装置,写下实验现象。

提出自己的猜测来解释现象。

活动2【活动】探究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路径实验:观察红墨水在芹菜中的运输路径。

引导学生通过横切和纵切等多种方式来观察红墨水走向。

学生展示过后出示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路径图。

给出植物蒸腾作用概念。

小组合作分工合作完成实验。

记录实验现象并思考水分在植物体内是如何运输的。

用自己的话描述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过程。

并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水分的运输路径。

小组讨论解释课前实验出现的现象。

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蒸腾作用。

活动3【活动】蒸腾作用的意义1.视频资料:为什么树荫底下温度更低而湿度更高呢?2.介绍杏仁桉树;100多米高的树,水是如何运送到叶片上的呢?参照课本113页的内容,试着解释这些现象,得出蒸腾作用的意义。

蒸腾拉力学生较难得出的点,适当点拨。

高中生物水循环教案

高中生物水循环教案

高中生物水循环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水循环的概念,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及重要性。

教学内容:
1. 水循环的定义
2. 水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流动
3. 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水循环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水在地球上的循环过程。

2. 学习内容(15分钟)
教师讲解水循环的四个基本过程:蒸发、凝结、降水和地下水流动。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
媒体资料展示水循环过程。

3. 案例分析(15分钟)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水循环现象,如湿度、降雨等,分析其与水循环的关系。

4. 活动设计(15分钟)
分组让学生设计实验,观察水循环的过程,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5. 总结(10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关注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扩展活动:
1. 让学生自行设计关于水循环的模型,并展示给全班。

2. 组织户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观察水循环现象。

评价标准:
1. 参与度: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2. 理解度:是否能准确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及过程。

3. 创新能力:是否能独立设计实验、模型等活动。

教学反思: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课堂内容和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及作用。

同时,通过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水循环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_教学设计_第一课时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_教学设计_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水中植物体内的运输。植物蒸腾作用的概念。
教学难点:蒸腾作用发生的主要部位。
教学过程
时间
教 学 环 节
主要师生活动
引入
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缺水很快就会萎蔫干枯,植物是如何吸收水,运输水,利用水的呢?
植物生活需要水
【教师活动】对比正常状态的植物和萎蔫状态的植物,引导学生从
课题
第3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举例说出水对维持植物的正常形态和生理功能有重要作用。说出水是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举例说出植物的根茎叶在蒸腾作用中的作用。
说明导管是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通道。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部的作用。
认同绿色植物蒸腾潮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提出新的问题:叶具有怎样的结构可以实现散失水?植物为什么要
发生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
【学生活动】观察蒸腾作用的实验现象得出第一个结论—水从植物
体内散失了。
【教师活动】提出新的问题,植物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哪里?带
领学生通过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实验设计进行学习。
【学生活动】
提出问题:叶是否是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主要器官。
作出假设:是,说出依据
设计方案:
单一变量控制—有叶的枝条和无叶的枝条进行对照,其他因素
本课小结并提出新问题
【教师活动】本课小结:植物体需要用水来维持其挺拔的姿态,保证直立且叶片舒展从而获得充分的光照。水还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植物通过根吸收的水分经过导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中,导管分布在植物体内各器官中而且彼此连接形成了一套用来输送水和无机盐的管网。生活状态的植物体内的水分可以从表面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这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叶是发生蒸腾作用的最主要器官。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2.了解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3.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内容:1.水循环的定义和过程;2.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3.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4.环境保护与水循环的关系。

教学步骤:引入(10分钟):1.引入课题,简要介绍水循环的概念和重要性;2.提问:你们知道水循环是什么吗?水循环的过程有哪些?展示(20分钟):1.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图,解释每一个步骤的含义和作用;2.通过实际观察和互动,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实际应用,并强调人类对水资源的重要性。

讲解(30分钟):1.讲解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包括蒸腾作用、吸收作用和叶片表面积对蒸腾作用的影响;2.通过示范实验或视频演示,展示植物释放水蒸气的过程,并解释其在水循环中的作用;3.通过图片和实例,讲解植被覆盖率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植物保护水源地的重要性。

实践(30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校园绿化植物,并进行实地考察;2.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绿色植物对水循环的影响;3.分组讨论:如何通过植物的种植和保护来改善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总结(15分钟):1.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的关系;2.提问: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水资源?如何通过种植和保护绿色植物来保护水资源?拓展任务(15分钟):1.布置拓展任务:根据所学知识和实地考察结果,撰写一篇小论文或制作一份海报,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和方法;2.班内展示和讨论,推选优秀的作品并奖励。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探究环节的参与度和表现;2.学生拓展任务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板书设计:-水循环的过程-绿色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过程。

高中生物圈水循环教案

高中生物圈水循环教案

高中生物圈水循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2)掌握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路径和作用;(3)能够描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4)能够分析水循环与生物圈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懂得水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以及水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

难点:能够描述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理解水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概念2. 水循环的过程3. 水循环与生物圈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水循环的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

2.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的方式,加深对水循环的理解。

3. 实地实验:组织学生进行水循环实地观察实验,体验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水循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路径。

2. 学习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

3. 讨论水循环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分析水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4. 进行水循环实地观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水循环的过程。

5. 总结水循环的重要性,强调保护水资源、珍惜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6.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如何改善生态环境。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水循环的概念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认识到水对生物圈的重要性。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保护水资源、珍惜生态环境的意识。

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珍惜每一滴水,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生物圈水循环教案

生物圈水循环教案

生物圈水循环教案教案标题:生物圈水循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生物圈水循环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水在生物圈中的循环过程和各个环节的作用。

3.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水循环对生物圈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水循环的定义和概念。

2. 水循环的过程和各个环节的介绍。

3. 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与生物的关系。

4. 水循环对生物圈的影响和重要性。

5. 环境保护与水循环的关联。

教学步骤:引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水循环的概念,引发学生对水循环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2.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水循环的理解和认识。

3.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各个环节的作用,可以使用图表或动画等形式进行展示。

实践:4.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水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和循环过程。

5. 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水循环的重要性和对生物圈的影响。

拓展:6.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对水循环的理解和实验结果。

7. 教师指导学生思考水循环与生物圈中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行讨论。

归纳:8. 教师总结水循环的重要性和对生物圈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所学内容。

延伸:9. 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提出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评价:10. 设计小组活动或个人作业,评价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用于引入和展示水循环的过程。

2. 实验器材:用于学生进行水循环实验。

3. 图表或动画:用于展示水循环的过程和各个环节的作用。

教学评估:1. 学生对水循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估可以通过小组活动、实验报告、讨论参与度等进行评价。

2. 学生对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评估可以通过小组活动、个人作业等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的安排。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活动。

3. 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圈的水循环教案【篇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参考教案】第 1 节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

(3)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1)通过测定植物的蒸腾作用和观察叶表皮气孔的实验,培养分析和综合的能力、画图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认同绿色植物对于维持生物圈中水循环的重要意义,自觉形成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初步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森林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2)描述气孔的组成及开闭原理,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3)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以及植物体是怎样参与生物圈水循环的。

教学难点: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三.教学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其中心是针对问题,重在“做”,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与合作交流。

通过问题探讨、课题设计、实验操作、模拟体验、社会调查等活动,积极主动去探索、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以活动为主线,加强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注重知识的获取,同时强调能力的培养,更要求掌握的是探索结果、发现真理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研究自然规律方法、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四.教学方法探究、学生实验、演示实验、学生生活感受、讨论五.课前准备学生按照小组准备实验:选取三枝粗细相近的枝条,分为叶多、叶少、无叶,分别插入三个锥形瓶内,并用塑料袋罩住露出瓶外的部分,口袋扎紧。

三瓶内水的液面高度一样,并做上标记,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上课观察。

准备上课时的学生实验、活动所需材料六.教学过程序言:多媒体展示“山水风景如画”和“水分缺乏的非洲大陆”的比较,显示出水对生命非常重要,要想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必须保持水的良性循环。

在水的循环中,绿色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引入第 1 节)(一).情景导入:请大家看一组漫画(多媒体展示),学生就此图开展短暂讨论:为什么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讨论后请学生尝试回答此问题。

(二).实验探究及分析:1.请部分小组展示课前准备的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学生准备实验过程的录象)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中进行总结分析:多叶:试管中水位下降明显,袋内壁水珠多。

少叶:试管中水位下降稍明显,袋内壁水珠较少。

无叶:试管中水位下降不明显,袋内壁水珠极少。

2.提出问题:水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实验(请学生上来):取一片叶子,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

现象:从上下表皮上冒出了气泡,且下表皮冒出的气泡多结论:水以气体形式从叶的上下表皮中散发出来的,这就是蒸腾作用。

而且,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多于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

3.提出问题:水又是从上下表皮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组织学生开展“观察植物叶表皮的气孔”实验:(1)制作叶表皮的临时装片(2)用低倍镜观察叶表皮(3)画图总结实验,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报告完成情况作评价,对一些学生的实验失败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叶表皮、气孔的结构。

4.气孔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叶表皮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图片并讲解:气孔的结构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较薄的外侧细胞壁容易伸长,引起整个保卫细胞向外侧弯曲,于是气孔就开放了;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整个细胞的体积缩小了。

气孔的张开或闭合可以调节蒸腾量的大小使植物体内经常持着适量的水分。

5.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多媒体展示图片,并用一个flash动画演示讲述:科学家们测定,植物体因蒸腾作用而散失的水量是惊人的。

例如:一株玉米一生中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其中,只有1%左右的水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99%左右的水则被蒸腾掉了。

问题引入:“根吸收进来的水,绝大部分都散失掉了。

这不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吗?”(三).蒸腾作用的意义让学生现场体会一:给每位学生分发酒精棉球,在手上涂抹酒精,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涂抹酒精的手感到凉爽。

这是因为酒精蒸发会带走手上的热量。

意义1、蒸腾作用同样可以降低植物体的温度,使植物体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受高温的伤害。

这是因为通过植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带走了植物体内一部分热量的缘故。

让学生现场体会二:(分发给每位学生半杯橙汁和吸管)我们用塑料管喝饮料时,如果嘴不用力吸,饮料能进入到口中吗?为什么?请学生说出体会并解释:不能。

因为缺少使饮料沿着吸管上升的动力。

意义2、蒸腾作用同样可以促进根对水分的吸收,原因何在?这是因为叶片里的水分蒸腾出去之后,叶肉细胞缺水,就要吸收叶脉中导管里的水分,从而促进水分从根通过导管上升到叶里,这也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

感受:我们喝饮料时,吸入的不仅是水,还有溶入其中的无机盐、糖分等意义3、促进植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这是因为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里,才能被根吸收。

导管中的水分里就溶解有各种无机盐,所以随着水分在导管中的上升,无机盐也随着上升,并且最终进入到叶片。

(四).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flash动画)总结: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将大量的水分以蒸汽的形式送入大气,然后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

这些降水一部分渗入地下,一部分流如海洋湖泊,还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经蒸腾作用再返回大气。

(五).爱护植被绿化家园1.请同学上台扮演主持人,播报昨日“新闻”:1998年,长江两岸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的侵袭。

调查表明,由于长江上游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35%下降为10%,长期的滥砍乱伐,毁坏了大片的生态保护林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水变浑、河床升高是造成洪水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此可见一片森林就是一座绿色水库,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水循环有重要作用。

2.算算账:一棵树的价值一棵树到底值多少钱?印度加尔各答农业大学的教授德斯先生对一棵树算了两笔账:“一颗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值计算,那么最多值300多美元。

但是,如果按照它的生态价值来计算,其价值却多得多。

据粗略估算,一颗生长了50年的树,每年可以生产出价值3 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 500美元的蛋白质,可以减轻大气污染价值6 2500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 50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繁衍场所价值31 250美元。

将这些价值综合在一起,一棵树的价值就是165 000美元了。

3.保护自然遗产人类从森林古猿发展而来,森林是人类诞生的摇篮。

但到20世纪中叶,全球森林减至40亿公顷,至1980年仅有20亿公顷,人均森林面积为工业革命开始时的1/80。

生态学家认为,森林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自然遗产,20世纪人类对森林的乱砍滥伐使这一宝贵资源受到“伤筋动骨”的损害。

森林破坏带来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其他生态灾难。

绿色代表着生命,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通过以上的活动,来增强同学们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七.教学反思课后学生反应,整个上课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在听老师讲,而是同学们在“做”,不会开小差,思想很集中,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一改以往的“被动听课”为“积极主动的过程参与”,亲身经历的事情很难忘,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也就掌握得很牢。

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思维。

记得让学生喝饮料感受吸力时,有个学生说:“吹,也能把饮料吹到嘴巴里”。

我当时感觉该生瞎扯,然后对他说:“那请你吹给我们看看”。

学生说杯子里的不行,要密封的剩下半盒的。

课后我按照他的说法做了一下,果然如此。

吸,是减少口腔里的空气压力;吹,是增加饮料盒里的压力,都是造成压力差。

所以,老师虽然年龄大,知道的、经历的不一定就多,师生间的学习是相互的。

【篇二:教案水循环】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说出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4.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5.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

能力目标1.通过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学会徒手切片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

2.通过对绿色植物叶片结构的观察和描述,进一步练习显微镜的使用。

3.练习画生物图的基本方法,并通过画图进一步认识保卫细胞和气孔的关系。

情感目标1.通过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结合水影响植物分布的知识,形成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观点,形成保护植物必须首先保护其环境的情感。

2.通过绿色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学习,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3.利用气孔的开与闭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1.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

2.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3.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4.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

3.水分通过气孔散失的过程。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推理归纳法。

●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显微镜、双面刀片、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2)长型气球(选球壁厚度不一致的)四个或五个。

(3)生物圈水循环的cai课件或录像。

2.学生准备:(1)新鲜叶片。

(2)网上查阅有关水循环和蒸腾作用的资料。

(3)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袋内有水珠)的装置。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知道,绿色植物一生中要吸收很多水,每天都有大量的水吸进植物体内。

如一株玉米一天可以吸收几千克水,比你一天喝的水都多许多。

我们又知道,水进入植物体后,是通过茎中的导管运到植物体各个部分的。

那么,这些水是存留在了植物体内,还是又离开了植物体?生:讨论回答,是又到了植物体外,因为在前面我们做过植物对空气温度的影响的探究。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不但答对了问题,还把前面的知识联系起来。

给予掌声鼓励。

[讲授新课]一、实验分析--蒸腾作用使水分大量散失师:首先介绍实验的操作过程:用干燥塑料袋罩住盆栽花卉的一枝,在基部将袋口扎住,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

生:仔细观察袋内现象回答,有水珠了。

师:这些水珠是哪里来的?生:是从植物体内,通过叶片出来的。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观察叶片的结构。

请同学们对照课本的实验要求制作临时装片。

在用刀片时要注意安全。

生:按实验要求观察叶片的结构。

师:巡回指导,对临时装片效果不好的组,发放永久装片,让学生进行观察。

师:现在大家都能清晰地看到叶片的结构了,你能分清上下表皮吗?生:参看书中图Ⅲ-23区分并回答:栅栏组织一侧是上表皮,海绵组织一侧是下表皮。

师:下面大家用镊子撕取下表皮进行观察。

生:撕取、制片、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