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 系统解剖学课件:脉管心动脉

合集下载

系统解剖学课件:-脉管学总论、心

系统解剖学课件:-脉管学总论、心

一底 :心底 cardiac base
二面 :胸肋面(前面)--心内注射:左第4肋间隙胸骨左缘;膈面(下面)
三缘 :下缘、右缘、左缘
四沟 :冠状沟(房室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室间隔)
后房间沟(房间隔)、 房室交点
后房间沟
心底
冠状沟
房室 交点
前室间沟
前面观
心尖
后面观 后室间沟
心外形(前面) 1 2
• 瓣膜
• 心室
*在主动脉瓣游离缘以上,有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
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心肌纤维和瓣膜附着处的纤维性支架(心纤维骨骼)
主动脉瓣
包括: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左纤维三角、瓣环…
肺动脉瓣
主动脉瓣
肺动脉瓣
右纤维三角
二尖瓣
二尖瓣
三尖瓣
三尖瓣
心室舒张状态
左纤维三角 瓣环
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收缩状态
(二)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构成。 (三)心间隔:房间隔、室间隔、(房室隔:右心房/左心室)
前部:左心耳 左肺上、下静脉开口 后部:左心房窦 右肺上、下静脉开口
左房室口
左肺上下静脉
右肺上下静脉
左心房
左心耳
右 肺 上 、 下 静 脉 开 口
左房室口
(四)左心室 left ventricle —室壁肌最厚
流入道(窦部 )
二尖瓣前瓣为界
流出道(主动脉前庭 )
因二尖瓣环、瓣尖、腱索和乳 头肌在结构与功能上密切相关, 故合称二尖瓣复合体。
3 1、上腔静脉
2、主动脉
3、肺动脉干
4、下腔静脉
7
5、右冠状动脉
6、肺静脉

系统解剖学-脉管学PPT课件

系统解剖学-脉管学PPT课件

左心房 Left Atrium
左心室 Left Ventricle
室间隔 Interventricular Septum
右心房 Right Atrium
固有心房 (1出口)
分两部:
腔静脉窦 (3入口)
梳状肌 右心耳 右房室口
上腔静脉口 下腔静脉口(瓣) 冠状窦口(瓣)
界嵴(表面为界沟)
主动脉隆凸
卵圆窝 Oval Fossa Todaro腱 Koch三角
右心室 Right Ventricle
流出道(漏斗部) ----动脉圆锥 肺动脉口(瓣) 分两部:
流入道(窦部) 右房室口
前尖 (三尖瓣) 后尖
隔侧尖
肉柱
室上嵴 腱索 隔缘肉柱
乳头肌
腱索 乳头肌
右心室腔纤维内镜观
隔缘肉柱 (节制索)
左心房 Left Atrium
左心室 Left Ventricle
Left Coronary A.
2.左冠状动脉
Right Coronary A.
心房支 动脉圆锥支
右缘支
心房支 左室后支 左缘支
【问题思考】
心收缩和舒张时心的瓣膜如何保证血液 在心腔内定向流动?
【瓣膜功能】 Valve Function 心舒张期 Ventricular Diastole
心收缩期 Ventricular Systole
定 向 流 动
瓣膜病
五 心传导系 Conduction System
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构成,产生和传导兴奋,控制心 的节律性活动。
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为瓣膜和心肌的附着点,包括位于心室底 环绕左右房室口、主动脉口及肺动脉口的4个纤维环及其之间的2个纤 维三角,支持和稳定。

系统解剖学课件:脉管_心_动脉

系统解剖学课件:脉管_心_动脉
12
2.右心室流出道(动脉圆锥或漏斗部) 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 肺动脉窦 半月瓣小结
13
(三)左心房
1.左心耳 心外科最常用手术入路之一
2.左心房窦(固有心房) 左房室口 肺静脉)
二尖瓣复合体 左房室口 二尖瓣环 二尖瓣(左房室瓣 )
前尖 后尖 前乳头肌 后乳头肌
25
2.右冠状动脉
① 窦房结支 ② 右缘支 ③ 后室间支 ④ 右旋支 ⑤ 右房支 ⑥ 房室结支
3.冠状动脉的分布类型
(1)右优势型(65.7%) (2)均衡型(28.7%) (3)左优势型(5.6%)
26
•心肌梗塞
27
•梗塞冠脉的再造
28
•搭 桥 导管支架
29
4.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
5.心室壁内血管构筑
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1

心血管系统
动脉 毛细血管
组成
静脉
淋巴管道
淋巴系统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功能
1.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保证新陈代谢; 2.运送激素,调节生理机能; 3.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参与机体免疫机制. 4.内分泌功能
2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心 第三节 动脉 第四节 静脉
肺泡毛细血管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
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 ↓
肺泡毛细血管 ↓
肺静脉及其各级属支 ↓
左心房
主动脉 右心房
肺静脉 左心室
5
二、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1.动脉间吻合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终动脉 侧支循环
三、血管的变异和异常
6
第二节 心

系统解剖学心、动脉课件

系统解剖学心、动脉课件
(一)心纤维支架 左纤维三角 1、右纤维三角:位于二尖瓣 环、三尖瓣环和主动脉后瓣 环之间;(中心纤维体) 2、左纤维三角:位于主动脉 左瓣环和二尖瓣环之间。
右纤维三角
18
(二)心壁 heart wall
➢ 1、心内膜
➢ 2、心肌
心房肌 心室肌:斜、环、纵
➢ 3、心外膜
19
(三)心间隔 1、房间隔:卵圆窝 2、室间隔: ➢ 肌部 ➢ 膜部 3、房室隔
15
(四)左心室 left ventricle 1、流入道(窦部) 左房室口:二尖瓣 ➢二尖瓣复合体: 由二尖瓣环、瓣叶、腱索、 乳头肌组成,它们在结构 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
16
2、流出道(主动脉前庭/圆锥) ➢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
左冠状动脉窦 右冠状动脉窦 无冠状动脉窦
17
四、心的构造 structure of heart
搭桥术
血管内支架
旋切及球囊扩张术 30
(二)静脉 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 心前静脉 心最小静脉
➢冠状窦coronary sinus: 位于冠状沟的后部,收集心大 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
31
七、心包 pericardium ➢纤维性心包
脏层 ➢浆膜性心包
壁层 ➢心包腔:浆膜性心包脏、
壁两层之间的腔隙。
6
心的解剖
Anatomy of the heart
7
一、心的位置 ➢斜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 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 1/3位于正中线的右侧。
8
二、心的外形
一尖、一底、两面、三缘,表面有四条沟。
➢心尖:朝向左前下,左侧第5肋间隙、左
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可扪及心尖 搏动。
➢心底:朝右后上,连有大血管。 ➢两面:胸肋面、膈面。 ➢三缘: 左缘、右缘、下缘

人体解剖学之脉管系统ppt课件

人体解剖学之脉管系统ppt课件

/fky z/ /by by / /fkzl/ /gjjb/ /jhsy / /fkzx/ /gjjb/gjml/ /fky z/y dy / /fkzl/zgjl/ /by by /by jc/ /fkzx/cvmxf/ /jhsy /rljs/ /fky z/bdy c/ /by by /nxby / /fkzx/y czx/ /jhsy /wtrl/ /jhsy /y aoliu/ /gjjb/gjxr/ /fky z/fjy / /fkzl/lcn z/ /by by /by zl/ /jhsy /gwy / /by by /lcxby / /fkzx/y djs/ /jhsy /jy zs/ /gjjb/gjfd/ /fky z/pqy / /fkzl/y dnz/ /by by /by y y / /fkzx/y jbt/ /gjjb/gjy / /fky z/ndy / /fkzx/y dzx/ /by by /gjxby / /fkzx/y dzz/ /jhsy /zy jc/
脉管系统(循环系统)vascular system
主讲人:陆奎顺
脉管系统:是密封的管道系统,与外界不相通。
脉管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 容纳流动的血液
淋巴系统: 容纳流动 淋巴
脉管系统的功能★
1、运输营物质和氧气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 胞,供其新陈代谢。 2、运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 碳、尿素和尿酸等到肺、肾和皮肤,排出体 外。 3、运输激素到靶器官。 4、参加机体的免疫机制。 5、分泌激素: (1)心肌细胞产生和分泌心钠素、肾素及血管紧 张素及脑钠素等。 (2)心的神经产生和分泌降钙素相关的肽及血管 活性肠肽。 (3)血管平滑肌合成和分泌内皮素和内皮细胞生 长因子。

临床系统解剖学脉管总论、心脏课件

临床系统解剖学脉管总论、心脏课件

练习
4. 下列哪项不属于心传导系统() A. 窦房结 B. 房室束 C. 房室结 D. 左右束支
E. 隔缘肉柱√
练习
5. 关于心包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一纤维浆膜囊
B.纤维心包与浆膜心包之间的间隙称心包腔√
C.心包腔内有少量浆液 D.纤维心包与大血管的外膜相延续
1.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
2.左纤维三角 3.瓣环
左纤维三角
上述结构为心肌和心瓣膜提供附着点
右纤维三角
三尖瓣环 二尖瓣环
(二)心壁
1、心内膜: 折叠形成心瓣膜
2、心肌层 心房肌2层 心室肌3层 •心房肌 • 与心室肌不连续 •心房肌薄 •心室肌厚 • 左心室肌厚 • 右心室肌薄
3、心外膜: 即,浆膜性心包的脏层。
肺动脉瓣
肺动脉口
(三)左心房
入口:四个肺静脉的入口
出口:左房室口
(1四、左)心左室心流室入道
左房室口 左房室瓣(二尖瓣)
二尖瓣瓣尖 二尖瓣瓣环 二尖瓣复合体
乳头肌
腱索
2、乳左头心肌室流出道
腱索
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三个半月瓣)
三、心的构造
(一)心纤维性支架 (心纤维骨骼)
位于左右房室口、肺动脉口 和主动脉口的周围,由致密 结缔组织构成。
由心室发出、运送血 液离心的管道。
(1)管径逐渐变细, 分大、中、小动脉。
(2)富含弹性纤维和 平滑肌,横断面呈圆 形。
(3)结构与功能相适 应。
3、毛细血管:
是连接于动、静脉末梢之 间的微细血管。
(1)管径细、管壁薄,仅有 一层内皮细胞,通透性大。
(2)互连成网,遍布全身各 处。
(3)血流缓慢,是血液与组 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总论 PPT课件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总论 PPT课件
1
重點和難點
重點: 1 心的位置和外形及體表投影。 2 冠狀動脈的起止、行程和分佈。 3 4個心腔的結構。 4 心傳導系的組成。 5 心的纖維性支架。 難點: 1 心腔的方位。 2 心間隔與心纖維性支架。 3 心傳導系的變異。
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尖瓣複合體 左房室口 二尖瓣環 二尖瓣(左房室瓣 )
前尖 後尖 前乳頭肌 後乳頭肌
1
2.左心室流出道(主動脈前庭) 主動脈口 主動脈瓣 主動脈竇 右冠狀動脈半月瓣(竇) (即前半月瓣) 左冠狀動脈半月瓣(竇) (即左後半月瓣) 無冠狀動脈半月瓣(竇) (即右後半月瓣)
1
三、心的構造
(一)心纖維性支架 (心纖維骨骼)
左、右纖維三角 4個瓣纖維環(肺動脈 瓣環、主動脈瓣環、二 尖瓣環和三尖瓣環) 圓錐韌帶、室間隔膜部 和瓣膜間隔等
1.右纖維三角(中心纖維體)
Todaro腱
左纖維三角
2.左纖維三角
圓錐韌帶(漏斗腱)
瓣膜間隔
1
右纖維三角
(二)心壁
1.心內膜 2.心肌層
心房肌2層 心室肌3層
•心房肌 與心室肌不連續 •心房肌薄 •心室肌厚 • 左心室肌厚 • 右心室肌薄
右心房←
上、下腔靜脈←各級靜脈屬支 冠狀靜脈竇
肺泡毛細血管
肺循環(小迴圈)
右心室 ↓
肺動脈及其各級分支 ↓
肺泡毛細血管 ↓
肺靜脈及其各級屬支 ↓
左心房
主動脈 右心房
肺靜脈 左心室
1
二、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義 1.動脈間吻合 2.靜脈間吻合 3.動靜脈吻合 4.側支吻合 終動脈 側支迴圈
三、血管的變異和異常
Koch三角 右心房的冠狀竇 口前內緣、三尖 瓣隔側尖附著緣 和Todaro腱之間 的三角區,稱 Koch三角.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8脉管系总论、心血管系统

《系统解剖学》教学课件:8脉管系总论、心血管系统

2020/9/4
29
五、心的血管
(二)静脉 浅静脉和深静脉 冠状窦 三大属支 1.心大静脉 伴随前室支 2.心中静脉 伴后室间支 3.心小静脉
2020/9/4
冠状窦
30
七、心包
(一)纤维心包 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上裹 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下 连膈中心腱 (二)浆膜心包 壁层贴于纤维心包内面,脏 层覆于心表面和大血管根 部 ;此两层在大血管根部 互相移行。 心包腔
10
肺静脉
肺泡毛 细血管
左心房 右心室
主动脉 及其分支
左心室
右心房
组织毛 细血管
肺动脉干 及其分支
上、下腔静脉 及心冠状窦
2020/9/4
肺循环 血液循环示意图
体循环
肺循环 体循环11
2020/9/4
12
三、血管吻合及功能意义
(一)动脉间吻合 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二)静脉间吻合 保证脏器扩大或腔壁受压时血流通畅
↓ 全身毛细血管
↓ 上、下腔静脉,冠状窦
↓ 右心房 • 特点:途径长,将营养物 质和氧气输送至全身各处, 并把代谢产物运送回心脏
2020/9/4
9
二、血液循环途径
(二)肺循环 右心室→肺动脉干→左右肺动脉
及其分支 ↓
左心房←肺静脉← 肺泡壁毛 细血管
特点:途径短,将静脉血转变 为含氧多的动脉血
2020/9/4
2020/9/4
心尖
17
一、心的位置、毗邻和外形
3.两面 胸肋面,膈面 4.三缘: 右缘,左缘, 下缘(锐缘) 5.四条沟 ①冠状沟;②前室 间沟; ③后室间沟;④后房 间沟。后室间沟、后房间沟 与冠状沟的汇合处称为房室 交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 purkinje 纤维网
22
(八)心传导系的常见变异
即副传导束或旁路, 使心室肌提前收缩, 产生预激综合征。 ① Kent束 ② Mahaim纤维 ③ James旁路束
23
24
五、心的血管
(一)冠状动脉
1.左冠状动脉
(1)前室间支 ①左室前支 ②右室前支 ③室间隔前支
(2)旋支 ①左缘支 ②左室后支 ③窦房结支 ④心房支 ⑤左房旋支
肝固有A 胃右A
胃十二指肠A
胃网膜左A 胃网膜右A
69
胃网膜右A
胃网膜左A
胰十二指肠上A
胃右A 胃左A
胃短A
脾A
肝总A 腹腔干 胃十二指肠A 肝固有A
脾支 胰支 胃后A
70
Ⅱ 1.胰十二指肠下动脉
肠 系
2.空、回肠动脉
膜 上
3.回结肠动脉
6.阑尾动脉
动 脉
4.右结肠动脉
5.中结肠动脉

肠 7.左结肠动脉
65
(四)腹主动脉
1.腰动脉(4对)
壁支 2.膈下动脉 4.肾上腺上动脉
3.骶正中动脉
5.肾上腺中动脉
成对 6.肾动脉 8.肾上腺下动脉
脏支
7.睾丸动脉(卵巢动脉)
9.腹腔干
不成对 10.肠系膜上动脉
11.肠系膜下动脉
66
4 2
9 58 10 6
1 11 7
3
膈下动脉 腹腔干 肠系膜上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 睾丸动脉 右髂总动脉
脉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1

心血管系统
动脉 毛细血管
组成
静脉
淋巴管道
淋巴系统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功能
1.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保证新陈代谢; 2.运送激素,调节生理机能; 3.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参与机体免疫机制. 4.内分泌功能
2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心 第三节 动脉 第四节 静脉
3.小指尺掌侧动脉 1)掌浅弓
4.指掌侧总动脉 →6.指掌侧固有动脉(6条) 2)掌深弓 →5.掌心动脉(3条)
62
桡动脉的掌浅支
掌浅弓
尺动脉
小指尺掌侧动脉
指掌侧总动脉
指掌侧固有动脉
63
掌深弓
桡动脉
尺动脉的掌深支 掌心动脉
指掌侧总动脉
64
(三)胸主动脉
肋间后动脉 壁支 肋下动脉
膈上动脉 支气管支 脏支 食管支 心包支
肺泡毛细血管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室 ↓
肺动脉及其各级分支 ↓
肺泡毛细血管 ↓
肺静脉及其各级属支 ↓
左心房
主动脉 右心房
肺静脉 左心室
5
二、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1.动脉间吻合 2.静脉间吻合 3.动静脉吻合 4.侧支吻合
终动脉 侧支循环
三、血管的变异和异常
6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毗邻和外形
心位于中纵隔内, 1/3位于正中线右 侧,2/3位于正中 线左侧。 心尖 • 心尖搏动
3.桡动脉 4.尺动脉 止血点
臂中部内侧
57
肱动脉
58
尺侧上副动脉 尺侧下副动脉
肱深动脉
12 肱动脉
拇主要动脉
3.桡动脉 掌浅支
桡动脉末端
掌掌
骨间总动脉 深 浅
4.尺动脉 掌深支
弓弓
尺动脉末端
59
肱动脉 尺动脉 桡动脉
拇主要动脉
掌浅支
60
肱动脉
骨间前动脉 骨间后动脉
尺动脉 骨间总动脉
61
5.掌浅弓和掌深弓
36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心的位置和外形及体表投影。 2 冠状动脉的起止、行程和分布。 3 4个心腔的结构。 4 心传导系的组成。 5 心的纤维性支架。 难点: 1 心腔的方位。 2 心间隔与心纤维性支架。 3 心传导系的变异。
37
脉管系统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心 第三节 动脉
耳后动脉 枕动脉 咽升动脉
48
颞浅动脉
面动脉 舌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内眦动脉
面动脉
49
颞浅动脉
脑膜中动脉 上颌动脉 面动脉
50
甲状腺上动脉 分支分布于甲状腺和喉的上部;
舌动脉 分支分布于舌、舌下腺和腭扁桃体; 面动脉 分支分布于下颌下腺、面部、腭扁桃体; 止血点
颞浅动脉 分支分布于腮腺、额、颞、顶部软组织;止血点
67
肾上腺上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 肾上腺下动脉
左肾动脉
腹主动脉
(4)腹腔干 1.胃左A
胃小弯 左支 A弓
右支 7.胆囊A
4.肝固 6.胃右A
有A 2.肝总A
8.胰十二指肠上A
5.胃十二 9.胃网膜右A 指肠A
胰支
3.脾A 胃后A
胃短A
胃大弯A弓
10.胃网膜左A
11.脾支
68
肝总A 腹腔干 胃左A 脾A 胆囊A
2.主动脉弓 左颈总动脉
头颈部
上 肢
左锁骨下动脉
胸主动脉 → 胸部
4
3.降主动脉
腹主动脉 → 腹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髂内动脉 → 盆部
左、右髂总动脉
髂外动脉 → 下肢
43
升主动脉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主动脉弓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44
(一)颈总动脉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 颈动脉小球:化学感受器,调节呼吸 压迫止血点: 胸锁乳突肌前缘平环 状软骨高度压迫止血
(二)结间束
20
(三)房室交界区(A-V区)
位置:房室隔内 Koch三角 房室结 房室结的心房扩展部 房室束的近侧部
(四)房室束(His束)
21
(五)左束支
肌性室间隔上、中1/3交界水平 分为前组、后组和间隔组3组。
(六)右束支
进入隔缘肉柱到前乳头肌根部 分散,主干呈圆柱形,细长而 分叉晚,已发生传导阻滞
12
2.右心室流出道(动脉圆锥或漏斗部) 肺动脉口 肺动脉瓣 肺动脉窦 半月瓣小结
13
(三)左心房
1.左心耳 心外科最常用手术入路之一
2.左心房窦(固有心房) 左房室口 肺静脉口
(四)左心室
1.左心室流入道(左心室窦部)
二尖瓣复合体 左房室口 二尖瓣环 二尖瓣(左房室瓣 )
前尖 后尖 前乳头肌 后乳头肌
一、肺循环的动脉 二、体循环的动脉
第四节 静脉
38
第三节 动 脉
器官外动脉分布的基本规律:
➢配布与人体结构相适应 ➢每一大局部都有1~2条动脉干 ➢躯干部动脉分壁支和脏支 ➢动脉常有静脉、神经伴行,构成血管神经束 ➢多行于身体的屈侧、深部或安全隐蔽的部位 ➢常以最短距离到达它所分布的器官 ➢分布的形式与器官的形态有关 ➢口径与它所供血器官的大小及该器官的功能有关
心包脏、壁两层反 折处的间隙
①心包横窦 ②心包斜窦 ③心包前下窦
33
34
八、心的体表投影
35
练习题
简答: 1 试述左右心房与左右心室的内部结构。 2 试述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和分布。 3 试述冠状窦的位置、收纳范围及开口部位。 4 试述心传导系的组成。 5 什么是心纤维性支架? 名词解释: 体循环、肺循环、侧枝吻合、房室交点、Todaro腱、 Koch三角、隔缘肉柱、三尖瓣复合体、右纤维三角、 心间隔、房室结区、对角支、壁冠状动脉、冠状窦、 心包横窦、动脉导管
7
5
2
53
胸廓内动脉 腹壁上动脉
54
肩胛上动脉
甲状颈干
55
甲状腺下动脉
锁骨下A 1.腋动脉
1. 胸肩峰动脉
2. 胸外侧动脉
7.胸背动脉
3. 肩胛下动脉
8.旋肩胛动脉
4. 旋肱后动脉
5. 旋肱前动脉
6. 胸上动脉
6 1
肱动脉
2 54 3
8 7
56
腋动脉
2.肱动脉
1)肱深动脉 2)尺侧上副动脉 3)尺侧下副动脉
39
40
器官内动脉分布与器官的构造有关
41
一、肺循环的动脉
右 心 室

肺 动→ 脉 干
左肺上下 动脉 右肺上中 动脉
肺 泡 毛 细 血


左肺上下 静脉 左 →心
右肺上下 静脉 房
动脉韧带
42
二、体循环的动脉
主动脉是体循环的动脉主干
12
1.升主动脉
左冠状动脉 右冠状动脉
→心
右锁骨下动脉
3
头臂干 右颈总动脉
3
第一节 总 论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 心血管系统的“动力泵”
2.动脉 运送血液离心的管道。
3.毛细血管 连接动、静脉末梢之间的管道 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
的场所。
4.静脉 引导血液回心的血管。
静脉
4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器官内毛细血管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各级静脉属支 冠状静脉窦
1.右纤维三角(中心纤维体)
Todaro腱 2.左纤维三角
左纤维三角
圆锥韧带(漏斗腱)
瓣膜间隔
17
右纤维三角
(二)心壁
1.心内膜 心瓣膜 2.心肌层 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普通心肌细胞
•心房肌薄 2层 与心室肌不连续
•心室肌厚 3层 左心室肌厚 右心室肌薄
3.心外膜
18
中层 浅层 深层
(三)心间隔
上颌动脉
翼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