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影响共16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三节《水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长,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可供 应量继续呈下降趋势,水危机将我们越来越近。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本报讯,我 国内蒙古发 生严重旱灾, 人畜饮水困 难,目前灾 情仍在继续 发展。预计 8月以后, 随着雨季的 到来,旱情 将有所缓解。
水利部调查显示,由于持续干旱缺水,我国 北方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造成地下水位恶 性下降,形成了8万平方千米的地下漏斗, 极易导致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节水标志】的含义: 圆形代表地球,标志 留白色的部分像一只 手托起一滴水。手是 字母J和S的变形,寓 意节水(jie shui), 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 与,鼓励人们从我做 起,人人动手节约每 一滴水;手又像一条 蜿蜒的河流,象征滴 水汇成江河。
这两幅漫画 说明了什么?来自节约用水; 防治水污染
1:说说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并根据下面的图文材料,谈谈 你的看法。 水价上涨增加了我 北京水价涨三角 们居民的生活开支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示意
南水北调路线示意
南水北调 工程,就 是把长江 水系丰富 的水资源, 通过引水 工程调到 我国缺水 严重的华 北、西北 地区。这 项工程规 模巨大, 分东、中、 西三线调 水线路。
解决水资源时间、空间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就是兴修水 库、跨流域调水等。例如:引滦入津—将滦河水引入海 河水系缓解天津市严重缺水;引黄济青—将黄河水调入 青岛缓解青岛供水紧张状况; 南水北调—将长江水调入 华北、西北地区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
地球上的水主要储存在哪里?有几种存在形式?
水是人类生命之源
据科学家研究,一个人如果停止喝水,最多能活7天, 而一个人不吃饭虽然也会饿死,但只要有水喝,至少可活 30多天。国外曾有10多个探险者作过空腹旅行的尝试,即 只喝水,不吃饭,身上还要背十几千克重的东西,每天步 行几十千米,但都活了30多天还没有死亡。
中国水资源利用的时空分布格局分析

中国水资源利用的时空分布格局分析一、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图1 2004年~2015年我国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空间格局图1为2004年~2015年我国各省份农业用水量、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生态用水量、用水总量和人均用水量的相对变化率。
从用水类型的空间变化来看,生态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的空间变化差异最大,农业用水量和生活用水量次之,人均用水量和用水总量的变化最小。
从空间变化的地区分布来看:第一,农业用水以黑龙江、吉林、山西等省份的变化大于全国的变化,而北京、上海、浙江等省份变化最小,长江中下游省份变化略快于全国,其余大多数省份的变化均比全国稍慢。
第二,工业用水以少数民族自治区、吉林、安徽的变化明显大于全国的变化,而北京、黑龙江、甘肃、青海的变化远远小于全国变化,其余省份比较接近全国的变化。
第三,生活用水变化中福建、湖北、四川大于全国的变化,黑龙江和青海相对变化率较小,其他省份围绕全国的变化水平稍有浮动。
第四,生态用水变化差异最大,大多数省份的变化快于全国,其中以内蒙古、甘肃和北京的相对变化率最大,分别为13.7、10.36和6.95;而江浙沪、两广、湖南、西藏、新疆等省份均小于全国的变化,其中江苏的变化率最小,仅为0.1。
第五,用水总量的变化差异最小,安徽、山西、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的变化大于全国,而上海、浙江和青海为相对变化率的低值区,其他省份的变化在全国变化水平附近轻微浮动。
第六,人均用水量中安徽、四川、黑龙江和吉林的变化明显大于全国的变化,京津、沪浙、广东等省份的变化小于全国的变化,其余省份的相对变化率在1周围略有浮动。
由以上对我国水资源利用结构变化的分析可知,我国用水总量和人均用水量变动较小,表明我国水资源利用量总体上较为稳定,但水资源利用的区域差异有不同的成因.由图2-5可知,我国用水总量相对变化率的空间分布与农业用水的变化差异分布基本一致,表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结构的空间变化主要受农业用水空间变化的影响,但具体到某一省域略有不同.安徽、江西、湖北、陕西等省份用水总量相对变化率明显大于全国的主要原因是四大用水类型的相对变化率均高于全国,这是由于这些省份地处中西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加速阶段,但由于用水技术较为落后,各种类型的用水都有显著增加.山西、重庆、四川等省份用水总量相对变化率大于全国主要是由于农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的相对变化率均高于全国;山西近些年关闭或整合了大批小煤矿,淘汰了落后矿井,而重庆、四川近几年推进工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节能减排任务,都使工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较大提升;北京受生态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影响使得用水总量相对变化率高于全国水平。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解决措施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南方地区 耕地面积
北方地区 径流量
水资源
你 怎 样 理 解 这 组 图 片 ?
水资源
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方式:跨流域调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请看下图:说出西江、长江、黄河 水径资源 流量的季节分布特点
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空间和时间分布的特点及解决措施
广东人民出版社八年级上册55~57页
水资源
我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水资源
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水资源
北少
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南方 多 , 北方 少 ,东部 多 ,西部 少 。
东多
西少
南多
中国径流带分布图
水资源 南北方径流量和耕地面积比较
长江
黄河
西江
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中水资源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
时间分布:夏秋 多 、 冬春 少 。
解决措施:兴修水库
水资源
小浪底
三峡水库
水资源
小结
中
国 的
空间分 布不均
东多西少、 南多北少
跨流域调水
水
资
时间分
夏秋多、
源
配不均
冬春少
兴修水库
地理教案《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地理教案《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资源在全球和中国的时空分布不均现象及其原因。
2、了解水资源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利用与保护情况。
3、提高学生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研究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三、教学难点:1、了解全球和中国水资源分布的原因。
2、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学:通过引入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全球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并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
同时,介绍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情况。
2、知识讲解:通过展示相关数据和影像资料,介绍全球和中国水资源分布的情况及其原因,以及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3、案例分析:针对不同地域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举例说明水资源在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利用和保护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4、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了解的有关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并提供案例分析和解决方案。
5、总结反思:总结全球和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现象的原因及影响,强调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出学生在了解和利用水资源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相关数据和影像资料,了解全球和中国水资源分布情况。
2、案例分析法:通过举例说明不同地域的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3、讨论交流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分享水资源方面的问题。
六、教学评估:1、小组讨论:让学生组成小组,对于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进行讨论,并提供解决方案。
2、课后作业:在课后布置有关水资源的作业,以加深学生对水资源的了解。
3、测验评估:通过测试学生掌握的水资源的知识,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同步培优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水资源 第1课时时空分布不均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7-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5-
第1课时 时空分布不均
7.水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读安徽省年平 均降水量分布图、安徽省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6-
第1课时 时空分布不均
(1)图中甲乙两条河流, 甲 (甲/乙)河是我国重要的南北方地 理分界线。
自主
-7-
第1课时 时空分布不均
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影响,错误的是( D ) A.对农业土地利用有明显的影响,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则以 旱地为主 B.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西部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东部地 区是传统的农耕区 C.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D.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导致洪灾只发生在南方,旱灾 只发生在北方
(2)安徽省北部地形类型以 平原 为主,南部地形类型以 山地(丘陵) 为主。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安徽省人均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 安徽省南部降水量明显多于北部,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安徽省 南部地形较崎岖,北部地形较平坦,人口数量南部少北部多。总 体上看,安徽省人均水资源南部多北部少。(其他说法言之有理 也可)
-10-
第1课时 时空分布不均
2.从图中可以看出,长江武汉段径流量最大的月份是( C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3.造成我国水资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 ) A.季风气候的影响 B.地势高低的影响 C.人类活动的影响 D.纬度位置的影响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1-
自主自预主习预习
调整产业布局 解决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问题

2 新 疆 GD P结 构及 耗水 特点
我们再来看看新疆国民经济生产总值( D ) G P 结构,00 20
年 新疆 G P 16 . 亿元 , 中 , D 为 34 6 3 其 工业 G P为 10. D 08 0亿 4
的分布不均衡性 可以采用经济手段来调配。 以新疆各地区 所
完全没有必要建立小而全 自给 自足 的小社会 , 可以根据 本地
亿 m, 单位面积径流深 1. m 而东疆地区为石油、 1m 。 9 天然气、
煤炭 资源 的富集 区 , 水资 源极 度匮乏 区 ; 却是 乌鲁 木齐一 奎
区的资源特点 , 去农 业 , 舍 发展工业 。 短缺 的粮食 可以到其他 适合农 业发展 的地 区购买 ( 或进 E) 经 分析 , 1。 舍去 1 亩农业 , 可获得 80 , 0 m 的水 资 源 ( 疆 亩均灌 溉定 额 为 80 , 新 0m )这 80 3 0m 水用 于工业 至少可 以获得 1 74 . 6 万元 的产值 ( 全国 1 按
维普资讯
8 0
水利建设与管理・0 6年 第 5期 20
调整产
( 新疆水利厅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 乌鲁木齐 800 ) 30 0
问题
马 翔
( 新疆水利水 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乌鲁木齐
【 摘
800 ) 300
要】 本 文论述 了新疆水资源分 布的不均匀性 、 业结构现 状特 点以及形成原 因, 出了根据 资源特 点。 产 提 舍去农
不 合理的产业结构 。现在新疆各地 区已融入全 疆的经济圈 , 新 疆 已融入 全 国的经济 圈 , 中国已融人世界 的经济 圈 , 资源
世界水日报告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与应对

世界水日报告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与应对世界水日报告: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与应对水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分布却十分不均衡。
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却饱受水源短缺的困扰。
本篇报告将探讨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来应对这一问题。
一、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1. 地理因素地球上有些地区地势高,降水充沛,水资源相对丰富。
例如,一些热带雨林地区和沿海地区多雨多水。
然而,许多内陆地区由于地势低洼或地理位置不利,降水量偏少,导致水资源短缺。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导致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地区出现干旱和水源枯竭的情况愈加普遍。
气候变化影响着降水模式,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供应不稳定。
3. 人类活动人类的活动也对水资源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
过度的农业用水和工业排放造成了水源污染和水资源短缺。
此外,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也加剧了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
二、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应对措施1. 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有效利用现有水资源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的有效途径。
采用节水技术,如滴灌和雨水收集系统,可以降低农业和城市用水量。
此外,通过更新工业设备和加强水资源管理,也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2. 发展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水资源跨区域调配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重要方式之一。
政府可制定相关政策,通过引导和支持水资源的跨区域运输来平衡不同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这需要建立完善的管道和水库系统来实现有效的水资源调配。
3. 加强国际合作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合作来解决。
各国可以通过共享技术、知识和经验来提高水资源管理和利用的能力。
此外,国际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合作也可以促进跨国水资源的调配和保护。
4. 推广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水资源的可再生利用是应对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另一个有效途径。
将废水处理和回用纳入水资源管理系统,可以提供额外的水资源供应。
此外,促进雨水收集和灌溉再利用也可以减轻水资源压力。
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4.水资源污染严重, 用水效率低
到2007年,已经超过300亿吨,相当 于每年一条黄河水量的污水被排入长 江,且这一记录仍在不断刷新。
越来越多的五彩河
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问题产生的原因
1.客观上的原因 2.利用水资源的意识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的原因 3.体制上的原因
1.客观上的原因
如干旱缺水,水资源 时空分布不均等问题是 中国的自然、地理、气 象等多方面客观条件造 成的,可以说,这是 “天之禀赋”。这些问 题,就目前科学技术的 发展水平看,能力还非 常有限,只能是熟悉它、 适应它,在此基础上适 当改造它。ຫໍສະໝຸດ 一、加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力度
加大节水 应通过节水宣 传教育,征收水资源费, 调整水价,实行计划供水、 取水许可制度,保证节水 目标的实现。 污水资源化 既可增加水 源解决农业缺水问题,又 可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 虽费用较高,但为防止污 染,改善环境还是必需的, 更何况它比长距离跨流域 调水还是便宜。
3.体制上的原因
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基 础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 水价等促进水资源节约保 护的经济手段没有形成,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体没 有节约保护的内在动力, 公众没有参与到水资源管 理中来,使得水资源短缺、 水污染等问题一直得不到 有效解决。
保护水资源的对策
一、加大节水和污水资源化力度 二、合理安排生态环境用水 三、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暴雨致厦门大学校园严重内涝 变" 鱼塘"
河 南 干 旱 持 续 未 来 10 天 无 降 雨 24.5万人吃水难
陕西省水资源概况16页

•
对关中和陕北这样的缺水区,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耗水产
业,将用水大户向丰水区迁移。旅游业耗水小,创汇多收入高,陕
西旅游业开发潜力极大,应大力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 指出:“只有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才能有更多的能力和条件 去发展社会文化,整治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战略目标 的实现和重大行动的实施。”可见,可持续发展目的是发展经济, 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只有大力发展陕西经济,才
向西北倾斜999毫米。虽然目前这些状况因政府重视已有
些缓解,但是因经济发展的需要,过度开采短期内并未得到
解决。
• 3、污染严重
•
陕西2019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4.05(亿吨),远远高于
北京的1.28(亿吨);而陕西污水处理能力却远远低于北京
和上海;2019年陕西省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22.40%,而上
315亿立方米,占全省的71%。这种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更
加减少了水资源的有效供给。
解决措施
• 1、通过引水蓄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
关中现已调引黑河水,大大缓解西安用水问题。但随
着经济发展,城市扩张,水量需求会越来越大,必须准备其
他途径,以达到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陕南秦巴山区是 陕西唯一的富水区。此处降水量大,污染少,水质好河流多, 是陕西最理想的水源采集地。因为修建穿山输水渠道与建 设穿山铁路道理相仿,且工程造价远比修建同等长度穿山 铁路低得多,所以陕南调水在工程技术上具有可行性。黄
河干流恰好覆盖陕北、渭北、关中三块缺水地区,所以还 可考虑充分利用黄河干流之水。
• 2、通过涵养水源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陕南秦巴山区水源众多,但至今仍有荒山 荒坡地约40万公顷,直接影响水质。植树造林, 退耕还林,可使秦巴山区成为陕西理想的水源 采集地。陕北黄土丘陵区可继续人造平原,增 加草场比重,以此保养水源。关中平原主要是 搞好渭河两岸的防护林建设和污水处理工程。 以上这些工程需大量资金支持和有力法规支持。 幸好,国家因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已大量投资 保护陕南沿岸植被,以涵养水源。所以,陕西政 府只需重点解决关中和陕北的水源保护问题。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PPT课件

通过看图,你对南水北调又多了哪些了解?
你们离专家越来越近了!
南水北调路线示意
课 堂 小 结
水资源时 空分布不均
时 间 空 间
南 丰 北 缺
跨流域调水
南 水 北 调
西线 中线 东线
快乐点击 -专家必备的基础知识,你掌握了吗?
季风 气候影响,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和地区 1.受_______ 分布很不均匀。 夏秋 多、 ______ 冬春 少。 2.从时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______ 南丰北缺 。特别是 3.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____________ 华北 、_______ 西北 缺水最为严重。 _______ 水库 可以有效调控径流河水量的季节变化。 4._______ 地区 5.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__________ 分布不均衡的 有效办法之一。
黄壁庄水库
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石家庄
小浪底水利枢纽
岗南水库
跨 流 域 调 水
引滦入津
局部缓解
引黄济青
南水北调
缓解北方的严重缺水
南水北调知多少
南水北调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远 距离、跨流域、跨省市调水工程。从五十 年代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后,经过几 十年研究,南水北调的总体布局确定为: 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 北、华北各地的发展需要。
水资源 水资源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地理组
授课人 苏清清
石家庄---未来水城市规划
城市总体模型
---石家庄规划馆
思考:四个城市相比, 降水有什么相同之处和 哈尔滨 四城市降水 不同之处? 乌鲁木齐 相同:季节分配不均匀, 夏秋多,冬春少。 不同:南方多,北方少。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不相适应,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是资源配置难度大。
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北方干旱持续,缺水形势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黄河断流现象加剧;(2)、南方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污染性缺水;(3)、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荒漠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生态型缺水。
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当前必须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总结经验,制定出新的水资源战略。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对水利用和斗争的历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水资源已从工业社会的一文不值演变为现代社会的瓶颈资源,他严重制约着一些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问题。
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既要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又要使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及社会环境发展的需求。
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甚至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因此,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一种新模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统一体的最合理的利用模式,也是解决水危机的唯一方式。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性报告第一、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确定各级政府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主体地位。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气温 /℃ 60 40 20 0 -20 降水量/毫米 120 100 80 60 40
-40
-60
20
0
0
4
吐鲁番
8
12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华北地区工农业集中,城市 人口多,需水量大。
%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耕地 水资源 人口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其他地区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1951~2010年)
降水量年际变化大
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
北方以旱地为主
南方以水田为主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影响
华北平原是我国小麦、玉米、棉花的集中产 区,其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23%,但水资源仅占全 国的3.8%。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持续一个 月之久。至七八月份,一段时间出现了晴朗干燥 的天气,这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 云南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三,2009 ~2012 年却连续四年冬春季遭遇大旱。 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华北地区缺水严重 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 影响农业生产 水资源年际变化大
影响工农业生产和居 民生活
降水和径流量的季节、年际变化大,造成水旱灾害频繁、农业生产不稳定。
小 结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不均: 南丰北缺 时间不均: 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再 见
中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影响
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

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 ? RE: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水资源分布不均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事实,产生的原因主要涉及一些地理科学的知识。
地球上存在着很明显的纬度性地带分布,南北半球大致都可以分为5个自然带:热带、亚热带、温带、暖温带、寒带(极地气候也在内)。
不同的热量状况产生了不同的水量分布。
一般来说,赤道附近因为热量充足,所以水份循环的速率很大,从海洋带来的水量就大,年平均降雨最大达到6000MM。
降水是我国河川径流的主要补给来源,全国降水量的44%转化为径流,平均径流深284.8mm。
而我国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在地区上分布很不平衡,年降水量和径流深都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径流深为1200mm,而西北干旱区小于50mm,甚至等于零。
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和耕地的分布很不适应,南方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5.9%,但水资源却占总量的81%,人均水资源约为全国平均的1.6倍,亩均水量为全国平均的2.3倍。
北方黄河、淮河、海河、辽河四大流域片的耕地多、人口密,淡水资源量只有全国的19%,人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平均的18%左右,亩均水量仅为全国均值的15%。
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蒸发能力大大超过降水能力。
在西部内陆沙漠和草原地区,蒸发能力达1600~2000mm,为我国蒸发能力最强的地区。
而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千山丘陵区和三江平原,气温既低、湿度又大,因此,年蒸发量较小,仅600~1000mm。
我国地表径流随时间的分布也很不均匀,径流的季节性分配具有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过渡的特点,而且年际变化北方大于南方。
我国东北平原,黄河、淮河、海河平原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下水补给以降雨为主;而在西北内陆盆地则主要以河川径流补给为主。
南方山区地下水补给量大,一般为20~25万m3/(km2·a);而东北西部、内蒙和西北内陆河山丘区一般小于5万m3/(km2·a)。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原因: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气候因素: 中国的气候在区域上有很大差异,有些地区干旱,有些地区湿润。
这就导
致了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
2.地形地貌因素: 中国的地形地貌复杂,有高山、丘陵、平原等不同的地貌。
这就导致
了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
3.经济发展因素: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些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高,水资源
需求大,有些地区经济发展较慢,水资源需求较小。
这导致了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
4.人口因素: 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集的地区水资源需求大,人口稀疏的地区水资
源需求小。
这导致了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
5.水资源管理因素: 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政策存在问题,导致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资源浪费和管理不力。
这导致了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
6.水环境因素: 中国水环境质量不佳,水污染严重,水资源的可用性和可持续性受到影
响。
这导致了水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
总之, 中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气候、地形地貌、经济发展、人口、水资源管理、水环境等因素, 需要综合考虑解决。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

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解释: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
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解决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匀,降水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空间分布从总体上看“南多北少”,我国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匹配,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不相适应,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是资源配置难度大。
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1)、北方干旱持续,缺水形势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黄河断流现象加剧;(2)、南方洪涝灾害频繁出现,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控制,造成污染性缺水;(3)、西北内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荒漠化现象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生态型缺水。
以水资源紧张、水污染严重,洪涝灾害为特征的水危机,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性因素。
当前必须从人口、资源、环境的宏观视野,总结经验,制定出新的水资源战略。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替代的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对水利用和斗争的历史。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水资源已从工业社会的一文不值演变为现代社会的瓶颈资源,他严重制约着一些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
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环境资源问题。
从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既要保持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又要使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尽量满足社会、经济及社会环境发展的需求。
没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就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甚至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
因此,水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框架下的一种新模式,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是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统一体的最合理的利用模式,也是解决水危机的唯一方式。
三、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性报告第一、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公益性,确定各级政府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主体地位。
全面落实农田水利建设的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各级地方政府小型农田水利新机制的建立,推进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改革。
第二、推动乡镇农田水利设施规划修编,以规划为主线,拟定出分批改造的计划,全面提高农村的防汛抗旱能力。
全球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

全球水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
然而,全球水资源的分配并不均衡,不同地区、国家和人民面临着各自特有的水资源问题。
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水资源的稀缺性与日俱增,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水资源的全球分布全球的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洋水。
虽然地球表面覆盖着71%的水,但其中绝大部分为海洋水,仅有约2.5%为淡水。
而会可利用的淡水中,又有70%被用于农业灌溉,其余则用于工业和家庭生活。
因此,水资源的可用性与分布密切相关。
在全球范围内,水资源的分配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特征。
一些国家如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而很多非洲及中东国家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例如,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大部分地区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降水量极少,严重依赖于海水淡化和地下水开采来满足日常用水需求。
不均衡分配的成因自然因素气候与地理条件是导致水资源分配不均的重要自然因素。
不同地域的降雨量、温度、土壤类型等都会影响到当地的水资源可获取性。
例如,赤道附近地区降雨量集中,导致河流横贯而过,形成丰富的淡水资源;而赤道两侧的沙漠地区则因气候干旱,缺乏可用淡水。
人为因素除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分配也起着重要作用。
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了生活用水需求的增加,尤其是在新兴城市和快速发展的地区。
而农业生产则在全球范围内消耗了绝大部分的淡水资源,尤其是在灌溉农业发展的区域。
此外,工业生产的发展也对水资源提出了巨大的压力。
很多工业企业需要用大量清洁用水进行生产,而这些企业往往位于已有充足供水条件的大城市。
政策与管理不善在一些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对水资源进行的不当开发也加剧了不均匀分配的问题。
例如,一些地区未能合理规划农业用水,其灌溉效率低下,从而导致大量好不容易得到的淡水浪费。
同时,也有地方政府优先考虑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长远生态效益,从而在产业发展进程中造成对地下水源过度开发,加剧了未来更大范围内的缺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