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放言五首(唐代白居易组诗作品)

放言五首(唐代白居易组诗作品)
第一首诗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第三 首诗以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道理:若想对人、事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 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第四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第五首诗艺术地说明了新陈代谢 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规律,指出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 做出应有的贡献。组诗借助形象,运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虽通篇议论说理,但启 人深思,并不乏味。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①放言:意即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②元九:即元稹,“九”是其排行。他在元和五年(810年)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其间曾作《放言五首》, 见《元氏长庆集》卷十八。
③长句诗:指七言诗,相对五言诗而言;五言为短句。
④李颀:唐代诗人,开元十三年(725)进士,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 特色。此举其两句诗见于他的《杂兴》诗。济水:源出河南省济源县西王屋山,其故道过黄河而南,东流入今山 东省境内。《元和郡县志》:“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流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 亦曰济河。”河:黄河。白居易《效陶潜体十六首》有云:“济水澄而洁,河水浑而黄。”与李颀此诗上句之意 相近。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成王之叔,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蔡、霍三叔陷害,制造流言, 诬蔑周公要篡位。周公于是避居于东,不问政事。后成王悔悟,迎回周公,三叔惧而叛变,成王命周公征之,遂 定东南。接舆(yú)狂:接舆,传说是春秋时楚国的一个隐士,他以佯狂避世,故此说“接舆狂”。其真实姓名 不可考,因他曾迎着孔子的车而歌,故称接舆(见《论语·微子》、《庄子·逍遥游》)。舆,本指车厢,亦泛 指车。

古典诗词鉴赏:白居易《《放言五首》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白居易《《放言五首》鉴赏

古典诗词鉴赏:白居易《《放言五首》鉴赏白居易《放言五首》赏析《放言五首》为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是一组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

在这五首诗中,作者根据自己的阅历,分别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已见,以表明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态度并告诫世人。

第一首诗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第二首诗主要讲祸福得失的转化;第三首诗流传最广,以通俗的语言说明了一个道理:若想对人、事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第四首诗通篇谈世事人生的变化;第五首诗艺术地说明了新陈代谢是宇宙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规律这一道理,而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多考虑如何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为国家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诗人借助形象,运用比喻,把抽象的哲理表现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因此虽通篇议论说理,但启人深思,并不乏味。

放言五首·其一白居易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但爱臧生能诈圣,可知宁子解佯愚。

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不取燔柴兼照乘,可怜光彩亦何殊。

译文白日真黑夜假谁去分辨,从古到今的事无尽无休。

只喜臧生能骗过圣人,又怎知甯子识破了装傻的。

萤火虫有光非真的火光,荷叶上的露水虽圆岂能是真珠?不要烧柴去照亮车马,可怜的光彩有甚么不同呢。

鉴赏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

”据序文可知,这是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诗人被贬赴江州途中所作。

当年六月,诗人因上疏急请追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遭当权者忌恨,被贬为江州司马。

诗题“放言”,就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

组诗就社会人生的真伪、祸福、贵贱、贫富、生死诸问题纵抒作者的己见,宣泄了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对作者自身遭遇的忿忿不平。

此诗为第一首,放言政治上的辨伪——略同于近世所谓识别“两面派”的问题。

“朝真暮伪何人辨,古往今来底事无。

”底事,何事,指的是朝真暮伪的事。

白居易《放言其三》赏析

白居易《放言其三》赏析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赏析放言五首(其三)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赏: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元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

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时元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诗人表示象自己以及友人元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

这是用诗的形式对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诗,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

“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之谈。

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

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是什么呢?“不用钻龟与祝”。

先说不是什么、不是什么;是什么,却不径直说出。

这就使有曲折、有波澜,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

诗的第三、四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终会呈现出来的。

这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正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时。

”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放言五首(其三)

放言五首(其三)

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这个办法既不需要钻龟,也不用祝蓍。

试玉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题解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忌带片面性和表面性。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正是阐明:对人或事物要得到全面的本质的认识,就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检验或考验,要以历史的眼光去衡量、去判断,决不能根据一时一事就轻率地下结论。

而且,对人的认识也同认识其他事物一样,也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简单地以众人的是非为是非,也不能把大奸似忠的人误认为是好人。

历史上的周公是好人,忠心为国,却遭到某些人的流言蜚语的攻击;而西汉末年的王莽,为了篡位自立为帝,伪装谦虚恭谨,使当时不少善良的人都受了他的骗。

这些历史的经验教训,多么值得记取啊 ! 因此,当正直的人们在受到诬陷攻击时,当钻营卑鄙之秆伪装正人君子时,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相信历史终将作出公正的裁决。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至理名言,足可醒世骇俗。

注释放言[放言: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五首(其三)赠君{您,这里指元稹(zhěn)}一法(办法、方法)决(决定、解决)狐疑[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不用钻龟与祝蓍(shī){钻龟与祝蓍:古人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

这里是指求签问卜}。

试(试验、检验)玉要烧三日满,辨(辨别、鉴别)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zhāng)木)须待七年期(期限)。

周公恐惧[恐惧:感到害怕]流言[流言:到处传播的污蔑(mèi)挑拨的话]日,王莽谦(谦虚)恭(恭敬)未篡(篡:cuàn,篡位)时。

向使[向使:假如、如果、假使]当(当时)初(刚刚、开始)身便(就)死,一生真伪(假)复谁知(又有谁知道呢)写作背景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放言五首

放言五首

放言五首(其三)
写作背景:作者的好友元稹之前被贬时,写下了五首《放言》表达情感。

而作者被贬时,元稹写了一首诗安慰他,他就也写下五首《放言》。

分析:
一:首联: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这里作者引出了这个方法,并用“赠”表现这个方法的宝贵,是经验,从而吸引读者。

二:颔联: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这两句把前面说的经验娓娓道出,从正面举了两个例子“试玉”“辩材”来说明道理。

三:颈联: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这里开始反面说明道理,从反面举了“周公”“王莽”两个例子。

说明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判断错误。

四:尾联: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这里假设他们在真相大白前都死了,那么他们真正的目的不就没人知道了?说明了看错人的严重后果,也强调了这个方法的重要。

赏析:本诗作者从正面与反面写了这个方法,都靠举例子来说明,没有径直点破。

寓哲理于形象中,耐人寻味。

《白居易诗选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全文翻译鉴赏

《白居易诗选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全文翻译鉴赏

《白居易诗选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全文翻译鉴赏白居易诗选放言五首(其三)白居易系列:白居易诗选|白居易诗集白居易诗选放言五首(其三)【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1,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2。

向使3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4谁知?【注释】1君:指元稹。

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

2「周公」二句: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日久当验。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弟,成王之叔。

日:一作后。

「王莽」句:言王莽在未篡汉以前曾伪装谦恭,后竟独揽朝政,杀平帝,篡位自立。

未篡:一作下士。

3向使:假如当初。

4复:又有。

【译文】赠给你一种解疑的方法,不必用龟甲和蓍草占卜。

辨明玉的真假只要烧够满满三天,辨别树木的优劣必须等它生长七年以后。

正直贤良的周公尚且害怕流言飞语,心怀不轨的王莽在篡位之前还装做毕恭毕敬。

假如这人在被误会时就死去了,他一生的忠奸又有谁知道呢?【赏析】本诗旨在告诉我们,看问题必须全面,切忌片面。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要想对事物有全面的了解,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不能仅凭一时、一事就草率地得出结论。

不能人云亦云,不加判断、考察就接受众人的观点,否则很可能把大奸似忠的人误认为好人。

从历史上来看,周公正直贤良,一心为国,却遭到流言飞语的攻击,被迫「避居于东」;而西汉末年的王莽,早就心怀不轨,阴谋篡汉,但在行动之前还假装谦虚恭谨,蒙骗了不少人。

这些经验教训,值得今人深刻记取!「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一至理名言,足可警示世人。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译文及鉴赏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译文及鉴赏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译文及鉴赏《放言五首·其三》是由白居易所创作的,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放言五首·其三》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放言五首·其三》唐代: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放言五首·其三》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放言五首·其三》注释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法:办法,方法。

决:决定,解决,判定。

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

这里是指求签问卜。

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试:试验,检验。

辨:辨别,鉴别。

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期:期限。

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便:就。

复:又。

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

典故: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来。

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

王莽(mǎng):汉元帝皇后侄。

典故: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放言五首·其三》赏析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古代诗歌赏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赏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题。

放言五首·其三①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②,王莽谦恭未篡时③。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写了五首《放》诗;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②周公:成王的叔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后还政成王。

③王莽:汉元帝皇后侄,后篡汉自立。

1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人生逆境,友人对一些人事不免产生疑惑,诗人写此诗以作劝慰。

B.以“试玉”与“辨材”为例阐述“一法”,形象说理中肯定友人品质。

C.尾联既对前面的事例进行假设分析,又蕴含着诗人与友人的相互激励。

D.全诗以议论为主,融情理于具体事例之中,富有理趣,读来意味深长。

17.诗的颈联写周公、王莽两人,对整首诗表达劝慰之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孔子用“,”两句表明自己识别好学之人的标准,即要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并且善于向有道德的人学习。

(2)孔子认为要识别君子和小人就要看其价值追求,看其对“义”与“利”的态度的两句是“,”。

(3)《老子》中“,”两句告诉我们不仅要知人,也要自知。

16.C (“诗人与友人的相互激励”错)17.①诗人例举周公、王莽二人在时间的检验下忠奸毕现的史实,揭示了要用长远的眼光去衡量、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轻易下结论的道理。

②两个典故,一正一反,对比强烈,说服力强,让诗人的劝慰之情更加理性,大大增强劝慰效果。

(6分。

每点3分,其中第①点答出史实1分,写出道理2分;第②点答出对比1分,答出“理性”“说服力强”等2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8. (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6分。

白居易的诗词《放言五首》(其三)阅读

白居易的诗词《放言五首》(其三)阅读

白居易的诗词《放言五首》(其三)阅读《放言五首》(其三)唐代•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赏析】“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这两句和“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以及“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样,都是对人心的深刻的总结。

古人认为辨别玉石的真假,需要用火来烧,能够经得住烈火长时间的炙烤,便是好玉;鉴别一块木头的好坏,要等到七年之后,七年之后如果木头不腐不烂,依旧结实如初,那便是一块好木材。

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诗人又举了周公和王莽的例子来进行论证。

周公是周武王的弟弟,周武王在建立周朝两年后便死去,从此周公开始辅助成王,一心致力于朝政,忠心不二,是历有名的忠臣。

王莽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起初他为人毕恭毕敬,做事十分卖力,不知疲倦。

后来招买人心,拉拢势力,等到汉平帝死后,便假拟遗照,篡汉称帝。

诗人认为,考察一个的忠心,不能单单从短期的表现来评价,必须进行长时间地考量,从整个历史的长度去衡量和判断。

诗人认为自己和好友都是受人诬陷的,自身清白,必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等到“三日”“七年”之后,朝廷定会明白他们的忠心,这是不容置疑的。

扩展阅读:白居易的文学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重视。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早在元和初所作《策林》中,白居易就表现出重写实、尚通俗、强调讽喻的倾向:“今褒贬之文无核实,则惩劝之道缺矣;美刺之诗不稽政,则补察之义废矣。

千家诗: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原文译文赏析

千家诗: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原文译文赏析

千家诗: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原文译文赏析《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译文】赠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不用龟卜和拜蓍,试玉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注释】①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写了五首《放言》诗表达自己的心情。

后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五首》奉和。

2.君:指元稹。

狐疑:狐性多疑,故称遇事犹豫不定为狐疑。

屈原《离骚》:“心犹豫而狐疑。

”按:元稹在政治上遭到打击后,情绪一度动荡,白居易因劝他要经得起考验,等到时机好转,是非真伪自会分明。

“不用”句谓:吉凶祸福,在所不计;问卜求签,更无必要。

钻龟、祝蓍(shī):古代迷信活动,钻龟壳后,看其裂纹以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

3.“试玉”二句:言坚贞之士必能经受长期磨练;栋梁之材也不是短时间就能认出来的,前句下作者自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

”《淮南子·俶真训》:“钟山之玉,炊以炉炭,三日三夜而色泽不变。

”后句作者亦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豫章:枕木和樟木。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北则有阴林巨树楩楠豫章。

”《正义》:“豫:今之枕木也;樟,今之樟木也。

二木生至七年,枕樟乃可分别。

”4.日:一作“后”。

见《史记·鲁国公世家》。

后句言王莽在未篡汉以前曾伪装谦恭下士。

《汉书·王莽传》:“(莽)爵位盖尊,节操愈谦。

散舆马衣裘,赈施宾客,家无所余。

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

……欲令名誉过前人,遂克己不倦。

”后竟独揽朝政,杀平帝,篡位自立。

此二句是用周公、王莽故事,说明真伪邪正,日久当验。

未篡:一作“下士”。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原文、赏析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原文、赏析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
原文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创作背景: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

过了五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时元稹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

此诗为第三首。

第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诗词鉴赏:【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诗词鉴赏:【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诗词鉴赏:《放言五首·其三》【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公元810年,白居易的好基友元稹由于得罪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在江陵期间,元稹曾写下《放言》“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表达了自己遭贬谪的愤懑之情。

五年后,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因为上书要求彻查此案,得罪了某些当权者,被贬为江州司马。

两人同病相怜,于是白居易便也写了五首《放言》以唱和元稹。

这首是第三首,也是最出名的一首。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我送你一个解决疑问、看透人心的方法,不用像前人那样求签问卦。

古人比较迷信,遇事喜欢求神拜佛,占卜吉凶。

作为知识分子的白居易当然是不屑于钻龟祝蓍,所以他一开始就以“赠”字,很郑重地说我要告诉你一个解决狐疑的方法,强调了这是他的经验之谈,这个方法很宝贵,一般人我是不会说的。

接着他又说“不用”常人之法,那么这个方法到底是什么呢诗歌一开头便制造了悬念,就像李白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李煜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样的写法使人读之不厌味有余。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检验玉石的真假需要三天的时间,而辨别木材的好坏则需要七年的时间。

周公旦刚开始辅佐成王的时候,一直为流言蜚语所扰,王莽还没篡位之前,表现得十分恭顺。

二三联白居易便说明了这个方法:时间。

第二联通过辨别玉器和木材这两个例子,从正面说明要判断一件事物需要时间的沉淀。

而第三联则用了周公和王莽的例子,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用这个方法,很难看清真面目。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曹操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说的便是他。

武王建立周朝不到两年便去世了,他的儿子成王年仅13,朝局不稳,他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成王处理国事,代理天子职权,按后世的说法就是“摄政王”。

一般而言,处于这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要么野心勃勃,要么是真的忠心耿耿,但无论如何,都会受到猜忌,就像清朝的多尔衮。

周公王莽的诗句 白居易

周公王莽的诗句 白居易

周公王莽的诗句 白居易白居易写周公王莽的诗句是:“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这两句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七言律诗《放言五首·其三》。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对人和事物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公旦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应当多加保重,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

这是用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进行的总结。

《放言五首·其三》全诗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释:(1)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办法,方法。

(4)决:决定,解决,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6)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

这里是指求签问卜。

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7)试:试验,检验。

(8)辨:辨别,鉴别。

(9)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10)期:期限。

(11)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12)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3)便:就。

(14)复:又。

(15)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

典故: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了起来。

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

(16)王莽((mǎng):汉元帝皇后侄。

典故: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全诗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放言五首(其三)》《杂兴八首(其三)》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放言五首(其三)》《杂兴八首(其三)》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放言五首(其三)》《杂兴八首(其三)》含答案解析[哲理思辨诗/2024广东东莞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9—10题。

(9分)放言五首①(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②。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③,王莽④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杂兴八首(其三)顾嗣协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注】①元和五年(810),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江陵,写了五首《放言》诗。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被贬江州,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②钻龟与祝蓍:古人占卜的两种方式。

③周公是周成王的叔父,周公在辅佐周成王时期,有人怀疑周公要篡位,但历史证明周公对成王一片赤诚。

④王莽:汉元帝皇后之侄,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9.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白诗首联设置悬念,说要赠友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不正面说明,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白诗充满了对朋友的劝慰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的不满之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之情。

C.顾诗用语浅近,如话家常,却表现出诗人思维的深刻与缜密,诗中阐释的道理颇具思辨性和开放性。

D.两首诗都以议论、说理为主,富有理趣,小中见大,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

解题思路D项,“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错误。

白诗以问句“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结尾,未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而顾诗结尾两句“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直接点明了诗人的人才观。

10.(对点题/对比人才观+手法)古诗中蕴含的人才观往往丰富而深刻,请分别概括以上两首诗的人才观,并简要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人才观的。

(6分)白诗人才观:若想辨识人才,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能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

(1分)顾诗人才观: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用人当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因材施用,不要求全责备。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思之有理,读之有味,蕴含深刻哲理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思之有理,读之有味,蕴含深刻哲理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思之有理,读之有味,蕴含深刻哲理前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之。

白居易和元稹这对生死不渝的挚友,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铁打的知己,用其一生为世人诠释了友谊的真谛。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二人同科进士及第,一起被分配到了秘书省当校书郎,共同倡导了“新乐府运动”,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但是,木欲秀于林,则风必摧之。

才华横溢的二人因其锋芒过露,很快就遭到了来自朝中小人的各种打击算计,先后被贬。

去国离乡,前路渺渺,春风得意之人忽然跌入人生的低谷,迷茫困惑都在所难免。

相比于元稹的无助,白居易则要积极乐观许多,从以下这首《放言五首·其三》七律就可窥见一二。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shi)。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唐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简译:我送给您一种解决心中疑惑的方法,这个办法很简单,不用你去求签问卜来占卜吉凶。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而要验证一块玉的真伪也需要烧满三天。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辨别一株树木是否是有用之才,也需要等上七年的时间。

人言可畏,流言蜚语满天飞的时候,就连淡定的周公也会感到害怕。

不要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的形象示人。

假使像周公和王莽这样的人当初就死去了,他们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所以,凡事要往长远看,时间会出正确的答案。

赏析: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哲理诗,语浅言深,小中见大,耐人寻味,令人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因为宰相武元衡遇害和母亲看花坠井事件,白居易遭政敌网罗罪名构陷,被朝廷贬为江州司马。

彼时,他的好友元稹因为得罪朝中权贵为朝廷所不容,已经在荆蛮之地辗转五年有余,先是江陵府士曹参军,后又调任通州司马。

仕途失意,政治受挫,从高光时刻跌至人生低谷,对于这对于意气风发兼济天下的挚友来讲,无疑都是极其沉重的打击。

古诗词鉴赏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词鉴赏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放言五首(其三)①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②,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①放言五首:公元810年,白居易好友元稹得罪权贵被贬,写了五首《放言》。

五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元稹闻讯写下了《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

②周武王死,子成玉立,成王年幼,周公摄政。

管、蔡、霍三叔,阴谋陷害,造作流言,说周公要篡位。

周公恐惧,避居于东,不问政事。

后事实证明,周公对成王一片忠心,说他要篡位的流言是假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时)(3分)A.首联设置悬念,郑重其事地说要赠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不正面说明,吸引读者。

地B.领联以"试玉”“辨材"为例,委婉地介绍方法,即经过时间的考验,事物的真伪终会呈现。

C.颈联反面举例,直接说明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无法做出正确判断。

D.尼联是全诗关键句,通过反问发人深思如果不用时间来考验,如何能辨别真伪呢?15.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政治抒情诗.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中寄寓的情感。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然心忧天下读书人的情怀。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利用周围环境来衬托琵琶女弹奏的音乐给人的强大艺术感染力。

(3)在《论语·泰伯》中,曾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有抱负的人胸怀宽广、意志坚强才能担当大任并借此鼓励门]人要有理想,还要做好路途遥远的准备。

《放言(其三)·白居易》原文与赏析

《放言(其三)·白居易》原文与赏析

《放言(其三)·白居易》原文与赏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的《放言》是一组富于哲理的政治抒情诗,共五首。

诗前有序:“元九(即元稹)在江陵时有《放言》长句诗五首,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

……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

”据此可知,这是宪宗元和十年(815)诗人被贬江州途中所作。

诗题“放言”,是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的意思。

这首诗说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道理,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得经过时间的考验。

诗人也曲折地表示了自己和友人元稹是“材”和“玉”,经得起时间考验,坚信自己的冤屈必然得到昭雪。

同时也包含有劝勉友人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会澄清事实,辨明是非。

首联提出决狐疑的方法。

诗不是径言直说决疑而以警言之语出之。

“赠君一法决狐疑”,显示了诗人的自信,同时也强调了这个方法的宝贵,于是具有攫住人心的力量。

当读者急切要了解此法为何时,诗人却宕开一笔,说“不用钻龟与祝蓍”,更激起人要追索妙法的热情。

钻龟,古代用龟甲占卜;祝蓍,古代取蓍草的茎以卜凶吉。

这么写的目的,在于强化下面提出的决疑法。

颔联正面提出决疑法。

诗人于诗下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说明诗人所写有着生活依据,是经验之谈。

两法一意,都是强调“时间”的意义,“要”和“须”,又提出了这种条件的必要性。

腹联和尾联结合紧密,以反面史实证明上述方法的正确性。

周公旦在辅佐成王的时候,曾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可历史证明了他对成王是一片赤诚,毫不作伪。

东汉时代的王莽,最初假装谦恭,曾迷惑了一些人。

《汉书》本传说他“爵位愈高,节操愈谦”; 可是后来却篡汉自立,暴露出政治骗子的真面目。

在叙述了周公、王莽事后,殿以“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又回复到中心论点时间的问题。

这就使作者关于对人和事要经过时间考验的观点得进一步强化。

白居易的一首诗,道出了为人处世的真理

白居易的一首诗,道出了为人处世的真理

白居易的一首诗,道出了为人处世的真理好了,今天小编就说到这里了,谢谢您可以把所有的文章阅读完,感谢您对小编的认可,如果您对小编的写的内容有什么疑问,可以在下面评论留言,小编会继续努力的。

为大家带来更好的精彩内容。

您的鼓励是小编最大的认可。

大家好,我是[名字]的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精彩内容,希望各位看官给小编动手点赞评论哦,您的每一次点赞评论都会带来好运气的哦。

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里面有好人贵人,也有小人。

今天就给大家讲白居易的一首诗,这首诗就讲了对一个人的看法不能太过于绝对,要经过长时间的相处才能知道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心。

这首诗就是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

诗中两个例子,一个讲的是西汉时期,朝廷重用外戚。

王政君是汉元帝的皇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王家子弟几乎人人官居高位,个个骄奢淫逸。

唯独王皇后的侄子王莽,生活俭朴,待人谦和礼让,朝野上下广为称赞。

后来,王莽“翅膀”逐渐丰满,终于在一片称颂声中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他毒杀了十四岁的平帝,挑选了两岁的刘婴做儿皇帝,自己当起摄政王。

这还嫌不够,最后干脆篡位,做了十五年的皇帝。

第二个周公的故事却正好相反。

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病逝后,他辅佐十三岁的侄子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

虽然他尽职尽责为成王着想,但是满天下都是流言蜚语,说他想要取而代之。

不过周公旦对流言泰然处之,把国家管理得井井有条,等到成王长大成人后就把权力都了交回去。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全诗的意思是这样的: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的真假需要烧满三天时间,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有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原文、赏析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原文、赏析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放言五首·其三》原文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创作背景: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元稹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

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来表示他的心情。

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

这时元稹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白居易在贬官途中,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

此诗为第三首。

译文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注释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法:办法,方法。

决:决定,解决,判定。

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

这里是指求签问卜。

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试:试验,检验。

辨:辨别,鉴别。

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期:期限。

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诗词鉴赏
放言五首·其三
唐代: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译文
我送给你一种解决疑问的办法,这个办法不需龟甲,蓍草茎来占卜吉凶。

检验玉真假还需要烧满三天,辨别木材还要等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的日子,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1)放言:言论放肆,不受拘束的意思。

(2)君:您,这里指作者的好友元稹。

(3)法:办法,方法。

(4)决:决定,解决,判定。

(5)狐疑:狐性多疑,故用狐疑指犹豫不定。

(6)钻龟、祝蓍(shī):古人因迷信而占卜的方法,钻龟壳后
看其裂纹占卜吉凶,或拿蓍草的茎占卜吉凶。

这里是指求签问卜。

蓍,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茎、叶可制香料。

(7)试:试验,检验。

(8)辨:辨别,鉴别。

(9)材:木材,这里指枕木和樟木。

(10)期:期限。

(11)篡(cuàn):篡位,臣子夺取君主的权位。

(12)向使:假如,如果,假使。

(13)便:就。

(14)复:又。

(15)周公:姬旦,周武王弟,成王的叔父。

典故:成王年幼为王,周公摄政,管叔等人散布流言,说周公要害成王,于是周公躲避
了起来。

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的,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
人的叛乱。

(16)王莽(mǎng):汉元帝皇后侄。

典故:王莽在篡夺政权之前,为了收揽人心,常以谦恭退让示人,后来终于篡汉自立,改国号
为“新”。

鉴赏
这是一首富有理趣的好诗。

它以极通俗的语言说出了一个道理:
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理解,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
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否则就会把周
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诗人表示像他自己以及友
人元稹这样受诬陷的人,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而理应多加保重,
等待“试玉”、“辨材”期满,自然会澄清事实,辨明事伪。

这是用
诗的形式对他自身遭遇实行的总结。

在表现手法上,虽以议论为主,但行文却极为曲折,富有情味。

“赠君一法决狐疑”,诗一开头就说要告诉人一个决狐疑的方法,而
且很郑重,用了一个“赠”字,强调这个方法的宝贵,说明是经验之谈。

这就紧紧抓住了读者。

因在生活中不能做出判断的事是很多的,
大家当然希望知道是怎样的一种方法。

“不用钻龟与祝蓍”。

先说不
用什么,而该用什么,却不径直说出。

这就使诗歌有曲折、有波澜,
对读者也更有吸引力。

诗的第二、三句才把这个方法委婉地介绍出来:“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很简单,要知道事物的真伪
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经过一定时间的观察比较,事物的本来面目
终会表现出来的。

以上是从正面说明这个方法的准确性,然后掉转笔锋,再从反面
说明:“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如果不用这种方法去
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对周公和王莽的评价,就是
例子。

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以前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
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


莽在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恭,以前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
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

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
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全
篇的关键句。

“决狐疑”的目的是分辨真伪。

真伪分清了,狐疑自然
就没有了。

如果过早地下结论,不用时间来考验,就容易为一时表面
现象所蒙蔽,不辨真伪,冤屈好人。

诗的意思极为明确,出语却曲折委婉。

从正面、反面叙说“决狐疑”之“法”,都没有径直点破。

前者举出“试玉”、“辨材”两个
例子,后者举出周公、王莽两个例子,让读者思而得之。

这些例子,
既是论点,又是论据。

寓哲理于形象之中,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耐人寻思。

其以七言律诗的形式,表达一种深刻的哲理,
令读者思之有理,读之有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