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类别:定义:一些互相连接的、自制的计算机的集合。

类别:按范围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按使用者分为:公用网、专用网。

2)因特网和互联网的关系:互联网是指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网络,是“网络的网络”。

而因特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

3)OSI/RM的层次与TCP/IP的层次对应关系:OSI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五层协议应用层应用层(各种应用层协议如TELNET,FTP,S MTP等)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运输层(TCP或UDP)运输层网络层网际层IP 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物理层4)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协议(Windows默认安装的协议),有什么作用。

TCP/IP协议。

TCP是主机到主机层的协议,它负责从上层获得数据为之分段、编号、排序。

而且使用确认机制,窗口机制,保障了数据的安全传送。

IP是因特网层协议,负责查看数据包的IP地址,并且通过路由表网络寻址,寻找数据到目的主机的最佳路径。

5)MAC地址(是否唯一、多少位、作用):全球唯一,共6个字节,48位。

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6)调制和解调的概念:调制就是对信号源的信息进行处理加到载波上,使其变为适合于信道传输的形式的过程。

解调则是将基带信号从载波中提取出来以便预定的接收者(也称为信宿)处理和理解的过程。

7)时延1-17首发两端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输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发送时延=数据长度/发送速率传播时延=距离/传输速率(1)T(发送)= 10^7bit / (100 kb/s * 1024) = 97.656 s(2)T(发送)= 10^3bit / (1Gb/s *1024 *1024) = 0.001 sT(传播)= 1000000m / 2*10^8m/s = 0.005 s传播时延一般比较小,切不易改变,发送时延往往是总时延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数据的传输速率往往通过提高发送速率来实现。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述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宜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址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一一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址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一一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一一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來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败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

1.速率数据率(data rate}、比特率(bit rate).单位:b/s,或kb/s. Mb/s, Gb/s 等.2.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 .3、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此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的限制.4、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

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

(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复习资料)李新宇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名词解释:【计算机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和通信协议及网络管理软件的管理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递的系统。

【访问节点】:又称端节点,是指拥有计算机资源的用户设备,主要起信源和信宿的作用。

【转接节点】:又称中间节点,直至那些在网络通信中起数据交换和转接作用的网络节点,这些节点拥有通信资源,具有通信功能。

【混合节点】:也称为全功能节点,是指那些既可以作为访问节点又可以作为转接节点的网络节点。

【通信链路】:是指两个网络节点之间传输信息和数据的线路。

【物理链路】:是一条点到点的物理线路,中间没有任何交换节点。

【逻辑链路】:是具备数据传输控制能力,在逻辑上起作用的物理链路。

【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

【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

它由网络节点、通信链路组成。

【网络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计算机系统、终端及通信设备。

【对等网】:在计算机网络中,倘若每台计算机的地位平等,都可以平等地使用其他计算机内部的资源,每台计算机磁盘上的空间和文件都为公共资源,这种网络就称为对等网。

填空题:1、1969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美国的ARPANET 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妈常称的计算机网络的诞生、这个计算机互联的网络系统是一种分组交换网。

2、计算机网络是现代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3、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硬件系统和网络软件系统构成的。

从拓扑结构看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构成的;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则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组成的。

4、计算机网络中的节点由称网络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访问节点、转接节点和混合节点5、通信链路分为物理链路和逻辑链路两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期末复习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期末复习总结

前四章1、数据以分组(packet)为单位进行传送,在每个结点采用路由选择和存储转发技术将分组转发至下一站,直到最终目的地。

2、路由器处理分组的过程是:1,把收到的分组先放入缓存(暂时存储);2,查找转发表,找出到某个目的地址应从哪个端口转发;3,把分组送到适当的端口转发出去。

3、TC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分布式进程通信的功能;IP协议主要用于实现分组通过通信子网的路由选择功能。

4、因特网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前身是ARPANET。

网络(network)由若干结点(node)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link)组成。

5、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network of networks)。

6、从因特网的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边缘部分核心部分7、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8、计算机网络分类的方法:1,按传输技术分类:广播网络,点-点网络;2,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9、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构型。

星形拓扑,环形拓扑,总线形拓扑,树形拓扑,网状拓扑。

10、计算机网络从物理组成上看分为硬件、软件、协议三部分;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成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两个部分;互联网是一个由大量的路由器将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互联而成,结构在不断变化的网际网。

11、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12、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要素:语法:定义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

语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响应。

时序:通信过程中各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13、接口:表示同一结点相邻层之间交换信息的连接点,下层通过接口向上层提供服务。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概述1.网络是指“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连通性;共享3.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4.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5.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6.因特网的拓扑结构划分两大块:边缘部分称为资源共享;核心部分称为通讯子网7.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8.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

常用的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9.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10.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11.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三要素组成:语法、语义和同步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资料整理(期末考试必备)

计算机网络(谢希仁)复习资料整理(期末考试必备)

《计算机网络》整理资料第1章 概述1、计算机网络的两大功能:连通性和共享;2、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①从单个网络 ARPANET 向互联网发展的过程。

②建成了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③逐渐形成了多层次 ISP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结构的因特网。

3、NAP (或称为IXP)网络接入点: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向各ISP 提供交换设施,使他们能够互相平等通信4、因特网的组成:①边缘部分:用户利用核心部分提供的服务直接使用网络进行通信并交换或共享信息;主机称为端系统,(是进程之间的通信) 两类通信方式:✧ 客户服务器方式: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客户程序:一对多,必须知道服务器程序的地址;服务程序:可同时处理多个远地或本地客户的请求(被动等待); ✧ 对等连接方式(p2p):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既是客户端又是服务端; ②核心部分: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主要由路由器和网络组成);核心中的核心:路由器(转发收到的分组,实现分组交换)交换——按照某种方式动态地分配传输线路的资源:✧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资源(归还通信资源)始终占用资源;✧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时延较长);✧ 分组交换:报文(message )切割加上首部(包头header )形成分组(包packet );优点:高效(逐段占用链路,动态分配带宽),灵活(独立选择转发路由),迅速(不建立连接就发送分组),可靠(保证可靠性的网络协议);存储转发时造成时延; 后两者不需要预先分配传输带宽;路由器处理分组过程:缓存→查找转发表→找到合适端口;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按作用范围:W AN(广),MAN (城),LAN (局),PAN (个人); ● 按使用者:公用网,专用网;● 按介质:有线网,光纤网,无线网络; ● 按无线上网方式:WLAN ,WW AN (手机);● 按通信性能:资源共享,分布式计算机,远程通信网络。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1.OSI参考模型共分7个层次,自下而上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2.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两个子网:(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3、TCP协议是(面向连接),UDP协议是(无连接),IP协议是(无连接)的。

4.双绞线有(非屏蔽)、(屏蔽)两种5.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有噪声线路变成无传输差错的通信线路,为此,数据被分割成(帧),为防止发送过快,总是提供(流控制)。

6.网络互联在链路层一般采用(网桥)(路由器)7.局域网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结构)、(环形结构)(总线型结构)、(树型和混合型结构)。

8.局域网使用的三种典型拓朴结构是(星型)、(环形)(总线型)。

9.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中(逻辑链路控制层(LLC))层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AC))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10. HDLC协议中,根据控制字段的取值,可将HDLC帧分为三大类,它们分别是(信息帧)、(监控帧)、(无编号帧)。

11. 在TCP/IP体系结构的传输层上,(UDP)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它不可能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并且没有差错控制,而(TCP)实现的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

这两个协议位于OSI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2.路由器的路由选择有(直接路由选择)和(间接路由选择)两种形式。

13.通信网络的交换方式大致有二种,即(电路交换)、(包交换)、(报文交换)14.数据通信交换方式有(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15.资源共享可以分为(硬件资源共享)、(软件资源共享)、(数据资源共享)。

16、TCP/IP体系结构的传输层上定义的两个传输协议为(TCP)和(UDP)。

17.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网络通信系统)、(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构成。

18.应用层是向网络的使用者提供一个有效的和方便的(网络应用环境)19.网络按覆盖的范围(或者说作用的范围)可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网络复习

网络复习

计算机网络-----期末总复习(选择20+填空20+问答60)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的常用数据交换技术。

P12电路交换:“建立连接(占用通信资源)→通话(一直占用通信资源)→释放连接(归还通信资源)”三个步骤称为电路交换。

线路的传输率往往较低。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通常我们把要发送的整块数据称为一个报文。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把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

在每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

分组又称为包,首部可称为包头。

报文交换:基于存储转发原理的报文交换。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P17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计算机系统。

关于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自治的概念即独立的计算机,它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可以单独运行使用,互相连接指计算机之间能够进行数据通信或交换信息。

最简单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只有两台计算机和连接它们的一条链路,即两个节点和一条链路。

因为没有第三台计算机,因此不存在交换的问题。

最庞大的计算机网络就是因特网。

它由非常多的计算机网络通过许多路由器互联而成。

因此因特网也称为“网络的网络”。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P17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类: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按使用者分类:公共网;专用网。

按交换功能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和ATM网。

按拓扑结构分类:星型网;树型网;总线型网;环型网;网状网和混合网。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P19带宽::(1)带宽本来是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单位是赫(千赫,兆赫,吉赫)。

因此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就称为线路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5篇第一篇: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型总结计算机网络内容总结第一章网络概述一、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共享性(填)二、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核心部分(填)1、主机A和主机B通信,实质上是主机A的某个进程同主机B 的某个进程通信。

2、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对等方式(P2P)3、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

(选)三、三种交换方式: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填)1、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源点直达终点。

电话交换机是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电路交换的线路的传输效率往往很低。

2、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3、分组交换:单个分组(整个报文的一部分)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

存储转发技术,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路由器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

(选)四、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地域(中英文名称):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填)五、(简答)时延:时延的 4 个组成部分、计算。

六、协议(定义、三要素及其含义):定义: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协议。

三要素及其含义:(1)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2)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3)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填选)七、5 层体系结构各层及功能:(填)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为用户应用进程提供服务λ运输层(transport layer)为主机中进程间通信提供服务λ网络层(network layer)为主机间通信提供服务λ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相邻结点间的无错传输λ物理层(physical layer)透明地传输原始的比特流第二章物理层一、关于信道(通信方式三种):单向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填)1、单向通信又称单工通信,无线电广播,有线电广播,电视广播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半双工通信,对讲机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全双工通信(选)二、常用的导向性传输媒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填)三、常用的非导向传输媒体:短波;微波:地面接力、卫星(填)四、信道复用:FDM、TDM、STDM、WDM(名称、复用方法、特点):(填选选)FDM:频分复用,复用方法:整个带宽划分为多个频段,不同用户使用不同频段。

计算机网络期末重点复习

计算机网络期末重点复习

计算机网络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主要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式数据处理,提高系统可靠性与处理能力。

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两个子网:(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覆盖范围可分为_局域网_、城域网__广域网__。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总线型、环型和网状型。

信道复用技术有三种方式:_频分多路复用___、__波分多路复用____时分多路复用___。

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技术,而传统的电话网络则采用(线路)交换技术。

常用的数据交换有_线路交换_和_存储转发交换__两种,后者又有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虚电路交换脉冲编码调制的过程简单地说可分为三个过程,它们是采样、量化编码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互连功能是在OSI模型中的___网络层实现的。

网络协议3要素:语法、语义交换规则差错控制方法有纠错码和检错码。

以太网传输的电信号是_基带__信号,采用__曼彻斯特编码信号调制常用的三种方法是: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令牌环网络的拓扑结构为环型 , CSMA/CD控制媒体访问的是(总线型)拓扑结构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有拓扑结构、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的原理可以概括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__冲突停发_、随机重发FTP是一种常用的___应用层协议。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是__帧_。

交换机和网桥工作在__数据链路层。

OSI参考模型从高到低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通信技术中,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广播通信信道与点对点通信信道在通信中,TCP协议是__面向连接的___,UDP协议是___无连接的__。

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__32___比特,而在IPV6中则为__128___比特信元交换是一种使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的交换技术在局域网模型中,数据链路层又分为_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设传输1K字节的数据,其中有1位出错,则信道的误码率为( 1/1024)误码率=出错数/总数Internet的网络层含有四个重要的协议,分别为(IP,ICMP,ARP,RARP)属于TCP/IP的应用层协议有(FTP和SMTP)令牌总线媒体访问控制方法的标准是(IEEE802.4)根据组织模式划分因特网,军事部门域名为(mil),我国的顶级域名是_cn__。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2.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划分为三大部分: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源系统一般包括以下两个部分:源点和发送器;目的系统一般也包括两个部分:接收器和终点。
3.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4.根据信号中代表的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以分为两大类:模拟信号(连续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 作者:
———————————————————————————————— 日期:

第一章概述
1.“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共享性。
23.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简称协议,其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同步。
24.协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使用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的文字的描述,另一种是使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代码。
25.分层带来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6.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27.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28.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交付,但尽最大努力交付;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够提供可靠交付。
8.因特网拓扑结构从其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9.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划分为两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复习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复习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期末复习第一章、概述 (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3)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 (3)因特网的标准化: (3)因特网的组成:(分两部分)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按范围分: (3)按拓扑结构分: (4)按交换技术分: (4)按协议分: (4)按传输介质分: (4)按用途分: (4)按信息分享方式分: (5)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5)实体,协议,服务和服务访问点 (5)第二章、物理层 (6)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6)物理层的一些特性: (6)有关信道的几个基本概念: (6)最基本的带通调制方法: (6)信道的极限容量: (6)信道复用技术: (7)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8)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8)1、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8)2、点对点协议PPP (8)第四章、网络层 (10)网际协议ip (10)1、虚拟互连网络 (10)2、分类的ip地址 (10)3、ip地址与硬件地址 (10)4、地址解析协议ARP和逆地址解析协议RARP (10)5、ip数据报的格式 (11)6、ip层转发分组的流程 (11)二、构造超网 (11)1、ICMP报文的种类 (12)2、内部网关协议RIP (12)第五章、运输层 (13)1、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13)(1)特点: (13)(2)UDP的首部格式 (13)2、传输控制协议TCP (13)(1)特点: (13)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 (13)(1)停止等待协议 (13)(2)TCP报文段的首部格式 (14)第一章、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在网络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一些互相链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因特网,也是一种计算机网络因特网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1983年第二阶段:1983年——1993年第一浏览器诞生(mosica)人们把1983年作为因特网诞生时间第三阶段:1993年——至今因特网的标准化:1、因特网草案2、建议标准3、草案标准4、因特网标准因特网的组成:(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考试知识点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考试知识点资料

第一章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发展Internet ARPAnet Intranet的关系解:主机-远程终端互联;主机-主机互连;网络标准化;局域网的兴起;Internet时代。

先有ARPAnet(主机互联),再有Internet(互联网),随后才有Intranet(企业网)。

2.计算机网络定义解:将地理位置不同的两台以上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介质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

3.计算机网络分类解: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4.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结构、各结构形态解:总线结构:是将网上设备均连接在一条总线上,任何两台计算机之间不再单独连接。

环形结构:是将网上计算机连接成一个封闭的环星形结构:是将多台计算机连在一个中心节点(如集线器)上树形结构:是星型结构的扩展,具有星形结构连接简单、易于扩充、易于进行故障隔离等特点。

网状结构:是一种不规则的连接,通常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有两条以上的通路。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通信知识网络体系结构1.网络协议及其三要素解:网络协议:网络中各种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共同遵守的规则或约定。

三要素:1.语义:指在数据传输中加入哪些控制信息。

2.语法:指传输数据的格式。

3.时序:指数据传输的次序或步骤。

2.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解:分层:网络通信过程非常复杂,为了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人们将网络完成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子任务,然后针对每个子任务分别制定相应的协议,在网络术语中将这样一种任务分解的方法叫分层。

网络体系结构:把网络的这种分层结构以及各层协议的集合。

3.OSI参考模型;有哪些层次、各层主要作用解:第1层:物理层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比特传输服务,确保比特在通信子网中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上;物理层协议主要定义传输介质接口的电气的、机械的、过程的和功能的特性,包括接口的形状、传输信号电压的高低、数据传输速率、最大传输距离、引脚的功能、动作的次序等等。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期末复习资料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互联网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流。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中,合理准备好期末复习资料对于提高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层次、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提供一些复习资料,帮助大家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而成的,它们可共享资源、实现信息传输和协同工作。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念包括以下几点:1.1 网络拓扑:指多台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相互连接的方式,常见的网络拓扑有总线型、星型、环状、网状等。

1.2 网络协议:用于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化约定,比如常见的IP协议、TCP协议等。

1.3 网络设备:包括网络接口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用于连接和管理计算机网络中的各个节点。

1.4 网络传输介质:指计算机之间传输数据所使用的物理媒介,如电缆、光纤等。

二、网络层次和协议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网络,人们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对每个层次进行相应的规范和协议制定。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习中,了解网络层次和相应的协议十分必要。

2.1 OSI七层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七个层次。

2.2 TCP/IP四层模型:将计算机网络分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四个层次,更加符合实际应用需求。

2.3 常见网络协议: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等。

三、网络安全与常见攻击方式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重要方向之一,保障网络安全可以使得计算机网络更加稳定和可靠。

在复习中,我们需要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攻击方式。

3.1 基本概念:包括认证、授权、加密等,用于确保网络通信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3.2 常见攻击方式:包括拒绝服务攻击、劫持攻击、ARP欺骗、端口扫描等。

3.3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使用防火墙、加密通信、定期更新软件补丁等。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要点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要点

大家复习时,应该把以前上交的课后习题再做一遍!!!不会做的要问。

这里只是大概的理了一遍。

书还是要看的。

可以边看书,边把知识点补上去,下午临时赶出来的,部分书写可能有错,请见谅。

复习=看书+记录知识点+做后课题。

预祝期末考通过!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和共享P22、因特网从工作方式上看可划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边缘部分的功能是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连通性和交换)P8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P17定义: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交往、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采用通信手段,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各自具备自主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由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复合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最简单的定义: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4、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覆盖范围)进行分类广域网(WAN:作用范围为几十到几千公里;局域网(LAN:作用范围为几公里以内;城域网(MAN:作用范围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通常为5〜50公里5、时延的概念及其四个组成部分。

传播时延和发送时延的含义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四个组成部分=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信道长度(米)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m/s)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6、带宽、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带宽: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 (bit/s)。

更常用的带宽单位是:千比每秒,即kb/s (103 b/s)兆比每秒,即Mb/s(106 b/s)吉比每秒,即Gb/s (109 b/s)太比每秒,即Tb/s (1012 b/s)请注意:在计算机界,K = 210 = 1024 ,M = 220, G = 230, T = 240 。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
1. 介绍
本文档旨在为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提供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备
考建议。

考试内容包括网络基础知识、协议分析和网络安全等方面。

2. 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一些考试可能涉及到的重要知识点总结:
- 网络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IP地址和子网划分、路
由算法和交换技术等。

- 网络安全:熟悉网络攻击和防御机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
测系统和加密技术等。

3. 备考建议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你更好地备考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
- 复课堂笔记和教材:回顾课堂上的重要概念和理论,并深入
研读相关教材,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 做练题:通过做一些练题来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锻炼解题能力。

- 参考学术资料:阅读学术期刊、论文或相关网络资源,可以拓宽知识面并深入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

- 组织研究小组:与同学们组成研究小组,互相讨论、分享和解答问题,相互之间进行知识点的复和交流。

- 制定复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和内容,合理制定复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复。

4.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和备考建议。

希望能对你备考有所帮助。

祝你考试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Ch1网络概论计算机网络网络协议实体分组交换数据报服务时延吞吐量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 C/S模式和 P2P模式。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LAN(局域网)、WAN(广域网)和MAN (城域网)等。

把网络分按数据交换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电路交换方法在实时性方面优于其它交换方式。

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合一”的趋势,三网指:电信网、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吞吐量。

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也可称为延迟或迟延。

国际性组织ISOC对Internet进行全面管理,它下面的技术组织IAB负责管理有关协议的开发。

所有Internet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网上发表,它的意思是请求评论。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间歇性、突发性。

带宽本身是指信道能传送信号的频率范围,也就是可以传送信号的高频与低频之差。

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OSI的会话层处于运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会话管理。

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间信息交换的表示方式。

它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所有Internet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网上发表,它的意思是请求评论。

TCP/IP体系结构共分4层。

各层的名称、传输单位。

计算机网络由负责信息传递的通信子网和负责信息处理的资源子网组成。

通信子网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

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连接的形式,叫做网络的拓扑结构。

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层次(树)型、总线型、环型、星型和网型。

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实体之间的规则叫协议,而上下层通过(层间)接口(使用服务原语)传递数据。

物理层要解决信号(码元)同步的问题。

运输层主要解决进程间端到端的传输除物理层以外的任何一层的PDU由该层的PCI和SDU组成。

采用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机构有OSI、TCP/IP等OSI参考模型的中文含义是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网络协议是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语法、语义、同步(时序)三个要素构成。

在计算机网络的分层体系结构中,n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的服务提供者。

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欲使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就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电路交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数据报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请简述在网络体系结构中服务与协议之间有何关系?何为拓扑,常见拓扑结构有那些?写出OSI的体系结构。

要求写出共几层,每层的名称及基本功能。

Ch2物理层全双工通讯数字信号码元速率异步通信CDMA机械特性当依时间顺序一个码元接着一个码元在信道中传输时,称为串行传输方式。

从通信的双方信息交互的方式来看,通信主要有这样三种方式,即单工、半双工和双工。

理解单工/半双工/全双工的含义。

区分比特、比特率,码元率(波特率)。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规定了接口的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过(规)程特性。

机械特性是关于描述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的。

过(规)程特性,指明不同功能的各种事件的出现顺序;电气特性,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等等。

用同轴电缆连接LAN经常采用总线拓扑结构,而采用双绞线连接LAN时经常采用星型拓扑结构。

光纤优点:通信容量大,传输损耗小,抗干扰好,保密性好,体积小。

但施工时难于将两根光纤精确连接。

几种常用的信道复用方式:FDM,TDM,WDM,CDM等。

什么是数据、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常用的有线传输介质主要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缆等。

关于卫星通信的特点是:卫星的通信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卫星的通信距离远,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适合广播通信;但卫星的通信时延较大,保密性较差。

PCM:数字传输中的一次复用群有两个标准。

我国采用的叫E1,它的数据传输率是2.048Mbps,它共有32个信道,其中有两个信道用于控制。

T1数率是1.544Mbps。

异步传输用于何处?其基本思想是什么?请问何谓TDM?其基本思想是什么?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区别。

光纤有何优点?光纤通讯为何能成为现代通信技术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领域。

Ch3 DL层与LAN数据链路透明传输CRC载波监听WLANCSMA/CA在数据链路层中,帧是用于描述PDU的单位。

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有噪声线路变成无传输差错的通信线路,为达到此目的,数据被分装成帧;为防止发送过快,一般提供流量控制功能。

数据链路的管理包括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持和链路的释放。

控制相邻两个结点间链路上的流量的工作称为段级流量控制。

窗口是一段缓存空间,根据窗口的大小,可连续发送多个分组而不需要对方的确认,这样信道利用率就提高了。

窗口大小的选择是由发送方的发送能力、信道传输能力、接收方的接收能力等共同决定。

序号、发送窗口、接收窗口之间的关系。

当信息字段中出现和标志字段一样的比特组合时,必须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HDLC采用零比特填充法;PPP协议在同步传输时,使用零比特填充法,在异步传输时,使用字节填充法。

PPP是面向字节的点到点传输协议,所以其所有帧的长度都必须是以字节为单位的。

CRC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的差错控制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在发送端采用软件编码时,一般使用模二除以生成多项式的系数,得到的余数就是CRC检错编码的结果。

在采用CRC差错控制的接收端,当把收到的比特串用模二除以生成多项式时,若除不尽时,则判断传输有错误。

在计算机通信中,经常采用自动请求重发方式(ARQ)进行差错控制。

,ARQ方式有:停止等待、后退N帧、选择重发等方式。

停等协议信道利用率的计算。

HDLC通常被称为是面向比特的高级链路控制规程,而PPP主要是面向字符的。

IEEE802委员会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分为两个子层。

其中,与传输媒体有关的内容放在MAC子层,与传输媒体无关的放在LLC子层。

局域网的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LLC、MAC。

LAN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环型,星型等。

掌握CRC计算。

CRC冗余校验的方法,生成多项式。

认识局域网协议:802.3 802.4 802.5 802.11。

HDLC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帧,分别为信息帧、监督帧和无编号帧。

PPP协议能协商网络层参数。

“0比特填充”的概念、计算。

IEEE802.5是一种拓扑结构为环状的、令牌控制的多路媒体访问控制标准。

MAC地址(另一个名字是物理地址)的格式规定。

对于基带CSMA/CD而言,为了确保发送站点在传输时能检测到可能存在的冲突,数据帧的传输时延至少要等于信号传播时延的2倍。

目前,局域网的传输介质(媒体)主要是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以太网中,有效的MAC帧长度的规定。

中继器负责在物理层间实现透明的二进制比特复制,以补偿信号衰减。

交换机/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的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即以太网解决信道冲突的方法)是CSMA/CD。

CSMA/CD的算法可以简单的概括为:载波监听、冲突检测、冲突后用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对于以太网10BASE-T标准,10M bps,BASE表示基带传输,T代表双绞线。

网卡的功能覆盖了体系结构的物理层和MAC子层等的功能。

使用网桥的好处:过滤通讯量,增大吞吐量;扩大了物理范围;提高了可靠性;可互联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和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交换机/路由器的广播域、冲突域;VLAN。

按照路径选择算法,连接LAN的网桥通常分为透明网桥和源路由选择网桥。

理解这两种工作方式。

重点掌握透明网桥的工作机制、原理、特点。

对于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IEEE制定的标准为IEEE802.11,它使用星型拓扑。

拓扑结构中的AP全称是接入点。

何为连续ARQ协议中的窗口?大小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在网络通信中为什么要进行流量控制?流量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简述IEEE802.3标准。

说明其对应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哪几层?典型速率有哪些?它如何解决信道争用?在采用半双工方式的IEEE802.3中,当某站检测到媒体空闲后开始发送MAC帧,为什么还需要边发送边检测是否有冲突?最短帧长是如何确定的?写出CSMA/CD的全称、作用,并说明其工作机制。

使用网桥的好处。

透明网桥的工作原理是什么?Ch4网络层NATFRVPN网络层的传输单元是分组。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基本思想,即先把收到的分组存储起来、处理后再转发出去。

网络层提供两种服务,即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和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帧中继网络只有OSI的最低2层,它的的每一条PVC都用 DLCI来标识。

在帧中继网络中:CIR、接入速率的概念。

(用户向服务商交纳的费用,是按照CIR来计算的。

)网络层的互联设备是路由器。

使用路由器设备能够将多个ip子网络互连。

路由器隔绝了广播。

在Internet中,按IP地址进行主机寻址。

IP地址长度在IPv4中为32比特。

Internet网际互联层中使用的四个重要协议是IP、ICMP、ARP、RARP。

因特网中的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前面一个部分称为网络标识。

掌握地址分类:A、B、C、D等掌握私有地址。

掌握数据报片的计算。

路由选择是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网络层向运输层提供服务,主要任务是为从源点到目的点的信息传送作路由选择。

无IP地址的站点可以通过RARP协议获得自己的IP地址。

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利用共用的英特网作为本机构各专用网之间的通讯载体。

路由协议主要有:RIP、OSPF等。

路由协议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距离指路由器的跳数,最大为16。

OSPF是“最短路径优先”算法。

用TCP/IP协议的网络在传输信息时,如果出了错误需要报告,采用的协议是ICMP。

ICMP 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ICMP报文是通过IP报文传输的。

下一代的IPv6的地址是(128)位的,能充分保证地址的分配。

请简述在支持子网划分的因特网中,路由器如何转发IP数据报?我们常用PING来测试两个主机间的连通性。

PING使用了哪个协议,描述其工作过程。

IPv6的地址有多少位?请举例说明其地址的表示。

数据报与虚电路服务的对比。

填写下表对比的方面虚电路数据报可靠通信由谁来保证?(网络/用户主机?)通信前是否要建立连接?分组是否按顺序到达目的地?数据通信期间,每个分组怎样表示目的站点?典型协议Ch5运输层运输层协议端口套接字(Socket)流量控制拥塞死锁TCP的主要特点:是面向连接的运输层协议;每个TCP连接只能有两个端点;它提供可靠的交付;全双工;面向字节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