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苏南

合集下载

苏南苏中苏北

苏南苏中苏北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东部沿海开放带、西太平洋航线要冲、T字型战略交汇处、紧 靠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
(2)便捷发展的交通。
滨海临江水网密布、京沪杭大运河、以太湖为中心的湖泊群、 高速铁路、公路、国道、跨江大桥、过江隧道等。
(3)良好的发展基础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手工业发达(纺织、丝绸、陶瓷等)
(1)中心城市优先发展,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并举。 (2)重组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空间体系。 (3)培植新经济增长极,推动长江两岸一体化发展 (4)突破体制和政策障碍,推动苏中人口城市化进程
(1)加强与苏南地区和上海区域合作,提升在长三角的 地 位。
(2)产业结构优化,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继续加强基础 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优势特色产业初步确立
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蓬勃发展的开发园产销互动的特色市场
(3)跨江联动、江海联动格局初步形成
滨海临江,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开发战略的“联动”
(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效
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能源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2)人口规模基本稳定、素质不断提高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低、高”向“低、低、低”转变, 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农田生态支持系统比较薄弱、能源与资源消耗大,能源严重短 缺、环境污染严重
(3)现有体制和政策存在一定障碍
行政体制不协调,用地政策不合理,农耕文化制约。
(1)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尚未形成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2)发展效益不高
传统产业层次不高、高新技术产业力量薄弱、沿海规模工业 多出处于起步阶段
苏中地区发展概况:
苏中地区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包括 扬州、泰州、南通3个省辖市和10个县级市、3 个县。土地面积20432平方千米,约占全省土 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密度居全省第一 。

苏南苏中苏北24页PPT

苏南苏中苏北24页PPT

苏北地区:P231
(1)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层次欠合理
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优势产业效益较差
(2)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体系尚不完善
起步晚、城市之间处于半封闭状态、非农业人口规模较小
(3)人口老龄化现象初显,性别结构失衡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已经完成了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 年性的转变
三区未来发展定位
苏南地区:P194
(3)交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①长江过江快捷通道;②铁路交通 ③公路交通 ;④港航交通
苏北地区:P219
(1)以平原为主的过渡性自然景观
平原为主北部及西南部有低山丘陵分布;淮河——苏北灌溉总渠 分界线穿行苏北
(2)发达的水系
洪泽湖、骆马湖、白马湖、高邮湖
(3)独特的自然资源
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丰饶的海岸带资源、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
(4)重视县城经济、外向型经济
积极吸引外资
苏中地区:P203
(1)发展水平中等,发展速度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保持快速、协调发展的趋势
(2)优势特色产业初步确立
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蓬勃发展的开发园产销互动的特色市场
(3)跨江联动、江海联动格局初步形成
滨海临江,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开发战略的“联动”
江 苏 行 政 区 划 图
苏南地区发展概况:
苏南地区原指位于江苏省长江以南的苏
州、无锡、常州3个地级市计算管辖的昆山、常
熟、张家港、太仓、吴江、江阴、宜兴、金坛、
溧阳9个县级市所组成的特定区域。“十五”以
后,苏南地区的范围出原来的苏锡常之外,也将
南京、镇江以及所管辖的高淳、溧水、扬中、丹
阳、句容等县市全部纳入。
(4)海岸带开发成效显著,海洋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苏南是指哪些城市

苏南是指哪些城市

苏南是指哪些城市
苏南地区指的就是江苏省南部,吴语片区,主要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五个地级城市,苏南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江苏省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达省份,在江苏省内部,早期人们约定俗成的将江苏省划分为苏南和苏北。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又创造性的提出来了苏中这一概念。

苏中是江苏省中部地区简称,顾名思义指的是江苏省中部,苏中地区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地级市。

苏中地区位于南京都市圈、上海经济圈和苏锡常都市圈的辐射范围之中。

苏北地区指的是江苏省北部地区,苏北地区包括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个地级市。

徐州是苏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正在构建徐州都市圈。

苏南苏中苏北

苏南苏中苏北
(3)经济开放程度不高
对外贸易规模还偏小,多属劳动和资源密集型行业
(1)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产业层次欠合理
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优势产业效益较差
(2)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体系尚不完善
起步晚、城市之间处于半封闭状态、非农业人口规模较小
(3)人口老龄化现象初显,性别结构失衡
人口年龄构成类型已经完成了从年轻型、成年型到老 年性的转变
(2)建设对策: ①坚持依港沿线开发
②坚持跨区联合开发 ③坚持统筹协调开发 ④坚持多层次产业开发
(1)以平原为主的过渡性自然景观
平原为主北部及西南部有低山丘陵分布;淮河——苏北灌溉总渠 分界线穿行苏北
(2)发达的水系
洪泽湖、骆马湖、白马湖、高邮湖
(3)独特的自然资源
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丰饶的海岸带资源、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
(4)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铁路、港口航运、机场
三区的发展特点分析
(1)工业化程度高
(3)加强分类指导,打造支柱产业。
(4)调整产业布局,扩大地区优势。
(5)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今后苏中要把沿江开发、 江海联动作为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的最大机遇和最大优势, 将沿海深水大港和沿江大港作为外向型经济的支撑。
促进苏北加快发展区域发展战略——沿东陇海产业带建 设。
(1)建设重点内容:坚持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利用高 新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产业的上下游和前后链接, 促进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加快培育形成具有本地特色 的四大产业集群。
(3)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猛、港口建设方面成就显著
(4)海岸带开发成效显著,海洋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沿海滩涂资源开发较早

古代苏南文化

古代苏南文化

古代苏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

苏南地区指的是今天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出现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包括高山文化、苏州园林、吴文化等等。

这些文化现象的产生和演变,反映了古代苏南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为我们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见证。

一、高山文化高山文化是距今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的太湖流域和钱塘江流域。

该文化的代表遗址有苏州市沧浪新村、嘉兴市南湖区高塍、吴江市同里镇山塘等。

高山文化时期,人类社会开始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使用陶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二、吴文化吴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该文化在距今4000年至22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开始出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两省及上海地区。

吴文化时期,人们开始耕种,用骨针编织衣物,使用八仙桌、菱花尺等一系列特殊工具,建造土木结构房屋,由此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特征。

吴文化时期的代表遗址有临海市黄龙岘、江阴市腾桥岘等。

三、苏州园林苏州园林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园林之一,是苏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园林以宁静、秀信、简洁、深邃为设计理念,有“灵秀吴语,天下园林”之称。

苏州园林在精致的园林布局、温婉的景像塑造、精彩的细节设计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知名度,是中国文化的珍品之一。

四、文化传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变迁、发展,其精髓被有意无意地传承继承到了后代。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也积极推动和保护的发展和传承,建设一批文化遗址保护示范区和博物馆等,致力于宣传丰富沉淀已久的苏南文化。

五、总结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千百年的时间里,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苏南文化已随历史的发展而逝去,但其文化精髓在后代血脉中得到了发扬光大,成为中华文化的浓重基色和文化遗产。

我们期望,今后能够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弘扬,让其永葆生机、永存人心。

苏南和苏北到底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苏南和苏北到底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差别那么大?

苏南和苏北到底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差别那么⼤?历史与地理 11-14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中华⼈民共和国省级⾏政区,以“江宁府”与“苏州府”之⾸字得名。

位于中国⼤陆东部沿海中⼼、长江下游,东濒黄海,东南与浙江和上海毗邻,西接安徽,北接⼭东,地跨长江、淮河,京杭⼤运河从中穿过。

江苏拥有江淮、⾦陵、吴、中原四⼤多元⽂化,是中国古代⽂明的发祥地之⼀,共拥有13座国家历史⽂化名城,吴韵汉风是江苏⽂化的特⾊。

秦代实⾏郡县制,境内长江以南属会稽郡,以北分属东海郡和泗⽔郡。

西汉初年,郡国并⾏,江苏省先后分属楚、荆、吴、⼴陵、泗⽔等国,会稽、丹阳、东海、临淮、琅邪、沛等郡。

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省境长江以南属扬州,以北属徐州。

西晋建国初,江南复属扬州,江北复属徐州。

东晋及南北朝时期,江苏省⼤体上以淮河⼀线为界,以南属南朝,以北属北朝。

从晋怀帝永嘉年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307~453年),南迁移民,其中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

由此可见,划分江苏的⼀直以来都是长江!那苏北和苏南也是以长江来划分吗?现在的中国江苏省历史上基本上不是⼀个整体,总是处于⽐较复杂的情况下,⾸先出现“江苏”之名是在清朝初年。

顺治⼆年(1645年),建江南省,省治江宁府(今南京市),辖区包括现在的江苏省、上海市和安徽省。

到了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为江苏省和安徽省,⾸次出现了“江苏”之名,⾄于江苏的得名⼤家也基本都清楚,即取江宁府和苏州府两府的⾸字⽽得。

到了民国期间,上海市被国民政府划为中央直辖市。

1949年6⽉江苏全境解放后,以长江为界分设苏南和苏北两个⾏政公署以及南京直辖市共三部分,到了1953年成⽴了新中国的江苏省,三家合并,南京为省会。

不过当时的⾏政区划和现在还是有⼀点不⼀样的,合并前的苏北⾏政公署不包括现在的徐州市和连云港市(当时叫新海连市)以及少部分县,他们属于⼭东省(其实徐州和连云港⾃从有江苏省后⼀直属于江苏省,只是在建⽴新中国后短期内被划为⼭东省管辖,有⼀种理论认为徐州和连云港和江苏不是⼀家⽽和⼭东接近,这是不对的)。

浅析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浅析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

浅析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管理在整个全球供应链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苏南地区作为中国制造业发达地区之一,其制造业供应链管理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苏南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供应链管理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浅析。

一、苏南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苏南地区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个重要制造业基地之一,包括苏州、南通、无锡、常州等地。

这一地区在中国的制造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众多知名的企业和工厂都集中在这一地区。

在过去几十年里,苏南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迅猛,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业的重要一环。

苏南地区的制造业以轻工业和电子行业为主,包括纺织、服装、电子、机械等多个领域。

在这些领域中,苏南地区拥有一大批技术娴熟、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以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这些都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苏南地区作为中国的制造业中心之一,其供应链管理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苏南地区的供应链管理更加注重快速响应和灵活调配的特点。

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较快,制造业企业需要快速调整生产计划和供应链布局,以满足市场需求。

供应链管理需要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苏南地区的供应链管理更加注重整体协同和合作。

在这一地区的供应链管理中,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非常普遍,通过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之间的合作,形成了一个紧密的供应链网络。

通过这种合作和协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体供应链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苏南地区的供应链管理更加注重质量和可靠性。

在制造业中,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而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之一就是确保供应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能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苏南地区的供应链管理中,质量管理和可靠性管理也成为了重要的工作内容。

三、苏南地区制造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供应链成本的上升也是一个问题。

随着人工和原材料成本的上涨,以及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增加,制造业的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对供应链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苏南模式的特征

苏南模式的特征

苏南模式的特征
苏南模式是指中国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模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1.强调农村工业化:苏南模式注重农村工业化的推进。

在农业基础上,苏南地区积极发展农村工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这种模式在农村地区形成了一种农业与工业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

2.产业升级与创新:苏南模式重视产业升级和创新。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苏南地区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了经济快速发展。

同时,苏南地区积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开放与国际合作:苏南模式积极开放,主动参与国际合作。

苏南地区积极引进外资,吸纳外来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同时,苏南地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交流。

4.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苏南模式注重人才培养和教育创新。

苏南地区积极建设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同时,苏南地区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深度合作,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交流。

5.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苏南模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苏南地区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通过生态建设,苏南地区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总之,苏南模式在中国苏南地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

它的特征包括强调农村工业化、产业升级与创新、开放与国际合作、人才培养与教育创新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这些特征的积极作用使得苏南地区成为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经济差异及如何对待差异

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经济差异及如何对待差异

苏南苏中苏北区域经济差异及如何对待差异1.苏中苏南苏北区域经济关系苏南、苏中、苏北是江苏梯度差异明显的三个经济区域,苏南是江苏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苏北、苏中接受辐射和拉动的重要源头。

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经济区”中心区域。

与核心城市上海接壤;苏中地区位于次中心区域,沿长江下游北岸排列,与苏南和上海隔江相望;苏北地区位于其边缘和辐射区域,距上海相对较远,受经济中心的吸引和辐射作用较弱。

在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江苏大力推进产业、财政、科技、劳动力“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等多项举措,逐步形成了苏南提升、苏中崛起、苏北振兴的区域共同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苏北加快了承接苏南产业转移的速度,这既为苏南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也促进苏北提高工业化水平。

稳住苏南,为苏中、苏北承接先进技术、产业辐射,拉动经济增长创造了优良条件, 此举更对稳定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促进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2.苏中苏南苏北区域经济差异苏南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外部推力较强,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强度均高于苏中和苏北。

苏南经济发展历史上高于苏中、苏北,经济实力很强,城市经济基础相对较好,尤其是工业基础优于苏中苏北,而苏北一直以农、渔业为主导产业,工业基础相对较弱从江苏资源开发和利用来看,苏南制造业较发达,接近工业化高级阶段的初期,属于加工型地区,苏北资源较丰富,属资源型地区,处于从初级产品生产向工业化初期的过渡阶段。

苏中介乎两者之间,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迈进阶段,尚未实现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的转换。

3.如何对待差异:(一)着眼于整体构造,充分发挥合力优势苏南地区要继续发挥改革开放先导作用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示范作用,帮助后发地区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作苏中地区要加强与苏南地区和上海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参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加快与苏南经济一体化进程。

淮北等欠发达地区要发挥自己的后发优势,按照市场需求的导向,重新定位产业存量优势和资源开发价值,借鉴先进地区的发展经验,使该地区的资源经济和技术经济联动发展。

苏南

苏南

关于苏南现代化示范区的思考——南京、镇江应该加快融入吴文化圈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将会在苏南大地上率先实现。

这点无容置疑。

首先苏南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无论外向型经济还是内向型经济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苏南具有发达的教育科研创新条件。

人文条件优越,人均文化程度高。

人民的素质较高。

再次苏南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各种生产条件自古以来就自成一家。

建筑、家居、饮食、音乐、文学,等等。

具有深厚的底蕴。

因此苏南会是中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排头兵。

苏南包括南京,镇江,苏锡常。

苏锡常的外向型经济更胜一筹。

南京的教育,学术创新会较有优势。

但苏南的企业创新力也十分强势。

由于中国过于庞大的体型。

要想整体实现现代化不太可能。

所以局部区域先步入现代化将会是未来中国的特点。

就目前来说一个现代化的社会是具有很强势的经济金融文化教育条件的。

这点在苏南都完全具备。

苏南的文化包括吴文化和江淮文化。

南京镇江是属于两者文化交汇的地域。

一个发达的地方的文化应具有优越性。

应具有排他性,具有兼容性,具有吸收性。

可以同化外来者,并让别人也热爱这种文化。

苏南应以吴文化为主。

吴文化在中国文化圈里有其独特的个性。

在吴越大地上理应以吴文化为主。

再者,国人一般都对那些贴有高等文明的东西更具有趋向性。

从目前国人对美欧日的向往可窥一斑。

就是台湾日本韩国也对国人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不一定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多高深。

而是因为中国过于庞大的身躯太多东西都太相似了。

没有新鲜感,很多地方,很多区域都是一个模样。

而人们更希望体验不同的社会形态。

当然国外或许还有些国内不具备的制度特色性。

所以,苏南的现代化,文化必须首先现代化。

苏南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一套兼容并包并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

吸收外来文化之长,发展壮大自身文化特色。

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一个文化高地。

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首先应该是老少皆宜的。

而对于目前来说苏南文化还不太统一,苏锡常自成一家,比较相近,而南京镇江又兼具江北的文化特点。

苏南苏北是怎么划分的

苏南苏北是怎么划分的

苏南苏北是怎么划分的
苏北与苏南的分界线是长江。

苏南: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苏北:扬州、泰州、南通、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

江苏的苏南、苏中和苏北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划分的,江苏省北部的城市属于苏北,江苏省中部的城市属于苏中,江苏省南部的城市属于苏南。

地理上,长江以南称苏南,但是南京地位特殊,一般不称苏南城市。

长江以北,淮河-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称苏中,但盐城一般作为苏北城市来划分。

淮河-洪泽湖-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称苏北。

江苏省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属东亚季风气候区,处在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同时具有南方和北方的特征。

习惯上,江苏省将长江以南划分为苏南地区,将淮河以北称为苏北地区,而位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则属于苏中地区。

苏南是指哪些地方

苏南是指哪些地方

苏南是指哪些地方
答案:
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等5个地级市
扩展: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苏南是江苏省南部地区的简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北依长江、东海,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苏南地区大部分地方河道纵横,尤其以东部太湖平原的河网最为密集。

苏南地区拥有众多湖泊,包括太湖、阳澄湖、滆湖等,其中太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具有调蓄、航运、灌溉、养殖、供水、旅游等多功能作用。

长江东西横贯境内,长432公里,沿江有南京、镇江、江阴、张家港、太仓等港口,万吨级海轮可直达。

苏南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东靠上海,西连安徽,南接浙江,东北依长江(苏中,苏北)、东海。

苏南地区土地总面积27872平方公里,占江苏省土地总面积27.17%,其中平原面积占苏南土地总面积50.45%,山丘面积占28.4%,水域面积占21.15%。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

苏南改革开放的经验和启示苏南地区是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最富裕、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经验无论对于当时还是今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1992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确认市场经济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期间的十几年里,苏南地区一直积极参与改革开放的进程,取得了许多成就。

那么,苏南地区的改革开放经验有哪些?这些经验对于今天的中国改革发展又有哪些启示呢?一、苏南地区的经济特征苏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几个城市以及宁波、嘉兴、温州等浙江省城市。

这个区域经济发达、以轻工业为主,尤以制造业、纺织业和建筑业为主。

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个区域主要从事家具、布艺、针织、电动工具、灯饰等产业,是家具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二、苏南地区改革开放的经验1. 推行市场经济改革苏南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非常注重市场经济改革。

对于企业实行自负盈亏和承包制度,减少了对公共财政的依赖,并让企业首先考虑市场。

同时,苏南地区还经营了许多港口,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种主动追求市场化的经济发展态度,为苏南地区后来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2. 积极推进开放苏南地区是改革开放初期对外经济开放的先行地区之一。

1979年在无锡、苏州、南通等地设立了开放区域,并引进大批技术和设备,同时还积极寻找优势产品,顺应市场需求。

1979年,苏州边开发区被设立,并吸引了许多外资企业。

在全国率先开放沿海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3. 建设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强调深化企业改革和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是苏南地区改革开放的核心内容之一。

当时,苏南地区企业之间的竞争还不是很激烈,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非常松散。

但是,苏南地区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和外资企业后,经营方式和企业文化都得到了改变,并建立了一套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体系。

此后,苏南地区的企业创新意识和管理创新也不断提高。

4. 加大教育发展力度苏南地区流失人才的现象非常突出,但是苏南地区也在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素质。

对苏南模式的几点看法

对苏南模式的几点看法
代 化 有 特 殊 性 。苏 南 地 区— — 苏 锡 常和 宁 镇 ,有 10 万 城 镇 人 口 , 他 们 要 求 绿 色 农 产 品 ,要 求 80 无 污 染 的 农 副 产 品 。他 们 要 求 提 高 生 活 质 量 ,我
济 比较发达 , 技 比较 高 ,人才 比较集 中 ,信息 科
重 要 力 量 。邓 小 平 讲 的 异 军 突 起 指 的是 这 一 个 。 并不 是 指 苏 南 乡 镇 企 业 的 生 产 关 系 , 是 指 苏 南 而 乡镇 企业 推 动 了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是 苏南 乡镇 企 二 业 是 市场 经 济 的 先 驱 。 南 乡 镇 企 业 塑造 了市 场 苏 经 济 的最 初 的 主 体 。三 是 苏 南 乡 镇 企 业 的 出现 , 是 农 村 产 业 结 构 的 第 一 次 大 调 整 。 三 个 贡 献 是 这 历 史 性 的 、开 创 性 的 。后 来 不 管 是 什 么模 式 ,温 州 模 式 、东 莞 模 式 、 德 模 式 等 , 学 习这 三条 。 顺 都
化 的 要 求 就 迫 切 。 南 是 以信 息 化 带 动 工 业 化 的 苏
西方 市场 经济 的共 同特征 是 由 自然人 、 单个 的企
业 发 展 为 股 份 制 的 。 份 制 才 是 现 代 企 业 的发 展 股 方 向 ,温 州 也 在 向这 个 方 向发 展 。所 以,殊 途 同 归 ,都 在 向 资 产 多 元 化 、股 份 化 现 代 企 业 发 展 。 不 但 如 此 , 镇 企 业 与 国有 企 业 的 界 限 也 正 在 模 乡 糊 。也 就 是 说 ,苏 南 乡镇 企 业 走 上 了 一个 新 的 发 展 阶 段 ,建 立 了新 的机 制 ,焕 发 了新 的活 力 。第

苏南苏中苏北

苏南苏中苏北




(2)优势特色产业初步确立
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蓬勃发展的开发园产销互动的特色市场
(3)跨江联动、江海联动格局初步形成
滨海临江,发挥各自优势,寻求开发战略的“联动”
(1)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调整初显效
旱作农业为主的农业,能源与重工业为主的工业
(2)人口规模基本稳定、素质不断提高
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低、高”向“低、低、低”转变, 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
(1)以平原为主的过渡性自然景观
平原为主北部及西南部有低山丘陵分布;淮河——苏北灌溉总渠 分界线穿行苏北
(2)发达的水系
洪泽湖、骆马湖、白马湖、高邮湖
(3)独特的自然资源
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丰饶的海岸带资源、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
(4)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铁路、港口航运、机场
三区的发展特点分析
(1)工业化程度高
1110240016 吕陈玲
江 苏 行 政 区 划 图

苏南地区原指位于江苏省长江以南的苏州、 无锡、常州3个地级市计算管辖的昆山、常熟、 张家港、太仓、吴江、江阴、宜兴、金坛、溧阳 9个县级市所组成的特定区域。“十五”以后, 苏南地区的范围出原来的苏锡常之外,也将南京 、镇江以及所管辖的高淳、溧水、扬中、丹阳、 句容等县市全部纳入。
三区未来发展定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苏南模式走向新苏南模式。新的模式是以工业园 区和开发区为载体,工业化与城市化互动,外资与民 资并举,富民与强市兼顾的新型多元化的区域经济发 展模式。
苏南模式有缺点P195 新苏南的总体特征P196 新苏南的地域特征: ①苏州模式——外生式 ②江阴模式——内生增长式
苏中城市化发展对策:

苏南到底在哪里?看完这10种划分我凌乱了…

苏南到底在哪里?看完这10种划分我凌乱了…

苏南到底在哪里?看完这10种划分我凌乱了…马上到端午了一批“甜粽党”、“咸粽党”开始互撕了~北方人爱吃咸粽子南方人爱吃甜粽子额,苏州人爱吃甜粽子,肯定是南方人再具体点就是苏南人那苏南具体在哪?苏州的兄弟姐妹在哪?五花八门的标准划分1、官方标准——经济划分苏南五市参考江苏省官方的划分标准,苏南是江苏省南部地区的简称,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也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苏南地区包括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

截止2014年7月,苏南地区共辖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等5个地级市(辖30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

2、历史划分——苏南、苏北和南京说到这里有人不愿意了南京明明是苏中好吗额,其实苏北也不承认南京的存在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以“苏南”、“苏北”命名的权威行政区划单位,也是现代人“苏南”和“苏北”概念的源头和基本认知点。

1949年-1952年,中共在华东大区下分别设立苏南行署区(驻无锡)、苏北行署区(驻泰州)和南京直辖市。

苏南行署区——辖无锡市和镇江、武进、苏州、松江4个行政分区,27个县、市苏北行署区——下辖泰州、扬州、盐城、淮阴、南通5个行政分区,41个县、市从这个角度放到现在来看,苏南的范围应该为苏州、无锡、常州和镇江四市以及他们所辖的县和代管的县级市,苏北的范围应该为扬州、泰州、南通、盐城、淮安、宿迁、徐州、连云港八市以及他们所辖的县和代管的县级市,南京是个例外,不属于任何一家,这种观点也是目前绝大部分中国人对江苏的基本认识。

这样一看南京果然是一枝独秀哈哈哈1952年9月,苏北、苏南行署区以及直辖市南京市合并为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

1958年,苏南划9县,苏中划1县(崇明县)共10县划归上海,江苏省由此得来。

3、苏中跳出来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到,上面又跳出了一个苏中的概念。

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原因,南京镇江更像是以苏锡常为核心的苏南概念的外延。

苏南苏中苏北24页

苏南苏中苏北24页

南京、镇江以及所管辖的高淳、溧水、扬中、丹
阳、句容等县市全部纳入。
苏中地区发展概况:

苏中地区地处江苏中部、江淮之间,
包括扬州、泰州、南通3个省辖市和10个县级
市、3个县。土地面积20432平方千米,约占
全省土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人口密度居全
省第一。
苏北地区发展概况:

自然地理上的苏北地区通常指苏北灌溉以北
的江苏境域以及江苏北部沿海地区,行政区划上指
江苏北部的徐州、连云港、盐城、淮安、宿迁5市
及其所下的16个市辖区,4个县级市及20个县。面
积和人口分别占江苏省的50.95%和42.62%,在苏南
、苏中和苏北3个地区中均居首位。
三区发展条件分析
苏南地区:P185
(1)优越的地理位置:
东部沿海开放带、西太平洋航线要冲、T字型战略交汇处、紧 靠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上海
(2)发达的水系
洪泽湖、骆马湖、白马湖、高邮湖
(3)独特的自然资源
煤炭为主的矿产资源、丰饶的海岸带资源、种类齐全的旅游资源
(4)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铁路、港口航运、机场
三区的发展特点分析
苏南地区:P185
(1)工业化程度高
20世纪70年代起步、80年代崛起、90年代提高
(2)农业基础较好
中纬度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和土壤很好地结合, 利于农业的发展,“鱼米之乡”
(3)大城市带特征明显
南京大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
(4)重视县城经济、外向型经济
积极吸引外资
苏中地区:P203
(1)发展水平中等,发展速度加快
改革开放以来基本保持快速、协调发展的趋势
(2)优势特色产业初步确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苏南》这本书是有温铁军老师等人完成的专业性的学术著作,在大部分农发人看来,温老师就是我们的偶像,感觉能读到这本书是一种荣幸,但是真正的去认真的看这本书时,却感觉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对苏南地区的不了解,以及专业知识的缺乏,在对书中内容的理解上有比较大的困难,但是在艰难的阅读过程中,还是对苏南经济发展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

《解读苏南》这本书是温老师和他的团队花费了十余年的时间完成的著作,他们用十多年的时间深入苏南进行实地调研,书稿经过将近五年时间的撰稿与修改才完成,其中凝结了温老师及其团队成员的无数汗水,向我们展现一个全面的“苏南”,同时,对于解决苏南地区面临的转型问题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苏南模式”初认识
因为对苏南的了解太少,唯一知道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华西村,但了解也很有限,仅仅知道华西村是中国第一村,村中以集体经济为主,村委党书记带领村民发展致富,使华西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成为全国争相效仿的典范。

可是,这些极少的认识对于了解苏南经济还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我先对“苏南经济”和著名的“苏南模式”进行初步的了解。

苏南模式,通常是指江苏省苏州、无锡、常州、南京和镇江等地区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

其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苏南模式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模式”、“能人经济模式”和“政绩经济模式”,本质上是“政府超强干预模式”。

其主要形式是以乡镇政府为主组织资源方式。

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所谓的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

这种组织方式将能人和社会闲散资本结合起来,很快跨越和资本原始积累阶段,实现了苏南乡镇企业在全国的领先发展。

苏南的经济的腾飞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实现的,首先,苏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但是人口稠密,耕地有限,农业劳动力的过剩高达一半以上,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当地的重要问题,这也就迫使当地必须发展乡镇企业来解决这一问题;该地区也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较早的地区,农村素有家庭手工业传统,加之受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苏南农村的商
品经济意识较强,这些成为苏南乡镇企业发展的社会基础;文革期间经济混乱,生产和生活资料供不应求,在文革结束后,特别是七八年提出改革开放后人民物质的需求是巨大的,这位为苏南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同时文革期间,大城市知青、干部的下放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知识。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条件下,这种政府直接干涉企业,动员和组织生产活动的方式,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等优势,使得苏南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领先者。

上面是对苏南经济和苏南模式的初步认识,《解读苏南》这本书是依据对苏南地区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对苏南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原始积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与乡镇企业发展、宏观经济波动与乡镇企业改制、国内产业的国际扩张等苏南经济发展过程和内在动力机制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通过阅读这本书,虽然不能全部理解其中的精髓,不能全面的认识苏南经济和苏南模式,但是对苏南还是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二、对“苏南经济”的在认识
该书依据以“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工业化进程”等8个“专题报告”以及永联村、蒋巷村、苏州工业园区等典型“案例研究”等对其理论观点予以诠释,客观而深入地解读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具有苏南与中国特色的制度机理在乡村工业化、地区工业化和经济社会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本书开篇就告诉我们苏南经验是在“去意识形态化”下解读的,其结论是:追求产业资本发展的地方政府内生性地发生公司化演变,所导致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得以结合村社内部化处理外部性问题的理性机制低成本的完成了地方工业化原始积累,并在随后顺势发生适应产业基本结构调整和产业扩张需求的市场化改制和金融资本全球化条件下,主导了一系列制度变迁。

书中将苏南经验归纳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主义”,两个“理性”,三个“占有”,四个阶段。

一个“主义”是引领苏南地区工业化发展之最大经济主体是较早获得财税、外贸、金融等宏观经济权利的地方政府,体现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且越来越强大的“地方政府公司主义”。

两个“理性”是以公司化的政府必须处于利益考量的经济领域直接行使“进入权和退出权”为特征的“政府理性”和益于以土地和其他资产的村社共有财产关系为前提的、内在地具有内部化处理外部性风险机制的
“村社理性”。

“三个占有”是指苏南地区工业化早期几乎没有个体投资人,而主要是村社集体通过直接占有本村的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和村社成员福利分配,来完成以资源资本化为内涵的产业资本原始积累;其后的以各种名义进行的产业基本扩张和制度变迁,仍然不是以个体投资人主体,而内在的线索仍然是土地要素、劳动力要素的资源资本化和村社成员福利分配问题。

“四个阶段”是指苏南工业化进程可大致分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以“村社理性”完成原始积累,二是以外向型演变来应对城乡二元对立的体制约束,三是以产权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四是以外资为主的加工贸易转型而融入全球化。

我在这本书中最主要的发现是对中国不同于西方工业化内生机制的表达。

西方的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是依靠大规模的海外扩张和殖民掠夺实现的。

而苏南村社理性所发挥的机制性作用是把工业化必然带来的外部性,做内部化处理。

这种内部化处理在苏南工业化过程中来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使得中国农村工业化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没有那么残酷的对外扩张、对内剥夺的情况下,完成原始积累。

从这本书中了解到,苏南地区是通过村社内部自我剥夺的方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农村工业化初期,在国家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一直寻在的财政、金融双赤字的背景下,再加上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因素的影响想,社队工业发展之初的资金积累只有很少一部分来自银行信用贷款,更多的是来自社队内部的自我积累。

事实上,社队工业发展之初,很多村都面临资金这一最具组织作用的龙头要素长期处于负值的状况。

然而,苏南的社队工业恰恰在这样在既缺少正规渠道的国家财政和金融的扶持,又难以从农业生产提取足够的剩余,更没有外国资本的输入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了资本的初步积累。

苏南地区的农村采取负债的的方法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工业化钱的负债投入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组织租”,也就内生性地产生了一个把社会资源转化为社会资本而形成带来社会资本收益的原始积累方式。

《解读苏南》这本书中认为:当资本稀缺为零甚至为负的时候,只有利用农村集体化体制下社队内生“组织租”,来“已成规模劳动代替稀缺资本”,才在通常不可能的情况下完成了初步的原始积累和生产发展。

在农村社队内部化机制作用下的村内二元结构里,工农业之间是存在要素报酬的非对称流动,在整个国家层面城乡二元结构下“以农补工”做法的最大的不同在于:这种村社理性及其内在于社队的内部化机制,使得整个农村工业化原始积累进程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形式的对抗性矛盾,农业资源就被低成本地抽离到工业部门。

这种低成本转移受益并没有泛泛的流失到其他地区的工业资本积累中去,而是仍然留在社队的内部。

社区土地资源实现自我的资本化,苏南乡镇企业的创办,是在土地利用的规范性约束制度空白或执行模糊的条件下,无论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前还是以后,乡镇集体或村民自治组织都或多或少具有在社区内安排土地用途的权利。

从实践经验来看,乡镇企业作为社区集体所有的事业,使用本来就属于村社共有的无风险资产的土地,因根本不必在创办之初就支付代价而最大化获得土地风险收益,且基本不受政府约束,因此,在乡镇企业收益中,相当大部分由土地资本化收益直接转化而来的。

在农村社区内部将资源形态的农业用地“低成本”地转变为资产性的产业用地,然后将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向社区企业资产转移,形成农村工业化原始积累。

对农村土地资源的自我资本化,是苏南社队工业加快资本原始积累的一个重要途径,而资本化收益在社区内部化分配的方式,则弱化了土地用途转移中的社会成本。

村社共同承担企业经营风险,这样弱化了资本原始积累中的经营风险可能导致的社会成本,可以说,风险收益是在资本、土地、劳动力要素之外苏南农村社区工业化原始积累的第四项来源。

还有一点比较深刻的认识是地方政府公司主义在推进苏南乡镇企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评中,最主要的指标是追求经济总量最大化,在这种体制之下,苏南地方政府也往往非常重视本地区经济总量、经济增长速度等指标在全国、全省的排名,宅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苏南地方政府对当地的乡镇企业在资金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财政支持比重很大;苏南地方政府在帮助乡镇企业或得技术资源和市场渠道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在金融支配中占有主导性地位;而且可以了解到在乡镇企业的实际创办和运行过程中,这几个方面的作用不是截然分开的。

结语
在读了这本书的时候,有很多地方是不懂得,其实,现在对书中的很多东西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是,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苏南地区很多东西,比如“地方政府公司主义”,经济矛盾的内部化处理,以及苏南地区的经济转型等知识,我知道我的认识还是很浅的,相信将来会对这个地区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