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d737058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ef.png)
船舶设计原理1. 引言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船舶时需要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
船舶设计是将船体及其配套设施按照一定的航行、载重和舒适性要求进行布置和设计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船舶设计原理和考虑因素。
2. 载荷和排水如何影响船舶设计载荷和排水是决定船舶设计的关键因素之一。
载荷是指船舶能够携带的货物、燃料、乘客和所需设备的总重量。
排水是指船舶在水中排开的体积。
船舶的设计需确保良好的浮力和稳定性,同时考虑船舶的载重能力和吃水线。
3. 船体设计原理船体设计原理是指船舶外部结构的设计。
船体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稳定性:船体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各种力和环境条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舶的桨叶、重心和船体形状等因素,以确保船体稳定性。
•水动力性能:船舶需要具备良好的水动力性能,包括航行速度、推进效率和操纵性能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体船型、排水量和航行条件等因素,以优化水动力性能。
•舒适性:船舶的舒适性是指船员和乘客在船舶上的舒适程度。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舶的抗震性、船舱布局和通风等因素,以提供良好的舒适性体验。
4. 推进系统设计原理推进系统设计原理是指船舶的动力来源和推进装置的设计。
推进系统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主机选择:主机是船舶的主要动力来源,设计师需要根据船舶的型号、尺寸和用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主机类型和数量。
•螺旋桨设计:螺旋桨是船舶的主要推进装置,设计师需要考虑螺旋桨的直径、叶片数和螺距等因素,以提供足够的推力和效率。
•推进效率:设计师需要优化推进系统的设计,以提高推进效率和减少燃油消耗。
这包括减少阻力、提高螺旋桨效率和优化船舶的船体形状等。
5. 船舶系统设计原理船舶系统设计原理是指船舶上各个系统的设计和布置。
船舶系统包括船舶结构、电气系统、水系统和排污系统等。
设计师需要考虑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相互之间的协调性,以确保船舶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6. 船舶性能评估和验证船舶设计完成后,需要对船舶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
造船生产设计知识点总结
![造船生产设计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037af3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a.png)
造船生产设计知识点总结造船工艺是指通过设计、制造和建造船体所需的技术和工艺过程。
在船舶建造领域中,生产设计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总结一些造船生产设计的核心知识点,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和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一、船舶设计原理1.1 水动力学原理在船舶设计中,水动力学是一个核心原理。
它研究船体在水中运动的性能,包括阻力、推力、浮力等。
设计师需要了解水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便进行船舶外形的优化设计。
1.2 结构力学原理结构力学原理是指在船舶设计中考虑船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掌握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荷载计算、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标准等。
1.3 稳性原理稳性原理是指船舶在水中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设计师需要了解稳性计算方法和稳定性要求,以确保船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稳定。
二、船舶结构设计2.1 船体外形设计船体外形设计是指确定船舶的尺寸、型号和形状。
设计师需要考虑船舶的使用目的、载货量、船速等因素,以确定最佳的船体外形。
2.2 船体内部布局设计船体内部布局设计是指确定船舱、机舱、船舶设备等各个功能区域的位置和布置。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船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并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域的布局。
2.3 船体结构设计船体结构设计是指确定船体的结构布置和连接方式。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船舶的荷载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结构材料和连接方式,确保船体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生产工艺设计3.1 分段建造分段建造是一种常用的船舶建造工艺。
它将船体分割成多个可独立制造的小段,然后逐段制造和组装。
设计师需要确定合理的分段方案和制造顺序,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3.2 焊接工艺焊接是船舶建造中常用的连接方式之一。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焊接方法和材料,开展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接头设计,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3.3 喷涂工艺船体的喷涂工艺是确保船体表面防腐和美观的重要步骤。
设计师需要选择适合的涂料和喷涂方法,制定喷涂工艺规范,以确保船体的防腐性能和外观质量。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f731e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a.png)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和建造船舶时所要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和规范。
这些原理不仅包括船体结构设计,还包括船舶机电设备的选择和安装,船舶稳性和操纵性的考虑等方面。
在船舶设计中,船体结构、船型布置和机电设备的可靠性都是设计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重点介绍船舶设计原理的第3章。
第3章主要是关于船体结构的设计原理。
船体结构是船舶的骨架,承受着风浪、船载荷等外力的作用,因此在设计中应该注重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船体主要由船壳、船底、甲板和船舱等部位组成,每个部分的设计都要考虑到船舶性能和使用要求。
船壳是船舶的外部壳体,其主要作用是保护船舶内部设备和货物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船体结构设计时,需要确定船壳的材质和厚度,以及不同部位的承载能力。
船壳的材料一般采用钢材或铝合金,其选择应根据船舶类型、用途和航行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
船底是船舶的底部结构,承受着船舶自身重量和水压等力的作用。
船底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船舶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浮力性能,并确保船舶在各种条件下的安全性。
船底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船舶的航行性能,如减小阻力、提高航速等因素。
甲板是船舶的上部结构,承受着甲板上的设备和货物的重量,并提供船员的工作和活动空间。
甲板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甲板的强度和稳定性,以及甲板上的设备布置和船员的工作需求。
甲板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船舶的不同航行状态和环境下的安全性。
船舱是船舶内部的空间区域,用于存放货物、设备和提供船员的居住和工作空间。
船舱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货物的稳定存放和船员的安全需求。
船舱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货物的装载和卸载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总之,船舶设计原理中的船体结构设计是船舶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设计船壳、船底、甲板和船舱等结构,能够保证船舶的强度、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船舶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效益。
未来随着船舶技术的不断进步,船体结构设计原理也将不断完善和发展,以满足船舶设计的需求。
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技术
![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2e7572e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c.png)
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技术船舶作为人类交通与贸易的重要工具之一,其设计与建造无不体现着科学原理和技术实践的结合。
本文将以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和技术为主题,探讨其背后的复杂性与创新性。
1. 船舶工程设计的原理船舶工程设计的首要原理是船身的稳定性。
船舶航行时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如浮力、重力、惯性力和风浪等。
合理设计船体形状和分布重量,以确保船舶在不受外力干扰时,能够始终保持稳定性,避免倾覆的危险。
其次,船舶的流体力学原理也是船舶工程设计的基础。
船舶在水中航行时,会受到阻力、推力和风力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根据航行条件、船型和用途等因素,合理选取主机参数、推进器类型和推进效率等,以确保船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有效航行。
另外,船舶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船体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
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不仅会承受海浪的冲击和航速的振动,还可能受到碰撞、冰块以及货物和设备的载荷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设计师需要合理选用材料、计算结构受力情况,确保船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承受外力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2. 船舶工程设计的技术在现代船舶工程设计中,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流体力学(CFD)等技术已经广泛应用。
CAD可以实现船舶三维建模和设计绘图,大大提高了设计的精确度和效率。
而CFD技术则通过对流场、阻力和推力等参数的数值模拟,为设计者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和优化。
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也为船舶工程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师可以在虚拟环境中实时观察和调整船舶的设计,从而提前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在实际环境中提供设计信息的叠加,帮助设计者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设计。
此外,船舶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船舶的节能与环保。
通过应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节能型推进器和抗污染技术等,可以降低船舶的能耗和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船舶工程设计的挑战与前景船舶工程设计的挑战在于巨大的复杂性和多变的环境。
船舶的工作原理
![船舶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d7cea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b.png)
船舶的工作原理
船舶作为一种在水上行驶的交通工具,其工作原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浮力原理
船舶是依靠浮力作用在水上航行的。
浮力是指物体在水中受到的向上的浮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
船体的设计和建造一定要考虑浮力原理,以保证其能在水面上浮起来,而不是沉没。
2.推进原理
船舶在水上行驶需要有一定的推进力,以克服水的阻力。
常用的船舶推进方式有桨轮、水喷射、螺旋桨等。
其中,螺旋桨是最常见也是效率最高的一种,其原理是通过螺旋桨叶片的旋转,将水推向船舶尾部,产生向前的推进力。
同时,为了保证船舶前进的稳定性,还需要配备舵机、舵轮等设备,以控制船舶前进的方向和速度。
3.受力平衡原理
船舶在水上行驶时,需要平衡各种受力,保证船体的稳定性。
受力主要来自水的阻力、风的力量以及船舶自身重量等因素。
为确保船体的平衡,设计者需要考虑船舶的形状、结构和重心等因素,以便通过设计和装备船舶各项设备来平衡各种
受力。
4.船舶维护和管理
除了上述三点,船舶的工作原理还需要考虑船舶的维护和管理。
船舶运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对机器设备、海事法规、航线及货物运输等多方面进行规划和管理。
必须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船舶的稳定和安全。
此外,船舶管理还包括船员培训、突发事件应急措施等方面,以确保船舶的安全、准时运输和有效管理。
总而言之,船舶作为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工作原理涉及到浮力、推进、受力平衡等方面,必须考虑船舶的形状、结构和重心等因素,以确保船舶的稳定和安全。
同时,船舶还需要定期维护和管理,以确保船舶的准时运输和有效管理。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船舶设计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3299c0ad51f01dc281f16b.png)
《船舶设计原理》习题集第一章绪论1.从船舶的用途角度,船舶一般分哪些类型?从船舶的用途角度,船舶一般分为军用船舶和民用船舶,民用船舶主要有运输船、工程船、工作船以及特殊用途船等类型。
2.对新船的设计,主要满足那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适用、安全、经济和美观4个方面3.船舶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遵守国际、国内各种公约、规范和规则充分考虑船东的要求4.民船设计技术任务书主要包括哪些内容?①航区、航线;②用途;③船型;④船级;⑤船舶主要尺度及型线;⑥船体结构;⑦动力装置;⑧航速、续航力;⑨船舶性能;⑩船舶设备;⑪船员配备及其舱室设施5.海船的航区如何划分?内河船的航区如何划分?遮蔽、沿海(Ⅲ类航区)、近海(Ⅱ类航区)和无限航区(Ⅰ类航区)内河船舶航行区域,根据水文和气象条件划分为A,B,C三级,其实某些水域,一句水流湍急情况,又划分为急流航段,即J级航段6.目前,我国将新建船舶的设计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制定产品设计技术任务书、报价设计、初步设计(合同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完工设计7.何谓船舶的设计航速与服务速度、试航速度、自由航速?设计航速、服务航速:设计航速是指在船舶设计时理论上给定的速度,服务航速是船舶在航行时实际的速度,船舶会根据班期,风向,水流等多种因素来调整船舶速度。
一般按设计航速的85%计算。
试航速度:船舶在满载情况下,静水域中主机额定功率所能达到的速度叫试航速度。
8.解释:航速、续航力、自持力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航速(kn,km/h):民用运输船为要求达到的满载试航速度。
拖船常提出拖带航速、拖力的要求及自由航速的要求。
续航力(n mile,km):在规定的航速或主机功率下(民船通常按主机额定功率的85%~90%的螺旋桨设计点时),船上所携带的燃料储备可供航行的距离。
自持力(d):船上所携带的淡水河食品可供使用的天数。
9.船舶的六大性能:浮性、稳性、抗沉性、快速性、适航性、操纵性第二章海船法规的相关内容10. 船舶稳性衡准公式1/≥=f q l l K 中,q l 和f l 分别指什么,如何确定?q l :最小倾覆力臂,m ,应用计及船舶横摇影响后的动稳性曲线来确定 f l :风压倾侧力臂,m ,按下式计算f l =p A f Z/9810Δ11. 船舶的横摇角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船宽、吃水、初稳性高度、船舶类型和舭龙骨尺寸12. 按照法规要求,对干货船、油船、客船、集装箱船规定各核算哪些载况?干货船:满载出港、满载到港、压载出港、压载到港客船:满载出港、满载到港、满客无货出港、满客无货到港、压载出港、压载到港油船:满载出港、满载到港、部分装载出港、部分装载到港、压载出港、压载到港集装箱船:满载出港、满载到港、压载出港、压载到港13. 客船分舱和破舱稳性常规计算的目的是什么?保证船舶在一舱或数舱破损进水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稳态和稳性14. 主船体水密舱室划分时,如何决定其舱长?船舶处于最深分舱吃水时,船舶在一层或数层限定垂向浸水范围的甲板及其以下部分最大投影型长度(不一定对)15. 计算船舱进水后船舶浮态和稳性的基本方法有(增加重量法)和(损失浮力法)16. 解释:舱室渗透率、船舶的可浸长度及其曲线、安全限界线、分舱因数、分舱指数舱室渗透率:舱室渗透率是船舶破损后,在限界线下的被水侵占的舱室容积与各舱室容积之比。
船舶设计原理 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 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d6bfef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49.png)
船舶设计原理设计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一艘船舶时所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通过运用这些原理,可以使船舶在航行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抗风浪能力,以及满足船舶设计的特定要求。
一、船体设计原理:1. 良好的流线型设计:船舶表面应平滑流线,以减小阻力,并提高船舶的航行速度和燃油效率。
2. 充分考虑稳定性: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船体的稳定性,以确保在航行、装卸货物等操作过程中船舶的平稳性。
3. 合理的结构强度:船舶的结构需要足够坚固,以承受海洋的力量和负荷。
4. 良好的抗风浪设计:船舶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风浪能力,以保证船只在恶劣海况下能够安全航行。
5. 充分考虑船舶的运营效益:在设计中需考虑运营成本、维护费用和环境影响等因素,以提高船舶的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
二、船舶动力系统设计原理:1. 足够的推力:根据船舶的用途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动力系统,以确保船舶具备足够的推力。
2. 优化的燃油效率:设计时应选择具有良好燃油效率的动力系统,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合适的操纵性能: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船舶的操纵性能,以确保船舶能够灵活、精准地进行转向和停泊等操作。
4. 安全性和可靠性:动力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以保证船舶在航行中的稳定性和航行安全性。
三、船舶舱室设计原理:1. 良好的舱室布局:设计船舶时需要合理布局舱室,以实现船舶内部空间的最大化利用和人员、货物的有效分配。
2. 舒适性考虑:船舶舱室设计应充分考虑乘员的舒适度,如合理的座椅布局、通风设施和噪音控制等。
3. 安全性和防火设计:舱室设计需考虑船舶内部的安全性和防火设计,如合适的逃生通道、防护设施和火灾报警系统等。
4. 舱室通风和空调系统:船舶舱室设计应考虑船舶内部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确保良好的空气质量和乘员的舒适度。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包含船体设计原理、船舶动力系统设计原理和船舶舱室设计原理,通过遵循这些原理可以使船舶在航行中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抗风浪能力,并满足船舶设计的特定要求。
船舶设计原理第2章.
![船舶设计原理第2章.](https://img.taocdn.com/s3/m/80d5e415f705cc17552709eb.png)
§2-2 空船重量的分析与估算
四 机电设备重量Wm的分析与估算 机电设备重量包括 主机、辅机、轴系、动力管系与电气设备等, 大致分为三部分: (1)已知重量,如主机、锅炉、发电机组等的重量。 (2)可以计算的重量,如轴系重量。 (3)其他配套设备重量.如其他埔机、泵、管系等. 影响机电设备重量的主要因素是主机的类型与功率。
γ 0.75 -0.189
0.43
σ 0 0.158 0 0
τ 0.50 0.197 0.393 0
常规客船
1.45
0.945 0.66
0
0
§2-2 空船重量的分析与估算
2.Wh粗略的估算方法
2.5 统计公式法 对于一些结构形式相差不大、布置特点比较稳定、有
大量相近实船的船型,如大型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 等,在设计初始阶段用统计公式法估算Wh是十分有效的。 常见的有穆瑞公式(适于中型散货船),
大型油船 中、小型客船 大型客船 驳船
0.20~0.35 0.50~0.70 0.45~0.60 0.20~0.30
§2-2 空船重量的分析与估算
一 空船重量的分类
空船重量通常分为 船体钢料重量Wh 木作舾装重量Wf 机电设备重量Wm
三大部分,各部分又细分为若干组,各组再分成若干项
§2-2 空船重量的分析与估算
§2-2 空船重量的分析与估算
2. Wm的粗略估算方法
初始设计阶段,当缺乏可靠的母型船机电设备重量Wm分项 资料时,设计船的Wm可按主机功率的大小来粗略估算之。
Wm=Cm*P
船的设计原理
![船的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93dba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1.png)
船的设计原理船的设计原理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形状、结构和材料选择等。
以下是船的设计原理的具体内容。
1. 形状设计:船的形状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大多数船只采用流线型的设计,以减小水阻、提高速度和稳定性。
船体底部通常呈现弧形,使水流能够顺畅地通过船体,减少阻力。
2. 结构设计:船的结构设计包括船体、甲板、舱室等。
船体通常采用钢铁、铝合金或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
不同类型的船根据其特定用途和负载要求,选择不同的结构设计,以保证船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材料选择:船的材料选择取决于船的类型、规模和用途。
常用的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复合材料和木材等。
材料的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重量、耐久性和成本等因素。
4. 增稳设计:船的增稳设计用于提高航行的稳定性。
常见的增稳方法包括增加船体宽度、采用稳定性增强装置(如稳定翼和稳定杆)、使用艏舵和艉舵等措施。
5. 推进系统设计:船的推进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发动机、传动装置和螺旋桨等组成部分。
船的推进系统对船的速度、操纵性和能效等性能有直接影响。
因此,推进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船的规模、用途以及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6. 安全设计:船的安全设计主要包括防波堤、泄漏和火灾措施等。
船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到船员和乘客的安全,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具备必要的逃生和救援设备。
7. 操纵性设计:船的操纵性设计包括舵和操纵系统的设计。
船的操纵性对于航行安全和效率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设计合适的舵和舵机等操纵设备,以保证船能够准确、灵活地转向。
综上所述,船的设计原理涉及到形状、结构、材料选择、增稳设计、推进系统设计、安全设计和操纵性设计等多个方面。
通过综合考虑这些设计原理,可以制造出安全、稳定且高效的船舶。
船舶的原理和设计应用
![船舶的原理和设计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f86480d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5.png)
船舶的原理和设计应用1. 船舶原理简介•浮力原理:船舶利用其形状和底部的空腔产生的浮力来支撑和抵消其重力,实现浮起和悬浮。
•推进原理:船舶利用推进器或推进螺旋桨通过推动水来产生推进力,从而推动船体前进。
2. 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浮力满足:船舶设计应该满足所需的载荷和乘员数量,并保证浮力充足。
•推进效率:船舶设计应该考虑推进系统布局和推进器的选择,以提高推进效率。
•良好的稳定性:船舶应该设计具有良好的纵向和横向稳定性,以保证船舶在不同水面条件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良好的操纵性:船舶设计应该考虑良好的操纵性和机动性,以便在不同的操作环境下灵活应对。
•节能减排:船舶设计应该注重节能减排,采用高效的推进系统和船舶材料,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3. 船舶设计的关键要素1.船体结构设计–船舶的结构设计应该满足强度要求和刚度要求,考虑到船舶在不同环境下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船舶的船体形状设计应该满足涉水阻力和航行稳定性要求。
–船舶的舱室和甲板布局设计应该满足船舶使用需求,并考虑操作和工作效率。
2.推进系统设计–船舶的推进系统设计应考虑推进器的数量、布局和功率分配,以及动力系统的选型和配置。
–船舶的推进系统应满足航行速度和操纵性的要求,并考虑到能耗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3.船舶控制系统设计–船舶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舵机系统、操纵台和自动驾驶系统等,用于实现船舶的操纵和操纵精度的控制。
–船舶的控制系统应满足操纵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提供方便和准确的操作界面。
4.船舶配套设备设计–船舶的配套设备设计包括供电系统、通信系统、消防系统、救生系统和辅助设备等,用于支持船舶的正常运行和应对突发情况。
–船舶的配套设备设计应满足安全性和船舶功能要求,并考虑到能耗和环境保护。
4. 船舶设计应用的发展趋势•绿色船舶设计:注重船舶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采用新材料和新技术,提高船舶的能效和环保性能。
•智能船舶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实现船舶的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高船舶的操纵性和航行安全性。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5ee125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e.png)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一艘船舶时所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和原则。
船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船舶在航行中能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操纵性和航行性能,同时还要考虑船舶的结构强度、船体形状、动力系统等方面的设计。
船舶设计原理涉及到船舶的各个方面,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和核心。
首先,船舶设计原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船舶的稳定性。
船舶的稳定性是指船舶在航行中受到外部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的稳定性设计包括静态稳性和动态稳性两个方面。
静态稳性是指船舶在静止状态下的平衡能力,而动态稳性则是指船舶在航行中受到外部扰动时的平衡能力。
在船舶设计中,需要根据船舶的使用环境和功能要求来进行稳性计算和设计,以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其次,船舶的流线型设计也是船舶设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船舶的流线型设计是指通过对船体形状的设计,使船舶在航行中能够减小阻力、提高航行速度和燃油效率。
流线型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船体形状、船尾设计、船舶的水动力性能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流线型设计,可以使船舶在航行中具有更好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性。
另外,船舶的结构强度设计也是船舶设计原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船舶在航行中会受到各种外部力的作用,如波浪载荷、风载荷等,因此需要对船舶的结构强度进行设计和计算。
结构强度设计需要考虑船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荷载计算等方面,以确保船舶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安全性。
最后,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也是船舶设计原理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船舶的动力系统设计包括船舶的主机选择、推进器设计、船舶的动力性能计算等方面。
通过合理的动力系统设计,可以使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经济性能。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涉及到船舶的稳定性、流线型设计、结构强度设计和动力系统设计等方面。
在船舶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确保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安全性能。
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对于船舶的设计和建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8757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dd.png)
船舶设计原理船舶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原理和规范,对船舶的结构、外形、尺寸、性能等进行设计的过程。
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船舶时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规律。
这些原理和规律是在长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中总结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普遍性。
首先,船舶设计原理要考虑船舶的使用环境。
船舶在海洋中航行,受到海浪、风力、海况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因此船舶的设计要考虑船舶在不同海况下的稳性、舒适性和安全性。
船舶的外形、船体结构、船舶布局等都要根据海洋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设计,以确保船舶在恶劣海况下也能保持稳定、安全。
其次,船舶设计原理要考虑船舶的航行性能。
船舶的航行性能包括航速、操纵性、航行稳定性等方面。
船舶的设计要根据船舶的用途和航行任务确定船舶的航行性能指标,然后通过船体形状、动力系统、舵系设计等方面的优化,来满足这些性能指标。
另外,船舶设计原理还要考虑船舶的载货能力和船舶的经济性。
船舶的设计要考虑船舶的载货量、货舱容积、货舱布局等方面,以满足船舶的货运任务。
同时,船舶的设计还要考虑船舶的燃油消耗、航行成本等经济指标,通过船舶的结构设计、动力系统设计等方面的优化,来提高船舶的经济性能。
最后,船舶设计原理还要考虑船舶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船舶的设计要考虑船舶的结构强度、防火防爆、防污染等方面,以确保船舶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安全,同时尽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船舶的结构、性能、经济性能、安全性等方方面面。
在船舶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船舶的使用环境、航行性能、载货能力、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船舶的设计能够满足船舶的使用需求,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29545d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5.png)
船舶设计原理首先是艏型设计。
艏型是指船舶前部的形状,艏型对船舶的水动力性能以及航行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常见的艏型有尖头艏、盾型艏、切割艏等。
艏型的设计应根据船舶用途、工作环境、船舶运动性能和航行速度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以保证船舶的综合性能。
其次是船体形状设计。
船体形状是指船舶外形的整体形态,包括船体几何结构和船壳线形。
船体形状的设计要满足载重要求、保证航行速度、提高航行稳定性和降低阻力等要求。
船体形状的设计包括船厂线型设计、船体斜角设计、船体几何参数的选择等。
第三是船舶稳性设计。
船舶稳性设计是指保证船舶在各种运营条件下能够保持稳定的设计工作。
船舶稳性设计包括船舶静力稳性设计和船舶动力稳性设计。
静力稳性是指船舶在平稳浮水线上的稳定性,包括艏倾角、横倾角等;动力稳性是指船舶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包括纵摇、横摇等。
船舶稳性设计要满足船体高度、水线高度、产水量等要求,以保证船舶在各种载重条件下的稳定性。
最后是船舶运动性能设计。
船舶运动性能设计是指满足船舶航行速度、操纵性、滞尾波等方面的设计工作。
船舶运动性能设计应综合考虑船舶结构的刚度、船型的阻力、艏、船舶操纵装置和推进器的选型等因素。
船舶运动性能设计的目标是实现船舶安全、舒适、高效的运行。
综上所述,船舶设计原理包括艏型设计、船体形状设计、船舶稳性设计和船舶运动性能设计等方面。
在船舶设计中,要根据船舶用途和运营环境等因素合理选择艏型、确定船体形状,保证船舶的稳定性和运动性能,从而实现船舶的安全和高效的运行。
船舶设计原理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和核心,对于设计一艘性能优良的船舶具有重要的意义。
船的科学原理
![船的科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499be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9.png)
船的科学原理船舶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能够在水中安全行驶,这得益于船的科学原理。
本文将从船舶的浮力、水动力和船体设计等方面,介绍船的科学原理。
一、船的浮力原理船的浮力原理是船舶能够漂浮于水面上的基础原理。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当船舶浸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开的水的重量。
船舶设计师利用这个原理,通过合理的设计使船体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从而使船体能够浮在水面上。
船舶的浮力由船体的形状决定。
船体通常采用凹型造型,底部呈现圆弧形,这种形状能够在水下受到更小的水阻力,减小船舶行驶时所需的能量。
此外,船体的密度也需要控制在适当范围内,以确保船体既具有足够的强度,又能够保持浮在水面上。
二、船的水动力原理船的水动力原理主要涉及船体在水中行驶时所受到的水的阻力和推进力。
在水动力学中,船舶行驶时所受到的阻力主要包括摩擦阻力、波浪阻力、泥沙阻力和风阻力等。
摩擦阻力是船体表面与水的接触面积与摩擦系数的乘积,通过光滑的船体和减少接触面积,可以减小船体受到的摩擦阻力。
波浪阻力是船舶行驶时波浪对船体的作用力,设计师可以通过减小船体的波浪阻力系数来降低波浪阻力。
泥沙阻力主要表现为船底与水底之间的摩擦力,而风阻力则是来自气流对船体的阻碍。
为了克服这些阻力,船需要依靠推进力。
推进力的实现主要通过船舶的推进装置,比如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等。
这些推进装置利用水的反作用力产生反向的推力,从而使船体前进。
三、船体设计原理船体的设计原理决定了船舶的稳定性、航行性能和载货能力等重要特征。
船体的设计取决于船舶的用途,分为单体船和多体船。
单体船通常采用中央舱室设计,其特点是船体中央有一个大型的货舱。
这种设计能够提供足够的载货空间,并保证船的稳定性。
而多体船则由多个船体组成,每个船体通过联结构件连接在一起。
多体船具有较大的横向稳定性和载货能力,适合用于大型海洋运输。
在船体设计中,船舶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稳定性可以保证船舶在恶劣天气和风浪中的安全性。
大船设计原理知识点
![大船设计原理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847307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d9.png)
大船设计原理知识点大船设计原理是指在设计大型船舶时需要考虑的一系列基本原理和技术要点。
这些原理和要点涉及到船舶的结构、流体力学、海洋工程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大船设计原理的知识点。
一、船舶结构设计原理1. 结构载荷:船舶在航行中受到来自波浪、风力、自重等多种作用力的加载,结构设计需要根据这些载荷来确定船舶的强度和刚度。
2. 纵横分割:为了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船舶结构通常采用纵横向的分割,包括纵向甲板和纵向隔舱。
3. 纵倾和横倾:船舶在航行中受到波浪作用时会发生纵倾和横倾,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船舶在倾斜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
4. 船体形状:船舶的外形设计对其阻力和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一般采用吃水线、线形系数等参数来描述船体形状。
二、流体力学原理1. 阻力与推进力:船舶在水中航行时会受到水流的阻力,推进力是克服阻力向前推进的力,流体力学原理用来计算船舶的阻力和推进力。
2. 推进器设计:推进器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船舶的航行性能,包括螺旋桨的形状、叶片数量和角度等参数。
3. 操纵性能:船舶的操纵性能需要考虑舵效、操纵力矩和船体的转向稳定性等因素。
三、海洋工程学原理1. 海浪与波动:船舶在海上航行时会受到波浪的影响,海洋工程学原理用来分析海浪的特性,从而确定船舶的抗波能力。
2. 海洋动力学:海洋工程学原理还包括对船舶受浪作用下的运动的分析,例如纵向和横向摇摆、起伏等。
3. 温度和湿度:船舶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航行,海洋工程学原理还需要考虑船内的温湿度控制。
四、其他知识点1. 船舶系统设计:除了结构和流体力学,船舶设计还包括船舶的动力系统、电气系统、通信系统、舱室布置等方面。
2. 材料选择:船舶的材料选择需要考虑其强度、耐腐蚀性能、重量等因素,常用的材料包括钢铁、铝合金、纤维复合材料等。
3. 安全性设计:船舶的安全性设计包括防火、防污染、防沉没等方面的考虑。
总结:大船设计原理知识点涉及到船舶结构设计、流体力学原理、海洋工程学原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船舶设计原理答案
![船舶设计原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d3dece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3.png)
船舶设计原理答案
船舶设计原理答案如下:
1. 浮力原理:船舶设计基于浮力原理,根据阿基米德定律,船舶在水中的浮力等于其排除水体的重量。
因此,在设计船舶时,需要考虑船体的形状、体积和密度分布,以确保船体能够产生足够的浮力,使其能够浮在水上。
2. 稳性原理:稳性原理是船舶设计中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船舶的稳性指的是船舶在受到外部扰动时保持平衡的能力。
为了确保良好的稳性,船舶设计师必须考虑船体的宽度、高度和重心位置等因素,并合理布置船舱和货物,以确保船舶能够保持平衡并防止倾覆。
3. 水动力学原理:水动力学是研究流体(如水)运动行为的学科。
在船舶设计中,水动力学原理被用于优化船体形状和流线型,以减小水的阻力和波浪损失。
通过采用流线型船体形状,船舶能够以更小的能量消耗在水中移动,提高运行效率。
4. 推进原理:推进原理是指船舶在水中移动的主要动力来源。
船舶的推进力通常通过螺旋桨、推进器或水动力舵等装置来产生。
在船舶设计中,需要考虑推进性能,包括推进器的类型、位置和数目,以及推进力的大小和方向,以确保船舶能够稳定推进。
5. 结构原理:船舶设计中的结构原理主要涉及船体的强度和刚度。
船舶必须能够承受外部水压力、载荷和海浪等不同形式的
力,并保持足够的刚性以避免变形或破裂。
在船舶设计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合理的结构和加强方式,以确保船舶结构能够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
以上是关于船舶设计原理的答案,这些原理在船舶设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船舶的性能、稳定性和安全性。
轮船的制作原理
![轮船的制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4583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1d.png)
轮船的制作原理
轮船的制作原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 船体结构设计:轮船的船体结构设计是关键之一。
一般来说,轮船的船体采用了长、宽、高三个维度的设计,以便于提供足够的载货空间同时保持平衡。
船体通常是由各种组件、部件和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等)组成的。
2. 船体的浮力原理:轮船能够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利用了浸没物体所受到的浮力。
轮船的设计要求船体具有足够大小和形状的内部空间,使船体排开足够数量的水,从而产生足够的浮力来支持船体及其负载。
3. 推进力:轮船的推进力通常由螺旋桨或喷水推进器提供。
螺旋桨通过旋转提供推进力,喷水推进器则通过喷射水流产生推进力。
这些推进器通过各种机械和液压装置与船体相连接,使船体能够前进、后退、转向等。
4. 动力系统:轮船通常使用内燃机、蒸汽机、电动机等作为动力来源。
这些动力系统将能源转化为机械能,供应给推进器提供所需的推进力。
同时,轮船上还会有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以满足船舶运行的各种需求。
5. 船舶控制系统:轮船上还会配备各种仪器、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用于船舶的控制和导航。
这些系统包括舵机、舵轮、电子导航系统、船舶通信设备等,确保船员能够控制船只的航向、速度等,以及准确地导航和通讯。
轮船的制作原理涵盖了船体结构的设计、浮力原理、推进力的产生和控制、动力系统的应用,以及船舶控制系统的运作等方面。
这些原理的科学应用和工程实践相结合,使得轮船能够有效地在水上运行,并满足各种不同的海洋运输需求。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9fc6739b6648d7c1c74663.png)
船舶设计原理一·名词解释1.续航力----民航的航速分为两种服务航速和试航航速。
2.自持力-----在规定的主机功率和航速下,船上的燃油可供船舶连续航行的距离或航行时间。
3.对于货船四种设计中典型载况:①满载出港---设计状态②满载到港----这时候有水等重量,规定为设计状态油水储备的10%③空载出港---船上不运载旅客和货物,但油水储备量为设计状态的100% ④空载到港----船上不运载旅客和货物,而油水等为其总储备的10%4.积载因数---货物的积载因数是每吨货物装船是所占据的货仓容积,以μc表示。
5.型容积---是指型线图计算所得的仓内容积。
6.型容积利用系数---舱内净容积与型容积之比成为折扣系数。
7.净容积---当货物,油水等装载时扣除这部分空间后所剩余的有效装载容积。
8.容量图----太形象清楚地表示出全船主体各舱室容积的大小及分布,该图以船长L为船厂,以各仓沿L不同剖面处的横剖面面积为纵坐标绘成。
9.船舶登记吨位----按船籍国制定的<船舶吨位丈量规范>对船内容积和计算所得的登记吨位。
10.净吨位---从总吨位中减除船员舱室和机舱等非盈利容积余容积。
11.总容积GT----表示运输船舶的大小,是量计除免除处所以外的全船所有围蔽处所所得的吨位。
1登记吨=2.832m³=100立方尺12.大倾角稳性---船在外力,横倾角超过10~15度时的稳性,它涉及到船在航行中能抗多大的风浪或横倾力矩不颠覆。
13.分舱载重线---用以决定船舶分仓的水线。
14.舱壁甲板---横向水密舱壁所达到的最高的一层甲板。
15.安全限界线-----船侧由舱壁甲板上表面以下至少76mm处所绘制的线。
16.风雨密----在任何风浪情况下水不应透入船舱内。
17.耐波性------船舶在风浪中遭受外力而产生各种摇摆运动,以及抨击,上浪,失速,飞车等,仍能保持一定航速在水面安全航行。
18.干舷------船舶浮于静水面时,自水面至露天甲板上表面舷边处的垂直距离。
船舶设计原理
![船舶设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53bcc7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96.png)
船舶设计原理1. 引言船舶设计是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优化来满足船舶的功能要求和性能指标。
船舶设计原理是指在船舶设计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船舶设计的原理,包括船体设计原理、船舶稳性原理、船舶阻力原理以及船舶动力原理。
2. 船体设计原理船体设计是船舶设计的基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船舶具有良好的航行性能和结构强度。
在船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船舶的载重能力、船身形状、船舶的稳定性和船舶的结构强度等。
船体设计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点:•良好的流线型:船舶的流线型设计对减小阻力非常重要。
通过优化船体的形状,可以减少水流的阻碍,提高船舶的速度和燃油效率。
•合理的船舷和船体宽度比例:要根据船舶的用途和载重能力来确定船舷和船体宽度的比例。
合理的比例设计可以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抗风浪的能力。
•结构强度设计:船舶的结构强度设计包括船体的承重力和船体的抗疲劳性能。
通过合理的结构强度设计,可以确保船舶在航行中不会发生结构破坏的情况。
3. 船舶稳性原理船舶稳性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稳性原理主要包括稳性原理和倾覆稳性原理。
•稳性原理:船舶稳性的基本原理是船舶的重心和浮力的关系。
船舶的重心要位于浮力的上方,以保持船舶的稳定性。
如果船舶的重心超过浮力的位置,则会导致船舶倾覆。
•倾覆稳性原理:船舶的倾覆稳定性是指船舶在受到外部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平衡的能力。
船舶的倾覆稳定性设计主要包括形心高度的计算和倾覆力矩的分析。
4. 船舶阻力原理船舶阻力是指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
船舶阻力原理主要包括波浪阻力、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
•波浪阻力:船舶在航行中会产生波浪,波浪阻力是由波浪对船体的阻碍力产生的。
•摩擦阻力:船舶在与水的接触中会产生摩擦阻力,摩擦阻力与船舶的速度和船体的光滑程度有关。
•空气阻力:船舶在航行中会受到空气的阻力,空气阻力主要与船舶的外形和速度有关。
降低船舶阻力的方法包括减小船舶的湿表面积、优化船舶的流线型、提高船体光滑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设计原理1.1.1空船重量(LW):1)包括所有由规范和规格书要求的设备和装置在内的船体、机器和电气重量。
但下列各项不计入空船重量:●超过规范和规则推荐的备品●船员及其行李●在船舶管系和液舱中的油水●非永久固定的属具●所有船东供应品2)主机、辅机和锅炉内直接用于推进以进入工作状况所必需的油水。
但下列各项不计入空船重量:●饮用水舱、淡水舱、辅机冷凝器和造水机中的淡水●除日用油舱(柜)到主机外的管系中的燃油●辅机冷凝器、造水机及其有关管系中的海水●滑油泄放舱、滑油循环舱、滑油储藏舱及其有关管系中的滑油1.1.2载重量(DW)包括货物,船员及其行李,燃油,滑油及炉水,食品,淡水,备品及供应品等重量.1.1.3满载排水量船舶装载了预定的全部载重量的载况称为满载,其相应的排水量称为~货船通常取4种载况1.1.5 浮力,船体所排开水的重量△=P▽=PKLBTCb浮性公式△=∑Wi=LW+DW =PKLBTCb1.重量重心的控制的重要性1.2.1若重量估算过轻, 导致减载航行或不减载,但干舷减少;1.2..2若重量估算过重, 导致船舶尺度偏大,增加船舶建造的原材料和工时,或,实际吃水小于设计吃水,可能影响推力,海上航行耐波性也变差;1.2.3如果重心纵向位置计算误差过大,则实船会出现较大纵倾,影响浮态与快速性及耐波性;1.2.4如果重心高度位置计算误差过大,则实船初稳性高将产生较大的减少或增加,从而影响船舶稳性与横摇性能二. 空船重量估算1.分类LW=Wh+Wf+Wm或W m=9.38(P/N)0。
34+0.68(P0.7P主机额定功率,KWN 主机额定转速r/min1.空船重心纵向位置:1)粗估:与船长成正比,系数取自母型船。
2)分项换算:如果母型船的资料较详细,可用该方法。
分项方法可参照重量计算的方法。
3)X g=(Wh Xgh +Wf Xg f+Wm Xgm)/( Wh +Wf +Wm )船体钢料重心位置Xgh 正比于船长舾装重心位置Xgf 也正比于船长机电重心位置可按其重心距机舱后壁的距离正比于机舱长度的方法2.载重量重心纵向位置:货、油、根据总布置估算,或按型线取舱容的形心位置;行李备品根据居住区域估算。
3.空船重心高度:1)粗估:与型深成正比,系数取自母型船2)分项换算:Zg=(Wh Zgh +Wf Zg f+Wm Zgm)/( Wh +Wf +Wm )3)储备:将整个空船的重心高度提高0.05~0.15m作为储备4.载重量重心高度货、油、根据总布置估算,或按型线取舱容的形心位置;人员可按甲板上1m取,客船通常按救生甲板上1m取;行李备品按居住区域的甲板上1m估算;双层底的油水按2/3估算。
问答题1、在船舶设计中改善稳性的措施有哪些?答:在船舶设计中改善稳性的措施有:①合理调整B(或B/T)、水线面系数、重心高度,适当控制初稳性高度。
②尽可能降低,增大D/T(或F/T),采用大的舷弧和外飘的横剖线,控制好静稳性曲线的形状特征。
③注意液舱数量及大小的布置,尽量减少自由液面对初稳性和稳性曲线的影响。
④增大横摇阻尼(如设置舟比龙骨,减小舟比部半径等),减小横摇角。
⑤减小横倾力矩(如:控制好上层建筑的布置,减小受风面积及风压中心的高度;限制旅客横向活动范围;降低拖钩位置;防止货物横向移动等)。
2、何谓最佳船长、经济船长?答:最佳船长是指对于中高速船舶,对应于阻力最小的船长;经济船长是指从造价和营运经济角度出发,对应于阻力稍有增加的较短船长。
3、什么叫最小干舷船、结构吃水?答:最小干舷船:按“载重线”法规所要求的最小干舷来确定型深的船舶,称为最小干舷船。
对于富裕干舷船,在设计时保证最小干舷所求得最大装载吃水Tmax,并使船体结构设计符合Tmax的要求,则此Tmax称为结构吃水。
4、什么是船舶的耐波性?答:是指船舶在风浪中遭受外力干扰产生各种摇摆运动以及砰击、上浪、失速等情况下,仍能维持一定航速在水面上航行的性能。
5、常用的船体型线的生成方法有哪几种?答:常用的船体型线的生成方法有改造母型法、系列型线、自行绘制、数学型线。
6、CCS规范对标准肋距有何规定?答:我国《钢质海船建造规范》规定:首尾尖舱范围内的S≯600mm。
首防撞舱壁至距首垂线0.2Lbp区域内,S≯700mm;离尾垂线0.15Lbp至尾尖舱壁之间的间距S≯850mm。
7、在船舶设计中,纵倾调整可采用哪几种方法?答:①改变油舱和淡水舱的布局,但须注意油水消耗后浮态的变化。
②可适当移动机舱的位置,或压缩机舱的长度。
③改变浮心的位置:不单从快速性来考虑,而要结合总布置的合理性。
④设置首部平衡空舱或深压载舱。
8、横剖面面积曲线的形状特征和参数包括哪些?答:①横剖面面积曲线下的面积相当于船的型排水体积;②曲线面积的丰满系数等于棱形系数;③面积形心的纵向坐标表示船的浮心纵向位置;④曲线的最大纵坐标值代表最大横剖面面积(船丰满时通常是中剖面面积);⑤丰满船的横剖面面积曲线中部水平段长度即船舶的平行中体长度;⑥平行中体前后两段分别称为进流段和去流段;⑦无平行中体船的最大横剖面位置;⑧曲线两端端部形状。
9、何谓船的续航力和自持力?答:续航力:一般指在规定的航速和主机功率情况下,船一次所带的燃油可供连续航行的距离。
自给力:是指船上所带的淡水和食品在海上能维持的天数10、民船空船重量由哪几部分组成?为什么要加排水量储备?答:民船空船重量由船体钢料重量、木作舾装重量、机电设备重量、固定压载(货船不允许)、排水量裕度(2~5%LW)组成。
设计中通常加一定的排水量裕度,其原因主要有:①估算重量时有误差;②设计过程中设备的增加;③建造过程中材料的代用,重量的变化及位置的改变;④考虑一定的安全裕度。
船舶设计原理一、判断题1. 总吨位是量计全船所有“围蔽处所”的吨位。
()2. 船的快速性的好坏取决于船的阻力的大小,推进性能的优劣以及船体与推进器的配合。
()3. 增大船长L,会使船舶的摩擦阻力变大,快速性变差。
()4. 砰击是指船舶在纵向摇摆时水相对船舶随机变化而产生的水动力冲击。
()5. 可浸长度是指沿船长方向以某一点为中心的舱室破损后,不致淹过甲板的最大允许舱长。
()6. 改造型船法中所谓合适的母型船,应该满足:其航行性能是优良的;母型船的Fn,Cp,Xb,Lpp/B及B/T等参数与设计船相近。
()7. 网格优化法的优点在于用少数的变量,就能得到目标函数的等值曲线,精确地找出主要要素解的位置。
()8. 船舶钢料重量粗略估算方法中,立方模数法适用于内河船舶及小型船舶。
()9. 设计一艘船舶过程中,第一步首先要根据设计任务说明书计算船舶的排水量。
()10. 高速船安装球鼻首,对船舶阻力无影响。
()1. X2. O3. X4. O5. X6. O7. X8. X9. X 10.X二,选择题1.下面关于抗沉性知识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界限是指在船侧该甲板上表面以下不小于76mm处所绘的线B.许可舱长=可浸长度X分舱因数C.可浸长度指沿船长方向以某一点为中心的舱室破损后,不致淹过甲板的最大允许舱长D. 渗透率是指该处所能被水浸占的百分比2. 设计过程中在选择船宽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船舶找到起主导作用的主要矛盾,以下针对不同船舶主要矛盾说法错误的是:()A.拖船因为工作的原因,在选择船宽时主要应该考虑稳性对船宽的要求B.集装箱的船宽是按货箱的布置情况来决定的C.客船应该着重考虑快速性D.海洋客船应该着中考虑耐波性3.下面关于船舶稳性判断错误的说法是()A.增加B和B/T对改善初稳性非常有效B.增加Cwp对改善初稳性甚为有效C.当船舶B/T较大时,增加T则常使初稳性下降D.增加Cb对增加初稳性有一定的好处4.以下关于快速性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船长会增大船舶的阻力B.增大方形系数会减小船舶的阻力C.增大船长会减小船舶的兴波阻力D.增大方形系数会增大船舶的阻力5. 下面不属于船舶经济指标的选项是()A.单位运输成本B.投资回收期C.必要运费率D.年度总收入6.下列关于船舶的主要要素确定过程中问题叙述正确的是()A.客船属于布置地位型船舶B.油船属于布置地位型船舶C.在确定油船主尺度时主要校核其操纵性D.在确定客船主尺度时主要校核其快速性7.关于船舶净吨位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计算河运的通行费B.表示运输船舶的大小C.计算造船或租船费用D.船舶检验、船舶登记、丈量的收费标准8.以下开支不属于船舶营运开支的是()A.燃料费B.货物通关税费C. 船员工资D.保险费三,填空题1.风浪失速是指船舶在海上航行,由于风和浪的扰动,使得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航行的速度较静水条件时的减小量。
2. 船舶技术性能包括快速性,,,,操纵性等等。
3. 船舶的主要要素中,对船体钢料重量影响最大的的是。
4. 全船重量可分为空船及二大部分,其中空船重量又可分为船体钢料重量,,。
5. 横剖面面积曲线,就是以为横坐标,并以设计水线下个各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
6. 受风面积包括满实面积和。
7.总布置设计的工作包括:对船舶主体及上层建筑进行总体规划,调整船舶的浮态,,,造型设计。
8. 自持力是指船上所带和能在海上维持的天数。
9. 船舶的耐波性是指船舶在风浪中遭受外力干扰产生各种摇摆运动以及,,失速情况下,仍能维持一定航速在水面安全航行的性能。
10. 船舶的主要尺度包括船长,,,,干舷。
四,名词解释1.试航速度:2.货物的积载因数:3.最小干舷船:4.抗沉性:5.受风面积:五,简答题1.民船的四种典型载况分别是什么?并简述四种典型载况的装载特点。
2. 请用简易框图的形式表示出确定载重型船舶主要要素的主要流程。
3.何谓初稳性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六,计算设计题1.使用母型船改造的方法设计新船,已知母型船排水量27000t,主要尺度分别为垂线间长145米,船宽22.8米,型深13.2米,吃水10米;而设计船排水量为22000t,使用母型船比例换算法求设计船的主要尺度。
[Lpp<160m时,D=D0(Lpp/Lpp0)5/3](8’)========================标准答案=========================一、判断题(1’x10)1. X2. O3. X4. O5. X6. O7. X8. X9. X 10.X二,选择题(2’ x10)1~4 CCDC 5~8 DAAB三,填空题1.功率(P112 第四章)2.稳性,抗沉性,耐波性(P47 第四章)3.船长(P18 第二章)4.载重量,木作舣装重量,机电设备重量(P15 第二章)5.船长,横剖面面积6.非满实面积(P81 第四章)7.布置船舶舱室及设备,规划及设计交通路线(P265 第七章)8.淡水,食品9.砰击,上浪(P106 第四章)10. 船宽,型深,吃水(P119 第四章)四,名词解释1. 是指满载试航速度,即主机在最大持续功率情况下,静深水中的新船试航测得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