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0408
复合材料与工程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
复合材料与工程新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作者:吴桢干张骋来源:《大学教育》2014年第03期[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复合材料与工程新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根据现代制造业的需求和我校的生源特点,构建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对策,以期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复合材料与工程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新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TB33;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89-02复合材料是一种科技含量较高的新材料,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高速铁路、军工领域以及风电叶片新能源等领域。
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在新产品上应用新材料也越来越多,如大飞机项目的启动,复合材料是其制造的关键技术。
复合材料和钢铁等材料不同,钢铁材料是在钢铁厂由自动生产线生产出来的,而复合材料即使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飞机制造厂,也是由一线工程师在现场进行人工裁剪制造出来的,因而产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线工程师的水平。
而这样的企业也需要大量卓越的一线工程师,这也正好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对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定位相吻合。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个新专业,在我国的许多大学都开始设置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而国外的大学未见开设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而是仍将其作为材料科学专业的一个方向。
在我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其专业培养方案的导向主要放在培养研究型人才上,原理性、理论性的课程较多,主要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学生毕业后也主要在高校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伴随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产生了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建的地方高校和近年来由高等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高校,比如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都属于应用型本科高校。
在这类高校中设置的复合材料与工程新专业,主要是以经济及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结合国家和地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既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到相关复合材料企业和行业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培养方案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同学们!复合材料与工程这个专业可酷了。
就像是在玩一个超级材料的魔法游戏。
复合材料就是把两种或更多不同的材料组合在一起,让它们发挥出比单一材料更厉害的性能。
咱们这个专业呢,就是专门研究怎么把这些材料玩得转,做出各种超级有用的东西,从飞机到汽车,从高端体育器材到超酷的建筑材料,到处都有复合材料的身影。
二、培养目标。
咱们这个专业啊,就是要把大家培养成复合材料界的小能手。
1. 知识方面。
首先得精通复合材料的基础理论知识,就像知道每种材料的小秘密一样。
你得清楚不同材料组合在一起为什么会有那些奇妙的反应,像碳纤维和树脂搭在一起为啥又轻又结实,这背后的化学和物理原理得门儿清。
还要掌握复合材料的设计方法。
这就好比你是个超级裁缝,不过你缝的不是布,而是各种神奇的材料。
你得知道根据不同的需求,怎么设计出最合适的复合材料结构。
2. 能力方面。
动手能力必须强。
在实验室里,就像个小魔法师一样,熟练操作各种设备,把原材料变成超厉害的复合材料。
从简单的混合搅拌,到复杂的成型加工,每一步都得稳稳当当。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很关键。
当复合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出了问题,比如在飞机机翼上发现了个小裂缝,你得像个侦探一样,找出原因,然后像个神医一样把它治好,或者重新设计一个更完美的方案。
3. 素质方面。
要有创新精神。
不能老是按照老一套来,得想着怎么把复合材料玩出新花样。
也许有一天你就能发明一种全新的复合材料,改变整个世界呢!团队合作精神也不可或缺。
因为在这个专业里,很少有一个人能搞定所有事情的。
就像一场接力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出最棒的复合材料产品。
三、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2. 专业基础课程。
3. 专业核心课程。
4. 选修课程。
四、实践教学。
1. 实验课程。
在实验课上,我们就像一群小科学家。
有基础的材料性能测试实验,比如测量复合材料的硬度、韧性等。
还有制作复合材料的实验,从原材料的准备,到最后成品的出炉,每一步都充满了惊喜和挑战。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摘要】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性,人才培养是关键,本文探讨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首先介绍专业概况,课程设置涵盖复合材料与工程知识。
实践教学与实习机会丰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提升学生竞争力。
行业实践与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需求量大。
结论强调加强人才培养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呼吁拓展校企合作关系。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行业发展关键,需不断完善培养体系,以适应未来需求。
【关键词】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实习机会、科研、创新能力、就业前景、校企合作、发展趋势、院校教育、航空航天领域、实践经验。
1. 引言1.1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性在航空航天工程中,要求材料具备轻质化、高强度、高刚度、耐腐蚀、耐高温、抗疲劳等性能,这些正是复合材料所具备的优势。
航空航天领域对复合材料的需求日益增长。
从飞机的机身、机翼到航天器的外壳、推进系统,都离不开复合材料的应用。
1.2 人才培养的关键性人才培养是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中的重要环节,关乎着行业未来的发展和前景。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对复合材料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优秀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和变化。
人才培养的关键性体现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上。
航空航天院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践教学和实习机会,学生可以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研与创新能力培养也是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和创新思维,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人才培养是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关键环节,只有加强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满足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需求,为行业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作为航空航天院校的重要专业之一,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既要符合国家的需求,又要顺应工业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围绕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展开讨论。
一、专业背景复合材料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材料科学、工程力学、制造工艺等多个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提升飞机性能和降低飞机重量的重要手段。
培养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养目标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备跨学科交叉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胸怀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具备深厚的材料科学和工程力学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工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2. 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探索和技术创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 具备跨学科交叉应用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材料科学、工程力学、制造工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进行工程设计和应用。
4. 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全球化胸怀,了解国际航空航天工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能够在国际化背景下进行工作和交流。
三、课程设置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应当紧密结合国际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实际工程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具体来说,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1. 基础知识:包括材料科学、工程力学、材料制备、材料性能等基础理论课程。
2. 工程应用:包括航空航天工程材料、飞行器材料、航空航天工程设计等与航空航天工程紧密相关的课程。
3. 制造工艺:包括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复合材料成型技术、复合材料表面处理等与复合材料制造紧密相关的课程。
4.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程、实习课程、毕业设计等实践性课程,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08)人才培养方案
复合材料与工程(080408)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础知识,以及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在复合材料成形工艺及装备设计、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优化、先进复合材料等领域从事材料设计、工程设计、技术与产品开发、工程研究以及项目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和合作精神、积极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2.能够将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和复合材料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3.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胜任复合材料生产、工艺和设备选型、技术和产品开发、材料应用、工程及技术管理等工作;4.熟练掌握相关政策、法规,能够理解、预测复合材料现场生产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对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评价效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5.在工作中具有团队协作和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并具备相应的组织与管理能力;6.具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实现工程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7.成长为复合材料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具备解决现场生产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成为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8.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
核心课程: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基础、无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物理与化学、材料热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复合材料原理、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复合材料结构设计、金属基复合材料,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材料测试方法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B、机械制图测绘、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复合材料结构课程设计、复合材料加工课程设计、创新基础及创新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培养方案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一、专业特色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隶属本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有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四个硕士点。
材料学科是上海市重点学科。
学院设有材料科学研究所、无机材料研究所、国防材料研究所、生物材料研究所,建立了国家教育部军工复合材料科研生产基地、教育部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医用生物材料工程中心、国家宝石检测中心、中国运动场地合成材料测试中心和上海市汽车非金属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
本专业实行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开发研究相结合,以经济建设为主战场,努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力争办成一流重点专业。
本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创建于1972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具有较强的实力。
现在作为重新恢复的专业,将专业面从树脂基复合材料拓宽到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培养复合材料与工程研究开发、设计、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宽厚和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工程技术基础。
二、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复合材料制备与工程研究、开发设计与应用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具有对复合材料进行材料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开发先进复合材料及制品的能力;掌握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和设备原理;了解复合材料学科前沿发展信息,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基本要求:1.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为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勤奋求实、协作创新的精神,“知识、能力、素质”综合发展。
3.本专业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提高,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思想道德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与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强烈的创新意识。
4.掌握复合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间的相互关系;具有对复合材料进行材料设计、结构设计、工艺设计、性能测试、开发先进复合材料及制品的初步能力;掌握复合材料的成型加工技术和设备原理;具有对复合材料及制品加工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航空航天院校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旨在培养具备航空航天行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是航空航天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因此需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在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生首先需要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和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基础知识将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需要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复合材料技术与工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相关课程。
这些课程将帮助学生了解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制备工艺及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还需要进行实践教学,例如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等。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复合材料制备和工程设计等实际工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航空航天院校还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或创新实践活动,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竞赛,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综合实践环节中,学生将能够进行复合材料加工、测试和分析等实际操作,同时还需学习相关的工程设计和管理知识,了解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除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航空航天院校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航空航天院校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这些培养目标将帮助学生适应和胜任未来航空航天领域的工作和挑战,为推动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航空航天工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先锋,对高素质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是航空航天工程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其人才培养关系到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长远发展。
航空航天院校如何培养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复合材料是由不同性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组合而成,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常用于航空航天领域的飞机、航天器等结构材料中。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难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学科知识广泛而深刻。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力学、材料科学等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复合材料相关的化学、物理和工程知识,这就需要学院校教学体系健全,教育资源丰富,老师队伍高素质。
二、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强。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实际工程中独立设计、制备并应用新型的复合材料产品,这就要求学院校开展“实验教学”的深度合作和产学研联动。
三、国际竞争性强。
航空航天行业是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行业,对于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非常严苛,要求学生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竞争力,这就要求学院校的办学理念和教学质量都能达到国际水准。
确保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学院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进行全面的改革和提升。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体系。
航空航天院校应根据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调整课程设置,注重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深入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推进校企合作,深化产学研联动。
航空航天院校应积极与相关航空航天企业展开合作,共建实验室、技术研发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和科研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研究平台,以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在如今的航空航天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日益完善,对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航空航天院校在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航空航天院校对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专业课程设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作为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学科,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必须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这些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材料力学、材料成型、材料设计、材料测试与分析等,而且这些课程应当在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中得到充分的实践支持。
通过这些专业课程,学生可以在校期间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为日后的航空航天领域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航空航天院校对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航空航天领域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挑战的领域,需要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人才来支撑行业的发展。
航空航天院校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
航空航天院校还应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条件,比如科研经费、科研设备等,激发学生的科研潜力,提高他们的科研水平。
在航空航天院校对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中,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
如今的航空航天领域已经不再是单一学科的领域,而是需要具备多方面知识的融合和综合应用。
航空航天院校应当鼓励学生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航空航天院校还可以开设一些跨学科融合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加全面的知识,并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工作挑战。
航空航天院校对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理的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和跨学科知识的融合,航空航天院校可以为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为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
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领域之一,对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作为航空航天院校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是其核心任务之一。
本文将重点介绍航空航天院校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1.专业设置目前国内航空航天院校中,大多数都设有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如中国航空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这些专业的设置,充分体现了航空航天院校对于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和重视。
2.课程设置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十分丰富,包括材料力学、复合材料制备技术、航空航天材料与工艺、结构设计与分析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复合材料的性能、制备工艺和结构设计等知识,为将来从事航空航天领域的工作做好准备。
3.实践教学除了理论课程外,航空航天院校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还十分重视实践教学。
学生在校期间将参与各类实践教学活动,包括实验课、毕业设计、实习等,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科研创新航空航天院校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也十分注重科研创新。
学生在校期间将有机会参与各类科研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
1.跨学科融合当前,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而是越来越向跨学科融合的方向发展。
未来,航空航天院校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将更加注重与机械工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融合,培养更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
2.国际化教育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需要具备更强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化背景。
航空航天院校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将更加重视国际化教育,加强与国际知名院校的合作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国际发展平台。
3.产学研结合未来,航空航天院校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将更加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教学实践与科研创新的深度结合,培养更适应市场需求的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
复合材料与工程培养方案
复合材料与工程培养方案复合材料概述复合材料,简称“复合材料”或“组合材料”,是指由两个或更多种不同化学组合物或不同物理状态的单一化合物,在宏观层面上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结合而成的材料。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管等。
复合材料的优点是轻质、高强、高刚度,热膨胀系数低,气密性好、绝缘性能好等多个方面。
因此,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建筑、手工艺品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工程培养方案专业介绍复合材料工程学是一门涉及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力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领域。
该专业培养针对现代复合材料制造和应用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掌握复合材料的相关基础理论、工程设计与实现方法和技能。
课程设置强化基础课程1.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和解析几何3.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4.工程热力学5.材料力学6.材料物理和化学7.机械设计基础专业核心课程1.复合材料力学与材料制备2.复合材料制造与表面处理3.复合材料结构设计与强化4.复合材料性能评估与测试5.轻质高强材料与应用设计6.先进材料与工程应用实践教学1.复合材料制造工艺实训2.复合材料设计实训3.复合材料新技术研究实践就业前景复合材料工程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与航空航天、汽车、造船、建筑、电子、卫生等多个领域相关。
毕业生可以在以下领域找到就业机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电子和电气工业•医疗卫生领域•建筑工业领域培养目标1.具备复合材料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方法,理解和解决复合材料相关问题;2.具有复合材料设计和优化能力,可以开展复合材料相关的产品设计和研发;3.具备复合材料分析和测试技能,可以针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行检验和测试;4.具备复合材料制造和加工技能,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结论复合材料工程专业是一个广泛应用的领域,将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通过上述专业的培养,毕业生可以全面掌握复合材料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应对复杂的现实需求,为社会与企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080408)
一、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工作思路和标准要求,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紧密追踪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沿理论,围绕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加工技术,通过学校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材料科学为主线,以工程技术为纽带,培养学生掌握复合材料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使之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专业知识,掌握复合材料学科前沿发展信息,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使学生具备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与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材料设计、产品设计、工艺和设备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材料工程技术人才。
三、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主要特点是材料与工程相结合,技术原理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
专业侧重于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加工成型方向。
本专业学生要求受到良好的科学思想、材料设计与制造的基本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在高分子复合材料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研开发、应用研究、性能测试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执着向上的态度、爱国敬业的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复合材料工程所需要的数学和其它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具备从应用目标出发对复合材料进行质量、成本、工艺、环保、性能和效益综合评估及材料选用的初步能力;
4.系统掌握材料与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内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重点掌握高分子材料方向的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等方向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本学科专业在先进复合材料、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和智能复合材料等新兴科学交叉领域的发展;
5.初步具备运用所学基本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对复合材料进行设计、
加工、成型、和维护的初步能力;
6.掌握复合材料原材料、制品及工程质量的测试与评估方法,具有工程检验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从事科学研究,新型复合材料开发的初步能力和创新意识;
7.具有工程图学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相关的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四、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主要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表面与界面、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研究方法、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学、材料复合原理、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等。
特色课程:(1)校企合作课程:复合材料工艺与设备、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橡胶制品与加工、实体设计;(2)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课程: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设计等;(3)研究型和工程训练型课程和项目:企业培养课程、基于项目的复合材料设计实践、项目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专家系列讲座等。
五、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最低应完成204学分方可毕业。
各类课程学分分配如表1。
表1 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各类课程学分分配表
六、培养模式与专业特色
1.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采用“3+1”的四年制本科培养模式,3年在校学习,累计1年校企联合培养和毕业设计;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将贯穿“工程”这一主线,着力提高学生
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性实践型工程人才。
2.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方式。
学校将产学研相结合的思想融入工程教育整体培养过程,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内容与工程设计相结合,真正体现校企联合培养。
拟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企业和学校之间在实践岗位的提供、学生的招聘以及学生工作质量的监督、学习效果的评估等方面形成一套系统的有机融合的运行机制。
(2)积极创造条件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定,全过程参与课程建设和课程设计,参与实践环节和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
(3)加强企业实践基地建设。
对已建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明确全方位合作的内容、模式,建成若干满足学生实习与顶岗工作的实践基地。
(4)毕业设计尝试让学生结合签约岗位选题,也可根据校企合作项目或历届毕业生就业后反馈的信息确定毕业设计题目。
3.以社会需求的专业知识和工程技术为核心,坚持“厚基础、强实践、重能力”的育人原则,结合学校产学研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实行校企合作的“3+1”分阶段重基础、强技能的培养模式。
其中,3年完成理论课程(包括相关专业实验等)的学习;1年与专业对口的相关企业进行密切合作,让企业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指导学生的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共同完成学生的本科教育培养方案。
表2 校企合作的“3+1”多阶段式培养模式
(1)前四学期,完成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通过强化理论基础模块和注重专业基础模块教学,使学生熟悉复合材料专业的知识架构、研究领域及应用前景,培
养学生形成新的学术思想、学术理念及掌握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工具。
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在大二的第四学期末和大三间的暑期安排一个深入企业的认知实习,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及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下一年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识。
(2)第五、六学期开始进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即一方面使学生深入学习专业方向课程;另一方面增设校企合作课程,与对口专业企业的中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一起通过授课、讲座的形式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应用领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专业技能解决材料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未知领域的兴趣。
(3)第七、八学期加强工程技术能力培养。
通过学生在第五、六学期进行的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爱好,与学生共同商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利于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和技术能力进行针对性的科学研究。
让学生走进实验室,根据自己的论文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应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设计、成型及加工等基础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材料方向的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
同时让学生走进企业,在企业生产现场让企业的技术能手、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指导、传授经验及讲座等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设备设计、操作及维护、生产及加工工艺设计、产品性能检测项等大型生产项目的各项技术训练,强化学生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增加学生未来自主择业的主观能动性。
4.课程内容面向工程,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体能力差异,建立柔性模块化课程体系。
(1)根据工程能力培养要求,教学内容适当削减部分理论课程学时,强化实践环节。
专业核心课程突出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色。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社会需要,设立灵活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模块。
专业选修课程为专业能力培养型课程,采取讨论式、研究式、工程设计式、案例式、创新训练式等多种形式。
(2)本专业主要围绕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加工专业方向开设相应的模块化专业课程,如表3。
表3 高分子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加工方向课程模块设置
七、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在以往教学计划实践环节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科技创新和自主实践纳入培养体系,包括科技创新活动、科研项目、社区工作、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各类竞赛等,学生参加上述活动,均可获得4个科技创新与自主实践学分,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第七学期考核完毕。
实践环节学分58.5学分。
表4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设置
八、教学总体安排
Ⅰ公共基础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
Ⅱ专业基础课组教学计划进程表
Ⅲ专业方向课组(限定选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
Ⅳ专业拓展课(任意选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
Ⅴ-人文拓展课(任意选修课)教学计划进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