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塔米勒叙事模式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
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海明威小说的叙事艺术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美国作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精湛的叙事技巧而闻名于世。
他的小说具有简洁明快的语言,充满现实主义与冷静理性的精神,以及深刻而细腻的情感描写。
本文将解析海明威小说中独特的叙事艺术,深入探讨其创作手法与内核。
首先,海明威小说的叙述风格简洁明快。
他的句子短小有力,字里行间透露着作者对事物的准确把握和简洁深刻的表达。
这种叙述方式不仅使得故事情节紧凑,而且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沉浸其中。
海明威“冰山理论”是他独特叙事的代表,他倡导通过减少冗余来使故事更加有力。
他相信读者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力填补故事的缺失部分,这种留白的手法恰到好处地激发了读者的参与感。
其次,海明威小说中常见的对话描写也是其叙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善于通过对话展示人物性格、情感和故事情节的发展。
他的对话简洁而真实,充满戏剧性,往往透露着潜在的思想和情感,赋予人物生动而立体的形象。
他通过对话的转折、间接和暗示,展示了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老人与海》中老渔夫和小男孩之间的对话,这段对话不仅表达了两者之间的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了海明威对人性与命运的思考。
另外,海明威小说中的时空处理也是他叙事艺术的一大特色。
他善于运用时间和空间的转换来塑造故事的节奏和张力。
他常常通过回忆、闪回和前后衔接的手法,将故事片段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事件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这种处理方式使得小说透露出浓厚的时间感,给予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例如,《在巴黎的节日》中通过将跳跃的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错综复杂而又真实的情节发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海明威小说中的描写也是其叙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通过简短而生动的描写,创造了独特而具体的场景,使得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与氛围。
赫塔米勒最经典的诗
赫塔米勒最经典的诗
哎呀呀,说起赫塔米勒,那她的诗可真是太独特啦!就像夜空中最闪亮的星星,让人忍不住去仰望和欣赏。
她的诗里有着对生活最细腻的观察和感悟,比如那首,“我把黑夜
深深地吸入,它在我的肺里像煤炭一样燃烧。
”哇,这写得多形象啊,就好像我们真的能感受到黑夜在身体里燃烧的感觉。
这就好比你在寒
冷的冬天,突然喝下一杯滚烫的热汤,那股暖意瞬间传遍全身。
还有中的诗句,“我们像被风吹散的种子,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这简直太贴切了,我们不就是这样在生活的洪流中漂泊着吗?这不就像是蒲公英的种子,被风轻轻一吹,就不知道飘向何方了。
赫塔米勒的诗总是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那部分,让我们产生共鸣。
她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了生活的复杂和美好。
就像她在
中写的,“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每一个动作都藏着别的心思。
”这多像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啊,有时候一句话、一个动作背后都有
着深意。
她的诗不是那种华丽得让人眼花缭乱的,而是朴实中带着深刻。
这和我们身边那些真诚的朋友一样,没有过多的修饰,却总能在关键时
刻给我们最温暖的支持。
我觉得赫塔米勒最经典的诗,就是她用文字为我们构建的那个独特的世界。
在那个世界里,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能感受到生活的酸
甜苦辣。
她的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那扇门,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这就是赫塔米勒诗的魅力啊,难道不是吗?。
批判和追寻——《呼吸秋千》中的故乡母题
安徽文学ANHUIWENXUE 安徽文学2018年2期总第415期作者简介:孟雅丽(1978-),女,同济大学德语系讲师,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博士在读,研究方向:德语文学。
批判和追寻———《呼吸秋千》中的故乡母题孟雅丽同济大学摘要:德裔罗马尼亚作家赫塔·米勒始终处于无根的漂泊中。
何处是故乡,是米勒作品中一直思索的问题。
依托母题研究这一理论基础,结合细致的文本分析,梳理《呼吸秋千》中的故乡母题,析出《呼吸秋千》中书写的双层故乡内涵。
第一层为主人公出生成长的故乡。
第二层为主人公所渴望追寻的心灵故乡。
作家通过《呼吸秋千》中的故乡母题书写在控诉独裁统治的毁灭性与荒诞性以及极权的暴虐带来的人性扭曲的同时,从另一角度对出生地的家乡给予了无情的批判。
主人公和其他流放者对心灵故乡的渴望,展现了流亡者的乡愁,表达了作家对故乡的追寻。
关键词院赫塔·米勒《呼吸秋千》故乡“赫塔·米勒以诗歌的精炼和散文的直白,描绘了无家可归者的生活图景。
”2009年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对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德裔罗马尼亚作家赫塔·米勒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获奖作品《呼吸秋千》(以下简称《呼》)讲述的是生活在罗马尼亚的德裔居民于1945年被流放到乌克兰境内劳动营的遭遇。
米勒与劳动营幸存者尤其是与罗马尼亚作家奥斯卡·帕斯提尔(Oskar Pastior )的谈话构成了小说坚实的基石。
淤身为德裔罗马尼亚人,无家可归是赫塔·米勒生存与写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无论是在罗马尼亚还是德国,米勒内心始终无以为家,最后在她自己的作品中才找到了存在的意义。
“无家可归的失望”以及“寻找故乡的渴念”在米勒的作品中时时能找到痕迹。
借助于母题研究方法,结合细致的文本分析,本文尝试阐释作家在《呼》中是如何规划以及如何层层铺开展现故乡母题的,进而梳理出《呼》中故乡的双层内涵。
一、故乡人:熟悉的陌生人因有着相同的语言、相似的生长环境、饮食习惯、礼仪习俗、宗教信仰等,在异乡的故乡人很多时候会让人莫名的亲切。
论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的叙事艺术
第41卷第1期Vol.41No.1昭通学院学报Journal of Zhaotong University2019年2月Feb.2019•文学研究论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的叙事艺术邢继扬(南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南宁530299)摘要:博胡米尔•赫拉巴尔的)作《过于喧嚣的孤独》以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方式,讲述了废纸回收站的打包工汉嘉眼中自己平凡而奇特的一生,多次运用倒叙和预叙、时距调整、重复叙事等技巧,恰切巧妙地揭示了汉嘉凄惨自杀背后的深层原因,平淡之中给读者巨大冲击力#以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为主导,采用文本细读方法,从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两方面深入解读和分析这部小说,从而进一步挖掘和揭示该部小说独特的叙事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关键词:博胡米尔•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中图分类号:1524.07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408(2019)01-0047-05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 1914—1997)是二十世纪下半叶捷克文坛一位家喻户晓的文学奇才,被称为“捷克文学的悲伤之王”,199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一生创作丰厚,《过于喧嚣的孤独》是其中最受好评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不仅主题深刻,而且较为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和高超的叙事技艺。
但国内对赫拉巴尔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屈指可数。
本文运用叙事学的理论和文本细读方法,对小说在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上体现出的特色进行分析。
一、叙事视角叙述视角也称叙述聚焦,是指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o[1]265叙事视角的选择关系到一部作品艺术传达的效果&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代表人物热奈特提出三类聚焦方式: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⑵129并将叙事人称分为两种常见形式: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171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采用了平凡而奇特的底层人物视角,即内聚焦。
同时以第一人称口吻进行回顾性叙述&这种叙事视角的安排体现了小说创作者的匠心独运,也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感染力&(一)平凡而奇特的底层人物视角长期以来积累的生活体验使赫拉巴尔擅长于采用平凡而奇特的小人物视角来聚焦底层生活,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便是如此,将一个三十五年从事用压力机处理废纸和书籍的小人物设置为叙述者,以这个打包工的视角叙述文本&在小说叙事中,作者是隐身的,情节的叙述、事件的回忆和评论都是以故事主人公汉嘉的视角来呈现的。
赫塔米勒叙事模式
赫塔·米勒小说的叙事模式分析一选题的意义小说的叙事模式因作家而异,前人对米勒的研究即使有涉及结构和叙事的研究也是夹杂在思想和主题的小部分分析,本选题试图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赫塔·米勒迄今写过的所有小说,1982处女作小说《低地》,1986年中篇小说集《人是世上的大野鸡》,1992年小说《狐狸那时已是猎人》,1994年长篇小说《心兽》,1997年长篇小说《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和2009年《呼吸秋千》的研读分析,从叙事文本,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多方面总结出米勒小说的叙事模式,从结构角度深入小说之“形”,将小说涉及的内容思想暂搁一边,帮助读者理解,给予作家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见解从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逐渐对这位德国女作家的作品产生研究兴趣,已经有一定数量的论文。
1从作家的创伤经历,身份认同对创作产生的影响来写,例如苏州大学硕士生黄悦的《赫塔·米勒的创伤经历与其文学创作》,广西民族大学周梅芬的《赫塔·米勒身份认同书写中的“双重焦虑”》,扬州大学王慧的《论赫塔米勒的边缘写作》,都是结合作家自身的经历,身份和心理,探讨由此对她的创作产生的影响。
2对米勒作品内容层面的分析,如北京大学罗炜的《暴戾和沦丧的村庄——评赫塔·米勒处女作《低地》,李红《论米勒文学创作的独立与自由精神》,阐释米勒作品传达的人民独立自由,反对暴政专制的思想。
3分析作家的写作观念,胡巍《政治·语言·家园———赫塔·米勒的文学观》,这篇论文讲述了赫塔?米勒创作相关的三个问题,即是政治、语言、家园。
首先,该文认为米勒是一位有着鲜明政治倾向和道德标准的作家。
其次,文章认为米勒指出了作家的使命不是用语言符号建构虚构的世界,而是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世界。
4对米勒作品艺术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代表作韩江红的《洼地里飞出凄美的歌——评赫塔·米勒作品的艺术特点及修辞风格》,分析米勒作品中独特的段落的建构,复杂的语言的运用,意象的扭曲式表达以及心理状态的衍生式通感令人叹为观止,作者认为德国文坛具有跨文化跨体制写作背景的作家并不在少数,米勒最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根本还在于她的艺术成就。
赫塔·米勒——德国女作家
赫塔·米勒——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介绍中文名:赫塔·米勒外文名:Herta Müller国籍:德国出生地:罗马尼亚西部小镇尼特基多夫出生日期:1953年8月17日职业:作家、诗人毕业院校: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大学主要成就: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低地》《沉重的探戈》、《护照》、《心兽》、《单腿旅行》等赫塔·米勒(Herta Müller)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小镇尼特基多夫一个农民家庭,所在村庄以德语为通用语言。
1973至1976年,米勒在蒂米什瓦拉大学研究德国文学和罗马尼亚文学。
这个大学大多数学生都是匈牙利族或日耳曼族等少数民族。
这些少数民族在罗马尼亚经常受到排挤,所以对罗马尼亚族一直都有非常强烈的对抗情绪。
米勒在这一时期加入了“巴纳特行动组”(Aktionsgruppe Banat)。
这个组织成立于1972年,其成员是一群在罗马尼亚巴纳特施瓦本地区的德裔少数民族青年,宗旨是追求言论自由。
这一作家团体经常发表激烈的言论,反对当时的罗马尼亚集权政府,米勒也不例外。
毕业以后,米勒在一家工厂当翻译,但由于她抱着坚定的不合作态度,拒绝成为秘密警察的线人,也拒绝告发工厂的同事,1979年被该厂解雇。
其后,米勒就受到了来自秘密警察的监视、跟踪、甚至是搜查和审问,她的正常生活遭到了严重的干扰。
在这高压的社会环境下,恐惧已经成为米勒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还曾经试图通过自杀的方式来获得这暗无天日生活的解脱。
当然,这种企图并没有成功,不过米勒找到了另一条开启自己心扉的途径:文学创作。
1982年,米勒在罗马尼亚发表了第一部文学作品——名为《低地》的短篇小说集,描写了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小村庄的艰苦生活,在出版后不久遭到了罗马尼亚当局的审查和删减。
1984年,这部短篇小说集的未删减版本在德国得以发行,受到德国读者的热烈追捧。
赫塔.米勒:语言就是故乡
赫塔.米勒:语言就是故乡作者:来源:《润·文摘》2009年第12期关于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了罗马尼亚裔德国女作家赫塔·米勒。
中国读者能看到这位作家的作品太少,研究她的学者更是寥寥。
于是,许多读者好奇:这是怎样一位作家?命运先抑后扬赫塔·米勒1953年生于罗马尼亚。
1982年,她在罗马尼亚发表了“处女作”《低地》短篇小说集,但立即遭到了当局的审禁。
1984年,这部作品未删节版在德国发行,触角伸向当时罗马尼亚一个讲德语的村落,给予下层人民极大同情。
此书在德国引起轰动。
1987年,赫塔·米勒举家移民德国。
米勒出版过22本书,仅4种被译成英文,写作主题局限于专制社会里的人性,她的小说和诗歌却永远围绕压迫、流亡和独裁,这也是米勒写作意象的标签。
小说优美如诗中国台湾地区的时报出版社曾在1999年推出过赫塔·米勒《风中绿李》,叙述一群朋友的故事,描述他们的友情如何在独裁政权下摆荡,当生命受到威胁时,如何尝试贿赂、适应,甚至反抗,直到找不到继续活下去的理由而瓦解、自杀……然而,这本书10年来只卖出5000本。
2001年第6期的《译林》翻译发表过米勒的小说《黑色的大轴》,《世界文学》在2003年第5期发表过她的短篇《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
获奖作品《呼吸钟摆》讲述的是二战后在一个苏联劳改营里的俘虏的故事。
“这是一部关于政治纪实文学的不可忽视的作品。
”德国《时代周刊》文学评论开篇就如是评价。
在那个时期的专制社会中,时刻都有可能发生逮捕、酷刑和谋杀,这种恐怖的阴影像某种气味一样弥漫在人们日常生活所呼吸的空气当中。
赫塔·米勒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这种窒息的恐怖感在她的作品中表达了出来。
那个时代的牺牲者不仅包括纳粹分子本身,还包括当时被战胜者抓捕的人们:如所有17至45岁的罗马尼亚籍德国人,他们在1945年1月被送到了苏联劳动营中。
其中遭到流放的有当时17岁的罗马尼亚裔诗人奥斯卡·帕斯提奥(Oskar Pastior),以及赫塔·米勒的母亲。
赫塔·米勒的隐喻书写解读
赫塔·米勒的隐喻书写解读作者:何佳宁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7年第5期何佳宁[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730070]摘要: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创作是一个复杂的文学体系,然而其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是隐喻,因而从源头分析其为何采用隐喻书写方式,解析文本中的隐喻书写表现,总结其隐喻书写的意义及影响。
关键词:赫塔·米勒隐喻心兽德语罗马尼亚一、隐喻书写原因(一)1953年赫塔·米勒生于罗马尼亚偏僻的德裔乡村巴纳特。
二战前的罗马尼亚投靠的是以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因而罗马尼亚的德裔过的是一段太平的日子。
1944年,苏联攻入罗马尼亚,罗马尼亚共产党在强大的苏联支持下,发动了武装起义,推翻了安东尼斯库独裁政府。
罗马尼亚转而加入反德国法西斯战争。
然而这样一来,罗马尼亚人和德意志少数民族的矛盾日益尖锐。
巴纳特地区的德裔少数民族饱受歧视和压迫。
和战后大多数德裔一样,赫塔·米勒的母亲很年轻的时候就被送到乌克兰的劳动营。
她的母亲往往触景生情,为了避免直接回忆无法承受的精神痛苦,采取暗示、隐喻的方式,间接地讲述那段刻骨铭心的痛苦经历。
这深深地影响了作者后来的叙事风格。
赫塔·米勒的父亲,这个曾经的党卫军人疯狂地怀念纳粹时代。
他每天早上醒来就会喝得醉醺醺的,大声唱着党卫军歌。
曾经的纳粹分子因为自身受到的歧视和压迫,宁愿沉醉于过往也不愿面对清醒的现实。
正如她后来所写的:“希特勒的战争会使这些德意志少数民族摇身变成这个地方的主人。
”{1}祖父很早就瘫痪在床,仇视一切有腿的人和动物;祖母则是只怀念她阵亡的儿子。
在这样的家庭里,赫塔·米勒不仅感受不到任何温暖,还要面对孤独以及弥漫在家族各成员之间的冷漠与伤痛。
这迫使她过早地成长,脱离孩子的心智,以成人的眼光看待世界。
这养成了她沉默寡言、冷漠孤傲的精神气质,以及曲折隐喻的说话风格。
人终究是要表达的,就像她后来写道:“说不出的还是可以写下来,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劳作。
专题4 赫塔米勒(2009)-2021年中考语文作文素材之诺贝尔文学奖
专题4 赫塔·米勒(2009)一、作者及作品简介赫塔·米勒,罗马尼亚裔的德国女性小说家、诗人、散文家。
1953年8月17日出生于罗马尼亚西部蒂米什县小镇尼特基多夫。
她的作品政治性很强,像《呼吸钟摆》描写了二战后在苏联战俘营的德国人的生活,这种敏感的政治题材妨碍了她在东方的传播。
代表作品:《心兽》、《狐狸那时已是猎人》、《低地》、《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呼吸秋千》等。
2009年作品《呼吸秋千》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二、赫塔·米勒获奖理由“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直描写了一无所有、无所寄托者的境况”三、赫塔·米勒演讲词“你有手绢吗?”这是每天早上我走到街上之前,妈妈站在家门口问我的问题。
我没手绢。
因为我没有,所以我要回到屋里去拿一块。
我从来没手绢是因为我总要等妈妈的问题。
手绢证明妈妈每天早上都在关心我。
一天剩下的日子就只有我自己关心自己。
“你有手绢吗?”这个问题就是亲情的间接表示。
直接的表示会让人难为情,不是农民的作为。
爱情被伪装成了一个问题。
这是唯一的表述方式:事实上,还是一种命令的口气,或是工作的那种技巧。
口气似乎生硬还是带出一种温柔。
每个早晨我第一次出门没带手绢,而第二次出门就会有一块手绢。
只有那个时候我才会走到街上去,好像带上手绢就等于妈妈也和我在一起。
二十年之后我早就在城里独自生活,在一家制造厂当翻译。
我早上五点起来;六点半上班。
两年时间就在这种千篇一律的常规中过去了,每天都和下一天没有区别。
在第三年的时候,这个常规结束了。
有一个星期内三次,清晨的时候在我的办公室里出现一个来访者:一个魁梧高大而骨头粗壮的男人,蓝眼睛炯炯有神——一个来自国家安全局的大人物。
第一次他站在那里咒骂我,然后就走了。
第二次他脱下他的风衣,挂在柜子上的钥匙上,然后坐下来。
那天早晨我从家里带来一点郁金香,摆放在一个花瓶里。
这个人看着我,称赞我是个很有品位的人。
他的口气油腔滑调,我觉得很不舒服。
赫塔米勒:黑色的大轴
赫塔米勒:黑色的大轴井不是窗也不是镜子。
向井里望久了,常常会望进去。
那时,外公的脸就会从井底升起,停在我的脸旁。
他的双唇间是水。
穿过井可以看到一根黑色的大轴,可以看到它在村庄底下旋转着岁月。
谁的病到了眼睛里,带着这样一只眼睛走进冥冥之地,就一定看到过这根轴。
外公的脸是绿的,很沉重。
死去的人像转磨盘一样周而复始转动着那根轴,好让我们也快快地死去,也帮着去转轴。
死的人越多,村子就越空旷,时间走得就越快。
井沿曾像绿色的小鼠串成的一根管子。
外公轻轻叹息,一只青蛙跳上他的颊。
外公的两鬓转动着稀疏的圈儿跳过我的脸庞,带走了他的发,他的脸,和他的额,连同他的唇和叹息,也把我的脸带到井边。
外公的外衣袖子靠在我手边。
正午在树后发呆,林间颤动着却没有风。
卵石路的上方,正午的钟声从石子里传出。
母亲倚着门框,满头蒸汽叫吃饭。
父亲走进胡同口,在沙地上留下长长的影子。
他把铁锤放在树下。
我在石子路上追逐着自己的影子,从腿的影子里抬起脚。
外公的衣袖推我走进半开的厨房门。
他的袖筒又长又黑像一条裤腿。
透过盘中欧芹绿色的叶脉,我想看那根在村子底下转动年轮的大轴。
母亲的嘴唇和下巴之间粘着一根泡软的欧芹叶子,她一边哧溜哧溜地喝汤,一边说:“今儿个村里的狗疯了似的叫个不停。
”父亲用食指捞起已经淹死的蚂蚁放在盘子边。
母亲盯着他的指尖,像是自言自语:“那是颗胡椒籽。
”父亲咂吧着一颗“汤的眼睛”,轻声说:“吉卜赛人到村儿里来了。
他们来敛肥肉、面粉和鸡蛋。
”母亲眨眨她的右眼,说:“还有孩子。
”父亲没有接茬。
外公用他又长又黑的“裤腿”和一只握着调羹的“脚”,探头去够盘底。
“吉卜赛人和埃及人一样,”他说,“他们四处流浪,三十年后才安定下来。
”“然后他们就帮着转那个大轴。
”我说这话时没有抬头看外公。
父亲推开空盘子,在他空洞的大牙上咂吧着舌头:“今儿晚上他们有表演。
”母亲把父亲的空盘子摞在我的上面。
外公脖子里一圈儿汗,衬衣领子又脏又湿。
窗玻璃后面,就像在水镜下面,映着邻居女人蕾妮的脸。
概念隐喻视角下赫塔·米勒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中的隐喻研究
概念隐喻视角下赫塔·米勒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中的隐喻研究本文选取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呼吸秋千》作为研究对象,集中研究作品中的隐喻现象。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一种认知方式。
隐喻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同时也体现了作家的创作思维。
本文从概念隐喻视角出发,选取小说中的具体实例分别从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方面进行分析和阐释,多角度剖析作品中的语言特色。
标签:概念隐喻;呼吸秋千;方位隐喻;本体隐喻;结构隐喻一、概念隐喻1980年莱考夫和约翰逊发表了他们的著名作品《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其中提到,概念隐喻是从具体概念向抽象概念的影射,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
概念隐喻可以分为三类,即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
方位隐喻是指通过参照空间方位而构成的概念隐喻;本体隐喻是指通过自身的经验而推断抽象概念的隐喻;结构隐喻是指通过较熟悉、较具体的概念去架构相对陌生、相对抽象的概念。
二、小说《呼吸秋千》中的方位隐喻概念隐喻“想象是上,现实是下”中涉及“上—下”对立的空间方位,这种概念隐喻属于方位隐喻,在此方位隐喻中,“上—下”对立属于源域,概念“想象”与“现实”属于目标域。
这种正反相对的“上—下”对比组合源于人类带方向感的身体经验,因此它是其他空间隐喻的基础。
借助方位隐喻,抽象的概念隐喻被投射到具体的方向上来。
方位隐喻的概念主要来自于我们的身体和文化经验。
莱考夫和约翰逊列举出众多事例,比如:“幸福是上,悲伤是下。
健康与生命是上,疾病与死亡是下。
多是上,少是下。
好是上,坏是下。
”此外,莱考夫与约翰逊对任何概念隐喻都给出了详细和具体的事例,并且分析了隐藏在其背后的人类身体基础。
方位概念隐喻“幸福是上,悲伤是下”建立在人类的身体方位感觉之上。
概念隐喻“想象是上,现实是下”建立在两个基本概念隐喻“幸福是上,悲伤是下”“好是上,坏是下”的基础之上。
例句:“在集合点名时,我会练习在静立中达到忘我的状态,不去将呼与吸区分开来。
论赫塔·米勒诗歌中的意象拼贴与诗化现实
论赫塔米勒诗歌中的意象拼贴与诗化现实
张帆;冯晓春
【期刊名称】《当代作家评论》
【年(卷),期】2011()6
【摘要】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Herta MUller)以政治性的故事体小说“兼具诗歌的凝练和散文的率真,描绘被放逐者的生活图景”蟾宫折桂,享誉文坛,却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她的“诗人”身份,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尔库斯·诺尔特
所言:“自从获得诺奖,她的小说就成了畅销书。
然而,有一点似乎被人们遗忘了,今年全球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事实上也是献给了一位独立执著的诗人”。
【总页数】10页(P62-71)
【关键词】诗歌;米勒;诺贝尔文学奖;诗化;拼贴;意象;文学评论家;畅销书
【作者】张帆;冯晓春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德语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27
【相关文献】
1.诗化现实与拼贴意象:欧洲"先锋派"电影再现城市的两种倾向 [J], 周诗岩
2.文字与图像的拼贴游戏—评赫塔·穆勒的诗歌创作 [J], 刘永强
3.论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的超现实隐喻 [J], 吴文权
4.破碎的艺术:赫塔·米勒的诗歌 [J], 冯晓春(编译);张帆(编译)
5.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隐喻的翻译研究 [J], 于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被“放逐”的灵魂,在诗意中得到尊重——谈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
被“放逐”的灵魂,在诗意中得到尊重——谈2009年度诺
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
潘启雯
【期刊名称】《阅读与写作》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赫塔·米勒(Herta Mller),这个名字在2009年10月8日之前对中国普通读者、知名作家、评论家、出版人来说显得极其陌生,随着2009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揭晓,这个名字已备受瞩目,许许多多的媒体都在介绍这个作家和她的作品。
赫塔·米勒1953年8月17日生于罗马尼亚,1987年移居德国,现居住在柏林。
【总页数】2页(P1-2)
【作者】潘启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9
【相关文献】
1.从奈丽·萨克斯到赫塔·米勒的流亡之旅——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女作家系列研究之
一 [J], 单旭珠
2.赫塔·米勒: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J], 杜涛(选译)
3.2009诺奖得主赫塔·米勒中文版作品全集推出 [J], 无
4.赫塔·米勒获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 [J], 无
5.心灵的远航者——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桂冠作家赫塔·米勒 [J], Motoko Rich;Nicholas Kulish;李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叙述的悖论悖论
叙述的悖论悖论《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小说,承袭作者冷静成熟的风格,一向被认为是卡夫卡的压卷之作,研究者甚众。
笔者认为在卡夫卡的冷静的叙述中,存在着叙述的悖论,其中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前三章和后十七章不同的风格,笔者现在从叙述的声音和叙述的内容两个方面探讨《城堡》中存在的叙述的悖论。
一、叙述的声音1.从情节到对话对于一篇小说而言,叙述者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存在叙述者的叙述,才能构成叙事文本。
美国的厄尔•迈纳把视点(即叙述的声音)定义为“有关叙事者状况的一个隐喻,它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特定的类型。
”[1]作者的介入体现了叙述者对事件的主动参与,而现代小说叙事的倾向是作者退出小说,使小说非人格化。
《城堡》前三章主要的叙述内容聚焦在K的行动上,比如K做了什么事,在要求进入城堡和证明自己的身份这些事件上进行过什么努力等,属于情节段,很少涉及K的思想和言谈。
而后十七章则描写很少,对话很多,而且大多是繁琐的言谈。
从情节到对话,文体风格明显和前三章有所不同,出现了极大的转变。
主人公K好像完全淹没在其他人物的对话中,形象也越来越模糊。
这说明,一方面由于时间的无限趋于当下,城堡这一被追求物更加处于无法企及的远方,在未来和当下之间出现了时差和不可调和的矛盾。
另一方面由于K 忙于对话而放弃了行动,行动被无限期的搁置了,又出现了想要达到目的和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不可能达到目的之间的矛盾。
2.众声喧哗的复调结构《城堡》后十七章只有对话而没有唯一的权威叙述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巴赫金的“众声喧哗”理论。
巴赫金认为,小说应该是多音和鸣的,是复调的,不止有叙述者一个声音,小说应该是具有对话性的,多层次呈现不同的声音,也表达不同观点的冲突。
《城堡》则刚好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体现了这种对话性――大段的对话和因缺乏全知叙事而莫辨真伪的言辞。
让伊夫•塔迪埃认为“小说语言是在对话过程中相互阐释的语言体系”,[2]吴晓东也认为小说的叙事者的隐退使叙事功能削弱,故事情节很难深入下去,而以对话为主体说明小说中的每个人多开始摆脱叙述者的控制,在自我陈说中构成一个主体。
赫塔·米勒经典语录
赫塔·米勒经典语录赫塔·米勒经典语录1、每天看着自己和其他人,却不曾注意到在你的身体里,有多少东西在崩溃,又有多少在重建,从何时起你的状态好了起来,又在何时丧失了气力。
在长长的沉默之后说出的话,原本根本就不愿意说。
2、一个人消失的后面,只有沉寂,只有亲人和朋友圆睁的双眼。
城市国王不会暴露自己的弱点,他蹒跚时人们以为他在鞠躬,他鞠躬时却在杀人。
3、但愿爱像割过的草地一样会重新生长出来。
应该以别样的方式生长,好比小孩换牙,好比头发,好比指甲。
它应该按自己的意愿生长。
4、谋杀常常被导演成自杀。
反过来,轮到自己人时,自杀也可能被说成是意外。
原本是猎人打鹿,但鹿却穿过了这位猎人的上腭。
5、我们可以相信这种事,但是无法说出来。
但是无法说出来的,我们可以写下来。
因为写作是一种沉默的动作,一种从头脑到手的劳作。
6、在独裁统治下,欣赏俏皮的、几乎天衣无缝的幽默,也意味着美化它的离题。
无望中诞生的幽默,绝望指出生出的噱头,模糊了娱乐和羞辱之间的界限。
7、这是一种矛盾交织的事物:一方面在绢布中深藏了安慰,另一方面,精细刺绣的字母和花朵又像一把尺子丈量出了他堕落底层远离文明的深度。
对于这个女人来说,奥斯卡·帕斯提奥也是一种矛盾交织的事物:一个被世界抛弃而来到她屋子里的乞丐,又是失落在世界某处的一个孩子。
8、真情与假意是水火不相容的。
许多人都有他们的诗,他们会一段接一段地背诵,而且自己会沉醉于所背诵的诗。
不信上帝的人这么背诗时会让人想到祷告。
9、偶然并不偶然,它是必然,而且是一个圈套。
人会因此而变得迷信,这正是偶然的用意所在。
10、我成了他的孩子,不得不在与死亡的抗争中长大成人。
人家没好气地叫我的名字,打我的手,向我脸上投来闪电般的目光。
然而,从来没有人问过我,是在家里战战兢兢地行走,吃,睡或爱一个人好呢,还是更愿意在哪个屋里,哪个地方,哪张桌旁,哪张床上,哪个国家生活。
11、“冬天的太阳有牙齿。
初识赫塔·米勒
初识赫塔·米勒作者:阿免来源:《中学生百科·小文艺》2024年第04期翻开《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时,我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要阅读的是什么。
这本书的封面青绿得如同一汪夏日池水,它使我在潜意识里期待极富美感的文字。
但当阅读真正开始,我被那凝练、率直的表达击中,惊诧这本书远远超乎我的期待。
你要读完第一篇才知道书名的含义。
赫塔·米勒说:“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
”这说的不是诗意的联想,甚至不是普通的凝视,而是高压政治环境中恐怖的语言审查。
于是,阅读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我知道作者说的是更沉重的东西,包括噩梦和创伤。
她身上有真正的伤口,而关于伤痛的述说却是在最细微的事与物中呈现。
她在书中写一种植物的名字,写帽子的白色内衬,写皮鞋的啪嗒声,她說:“如果生活中的一切都错了,词语也会失落。
”她从生活的细节,从那些被人忽略的物件出发,讲述自己遭遇的困境。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文字,它的美与精确令我惊叹。
一开始我还试图抄录一些句子,可这些诗句般的文字摞成段落,摞成篇章,我抄不动了。
她的书里满是珠光,我索性不抄了,取巧地记下一些词语和页码作为索引以便日后翻找。
她写的头发、国王、沉默、死亡、记忆、目光……都是我不曾见过的,比如“所有的事物都有它们自己的(国)王”,这样落地有声的句子,清澈锋利,引人深思。
我时常被一个段落绊住,我的目光反复描摹那些字的样子。
“思考、谈话和写作只是权宜之计,这一点无法改变。
它们永远不会击中已经发生的事件,连边儿都碰不到。
记忆越是保留细节,我越是不能明白,自己当时是什么,是什么样,为什么会那样。
”这句子句式明了,语义清晰,我自以为读得懂,却被句子深处的含义狠狠定住,我翻不了页了,我停在那里,心中满是斟酌。
我在想,思考、谈话和写作到底与生活本身离得有多远。
放下书,这个问题仍会萦绕我。
我就这样,“走走停停”地读完了整本书。
每一次的停顿都令我吃力,我得用自己贫乏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力试图理解它,每一次的停顿都令我着迷,那些逃逸在外的困惑被米勒的文字捕捉到了,事物和感官有了全新的连接方式。
论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的创伤书写
论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的创伤书写
余杨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28)002
【摘要】创伤书写是赫塔·米勒作品的核心主题.文章以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为例,探讨了她执着于描述创伤的缘由,分析了创伤记忆所具有的向死性、被动性、链式联想性等特征在文本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她如何在语言与形式即叙述层面上来精当地展现这一主题,如:自始至终沉降于细节,大量运用超现实主义画面,将死亡与诗意二律背反地并置,以及高频使用简单句与隐喻,借由语言的引导与暗示,言说不可言说之物,来理解创伤的不可理解性.书写创伤同时引发了米勒对写作与回忆二者之间密切关联的深层思考,加深了其对写作动因与本质的认识与反思.
【总页数】9页(P20-28)
【作者】余杨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德语系,广州5104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16.45
【相关文献】
1.语言的艺术魅力——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语言"重复"现象研究 [J], 于月
2.赫塔·米勒《呼吸秋千》的文化记忆 [J], 邵凌玮
3.论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的超现实隐喻 [J], 吴文权
4.语言的艺术魅力——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中语言“重复”现象研究 [J], 于月;
5.概念隐喻视角下赫塔·米勒长篇小说《呼吸秋千》中的隐喻研究 [J], 于月;戴辰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赫塔·米勒“恐惧”诗学观的多维结构
赫塔米勒“恐惧”诗学观的多维结构
刘春艳;巫沛霖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24()8
【摘要】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赫塔·米勒在散文集《镜中魔鬼》和《国王鞠躬,国王杀人》中提出其诗学核心概念为恐惧。
基于文本细读,结合赫塔·米勒在系列作品中的恐惧书写,从源自外部的恐惧、自我指涉的恐惧、书写他者的恐惧和面对人类生存的恐惧等四个主要方面探讨恐惧与作家创作思维的关系,解析米勒“恐惧”诗学观的多维结构,进而使读者感知作品所折射出的细腻的情感表达与人文关怀。
【总页数】4页(P199-202)
【作者】刘春艳;巫沛霖
【作者单位】沈阳化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9.3
【相关文献】
1.赫塔·米勒的作品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及研究现状梳理
2.赫塔·米勒作品中的创伤叙事研究——以《一只苍蝇飞过半个森林》为例
3.政治·语言·家园——赫塔·米勒的文学观
4.初识赫塔·米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赫塔·米勒:动物园寓言
赫塔·米勒:动物园寓言赫塔·米勒把自身的经历写成了寓言。
出生前,她和同胞流离的命运已经注定,所谓家园在她离开罗马尼亚后,已经消失。
历史与现实如同烙印,牢牢铭刻于每一个人身上,只是,我们是否承认它的存在。
赫塔·米勒说:“他们通过我的小说,面对的是他们自己的过去,这令某些人不舒服,因为他们不愿面对。
”赫塔·米勒以诗歌的方式直面祖国和过去。
诗歌深刻,报告文学更直接。
她的作品中没有控诉,只有悲剧人生。
经历构成她的作品,她出生时具有移民的身份让她获得旁观者的独立和清醒。
罗马尼亚对她而言,像寄居的出租公寓。
她可以肆无忌惮地打量它,以她的方式对它的设施和装饰提出批评。
她后来搬离,但它已经楔进记忆。
相同的经历与际遇在她的不同作品中出现。
她不是写实派,她更像一个讲故事的母亲,讲述故事时,为生活中的故事寻找意义,将生活提炼成寓言。
诗性的语言强化了寓言的效果。
她作品中的人物,用他们的经历对生活提出质疑,甚至连秘密警察,给其他人的生活造成伤害,生活也在伤害他们自身。
生活伤害着每个人。
生活给她的主人公造成伤害和恐惧以及混乱的道德意识。
她很少写独裁体制对他们的伤害。
国家机器隆隆运转,她不写机器本身,她写机器挟裹下的人。
她怀着对国家机器斩钉截铁的憎恨写他们。
他们如此平凡如此柔弱,又是如此无辜。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开篇就是:“我被传讯了。
周日上午四点整。
”主人公坐上前去会见秘密警察阿布的有轨电车。
电车走走停停,她描绘着电车乘客的纷纭百态,主人公插入自己的经历与记忆,其中的人与事如同鬼域世界,它却如此真实,真实得如同身边境遇。
如果深挖,每一则寓言背后,都有触目惊心的内容。
《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主人公的周围充斥着因为恐惧和苟活而延伸出的背叛和道德沦丧:前任丈夫把她出卖给秘密警察;公公想着与她上床,作为曾经的告密者,同伴背叛了他,晚景凄凉;朋友莉莉喜欢老男人,她与一位军官出逃国外失败,命丧黄泉;男友以酒精对抗恐惧和对生活的绝望;父亲偷情,主人公却想着取代那个长辫子摊贩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赫塔·米勒小说的叙事模式分析
一选题的意义
小说的叙事模式因作家而异,前人对米勒的研究即使有涉及结构和叙事的研究也是夹杂在思想和主题的小部分分析,本选题试图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赫塔·米勒迄今写过的所有小说,1982处女作小说《低地》,1986年中篇小说集《人是世上的大野鸡》,1992年小说《狐狸那时已是猎人》,1994年长篇小说《心兽》,1997年长篇小说《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和2009年《呼吸秋千》的研读分析,从叙事文本,叙事时间,叙事情境多方面总结出米勒小说的叙事模式,从结构角度深入小说之“形”,将小说涉及的内容思想暂搁一边,帮助读者理解,给予作家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和自己的见解
从米勒获得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后,国内逐渐对这位德国女作家的作品产生研究兴趣,已经有一定数量的论文。
1从作家的创伤经历,身份认同对创作产生的影响来写,例如苏州大学硕士生黄悦的《赫塔·米勒的创伤经历与其文学创作》,广西民族大学周梅芬的《赫塔·米勒身份认同书写中的“双重焦虑”》,扬州大学王慧的《论赫塔米勒的边缘写作》,都是结合作家自身的经历,身份和心理,探讨由此对她的创作产生的影响。
2对米勒作品内容层面的分析,如北京大学罗炜的《暴戾和沦丧的村庄——评赫塔·米勒处女作《低地》,李红《论米勒文学创作的独立与自由精神》,阐释米勒作品传达的人民独立自由,反对暴政专制的思想。
3 分析作家的写作观念,胡巍《政治·语言·家园———赫塔·米勒的文学观》,这篇论文讲述了赫塔?米勒创作相关的三个问题,即是政治、语言、家园。
首先,该文认为米勒是一位有着鲜明政治倾向和道德标准的作家。
其次,文章认为米勒指出了作家的使命不是用语言符号建构虚构的世界,而是在于真实的再现现实世界。
4对米勒作品艺术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代表作韩江红的《洼地里飞出凄美的歌——评赫塔·米勒作品的艺术特点及修辞风格》,分析米勒作品中独特的段落的建构,复杂的语言的运用,意象的扭曲式表达以及心理状态的衍生式通感令人叹为观止,作者认为德国文坛具有跨文化跨体制写作背景的作家并不在少数,米勒最终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根本还在于她的艺术成就。
此外还有与国内作家的对比,从意识形态层面对米勒的批评,但没有就米勒小说专门进行叙事学的分析。
而国外的关于赫塔米勒的评论也是谈政治内涵的多,谈艺术成就的少。
德国总理默克尔称米勒“缘于极权、压迫、恐惧的生活经历的伟大文学,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米勒在德国找到了故乡”。
德国总统科勒说:“为了抗拒遗忘而写作,提醒人们认识到自由的价值。
在东欧剧变二十年后的今天,米勒的获奖具有特殊的意义。
”而具体分析的论文因为语言和数据库的限制,资料搜集还不足。
三课题的主要内容
米勒小说有一以贯之的阴郁美,而这种美正是通过她独特的叙事模式建构起来的。
1细节化的纵聚合式隐喻。
低地中反复出现的黑色连衣裙,白色碎花,以及各种动植物,蝴蝶,牛,老鼠,玉米,隐喻着村庄中人们暴虐麻木的生活状态,人是世上的大野鸡中野鸡,墙,猫头鹰,干巴巴的田蛙都隐喻着罗马尼亚专制政府统治下人的软弱和无能为力,丰富的
细节和单方出现的喻体,使米勒的小说有充足的揣摩空间。
2模糊的叙事时间和片段化的跳脱叙事。
一反有头有尾情节发展的模式,让人摸不着头,感觉不到结束,狐狸的开头没关系,没关系,我对我说,没关系。
结尾猫坐在门旁边,在吃一块肥猪皮。
侏儒透过大门朝院子里望去。
灰尘在无缘无故地飞舞。
门发出咯吱的声响。
心兽开头每朵云里有一个朋友,在充满恐惧的世界朋友无非如此,连我母亲都说这很正常,如果我们沉默,别人会不舒服,埃德加说,如果我们说话,别人会觉得可笑。
结尾当我拎着箱子走到街上,那心情就像是要立刻反身回去关上橱门。
窗户大开着。
橱门也许关上了。
米勒的小说有点偏向意识流,不是线性的展开,而是围绕主人公的心理呈点状的辐射,卫星事件与核心事件界限不明,给人一种跳脱之感。
如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以主人公“我”乘电车去接受传讯为线索,用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串联起“我”的半生经历和周围人的生存状态:“我”被迫接受秘密警察无休止的询问,女友莉莉因为与一名退休军官一起偷渡国境而被枪杀,丈夫保罗靠整日酗酒来缓解精神压力等等。
3经历体的内在叙事视角,六部小说5篇都是第一人陈叙事,只有人是世上的大野鸡是第三人陈叙事,但是叙事声音采取的是隐蔽的叙述者,用一般直接引语保留主人公本来的想法,例:每天,温迪施在坑地一路颠簸时,他都在想:“尽头到了。
”避免了叙述者的介入,所以如果用第一人称改写毫无问题,米勒把一个大时代背景的历史交由一个经历者的视角来还原,带有很强的自传性,真实展示那个时期民众的生活,但因此也缺乏宏观高屋建瓴的把握,读者在阅读其小说时必须先了解时代背景。
4叙事客体的主体化,小说中的主体一般都是人物和事件,但是米勒小说中对于物体和风景的叙述占有相当的篇幅,比如呼吸秋千中,章节依次为收拾行装,麦德草,水泥,鱼龙混杂的一群人,木头和棉花,土豆人,细致描写了麦德草的外形和功用,水泥、煤、沙等工具,描写和叙事交织。
四参考文献
一、著作
1.[德]赫塔·米勒:《低地》,续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2.[德]赫塔·米勒:《人是世界上的大野鸡》,陈民、安妮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3.[德]赫塔·米勒:《狐狸那时已是猎人》,刘海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4.[德]赫塔·米勒:《心兽》,钟慧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5.[德]赫塔·米勒:《今天我不愿面对自己》,沈锡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6.[德]赫塔·米勒:《呼吸秋千》,余杨、吴文权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年版。
7罗刚:《叙事学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二、期刊
1.黄悦,《赫塔?米勒的创伤经历与其文学创作》,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2.周梅芬:《赫塔·米勒身份认同书写中的“双重焦虑”》,广西民族大学,2012 年
3.王慧:《论赫塔米勒的边缘写作》,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5月
4.罗炜:《暴戾和沦丧的村庄——评赫塔·米勒处女作《低地》,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31卷第6期,2011年11月
5.李红:《论米勒文学创作的独立与自由精神》,求索,2013年8月
6..胡蔚:《政治·语言·家园——米勒的文学观》,《探索与争鸣》,2010 年第1 期。
7.韩江红:《洼地里飞出凄美的歌——评米勒作品的艺术特点及修辞风格》,《外国文
学》,2010 年第1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