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五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赵襄子饮酒

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赵襄子饮酒

中考语文文言文强化训练: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日夜饮酒不止,还不知醒悟,优莫将其与殷纣相比,使赵襄子霍然顿悟,优莫可谓善于劝谏的了.
注释:①赵襄子:名无恤,春秋末年晋国大夫.②废酒:停止饮酒.③矣:语气词,了,表示已经实现的事情.④殊:副词,很,极.殊不,意思是,一点也不.⑤然则:(既然)如此,那么.⑥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相亡:一块儿灭亡.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我诚邦士也()
2.君勉之!不及纣二日耳()()
3.今天下尽桀也()
4.不亡何待()
二,选文然亦殆矣!中殆的意思是______,我们还学过,_____,百战不殆.
三,翻译
1.夫饮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及纣二日耳,不亡何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优莫把赵襄子饮酒五日同纣的行为作_______,语意深长.
参考答案及译文
赵襄子饮酒
赵襄子喝酒,五天五夜没停止,对侍从说:我真是国家的杰出人才呀,喝了五天五夜的酒,居然一点也不疲劳.优莫说:君主您多努力呀!比纣还。

中考语文专题强化训练:文言实词与虚词(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强化训练:文言实词与虚词(含答案解析)

中考强化训练文言实词与虚词附参考答案一、(2012·温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初,晖①同县张堪素.有名称②,尝于太学③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

”晖以.堪先达④,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

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⑤之。

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

”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

”(节选自《后汉书》)【注释】①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②名称:名声,名望。

③大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④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

⑤赈赡:救济,周济。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

(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一向,平素(2)乃把.晖臂曰:握,持(3)举手未敢对.:答复,回答(4)子孙窃怪.之:感到奇怪【解析】“素”可以联系“吴广素爱人”,“怪”可联系“固以怪之矣”理解。

“把”“对”要结合语境理解,把理解得出的含义放入原句,符合句意即可。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D)例句:欲以.妻子托朱生A.属予作文以.记之B.晖以.堪先达C.以.残年余力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解析】A项顺承连词,可译为“来”。

B项译为“因为”。

C项介词,译为“凭”。

D项与例句都是介词“把”的意思。

二、(2012·金华)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海鸥与巷燕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

以是观之,子其病①矣。

”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之.不憎且爱之也。

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

”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

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

然则,见爱者其危哉!”燕不喻.而去。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五篇《苏轼少时》(陆续更新)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五篇《苏轼少时》(陆续更新)
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 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 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 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修③, 修语梅圣俞④曰:“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闻者始哗不厌, 久乃信服。 【注释】①洵:指苏轼的父亲苏洵。②范滂:东汉人,以清节闻名, 不惜以死护名节。其母亦深明大义。③修:指欧阳修。④梅圣俞:北 宋诗人。
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 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 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修③,修语梅圣俞④曰:“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 地也。”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2. 判断下面两个句子中“比”意思和用法是否一致? ①比冠,博通经史 ②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A.是
B.否
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 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 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修③,修语梅圣俞④曰:“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 地也。”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5.翻译句子“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生十年,父洵①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 读东汉《范滂②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 “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比冠,博通经史。嘉祐二年,试礼部。以《春 秋》对义居第一。后以书见修③,修语梅圣俞④曰:“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 地也。”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①,偶语②者弃市③。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④如故。

凡吾因此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因此还军霸上⑤,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选自《入关告谕》)【注释】①族;灭族。

②偶语:两个人在一起谈论。

③弃市:死刑。

④案堵:即“安堵”,安居别变、安顿别动的意思。

⑤霸上:地名,在咸阳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或用法别同的一项是()A. 上书谏寡人者诽谤者族B.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公咨询其故C. 门庭若市烨然若神人D.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水降而石出者(2)将选文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概括【甲】文的要紧内容。

(5)【甲】文中齐威王给群臣吏民下达命令,【乙】文中刘邦入关前给百姓写告谕,他们如此做各有啥目的?【答案】(1)B(2)①几个月往后,还间或有人来进谏。

②我和诸侯们约定,先入关的人做这个地方的王。

(3)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4)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5)齐威王是为了广开言路,使齐国强盛,刘邦是为了安抚百姓,赢得民心。

【解析】【分析】(1)A……的人。

B原来;缘故。

C好似。

D连词,表并列。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别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终再依照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主也。
【注释】①尚书:职官名称。
【文言知识】
说“比”。“比”是个多义词。一、指“比较”。二、指
“等到”。上文“比公乘之,驯良如故”,意为等到张尚书
骑上去,那马温顺善良得跟早先一样。三、指“并列”、
“靠近”。成语有“鳞次栉比”。又,王勃诗“天涯若比
邻”。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畜 ②遣 ③固 ④未几 ⑤询 ⑥盖
陈实与“梁上君子”答案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 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 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赵简子元日放生 邯郸之民,以正月元旦献鸠于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 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 君之欲放之,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如欲生之,不若禁民 勿捕。捕而放之,恩过不相补矣。”简子曰:“然。” 【注释】①邯郸:晋国的都城,今河北邯郸市。②正月元旦: 即农历正月初一。③简子:即赵简子,晋国权臣。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失 ②偿 ③愀然 ④几何
2、翻译:①夫人令执事左右
②家资尽没犹不足
③尽以钱赐之
3、比较文中的两个“妾”:①“吴夫人为买一妾”中的
“妾”是指
;②“妾之夫为军大将”中的“妾”是

4、理解:这则故事说明王安石
王安石辞妾答案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 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尽还不够③把所欠的 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 人着想。
【文言知识】
盗与贼。现代汉语中,盗指强盗,贼指小偷,而文言中恰恰
与此相反:盗多指小偷,贼多指强盗。上文“盗夜入其室”、
“盗大惊”中的两个“盗”,均指小偷;“无复盗者”中的

【个人整理】202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强化练习名师资料

【个人整理】2020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强化练习名师资料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专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孟子>二章》)(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

署南平教谕。

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①,令老仆艺②蔬自给。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

瑞曰:“曩③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

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

”发④橐⑤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有删改)(注释)①脱粟:吃糙米饭。

②艺:种植。

③曩:从前。

④发:打开。

⑤橐:布袋的一种。

5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岂不诚大丈夫哉(诚:是)B.得志,与民由之(由:遵循)C.御史诣学宫(诣:到)D.属吏咸伏谒(咸:都)5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倒悬之/父命之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C.谒当以属礼/以顺为正者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6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

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懈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

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

专题04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考题专项强化训练

专题04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考题专项强化训练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适应性模考题专项强化训练(山西专用)专题04:古诗词文言文阅读(原卷版)一、(2024年·山西省大宁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班级开展“探寻文人风骨”主题活动。

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蓃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晓其意·体会先贤形象】1.周敦颐喜爱莲花“濯.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水却并不妖艳,赞扬其高洁的品质;范仲淹“尝求.古仁人之心”,古仁人的情怀,明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道理。

(根据加点字的意思填空)2.声声问句觅知音。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周敦颐发出“对于莲花的喜爱,”的感慨,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高呼“”,悲凉慷慨,读之令人感喟。

【明其志·汲取精神养分】3.班级制作“诗词中的文人风骨”主题版面,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找出适合张贴在版面上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诗句:理由:4.延续民族文化的血脉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通过探究,同学们对“文人风骨”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请结合【甲】【乙】两篇文言文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王含①作庐江郡,贪浊狼藉②。

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③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④,充晏然神意自若。

[全]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及答案考点

[全]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及答案考点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及答案考点(一)(2019.潍坊市)德秀敬老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

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

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喂养之,数日汤流,能食乃止。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岁饥,日或不烧火做饭,陶然弹琴以自娱。

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

(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节)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能食乃止/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B.日或不烧火做饭/一食或尽粟一石C.悉衣食人之孤遗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D.陶然弹琴以自娱/虽奔御风不以疾也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

3. 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可哪些优秀品质? (3分)。

(二)晏子治东阿(三)太宗论止盗上与群臣论止盗。

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

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

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

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

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

”(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 ①上:皇上,此处指唐太宗。

②哂(shě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

③不暇顾:顾不上。

④野宿:在野外露宿。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民之所以为盗者/ 客之美我者B.夫欲盛则费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C.君富而国亡/ 学而不思则罔D.犹割肉以允腹/ 能以径寸之木2.请用三条“/”线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3.从不同的止盗方法中可看出唐太宗是个什么样的君王?(3分)(四)司马朗智对司马朗,年十二,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

【最全制作】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强化练习优质推荐

【最全制作】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强化练习优质推荐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阅读专题1、按要求完成题目杜祁公衍①,越州人,父早卒,遗腹生公,其祖爱之。

幼时,祖父脱帽,使公执之,会山水暴至,家人散走,其姑投一竿与之,使挟以自泛。

公一手扶竿,一手执帽,漂流久之,救得免,而帽竟不濡。

前母有二子,不孝悌,其母改适②河阳钱氏。

祖父卒,公年十五六,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就公索之,不得,引剑斫之,伤脑。

走投其姑,姑匿之重橑③上,出血数升,仅而得免。

乃诣河阳,归其母。

继父不之容,往来孟、洛间,贫甚,佣书④以自资。

尝至济源,富民相里氏奇之,妻以女,由是资用稍给。

举进士,殿试第四。

及贵,其长兄犹存,待遇甚有恩礼。

二兄及钱氏、姑氏子孙,受公荫补官者数人,仍皆为之婚嫁。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注释)①杜祁公衍:杜行,別称祁公,北宋名臣。

②适:女子出嫁。

③重橑(lǎo):房屋重叠处的夹层。

④佣书:受雇抄写书札。

7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父早卒,遗腹生公故余虽愚,卒获有所B.会山水暴至闻迁客骚人,多会于此C.其二兄以为母匿私财以适人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D.尝至济源尝贻余核舟74.结合你的感受,写一则批注,评价杜行。

75.能否认为本文是杜行的传记?请运用传记的知识阐释。

【答案】73.D74.示例1:杜衍命运多舛,是遗腹子,又遭遇母改嫁、祖父卒、二兄索财追杀等悲惨之事。

但与生俱来的刚强、坚忍,帮助他渡过劫难,赢得贵人相助,获取功名。

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杜衍这段渡尽劫难修成正果的经历,实在是人间一段佳话。

示例2:杜衍一生颇具传奇色彩。

幼年时,他在洪水中漂流很久得救,手中的帽子竟不被打湿;十五六岁,被二兄用剑伤脑,出血数升,却能幸免于难;无依无靠,佣书自资:富贵后还能以德报怨,帮助曾经伤害他的人。

这一系列传奇的经历,既是他天性纯良、仁义的体现,也是命运之神的垂怜。

杜衍超越常人之举,令人感佩。

75.示例1:能。

传记强调真实性,杜衍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录了杜衍人生的重要经历。

【经典】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经典】人教版初中语文文言文大全

中考复习文言文阅读强化训练1.(2019南京)“读一本书,览一座城”,小明和你边读边走,兴味盎然。

梦赏心亭①[南宋]刘克庄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

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

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

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②柳色深。

[注]①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

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

②千门:众多宫门。

赏心亭记[南宋]萧山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①.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②,伤心长春草③.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

何实而胜?莫若王谢④高。

宴饮新亭,赏也,“戮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

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

以调玉烛之明⑤,为时和赏;以补金瓯⑥之缺,为国寿赏。

此之谓大赏,高哉!亭前为张丽华⑦墓,一赏有一戒存。

(选自《景定建康志》,[宋]周应合纂,南京出版社出版,有删节)[注]①几希:很少。

②央:未尽。

③春草:指离愁。

④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

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

⑤玉烛之明:指政治清明。

⑥金瓯:指国土完固。

⑦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

(1)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词做了四个注解。

你告诉他是正确的。

A.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

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

B.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

这里表达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

C.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

这里指作者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

D.地名,在今青海省。

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

(2)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

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

(3)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

中考语文专题强化训练:文言句读和翻译(含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专题强化训练:文言句读和翻译(含答案解析)

课后强化训练18文言句读和翻译一、(2012·绍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犭婴(明)何景明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山之奥①有洞,洞有货物,犭婴弗得自致也,谓猿曰:“尔援上探出之,吾下守之,当共利也。

”猿攀木蔓上,取而致之犭婴,犭婴悉移至窟中。

猿既下,犭婴无有也。

迹之至窟旁,曰:“货安在?”犭婴据窟啸曰:“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呼其群相殴躏②猿,猿曳臂去。

(选自《兽纪》)【注释】①奥:深处。

②殴躏:殴打、践踏。

1. 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猿善援/犭婴亦猿类/惟跳躁/无他长技。

【解析】要求有三次停顿,实际是提示考生,“猿”和“犭婴”是两个不同的动物,所以分属两句的主语,“惟跳躁”是说习性,前后分别断开。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句子:货固吾有者,尔何得有也?货物原本归我所有(或“货物本来就是我的”),你怎么能占有呢?【解析】翻译时要注意翻译出这几个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固”译为“本来”,“尔”译为“你”,“何”译为“怎么”,此句是反问句。

二、(2012·河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义阳①朱詹,世居江陵,后出扬都②。

嗜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③,乃时吞纸以实腹④。

寒无毡被,抱犬而卧。

犬亦饥虚,起行盗食。

呼之不至,哀声动邻⑤,犹⑥不废业,卒成学士。

【注释】①义阳:地名。

②后出扬都:后来到了扬都。

③累日不爨(cuàn):连续几天不能生火做饭。

④实腹:填充肚子。

曹操《观沧海》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五)

曹操《观沧海》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五)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8~9题。

(共4分)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8.秋是悲凉的,而在曹操的眼里却充满了生机,为什么?(2分)
9.请任选角度,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妙处。

(2分)
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8. 因为曹操北征乌桓刚刚打了胜仗,内心充满了喜悦,对未来统一中原、建功立业充满了信心,也表现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9.运用夸张和互文修辞,展开丰富的想象,借助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宽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中考语文强化训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强化训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中考语文强化训练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赵裹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3)。

裹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注】①赵襄主: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有诈伪者事泄,戴胄据法断流①,以奏之。

帝曰:“朕下敕不首者②死,今断从流,是示天下以不信。

卿欲卖狱③乎”胄曰:“陛下当即杀之,非臣所及。

既付有司,臣不敢亏④法。

”帝曰:“卿自守法,而令我失信耶”胄曰:“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所发耳。

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而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若顺忿违信,臣窃为陛下惜之。

”帝曰:“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注】①流:流放。

②不首者:不自首的人。

③卖狱:用断案做交易。

④亏:损害。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诈伪者事泄,戴胄据法断流,以奏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小题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醉翁”、“六一居士”都是欧阳修的号。

B. 《生查子•元夕》、《卖油翁》都是欧阳修的作品。

C.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

D. 宋朝的欧阳修、苏洵、曾巩都位于“唐宋八大家” 之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3)选文中游人的“乐”指:________ ;太守的“乐”指:________ 。

【答案】(1)C(2)用酿泉的水酿造(制)酒,泉水很香,酒很清洌。

(3)跟随太守游山之乐(游山之乐、观赏自然山水之乐);与民同乐(以百姓之乐而乐)。

【解析】【分析】(1)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故选C。

(2)这道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翻译时,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

这句话的重难点词语有:酿泉,用酿泉;为,做,酿造;洌,清。

(3)这道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根据语句“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可以得知,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山的快乐,可以尽兴地享乐。

而太守则是,看到自己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富足,能够和自己一起来游山,这是太守最大的成就,也是他最大的乐趣。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5篇 送东阳马生序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5篇 送东阳马生序

_过__失__,__过__错___
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犯__错__误___
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
_经__过___
(10)达:辞甚畅达【F】
_通__达___
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_得__志__,__显__贵___
达【F】于汉阴(《愚公移山》)
_到__,__到__达___
5.其他重点实词 (1)余幼时即嗜【F】学 (2)无从致书以观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4)弗之怠
(27)略无慕艳意 (28)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逆旅:_旅__店___ 食:__供__养__,__给_…__…___吃__ 容臭:_香__袋___ 烨然:_光__彩__鲜__明__的__样__子___ 缊:__乱__麻__ 敝:__破__ 慕艳:_羡__慕___ 奉:__供__给__
(29)今虽耄老 (30)预君子之列 (31)而承天子之宠光 (32)缀公卿之后 (33)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34)无冻馁之患矣 (35)流辈甚称其贤流 (36)生以乡人子谒余
4.一词多义 (1)书:无以致书【F】以观 撰长书以为贽/与朱元思书【F】(《与朱元思书》) 上书【F】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2)因:余因【F】得遍观群书 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未若柳絮因风起(《咏雪》)
_书__籍___ _书__信___ _文__书__,__文__件___ _写___ _因__此___ _顺__着__、__就__着___ _趁__、__乘___
基础知识检测
1.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 __支__同_肢___,意思是:__肢_体___ (2)同舍生皆被绮绣 __被__同_披___,意思是:__穿_着___ (3)与之论辨 __辨__同_辩___,意思是:__辩_驳___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中考语文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附答案)
3.①4.如初升的弯月。
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 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神格非 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 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 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字,一百字亦能 之。”将军以其方之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 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 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 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 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 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 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 文学家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 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 了。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
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
郁而死。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 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
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吧 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 和之。有鲍氏之子,年十二,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 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
【文化常识】 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 先有围棋后有象棋。“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 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 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5新人教版23含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5新人教版23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试题五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回答下面各题。

(12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1)不以兵革之利()(2)环而攻之而不胜()(3)委而去之()(4)是天时不如地利也()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得道者多助”中的“道”指的是:( ) (2分)A.正确的道理 B. 统治的方法C.“地利”与“人和” D. 施行仁政的治国之道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5. 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2分)二.阅读《人琴俱亡》片段,完成下列各小题。

(13分)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1. 解释下列加点字。

(3分)俱病笃( ) 弦既不调( ) 了不悲( )2.下列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两组是()()(2分)A.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人琴俱亡B. 子敬素好琴又留蚊于素帐中C. 人琴俱亡亡羊补牢D. 何以都不闻消息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E. 而子敬先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3. 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2)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4.课文开头写子献是“了不悲”,“都不哭”.可后来为什么又“恸绝良久”?(2分)5. 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书中许多故事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其中的两个。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解析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仇香者,陈留人也。

至行①纯嘿②,乡党无知者。

年四十,为蒲亭长。

民有陈元,独与母居。

母诣香告元不孝,香惊曰:“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至耳。

母早时守寡,养人遗孤,苦身投老,奈何以一旦之忿,弃历年之勤乎!”母涕泣而起。

香乃亲到元家,陈人伦孝行。

元感悟,卒为孝子。

考城令王奂闻之曰:“枳棘非鸾凤所集,百里非大贤之路。

”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香学毕归乡里,虽在宴居,必正衣服,竟日不见其喜怒声色之异。

不应征辟③,卒于家。

【注】①至行:高尚的德行。

②嘿:同“默”,闭口不说话。

③征辟(bì):征召、推举做官。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为蒲亭长________②枳棘非鸾凤所集________(2)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限2处)吾近日过元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3)翻译句子。

①乃以一月奉资香,使入太学。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彭端淑《为学》)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三则》)(4)仇香有哪些“至行”?请概括。

【答案】(1)担任;栖息,停留(2)吾近日过元舍 /庐落整顿/ 耕耘以时(3)①于是(王奂)用一个月的俸禄资助仇香,让他进入太学学习。

②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上那个穷和尚吗?③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强权不能屈服他的意志。

(4)①不偏听偏信,善于说服别人;②亲民;③不慕名利;④讲究仪容仪表。

【解析】【分析】(1)结合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并结合句意理解词语意思,①句意为:担任蒲亭亭长。

为:担任;②句意为:荆棘的丛林,不是鸾凤栖身之所。

集:栖息,停留。

(2)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

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强化训练五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醉翁亭记
欧阳修
①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④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3分)
A.醉翁之意.不在酒/目似瞑,意.暇甚
B.四时之景.不同/至若春和景.明
C.临.溪而渔/执策而临.之
D.醒能述.以文者/前人之述.备矣
2.翻译画线的句子。

(4分)
(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2)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

3.对文章内容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第①段写景,表明亭之所在,从全景移向局部,层层推进,最后推
出主景“醉翁亭”,引人入胜。

B.第③段写宴饮之乐,直入宴席。

宴饮所需,都是就地取材,不用外求,意在夸耀滁地的富足,表明野餐的简朴。

C.第④段作者为了突出“太守之乐”,用的是层层烘托的手法。

用禽鸟之乐,反衬众人之乐,再用众人之乐,反衬出太守之乐。

D.本文的语言极有特色,格调清丽,遣词凝练,音节铿锵,既有图画美,又有音乐美。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9分)
景公图伯①
齐景公欲复恒公之业,谓相国晏婴曰:“晋霸西北,寡人霸东南,何为不可?”晏婴对曰:“晋劳民于兴筑,是以失诸侯。

君欲图伯,莫如恤民。

”景公曰:“恤民何如?”晏婴对曰:“省刑罚则民不怨,薄赋敛则民知恩。

古先王春则省耕,补其不足,夏则省敛,助其不给。

君何不法之?”景公乃除去烦②刑发仓廪以贷贫穷国人感悦。

【注释】①伯:诸侯之长。

②烦:苛。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3分)
A.补其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
B.莫如恤.民/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C.薄.赋敛则民知恩/不宜妄自菲薄.
D.省.刑罚则民不怨/吾日三省.吾身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
景公乃除去烦刑(/)发仓廪(/)以贷贫穷(/)国人感悦。

3.晏婴认为想要成就霸业最主要的是什么?为此,齐景公具体做了
哪些事?(3分)
爱抚百姓。

(1分,答“恤民”不给分)废除繁苛的刑罚;打开粮仓救助百姓。

(2分,一点1分,意对即可,答原句给1分)
【参考译文】齐景公想要恢复恒公的霸业,对相国晏婴说:“晋国在西北称霸,我要在东南称霸,为什么不可以呢?”晏婴回答
说:“晋国百姓的劳苦在于大兴土木,所以失去了诸侯的拥护。

您想要成为诸侯之长,不如爱抚百姓。

”景公问:“怎样爱抚百姓?”晏婴回答说:“减轻刑罚,那么百姓就不会抱怨;减少赋税,于是百姓
就会懂得国君的恩德。

古代的先王,春天察看耕种情况,帮助百姓解决困难,夏天就减少赋税,救济那些不能自给的农民。

您为什么不效
法先王呢?”于是,景公就废除了苛刑,打开粮仓,用来救助贫穷的百姓,国内的人感激又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