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周期和产业价值链

合集下载

产业价值链分析课件

产业价值链分析课件
人力资源管理
提高员工技能和素质,发挥人力资 源优势。
创新发展策略
产品创新
研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营销创新
采用新型营销手段,扩大 市场份额。
组织创新
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 效率和灵活性。
2023
PART 05
产业价值链发展趋势
REPORTING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当前产业价值链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 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生产、管理、销售等 各个环节,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数据分析与服务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供远 程监测、预测性维护等服务,提升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水平。
2023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产业价值链案例分析
REPORTING
案例一:汽车产业的产业价值链分析
总结词
汽车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涵盖了 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各个环节。
原材料采购
汽车产业价值链的起点,涉及钢铁、塑料、玻 璃等原材料的采购。
零部件制造
包括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的生 产。
整车组装
将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汽车,需要精细的工艺和质 量控制。
分销商与生产商之间的合作关 系需要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 上,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和机遇。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者区别与联系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者区别与联系

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者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产业链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

2.价值链则是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分为基本增值活动和辅助性增值活动两大部分。

3.供应链来自于物流范畴,对其的管理及供应链管理一般来讲指的是跨企业的物流管理。

二、联系

企业辨清自身的价值链是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供应链的连接往往是产业链生成的基础,而产业链条正是多重供应链条的复合体

技术政策的产业生命周期、价值链的考虑——以光伏产业为例

技术政策的产业生命周期、价值链的考虑——以光伏产业为例
点 关 注
太 原 科技 2 1 第 2期 被 0 蕊 s £ 匡 啪 0 0年 啪 @ @
路线。只有持续进行研发投入 ,市场不确定才会减少 ,市场主流设计才会逐渐形成,步人生命周期的下一 个 阶段 。第二 , 政府涉 入技术 的转移 、 广阶段 , 推 鼓励 投资 。第三 , 必须 与产业 准入等 产业组织 政策相 配合 。
前仍 然有 多条技术 路径 。9%的太 阳能产 品使用 的是 晶体 硅 ,主要 优 势是 能买 到整 条生 产线 、易 于安装 以 0 及达 产时 间短等 。多条 技术路 线 的主 因是 虽然光 伏技 术近 几十年 来进 步迅 速 ,但 是 目前各 技 术 的发 电成 本 仍然 是常 规发 电 的 8 1 ,这也 决 定 了萌芽期 产业 的需 求拉 动 需政 策 介入 ;各 竞 争技 术相 互 替代也 较 为 ~0倍 明显 ,如多 晶硅 自2 0 年 以来 销售价格 持续 上升 ,促 进 了薄膜 电池 的发展 。 01
“ 两端 在外 ”指的是 中国生产 的太 阳能 电池 大多都要 出 口,同时原 料主要 也来 自进 口。特别是 国 内多 晶
硅 原材料产 量严重不 足 .如 2 0 06年全 国需求量 500t 际产 量不 足 30t 0 ,实 0 ,远不 能满足 国内需求 。
技术现状呈现明显的萌芽期特点 光伏产业 的技术现状呈现了明显的萌芽期特点 ,规模效应明显 ,目

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
当价值链理论的分析对象由一个特定的企业转向整个产业时,就形成了产业价值链。价值链与产业价值链是 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价值创造的过程,前者侧重价值创造环节,后者涉及到组织的职能及关系。产业价值链代表了 产业层面上企业价值融合的更加庞大的价值系统,每个企业的价值链包含在更大的价值活动群中,实现整个产业 链的价值创造和实现。产业链的价值活动囊括了产业链中企业所有的价值活动,但这些活动并不是简单的大杂烩, 而是在产业链的价值组织形式下发现和创造价值。在产业价值链没有形成前,各企业的价值链是相互独立的,彼 此间的价值联结是松散的。经过产业整合之后,企业被捆绑到一个产业价值链系统里,产业链应用企业间价值链 的创新联结来创造出新的价值。
各环节上每一个企业的个体运作效率对整体产业链条运作的效率的影响越来越大,各成员企业相互依赖性增 强;
行业领袖企业通过设立行业标准、共享技术和资源与控制核心环节等多种方式,决定了产业链的重新构建和 其中的组织方式,主导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和发展命运;
产业链的分解导致了不同产业间的关联性加强,原来看似没有联系的不同产业价值链之间变得越来越相关联, 并出现一系列的重叠、替代、交叉和趋同等变化。
2.有利于新企业的出现。
链式效应
产业价值链(4张)产业价值链除了具有集百度文库效应以外,还具有链式效应。这和构成产业价值链的互为基础、相 互依存、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上下游企业链条有关。产业需要完整价值链,而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包括原材料 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实现供给、生产、销售、服务的功能,从而保证该 产业价值链中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进而实现互补、互动、双赢。如果产业价值链当中的企业供 给、生产、销售、服务都处于一种良好的、动态自我调整的平衡状态,那么这个产业价值链就会很平稳地运行。 但是一旦该产业价值链中的某一个环节不能及时或不能提供充足的供给,这个良性的循环就会被打破,从而引发 上游企业或者下游企业不能正常运转。由于在多个产业价值链中,某些企业既可以是本产业价值链内的一个环节, 又可以是其他产业价值链上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这种链式效应不但会发生在某一个产业价值链当中,而且不 同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问也会有这样的链式效应。这种链式效应主要表现在: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系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系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系

价值链和产业链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先有产业链,后有价值链”的方式来形容。产业链是指从产品生产到最终销售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的组合,而价值链则指企业内部各个环节所形成的产出与成本之间的关系网络,二者紧密相连,互为支撑。

产业链对于企业来说,是企业进行资源配置和经营决策的基础。在一个产业链中,企业需要在不同环节寻找合适的供应商、协同生产组织以及最终销售合作伙伴,以建立起完整的生产与销售体系。在产业链中,企业需要确定自己的定位和角色,以便在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突破口。

而价值链则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工具。一条完整的价值链由各个环节组成,可以通过不断优化和协同来提升企业的整体效能和竞争力。企业要做到在价值链中不断创造价值,需要在每一环节上掌握核心技术和生产要素,并具备不断优化、提高产品与服务质量的能力。

因此,价值链和产业链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产业链是价值链建构的基础,而价值链则是优化产业链的重要手段。企业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专业领域内寻求与合作伙伴的协同,以建立自己的产业链,同时也需要对各自的价值链进行精细化管理,以提高企业的整

体竞争力。

总之,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企业需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协同和协调,才能掌握产业发展的主动权,提升竞争力。

第一讲-企业生命周期及行业生命周期

第一讲-企业生命周期及行业生命周期

长久稳定的员工忠诚
忠诚靠摆平利益、员工执股、管理的深化
第二节
行业经济特征分析
行业经济特征分析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行业生命周期是行业演进的动态过程。同任何事物一样,每一行业都有自己产生和衰退 的过程。行业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 1、形成期。形成期是指某一行业刚出现的阶段。在此阶段,有较多的中小企业出现, 因企业刚建立或刚生产某种产品,忙于发展各自的技术能力而不能全力投入竞争,所以竞争 压力较小。研究开发产品和工程技术是这个阶段的重要职能,在营销上则着重广告宣传,增 进顾客对产品的了解。 2、成长期。进入成长期,行业的产品已较完善,顾客对产品已有认识,市场迅速扩大, 企业的顾客额和利润迅速增长。同时,有不少后续企业参加近来,行业的规模扩大,竞争日 趋激烈,那些不成功的企业已开始退出。市场营销和生产管理(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成为 关键性职能。 3、成熟期。进入成熟期后,一方面行业的市场已趋于饱和,销售额已难以增长,在阶 段的后期甚至会开始下降;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竞争异常激烈,合并、兼并大量出现,许多小 企业又退出,于是行业由分散走向集中,往往只留下少量的大企业。产品成本和市场营销有 效性成为企业的关键因素。 4、衰退期。到了衰退期,市场萎缩,行业规模也缩小,留下的企业越来越少,竞争依 然很残酷。这一阶段的行业就是所谓的“夕阳行业”,可能延续一段较长的时间,也可能迅 速消失。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第二章战略分析

战略管理流程包括三个核心领域:

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

知识点:

1.宏观环境分析;

2.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3.五力模型;

4.成功关键因素分析;

5.产业内的战略群组;

6.企业核心能力;

7.基准分析法

8.价值链分析;

9.波士顿矩阵和通用矩阵;

10.SWOT分析。

知识点1:宏观环境分析

PEST分析:

(1)政治和法律因素(Political)

(2)经济环境因素(Economical)

(3)社会和文化因素(Social)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

知识点2:产品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

产业的常用定义:“一个产业是由一群生产相似替代品的公司组成的。”生命周期适用于个别产品也适用于整个产业。

4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这些阶段是以产业销售额增长率曲线的拐点划分。

【导入期特征】

(1)用户很少。产品新颖,质量有待提高,可靠性差,不稳定。前途未卜。

(2)竞争对手很少。营销成本高,广告费用大,销量小,产能过剩,生产成本高。

(3)价格弹性较小,高价格、高毛利,但是销量小使得净利润较低。

(4)规模可能会非常小,企业的战略目标是扩大市场份额,争取成为“领头羊”。

(5)主要战略路径是投资于研究与开发和技术改进,提高产品质量。

(6)导入期的经营风险非常高。

【成长期特征】

(1)标志是产品销量节节攀升,消费者对质量的要求不高。

(2)各厂家的产品在技术和性能方面有较大差异。

(3)生产能力不足,需要向大批量生产转换,并建立大宗分销渠道。

(4)由于市场扩大,竞争者涌入,企业之间开始争夺人才和资源,会出现兼并等意外事件,引起市场动荡。产品价格最高,单位产品净利润也最高。

固废回收业务价值链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固废回收业务价值链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固废回收业务价值链与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随着环境意识的增强和资源日益稀缺,固废回收业务逐渐崭露头角。固废回收业务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并能够通

过再利用废弃物中的有用物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本文将对固废

回收业务的价值链和生命周期成本进行深入分析。

一、固废回收业务价值链分析

固废回收业务的价值链主要包括废物收集、运输、处理和再利用四

个环节。

1. 废物收集

废物收集是整个固废回收业务价值链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

废物需要从源头进行收集。这包括家庭、企业、工厂等各种来源。收

集方式多样,可以通过垃圾箱、垃圾袋、回收桶等设施进行。废物收

集的有效性和覆盖范围直接影响到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

2. 运输

运输环节是将废物从收集点运送到处理中心的过程。这个环节需要

考虑废物的种类、体积、重量等因素,选用合适的运输方式,如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对整个回收业务的顺利进行至关

重要。

3. 处理

处理环节是将废物进行分类、清洁和分解的过程。废物可以分成有机废物、可回收物、有害废物等。根据不同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处理环节的技术和设备水平直接决定了再利用的可行性和效益。

4. 再利用

再利用环节是将经过处理的废物中的有用物质进行回收再利用的过程。回收的物质可以用于再生能源的生产、制造新产品等。这个环节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二、固废回收业务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固废回收业务的生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资源成本、运输成本、处理成本和再利用成本四个方面。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系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系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系

价值链和产业链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它们描述了产品或服务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价值链强调的是价值的创造和分配,而产业链则侧重于产业内各个环节的协作和协调。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价值链和产业链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它们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

价值链和产业链可以看作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视角。价值链是将产品或服务的创造和交付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环节,从而揭示了价值是如何在不同环节中被创造、转化和分配的。而产业链则更加强调的是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协同作用,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可以说,价值链是产业链的内部构成,而产业链则是价值链的外部表现。

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解读。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价值链和产业链是紧密相连的。供应链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消费者之间的一系列活动和参与者。在供应链中,产业链描述了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而价值链则展示了价值是如何在供应链中被创造和转移的。通过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和优化,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价值链和产业链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价值链的优化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提升品质,从而增加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而产业链的协作和协调则可以促进价值链的顺利运行

和协同效应的发挥。例如,在汽车产业中,汽车制造商需要与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和售后服务提供商等各个环节的参与者密切合作,才能实现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无缝衔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Industrial Value Chain) 目录[隐藏]1 产业价值链概述 2 产业价值链的特征 3 产业价值链对产业结构和关联的影响 4 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 5 产业价值链的链式效应 [编辑]产业价值链概述 价值链概念是由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1985年在《竞争优势》(Corn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更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的这种关系所反映的产业结构的价值链体系。对应于波特的价值链定义,产业链企业在竞争中所执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界定,称之为产业价值链(industrial value chain)。 [编辑]产业价值链的特征 (1)构成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每个环节都是由大量的同类企业构成,上游产业(环节)和下游产业(环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方面的交换关系,是一个价值递增过程。同时产业价值链之间相互交织,往往呈现出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产业中的竞争不仅仅表现为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还表现为一条产业链同另一条产业链的竞争,一个企业集群同另一个集群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国与国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 (2)增值性是产业价值链的一个主要特征。后面的价值增值环节在前面价值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新的客户,生产出新的价值产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前面环节投入的价值量在后面都能够实现,如果存在价值增值瓶颈,价值链上一部分投入的价值将会损失掉,无法实现增值。 (3)产业价值链具有循环性的特点。价值增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一特点,对于参与价值链的、持续经营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企业长期化价值的最大实现比起短期价值的实现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一条产业价值链无法实现有效的循环,那么这条产业价值链便就濒临“死亡”的境地。 (4)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技术关联性强且在技术

产业价值链运动3规律

产业价值链运动3规律

能源、 化工、 汽 车制 造 、 金 融等 支 柱产
业 的 出现 , 最 后 到今 天 的高 技术 产业
为 经济 发展 的 主要动 力 , 是 改变 世 界 产 业 发展 格 局 的重要 引擎 , 也是 我 国
迈 向原创 新兴产业 的必经之 路 。
及 服务 业 , 产 业体 系 的演进 是 一 个从
MA N A B £ ME T
I 豳
产业价值链运动 3 规律
■ 长城企业战略研 究所
根据 “ 易经洗髓 ” 的东方思 维逻辑 对 产业 价值 链 运动 的解 析 , 可 以发现
产 业价值 链运 动 的变 化离 不开 3 种规 律 : 一 是产 业 价值 链 的分 解 , 二 是 产 业价值 链 的融 合 , 三是新业态 的诞生 。
新兴产 业的 出现。 以历 史的眼光来 看 , 人类社 会先后 出现了一系列 改变世界 的业 态革 命 : 如种植 、 集市 交易 、 机器 大工业 生产 、 运输 、 金融 、 计算机 、 互联 网等 , 并逐 渐 发展成 为 现代 产业 的核
新 业态是价值 链运动 的 3 种 经 典 模 式, 产 业 细分 和 产业 重构 是价 值 链运 动导 致 的必 然结果 。
无 到有 、 从简 到繁 、 不 断持 续 的过程 ,
断 深入 , 产业 的边 界 日益模糊 , 不 同产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1)

(完整版)产业经济学(1)

一、名词解释 :

1.产业:在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和经营上具有某些相同特

征的企业或单位及其活动的集合

2.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是研究产业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

3.产业分类:产业分类是吧具有不同特点的产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产

业,以便进行产业研究和产业管理

4.单个产业状况:单个产业状况是指从经济上看的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单个产业总体而言的

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

5.企业:企业是指通过投资监理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盈利为主要目标的组织

6.企业制度:企业制度是企业各方面制度安排的总称

7.个人业主制:个人业主制是由个人投资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

合伙制:合伙制是由多个合伙人投资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

公司制:公司制是通过发行股票由众多投资者入股建立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制度

8.委托代理风险:是指代理人可能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使代理成本大于代理收益、企业经

营亏损和破产的危险性

9.规模经济:是指经济体随着规模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

外部规模经济:经济体随着外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收益递增

内部规模经济:经济体随着内部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收益递增

范围经济:是指经济体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而经营成本下降且收益递增的现象

10.产业素质:是指单个产业的性质和质量,是决定单个产业状况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11.产业竞争力:产业在生产经营的资源、资本、技术、设备等方面拥有的优势或能力

12.产业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最初投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的全过程

13.产业链:是指产业按特定顺序依次进行的生产经营环节而构成的具有连续性、关联性的

产业价值链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产业价值链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产业价值链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

作者:杨旦修

来源:《编辑之友》2012年第10期

摘要:

产业价值链建构是电视剧产业各环节分工深化发展的结果,是电视剧产业链上的各环节及上、中、下游贯通所形成的价值增值。本文主要从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涵义解析入手,探讨产业价值链逐步建构与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的动力关系,认为产业价值链建构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的驱动因素,也是中国电视剧产业化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产业价值链环节分工制播分离电视剧产业化

一、价值链、产业链与电视剧产业价值链

早期的价值链思想由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后来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加以充实和更为系统地论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竞争策略框架。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赖,所有的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通常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1]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而在产业链中、在企业竞争中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称之为产业价值链。[2]

从产业链、价值链的内涵出发,电视剧产业价值链是电视剧产业各个环节有关企业内部和不同企业之间为提供电视剧产品及相关产品与服务所经历的从策划、制作、发行、播出到衍生产品开发等一系列价值增值活动的组合。具体来看,电视剧策划、制作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主要包括剧本策划、投融资实施、导演和演员的选择、拍摄、后期制作等内容,主要由电视剧策划商、制作商来完成;电视剧发行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中游,由电视剧发行商来完成;电视剧播出、衍生产品开发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下游,主要由播出平台商、衍生产品开发公司完成。下游环节也可以看做消费环节,它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电视剧观众,另一部分是广告商,他们组成了电视剧的消费链。通过消费链,不仅使电视剧产品价值得以实现,而且使得电视剧产业价值链得以延伸。

产业发展政策

产业发展政策

Page 14
我们的答案是: 中国不是制造业大国,真正的制造业大国是美 国。 为什么说我们不是制造业大国呢? 今天的国际竞争已经不是企业的竞争,也不是 产品的竞争,而是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 的产业链战争的阶段。
Page 15
微笑曲线中间是制造,左边是研 发、右边是营销。 中国在产业链中主要从事的制造 产生的利润低、附加价值低,而研 发与营销这些附加价值高的环节往 往由欧美国家掌握,因此,中国的 产业未来应朝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 也就是在左边加强研展创造智慧财 产权,在右边加强客户导向的营销 与服务。
3.产业成长的引导型模式。
• 如果说强制型模式是在计划经济国家里,或市场经济国家在特定 的历史时期如战争时期及其后期为了促进某些产业能得到快速成长而 选择的模式,自组织模式是在完全市场经济下、利用市场力量促进产 业成长的最优模式;那么,引导型模式就是在计划经济国家向市场化转 型时期(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也常常使用)对于特定的产业而较多采取的 综合前两种模式优点的一种模式。强制型模式虽然可以快速地使某些 产业得到成长,但最终会导致整个产业结构失调,反过来也会阻碍这 些产业的成长。自组织模式在理论上是最佳模式,但在现实中完全的 市场条件是难以达到的,而且对于转型期的后发展国家而言,自组织 模式对于某些产业的成长是不利的,因为自组织是一种缓慢的、不断 自我调整的自然过程,对处于落后状态的一些国家显然会导致“穷者 愈穷”的局面,这于后发展国家是不公平的。所谓引导型成长模式指 国家利用产业政策和制度创新对欠成长的产业或瓶颈产业通过市场力 量引导其快速(超过平均产业成长速度)成长。这种模式与强制型模式 的相同点是都依靠了政府的力量促进产业快速成长,不同的是利用的 手段或工具有较大的差异,前者一般使用的是产业政策,而后者往往 使用行政措施。

生命周期和产业价值链

生命周期和产业价值链

一、乳制品产业生命周期

1.1 产业生命周期[1]

产业从形成到衰退的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地位的变迁,生产要素发生转移的过程。其兴衰体现为产业从幼小产业一先导产业一主导产业一支柱产业一夕阳产业的发展过程; 是资本在某一产业领域形成一集中一大规模聚集一分散的过程; 是新技术的产生一推广应用一转移一落后的过程。

从外在表现上,产业兴衰过程还表现在规模和市场容量有一个由小一大一小的过程。产业兴衰过程经历萌芽期或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

1.2 我国乳业所处阶段

我国乳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了当地主导型产业。

从乳业发展来看,奶牛存栏数由1949年的12万头增加到2008年的1233.5万头,干乳制品产量更是由60年前的0.1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285.34万吨,截至2008年,各类奶类产量已达3781.5万吨。

2011 年我国乳制品产量达到2387.49 万吨,截止2013年年底,国内乳制品已达到2460.6万吨。2010年到2013年我国乳制品一直增产,增产率分别为10.6%,6.6%,6.0%。(如图1-2)。

图1-2 2010-2014年中国乳制品产量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产业周期的阶段分析表明我国乳业仍然处于成长期,因此维护乳业的产业安全需要加大政府规制的力度。国外产业安全维护的实践表明,当产业处于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阶段,政府的力量就会减弱,更多是靠市场机制来维持产业发展的秩序。而在产业上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时候,政府的角色在维护产业安全方面尤为重要。对于处在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产业而言,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三聚氰胺事件,暴露了我国乳业监管的制度漏洞。因此,从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来看,我国乳业存在严重多头管理,势必影响产业的有序发展。

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
第6章 产业价值链
❖6.1 产业价值链 ❖6.2 企业价值链 ❖6.3 SWOT分析 ❖6.4 资源基础理论 ❖6.5 关键成功因素与五力分析 ❖6.6 技术生命周期与产业价值链定位 ❖6.7 产业链伙伴关系与合作绩效 ❖6.8 制造弹性与供应链关系稳定性 ❖6.9 市场导向与制造弹性 ❖6.10 外部供应链整合能力
(Strategic Assets)两个重要的概念。
21
6.5 關鍵成功因素與五力分析
❖关键成功因素(Key Success Factor,KSF) 的观念始于组织经济学,John R. Commons 提出了限制因子(limited factor)的观念, 将之应用于经济体系中管理及谈判的运作。 其后Barnard将之应用于管理决策理论上, 认为决策所需的分析工作,事实上就是在 找寻策略因子(strategic factor)。
2
6.1 产业价值链
❖Porter(1990) 于 「 国 家 竞 争 优 势 」 一 书 中 提出,任何产业价值链都是由一连串价值 活动所构成的,产业价值链是一个庞大的 价值体系,企业价值链乃附属在这个体系 之下。产业价值链包含满足企业价值链的 上游供应商,如提供价值链所需原料、零 件、设备和采购等服务,及下游完成价值 链活动的行销通路与最后客户。
3
6.1 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从上游原物料供应到下游行销 管道,经由协调整合后,满足最终顾客所 需之合理的价格、速度、品质、服务等需 求。其所开创的利润契机,是借著产业价 值链中的补给、订货程序、研究发展、售 后服务和许多其他的活动环环相扣,其中 联系点的效果,对企业各上、下游的供应 商、行销商皆会有深刻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乳制品产业生命周期

1.1 产业生命周期[1]

产业从形成到衰退的过程,实质上是产业在产业体系中地位的变迁,生产要素发生转移的过程。其兴衰体现为产业从幼小产业一先导产业一主导产业一支柱产业一夕阳产业的发展过程; 是资本在某一产业领域形成一集中一大规模聚集一分散的过程; 是新技术的产生一推广应用一转移一落后的过程。

从外在表现上,产业兴衰过程还表现在规模和市场容量有一个由小一大一小的过程。产业兴衰过程经历萌芽期或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四个阶段。

1.2 我国乳业所处阶段

我国乳业经过6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解决就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致富的重要产业,甚至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了当地主导型产业。

从乳业发展来看,奶牛存栏数由1949年的12万头增加到2008年的1233.5万头,干乳制品产量更是由60年前的0.1万吨增长到2008年的285.34万吨,截至2008年,各类奶类产量已达 3781.5万吨。

2011 年我国乳制品产量达到 2387.49 万吨,截止2013年年底,国内乳制品已达到2460.6万吨。2010年到2013年我国乳制品一直增产,增产率分别为10.6%,6.6%,6.0%。(如图1-2)。

图1-2 2010-2014年中国乳制品产量增长趋势图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库

产业周期的阶段分析表明我国乳业仍然处于成长期,因此维护乳业的产业安全需要加大政府规制的力度。国外产业安全维护的实践表明,当产业处于国际竞争力较强的阶段,政府的力量就会减弱,更多是靠市场机制来维持产业发展的秩序。而在产业上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时候,政府的角色在维护产业安全方面尤为重要。对于处在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产业而言,政府产业政策的引导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三聚氰胺事件,暴露了我国乳业监管的制度漏洞。因此,从管理机构及其职能来看,我国乳业存在严重多头管理,势必影响产业的有序发展。

二、乳制品产业链和价值链分析

2.1产业链分析

产业链是指从一种或几种资源通过若干产业层次向下游产业转移,最终以各种产品形态供各种消费者使用的整个路径。乳品业是一个涉及农业、畜牧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特殊产业,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包括草原生态、饲料、畜牧、物流、加工包装、商品批发及零售、健康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知识传播等环节。乳品产业链中乳品加工环节主要是由有自己品牌的乳品企业来完成的,乳品企业往往同时具有加工和销售两个环节。销售环节主要有三种组织模式,一是乳品加工企业自建的销售渠道,二是利用商场超市等零售网点进行销售,三是通过经销商或代

理商进行销售。由图2-1可以看出,我国乳品业具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但是,这是一条由乳品加工企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链。

图2-1 乳制品产业链

数据来源: 产业信息网

乳业产业链一般包括上游生产环节、中游加工环节和下游运输销售环节。上游农业生产, 主要是指奶牛的放牧养殖;中游加工环节包括畜产品加工和乳制品制造,包括液态奶、酸奶、奶粉、炼乳、奶油、干酪、干酪素、乳糖等的生产;下游的储藏销售运输环节指与乳制品流通有关的仓储业、运输业和销售业。在完整的产业链中,还会包括奶牛养殖的前期环节—饲料生产。(如图2-2)

图2-2 乳制品产业链[2]

过去10年的发展中,全国的奶牛存栏量增长了1.5倍,牛奶产量增长了3.3倍,但对产业链上游的奶源质量的控制力度并没有加强。中国原奶质量与国外相比有较大的差距,鲜奶标准及其他相关指标明显低于国外标准。而国产生鲜奶质量不过关主要原因在于整个产业链环节中,奶牛饲养方式以散养为主,奶源的质量和数量、奶牛的疾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在整个奶业产业链中,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利润比为1∶3.5∶5.5,与此相反,奶牛养殖生产、奶品加工、奶品销售三个环节的成本比例正好相反,为6∶3∶1。这种分配模式被业内专家比喻为“倒金字塔型”,说明整个乳业产业链早已处于畸形状态。[3] 乳业链的畸形状态,也跟包装成本有关。一盒250毫升、价格2.5元左右的液态奶,包装就占0.5元。在某乳业巨头的上市公司公告中,包装的成本占到40%,使生产企业和奶农的利润都受到挤压,并把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按这种“要市场,不要牧场(奶源)”的发展模式,由于难以控制奶源质量,蕴含着巨大风险,直接造成了中国奶源发展速度与企业扩张速度明显失衡。曽经有业内专家表示,乳业企业扩张速度一度高达30%,而奶源发展速度经常在10%左右,巨大的落差背后自然就诞生了一系列隐患。

(三)乳制品产业组织模式

我国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生产组织形式:农户家庭散养、奶牛养殖小区和现代化牧场,其中又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乳品产业链中乳品加工环节主要是由有自己品牌的乳品企业来完成的,乳品企业往往同时具有加工和销售两个环节。(如图3-2)

我国乳业产业组织模式主要有六种类型,如图3—1,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的产业组织模式在国内处于主导地位,产业组织结构各行为主体处于契约关系。

在原料奶生产环节,我国目前主要存在三种生产组织形式:农户家庭散养、奶牛养殖小区和现代化牧场,其中又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

图3-2 我国乳业的产业组织结构图

图3-1我国乳业的产业组织模式类型

二、行业进入壁垒[4]

乳制品行业进入壁垒表现在政策准入、奶源建设、营销网络、品牌四个方面。(1)政策准入壁垒

目前我国对乳制品加工项目的核准要求从严,对新建和扩建乳制品加工项目统一实行核准制,并将奶源基地配套建设作为项目核准条件之一。根据工信部与发改委颁布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2009 年修订)》规定:“项目建设实行核准制,按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执行。进入乳制品工业的出资人必须具有稳定可控的奶源基地,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强,管理经验丰富,信誉好,社会责任感强;乳制品工业发展要实现规模经济,突出起始规模。”

(2)奶源供应壁垒

配套奶源基地建设可以满足乳制品生产的原料供应,并进一步保证乳制品上游安全控制,是乳制品加工企业的发展根基。目前,我国乳制品消费面临快速增长的局面,自产的生鲜乳已不能完全满足国内乳制品生产的需求。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规模以上乳制品企业已经达到 600多家,各企业获取奶源的竞争压力增大。稳定的奶源供给需要企业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长期的基地建设、与农户稳定的合作关系,行业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期内完成。

(3)营销网络壁垒

完善的营销网络是乳制品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目前乳制品的主要销售渠道为:经销商代理、大型零售卖场、小型零售商店、自有连锁门店销售。在全国范围内,乳制品行业产品种类丰富,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争取独家代理经销商、满足知名商超的进场标准已经成为乳制品企业实现盈利的重要条件。营销网络的完善与流畅依赖于企业的品牌知名度、食品安全性和市场认知度,因此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内同时满足上述条件。

(4)品牌壁垒

乳制品品牌是消费者选择该产品最重要的因素。受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影响,乳制品品牌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消费者尤其是城镇居民习惯于将品牌作为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口味、价格的选择标准进行消费。企业的品牌价值是通过企业常年诚信合法经营并累积大量消费群体而获得的,新进入者短期内很难达到相应水平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