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_韩士元

合集下载

产业价值链的集群和链式效应解析

产业价值链的集群和链式效应解析

产业价值链的集群和链式效应解析陈柳钦(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内容提要]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背后所蕴藏的价值组织及创造的结构形式, 是价值链和产业链的融合。

产业价值链具有集群效应,集群的产业价值链一经形成,就具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促使其进一步的成长,不仅使该产业价值链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而且不同的产业价值链之间也表现出特有的竞争优势。

产业价值链同时具有链式效应,链式效应不但会发生在某一个产业价值链当中,不同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也会有这样的链式效应。

[关键词]产业;价值链;产业链;产业价值链一、价值链、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价值链概念是1985年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

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

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

价值链构成了企业的生命链,是企业具有生命价值的基础。

波特认为,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一方面创造了价值,另一方面也需负担各项价值链活动所产生的成本。

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尽量增加增值作业,减少非增值作业,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产业链基础理论

产业链基础理论

影视产业价值链关系图
数字媒体时代的音乐产业价值链
二、波特和产业价值链理论 2、产业价值链的效应 (2)集群效应 • 在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领域中,关联度较高的众多企 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就产生了企业在某一产 业价值链上集聚的现象。 • 这种产业价值链上企业的集聚向上延伸到原材料及配套服 务的供应商;向下延伸到产品的营销网络和顾客;横向扩 张到互补产品的生产商及通过技能、技术或由共同投人品 联系起来的相关企业,同时集群内还包括政府和多功能公 共机构的参与。 • 集群内企业间是通过长期形成的非契约“信任与合作”维 系的,在面对外来竞争时,使其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音像业产业链关系图
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5、产业链的形成
产业链的形成首先是由社会分工 引起的,在交易机制的作用下不 断引起产业链组织的深化。在图 中,C1、C2、C3表示社会分工的 程度,其中,C3>C2>C1表示社会 分工程度的不断加深;A1、A2、 A3表示市场交易的程度, A3>A2>A1表示市场交易程度的不 断加深;B1、B2、B3表示产业链 的发展程度,其中,B3>B2>B1表 示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产业链 形式的日益复杂化。
一、产业链基础理论知识 2、产业链的概念 • 价值链: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 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 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 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 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 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 企业链:由企业生命体通过物质、资金、技术等流动和相 互作用形成的企业链条。 • 供应链: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 再将成品送 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网络。 • 空间链:指同一种产业链条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

集群效应名词解释

集群效应名词解释

集群效应名词解释经济学术语集群效应指的是集中于肯定地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开展有关的各种机构。

根本定义产业集群效应〔cluster〕是指集中于肯定地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开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是推进地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方法,是地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完成方法,是提升地域竞争力的重要方法。

主要意义编辑播报中小企业的集群开展是世界范围的一种重要经济现象,我国的中小企业集群在20世纪90年代也取得了较快开展,中小企业集群所带来的庞大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深刻分析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存在这一经济现象,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开展,推进社会进步有着重大意义。

一、中小企业集群中小企业集群是指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或某特定领域内大量相互联系的中小企业及其支持机构在该地域空间内的集合。

美国硅谷的繁荣、意大利经济的振兴、东部沿海乡镇的迅猛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当地企业集群的开展。

随着市场竞争的全球化,经济开展也凸现出地域集中化趋势,特别是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地方企业集群化。

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企业集群,由于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满足顾客个性化需求而日益得到迅速开展。

按照企业集群的产业性质,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产业集群,它以传统的手工业或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部门为主,如开展纺织、服装、制鞋、家具、五金制品等行业,大量的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相互集中,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市场组织网络,在这种产业集群内,劳动分工比拟精细,专业化程度较高,市场组织网络兴旺。

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的特色产业区和浙江的“块状经济〞区。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它主要依托当地的科研力量,如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高新技术产业,企业间相互紧密合作,具有强烈的创新气氛,美国的硅谷和北京的中关村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一、产业集群的效应分析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构成的单元结构,能产生巨大的集群效应。

集群效应主要体现为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两个方面。

1.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分析一般认为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和外部范围经济。

产业集群的外部规模经济表现在集群内企业实行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每个企业承担产业链中某一环节的活动,生产效率极高,使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中小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所以企业既能享有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又不必过分扩大企业规模,使企业实现了“柔性”与规模的统一。

产业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是指企业集聚特别是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时,可通过垂直联系及时获得与供应商、客户之间的业务联系,通过水平联系可以借助分包商的生产能力、控制分包商的产品质量,也就是说企业可以调动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实现资源的更优配置。

总之,在集群内企业可以在不牺牲“柔性”的条件下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比单个企业有更高的经济效率。

第二是交易成本的节约,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集群内企业交往频繁,协作关系较稳定,容易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这有利于减少谈判环节,提高谈判效率,增进协作关系从而降低谈判成本,提高合同执行的效率。

第三是群体效应。

集群内企业通过联合可以形成实力强大的集合体,其集合效应远远超过单个企业的简单叠加,具有“1+1>2”的效应,具体表现为:同行业的企业利用地理接近性,通过合资、合作或建立联盟等方式共同进行生产、销售等价值活动,可以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集群内企业便于采用和推广相同技术标准,提高该标准的认可程度,并且集群对新标准的制定有较大的影响力,有时甚至可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集群的知名度能吸引更多供应商和销售商,扩大企业的交易范围,争取更有利的交易条件,提高企业的获利水平。

第四是学习与创新效应,产业的空间集聚可以促进知识、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促进产业和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新产业组织的形成。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产业集群理论综述当今世界经济中,产业集群的发展已成为一种最引人注目的现象,它既是产业组织方式的大提升,也是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

众多的产业集群构成了色彩斑斓,块状明显的“经济马赛克”,世界财富的绝大部分都通过这些块状区域内制造出来的。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380个产业集群生产了全美接近60%的产值。

在意大利,形成了199个产业集群,每年200多亿美元的出口额主要由其中的66个产业集群生产。

印度在2000年就有350多个产业集群,产量占印度国内产量的75%-80%,创造了制造业出口额的60%。

法、英、德以及拉丁美洲等国都将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产业组织方式,列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战略。

2001年,美国商务部发表了一篇《基于产业集群经济发展的州长指南》,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要利用政策有力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

在我国东南沿海(如浙江、广东及江苏省苏南等)不少发达地区,产业集群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绩效。

1产业集群的概念1.1.产业集群的概念1、波特给出的定义现在理论界对产业集群的公认的概念是由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

波特首先于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集群”(Clusters)的概念,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1]。

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于心经济竞争学》一文中,波特指出:产业集群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实体和其他组织;产业集群还经常向下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并向侧面拓展至辅助性制造商,以及与技能技术或投入相关的产业公司;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的政府和其他结构[2]。

在其后的著作《竞争论》(2003)中波特将产业集群(Industry Cluster)的定义加以扩展,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是以某一个或几个相关产业为核心,以价值链为基础的地方生产系统,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包含最终产品或服务厂商,专业元件、零部件、机器设备以及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及其相关产业的厂商)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3]。

产业集群的集群效应及其产生条件分析

产业集群的集群效应及其产生条件分析

立特色产业群。在实施过程中按照产业的 上下游链条关系,通过限定企业条件(如 企业经营方向、企业资质、产业属性等)对 产业集群内进入的企业进行选择,并向符 合条件的企业提供适合其发展的各种软硬 件支持,这就很容易在集群建立之初就使 集群内企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和良好的 产业协同。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论[ M] .中信出 版社,2003
所谓产业集群的支援性是指集群内企 业在生产、营销、采购、管理、技术等方 面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形成高度的一致 性或和谐性。对于产业集群而言,一方面 随着企业在地理上的不断集聚,更应该伴 随着相关产业和支援性产业的协同集聚, 集群内企业相互支援才会产生 1+1>2 的协 同效应,表现为专业化的生产分工协作。随 着规模经济性的要求,原来内化在大企业 中的生产服务型部门被分离出来,并积聚 在原来企业周围,进行专业化的配套生产 服务。此外,也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
产业相关性高、支援性低的产业集群 是由一个或是几个大的企业牵头,与相关 前向或是后向产业关联的小企业联合形成 的企业集群。在这种类型的集群中,龙头 企业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市场的变化,要 么是龙头企业向全方位、垄断的方向发展 而兼并其他弱小的企业,一支独大;要么 龙头企业由于不具有小企业船小好掉头的 特点,容易受到外部市场动荡的打击而退 出市场或是不再具有强势地位,集群各成 员之间实力变得相当起来,出现过度竞争。 为了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应采取大型企 业的非核心业务和不经济业务的分离,形 成辅助性生产企业,进行专业化配套服务; 引入相关产业的外部大型企业或企业依靠 联合产生一些大型企业。
产业集群的集群效应 及其产生条件分析
■ 张慈 熊艳 许滢(河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 河北唐山 063000) ◆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产业价值链是连结产业集群的纽带

产业价值链是连结产业集群的纽带

产业 价 值 链 是 产 业 链 背 后 所 蕴 藏 的 价 值 组 织 及 创 造 的 结 构 形 式 代表了产业链的价值属性 反映了产业链更深层的价值含义 决 定了产业链的经营战略和竞争优势 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有效地实现 整个产业链的价值 反映了价值的转移和创造
得优势的关键 * 而产业价值链是产业发 展的重要纽带 ! 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可充 分挖掘的有利因素 * 产业集群是以产业 价值链为纽带的地方生产系统 ! 是区域 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 从现代区域产业 形成发展来看 ! 产业经济是由龙头企业 为主导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一批配套 企业发展 ! 从而促进其他龙头企业发展 和聚集而形成产业群体 * 它的形成会给 地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 因此 ! 以产业 链为纽带 ! 延伸产业加工生产的深度 ! 加 强产业内部 , 产业之间联动 ! 逐步形成特 色的企业群体 ! 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 而发展中 ! 以产业价值链为中心 ! 以重点 产品 , 主导产业的联动促进中小企业群 的配套发展 ! 并努力进入国际分工协作 体系和供应链 ! 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 途径 *
聚集在一起 * 二是分工深度会随技术的 改进而深化 * 分工深度的提高反过来使 专业内的技术效率提高 * 在产业价值链 中的企业相互依存 ! 相互制约 ! 总保持一 个适度的比例 * 任何企业都不再是孤立 的 ! 它的企业行为会影响其他企业 ! 它自 身也会受到其他企业活动的影响 ! 这样 也就促进了企业间的交流与协作 * 这样 集中于产业链的一个或几个环节的企 业 ! 会不断优化内部价值链 ! 获得专业化 优势和核心竞争力 ! 同时以多种方式与 产业链中其他环节的专业性企业进行高 度协同和紧密合作 * 第二 ! 推动了技术进步 * 在一个产业 环境中 ! 各种产业之间相互关联 ! 相互区 别 , 相互依赖 * 一种产业的存在成为另一 种产业发展的前提或结果 ! 每一个产业 只是产业系统中一个环节或一个片段! 由各个环节或片段联成一体就变成产业 链 * 在经济活动过程中 ! 各产业之间存在 广泛的 , 复杂的和密切的经济技术联系 * 一个产业需要其他产业为自己提供各种 产 出 !作 为 自 己 的 要 素 供 给 .同 时 !又 把 自己的产出作为一种市场需求提供给其 他产业进行消费 * 如果产业价值链中的 某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首先取得了优势 地位 ! 使产品更新换代 ! 那么它必然会要 求上下游的企业能够提供符合它技术要 求的原料或者零部件 * 一般来讲 ! 在产业链没有核心技术 的中低端产业存在比较劣势 ! 而在产业 链中技术创新能力强 , 掌握了关键技术 或核心技术 ! 控制了关键产业链的高端 产业则具有比较优势 ! 在产业链利润库 中的份额占有绝对比例 * 要提高产业的 竞争力 ! 就要进行技术创新 ! 向产业链中 高端产业延伸 * 这样 ! 在产业价值链当中 的企业就会不断地进行链式创新 ! 从而 使整个产业价值链处于良性循环的状 态 * 首先发展起来的产业技术 ! 通常可以 凭借优越地位 ! 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 环 * 同时 ! 技术创新又进一步引发产业价 值链不断延伸使得产业链在开展技术创 新的活动中 ! 达到优势互补 ! 获得技术创 新的规模效益 * 无疑 ! 产业价值链越长 ! 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往往越发达 ! 衍生企 业也就越多 ! 从而产业链中的技术溢出 效应和规模效应就越强 * 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通过相互配 合 !相 互 推 动 !建 立 起 链 优 势 和 群 优 势 * 这样 ! 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不但能使创 新符合需求而且能实现快速创新 ! 并且 与上下游环节协同 , 快速地将技术创新 转换为产品推向市场 ! 进而转化为企业 的竞争优势 ! 实现多赢的局面 *

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原理与优势

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原理与优势

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原理与优势产业集群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在一个特定区域内,大量企业及相关机构和服务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的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集群不仅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力,还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一、产业集群的经济学原理1.集聚效应: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资源和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

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可以提高整体效率,形成一种集聚效应。

2.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可以形成规模效应,通过大量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降低单位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3.知识溢出: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知识传播和技术创新,有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4.外部经济: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外部经济,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二、产业集群的优势1.提高竞争力: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技术和市场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

同时,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促进创新: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和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此外,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为产业集群提供研发支持、人才培训等公共服务,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3.降低成本: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享基础设施、劳动力市场和物流网络等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同时,企业间的合作可以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占有率。

4.促进就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工作环境和多样化的职业选择,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

5.区域品牌效应: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可以共同打造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种品牌效应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论综上所述,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具有显著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知识溢出和外部经济等优势。

这些优势不仅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力,还能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聚机理及效应

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聚机理及效应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 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 升级。
05
案例研究:全球价值链下 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案例一: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
总结词
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业集聚区是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集聚的典型案例,主要依赖于技术创新和高端人才聚集。
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
1 2 3
产业链的分工
在全球价值链下,产业链被高度细分,各个环 节被分配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形成了全球生 产网络。
合作与协同
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链环节通过全球价值链 紧密相连,形成了合作与协同的关系,提高了 生产效率。
产业集聚的形成
由于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相关产业会趋向于 集中于某一地区,进一步提高了该地区的产业 竞争力。
全球价值链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一系列连续的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包括产品研 发、设计、生产、销售、回收等多个环节。
全球价值链的特征包括:生产环节高度分散、生产要素高效流动、市场高度开放 念与类型
产业集聚是指某一特定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集中现象, 通常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形成具有高度竞争力和协同效 应的产业生态链。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总结词
01
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聚对创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详细描述
02
产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间的知识溢出、技术转移和人才流动,
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效应的体现
03
产业集聚有助于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优化生产工艺、开发新产
品和新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社会福利效应
总结词
全球价值链下的产业集聚能够带来社会福利 效应。
转型经济体的资源型产业集聚区主要依赖自然资源禀赋 和政府政策支持。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NAND 图1集群化与非集群化成本曲线对比循环经济与产业集群关系的理论与实证分析林则夫,刘一博(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1)摘要:工业园区实现资源的有效可持续和高度集约利用是解决工业化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从产业集群和循环经济理论出发,通过经济学方法分析产业集群效应与循环经济流程的均衡互动关系,并采用数量化的实证研究,建立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的特征指标,进一步验证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之间的均衡互动关系。

进而提出了工业园区以现有的产业集群为基础,通过市场竞争、集聚资源和延伸产业链等措施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关系研究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3)09-0012-02Circular economy and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andempirical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Lin Ze-fu ,Liu Yi-bo(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entral University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81)Abstract:Industrial park to achieve a sustainable and high -ly effective resource intensive use is to solve the contradic -tion between industri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ffective way,this article from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circular economy theory,through economics to analyze the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cluster effect and equilibri -um processes interaction,and the use of quantitative empiri -cal studies,the establish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rcular economy indicators,further valida -tion and 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clusters balance be -tween interaction.Then put forward the existing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cluster based through market competition,gathering resources and extend the industrial chain,and other measures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countermeasures.Key words:circular economy ;industrial cluster ;industrial parks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收稿日期:2013-08-03作者简介:林则夫(1976-),男,北京人,副教授,副院长,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项目投融资理论与实务;刘一博(1992-),女,哈尔滨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投资学。

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的效应.

产业集群的效应.产业通过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产业集群能够释放出一种集群效应。

这种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合理存在的基础,也是产业集群不断完善的推动力。

根据纳德维(Nadvi)的研究(Nadvi,1996),集群效应是通过集体效率(Collective efficiency)而表现出来的,它体现在三个方面:(1)外部经济性当一项经济活动的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时,就存在着外部经济性(External economies)。

产业集群中的外部经济性是德国经济学家韦伯于1929年所称的“集聚经济效应”(The efficiency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即因产业在地域上的集中而导致社会分工深化、企业联系加强和区域资源利用提高所产生的成本节约(韦伯,1997)。

集聚经济效应以便利性而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接近的便利性,如接近市场的便利性、接近专业化员工与中间投入品的便利性、接近互补品的便利性、接近信息的便利性、接近公共服务的便利性;二是企业新生的便利性,产业集群中具有同类企业产生的各种便利要素,创业者很容易以较低的成本、较小的风险整合资源而创建新企业;三是创新的便利性,产业集群中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导致了“集群中飘荡着行业秘密的空气”(马歇尔语),致使技术溢出效应更强、默晦知识的扩散更容易、产业集群中的创新更容易发生;四是社会资本形成与积累的便利性,集群中的行动者因地域的接近、交往的频繁、亲友的情缘等因素很容易形成与积累良好的社会资本。

集聚经济效应是一种被动型的产业集群效应,即产业集群一旦形成,这种经济效应就会自发产生.(2)联合行动联合行动(Joint action)是指产业集群中厂商间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进行有意识地合作。

舒米兹(Schmitz)认为,产业集群中的联合行动可用厂商间合作的数量与合作的方向两个维度来衡量(Schmitz,1997)。

合作的厂商数量是指产业集群中进行各类合作的厂商数量之和,厂商之间既可是两两之间的双边合作,也可是多个厂商之间的多边合作。

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理论

一、产业链理论1、产业链内涵产业链(Industry Chain)被认为是一个十分传统的概念,早在1958年赫希曼就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啊1。

但随着供应链、价值链等理论的兴起与运用,产业链相对弱化。

据蒋国俊考证:最早提出“产业链”一词的是我国学者姚齐源、宋武生于1985年发表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实现模式——区域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链是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191。

产业链指的是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集合。

产业链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产业链是一种相关资源的组合;其次,这种组合不是无序的,而是要求围绕着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来加以优化和提升:其三,对于产业链是否优化的判别标准应是着眼于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资源的全部价值,即优化的标准是着眼于“结构”和“动态”,它的讨论对象是“环节”而不是“点”n引。

产业链的四个基本特征:(1)与一般的供应链不同,它是特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相关企业的集合,并同群聚区内的政府及其他重要相关机构有密切的联系;(2) 与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I’日J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3)与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的纵向一体化不同,产业链是独立企业间的联合;(4)与各种松散的企业联合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联盟在各方承诺的关键性领域中能像单一的公司那样运作…1。

2、产业链构建机制产业链的构建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层面的内涵。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引。

产业链中断会造成上下游企业供应不配套而导致的产业资源损失。

我国市场化改革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够理想的很大原因在于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只是站在表层现象,没有探索出产业链内在的联系形态和联系机制n2l。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

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聚集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有关产业集群的理论主要有四种:1.外部规模理论。

马歇尔是最早较系统研究产业集群现象的。

他通过研究工业组织,间接表明了企业为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而集聚。

同时还研究了外部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所致。

他提出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一般比较容易被人们所认识,厂商也会尽可能使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企业外部的规模经济同样十分重要,当产业持续增长,尤其是集中在特定的地区时,会出现熟练劳工的市场和先进的附属产业,或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以及改进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

2.集聚经济理论。

韦伯首先提出聚集经济的概念,是工业区位理论的创立者。

他从微观企业的区位选择角度,阐明了集聚的好处与成本的对比决定了企业是否靠近。

他认为,产业集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企业自身的简单规模扩张,从而引起产业集中化,这是产业集聚的低级阶段;第二阶段主要是靠大企业以完善的组织方式集中于某一地方,并引发了更多同类企业的出现,这时,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集聚效应。

3.新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波特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了新的高峰。

他从组织变革、价值链、经济效率和柔性方面所创造的竞争优势角度重新审视企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和价值。

波特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指出,国家竞争优势的获得,关键在于产业的竞争,而产业的发展往往是在国内几个区域内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产业链基础理论

产业链基础理论

一、产业链基础理论知识 2、产业链的概念 • 价值链: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 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 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 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 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 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 企业链:由企业生命体通过物质、资金、技术等流动和相 互作用形成的企业链条。 • 供应链:由物料获取并加工成中间件或成品, 再将成品送 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和部门构成的网络。 • 空间链:指同一种产业链条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
4、产业链的基本类型 • 3)以产品的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为主要素的产业链 • 如电视机产业链、发电设备产业链、旅游产业链等,在该 类产业链的形成过程中,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具有十分重要 的地位和关键作用; • 4)以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为主要素的产业链 • 如服装工业产业链、食品工业产业链、建材工业产业链等 ,这类产业链是以各种各样的大型专业市场为核心,其生 产利润和价值主要为市场聚集地所得。
6、产业链形成的四大模式
纵向一体化式产业链指核心企业通过向产业 链上游和下游的纵向一体化扩张而形成的产 业链。
02
纵向一体化式产业链
产业链中的企业同属于一个企业集团或总公 司,有着产权的关系纽带。总公司或集团公 司通过控股或自建等方式对其他企业保持着 强有力的控制。它是一种在产业链内部进行 “自给自足”的模式。 用集团内部的计划代替市场交易,从而使生 产更加稳定;但是,企业集团内部管理的难 度加大.不利于产业链整体效率的提高。
一、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 3、产业链的内涵
产业层次
产业关联程度
产业链表达的内容
资源加工深度 满足需求程度

产业链理论

产业链理论

一、产业链理论1、产业链内涵产业链(Industry Chain)被认为是一个十分传统的概念,早在1958年赫希曼就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啊1。

但随着供应链、价值链等理论的兴起与运用,产业链相对弱化。

据蒋国俊考证:最早提出“产业链”一词的是我国学者姚齐源、宋武生于1985年发表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实现模式——区域市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业链是比较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概念191。

产业链指的是以某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集合。

产业链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产业链是一种相关资源的组合;其次,这种组合不是无序的,而是要求围绕着某项核心价值或技术来加以优化和提升:其三,对于产业链是否优化的判别标准应是着眼于是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资源的全部价值,即优化的标准是着眼于“结构”和“动态”,它的讨论对象是“环节”而不是“点”n引。

产业链的四个基本特征:(1)与一般的供应链不同,它是特定的产业群聚区内相关企业的集合,并同群聚区内的政府及其他重要相关机构有密切的联系;(2) 与一般的市场交易关系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相互I’日J是一种长期的战略联盟关系;(3)与通过各种途径实现的纵向一体化不同,产业链是独立企业间的联合;(4)与各种松散的企业联合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联盟在各方承诺的关键性领域中能像单一的公司那样运作…1。

2、产业链构建机制产业链的构建包括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两个层面的内涵。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引。

产业链中断会造成上下游企业供应不配套而导致的产业资源损失。

我国市场化改革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够理想的很大原因在于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使得产业结构调整只是站在表层现象,没有探索出产业链内在的联系形态和联系机制n2l。

产业集群治理理论来源、概念与机制

产业集群治理理论来源、概念与机制

产业集群治理理论来源、概念与机制产业集群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行动和措施,对产业集群中的各个主体进行管理和协调,以实现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它涉及到政府、企业、学术机构等各个方面的参与与合作,旨在提高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并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

产业集群治理的理论来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经济学家弗里茨·尼采尔(Fritz Nuernberger)提出了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的概念。

他认为,产业区是一个由一群互相关联的企业和机构组成的地理区域,这些企业共享相似的市场、技术和资源,并通过合作和竞争来提高集群效应。

尼采尔的研究为后来的产业集群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此基础上,1990年代初,意大利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了竞争优势理论,进一步推动了产业集群治理的研究与实践。

波特指出,产业集群是一种由一群相关企业和机构组成的地理区域,这些企业通过共享技术、市场信息和人才等资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竞争优势。

他认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企业的相互竞争与合作、相关产业的支持与配套、新兴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地理邻近性的利用与合作。

基于波特的理论,产业集群治理的概念逐渐被提出。

产业集群治理强调对集群中的各个主体进行协调和管理,以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这种治理方式强调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与协调,通过共同的规划、政策支持、资源整合等手段来促进集群的发展。

产业集群治理的机制包括政府引导、企业合作和创新支持等。

政府在产业集群治理中的作用是引导和促进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推动政策和资源的整合,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支持,为集群提供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企业合作是产业集群治理的重要机制,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技术创新等,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支持是指通过创新驱动和创新资源的引导,促进集群内部的创新与发展,提高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产业集群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一种西方经济理论。

产业集群理论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的竞争战略和国际竞争领域研究权威学者麦克尔·波特创立的。

其涵义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一个特别领域,集聚着一组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通过这种区域集聚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构建出专业化生产要素优化集聚洼地,使企业共享区域公共设施、市场环境和外部经济,降低信息交流和物流成本,形成区域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外部效应和区域竞争力。

1.产业集群理论简评综上所述,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集群的机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社会资本以及经济增长与产业集群的关系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实证研究方面。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方面研究产业集群,但仍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外的研究偏重于实证分析幷在此基础上的归纳。

而且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大多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出现,缺乏系统研究的专著。

归纳起来,产业集群存在和发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依据:(1)外部经济效应。

集群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从单个企业来看,规模也许幷不大,但集群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效率极高,产品不断出口到区域外的市场,从而使整个产业集群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2)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

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和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

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地理邻近,容易建立信用机制和相互信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集群区内企业之间保持着一种充满活力灵活性的非正式关系。

在一个环境快速变化的动态环境里,这种产业集群现象相对垂直一体化安排和远距离的企业联盟安排,更加具有效率;(3)学习与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是培育企业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温床。

企业彼此接近,激烈竞争的压力,不甘人后的自尊需要,当地高级顾客的需求,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它企业,这种创新的外部效应是产业集群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集群效应和集聚效应

集群效应和集聚效应

集群效应(Cluster Effect)和集聚效应(Agglomeration Effect)是两个经济学和地理学领域常用的概念,用于描述在特定地区或领域内出现的经济和产业现象。

集群效应(Cluster Effect):指的是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同一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相互聚集形成的现象。

这种聚集可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创新,通过共享资源、技术交流和人才流动等方式带来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例如,硅谷地区的高科技企业集群就是一个典型的集群效应。

集聚效应(Agglomeration Effect):指的是由于人口、资本、产业和服务的集中,特定地区形成了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源和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这种集聚效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进入该地区。

例如,大城市通常具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更发达的基础设施,这使得大城市具有集聚效应,吸引人们前往定居和工作。

集群效应和集聚效应都强调了地理区域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它们促进了资源的集中利用、创新的推动和经济的增长。

这些效应可以通过政策干预和战略规划来加以引导和发展,以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论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_韩士元

论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_韩士元

一、价值链、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关系价值链概念是1985年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

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

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实现的价值造成影响。

价值链构成了企业的生命链,是企业具有生命价值的基础。

波特认为,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一方面创造了价值,另一方面也须负担各项价值链活动所产生的成本。

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尽量增加增值作业,减少非增值作业,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它包含四层含义:①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②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③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④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

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孤立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通过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

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价值链、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关系价值链概念是1985年由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的。

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各种活动的集合体。

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示。

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

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

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实现的价值造成影响。

价值链构成了企业的生命链,是企业具有生命价值的基础。

波特认为,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一方面创造了价值,另一方面也须负担各项价值链活动所产生的成本。

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尽量增加增值作业,减少非增值作业,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形成竞争优势。

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

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

它包含四层含义:①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②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③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④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

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

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孤立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通过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展延伸。

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展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

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它存在两维属性,即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

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按照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取决于在一个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

企业的这种关系所反映的产业结构的价值链体系如下图所示:产业链企业在竞争中所执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称为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背后所蕴藏的价值组织及创造的结构形式。

产业价值链代表了产业链的价值属性,反映了产业链更深层的价值含义,决定了产业链的经营战略和竞争优势。

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有效地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反映价值的转移和创造。

如果说产业链描述了产业内各类企业的职能定位及其相互关系,那么,“产业价值链”概念则更加突出了“创造价值”这一最终目标,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

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正是在产业链的结构下遵循价值的发现和再创造过程,充分整合产业论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摘要】本文对价值链、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重点探讨了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和链式效应,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价值链产业链产业价值链2007.9财会月刊(理论)・83・□韩士元陈柳钦(教授)(天津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天津300191)链中各企业的价值链,持续地对产业链价值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

二、产业价值链的集群效应在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的领域中,关联度较高的众多企业及其相关支撑机构在地理空间上就产生了企业在某一产业价值链上集聚的现象。

这种产业价值链上,企业集聚向上延伸到原材料和零部件及配套服务的供应商;向下延伸到产品的营销网络和顾客;横向扩张到互补产品的生产商及通过技能、技术或由共同投入品联系起来的相关企业,同时集群内还包括政府和多功能公共机构。

地理位置的接近及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并存是企业集群的显著特点,由于集群内企业间的关系是通过长期交往形成的非契约“信任与合作”维系,在面对外来竞争时,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种集群的产业价值链一经形成,它就具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促使其进一步成长。

这不仅使该产业价值链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而且使不同的产业价值链之间也表现出特有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1.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生产越来越强,产业链条被越拉越长。

产业链条延伸是一种资源,它体现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

这就意味着对专业化生产的要求越来越强,而一个企业不可能在产业链条的任何一个环节上都是最优的,只能在某一个或者几个环节上具有优势,这就是企业产业价值链的战略性环节。

产业关联性越强,产业链条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越高。

通过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不但可以将具有不同优势环节的企业联系起来,使产业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都达到最优,进而实现企业产业价值链整体最优,而且基于产业价值链的资源整合通过诸如实施标准化生产、对内部管理费用进行严格控制等,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在产业价值增值环节上的包装、流通、库存、销售与内部部门间协调等成本,获得成本优势。

2.有利于新企业的出现。

集群促进了新企业的诞生。

新企业易于在既有的集群内成长起来。

集群内的企业由于相互交流机会的增加,不仅能够及时发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且还会获得更多有关发展机会的信息。

最早进入的厂商积极寻求创造专业化生产要素的方法,并通过吸引新人才进入来加强所属行业的知识和技术深度。

由于当地的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熟悉集群内的产业特性,使集群容易获得所必需的资金、技能和开发团队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降低了新企业进入的门槛并降低了风险。

集群内企业的重组障碍较低,更有利于催生新企业。

3.有利于企业创新氛围的形成。

产业链延伸也是一种环境。

在产业链内部,企业不仅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还有利于信息资源的交流、汇集,促进技术、产品的联动创新。

集群式产业链有利于培育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

企业彼此接近,会受到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是由市场需要引起的,企业通过组合各种资源创新,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手段创造出新产品、新工艺,并进行生产,最终进行商业化。

当企业商业化成功,取得利益时,这项技术创新才算成功。

由于存在着竞争压力和挑战,集群内企业需要在产品设计、开发、包装、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以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争取新的客户。

一家企业的知识创新很容易外溢到区内的其他企业,因为这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访问和经常性的面对面交流,能够较快地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术。

在产业价值链中,相邻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具有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其他企业通过对此项技术创新的消化、吸收与模仿来进行技术改良,又导致渐进性的技术创新不断发生,从而形成强大的挤压效应。

4.有利于打造“区域品牌”。

产业关联企业及其支撑企业、相应辅助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都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一种柔性生产综合体,构成了区域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集群的形成使政府更愿意投资于相关的教育、培训、检测和鉴定等公用设施;另外,这些设施的设立又明显地促进了集群内企业的发展。

公共物品共享使资源在产业集群内具有更高的使用效率。

一个学习创新型的区域,能够使区内的各个企业形成相互协作的网络,彼此之间能够共享市场信息、基础设施、区内资源(尤其是流动的人力资源)、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网络乃至形成区域品牌。

“区域品牌”即产业区域是品牌的象征,如法国的香水、意大利的时装、瑞士的手表等。

单个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然而企业通过借助集群内企业的整体力量,加大广告宣传的投入力度,利用群体效应,容易形成“区域品牌”,从而使每个企业都受益。

区域品牌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更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它是一种珍贵的无形资产。

这种区域品牌是在企业共同的生产区域产生的,一旦形成之后,就可以为区域内的所有企业所享受。

因此,区域品牌同样具有外部效应。

这种区域品牌效应,不仅有利于企业对外交往、开拓国内外市场、确定合适的销售价格,也有利于提升整个区域的形象,为招商引资和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产业要素得以在整个区域中流动,产业组织在区域范围内形成竞争和垄断,产业结构在区域范围内调整和升级。

一个地区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转型往往受到国际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产业一体化、产业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产业的发展及其竞争力的提升已成为一个地区能否在竞争中获得优势的关键。

而产业价值链是产业发展的重要纽带,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可充分挖掘的有利因素。

产业集群是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的地方生产系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现代区域产业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产业是由龙头企业起主导,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带动一批配套企业发展。

产业链中的配套企业发展壮大,既能裂变出新的龙头企业,又能促进其他龙头企业发展和聚集,形成产业群体,使产业整体竞争力得以增强,从而壮大产业经济,给地区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

因此,产业链企业应以产业链为纽带,延伸产业加工生产的深度,以企业综合配套,加强产业□・84・财会月刊(理论)2007.9内部、产业之间联动,并做强做大,逐步兴起具有专业特色的企业群体,构筑产业集群支撑框架。

以产业价值链为中心,以重点产品、主导产业的联动促进中小企业群的配套发展,并努力进入国际分工协作体系和供应链,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个区域的产业能否形成竞争优势,不仅依靠一个或几个企业集团,还要视其产业价值链体系如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对于企业来说,能否利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构建自己的产业(企业)价值链,成功成为全球产业价值链的重要一环,直接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前途。

三、产业价值链的链式效应产业价值链除了具有集群效应以外,还具有链式效应。

产业需要完整的价值链,而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包括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实现供给、生产、销售、服务等功能,从而保证该产业价值链中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进而实现互补、互动、双赢。

如果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供给、生产、销售、服务都处于一种良好的、自我动态调整的平衡状态,那么这个产业价值链就会很平稳地运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