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昆虫学-潜叶性害虫
潜叶蛾-昆虫简介
幼虫 初孵幼虫透明,但很快呈现淡绿色 蛹 初为浅黄色,微带绿色,将羽化时变为亮褐色
生活习性
成虫产卵于叶片表面,幼虫孵化后即自卵底部 蛀入叶片,取食叶组织并继续在叶内钻蛀为害。 蛀食后的叶片变为淡黄色,后变为褐色。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约2毫米,翅展约5
毫米,头、胸及前翅银 白色,前翅披针形,基 部有二条黑色纵纹,缘 毛长而密,翅顶有黑白 相连的圆斑,后翅灰白 色,针叶状,缘毛甚长。
防治方法
1.合理修剪,秋、冬结合修枝剪除虫枝,可减少第 二年虫源。
2.在抽梢季节发现少量幼虫为害,可及时摘除虫叶, 即可控制其蔓延为害。
为害特点
秋梢被害率达100%。由于造成大量伤口,常诱发溃 疡病的发生,给害螨、盾蚧、粉蚧和卷叶虫等提供 了良好的过冬场所。
特征描述
雌成虫体长宽 1.5~ 1.8×0.37~ 0.46毫米,翅展 4毫米;雄成虫 体长宽1.6~ 1.8×0.27~ 0.44毫米,翅展 4.2毫米。
防治方法
1. 冬季剪除在晚 2. 在柑桔夏、秋梢抽发时,控制肥水秋梢和冬梢上
卵:扁椭圆形,无色透明,卵壳极薄而软,大小为0.33 0.26毫米。 幼虫:体长6毫米,胸淡绿色,体稍扁。有黑褐色胸足3对。 茧:扁枣核形,白色,茧两侧有长丝粘于叶上。
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约7代,以成虫在桃园附近的梨树、杨树 等树皮缝内及落叶、杂草、石块下过冬。来年4月桃 展叶后,成虫羽化,夜间活动产卵于叶下表皮内、 幼虫孵化后,在叶组织内潜食为害
(3)成虫发生期药剂防治。
烟草潜叶蛾
烟草潜叶蛾鳞翅目麦蛾科 Phthorimaea operculella Zeller分布于我国西部及南方, 以西南地区发生最重。
园艺植物昆虫学19-潜叶类害虫
潜叶害虫 南美斑潜蝇
一、分布与为害 寄主:该虫寄生植物范围相当广泛。已明确的寄主植物已达39科287种,
发现主害作物13科35种。 最嗜食作物包括豆科、葫芦科、茄科、菊科、苋科、石竹科等,如豇
豆、菜豆、蚕豆、丝瓜、黄瓜、南瓜、西葫芦、芹菜、番茄、茄子、 辣椒、雍菜、马铃薯、烤烟、菊花、满天星、也为害小麦、大麦和玉 米等粮食作物和田间杂草繁缕以及其他豆科、十字花科等杂草。
卵产于叶肉中,主要随寄主植物的叶片、茎蔓、甚至鲜切花的调运 而传播
潜叶害虫 美洲斑潜蝇
为害特点:
潜食叶片,致叶正面现斑块条状白色潜道,且潜道末端渐大略呈红褐 色。
成虫利用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正面,孵化后幼虫即在叶片中潜食叶肉, 使叶片产生白色潜道,破坏叶片中叶绿体细胞,影响光合作用。叶内 幼虫多时,致整个叶片发白或腐烂。
潜叶害虫 美洲斑潜蝇
(3)采用灭蝇纸诱杀成虫
在成虫始盛期至盛末期,每667平方米设置15个诱杀点,每个点放置1张诱 蝇纸诱杀成虫,3~4天更换一次。
(4)用药
在受害作物某叶片有幼虫5头时,掌握在幼虫2龄前(虫道很小时),喷洒98%巴丹原 粉1500~2000倍或1.8%爱福丁乳油3000~4000倍液、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5% 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
一、分布与为害
Liriomyza huidobrensis Blanchard
双翅目,潜蝇科。别名斑潜蝇。
在新北区、北半球温带地区。近年已蔓延到欧洲和亚洲。1994年
我国随引进花卉该虫进入云南昆明,从花卉圃场蔓延至农田。现云南、
贵州、四川、青海、山东、河北、北京等省市已有为害蚕豆、豌豆、
小麦、大麦、芹菜、烟草、花卉等的报道。是危险性特大的检疫对象。
潜叶性害虫
潜叶蛾类害虫防治
田园卫生:彻底清扫果园内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 田园卫生:彻底清扫果园内落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蛹。 化学防治:成虫盛发期,喷药。药剂;杀螟松、对硫磷、 化学防治:成虫盛发期,喷药。药剂;杀螟松、对硫磷、 DDV。 。 生物防治:天敌有金纹细蛾跳小蜂,寄生率较高,还有姬 生物防治:天敌有金纹细蛾跳小蜂,寄生率较高, 蜂等,可保护利用。 蜂等,可保护利用。
潜叶蝇类害虫防治
农业防治:田园卫生,清除杂草、枯枝落叶,土地翻耕、 农业防治:田园卫生,清除杂草、枯枝落叶,土地翻耕、大水漫 而降低蛹死亡率)、选用抗性品种、 灌(提高RH而降低蛹死亡率)、选用抗性品种、温室通风口加过 提高 而降低蛹死亡率)、选用抗性品种 滤装置。 滤装置。 药剂防治:地面处理和叶片喷药相结合,以防治成虫和幼虫为主。 药剂防治:地面处理和叶片喷药相结合,以防治成虫和幼虫为主。 在防治上抓“早”、“准”、 “连续用药”的原则。 连续用药”的原则。 在防治上抓“ 药剂:菊酯类、毒死稗、辛硫磷、甲基异硫磷。 药剂:菊酯类、毒死稗、辛硫磷、甲基异硫磷。 诱杀:黄卡、粘蝇纸等。 诱杀:黄卡、粘蝇纸等。 生物防治: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约有24种.其中最重要的有潜蝇 生物防治:斑潜蝇寄生性天敌约有 种 贝氏潜蝇姬小蜂、 茧蜂 ,绿姬小蜂 ,贝氏潜蝇姬小蜂、间潜蝇姬小蜂 、丽潜蝇姬小 和点脉潜蝇姬小蜂。 蜂 和点脉潜蝇姬小蜂。
潜叶性害虫潜叶性害虫潜叶性害虫以幼虫潜叶为害叶片正面出现白色弯曲虫道严重时叶面布,叶片正面出现白色弯曲虫道, 潜叶性害虫以幼虫潜叶为害,叶片正面出现白色弯曲虫道, 严重时,叶面布满虫道,植株中下部受害较重。叶片受害后, 严重时,叶面布满虫道,植株中下部受害较重。叶片受害后, 光合作用下降,植物早衰、落花落果。 光合作用下降,植物早衰、落花落果。丧失商品价值和观赏价 值。主要种类有潜叶蛾类和潜叶蝇类。 主要种类有潜叶蛾类和潜叶蝇类。 潜叶蛾类一般为害果树,潜叶蝇类则一般为害蔬菜。 潜叶蛾类一般为害果树,潜叶蝇类则一般为害蔬菜。 潜叶蝇类害虫喜温,蛹怕湿,土壤过湿, 潜叶蝇类害虫喜温,蛹怕湿,土壤过湿,叶片积水影响其 羽化率。 羽化率。
观赏园艺虫害防治实习报告
解自然中观赏植物的虫害特点,这两天的实习以 及后期的资料整理,我们才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还 有很多很多,对于虫害方面的东西,还需要好好 地提高。不过,这几天,我们收获也很多,每天 都在进步,每天都在学习,我们组的成员们,一 起加油吧!
1.1 刺蛾类 1.2 毒蛾类 1.3 斑蛾 1.4 其它食叶害虫
3.观赏植物钻蛀性害虫
3.1 潜叶类
——潜叶蝇类
采集时间:2012.5.15 采集地点:昙华寺 寄主植物:苦樱桃 分类地位:双翅目潜蝇科
形态特征:体长4~6毫米,灰褐色。雄蝇前 缘下面有毛,卵呈白色,椭圆形,蛹呈椭圆 形,开始为浅黄褐色,后变为红褐色,羽化 前变为暗褐色。
参考文献
1、岑炳沾.景观植物病虫害防治[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1
2、王瑞灿,孙企农.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武三安.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池州市,房永安.毛竹常见虫害及防治措施. 安徽林业,2003.3 5、杨晓岚,蔡凤莲.毛竹林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湖南林业,2008 6、董敦义,洪月明,郑建佳.安吉竹种园病虫害及防治初报.安吉县森防站,2001
危害特点:多食性害虫。主要以幼虫潜在叶片 和叶柄危害,取食叶肉残留上下表皮,使叶片 正面出现弯曲条状白色潜道。潜道蛇形。
↓ 潜 蝇← 被 害 状
4. 标本
展示
第二部分
xx常见虫害及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
1、栽培管理措施: (1)结合抚育清除病虫竹、残竹、弱竹及杂灌,增大林间通风透光,破坏 病虫滋生和越冬场所,使竹笋夜蛾等失去中间寄主,使越冬病虫的基数大 为减少。 (2)加盖客土或垦复。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3)合理施肥,科学疏笋。挖除退笋,促进竹林健康生长,增强抵御病虫 害的能力。 2、生物防治:保护利用黑卵蜂、平腹小蜂、寄生蝇等天敌;禁止滥用广谱 性化学杀虫剂,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防治。 3、物理机械防治:人工诱杀成虫利用成虫趋光性强的特点,在成虫期的夜 晚于林中设置频振式黑光灯或灯光诱杀成虫 4、化学防治:适当使用一些低残留、对环境污染小的农药防治,达到控制 虫害大发生的目的。因毛竹太高,也无特定设备 。最简单、方便有效的防 治方法是使用烟雾机防治 。
潜叶蛾类害虫
• 一、金纹细蛾
• 金纹细蛾(Lithocolletis ringoniella)属
鳞翅目、细蛾科,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 (一)为害征状
其为害苹果属的果树如苹果、海棠、山 定子等。幼虫开始在叶片反面表皮下取食, 然后取食海绵组织。到后期在栅栏组织上 下穿食,并吐丝收紧下表皮,而使下表皮 皱缩,叶片向下弯曲。叶片正面留有网状 失绿斑,叶反面仅留下表皮。
• 幼虫:
• 老熟幼虫体长4.8~6毫米, 体淡绿色,稍 扁。头及臀部尖削,腹部第1—4节宽大。 胸足3对,腹足4对,臀足1对,极细小。
茧: 长约6毫米,白色,在一担架形的丝幕 上做茧,蛹呈淡绿色。
• 一年发生5代,以冬型成虫在果园中潜藏越 冬。成虫来年春季活动的很早,但不产卵。 当桃树开花期(4月中、下旬),成虫开始 产卵。卵产在叶片反面,多喜产在叶缘的 锯齿处的叶肉组织中,卵散产,但一片叶 往往有多粒卵。
足正常,但第四对腹足退化。
低龄幼虫
• 蛹:
• 体长4毫米,黄绿色,复眼红色,头部两 侧有一对角状突起,触角比身体长。
• 发生规律:
• 一年发生5代,以蛹在被害叶片中做茧 越冬。来年3月底至4月上旬羽化成虫。 所有一代卵产在发芽早的树种和品种上, 如苹果砧木、根孽苗和海棠以及早熟品 种上。
• 卵多产在叶片背面脉纹两侧。单雌产卵 量为45—50粒。一代卵期11—13天, 其余4代为7—9天,此时为全年防治的 第一次关键时期。初孵小幼虫多由卵与 叶片接触处蛀入,于5月中下旬,大约 在苹果谢花后20天左右化蛹,第一代蛹 期8—10天,其他为8天左右。5月下旬 羽化成虫。
• 卵产在已经长成的叶片上。
• 一代成虫于5月下旬发生,6月上旬发生二 代幼虫,以后为每月一代。10月中、下旬 产生冬型成虫陆续越冬。
潜叶害虫
一、菊潜叶蝇(一)寄主菊潜叶蝇学名Phytomyza syngenesiae Hardy双翅目,潜叶蝇科,别名夹叶虫、菊植潜叶蝇。
主要为害菊花、大丽花、瓜叶菊、甘野菊及菊科杂草等100多种植物等。
该虫食性杂。
分布我国南方、北方均有发生。
(二)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潜入叶肉钻蛀为害,形成白色线状不规则虫道,潜道纵横交错。
造成叶肉被吃光,引起叶片枯萎。
雌虫用产卵器刺破叶组织产卵,及雌雄成虫吸食叶片汁液,使叶片造成许多白点。
幼虫和成虫通过取食还可传播病害,特别是病毒病。
(三)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2mm,翅展4—5mm,雄虫略小。
体灰色至灰黑色,复眼红褐色至黑褐色。
体上被有稀疏刚毛。
翅一对,无色透明,有紫色闪光,后翅退化。
足黑色,腿节端部黄色。
雌成虫腹部末端有漆黑色的粗壮产卵器,雄成虫腹部末端有一对明显的抱握器。
卵长约0.3mm,椭圆形,乳白色,略透明。
幼虫末龄幼虫体长2.5mm,长圆筒形,蛆状,黄白色或鲜黄色。
蛹长约2mm,纺锤形,黄褐色,羽化前黑褐色。
(四)生活习性1年发生世代数随地区而异。
南方年发生10余代,华北地区年发生4-5代。
北方以蛹越冬,南方无固定的越冬虫态。
在浙江一带3月下旬成虫出现,4-5月发生较多,危害较重,夏季发生少,秋季又有发生,但数量不多。
在北京一带成虫于翌年4月出现。
成虫白天活动,交尾、把卵产在叶背近叶缘组织里,每雌产卵45-90粒。
幼虫孵化后即可取食,幼虫潜食叶肉,老叶先受害,严重时1叶上有数十条潜道造成全叶枯黄。
老熟幼虫在隧道末端化蛹,每年春夏之间受害重,秋季也为害,条件适宜时1个月即可完成一代(五)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药用植物或花卉附近的豆科、十字花科、菊科杂草要及时清除,以减少虫源。
(2)发现受害叶及时摘除。
(3)药用植物或花卉附近的豆科、十字花科、菊科杂草要及时清除,以减少虫源2、物理防治3、生物防治4、化学防治在幼虫潜叶为害初期及时喷洒20%除尽乳油2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1.8%爱比菌素乳油4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
潜叶潜皮类害虫 课件
8. 9月上中旬或中下旬( 5代卵孵化期): 用4.5%高氯乳油 1200 倍防治,兼治苹果小卷叶蛾。
二、银纹潜叶蛾(Lyonetia prunifoliella)
(一) 分布与为害
(四)防治方法
1. 苹果发芽前: 彻底清扫园内落叶杂草,覆草园不便清扫者,压 土翻埋或用 80%敌敌畏乳油 500倍喷洒地面覆草以杀灭成虫。
2. 苹果发芽后: 及时清除根蘖苗或喷洒 40%氧乐果500倍液于根 蘖苗,以杀灭第 1代初孵幼虫。
3. 苹果花前 2~3天:1代卵孵化盛期用 25%灭幼脲3号悬浮剂 1000 倍喷雾防治金纹细蛾,兼治苹果小卷叶蛾。
三、桃潜叶蛾(Lyonetia clerkella)
? 是桃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北方大部分桃产区都有分布。
? 寄主植物主要有桃、李、杏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
? 以幼虫在叶片内潜食叶肉,造成弯曲迂回的蛀道,叶片表皮不破 裂,从外面可看到幼虫所在位置。幼虫排粪于蛀道内。在果树生 长后期,蛀道干枯,有时穿孔。虫口密度大时,叶片枯焦,提前 脱落。
? 第一代成虫5月末至6月上旬羽化,第二代卵期6~8天,第二代幼虫6 月上、中旬发生。
? 第二代成虫7月上旬发生,第三代卵期4~6天,第三代幼虫7月上、中 旬发生。
? 第三代成虫8月上旬发生,第四代卵期5~6天,第四代幼虫8月上中旬 发生。
? 第四代成虫9月上、中旬发生,第五代卵期6~8天,第五代幼虫9月上 旬至9月下旬发生。
? 金纹细蛾又称苹果细蛾,因其是苹果园潜叶蛾类中的优势 种,故俗称苹果潜叶蛾。
? 隶属于鳞翅目、细蛾科、细蛾属。
刺吸类害、潜叶类虫
荔枝瘤瘿螨为害状正面
蔬菜害螨的防治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 田园清洁、加强田间管理、对为害重的田块, 田园清洁、加强田间管理、对为害重的田块,实行早收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 生活周期短——选择能杀卵的杀螨剂,否则须连续喷药。 选择能杀卵的杀螨剂,否则须连续喷药。 生活周期短 选择能杀卵的杀螨剂 为害幼嫩部位、叶背——喷药的重点是植株上部和叶背。 喷药的重点是植株上部和叶背。 为害幼嫩部位、叶背 喷药的重点是植株上部和叶背 轮换用药,避免抗性产生。 轮换用药,避免抗性产生。
刺吸式害虫
刺吸式害虫的种类
一、蝽类害虫 三、粉虱类害虫 五、介壳虫类害虫 七、蓟马类害虫 二、木虱类害虫 四、蚜虫类害虫 六、蝉类害虫 八、螨类
刺吸植物液汁,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 刺吸植物液汁,种类多,分布广,食性杂,繁殖 力强,为害重。直接为害造成植物各种症状, 力强,为害重。直接为害造成植物各种症状,间接 传播病毒、疾病。 传播病毒、疾病。
(1) 人工防治:深冬和早春,越冬成虫不大活 ) 人工防治:深冬和早春, 动,人工突然摇树使越冬成虫落地,然后捕杀。 人工突然摇树使越冬成虫落地,然后捕杀。 采摘卵块、扫落和兜捕若虫都是有效的防治 采摘卵块、 方法。 方法。 (2)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 )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
3) 药剂防治: ) 药剂防治: 月中旬至3月上旬 ①在2月中旬至 月上旬,当越冬成虫恢复活动 月中旬至 月上旬, 时,对越冬虫口密度较大的果树进行挑治; 对越冬虫口密度较大的果树进行挑治; 月中下旬, ②3月中下旬,在越冬成虫大量迁入果园时,对 月中下旬 在越冬成虫大量迁入果园时, 虫口密度较大的果园或品种,使用药剂挑治一次; 虫口密度较大的果园或品种,使用药剂挑治一次;
第八章 卷叶和潜叶害虫
二.பைடு நூலகம்活习性
1.越冬:大多以蛹、少数以幼虫在柑桔的晚秋梢、冬梢 或秋梢上越冬。 2.发生 :一年发生9-10代。 4月中旬羽化 , 7/下-10 /上发生最多,10/下以后虫口下降。卷叶化蛹,一般春梢(3 /中-5/中)受害极轻,夏梢(6月-8月上)和秋梢(8/中-10/ 下)受害重,秋梢被害率达100%。
第八章 潜叶和卷叶害虫
潜 蝇 类
一、美洲斑潜蝇 (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别名:蔬菜斑潜蝇、甘蓝斑潜蝇,属双翅目,潜 蝇科。 分布:1993年在海南首次发现,1995-1996年在 全国各县蔬菜上迅速扩散蔓延。 寄主:植物有60余种,其中葫芦科的黄瓜、丝瓜、 西葫芦、西瓜等;茄科的番茄、辣椒、茄子等;豆 科的四季豆、菜豆、豇豆、扁豆等;十字花科的青 菜、白菜等。以豆科、葫芦科受害最重。
喷洒25%斑潜净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1500倍液、98% 巴丹原粉1500倍液、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98%杀虫单可 溶性粉剂800倍液、1%增效7051生物杀虫素2000倍液、44% 速凯乳油1000-1500倍液。 此外,提倡施用0.12%天力Ⅱ号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绿 菜宝乳油1000倍液。 此外,还可选用5%氟虫清悬浮剂、5%氟虫脲乳油、5%氟啶 脲乳油等 。
3.习性
6-9月间一般15天一世代,成虫寿命5-9天,因此 世代重叠严重。 成虫清晨羽化,夜间活动,趋光性差。
嫩芽嫩叶对潜叶蛾成虫有很强的引诱力,每雌虫 产40-80粒卵,产于0.5-5cm长的嫩叶背面中脉,超过 5cm的嫩茎上不产卵。 卵期短,仅1天,孵化后即钻入表皮下。
三.环境影响
温度 潜叶蛾4月中旬就已发生,但在春梢上 为害轻,主要是因为气温低,虫口少。
莴苣潜叶蝇的防治措施
莴苣潜叶蝇的防治措施
潜叶蝇主要以幼虫为害莴苣叶片,蛀食叶肉后仅留上下表皮,造成叶片呈现不规则白色条斑,使叶片逐渐枯黄,危害严重时被害植株叶黄脱落,甚至死苗。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消灭虫源,降低潜叶蝇基数。
掌握成虫盛发期,及时进行喷药防治或采用粘虫板诱杀成虫,防止成虫产卵,喷施药液时要着重喷洒于叶背面。
在幼虫刚出现时及时喷药防治,使用针对性杀虫剂加新高脂膜一起混合使用,可屏蔽害虫嗅觉,降低其抗药性和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
1。
食叶类害虫
• 防治适期:①在成虫盛发期及时喷药防治成虫。 ②在刚出现为害时喷药防治幼虫,这要连续进行 几次,头两次连续喷,以后每隔7天喷一次。防治 成虫时也可用2.5%乐果粉喷粉,每亩3~4斤。还 可用50%丰丙磷颗粒剂每亩5~8斤于定苗时撒施在 植株附近,再中耕覆盖药粒,效果较好。
美洲斑潜蝇
又叫蔬菜潜蝇、苜蓿潜蝇和美甜斑潜蝇等,属双翅目、 潜蝇科
柑桔潜叶蛾的形态
成虫体长2mm,翅展5.3mm。体及前翅匀银白色。 前翅披针形,基部有两条纵脉,约为翅长之半。翅 中部的2黑纹构成“y”形图案。翅尖缘毛形成一黑色 圆斑。后翅针叶形,银白色,缘毛极长。卵椭圆形, 长0.3~0.6mm,白色透明。
幼虫黄绿色,老熟体扁平,长约4mm。其在叶片的 蛀道曲弯,明析可见。
需要注意的是,每隔一段时间要加水,以防蒸发过量, 同时防止雨水灌满诱器;适当时应换水防腐;诱蛾量 大时要勤换水。这种防治纯属于绿色无公害化方法。
二、潜叶蝇类
潜叶蝇类主要以幼虫造成危害。 幼虫取食根、茎、叶或造成虫瘿,受害叶片叶肉
被食尽,仅留下表皮而形成多种形状的蛀道。影 响寄主的光合作用,甚至导致落叶、落蕾、落花。 幼虫寄主变化较大,一般寄生1种或数种近缘植物, 甚至上百种植物,十字花科、豆科、菊科、瓜类 和桦、榛阔叶树易受害 。
开始,向中部 延伸,呈迂回 线状。
豌豆潜叶蝇
称油菜潜叶蝇、豌豆植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 1) 分布: 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欧洲、北美。国内除
西藏尚无报道外,其它各省均有发生。 2) 为害: 主要为害豌豆、油菜、白菜、萝卜、甘蓝、
蚕豆、芥菜等多种蔬菜和苍耳等多种杂草。 3) 形态特征 4) 生活史及习性: 1年发生的代数随地区而不同 5) 防治方法
蚕豆潜叶蝇的防治方法
蚕豆潜叶蝇的危害等级与影响评估
根据蚕豆潜叶蝇的密度和危害程度, 可以将危害等级分为轻度、中度、重 度三个等级。
VS
轻度危害时,叶片出现少量白斑,对 蚕豆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小;中度危害 时,叶片出现较多白斑,部分叶片枯 萎或脱落,对蚕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一 定影响;重度危害时,大部分叶片枯 萎或脱落,对蚕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严 重影响。
生物防治方法
天敌控制
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蜂、瓢虫等,可有 效控制潜叶蝇的种群数量。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阿维菌素、Bt等,在潜叶蝇 幼虫孵化高峰至钻蛀前喷施,可有效防治潜 叶蝇。
化学防治方法
土壤处理
在播种前,使用5%辛硫磷颗粒剂进行土壤处理,可有效 杀死土壤中的虫卵。
药剂喷雾
在潜叶蝇幼虫孵化高峰至钻蛀前,使用2.5%溴氰菊酯乳 油、40%乐果乳油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物理防治
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黑光灯诱杀 。
对未来防治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监测
综合防治
加强对蚕豆潜叶蝇的监测,及时掌握虫情 ,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采用生物、化学、农业、物理等多种方法 综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技术培训
政策支持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防治 技能。
政府应加大对蚕豆潜叶蝇防治工作的支持 力度,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
蚕豆潜叶蝇的防治方法
2023-11-10
CATAL述 • 蚕豆潜叶蝇的生物学特征 • 蚕豆潜叶蝇的危害与症状识别 • 蚕豆潜叶蝇的防治方法 • 防治效果的评估与监测 • 结论与展望
01
CATALOGUE
蚕豆潜叶蝇的概述
蚕豆潜叶蝇的定义
蚕豆潜叶蝇,又称油菜潜叶蝇,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地 区,包括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
潜叶、潜皮害虫
潜叶蝇类
双翅目中的幼虫潜食植物叶片的一类害虫。植 物叶片受害后,叶片出现灰白色弯曲的线状蛀 道或上下表皮分离的疱状斑块。
为害园艺植物的潜叶蝇类害虫主要有潜蝇科的 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豌豆潜叶蝇和花蝇 科的葱斑潜蝇、菠菜斑潜蝇等。
美洲斑潜蝇
属双翅目,芒角亚目,潜蝇科,又名蔬菜斑潜 蝇、美洲甜瓜斑潜蝇、苜蓿斑潜蝇。
的规律性,随着幼虫的成熟,隧道逐渐加宽。
幼虫分3龄,第三龄幼虫的食量最大,为
害时可见黑色口针来回刮动叶肉。
老熟幼虫在化蛹前常常爬出潜叶隧道或咬
一小孔爬出。多数在叶背面化蛹,叶正面的较
少,也有从叶面落入土表化蛹。老熟幼虫爬出
叶片后一般几小时内完成化蛹。
防治方法
1、 检疫措施: 严格检疫,防止该虫蔓延。
分布:山西、河南、陕西、甘肃、湖北、四川、 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台湾
寄主:马铃薯、茄子、番茄、青椒等茄科蔬菜 及烟草等。曼陀罗、天仙子、洋金花、酸浆、 莨岩、颠茄及其它野生茄科杂草。
危害特点:
以幼虫危害叶片,潜入叶内,沿叶脉蛀食 叶肉,仅留上下表皮,呈半透明状,严重时嫩 茎、叶芽也被害枯死,幼苗可全株死亡。
幼虫孵化后,在叶组织内潜食为害,串成 弯曲隧道,并将粪粒充塞其中,叶受害后枯死 脱落。幼虫老熟后在叶内吐丝结白色薄茧化蛹。
5月上中旬发生第一代成虫,以后每月发生 1代,最后 1代发生在11月上旬,陆续越冬。
防治措施
1.搞好虫情预测预报 农技和植保人员通过田间调查,预测成
虫、幼虫的发生期和发生程度,及时发布虫 情预报,组织及时喷药防治。
区。小盾片鲜黄色。
前翅中室小,M 3+4脉前段长度为基段长度的 3~4倍,腋瓣黄色,缘毛色暗。足的腿节和基 节黄色,胫节和跗节色较暗。腹部大部分为黑 色,背板两侧为黄色。
豌豆潜叶蝇早发宜早防
针对豌豆潜叶蝇的防 治,需要采取综合措 施,包括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化学防治 等。
农业防治措施包括选 用抗虫品种、加强田 间管理等,可以有效 地减少豌豆潜叶蝇的 危害。
生物防治措施可以安 全、有效地控制豌豆 潜叶蝇的种群数量, 保护自然天敌,提高 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措施需要在 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 行,使用高效、低毒 、低残留的农药,同 时注意交替使用不同 种类的农药,以避免 产生抗药性。
豌豆潜叶蝇的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3-4毫米,翅展6-7毫米,淡灰色,复 眼红褐色。
幼虫
体长7-8毫米,淡绿色,头部黑色。
卵
长椭圆形,长约1毫米,淡黄色。
蛹
长约4毫米,黄褐色。
豌豆潜叶蝇的生活习性
生活史
豌豆潜叶蝇每年可发生多代,以成虫越冬。
繁殖与扩散
成虫在豆田内产卵,每头雌虫可产卵数十至上百粒。幼虫孵化后在叶片内取食, 造成潜道。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成虫有趋光性。可通过风力、气流扩散。
对豌豆品质的影响
豌豆品质下降
受到豌豆潜叶蝇危害的豌豆,其品质会明显下 降。
营养成分减少
豌豆潜叶蝇的危害会导致豌豆中的营养成分如 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含量减少。
口感变差
受到豌豆潜叶蝇危害的豌豆,其口感也会变得较差,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对豌豆种植成本的影响
农药成本增加
为了防治豌豆潜叶蝇的危害,需要使用农药,因 此会增加农药成本。
豌豆潜叶蝇的危害会导致豌豆叶片受损,影响 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豌豆的品质。通过防治可 以减少这种影响。
防止害虫扩散
如果不及时防治豌豆潜叶蝇,可能会导致害虫 在整个豌豆种植区域扩散,增加防治难度和成 本。
防治成本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防向保护区传播。严禁带叶。卵抗低温:放入
温室3-4天,让卵孵化,再置于0℃处贮藏几天。
薰蒸:溴甲烷 2、农业防治——清洁田园,深翻土地(将蛹埋至土壤深处),大
水漫灌(提高蛹死亡率),种植抗虫品种,保护地栽培(防止潜
叶害虫的侵入)
3、药剂防治
潜叶性害虫 Leafminers
潜叶性害虫——是指以幼虫潜入叶内取食组织(叶肉)残 留表皮危害的昆虫。鳞翅目潜叶蛾类和双翅目潜叶蝇类。
危害特点:虫体微小,周期短,繁殖力强,隐蔽取食,早 期不易发现,不易防治。
主要类群:
鳞翅目——潜叶蛾类:
叶潜蛾科的柑橘潜叶蛾、
细蛾科的金纹细蛾、
潜叶蛾科的菊花潜叶蛾、旋纹潜叶蛾、桃潜叶蛾等。
体型、平板型等多种。除水盆型、网状倒臵双锥型外,
其他形式在使用时均需在内壁涂上粘虫胶,用于粘捕害
虫,不使其逃逸。 在果园内一般悬挂在树上,在调运现场一般搁臵于 离地1-2米的物体上。每天需查虫一次.并根据诱集剂 的有效期调换诱芯或加添诱集剂。
A
B
C
D
E
F
柑桔潜叶蛾 成虫:体长宽1.5×0.4mm,全体银白色。 触角丝状14节。前翅披针形,缘毛较长, 翅基部有2条黑褐色纵纹,长度为翅长的1 /2,两黑纹基部相接,一条靠翅前缘,一 条位于翅中央,2/3处有"Y" 形黑斑纹, 顶角有一大圆形黑斑,斑前有一小白斑点。 后翅针叶形,缘毛较前翅长。足银白色, 胫节末端有l大距。 卵 扁圆形,无色透明,直径0.25mm。 幼虫: 体黄绿色,初孵幼虫体长0.49~ 0.88mm,胸部节1、2节膨大近方形,尾端 尖细,足退化。老熟幼虫体扁平,纺锤形, 长约4毫米,胸腹部背面背中线两 侧有4个 凹陷孔,排列整齐。腹部末端尖细,具1对 细长的铗状物。 预蛹和蛹: 预蛹长筒形,约3mm,胸腹 部 二、三节较大,第一和六至十节两侧均有 肉质突起,蛹体长宽2.1×0.4mm,均 为纺 锤形,初为淡黄色,后为深黄褐色。腹部 末节后缘两侧有明显的肉刺1个。
4、发生条件:
温度——属喜温性害虫,耐寒能力弱。故很多地方露地不能越冬。 36℃发育上限温度,仅幼虫存活。 湿度——主要影响蛹。土壤过湿,叶面积水,影响羽化。暴风雨可 造成成幼虫死亡。
寄主——最喜食豆科和葫芦科植物。
传播——近距离:成虫的迁移或随气流的扩散。
远距离:人为调运和携带寄主植物或产品:菜苗、花苗、叶菜、切
二、形态识别:双翅目,潜蝇科
成虫体形较小,头部黄色,眼后眶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光亮,中
胸侧板大部分黄色;足黄色;卵白色, 半透明;幼虫蛆状,初孵 时半透明,后为鲜橙黄色;蛹椭圆形,橙黄色,长1.3~2.3mm。
三、发生规律:
1、发生代数: 各地不同(6—24代),各地危害盛期一
般在5—10月份,是夏秋蔬菜的重要害虫。
鳞翅目——蛾类:螟蛾科(豆野螟、桃蛀螟、梨大食心虫等)、
卷叶蛾科(梨小食心虫、苹小食心虫等)、蛀果蛾科(桃小食心
虫)、夜蛾科(棉铃虫、烟青虫等)
鞘翅目——象甲类(梨象甲、杏虎、桃虎、栗实象甲等) 双翅目——蚊蝇类(实蝇科、瘿蚊科)
桃蛀螟
梨 小 食 心 虫
棉铃虫
梨象甲(梨虎、梨实象甲、梨果象甲)
且还可传播植物病毒病。
产卵痕——长椭圆形,饱满、透明。
取食痕——略凹陷,扇形或不规则圆形。叶片伤孔中, 仅有约15%为产卵痕。
露地——迎风的田边地头植株上多产卵。
日光温室——北边的较南边的植株产卵多。
白天活动(早晚行动缓慢) ;飞翔力不强;
成虫平均寿命8.7-12.7天,产卵量70-120粒/雌。
1、人工防治 捕杀成虫——假死性,出土危害1-2周才产卵,消灭在产卵前,减轻 损失 捡拾落果——消灭幼虫
2、农业防治——春、秋耕翻梨园减少虫源。
3、药剂防治(消灭成虫在产卵前)
地面喷药:在越冬成虫出土始期(尤其是雨后),在树冠下喷
施50%辛硫磷乳油2.25-3L/hm2,药后15天再施一次。
树上喷药:树上喷80%敌敌畏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 1.87L/hm2或90%晶体敌百虫1.87kg/hm2,10-15天1次,共喷2 或3次。
800ml/hm2等
4、诱杀:利用黄板和粘蝇纸,诱杀成虫,并兼治温室白粉虱和有
翅蚜。
第八章 花果类害虫
花果类害虫——指取食花器,果实和种子的各类害虫。
特点(咬食花,蛀食果实、种子,造成落花,落果,品质
劣,产量低;隐蔽危害,不易发现,防治较难,应着重防 成虫及未入果的幼虫)
主要类群——
①防治时期:成虫、幼虫。
②具体药剂:成虫(胃毒)、幼虫、蛹(触杀)。 ③防治技术——早、准,连续用药。 早:做好寄主苗期和初见小蛀道时的早期防治工作。 准:喷药防治时,以早晨露水干后8),顺着植株从上往下喷,以
防成虫逃跑。 连续用药:在危害高峰期,应每隔5天左右,连续喷药2或3次。 可用药剂:1.8%阿维菌素乳油300-400ml/hm2,48%毒死蜱乳油 600ml/hm2,氯氰菊酯乳油450ml/hm2,10%灭蝇胺悬浮液600-
对橙黄色趋性强。
幼虫——共3龄。幼虫孵化后潜食叶肉,每蛀道中1头幼虫,
随龄期增加,蛀道逐渐加长增粗(仅叶正面可见) 。老熟 幼虫在蛀道端部咬破叶片表皮爬出蛀道,在叶面或落到土 地中化蛹。
幼虫期3-17天,蛹期7-42天。
危害及症状
成虫产卵和危害留下的灰白色小点,幼虫潜叶危害后叶片正面出现灰白色线 状弯曲的蛀道,受害严重的叶片布满虫道,虫粪多呈虚线状排列,以植株中、 下部叶片发生重。蛀道端部无蛹(幼虫脱叶化蛹),可与豌豆潜叶蝇相区别。 影响光合作用,导致早衰。落花、落果,影响产量,甚至绝收,丧失商品或 观赏价值。可传播病毒病。
美洲斑潜蝇
检疫性害虫(蔬菜斑潜蝇,苜蓿斑潜蝇,美甜瓜斑潜蝇) 一、分布和危害: 1、分布——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严重发生。已有近40个 国家将其列为最危险的检疫性害虫。1993年传入我国,目 前已分布25个省、市、自治区。
2、寄主——19科60余种。(以豆类、瓜类、茄果类
蔬菜,蓖麻、菊科花卉,受害最重)。
一、分布与危害
1、分布——国内分布普遍,危害严重。 2、寄主——主害梨,也可害苹果、山楂、杏、桃等。
二 、 形 态 识 别
三、发生规律
1、发生代数:绝大部分1年1代,少数个体2年1代。
2、越冬: 虫态——1年1代:成虫越冬。 2年1代:第1年幼虫,第2年成虫越冬。 地点——树冠下深约6cm的土室内。
蚊蝇类花果害虫
柑橘大实蝇
柑橘花蕾蛆
实 蝇 类
柑橘大实蝇、小实蝇和蜜柑大实蝇,其中两种大实蝇仅为害 柑橘,而小实蝇取食250余种植物。柑橘大实蝇为国内检疫 对象,柑橘小实蝇和蜜柑大实蝇为国内和国际检疫对象。
诱捕器的种类很多,多用纸板、塑料薄片或纱网制
成,根据其形状和结构,常见的有屋脊型、翼型、双锥
3、成虫、幼虫习性
成虫——
① 出土习性:梨树开始开花时开始出土,梨果拇指大时出土
最多,雨后温度大出土多。时间长(3-5月或4-6月)。全天
都可出土,尤以下午6时出土最多。
② 危害习性:出土后,先飞到梨树树冠下部枝条上食害幼果,早 期出现的成虫食害嫩枝和花丛。为害1-2周后开始交配产卵,这时
成虫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整个树冠。
柑桔潜叶蛾危害症状
幼虫为害柑桔的新梢嫩叶,潜入表皮下取食叶肉,掀起表皮,形 成银白色弯曲的隧道。内留有虫粪,在中央形成一条黑线,由于
虫道蜿蜒曲折,导致新叶卷缩、硬化,叶片脱落。
双翅目——潜叶蝇类: 潜叶蝇科的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葱斑潜蝇、豌豆潜叶 蝇、花蝇科的菠菜潜叶蝇等。
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是从国外传入我国的检疫性害虫,在 国内迅速蔓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豌豆潜叶蝇在国内则 为常发性害虫,发生面广,危害较严重。
落迟早与咬伤程度和产卵后风雨大小有关。
④假死习性:早晚气温低,受惊扰后即假死落地。中午高温,遇
惊扰后虽假死落下,但多数于半空中即飞去。
⑤梨品种之间受害程度不同,香水梨最重,鸭梨、白梨稍轻。
幼虫——
孵化后,向果内蛀入至果心,并可取食种子,达果心后掉头
向外蛀食,在果皮处咬一近圆形浸润状褐色脱果孔。使被害果皱
危害嫩芽、啃食果皮果肉,造成果面粗糙,
俗称“麻脸梨”。
③ 产卵习性:产卵前咬伤果柄基部,然后转到果实上咬一小孔, 产1-2卵于其中,再以分泌的黏液封口,产卵处呈黑褐色斑点,至 果实长大时被害处凹陷。常造成落果。
产卵期长,约2个月(6月上-8月下)。每 天可产1-6粒,可产20-150粒/雌,1头成虫至 少可损害几十至百多个果实。 着卵果由于果柄被成虫咬伤极易脱落,脱
缩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
幼虫在果内蛀食14-52天后,从果内脱出入土,在地表下110cm处做土室化蛹。 7月上旬——8月中、下旬全部结束,入土后经30余天化蛹, 8月中旬——10月上旬为化蛹期,蛹期1-2个月,9月下旬陆续羽 化为成虫,当年不出土即在蛹室内越冬,尚有部分幼虫当年不化 蛹即行越冬。
四、防治方法
2、越冬:海南无越冬现象。其它地方田间自然条件下不能 越冬,在保护地可以越冬和危害。 世代重叠严重。
3、成、幼虫习性:
成虫——
① 产卵——交配后当天产卵,卵多散产在已伸展开的第3、4片
叶片表皮下(随着寄主植物的生长,逐渐向上转移,一般不 越叶位产卵,不喜欢顶端嫩叶)。1个产卵痕产1粒卵。
雌成虫用产卵器刺破寄主叶片上表皮,吸食汁液;雄成虫取 食雌虫刺伤点中的汁液,留下密密麻麻的灰白色小点,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