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名词解释)
人类行为名词解释
人类行为名词解释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人类需要,是指人为维持生存、发展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对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的依赖及其获得这些条件的主观愿望。
行为:个体为满足自身需要对环境所作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种反应。
广义的人类行为:人的一切活动,既包括外在的可观察、测度的活动,又包括内在的、不易被观察、测度的心理活动。
狭义的人类行为:外在的可观测的行为活动。
综合观点: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为适应环境所展开和表现出来的活动,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环境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是影响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所有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如城市环境、农业环境、制度环境等。
它是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组织、社区、文化等。
家庭:在婚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基本单位。
社区: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人群。
朋辈群体:又称同辈群体、同龄群体、同伴群体,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由地位、兴趣、爱好、职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初级群体。
组织: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特意创立的社会单位(或人类集团)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
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人在环境中:是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概念,说明人类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
潜意识: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心理内容,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欲望。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快乐原则。
行为科学名词解释
行为科学名词解释行为科学是一门跨学科的科学领域,研究人类和动物行为的各个方面。
该领域结合了心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了解和解释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模式、动机和决策-making过程。
以下是一些行为科学的重要名词及其解释:1. 行为:动物或人类对内部或外部刺激作出的反应,包括动作、情绪、思考等。
2. 动机:推动个体进行某种行为的内在或外在因素,如需求、欲望、目标等。
3. 学习:通过经验获取新知识、技能或行为模式的过程。
学习过程包括条件性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等。
4. 认知:个体对信息的感知、处理和理解能力。
认知过程涉及思考、记忆、注意力、语言以及问题解决等。
5. 类条件反射:通过条件刺激形成的自发反应,如狗对铃声的唾液分泌反应。
6. 操作性条件反射:个体通过试验和错误学习形成的行为反应,以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
例如,老鼠学会按下一个杠杆以获得食物。
7. 观察学习: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该过程涉及到模型的存在、模仿行为以及奖赏和惩罚。
8. 神经递质:在神经系统中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血清素和乙酰胆碱等。
9. 社会认知:个体对自身和他人的认知和理解。
这涉及到人们对自我、他人、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的看法和反应。
10. 决策-making:个体在面对选择时进行思考、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决策-making 受到感知、情绪、认知能力以及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1. 遗传: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特征和行为模式。
遗传研究揭示了遗传因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12. 环境:个体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生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13. 离婚:个体根据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赞扬或惩罚的行为。
奖赏和惩罚是行为塑造和调节的重要因素。
14. 人类行为学:研究人类行为的亚学科,包括社会心理学、个体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
总之,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行为的跨学科领域,通过整合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揭示个体和群体的行为模式和决策-making 过程。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名词解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社会唯实论:从宏观方面分析社会,强调社会对个人及其行为的决定作用,把社会看作是高于个人之上、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
(代表人物:迪尔凯姆)社会唯名论:强调个人及行为者的主观意义,即个人行为的意义大于社会(环境)。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动机和主观意义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决定意义。
(代表人物:韦伯)前意识:包含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能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
无意识: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含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的欲望。
本我:位于人格的核心,是个体完全意识不到的部分,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追求快乐和满足,它不符合逻辑,缺乏道德观。
自我: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部分,运行着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功能。
遵行“现实原则”,审视本我并在超我允许的范围内满足本我的需要。
超我: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遵循“道德原则”。
生本能:通常被称为性爱或性,目的是通过消除性兴奋状态给机体带来愉快。
死本能:有时也被称为破坏或攻击的本能。
它的目的是使有机体回归到一种无机的、即死亡的状态。
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无意识的最重要部分不是源于个体的个人经历,而是源于人类遥远的过去,这便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对所有不同文化环境的人来说大致是一致的。
最近发展区:独立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帮助下或在与能力更高同伴的合作下实现问题解决所表现出的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积极关注:当自我意识出现后,婴儿就开始产生被人爱、被人喜欢和被人认可的需要。
印象管理:当个体与他人接触时,个体会试图通过操作情境、仪表和举止等,控制或引导他人对他的印象。
这种个体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修改版)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主要是研究人的行为激励问题,探索人的心理活动,通过激励人心和行为的各种途径与技巧,达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
2、管理就是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的运动进行决策、计划、指挥、监督、组织、核算和调节。
管理的实质是经济意义上的管理。
是用以指导人们如何有效地管理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过程所有一切活动的。
3、人的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动作。
4、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理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5、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一定思想、意识、信仰、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
性格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独特性、整体性和持续性。
6、能力是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是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7、欲望是指人的需要尚未得到满足的一种反映形式。
或者说,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尚未达到要求的一种表现形式。
形成欲望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缺乏;二是期待。
8、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
9、动机是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过程。
10、挫折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在环境中遇到障碍或干扰,其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的情绪状态。
11、期望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在一定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这种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形成又是有条件的,它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12、个性差异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稳定的特征上的差异。
它不仅表现在经验和能力上,而且还表现在某种情绪因素上,对组织有利也有弊。
所以,对个性存在差异性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13、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组织行为学,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汇总
绪论一、单选题1.()认为组织行为学主要研究组织环境中的人类行为、组织和人类行为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本身。
A.里基.W格里芬B.陈国权C.泰勒D.梅奥2.()认为组织行为学是行为科学在管理领域的应用,是综合运用各种与人的行为有关的识,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A.陈国权B.关培兰C.罗伯特.维卡D.富兰克林.斯克伯兹3.()即个体在组织中因角色地立或不同的情境而表现出的心理现象。
A.个体心理B.个体行为C.群体心理D.群体行为4.()研究处于社会中的人的行为。
A.社会学B.政治学C/心理学D.人类学5.()的出版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大教学论》D.《管理心理学》6.()首先正式把心理学运用到工业管理中。
A.《科学管理原理》B.《心理学与工业效率》C.《心理学年鉴》D.《管理心理学》7.()首先采用了“组织心理学”这个名词。
A.里基.W格里芬B.莱维持C.泰勒D.梅奥8.()是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察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A.观察法B.调查法C.个案分析法D.实验法二、多项选择题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个体心理与行为B.群体心理与行为C.组织行为D.领导行为E.生物行为2.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格里芬B.莱维特C.泰勒D.梅奥E.韦伯第一章个性与个体行为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人”的观点认为,工作的主要动机是()A.证明自身实力B.获得经济报酬B.实现社会价值D.打发空闲时间2.“经济人”假设是以()为基础的。
A.马克思主义哲学B.浪费主义哲学C.享乐主义哲学D.虚无主义哲学3. “社会人”学说认为管理工作要以()为中心。
A.人B.物C.执行力D.行为4.“社会人”假设主张的管理方式是()A.服从管理B.相互参与C.参与管理D.共同管理5.每个人的需要和能力各不相同,工作动机是复杂多变的,难以进行统一、明确的概述属于()的观点。
行为的名词解释
行为的名词解释
行为是指一个人或动物在某一特定环境下所采取的动作或反应。
行为可以是自觉的,也可以是本能的。
在心理学中,行为研究成为了一门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人类和动物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
人类的行为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包括认知行为、情感行为、社交行为、运动行为等等。
不同的行为类型对应着不同的神经元网络,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例如,认知行为主要涉及大脑皮层,包括思考、决策和记忆等方面;情感行为主要牵涉到大脑的边缘系统,包括情感的表达、情感的体验和情感的调节等方面;社交行为牵涉到人们对社交信息的处理和交互,包括沟通、合作和竞争等方面;运动行为则涉及到肌肉和骨骼系统的运动控制和协调等方面。
动物的行为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
动物行为可以分为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两种。
本能行为是基因编码的,通常是与生俱来的,比如母鸟孵蛋、鱼游泳、蝴蝶飞行等;习得行为则是经过经验和学习后获得的,通常需要一个特定的环境刺激来激发,比如大猩猩使用工具、鹦鹉学说话等。
总之,行为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它反映了人类和动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动作和反应,是理解心理过程和交互的重要窗口。
人类行为学
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人类行为:是人类为了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2、社会环境:是指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3、胎儿酒精综合症:由于酒精是一种致癌因素,它会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从而形成的小头、小眼裂、面部发育不全、生长迟缓和智力地下等。
4、工具式攻击行为:它是学龄前儿童为实现某种愿望的一种工具,无伤害他人的意图,但有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破坏性。
主要表现为大人、争抢玩具以及物品砸人等。
一般出现在学龄前初期,由于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开始出现语言式攻击行为。
5、依恋:指婴幼儿与特定对象之间的感情连接,它发生在婴幼儿和经常与之接触并有密切关系的照顾者之间。
6、更年期综合症:(P-308)7、家庭生命周期:从未婚青年到结婚、生子再到孩子成人后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自己达到晚年为一个家庭生命周期。
8、抑郁症:即为一种情感障碍如消沉、沮丧等精神疾病。
9、挫折教育:指受教育者在受教育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以达到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10、代沟:指两代人之间存在的某些心理距离或隔阂。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代沟现象明显的出现在青少年期。
二、简答题(一)、人类行为的特点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具有以下的特点:1、适应性:人类的行为能够而且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并做出反应,既人类行为是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产生能过的。
2、多样性:人类行为是复杂的过程,它的变化出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包括了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和间接观察的心理行为。
3、变化性:人类行为的变化是持续不断的,除了依靠自身生理技能外,还必须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4、可控制性:人类的有意识性使他们有目的的控制和调节自身的行为。
5、整合性:人类行为变化的复杂性,单一学科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使得多学科相互渗透和整合。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名词解释1、人类行为的定义: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2、社会环境的定义:是指由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3、本我(id):类似于无意识,与生俱来,是生物成分。
遵守“快乐原则”。
年龄越小,本我作用越大。
4、自我(ego):是心理成分,派生于本我,负责与现实世界协调,控制本我的盲目冲动,遵守“现实原则”。
5、超我(superego):象征着理想,是一种内化,由自我理想和良心二方面组成,遵守“道德原则”。
6、依恋:指婴幼儿与照顾者之间亲密的、持久的情绪关系。
多数情况下发生在母婴之间,所以又称母婴依恋。
7、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是指激发并维持学习活动达到学习目标的动因和力量8、同辈群体(peer groups)是一群年龄相仿、关系密切,并且在已建立的社会关系基础上进行互动的孩子所组成的群体。
9、情绪情感的两极性是指情绪的内容、强度、稳定性、概括性和深刻性等方面具有两极性。
10、心理性断乳:青少年从父母的保护、监督和依赖关系中摆脱出来,并追求在家庭中占有平等和独立自主地位的过程。
11、.专业荒废一种专业在某人的实践领域之内就目前而言是可用的,但是在从事此后的业务时,知识、理论和技术就力不从心。
12、功能性文盲:指的是受过一定传统教育,会基本的读、写、算,却不能识别现代信息符号及图表,无法利用现代化生活设施的人。
导论1、人类行为的定义: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2、社会环境的定义:是指由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3、人类行为的特点:•适应性: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可控性:人类能控制和调节自身行为•多样性:人类行为是个复杂系统•变化性: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整合性:只有整合各方观点,才能理解4、社会环境的构成:(1).家庭①教导:父母向儿童传授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②奖惩:父母通过奖惩模式塑造儿童的行为③榜样:儿童仿效父母,学习其行为方式④支持:通过情感与社会支持帮助儿童成长(2).朋辈群体•从偶然选择到主动选择(3).学校、单位与组织①个体成长约有1/4的时间在学校度过②离开校园后,单位或组织对个体产生较大影响(4).社区:通过价值与目标实现某种社会控制(5).社会:个体在有规范和秩序的系统中展开互动(6).文化:如德国人严谨、法国人浪漫、日本人拘泥于礼节、美国人活跃外向(7).大众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1.行为变化贯穿于人的一生2.社会环境可以改变人类行为3.人类行为也会改变社会环境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第二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一、弗洛姆的精神分析理论(一)无意识(潜意识)是人类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力比多(libido)和塞纳托斯(thanatos),二者相互对立。
人类行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一、人类行为:狭义:仅指主体可观察到的外部活动。
是主体外显的活动。
广义:个体面对环境刺激所做的所有反应,举凡一切外在的活动(如语言、表情、作为)以及只能通过表象去推断的内在的心理历程(包括思想、意念、态度)均是。
王思斌:人类行为是由生理价值,态度,感受,行动等内外要素合成的整体,以适应环境和满足需要。
主体:既可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由多个人组成的群体或组织。
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影响人的心理和活动及其社会过程的社会系统;家庭,学校,团体,组织,社区,文化等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人的生存发展有关的所有的外部社会因素的总和(王思斌)三、生态系统论: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是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它注重把人放在环境系统中加以考察,注意描述人的生态系统如何同人相互作用并影响人的行为,揭示了家庭和社会系统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系统论与生态学观点的结合,强调人们对环境的持续适应和互动过程,是综合的,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社会工作理论之一。
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务。
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
层次:微观系统,个人中观系统:小规模的群体,如家庭,同辈群体,职业群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比小规模的群体更大一些的社会系统,文化,社区,组织制度等。
四、生命历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视角)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学者Glen Elder提倡兴起的生命历程视角,考察个体生物心理发展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发展变迁对个体行为的深刻影响。
社会工作者由此得到方法论上的启发,从三维的空间领域按时间序列去观察个人和环境的双向动态影响过程,从而成为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另一个基本视角。
五、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应,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六、文化:1、定义:文化是人类群体或社会的共享成果,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复习资料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复习题型:填空(15个×1分);名词解释(5个×3分);简答(5个×8分);案例分析(1个×15分);论述(1个×15分)一、填空1、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其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2、人类行为划分的几种类型:生理行为——社会行为;外显行为——内隐行为;个人行为——集体行为;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正常行为——非正常行为3、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有常规事件影响因素与非常规事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
常规事件又包括年龄常规事件和生活常规事件。
4、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心理结构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性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两性期。
5、埃里克森认为,社会文化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
6、行为主义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7、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的建立与操作和强化两个因素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8、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理论的创始人,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
9、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皮亚杰认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生物成熟;物理经验;社会环境;平衡。
10、提出患者中心疗法的是罗杰斯。
符号互动理论的创始人是:米德11、胎儿发展的阶段:胚芽期;胚胎期;胎儿期12、遗传的基本单位是基因,组成是DNA;人类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是常染色体,第23对是性染色体。
13、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原则:头尾原则、近远原则、简单复杂原则。
14、依恋的类型:安全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15、依恋的三大功能★:寻求亲近;避风港;安全基地;安全基地是依恋最高级的功能,安全基地的形成,标志着依恋关系的成熟。
16、根据婴儿对母亲和陌生人的反应,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安全型、矛盾型、回避型。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重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人(P3)是一个系统的存在。
这里的系统能够划分为两个子系统:第一个子系统要紧指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这个子系统包含生理、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要素;第二个子系统要紧指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的人,这个子系统包含家庭、单位、社区、民族、制度等要素。
这两个系统之间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相互影响的,这种影响也就是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
2、成长(P9)贯穿一生的过程中个体所发生的系统的变化。
“贯穿一生”指的是人的终生,“系统的变化”强调的是,人的成长中的变化是有序的、范式的、持久的的变化,还指的是,人的成长包含生物的、认知的、情绪的、行为的与社会的成长与进展,这些方面的变化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人这个复杂的系统。
3、图式(P26)一个人用来应付环境中的情景时所应用的心理结构与思维模式。
4、同化(P26)面对环境的刺激,吸纳新的信息,讲他们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与结构之中,以加强与丰富认识主体。
5、习惯(P26)通过调整思想,汲取新的信息,机体解决与满足它当下情形的要求。
6、家庭(P87)以婚姻与血缘关系,或者者以法律领养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单位,同时,成员应当有共同的生活。
7、出生缺陷(P150)胎儿一出生就伴随有心理或者生理上的残疾。
8、身体意象(P264)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即生理表象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主观看法等。
10、早熟与晚熟(P266)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的时间先后上出现差异,发育时间的早与晚的现象。
女孩要比男孩提早进入青春期,这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早熟与晚熟。
在男孩与女孩中,也存在个人意义上的差异。
12、婚姻(P305)要紧是男女两性之间一种持久的结合,它不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社会化现象,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承诺,是一种历史的结果。
13、成功老化(P373)老人们快乐、满足、幸福地度过老化这个时期,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等方面都感到相对习惯。
14、不成功老化(P373)老年人们在老化的过程中感到不幸福、不快乐、不满足,老化的过程中宠满了不习惯,充满了痛苦与悲凉,在生理、心理与社会方面更多感受到的是矛盾、冲突与不习惯感。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一)
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 社交性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社交性。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社交联系是人类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总是寻求与他人建立联系,与他人互动并建立关系。
社交性使人们能够合作,分享资源,交换信息和情感,从而形成社会结构。
- 自我保存意识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二是自我保存意识。
人们追求自身的利益和生存,寻求食物、水和避免危险。
这种自我保存意识驱使人们做出自我保护的行为,如寻找庇护所、躲避天灾等。
- 文化传承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三是文化传承。
人类通过语言、习俗、宗教等方式传承文化,这种传承使得人类能够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在社会中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
文化传承也促进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情感表达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之四是情感表达。
人类有能力表达各种情感,如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
情感表达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它使人们能够建立亲密关系、得到支持和情感满足,同时也促进了人类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
- 知识积累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五是知识积累。
人类能够通过学习、思考和实践积累知识,形成认知和智慧。
知识积累使人们能够解决问题、改善生活,同时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道德规范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之六是道德规范。
人类有能力区分善恶、正误,形成道德观念和规范。
道德规范指导人们的行为,促进了社会秩序和和谐发展,同时也是人类道德自我反省和进步的基础。
综上所述,人类行为的基本特征包括社交性、自我保存意识、文化传承、情感表达、知识积累和道德规范。
这些特征使得人类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发展和进步,构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新教伦理名词解释社工
新教伦理名词解释社工新教伦理名词解释:德国M .韦伯社会伦理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用以解释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和理性主义文化仅仅在西方特别是在西欧发生的原因。
包含多方面的内容。
天职观念。
把完成世俗事务的义务尊为一个人道德行为能力所能达到的最高形式。
认为上帝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每个人完成自己在世俗生活中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这就是人的“天职”。
尘世活动或劳动是一种神圣的使命和职责,在世俗事务中取得成功是增加上帝荣耀的手段。
天职观念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伦理上或精神上的动力支持。
(2)预定论。
认为尘世中的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服务于上帝的荣耀和最高权威。
为了得到永恒的救赎,人们要么把自己视为上帝的选民,要么把紧张的世俗活动视为获得人生自信的最合适的手段,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也是他被上帝预定为选民的外在标志。
(3)入世的禁欲主义。
倡导勤劳节俭,反对奢侈怠惰,强调严格的生活和工作纪律,把限制个人消费或享乐同合理谋利的行为结合起来,使教徒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道德使命感,兢兢业业地从事世俗的经济活动,履行自己的天职,力图做到在世俗职业中取得成就,这种成功被视为宗教生活的完美典型。
新教伦理被M .韦伯认为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文明产生的价值支撑和精神力量。
社会工作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自身所应具有的伦理价值以及在处理与案主、同事、服务机构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伦理准则。
扩展资料1.社会工作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标准,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运用专业的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3.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中处于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缺乏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依靠自身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群体。
行为名词解释
行为名词解释行为学,又称人类行为学、人类动机学、人类潜能开发学等。
它着重于从宏观方面探讨人的一切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人的行为受其内外条件的制约,而外界条件又与所处的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这门学科最早出现在西方,是社会学的分支。
人类行为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大类。
个体行为就是每个具体的个体都具有的不同程度的行为,比如个体活动、个体心理等等。
狭义指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或改变环境以满足某些欲望和需要的全部心理过程。
在群体行为中,个体行为受群体规范的制约,它们构成了影响群体结构及成员行为的因素。
广义则泛指对人的任何行为,尤其是社会行为的研究。
有广义、狭义之分。
一般说来,在我国,狭义的行为主要是指个体行为。
狭义是指社会行为。
从大量的社会调查资料表明,人类的许多社会行为,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军事、法律、道德等社会行为,可以用外显行为或者内隐行为来加以描述。
前者可以通过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称为外显行为;后者则很难用可量化的指标去衡量,称为内隐行为。
例如,一位学生只要求他把考试得60分作为自己学习目标,虽然这种行为被外显行为所掩盖,但它却不折不扣地反映出学生对学习目标这一客体(学习结果)的认知和选择。
内隐行为有时不仅是外显行为的补充,而且还在外显行为的制约下起决定性的作用。
由此可见,人类社会行为包含了一个由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构成的连续统一体,它们共同形成了人的行为。
在科研和教学实践中,有必要研究人的行为。
即便是微观的、日常生活中的人的行为,也涉及到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情绪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课题。
它们共同构成了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众多子学科。
人类行为学(包括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两个方面)的任务就是揭示人的行为的心理学原因和心理学意义,进而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引导、控制和矫正。
社会工作者考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测试题(强化练习)
社会工作者考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测试题(强化练习)1、单选在某次期中考试中,小明估计自己的语文考试成绩为70分,但其实际成绩为80分。
于是,他将期末考试中语文的理想成绩定为85分。
根据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这反映了(江南博哥)小明的()。
A.成长需要B.关系需要C.求知需要D.认知需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ERG理论中成长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
2、单选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是()。
A. 出现害羞情绪B.出现愤怒情绪C.母婴依恋的形成D.表现出兴趣情绪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1周岁左右时孩子可能出现害羞、骄傲和负罪感等情绪,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3、多选小明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对小明管教较少。
小明高中住宿后认识了一伙爱玩网络游戏的朋友,整日沉迷于网络,经常逃学,成绩一落千丈,最终不得不退学回家。
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小明的成长过程中,()因素导致了现存问题。
A.家庭管理B.学校教育C.朋辈群体D.社区邻里E.社会状态正确答案:A, B, C参考解析:家庭对个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家庭教养模式。
小明的家庭所形成的家庭教养模式为放任型,在放任型家庭教养模式下,孩子由于得不到必要指导和正常约束,会形成缺乏自信、自制力差、不负责任、情绪波动异常、待人处事具有攻击性、易受诱惑、做事权宜敷衍、缺乏理想等心理倾向。
此外,小明的朋辈群体及其学校教育都对其生活和性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4、问答题人类需要层次正确答案: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和阿尔德弗尔(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5、多选下列属于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有()。
A.种族B.单位C.群体D.家庭E.文化正确答案:B, C, D, E参考解析: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类生物遗传、心理状态及社会过程相互作用的社会系统。
人类行为(名词解释)
人类需要,是指人为维持生存、发展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对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的依赖及其获得这些条件的主观愿望。
行为:个体为满足自身需要对环境所作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种反应。
广义的人类行为:人的一切活动,既包括外在的可观察、测度的活动,又包括内在的、不易被观察、测度的心理活动。
狭义的人类行为:外在的可观测的行为活动。
综合观点: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为适应环境所展开和表现出来的活动,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环境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是影响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所有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如城市环境、农业环境、制度环境等。
它是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组织、社区、文化等。
家庭:在婚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基本单位。
社区: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人群。
朋辈群体:又称同辈群体、同龄群体、同伴群体,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由地位、兴趣、爱好、职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初级群体。
组织: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特意创立的社会单位(或人类集团)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
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人在环境中:是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概念,说明人类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
潜意识: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心理内容,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欲望。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快乐原则。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
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
遵循“现实原则”。
行为医学.doc
复习题一一、名词解释:1、行为:是人对环境影响的复杂反应,是心理活动的物化或外在表现。
2、行为医学:是行为医学与医学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行为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相互作用及规律的科学二、填空题:1、人类行为的一般特征是:能动性、社会性。
2、从行为的发生可把行为分为:先天性定型行为、后天性习得行为。
3、从行为的起源可把行为分为:生物性行为、社会性行为。
4、从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一致性可把行为分为:适应性行为、适应不良行为。
5、行为医学的发源地是:美国。
6、1990,在天津召开了行为医学成立大会和首届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
7、现代医学体系的三大支柱是:生物医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
三、简答题:1、简述Pavlov经典条件反射形成理论。
是后天形成的行为,巴甫洛夫以应答式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反复结合无关刺激而使动物建立条件反射。
在他的实验中,在给动物喂食之前给一次铃声,经过多次结合,铃声一响,动物就会分泌唾液。
铃声就是一种无关刺激,因多次与食物结合,成为动物提供食物的信号,铃声就成为了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
2、简述Watson学习理论。
学习是一种社会行为,认知是一种社会认知,人类认知功能和符号语言功能在观察学习过程中,可以替代食物强化和机体的直接感觉,学习是借助于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后果得来的。
简言之,人类的行为都是可习得的。
3、简述Skinmer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通过奖赏和惩罚促进刺激对操作行为形成,操作条件反射的框架是刺激—反应—强化,对强化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强化是控制反应的最有效因素。
4、简述行为医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人类行为的进化过程 2、研究人类行为的心理机制和发展规律 3、研究行为对保障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 4、研究社会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健康问题5、研究涉及医疗卫生工作中的各种行为5、简述行为障碍的分类。
可分为本能行为障碍(摄食行为障碍、性行为障碍、睡眠障碍)、社会行为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和社会行为不良的行为障碍)和精神或躯体疾病相关的行为障碍。
人学的名词解释
人学的名词解释人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人类的各种认知、行为、文化和社会系统。
它探索了人类的本质、能力和行为模式,并试图理解个体和群体在个人和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和互动。
以下是我对人学的名词解释。
1. 人类认知人类认知是指人类思维和知觉的过程。
人类通过感官接收信息,并通过思考、记忆、解释和推理来理解这些信息。
人们的认知模式和能力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但整体上,人类认知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通过研究人类认知,我们可以了解人类的思维方式、情绪反应和决策过程,以及这些因素对个体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2. 人类行为人类行为是指人们在各种情境下的行动和反应。
这包括个人行为、社会行为和文化行为等方面。
个人行为是指人们在个体层面上的行为,受到个人的特质、态度和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
社会行为涉及群体互动和社会规范,人们在社交和合作中表现出的行为方式。
文化行为则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
3. 人类发展人类发展是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个体的变化和成长过程。
这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展。
生理发展涉及身体的生长和变化,如婴儿从爬行到行走的变化过程。
心理发展涉及认知、情绪和个性等方面的变化,如孩童年龄段的语言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成熟。
社会发展则涉及到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适应和互动,从家庭到社区再到社会整体。
4. 人类环境互动人类环境互动是指人们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对环境造成了许多影响,如资源消耗、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另一方面,环境也对人类的行为和发展产生影响,如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类环境互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5. 人类文化人类文化是指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和创造性表达。
人类文化是社会共同体的核心,它以语言、艺术、宗教、风俗和习惯等形式存在。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和共通性,人们通过文化传承和交流来表达和塑造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行为科学名词解释管理学
行为科学名词解释管理学
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的学科,包括人类行为、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管理学中,行为科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对员工行为和表现的研究,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应对员工行为问题。
行为科学名词解释如下:
1. 行为主义(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人类行为的主观性和外部性,认为人类行为是由环境和外界刺激所决定的。
行为主义心理学主要包括经典行为主义和现代行为主义。
2. 环境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类行为与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人类对环境的感知、认知和反应。
3.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和语言等认知过程,探讨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
4. 强化理论(强化理论):认为行为是受奖励和惩罚所驱动的,强化理论在管理学中被广泛应用,包括奖励、惩罚、激励和胡萝卜政策等。
5. 零极限理论(零极限理论):认为员工的行为是受内心信念、价值观和道德准则等内在因素所决定的,而非外部因素。
6.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相互依存的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行为和绩效。
管理学中应用行为科学名词解释,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员工行为和表现,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
例如,管理者可以通过环境心理学来了解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满意度,通过认知心理学来了解员工的思维和决策过程,通过强化理论和零极限理论来了解员工的内在动机和内心信念等。
这些行为科学名词解释的
应用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的行为问题,并制定更加有效的管理策略,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货殖列传”: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公元前2世纪—前1世纪)编写的《史记》中有“货殖列传”一章,记述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
(10)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韦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P=bL k C1-k式中:b、k为常数,可从实证数据中计算得出。
从上述生产函数中,可见劳动和资本的重要性。
产出也取决于b的大小,b通常被认为是综合技术进步因素。
可进入性;包括地理可进入性、经济可进入性、制度可进入性和社会可进入性。
连结度;是指交通网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表示。
贝塔指数越大,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好,交通越便捷,贝塔指数越小,交通网的连接度越差,交通越不方便。
贝塔指数;边的数量与顶点数量之比。
β= —— E/V 式中:β——交通网的连结度;E——交通网中边的数量;V——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
通达指数:网络中从一个顶点到其它所有顶点的最短路径。
Ai = ∑Dij i =1, 2, 3, ... , n;式中:Ai——顶点i在网络中的通达度;Dij——顶点i到顶点j的最短距离。
(10)分散指数:是用来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
D =∑∑Dij (Dij同上式)分散指数越小,说明网络内部联系水平越高,通达性越好。
地租曲线:在市场(运费为零)点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连结的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即生产单位产品需要的局地原料量。
◆原料指数(M i)=局地原料重量(W m)/产品重量(W p)(03)区位重量:为整个工业生产与分配过程中需要运送的总运量,等于生产每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最终产品和局地原料的重量之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需要,是指人为维持生存、发展和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对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的依赖及其获得这些条件的主观愿望。
行为:个体为满足自身需要对环境所作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各种反应。
广义的人类行为:人的一切活动,既包括外在的可观察、测度的活动,又包括内在的、不易被观察、测度的心理活动。
狭义的人类行为:外在的可观测的行为活动。
综合观点: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为适应环境所展开和表现出来的活动,是遗传、生理、心理、社会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
环境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世界,是影响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所有条件和因素的总和。
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和人文环境,如城市环境、农业环境、制度环境等。
它是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系统,包括家庭、组织、社区、文化等。
家庭:在婚姻和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基本单位。
社区: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生活上相互关联的人群。
朋辈群体:又称同辈群体、同龄群体、同伴群体,是指在相同年龄层次上,由地位、兴趣、爱好、职业、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密切的初级群体。
组织:是为实现特定的目标而特意创立的社会单位(或人类集团)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是以共同的物质生活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体。
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人在环境中:是描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概念,说明人类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
潜意识:指那些在正常情况下不能意识到的心理内容,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欲望。
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的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快乐原则。
自我: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
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
遵循“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
超我的作用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
遵循“理想原则”。
自我概念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相联系的那部分知觉及其附着的意义。
对一个人的个性与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的自我概念,而不是真实自我。
图式: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一个人的全部图式组成一个人的认知结构。
同化:图式对外界的刺激进行过滤,将其吸收到图式中,引起图是本身的改变,使之变得丰富而适应新的环境。
顺应:当原有图式不能适应环境时,通过调整原有的图式而建立新的图式,使原有图式发生质量上的变化,以适应环境的需要。
平衡:在个体与环境的交往中,同化作用与顺应作用两种机能的平衡。
观察学习:人们仅仅通过观察别人(榜样)的行为就能学会某种行为,又称替代学习。
镜中我: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自我。
三个含义或三个阶段:(1)我们所想象的自己在别人面前的形象。
属感觉阶段。
(2)我们所想象的、别人对我们这种形象的评价。
(3)由上述想象中产生某种自我感觉。
社会性别:由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女性或男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遗传:主要影响亲代和子代间在相貌、智力和肤色等方面的相似性。
堕胎:是指故意结束妊娠,取出胚胎或者导致胎儿死亡的行为。
遗传咨询:为服务对象提供遗传疾病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服务。
胎教:广义为了促进胎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确保孕妇能够度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
狭义根据胎儿各感觉器官发育成长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的信息刺激,促使胎儿建立条件反射,继而促进胎儿大脑、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机能的成熟。
人口性别比: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名女性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数值表示。
反射: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客观刺激物所做的有规律的反应。
运动能力:自我发动的运动中的能力。
感觉:个体察觉到刺激并将其进行信息编码传递到大脑的过程,是一种依赖于感觉活动的心理过程。
知觉:个体对感觉信息进行分类和理解的过程。
社会参照:使用其他人的反应作为标准或者参照点,来指导某个人的个人行为。
智力:由解决问题、适应和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组成,是个体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的综合。
依恋:是两个人形成的亲密的情感联系,以相互关爱和希望保持亲近为特征。
从属行为:想要与某人一起交流或者做事情的行为,例如微笑或者把某个东西给那个人。
睡眠惊扰:儿童突然从深睡中惊醒,并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中。
他们会尖叫、坐在床上呼吸急促、凝视以及胡乱拍打。
自我评价:自我意识的表现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人格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来自三方面:他人的爱、支持或赞成;具有特别的才能;能与他人或理想自我比较。
自我体验:高兴、生气、愤怒、委屈、羞愧、羞怯等。
自我控制:自制、独立、坚持、果断;冲动、易受暗示、动摇、优柔寡断等。
性别认同:是指个体内心对自己是男还是女的感觉,即人对自我性别的认知。
具体形象思维:运用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对表象的联想所进行的思维。
游戏: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并通过身体运动心智探索周围世界的一切活动。
攻击行为:个体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的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
自闭症:发生于幼儿早期的一种涉及感知觉、情感、语言、思维和动作与行为等多方面的发育障碍。
自我概念:个体对自己各方面觉知的总和,包括对自己性格、能力、志趣的了解,个体与他人和环境的关系,及对生活的评价等。
自尊:个体在社会生活中,认知和评价作为客体的自我对社会主体(包括群体和他人)以及作为主体的自我的正向的自我情感体验。
同伴关系: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友谊:两个个体之间以忠诚和相互的情感为特征的亲密而又持久的关系。
儿童虐待:对儿童有义务抚养、监管及有操纵权的人做出的足以对儿童的健康、生存、生长发育及尊严造成实际的或潜在的伤害行为。
学习障碍:智力正常儿童在阅读、书写、拼字、表达、计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过程存在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特殊性障碍,是一组异质性综合征。
校园欺负:又称校园欺凌,是在学校内发生的儿童间的暴力、攻击行为,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心理、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痛苦、厌恶等反应得行为。
儿童性伤害:又称为儿童性侵犯、儿童性侵害,是指以性刺激、性满足为目的,对不满18周岁的儿童进行性接触的违法犯罪行为和以任何目的引诱、强迫儿童从事性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
自我同一性: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反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
逆反心理: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于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
物质滥用:反复、大量地使用改变自己的精神状态,而与医疗目的无关且具有依赖性的一类有害药物。
网络成瘾综合症(简称IAD):由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
生命教育: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取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职业能力: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必须具备的,影响职业活动效率的个人心理特征。
社会角色: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未婚同居:男女双方不受法律约束,带有一定试验性质的同居行为。
性别歧视:一种性别成员对另一种性别成员的不平等对待。
更年期:人到中年后,生理上从鼎盛开始走向衰退的一段转折时期,一般把女性45岁~55岁和男性50岁~60岁这个阶段称为更年期。
猝死: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6小时~12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这是一种急骤的、出人意料的自然死亡或非暴力死亡。
早衰综合征:简称“早衰”,指由于各种原因,中壮年人过早地出现生理上的衰老、体质上衰退和心理上衰退的现象。
由于在身心两方面都存在未老早衰的多种征象,真正的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称之为“早衰综合征”。
流体智力:随神经系统的成熟而提高的智力,如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关系等,相对地不受教育与文化影响。
晶体智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如语言文字能力、判断力、联想力等,一直保持相对稳定。
工作满意度:一个人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如工作环境、工作状态、工作方式、工作压力、挑战性、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有良性感受的心理状态。
职业倦怠:又称职业枯竭,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个体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耗尽的感觉。
家庭暴力:在共同生活中,家庭成员对另一成员直接或间接的暴力行为,它所造成的伤害包括身体上的、精神上的,以及对当事人各类权利的限制与侵犯。
失业: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并且老龄系数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状态。
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孤僻、悲观等负面情绪为主,表现为对自身的极低的自我评价和对环境的极度悲观。
老年歧视:社会对老年群体毫无理由的偏见、刻板印象和差别待遇。
哀伤辅导:协助人们在面临悲伤事件时,能够在合理的时间内抒发正常的悲伤,并健康地完成悲伤任务,以增进重新开始正常生活的能力。
老年痴呆: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性疾病,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情况下,记忆、思维、分辨判断、时空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
临终关怀:又称安宁照顾、善终服务等,主要是对生命临终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的生活护理、心理安慰及社会服务等全方位的缓解性、支持性关怀照顾。
安乐死:患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危重濒死状态时,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病人或其亲友的要求下,经过医生的认可,由人为的方法使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度过死亡阶段而终结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