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库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化工设计案例分析-山东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
事故责任追究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局长吕某给予记大过处分; 管道局所属胜利输油公司经理楚某给予记大过处分; 管道局所属胜利输油公司安全监察科科长孙某给予警告处分; 管道局所属胜利输油公司副经理、兼黄岛油库主任张某,对安全工作
负有重要责任,考虑他在灭火抢险中,能奋不顾身,负伤后仍坚持指 挥,积极组织恢复生产工作,可免予处分,但应作出深刻检查。
吸取教训
①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 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 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 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②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 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 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切不可只顾 生产,不要安全。
并点燃罐顶油气混合物,引燃致爆。随后相继引燃了其他油罐。
深层原因
黄岛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黄岛面积仅5.33km2,却有黄岛油库和青岛 港务局油港两家油库区分布在不到1.5 km2的坡地上。这不仅给黄岛油库区的自身安全留 下长期重大隐患,还对胶州湾的安全构成了永久性的威胁。
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固有缺陷不易整改。混凝土油罐多为常压油罐,罐顶因受承压能力 的限制,需设通气孔泄压,通气孔直通大气,在罐顶周围经常散发油气,形成油气层,是 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⑤研究改进现有油库区防雷、防火、防地震、防污染系统;采用新技 术、高技术,建立自动检测报警连锁网络,提高油库自防自救能力。
⑥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重大爆炸火 灾事故,增强应变能力,制定必要的消防、抢救、疏散、撤离的安全 预案,提高事故应急能力。
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
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概述近年来,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给社会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更好地防范和应对此类事故,本文将针对几起典型的油库火灾爆炸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并从中总结出经验与教训。
一、引言要理解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其定义、原因及危害程度。
1. 定义: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是指储存和运输石油及其制品的仓储设施或运输管线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火灾或爆炸事件。
2. 原因:常见的引发油库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包括设备老化、人为操作不当、雷击和外部能源等因素。
3. 危害程度: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具有迅速蔓延、形成大规模次生灾害和巨大物质损失的特点,严重危及周边社区居民的安全。
二、案例分析以下是两起典型的油库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1. 案例一:XX市某储油库火灾爆炸事故该起事故发生在XX年X月,共造成X人死亡、X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X万元。
经过调查,初步确定事故原因为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善引发的泄漏,并由此导致可燃气体积聚并遭到点火。
同时,事故现场存在消防设施缺失和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
2. 案例二:XX省某集装箱式油罐车爆炸事故该起事故发生在XX年X月,在发生地周边造成几十米范围内的房屋倒塌,并给道路交通及周边环境带来严重影响。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主要与运输车辆载货量超标、管理不力导致自然气体外溢及明火触发有关。
此外,附近居民违规存放易燃物质也加剧了事态扩大。
三、案例总结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总结:1. 增强设备维护保养意识:定期检查和维修储油设备,及时更换老化的管道、阀门等零部件,以防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2. 完善消防设施和应急预案:加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灭火器材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提高人员紧急疏散和灭火救援的能力。
3. 严格运输管理措施:加强对车辆载货量的监管,禁止超标负载运输,确保安全行驶。
同时,要求车辆配备专业消防装置,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进行自救和扑灭明火。
油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油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描述2021年1月15日,某油站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当天下午3点30分左右,一名加油员在为一辆汽车加油时,不慎将油枪抽出时发生了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将整个加油站的周围都烧得一片火光。
消防队和警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了紧急救援和灭火工作。
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努力后,才将火势得到控制。
虽然事故中无人员伤亡,但是油站内部设施遭受了较大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1. 加油员操作不当事故中的加油员在给汽车加油时,没有按照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油枪,导致了油品泄漏并引发了火灾。
虽然加油员在操作时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因为疏忽大意或者其他原因而出现失误。
因此,油站管理方面需要对所有员工进行严格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在工作时能够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
2. 设施设备缺乏维护另外,事故中也暴露了油站的设施设备缺乏维护的情况。
例如,油枪的漏油问题可能是因为设备老化或者损坏而未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这种情况下,油站管理方面需要加强对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安全可靠。
3. 管理缺失此外,油站管理方面对于员工的管理也存在一定的缺失。
加油员在操作时没有严格按照规程操作,这可能是因为管理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监督和指导。
因此,管理方面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操作规范和安全意识。
三、事故应急处置分析1. 应急预案在发生火灾事故后,油站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员工进行紧急疏散,并向消防队和警务人员求助。
这为事故的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因此,油站管理方面需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演练,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 消防工作消防队在到达现场后,迅速展开了灭火工作,有效控制了火势。
他们的迅速响应和高效工作,为避免事故造成更大损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油站管理方面需与当地消防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进行联合演练和培训,共同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油库火灾事故案例简短总结报告
油库火灾事故案例简短总结报告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工业和交通的快速增长也导致了对能源需求的大量提升。
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在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
油库作为石油及其产品储藏和调配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一、油库火灾事故频发原因分析1. 存在隐患:部分油库在建设或运营阶段存在设计不合理、设备老化、管理不严格等隐患问题。
2. 人为操作失误:人员操作不规范、缺乏紧急处置经验等因素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3. 自然灾害影响:自然灾害(如闪电击穿)可能引发起火点,并蔓延扩大成火灾。
二、典型案例分析1. XX地某油库爆炸性火灾案例这起事故是由于油罐侧斜,温度超标触发点火导致的。
该油库在开展日常检查时,对侧斜的油罐未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当温度超过极限后,引发了点火。
事故发生后,加重了相关部门对油库管理的关注,并针对问题进行了整改和优化。
2. XX地某油库自然灾害引发火灾案例在该案例中,一场强烈雷电暴雨袭击了该油库所在地区。
由于雷电击穿掉落,引发起火点并迅速蔓延成为大面积的火灾。
事故发生后,引起社会各界对天灾与人祸结合造成火灾危险性的关注。
三、德国某油库火灾事故启示参考海外经验也是我们提高工程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
德国某油库曾在一次跑漏事件中爆发严重火灾,在不到12小时内就将数百万升石油焚毁殆尽。
该事故给我们提供以下启示:1.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政府应建立完善和强有力的监管机构,加强对油库建设运行环节的监管。
2. 进行风险评估和管控:在油库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3. 加强技术装备和人员培训:投资新型的安全系统和装备,并提供必要的培训给相关人员,以提高其对紧急情况的响应能力。
4. 定期检查维护: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新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5. 推广火灾预防与扑救知识:加强社会公众火灾预防与扑救知识普及工作,增强整个社会的火灾安全意识。
典型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典型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概况2019年5月15日,某地区一家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油库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该油库共有20个储罐,用于存放原油和成品油,总储存量约为5万吨。
据初步调查,火灾发生在储罐区的北侧,火势迅速蔓延,导致多个储罐相继着火。
火灾发生后,当地消防部门迅速赶赴现场进行灭火,但受到大风的影响,扑救工作进展缓慢。
随着时间的推移,火势逐渐扩大,覆盖了约10个储罐,熊熊大火冲天而起,浓烟滚滚,现场十分恶劣。
为了控制火势,当地政府还紧急疏散了周边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以减少人员伤亡。
在经过整整两天的紧急扑救之后,消防部门终于将火势扑灭,但整个油库区域已经遭受了极大的破坏,损失巨大。
二、事故原因分析1. 系统设备故障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油库区域的一个储罐发生了泄漏,导致了易燃气体的积聚,并在某种触发条件下引发了爆炸和火灾。
更为重要的是,这次泄漏事件起初并没有得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监控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事故得以扩大。
2. 安全管理不善从长期来看,这次火灾事故的发生也与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善有关。
在生产过程中,企业未能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制度和操作规程,在安全机制方面也存在缺陷,导致了一系列的隐患,最终酿成了此次的重大事故。
3. 应急处置不当当火灾发生之后,初期的应急处置措施存在一定的失误和不足,消防部门的支援工作也并不是十分顺利。
加之现场环境恶劣,天气不利,都造成了灭火工作的难度增大,火势也因此得以迅速蔓延。
以上是对于事故原因的初步分析,下面将对此次油库火灾事故的应对措施和防范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三、应对措施1. 加强设备监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加强对于设备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破坏范围。
此外,企业还应当增加设备的防护措施,减少设备泄漏的风险。
2. 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和安全制度,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对于安全操作的重视和意识,最终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原因
黄岛油库特大火灾事故原因一、事故概况黄岛油库特大火灾发生于20XX年X月X日,在事故中,火势蔓延迅速,形成了大范围的火灾。
在火灾中,多个油罐起火燃烧,火势凶猛,引起了巨大的爆炸声和浓重的浓烟。
火灾同时还造成了多人伤亡,并且对周边居民和工厂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火灾原因分析1.管理不当火灾的发生与油库的管理不当是分不开的。
据了解,该油库在事发前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这其中不排除管理层监管不到位、对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
2.操作失误据初步调查,该火灾可能是由输油管道泄漏和操作人员失误引起的。
输油管道泄漏导致了油料外泄,而操作人员的失误则导致了泄漏处的火花,最终引燃了油料。
3.安全设施不完善黄岛油库的一些安全设施不完善,比如防火墙、自动喷水系统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火灾的蔓延速度,增加了爆炸的危险性。
4.环境因素火灾发生的环境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当时风力较大,风向不定,这使得火势蔓延速度加快,难以控制。
三、防范措施1.加强管理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油库的管理,提高各项安全措施的执行力度。
监督检查不能仅仅是形式化的,要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确保每一项安全措施都得到有效执行。
2.加强培训油库的操作人员需要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响应能力。
只有操作人员对危险有足够的认识,才能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3.改善设施对于安全设施不完善的问题,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跟进,修补设备,完善安全设施,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做到最好。
四、总结教训通过对该事故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教训:1.严格管理是安全的基础。
安全管理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参与,不能任由其自生自灭。
2.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
只有工作人员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才能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减少事故的发生。
3.安全设施的完善是防范事故的重要保障。
安全设施的缺失直接影响着事故的后果,必须认真对待。
5.明确责任,建立应急响应机制。
油库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油库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案例2005年7月16日,中国大连庄河一石化公司的油库发生了一起特大规模的火灾事故。
据当地媒体报道,事故现场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燃烧了近16个小时才得以基本控制。
整个油库区域内的油罐液化气储罐相继爆炸,爆炸威力之大不仅炸碎了现场的钢筋水泥建筑,还影响了两公里外的居民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一次特大油库火灾事故在当时震惊了全国,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讨论。
二、事故原因1. 设备老化事故发生的油库属于一石化公司的老旧设备,距离建成已有近30年的历史,油罐、管道等设施的老化程度较为严重。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由于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更新换代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了设备老化速度加快,设备安全隐患增多。
2. 安全管理不到位据调查,一石化公司在日常的生产管理中存在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对于油库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保养工作,公司并未严格执行,导致了设备故障风险的大幅度提升。
同时,公司管理层对于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力度不足,没有形成健全的安全防护制度,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管理体系薄弱据相关报道,一石化公司的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程度的薄弱之处,企业内部的监管体系不完善,导致了一些重要的管理环节缺失。
而这些缺失,正是导致了油库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三、事故影响1. 人员伤亡这次特大火灾事故共造成了35人死亡,196人受伤,其中有多名消防队员在扑救火灾时不幸遇难。
这一次特大火灾事故给灾区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也让全国人民再次深切感受到了火灾对人们生命财产带来的威胁。
2. 环境污染特大火灾事故导致了大量的油类和化学物质泄漏,不仅给事故现场周边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污染,而且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其中还包括大量家畜的死亡。
这次特大火灾事故对环境的破坏之大让人们感受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经济损失特大火灾事故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不仅包括了直接受灾的企业和民众,还包括了各种相关的资源浪费,比如灭火救援的人力物力资源等。
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报告总结火灾事故是工业领域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油库作为储存大量易燃材料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本报告将对近年来发生的某油库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经验教训和防范措施,以期提高类似场所的安全管理水平。
一、事件背景本次火灾事故发生于某油库,该油库位于城市周边地区,用于储存多种石油产品。
据初步调查,火灾起因可能是由于设备或人为操作不当导致。
该事件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事件原因分析1. 设备维护不到位根据事后调查情况显示,在该油库日常管理中缺乏良好的设备维护计划和定期检查制度。
例如,关键设备长时间未进行保养和完善测试,这增加了设备发生故障和引发火灾的风险。
2. 安全意识不强与安全相关条例相比较而言,在此事故前没有十分明确侧重于对高风险场所的安全和火灾防范。
员工缺乏被培训过并了解相关操作规程和紧急预案,从而导致火灾发生后应对不当。
3. 作业管理不规范在该油库项目中,作业管理没有完善的指导方针,无法明确每个员工分担责任和相互之间约束关系。
因此,在众多的环节中缺少有效监管,异常现象也难以及时发现或得到合理处理。
三、教训总结1. 建立健全设备维护制度初步检查认为设备维护方面存在问题,因此,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建议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检测、测试和保养,并建立详细的维修记录。
2. 强化安全培训与意识教育油库人员必须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包括消防知识、应急逃生演习等内容,并加强对可燃物品存储前后引起事故风险特点学习和剖析。
只有增强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加强作业管理监督加强作业管理监督,建立完善的作业程序和岗位责任制度,确保每个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负有明确的责任,并在日常生产中落实相应的操作规程。
同时,引入定期的内外部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问题。
四、防范措施1. 定期演练火灾应急预案针对油库存在的高风险特点,建议油库开展定期演练火灾应急预案活动。
油库特大火灾事故分析
油库特大火灾事故分析1 事故概况山东某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m3,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m3,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油库老罐区,2.3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h,烧掉原油4万多m3,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
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
8月12日9时55分,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
到下午2时35分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
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分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1 .5m/h、温度为150~300°C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
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撤落四周地面。
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m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
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
约1min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
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贮存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
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m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m3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
烈焰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
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
还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
火海席卷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公路向伴于低处烧去。
油库安全事故案例剖析
(3)事故调查发现,该库安全教育学习组织不力,对上级要求 的学习教育只落实在纸面计划上,没有付诸于行动,即使搞了也是 走过场,业务人员根本没有入心入耳,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 对在爆炸危险场所吸烟玩火可能产生的后果认识不清。“油库必须 定期对全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事故案例教育和安 全知识、规章制度学习。每半年组织全库人员开展一次安全防事故 的预想、预查、预防活动”。
2,事故原因
未熄灭的烟头引燃杂物,形成火焰,在开门瞬间,点燃收油 作业后弥漫在门外的爆炸性混合气体。
3,事故教训
(1)该油库允许电工家属住在油库内,明显违反了《石油库管 理制度》的规定:“禁止一切人员因私事入库、住库”。
(2)4名工人携带火种进入业务区,在作业场所弥漫大量爆炸性 混合气体的情况下,聚在一起吸烟,酿成事故,反映了该库对安全 工作重视不够,管理不到位。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进出业务区检查 和收发作业管理等重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何某、郑某到达2#油罐后,何某带上安全绳(收发油作业时 现场备有安全绳)下到阀门井中,将安全绳栓在王某双臂下胸部处。 当何某爬出阀门井时,谭某、姚某、刘某3人也赶到,大家把王某 从阀门井中吊出,用库区拉土的拖拉机送库卫生所,经初步治疗后 送医院抢救,12时30分到达医院,经抢救无效,13时10分死亡。
三、带病清扫油泵房中毒身亡
1,事故概况
某年7月6日,某油库1名油料保管员执行查库任务,16时40分 查完库后,又带病去打扫4#泵房。因航空汽油泵填料函漏油,放一 油盆接油。当时气温高,泵房窗户密闭,油气很浓。该保管员缺乏 油料专业知识,在泵房内工作时间较长,油气中毒晕倒在泵房内无 人发现,到晚上8时才找到,但中毒时间长,抢救无效死亡。
青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
青岛油库“8.12”特大火灾事故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管道局胜利输油公司黄岛油库老罐区,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小时,烧掉原油4万多立方米,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
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
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 人。
一、基本情况黄岛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胜利油田开采出的原油经东(营)黄(岛)长管输线输送到黄岛油库后,由青岛港务局油码头装船运往各地。
黄岛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立方米,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二、事故经过8月12日9时55分,2.3万立方米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
到下午2时35分,青岛地区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
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份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每小时 1.5米、温度为150~300度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
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撒落四周地面。
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甫方向相距5号油罐37米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
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米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
约1分钟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
失控的外溢原油象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
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米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立方米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的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
烈焰和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
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
油库及加油站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油库及加油站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临界区油库油罐爆炸事故案例描述:2024年12月,地临界区油库发生油罐爆炸事故,造成多人死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时,油罐内贮存的石油产品被点燃,引发大面积火灾,火势迅速蔓延至周围的其他油罐。
消防部门赶到后,采取了紧急灭火措施,并组织人员疏散周边居民。
事故原因分析: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故是由于油罐内油气泄漏引发火灾。
油罐泄漏可能是由于装卸作业不当、油罐设备老化、维护保养不及时等原因引起的。
同时,油库的消防设施不完善,防火措施不到位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安全教训:油库及加油站是储存和运输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必须加强日常管理和检查工作,做好设备维护保养,确保所有设备和工艺安全可靠。
加强装卸作业操作员的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安装和完善消防设施,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确保出现事故时能够及时发现、报警和处置。
二、加油站液化气泄漏引发火灾事故案例描述:2024年8月,地一家加油站发生液化气泄漏引发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时,加油站的液化气罐突发泄漏,液化气液化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引燃周围的可燃气体,导致火势快速蔓延,火光冲天。
加油站员工迅速疏散周围居民,并报警求助。
事故发生后,消防部门迅速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并组织人员疏散周边人员。
事故原因分析:初步调查显示,事故是由于液化气罐的阀门损坏引发泄漏,液化气在与空气相混后形成可燃气体,遇到明火等点燃源引发火灾。
此外,加油站的防爆设备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因素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安全教训:加油站涉及到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物的储存和供应,必须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对罐区阀门等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保养,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同时,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加强现场监测,及时发现并排查隐患。
三、油库油气回收装置失效引发事故案例描述:2024年3月,地一家油库发生油气回收装置失效引发事故。
事故发生时,油气回收装置因管道堵塞及设备故障,导致油气无法正常回收,积聚在油库区域。
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2018年6月14日,中国东北地区某城市发生了一起油库火灾事故,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这起火灾事故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据初步调查,该油库是一家私营企业设立的,主要经营石油产品的储存和销售业务。
该油库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虽然曾经进行过改造和维护,但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和疏漏。
此次火灾事故发生在设施老化严重的罐区,火势蔓延迅速,并在短时间内造成了爆炸。
由于当时正值夏季高温,受到高温影响的油库内的油品燃烧速度更快,火势蔓延迅猛,整个油库都陷入了火海。
火灾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了救援行动,并成功将火势控制住。
但是,火灾造成了数十个储油罐的损毁,数万吨石油产品被烧毁,还有一些罐体发生了蒸发和泄漏,导致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二、案例分析1. 设施老化和疏漏该油库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距今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基础设施和安全设备存在一定程度的老化和疏漏。
例如,油罐的内涂层可能已经出现了腐蚀和磨损,管道和阀门的关闭性能可能已经不够可靠等等。
这些老化和疏漏是导致火灾事故发生的一大因素。
2. 安全管理不善在该油库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存在一些安全管理不善的问题。
例如,油库管理人员对火灾风险的认识不够充分,对火灾救援预案的编制和演练不够重视,对火灾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和考核不够到位等等。
这些安全管理不善的问题,加剧了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扩大。
3. 高温季节该火灾事故发生在夏季高温季节,高温下的石油产品易燃易爆,火势蔓延速度更快,难以控制。
因此,高温季节对火灾事故的发生和处置都带来了额外的挑战。
4. 救援行动在火灾发生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迅速组织了救援行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扑救和应急处置,成功地将火势控制住,最终救援工作得到了圆满成功。
5. 环境污染火灾事故导致了数万吨石油产品的燃烧和泄漏,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石油火灾事故案例分析警示教育
石油火灾事故案例分析警示教育一、案发经过2012年7月4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一个石油储存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该储存场位于一处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距离最近的居民区有数十公里。
事故发生时,该储存场内存储有约1万吨原油,由于高温天气和不当的安全操作,导致油罐发生爆炸并引发大面积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给消防和救援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了大量的消防和救援力量前往现场进行扑救和救援。
然而,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又正值夏季高温天气,消防人员在赶到现场之前就已经被大火吞没。
整个火灾扑救和救援过程历时长达一个星期,众多油罐被火烧损失,周边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后续清理和恢复工作也成为了长期难题。
二、事故原因分析1. 安全管理不到位在该石油储存场,存在着安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首先,该储存场地处偏远,距离居民区较远,管理、监督和维护力量不足,导致了安全管理工作的疏漏。
其次,部分油罐的年限较长,设施设备老化严重,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而且,没有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工作,更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 高温天气事故发生时,正值夏季高温天气,气温持续高达30摄氏度以上,湿度低,极易导致静电积聚和火灾发生。
此外,高温天气还加剧了原油的挥发性和易燃性,一旦遭受外界火源或机械撞击,极易引发火灾爆炸。
3. 不当的操作行为据调查,火灾事故的起因是有工人在作业过程中不慎使用明火,导致了油罐内原油的着火。
这种不当的操作行为严重违反了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定,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三、教训总结从上述石油火灾事故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非常宝贵的教训:1. 安全管理意识是关键无论在什么行业,安全管理都是最重要的。
特别是对于石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运输和加工,更需要严格的安全管理。
管理者和从业人员都应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定,定期进行设施设备的检查维护,确保安全隐患及时排查和处理。
机场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机场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2018年5月15日凌晨,某机场的油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多个储油罐着火,浓烟滚滚,现场火势凶猛。
机场油库位于机场西侧,主要负责为机场供应燃料。
事发当晚,机场交通繁忙,大量飞机陆续起降,人员流动频繁。
火灾一度引起当地居民的担忧,并对机场运营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二、火灾发生原因1.设备运行异常。
初步调查显示,火灾可能是由设备运行异常导致的。
油库储油罐采用了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但是系统出现了故障,并未及时报警。
导致油罐温度异常升高,最终引发了火灾。
2.人为操作失误。
部分储油罐的设备操作并不稳定,当操作人员对设备进行操作时,不慎疏忽了一些关键步骤,于是导致了事故。
三、机场油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1.安全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
油库中的自动控制系统和防火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快速响应。
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机场运营繁忙,这些设备的维护保养并不到位,导致了系统故障后未能及时发现。
2.人员培训不足。
火灾事故中,人员操作失误是重要原因之一。
这表明机场油库的人员在设备操作上并没有接受足够的培训,对于设备本身的运行原理也不够熟悉。
3.安全意识不强。
火灾事故爆发时处于高峰期,机场工作人员和乘客疏于对安全情况的关注,缺乏对火灾预防和扑救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这表明机场油库的安全意识不够强,在日常工作中对于安全风险的认识不够充分。
4.应急预案漏洞。
火灾事故发生后,机场应急预案执行不够及时,处置不够灵活,并未有效控制火灾蔓延。
这表明机场的应急预案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改进措施1.加强设备运行维护。
机场油库应增加设备维护保养的频率,定期检查和测试油库内的自动控制系统和防火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及时响应。
并且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更新和升级。
2.加强人员培训。
对机场油库的工作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包括设备操作规程、设备故障排除和应急预案的执行。
提高员工对设备运行原理和安全事故应对的认识。
油库发生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油库发生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事故简介在XX年XX月XX日,某油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初步统计,事故导致XX人死亡,XX人受伤,XX个油罐被烧毁,损失金额高达XX万元。
此次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也对我国油库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2. 事故原因分析对于此次油库火灾事故,造成的原因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失效:据初步调查,事故的起火原因可能是由于油罐或管道等设备出现了故障或失效,导致油品泄漏并引燃。
(2)人为疏忽:在事故发生前,监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油罐泄漏的迹象,也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措施,从而导致事故失控。
(3)安全管理不当:油库管理层在事故前未能做好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也未能培训员工如何应对突发灾害,因此在事故中展现出了明显不足。
3. 教训与启示此次油库火灾事故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和启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化安全管理:要加强对油库等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的安全管理,加强设备检查维护,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工作。
(2)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油库等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监督检查,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执法力度,并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3)着力提高技术水平:要加强科技创新,研发更加安全可靠的储存设备和技术,提高油库安全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
4. 对策建议针对此次油库火灾事故,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加强对油库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隐患。
(3)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员工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
(4)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监管力度,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确保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大型油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大型油厂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引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火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危险事件,尤其是在石油化工行业。
由于原油、天然气等易燃化学物质的存在,使得大型油厂成为火灾的高发区域。
一旦发生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大型油厂火灾事故进行深入分析,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对于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以一起大型油厂火灾事故为案例,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影响以及救援和应对措施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类似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火灾事故概况某大型石油化工公司位于一个工业园区,主要生产炼油、石化产品及相关化工产品。
该公司占地面积广阔,设备齐全,人员数量众多,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石油化工企业。
2019年7月,该公司发生了一起大型火灾事故。
当时,由于某个储罐发生泄漏并引燃,导致现场燃烧大面积的火灾。
火灾持续时间较长,给公司和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事故发生后,公司应急预案迅速启动,驻场消防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监管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助扑救火灾并疏散周边居民。
在政府及消防部门的支持下,公司组织了全面的救援工作,最终化解了火灾,避免了人员伤亡的发生。
二、事故原因分析1. 设备老化据调查,事故中发生泄漏并引燃的储罐长期使用已久,存在设备老化和磨损现象。
由于长期运行,设备的结构和内部材料可能存在裂纹、腐蚀等问题,导致泄漏的风险大大增加。
2. 设备检修不及时在该公司的日常运营中,由于生产任务繁重,设备检修工作可能存在延期、不及时的情况。
泄漏发生的储罐可能由于长期未进行检修,导致了设备漏气现象的发生。
3. 环境因素该公司位于一个高温多风险区域,夏季气温高且多风,易于造成化学品挥发和燃烧。
另外,环境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也存在不足的问题,公司未能有效应对夏季高温多风天气条件下的火灾风险。
4.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调查发现,事故中储罐泄漏前,并未出现明显的异常现象,未能及时发现并阻止泄漏事故的发生。
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报告
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总结报告近年来,我国发生了一系列严重的油库火灾事故,这些事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为了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事故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本文将对某油库火灾事故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背景介绍该起油库火灾事故发生在某省的一家石化企业。
该企业是该省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拥有大规模的油库和储罐。
该起火灾事故导致多个储罐受损、大量原油泄漏,严重威胁到周边环境和居民安全。
二、事件经过火灾发生时,正值夜间工作时间段,人员相对较少。
据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火灾是由于一名操作人员在加油过程中未按规定操作引起的。
操作人员误判油料容积并使用不合格设备进行加油作业,在高温环境下引发了可燃气体爆炸。
三、原因分析及建议1. 操作人员失职在该事故中,操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是导致火灾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应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其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同时,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督促执行。
2. 安全设施不完善在该石化企业内部,存在一些安全设施方面的问题。
例如,消防设备未得到及时维护和更新,存在使用寿命过长、功能故障等情况。
此外,在油库布局设计上也有欠缺,容易造成油料泄漏后无法迅速控制和处理。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加强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与管理,并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
3. 管理体系薄弱运营管理体系是油库火灾事故防范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该起事故中可以看出企业管理体系薄弱。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和内部控制手段,导致安全风险更难以预防和控制。
因此,应加强对油库管理体系的建设,明确安全责任和监督机构,完善风险预警和事故处置机制。
4. 应急响应不力在该起火灾事故中,企业应急响应能力表现较为薄弱。
疏散、灭火等方面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事故扩大并影响了周边环境。
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加大对应急演练的投入,并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指挥系统以及相关协调机制。
事故案例分析_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案例分析_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是一起发生在中国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的重大事故。
该事故发生于2020年5月22日,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对该事故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包括事故背景、事故原因、事故影响以及事故应对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1. 事故背景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是由于油库储存的大量石油和化工品在不明原因下发生爆炸和火灾而引发的。
该油库位于黄岛区工业园区内,是该地区重要的石油和化工品储存基地。
事故发生时,油库内存储了大量的汽油、柴油、润滑油等易燃物质,导致事故的规模和影响非常严重。
2. 事故原因经过初步调查和分析,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2.1 设备故障:事故发生前,油库内部的储存设备出现了故障。
其中,一个储油罐的安全阀失效,导致油罐内部压力过高,无法正常释放。
同时,油库的火灾报警系统也存在故障,无法及时发出警报。
2.2 管理不善:事故发生时,油库的管理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
他们没有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查和维护,也没有建立健全的火灾预防和应急处置机制。
此外,油库的员工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对火灾的应对能力较弱。
2.3 人为失误:在事故发生前的一段时间内,有工人在油库附近进行焊接作业。
由于操作不当,导致火花飞溅并引燃了油库附近的可燃物质,最终导致了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3. 事故影响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据初步统计,事故导致了10人死亡,30人受伤,其中有数人伤势严重。
此外,大量的油罐和储油设备被毁坏,油库周边的建筑物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坏。
火灾和爆炸产生的浓烟和有毒气体进一步加剧了事故的影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4. 事故应对措施针对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减少事故的影响和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具体措施包括:4.1 救援和医疗: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启动了紧急救援计划。
事故案例分析_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
事故案例分析_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发生在2022年11月22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油库火灾事故之一。
这场事故造成为了55人死亡,136人受伤,给当地居民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深思,我们有必要对这场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事故的经过。
当天下午,黄岛石化工业园区的一座油库蓦地发生火灾,并很快蔓延到附近的其他油库。
随后,油库内的油罐相继爆炸,火势愈演愈烈。
由于事发地点距离居民区较近,火势迅速蔓延到附近的居民楼,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造成这场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有不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安全管理不到位。
据调查,油库的管理者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疏忽和失职。
首先,他们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演练。
其次,他们对于油库内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事故发生时无法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扑救和救援。
最后,他们没有与周边居民区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应急预案,无法及时疏散人员,造成为了更多的伤亡。
除了安全管理不到位外,事故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因素。
例如,油库的设计和建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油库的油罐密度过大,间距不够,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更大范围的爆炸。
此外,油库周边的环境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油库附近存在大量的居民区和商业区,这增加了事故的风险和后果。
如果事故发生时,周边区域的建造物和设施能够更好地抵御火势,事故的影响可能会减小。
针对这场事故,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
首先,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危(wei)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确保它们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评估。
其次,企业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此外,企业应该加强与周边居民区的沟通和合作,建立起有效的应急预案,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疏散人员,减少伤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库特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2010-08-10 18:21:53 互联网浏览: 326 发布评论( 0)1 事故概况山东某油库区始建于1973年,油库原油储存能力76万m3,成品油储存能力约6万m3,是我国三大海港输油专用码头之一。
(安全管理交流)1989年8月12日9时55分油库老罐区,2.3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爆炸起火,大火前后共燃烧104h,烧掉原油4万多m3,占地250亩的老罐区和生产区的设施全部烧毁,这起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540万元。
在灭火抢险中,10辆消防车被烧毁,19人牺牲,100多人受伤,其中公安消防人员牺牲14人,负伤85人。
8月12日9时55分,2.3万m3原油储量的5号混凝土油罐突然爆炸起火。
到下午2时35分西北风风力增至4级以上,几百米高的火焰向东南方向倾斜。
燃烧了4个多小时,5号罐里的原油随着轻油馏分的蒸发燃烧,形成速度大约1 .5m/h、温度为150~300°C的热波向油层下部传递。
当热波传至油罐底部的水层时,罐底部的积水、原油中的乳化水以及灭火时泡沫中的水汽化,使原油猛烈沸溢,喷向空中,撤落四周地面。
下午3时左右,喷溅的油火点燃了位于东南方向相距5号油罐37m处的另一座相同结构的4号油罐顶部的泄漏油气层,引起爆炸。
炸飞的4号罐顶混凝土碎块将相邻30处的1号、2号和3号金属油罐顶部震裂,造成油气外漏。
约1min后,5号罐喷溅的油火又先后点燃了3号、2号和1号油罐的外漏油气,引起爆燃,整个老罐区陷入一片火海。
失控的外溢原油像火山喷发出的贮存岩浆,在地面上四处流淌。
大火分成三股,一部分油火翻过5号罐北侧1m高的矮墙,进入储油规模为30万m3全套引进日本工艺装备的新罐区1号、2号、6号浮顶式金属罐的四周。
烈焰浓烟烧黑3罐壁,其中2号罐壁隔热钢板很快被烧红。
另一部分油火沿着地下管沟流淌,汇同输油管网外溢原油形成地下火网。
还一部分油火向北,从生产区的消防泵房一直烧到车库、化验室和锅炉房,向东从变电站一直引烧到装船泵房、计量站、加热炉。
火海席卷整个生产区,东路、北路的两路油火汇合成一路,烧过油库1号大门,沿着公路向伴于低处烧去。
大火殃及其他许多单位。
18时左右,部分外溢原油沿着地面管沟,低洼路面流入海湾。
大约600t油水在海面形成几条十几海里长,几百米宽的污染带。
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积极行动志来,全力投入抢险灭火的战斗。
在大火迅速蔓延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和国务院对这起震惊全国的特大恶性事故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山东省和当地的负责同志及时赶赴火场进行了正确的指导。
地方公安消防支队及部分企业消防队,共出动消防干警1000多人,消防车147辆,组织了几千人的抢救突击队,出动各种船只10艘。
在国务院的统一组织下,全国各地紧急调动了153t泡沫灭火液及干粉。
部队也派出消防救生船和水上飞机、直升飞机参与灭火,抢运伤员。
经过5天5夜浴血奋战,13日11时火势得到控制,14日19时大火扑灭,16日18时油区内的残火、地沟暗火全部熄灭。
2 事故原因及分析油库特大火灾事故的直接原因:非金属油罐本身存的缺陷,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
事故发生后,4号、5号两座半地下混凝土石壁油罐烧塌,1号、2号、3号拱顶金属油罐烧塌,给现场勘察,分析事故原因带来很大困难。
在排除人为破坏、明火作业、静电引爆等因素和实测避雷针接地良好的基础上,根据当时的气象情况和有关人员的证词(当时时区为雷雨天气),经过深入调查和科学论证,事故原因的焦点集中在雷击的形式上。
混凝土油罐遭受雷击引爆的形式主要有六种:一是球雷雷击;二是直击避雷针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三是雷电直接燃爆油气;四是空中雷放电引起感应电压产生火花;五是烧击雷直击;六是罐区周围对地雷击感应电压产生火花。
经过对以上雷击形式的勘察取证、综合分析,5号油罐爆炸起火的原因,排除了前4种雷击形式;第5种雷击形成可能性极小,理由是:绕击雷绕击率在平地是0.4%,山地是1%,概率很小;绕击雷的特征是小雷绕击,避雷针越高烧击的可能性越大。
当时该地区的雷电强度属中等强度,5号罐的避雷针高度为30m,属较低的,故绕击的可能性不大;经现场发掘和清查,罐体上未找到雷击痕迹。
因此烧击雷也可以排除。
事故原因极大可能是由于该库区遭受对地雷击产生感应火花而引爆油气。
根据是:(1)8月12日9时55分左右,有6人从不同地点目击,5号油罐起火前,在该区域有对地雷击。
(2)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测得,当地该地区曾有过二三次落地雷,最大一次电流104A。
(3)5号油罐的罐体结构及罐顶设施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预制板裂缝和保护层脱落,使钢筋外露。
罐顶部防感应雷屏蔽网连接处均用铁卡压固。
油品取样孔采用九层铁丝网覆盖。
5号罐体中钢筋及金属部件的电气连接不可靠的地方颇多,均有因感应电压而产生火花放电的可能性。
(4)根据电气原理,50-60m以外的天空或地面雷感应,可使电气设施100-200mm和间隙放电。
从5号油罐的金属间隙看,在周围几百米内有对地的雷击时,只要有几百伏的感应电就可以产生火花放电。
(5)5号油罐自8月12日凌晨2时起到9时55分起火时,一直在进油,共输入1.5万立方米原油。
与此同时,必然向罐顶周围排放同等体积的油气,使罐外顶部形成一层达到爆炸极限范围的油气层。
此外,根据油气分层原理,罐内大部分空间的油气虽处于爆炸上限,但由于油气分布不均匀,通气孔及罐体裂缝处的油气浓度较低,仍处于爆炸极限范围。
除上述直接原因之处,要从更深层次分析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患于未然。
(1)油库区储油规模过大,生产布局不合理。
老罐区5座油罐建在半山坡上,输油生产区建在近邻的山脚下。
这种设计只考虑利用自然高度差输油节省电力,而忽视了消防安全要求,影响对油罐的观察巡视。
而且一旦发生爆炸火灾,首先殃及生产区,必遭灭顶之灾。
(2)混凝土油罐先天不足。
固有缺陷不易整改。
油库4号、5号混凝土油罐始建于1973年。
当时我国缺乏钢材,是在战备思想指导下,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的产物。
这种混凝土油罐内部钢筋错综复杂。
透光孔、油气呼吸孔、消防管线等金属部件布满罐顶。
在使用一定年限以后,混凝土保护层脱落,钢筋外露,在钢筋的捆绑处,间断处易受雷电感应,极易产生放电火花;如遇周围油气在爆炸极限内,则会引起爆炸。
混疑土油罐体极不严密,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罐顶预制拱板产生裂缝,形成纵横交错的油气外泄孔隙。
混凝土油罐多为常压油罐,罐顶因受承压能力的限制,需设通气孔泄压,通气孔直通大气,在罐顶周围经常散发油气,形成油气层,是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
(3)混油罐只重储油功能,大多数因陋就简,忽视消防安全和防雷避雷设计,安全系数低,极易遭雷击。
1985年7月15日。
油库4号混凝土油罐遭雷击起火后,为了吸取教训,分别在4号、5号混凝土油罐四周各架了4座30m高的避雷针,罐顶部装设了防感应雷屏蔽网,因油罐正处在使用状态,网络连接处无法进行焊接,均用铁卡压接。
这次勘察发现,大多数压固点锈蚀严重。
经测量一个大火烧过的压固点,电阻值高达1.5Ω,远远大于0.03Ω规定值。
(4)消防设计错误,设施落后,力量不足,管理工作跟不上。
油库是消防重点保证单位,实施了以油罐上装设固定式消防设施为主,两辆泡沫塑料消防车、一辆水罐车为辅的消防备战体系。
5号混凝土油罐的消防系统,为一台每小时流量900t,压力8KG的泡沫泵和装在罐顶上的4排共计20个泡沫自动发生器。
这次事故发生时,油库消防队冲到罐边,用了不到10min,刚刚爆燃的原油火势不大,淡蓝色的火焰在油面上跳跃,这是及时组织灭火施救的好时机。
然而装设在罐顶上的消防设施因平时检查维护困难,不能定期做性能喷射试验,事到临头时不能使用。
油库自身的泡沫消防车救急不不救火,开上去的一辆泡沫消防车面对不太大的火势,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库区油罐间的消防通道是路面狭窄、坎坷不平的山坡道,且为无环形道,消防车没有掉头回施余地,阻碍了集中优势使用消防车抢险灭火的可能性。
油库原有35名消防队员,其中24人为农民临时合同工,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技术素质差,在7月12日有12人自行离库返颖,致使油库消防人员严重缺编。
(5)油库安全生产管理存在不少漏洞。
自1975年以来,该库已发生雷击、跑油、着火事故多起,幸亏发现及时,才未酿成严重后果。
原石油部1988年3月5日起发布了《石油与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
而该油库上级主管单位安全科没有将该规定下发给油库。
这次事故发生前的几小时雷雨期间,油库一直在输油,外泄的油气加剧了雷击起火的危险性。
油库1号、2号、3号金属油罐设计时,是5000m3,而在施工阶段,仅凭领导的个人意志,就在原设计罐址上改建成1万m3罐。
这样,实际罐间距只有11.3m远远小时安全防火规定间距33m.当地公安局十几年来曾4次下达火险隐患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停用中间的2号罐.但直到这次事故发生时,始终没有停用2号罐.此外,对职工要求不严格,工人劳动纪律松驰,违纪现象时有发生.8月12日上午雷雨时,值班消防人员无人在岗位上巡查,而是在室内打扑克、看电视。
事故发生时,自救能力差,配合协助公安消防灭火不得力。
3 吸取事故教训,采取防范措施对于这场特大火灾事故,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1)各类油品企业及其上级部门必须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各级领导在指导思想上、工作安排上和资金使用上要把防雷、防爆、防火工作放在头等重要位置,要建立健全、针对性强、防范措施可行、确实解决问题的规章制度。
(2)对油品储、运建设工程项目进行决策时,应当对包括社会环境、安全消防在内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论证和评价,要坚决实行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制度。
切不可只顾生产,不要安全。
(3)充实和完善《石油设计规范》和《石油天然气钻井,开发、储运防火防爆安全管理规定》,严格保证工程质量,把隐患消灭在投产之前。
(4)逐步淘汰非金属油罐,今后不再建造此类油罐。
对尚在使用的非金属油罐,研究和采取较可靠的防范措施。
提高对感应雷电的屏蔽能力,减少油气泄漏。
同时,组织力量对其进行技术鉴定,明确规定大修周期和报废年限,划分危险等级,分期分批停用报废。
(6)强化职工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
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重大爆炸火灾事故,增强应变能力,制订必要的消防、抢救、疏散、撤离的安全预案,提高事故应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