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_杜学森
谈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
谈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的主要场所。
实训基地建设的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
合作办学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可以与企业、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办学,由企业提供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实训师资等资源支持,学校提供教学管理和教育教学资源,双方共同管理实训基地,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互联网+模式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虚拟实训基地,可以有效地降低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营成本,提高实训资源的使用效率。
虚拟实训基地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真实的实训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模拟实训,提高实训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行业协会模式
行业协会可以作为实训基地的运营主体,建立由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组成的实训联盟,共同管理和运营实训基地。
通过行业协会的资源整合和行业服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和就业机会,为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跨校合作模式
多所高校可以共同建设和共享实训基地,通过跨校合作,可以更好地整合实训资源,提高实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跨校合作还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进一步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
总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需要结合行业发展需求、技术发展趋势、社会需求等因素,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执行力提升与管理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执行力提升与管理创新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变化,职业教育实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作为实施职业教育实训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发挥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提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的执行力并进行管理创新,从而为职业教育实训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执行力的重要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执行力直接影响到实训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具备较高的执行力,项目才能顺利进行,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而低效的执行力则会导致项目无法按计划进行,浪费资源,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实践技能。
二、提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执行力的途径1. 完善项目管理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明确项目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强对项目成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执行力。
2. 加强资源整合: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各方资源,提高项目执行效率。
同时,要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支持,为项目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3. 加强沟通与协调: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项目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4. 强化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要根据评估结果不断优化和提升项目的执行力。
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管理创新的实践为提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的执行力,我们需要进行管理创新的实践。
以下是一些管理创新的实践案例:1. 创新管理模式: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建立项目团队、制定激励机制等方式,提高项目管理的效能和效果。
2. 引入新技术: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通过建立项目管理平台、开发管理软件等方式,实现项目信息的共享和高效管理。
3. 探索新教学模式:尝试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合作式学习等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实训项目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谈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
6 对外技能 培- 。利用基 地 的开放性特征 , 向社会进 行上 岗 、 岗 、 岗、 . O I l 面 转 适 岗位 迁移与发展 培训 。 7 创业孵 化 。依 托基 地师 资力 量 , . 以业 务发 展 为基 础 , 鼓励 学 院在 校 学生 主动 创新 , 与企 业新 参
地、 员 、 人 设备 、 金 等要 素的形 成 过程 与形 成方式 。 资 管理 模式 是 为 了完成 管理 过程 , 现管 理 目标 , 对 管 理对 象 设 计 出 的一 整 套具 体 的管 理理 念 、 实 针 管理 内容 、 理工 具 、 管 管理 程序 、 理制度 和 管理 方法 论体 系并 将其 反复 运用 于管 理活 动 中 , 管 使管 理对 象在 运行 过程 中 自觉加 以遵 守 的管 理规 则 或 管理 范 式 。根据 相 关 高 职 院校 的 调查 研 究 , 内实 训基 校
业务 开 拓 , 建创 业孵 化 基地 。 共
8 技 能 大赛 。利 用基 地条 件 , . 开展 在校 学生 和企 业员 工 的职业 技 能大赛 。 9 校 园文 化 建设 。 . 以企业 文化 与学 校文 化 的交融 为特 色 , 以培 养有 教 养 的 、 可持 续 发 展 的 、 职业 生 涯 中拥 有 专 门 在
式、 理模式 、 管 运行 机 制 是 高 职 教 育 实训 基 地 建 设 研 究 的 重要 课 题 。
关 键 词 : 职 业教 育 ; 实训 基 地 ; 建设 模 式 中图分类号 :70 G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8 X(0 10 —0 0 —0 17 —5 2 2 1 )8 0 3 5
时间。
2输 出 : 品 、 . 产 人才 、 力 、 务 、 能 服 研究 成果 。 3转化 : . 生产 经营 过程 、 实践 教学 过程 。
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职业教育是指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劳动者而提供的教育形式。
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则是一种通过产业界、学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来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方式。
本文将就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展开探讨。
首先,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核心在于产学研三方共同参与。
产指的是产业界,包括企业、行业协会等;学指的是教育机构,如职业学院、高等院校等;研指的是科研机构,如科研院所、研究中心等。
通过这种模式,产学研三方能够共同合作,相互协调,形成闭环。
产业界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教育机构负责教育培训和学生管理,科研机构则能够提供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支持。
其次,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优势体现在多方共赢。
对于产业界来说,他们能够通过与教育机构的合作,获得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对于教育机构来说,他们能够与产业界紧密结合,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率。
对于科研机构来说,他们能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可以说,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为各方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然后,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合作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管理。
合作机制方面,产学研三方应该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和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营。
组织管理方面,实训基地应该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等,确保各方的利益得到平衡和保障。
最后,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资源整合方面的挑战,产学研三方之间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着差异,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来解决。
其次是专业对接方面的挑战,由于产学研各方的专业背景和需求不同,需要加强沟通和合作,确保实训基地的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与市场需求保持一致。
强化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
强化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
1.加强与企业合作:与企业合作是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关键,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训基地的教学质量。
2.增加设备投入: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离不开现代化的设备支持,学校应加大对实训设备的投入,保证设备更新换代。
3.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性管理制度是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流程,加强实训基地的管理效能。
4.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中坚力量,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5.强化学生实践教育: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教育环境,学校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模式的构建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等院校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模式的构建摘要:高等院校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使高等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以国家和黑龙江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背景,在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实训基地的路径选择和模式分析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入现代企业经营理念,注重内涵发展和创新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为载体,着重对协同创新、校企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特点,产业发展出现新的趋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必须努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升级的能力,因此,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坚持协同创新、科学发展,努力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一、实训基地建设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选择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遵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以作品或工作项目为载体,以综合职业素养和专门职业技能训练为任务,按照企业实际工作流程组织实训教学。
随着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湖南加快培育和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因此,加强共享型实训基地建设,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对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有效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1.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一是根据国家和黑龙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创新体系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重点专业领域,关注不同学生的成长需求,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竞赛选拔、考核评价、人才使用等环节进行系统设计和有机衔接,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体制;二是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规划专业布局,在传统优势专业基础上,通过优化调整、转型升级组建新兴专业,与行业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职业岗位和技术活动需求设计课程体系,共享行业企业资源,实施合作教育,建设共享型实训基地,加强实践和技术前沿的实训课程建设,吸纳行业企业参与实训项目开发,注重创新能力与应用技能的培养,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能力素质。
构建高职实训基地新体系的探索
构建高职实训基地新体系的探索
社会经济波动和宏观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对高职实训基地建设和完善形成了新的要
求和要求,从而实现新体系的建设。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应从政策加强开始,加强国家政策指导,充分发挥
政府、企业和高校等职能部门的积极作用。
应强化支持力度,完善社会职业技能实训平台
和职业技能实训管理机制,实现高校的教学管理变革和教学质量的提升,使高等教育更好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其次,加强实训设施的改造,以吸引学生参与实训,让学习及实践阶段相结合,发挥
各职位素质的最大值。
同时,要改善实训环境,提升实训设施,满足实训学员学习和生活
需求,提高其学习能力。
此外,要优化实训课程架构,强化应用能力培训和实践技能教学,努力培养创新思维,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应用和实践技能能力。
除此之外,大力推广科技教育,激发学生学习
热情,提高学习质量。
另外,课程的实施应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严格控制培训的过程,确保学生能够按要求
达到实训教学的指标。
同时通过分析调研,定期评估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情况,为后期建设
和改善提供参考。
总之,实现构建高职实训基地新体系的宏观目标,必须积极响应政策,认真思考、考
虑细节,从而确保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完善实训设施,优化实训
课程结构,加强实训环节的评估,全面促进高职实训基地改革,从而实现高职实训基地新
体系的建设。
实训教学模式创新
实训教学模式创新作者:阎伟红姜旭霞姜小丽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年第05期摘要:实训教学在职业教育体系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作为连接学生就业和学习生涯的桥梁,不仅关乎学生的职业素质的成长,也是校企合作过程中,关乎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所在。
因此,打造良好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训提供优良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试从实训基地外迁、委托企业管理的层面,探讨实训教学的模式创新。
关键词:实训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企业化管理模式突破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082-01实训教学是指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教学采用来自真实工作项目的实际案例,教学过程理论结合实践,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式学习,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工作方法、团队合作等方面提高。
1 校内实训基地外迁的必要性及现实原因实训基地是职业院校开展实习教育,提升学生技能的重要学习场所。
其设立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打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和实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与将来就业环境相一致的实习场地。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初期,其不但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优秀技术人才,并且其也是技术革新的试验场。
一大批具有比较优势的校内实训场地,为技术发展和技术人才培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迅速更新换代,普遍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及本世纪早期的实训基地呈现出老化的态势。
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具有领先优势的机器设备及理念已经逐步淡出一线的生产实践。
在此条件下,如果推进实训基地设备大规模更新换代,一方面其投资数额巨大,技术前景并不明确;另一方面,基地建设无法做到与现实技术的发展同步。
如果依然按照此前的发展模式来安排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则会影响学生的技术素质及职业素养,这对学校的长久发展极为不利。
其次,从当前职业院校实训基地的处境来看,其运行状态是处于非盈利性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大大降低了其利用率。
作为设备完备,技术场地成熟的基地,其在资源配置整合上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运行效率提升的管理创新和技术支撑研究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运行效率提升的管理创新和技术支撑研究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人才需求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
然而,目前很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管理创新和技术支撑的研究,旨在提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运行效率。
一、管理创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管理创新是提升其运行效率的关键要素之一。
以下将介绍几种管理创新方法:1. 引入市场机制传统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往往采取行政化管理模式,缺乏市场竞争机制。
而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激发基地内部的活力和创新精神。
比如,可以将实训基地与企业合作,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竞争激励激发基地内部教师的创新意识,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2. 强化项目化管理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转变为项目,并设立明确的目标、责任和时间节点。
通过项目化管理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冗余和浪费,提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整体运行效率。
3. 推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数据集中管理、分析和监控。
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为教学过程提供准确的反馈和改进建议,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二、技术支撑除了管理创新,技术支撑也是提升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几种技术支撑方法:1.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资源有限,难以满足多元化的实训需求。
而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提供逼真的虚拟场景,通过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使学员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训。
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提高实训的效果和质量。
2. 云计算技术支持云计算技术可以提供实训基地所需的大规模计算和存储能力。
基于云计算平台,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云计算还可以支持在线教学和远程访问,让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实训。
3. 物联网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实训设备和平台的互联互通。
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经验与特色
能否以一个具体案例说明(一个具体专业实训基地在产、学、研上的操作)
别做梦了,大家快醒醒吧
"高职“工学结合_顶岗实习”现况——基于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调查_蒋洪平.caj"下载
高职“工学结合_顶岗实习”现况——基于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调查,也可以共享了
学校应创造条件,鼓励高职教师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的良好条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等活动,承接与工艺技术和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通过科技成果孵化、技术开发和产品中试等途径,为社会提供将技术创新教育转化为技术创新实践并检验其效果的广阔舞台。
行业调研必须长期举行
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
对专业有好处
我们学校主要是五年制高职专业
我们的模拟工厂教学模式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以前江苏五年制是实行4+1
现在是实行4.5+0.5了
中德无锡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也是我们学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中德无锡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是全国职教重点建设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我们学校,96年就开始中德合作了
经验与特色之一,遵循职业化主线
在世界范围内,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德国的“双元制”、日本的“三明治”和美国的“DRE”(校企结合)模式为主,但不管哪一种模式,其核心都是工学结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也遵循了工学结合原则,采用诸如“工学交替”、“顶岗实训”、“订单式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现在我们国家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多了
我在学校资产财务处呆了四年
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生均教育事业费,北京32548元、上海19585元、江苏14639元、浙江18200元
我是学机械电子专业的
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创新探索摘要: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
坚持以科学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为指导,加大经费投入,进行科学管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实训基地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产物,19世纪,专门培养技术工人操作技能的实训工厂在德国出现,后来发展成为企业的职业教育中心和职业教育车间。
在我国,职业教育主要由学校来承担,校内设立实训室、专业教室等实践教学场所。
最近十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迅速发展,国家和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起了一大批实训基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实训基地是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发生器、整合机,反映高职业院校办学方向、教学资源和核心能力的本质特征,意义十分重要。
实训基地要不断充实与改进培训内容,改革培训方法,培养学生职业技术技能、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协作精神和综合素质。
一、实训基地建设是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坚持以科学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为指导,进行科学规划,加大经费投入,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创新实训基地教学模式,是当前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
“实训基地建设”与“新型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是高职教育真正的需要,其实质是以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以及技术的创新,将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吸附在工作任务的完成上,以实践为导向,改变了理论优先于实践、独立于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
从单纯技能训练、生产和服务工作的场所转变为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场所,在实训基地中,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得到综合发展,改革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实训基地将同时具有技术培训、技术研究与技术创新的功能,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把实训基地建设与高职教育的课程和教学联系在一起,是目前课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首先要把生产性和教学性兼顾,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并重,实训基地要进行实际工作过程,同时又是学习场所,要兼顾两个方面的属性。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与途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实训基地强调生产性、体现教学做一体,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适应工作岗位的职业素质;校外实训基地结合就业岗位,使学生亲历职场,在校期间得到上岗能力训练。
校内校外相结合,缩短学生与就业岗位对人才需求的差距。
实训基地建设中,获得适合的校外实训基地难,是高职院校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同样地,校内实训基地也存在如何建设才能符合教学要求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下面以天津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专业为例,着重探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内容与途径。
1 实训基地建设依据实训基地建设首先是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其次是满足社会培训的需要。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瞄准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进行设计,社会培训是为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职能,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设备投资效益。
1. 1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实现的整体设计。
实训基地建设是人才培养方案的一部分,建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力体系、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天津职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系统)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依据:(1)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了解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初步掌握嵌入式系统构架设计基本知识,熟悉嵌入式软硬件模块设计基本方法,熟练掌握嵌入式软件实现技能、嵌入式硬件实现与调试技能、嵌入式系统测试技能,具有嵌入式产品营销及技术支持能力,具有较强事业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专业人才能力体系分为基础能力、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
基础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主要完成技能点的训练;单项能力是相关技能点的集合,能够形成单项任务的操作能力;综合能力是针对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学生上岗能力的综合训练。
职业教育中实训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
职业教育中实训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职业教育一直被视为提高劳动者素质、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
实训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其实际技能和工作经验。
然而,目前国内职业教育中的实训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校实训设备落后、实训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等。
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校和机构开始进行实训模式创新的研究与实践,试图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
一、强化与企业的合作实训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操作平台,使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因此,与企业的合作是实训模式创新的关键。
一些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积极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实训项目。
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学生可以亲身参与真实案例分析和实际项目,增加与企业的接触和了解,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并且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二、引入虚拟现实技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飞速发展,将其引入职业教育成为一种热门趋势。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和操作场景,通过虚拟现实眼镜、手套等设备,学生可以进行沉浸式的体验。
例如,在美容美发专业的实训课程中,学生可以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来进行发型设计、染发操作等,提前熟悉实际操作流程,提高实践能力。
虚拟现实技术的引入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也减少了实训设备的投资成本。
三、开设企业实训基地为了提供更好的实训环境,一些学校和机构开始积极开设企业实训基地。
这些基地通常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设,模拟真实企业的工作场景和流程。
在基地内,学生可以进行实际生产活动,接触真实的工作任务和业务流程。
企业实训基地的优势在于能够提供真实的实训环境和操作平台,将学生与真实工作紧密结合,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四、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实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直接影响到实训效果的好坏。
因此,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是实训模式创新的必然要求。
学校和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训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创新实训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与成效
职业院校创新实训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与成效1. 引言1.1 背景介绍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环节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实训实验室作为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职业院校需要不断创新实训实验室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当前,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职业院校的实训实验室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实训实验室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已成为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院校创新实训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与成效进行研究,探讨实训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关键因素、具体措施、成效评估和展望,以期为职业院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借鉴和推动。
1.2 问题提出在职业院校中,实训实验室被视为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的场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训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职业院校实训实验室的设施和设备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实验室设备老旧陈旧,无法满足当今行业发展的需要。
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些实训实验室缺乏前沿的技术和教学手段,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市场需求脱节。
实训师资队伍短缺、实践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式枯燥等问题也是制约实训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因素。
如何提高职业院校实训实验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实验室设施和设备,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拓宽实践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成为了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和探讨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动职业院校实训实验室建设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职业院校创新实训实验室建设的思考与成效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总结实训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关键因素、具体措施、成效评估以及展望,以期为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对实训实验室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探讨其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效益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效益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实训效果并持续改进,管理模式创新成为不可或缺的方向。
本文将探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效益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创新研究,并提出几种创新方法。
一、实训基地管理模式概述实训基地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产物,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
传统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通常由学校统一管理,但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
因此,需要引入创新的管理模式以提高实训基地的教育效果和运营效率。
二、持续改进的需求与挑战持续改进是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
首先,实训基地需要不断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要求,提供新兴技术和实践操作的培训。
其次,实训基地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进行持续改进,确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然而,实训基地的管理面临着资源投入、课程设计、评价标准等多方面的挑战。
三、管理模式创新的方法1. 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实训基地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是建立起产学研合作机制,让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实训基地的管理与改进。
通过密切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实训项目和内容。
同时,企业可以将最新的技术和实践方法引入到实训基地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 引入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技术实训基地的管理模式创新还需依托先进的教学设备与技术。
例如,引入虚拟现实设备和模拟实验平台,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实践操作;利用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训效果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以便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改进。
3. 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于实训基地的持续改进至关重要。
评估机制可以包括学生的反馈调查、企业评价、专业教师的定期考核等多个层面。
通过多方面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实训基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4. 打造开放共享的平台为了促进实训基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管理模式创新需要打造开放共享的平台。
高职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与模式创新
高职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与模式创新
朱伟萍
【期刊名称】《职业技术教育》
【年(卷),期】2003(024)022
【摘要】在介绍、分析高职实训基地基本功能和综合功能的基础上,提出高职实训基地的新型模式:管理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运行机制;开拓实训、培训、咨询全方位的服务功能,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科技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真正实现教学、培养、服务一条龙.
【总页数】3页(P22-24)
【作者】朱伟萍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上海,20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8.5;G712.4.4
【相关文献】
1.工科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科普功能拓展与创新 [J], 刘晓
2.高职院校实习实训基地功能拓展研究 [J], 高庆殿
3.高职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拓展与模式创新 [J], 朱伟萍;肖毅
4.高职院校化工实训基地功能拓展研究 [J], 施立钦
5.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研究——以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为例 [J], 刘润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效益持续改进的内部管理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效益持续改进的内部管理创新研究近年来,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载体,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实训基地能够持续改进,并提升教育效益,内部管理创新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和加强质量监控三个方面探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内部管理的创新。
一、制定科学的管理策略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持续改进离不开科学的管理策略。
首先,基地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制定长期和中长期的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和任务。
其次,基地应加强内外部沟通与合作,与相关院校、企业以及行业协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最后,基地应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优化资源配置实训基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是提升教育效益的关键。
首先,基地应充分发挥本地的特色资源,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合作,共享资源,共同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其次,基地应合理配置教学设备和实训场地,确保能够提供先进、全面的实训条件,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此外,基地还需要配备专业的教师团队,并通过持续的教师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三、加强质量监控质量监控是实训基地持续改进的保障。
基地应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对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此外,基地还应加强学生能力培养的跟踪和评估,通过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改进培养方案和实训内容,提高培养质量。
在实施管理创新的过程中,基地还应关注以下几点。
首先,基地应积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科学的教学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其次,基地应大力推进学科交叉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基地应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研究初探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研究初探作者:吴再生等来源:《价值工程》2013年第07期摘要:按照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为目标,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路径,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原则、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原则与措施,该文章对同类高职院校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Abstrac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arget of improving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practice capacity and hands-on capacity, according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base within and outside school,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model, principle and mechanisms of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nd puts forward construction principle and countermeasures of practice teaching base, which has guiding role for similar higher vocation colleges.关键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bases;building;study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7-0278-031 概括前沿普通高等教育的实验室主要是对理论做一些传统的验证实验,而少有现代高技术的设计性实验;且校内的实习车间大多是一些单一性的最基本的操作加工训练,很少有紧跟现代社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强的生产训练。
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业实训基地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业实训基地建设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日益增长,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各行各业专业人才的重要渠道,其行业实训基地建设变得尤为关键和迫切。
本文将就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业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探讨。
一、背景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业实训基地建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他们适应职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行业实训基地将成为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的桥梁,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
二、建设目标1.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行业实训基地应开设多样化的实训岗位和项目,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职业场景,提高实践能力。
2.促进学生与行业紧密结合。
实训基地与企业之间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参与项目设计和实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行业实训基地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通过培训、教育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等方面的能力。
三、建设措施1.合理规划与设计。
根据学校所属专业领域和地域特点,制定合理的建设规划,确定实训基地规模和功能布局。
2.与行业企业合作。
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整合双方资源,形成合力。
3.提供必要设施和装备。
配备先进的实训设备,建立逼真的模拟工作环境,保证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真实地操作和实践。
4.培养专业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对于行业实训基地建设至关重要。
学校应重视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
5.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制定严格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落实责任,保障实训效果。
四、建设成果1.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通过行业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行业环境,提升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与职业素养,增加就业竞争力。
2.推动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实训基地的建设将促进学校与企业间的紧密联系,为双方合作带来更多机会,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3.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
行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卷 第8期2011年8月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ournal of Tianjin Vocational Institutes NO .8Vol .13Aug .2011谈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创新杜学森(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天津市 300451)摘 要: 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手段,要根据高职教育教学规律、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规律,认知实训基地内涵、功能,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的形成模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是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研究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 (2011)08-0003-05收稿日期:2011-04-06作者简介:杜学森(1963-),男,天津市人,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副院长,研究员,MBA ,高级国际物流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商管理教学与研究。
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内涵(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定义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遵从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以真实或仿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为载体,以综合职业素养和专门职业技能训练为任务,教学做一体化为手段,以实现职业角色定位和着位为目标,产、学、研、用功能于一体的有机系统。
(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的构成要素任何一个系统都是由五个要素组成的,即输入要素、转化过程、输出要素、干扰要素、反馈要素。
1.输入:人员(组织机构、管理人员、教师、实训师、实训生)、设施(场所、设备)、技术、管理、标准、时间。
2.输出:产品、人才、能力、服务、研究成果。
3.转化:生产经营过程、实践教学过程。
4.干扰:人员素质、管理、环境。
5.反馈:技术考核、技能鉴定、检查督导、教学评估。
(三)实训基地的功能这里除生产经营外,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基本功能主要有:1.基地人员培训。
校内基地为企业的员工培训基地,负责新员工上岗和老员工的专业继续教育培训;校外实训基地,承接师生企业顶岗实习任务,训练实际动手能力。
2.专业人才培养。
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行业、企业、学院可以共同开发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材,培养合格的毕业生。
3.职业资格鉴定。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开展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技能鉴定。
4.学生就业安置。
依托基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生可以缩短上岗的过渡期,实现实习就业的无缝链接、嵌入式耦合,实现从学生到企业专业技能人才的“零过渡”。
5.创新研究。
发挥校企双方专家的作用,整合资源,可以进行学术交流、课题研究、项目开发、技术开发等。
6.对外技能培训。
利用基地的开放性特征,面向社会进行上岗、转岗、适岗、岗位迁移与发展培训。
7.创业孵化。
依托基地师资力量,以业务发展为基础,鼓励学院在校学生主动创新,参与企业新业务开拓,共建创业孵化基地。
8.技能大赛。
利用基地条件,开展在校学生和企业员工的职业技能大赛。
9.校园文化建设。
以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的交融为特色,以培养有教养的、可持续发展的、在职业生涯中拥有专门技能的人才为目的,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为内容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的理论分析(一)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含义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主要是指实训基地建设的形成模式、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形成模式主要涉及校内外实训基地是根据什么形成的、在哪形成的、怎么形成的。
这里涉及到场地、人员、设备、资金等要素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方式。
管理模式是为了完成管理过程,实现管理目标,针对管理对象设计出的一整套具体的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并将其反复运用于管理活动中,使管理对象在运行过程中自觉加以遵守的管理规则或管理范式。
根据相关高职院校的调查研究,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可以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模式就是学院校内的所有实训资源条件、人员、运行过程都有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学院成立实训中心或实习实训处统一管理。
第二、分散管理。
就是把实训基地分成块,全面纳入各个教学系进行管理,没有一个单独的部门来管理实训教学。
第三、集中分散管理。
即单独成立一个部门来管理实训基地,有独立的实训室和教师,但各系也有自己的一些专业实训实训室。
所谓运行机制,就是要处理好校内外实训基地在运行过程中的关系机制、利益机制、成本机制、质量考核机制、管理机制。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例:1.关系机制。
校内实训基地的关系就是指实训基地的管理者、使用者、资产所有者、项目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由于各校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资源的来源渠道不同,管理模式不同,关系的处理形式就不一样,有时还比较复杂。
有以下几种情况。
(1)非生产经营型。
资产是学校投入的,使用者是学校(学校的各系使用)、管理者也是学校(或是实训中心管理,或是系部管理)。
(2)非生产经营型。
资产是学校投入的,使用者是学校(学校的各系使用),管理者是学校聘用的托管公司。
(3)生产经营型。
资产是学校投入的,使用者是学校与经营性公司,学校的各系使用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经营性公司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管理者是学校。
(4)生产经营型。
资产是学校与经营性公司共同投入的,使用者是学校与经营性公司,学校的各系使用实训基地完成教学任务,经营性公司利用实训基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管理者是学校与经营性公司组成的管理委员会。
2.利益机制。
主要是托管公司、经营性公司与学校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
既然学校把实训基地委托给公司管理,那么学校要承担向公司委托管理的费用,经营性企业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展经营活动赚取利润,那么他们就有责任承担实训的成本、设备维护成本、或支教成本。
3.成本机制。
综合上面的关系机制,可以有三种情况:学校担负实训基地的所有成本;学校承担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经营性公司承担实训基地的运行成本;学校与经营性公司共同承担建设成本,经营性公司承担实训基地的运行成本。
这里实训基地的建设成本包括厂房建设成本、设备购置成本等;运行成本包括:实训设备的维修维护、水电气暖费用、实训耗材费用、实训指导教师费用、实训基地管理费用等。
4.质量考核机制。
就是要考核实训设备的完好率、实训设备的使用率,关键是学生的实训课堂的效果与质量。
这里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考核的主体,即谁来考核?二是考核的客体,即考核谁?三是考核后的结果如何来处理?一般的来说,考核主体可以是学校的教学督导部门,考核对象包括各系部(主要是实训基地的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以及实训基地的管理者(托管公司、经营性公司、或实训中心等)。
考核的结果,要根据单位不同,分别与利益指标挂钩、责任指标挂钩。
5.管理机制。
管理机制也就是在多元的关系主体中理出一个层级管理的程序来,使其责任明确、指挥清晰,权力分明。
笔者认为可以依以下程序进行管理。
图1 实训基地管理机制示意图(二)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的内容所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就是:职业教育院校在追求能本实践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最优化,资源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最大化过程中,推动实训基地硬实力和软实力诸方面的形成、应用、功能发挥,并由此产生新成果、新模式、新理论、新方法、新功能、新价值,从而使实训资源和能力及学校办学水平获得显著变化或获得前所未有可持续发展局面和动力的创造性活动。
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观念的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是大学的一种类型,就大学而言,大学的根本目标是造就有教养的人,大学使人产生责任感,大学精神使人严谨、求实,大学的人文关怀使人看到人的价值和对他人、对生命的尊重。
为此,作为大学极其关注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现代理念的渗透和交流,以学术研究、社会实践等塑造学生的敬业精神、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高等职业教育又是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是能力为本的教育。
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耦合,必须“以人为本”:高等教育的基本方面是培养人,培养人的个性,培养做人的原则;必须“能力至上”: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体现,是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
为此,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提出了“综合素养+专门技能”的人才模型。
见图2综合素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基础条件;专门技能是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适应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
“综合素养+专门技能”的人才模型是要求高职毕业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二字的规定性要求。
这一高职教育的人才质量观念,决定了实训基地的形式、内容与水平。
图2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模型2.管理的创新。
实训基地的管理,包括许多层面。
如机构组成、机构的结构模式、主管者选择、决策方式、管理模式、管理制度等。
任何机构的功能效率及良好运行,都需要完善的管理作保证。
实训基地的管理创新,目的就是要促成基地各种环节和资源合理配置和协调有效。
变革那些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不配套、不协调的管理因素,实现基地高效运转,应用型技能培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另外管理的创新还体现在管理方法、环境方法、运行方案、质量评价方法上。
在管理方法上,要引入企业化管理方法,将企业实施的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14000系列(环保认证)、18000系列(安全认证)、SA8000(企业社会道德责任认证)等标准,学校将之运用于教学管理中。
通过实训基地企业化等环境塑造方法,以企业实践为主,岗位与职业标准为质量依据,由企业参与评价教学、教育质量的测评方法。
实行7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等。
3.运行机制的创新。
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是指作为一个实体的机构周而复始正效运转的原理、规则。
譬如是向社会开放运行,还是封闭运行;是自我组织运行,还是实行战略联盟式的协作运行;是托管运行,还是承包运行;是纯教学模式运行,还是生产式运行……。
运行机制的创新主要是依据自身现状、战略目标、资源能力、功能效率等条件尝试创新。
4.投资机制的创新。
高职实训基地建设资模式创新是指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改变单纯依赖政府拨款和院校自筹发展的模式,形成实训基地建设投资来源渠道多样化,投资形式多样化的新局面。
譬如参股、合资,以及完全由民营资本投入,进行产业化经营等。
实训基地投资模式创新的灵魂就是推进投资渠道多元化、投资形式多样化、产权形式多样化、设备技术现代化,为实训基地建设不断输血。
三、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创新的实践(一)校企共赢,形式多元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天津滨海职业学院整合教学资源,增加办学投入,先后建起了一批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校内实训基地。
这些基地包括国际物流与现代服务实训基地、机加工与自动化实训基地、信息工程管理与服务实训基地、园林实训基地、旅游与酒店服务实训基地、艺术设计实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