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分香蕉》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册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香蕉这个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数学概念,也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数学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这个概念,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因此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将生活中的物品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含义,掌握分数的表示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分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香蕉这个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
2.操作教学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理解分数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物质准备:准备一些香蕉,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
2.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香蕉,引导学生观察香蕉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香蕉平均分给你的好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份?”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教学课件,向学生介绍分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数的表示方法。
同时,教师进行实际的操作演示,将香蕉平均分给学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数的含义。
《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在进行《分香蕉》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方面的情况,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我发现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兴趣,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这有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寻找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数学知识更加生动有趣。
-分数的初步认识:虽然二年级学生尚未学习分数,但在平均分的过程中会隐含分数的概念,如每个小伙伴分到的是总数的一部分,这是学生需要理解的难点。
-动手操作与团队协作: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协调团队成员,确保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分配过程中,并学会合作完成任务。
-描述分配过程的语言表达:要求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分配过程,如“每人分到两根香蕉”,这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和简单平均分的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均分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将不同数量的香蕉平均分给小伙伴们。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每个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香蕉模型,演示如何进行平均分。
其次,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分组讨论的环节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了平均分的意义和方法。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团队协作中不够主动,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不够自信。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对于平均分的难点内容,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我发现部分学生理解起来确实有些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引导他们,通过直观的教具和形象的解释,帮助学生逐步攻克这个难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分香蕉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分香蕉一、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0~20及其大小关系。
2.理解“分”这一数学概念。
3.能够通过操作实物或纸牌等进行简单的分组操作,并掌握“分”这一概念的基本应用。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围绕“分香蕉”这一活动展开。
通过对香蕉数量的分组操作,让学生掌握“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三、教学步骤1. 热身游戏首先,老师可以通过一些热身游戏来帮助学生进入状态,如数数游戏、缩影游戏等。
让学生通过游戏来感受数学的乐趣。
2. 引入活动在做“分香蕉”这一活动前,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或看图片等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香蕉,并先让学生进行简单的估算,猜测香蕉的数量。
3. 进行分组操作首先,老师将香蕉放在课桌上,让学生观察香蕉的数量,并根据老师的指示,进行分组操作。
如老师可以要求将香蕉分成两份、三份等等。
完成分组操作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组合,如将两份各自相加、将三份两两相加等等,来加深学生对于“分”这一概念的理解。
4. 进行推理思考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情景,让学生进行推理思考。
如:如果有6个同学,每人分到1个香蕉,一共需要几个香蕉?通过这样的推理思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探究“分”这一数学概念,并理解其基本应用。
5. 总结归纳在活动完成后,老师可以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共同探究其中的不足和需要深化的地方。
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将个人的看法与他人进行碰撞,从而更好地理解“分”这一数学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程,学生能够通过对香蕉数量的分组操作,理解“分”这一数学概念,并掌握其基本应用。
通过游戏、分组、推理等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中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与老师和同学的互动中,积极地投入学习中,这也为下一步的数学学习打下了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7.3《分香蕉》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教材通过香蕉这个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香蕉公平地分给每个人,从而引出除法的含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运算能力,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对于除法的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还不能很好地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和数学运算,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运算,解决平均分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引导发现法。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从而发现和总结平均分的规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香蕉,用于实物操作。
2.准备黑板、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香蕉,提问:“如果要把这些香蕉分给几个小朋友,怎么分才公平呢?”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分香蕉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香蕉平均分给每个人?引导学生发现除法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尝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平均分的问题,让学生用除法计算。
学生互相交流答案,教师进行点评。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香蕉,还可以用什么物品来学习平均分呢?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自己的成果。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范文
2023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范文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1本节教材选自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时,学生经验“分物嬉戏”“分苹果”“分糖果”等教学内容的学习,对“平均分”有了肯定的相识,从本节起先把“平均分”转换为列除法算式表示,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初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学生以娴熟驾驭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会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积累了一些平均分的阅历。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起先接触除法有肯定困难,所以要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演示和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数一数来体会除法的意义1.结合“分香蕉”的详细情境与阅历,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相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说明平均分的详细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亲密联系。
4.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实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实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
理解除法运算的意义,驾驭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说明平均分的详细过程。
微课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香蕉图片12张小棒12根一、创设情境,激发爱好。
师:香蕉熟了,小猴欢欢早早就去果园摘香蕉。
我们一起数数它摘了多少根香蕉。
生数师摆。
师:欢欢是一只懂得共享的猴子,它要把12根香蕉分给好挚友们,可以怎么分?生:可以平均分。
师:什么是平均分?生:每人分的一样多。
师:12根香蕉平均分给几位好挚友,可以怎样分?(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求知欲望,唤起学生的学习爱好。
)二、动手操作,体会除法的意义。
1.理解除法的第一种意义师:请用你手中的小棒代表香蕉分一分。
学生分小棒活动,老师巡察指导。
师:谁情愿把你分的结果介绍给大家?请一生展示并介绍。
师:有什么方法能够更快更好地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呢?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师:请大家用画图的方法把你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分香蕉》教案(精选14篇)
《分香蕉》教案(精选14篇)《分香蕉》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p38知识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性目标: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author ware)。
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一、新课前交流。
(1分钟)教师:今天呀,老师要和大家一块儿来逛逛,快乐的数学乐园。
里边有好玩的、好看的、当然还有好吃的。
有很多水果,你能告诉老师,你最喜爱吃什么呀?学生:(3名学生回答)二、新授课。
“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1分钟)1、分2份。
(重点:认识除号及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会读除法算式。
)教师:有没有谁喜爱吃香蕉啊?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吃香蕉啊?这儿就有许多好吃的香蕉,一共有12根,你知道吗?小猴子也很喜爱吃香蕉,这可怎么办?怎么分呀?学生: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
两只猴子都高兴地吃上了6根香蕉。
教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两只猴子都高兴。
那我们就来帮小猴分香蕉吧,我们用12根小棒代替香蕉,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看看每份是不是6根?(屏显: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学生操作: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1分钟)教师:(“大眼睛,看老师。
”)告诉大家,你分香蕉的结果。
学生口答:每份6根香蕉。
(屏显:每份6根香蕉)(1分钟)教师:大家摆得快,分得好,小手灵巧极了。
老师特别要表扬刚才的那们同学,他真了不起,不用摆小棒就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真能干,我们要向你学习,你能给我们说说,没有摆小棒,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学生:口答。
加法、减法等。
2、认识除号。
(1分钟)教师:真是好想法。
同学们,如果我们都没有了小棒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能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的?学生:口答。
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分香蕉》导学案.doc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分香蕉》导学案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一复习导入师:同学们,这几天我们一直在学习些什么内容?(平均分)师:怎样分才是“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分得公平)师:说得好!那下面老师想考考你们,你敢接受挑战吗?请看题:1、我会填(抢答题):二六()()十二六三()()十八 3×()=12 ()×5=15 6×()=30 ()×4=16师:同学们的乘法口诀学得这么好,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但平均分的知识你掌握得如何呢?请看第二题:2、(1)平均分给了三个人,每人分得()个。
(生:每人分2个。
)(2)每人分三个,可以分给()人。
(生:可以分给2个人。
)(二)情境创设,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香蕉)师:猴子兄弟在学校的学习表现非常棒,所以,猴子妈妈买了它们最喜欢的香蕉回来奖励给它俩。
可猴妈妈想:要是把这些香蕉分给猴兄弟分得不公平,这两个调皮鬼准会闹翻天了。
所以,猴妈妈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帮忙,你愿意吗?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分香蕉”二互动新授1、分一分,说一说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师: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应该怎么分呢?请用你手中的小木棒代表香蕉同桌之间分一分,再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小组分小木棒活动,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2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得6根。
)2、写一写,读一读,认一认师:像这样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你能否用一个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呢?(学生自由写出来,教师巡视)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板书:12÷2=6(根))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学生试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教师给予补充)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师:刚才,××同学教我们用这个算式表示了平均分,同学们,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学生试读)教师领读:十二除以二等于六。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分香蕉|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分香蕉|北师大版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3分香蕉|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第7.3节,主题是“分香蕉”。
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的定义,理解分数表示物品分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的含义,学会正确表示分数。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用分数表示物品的分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刀、盘子、黑板、粉笔。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份香蕉、一张纸、一支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2. 讲解与示范:教师用刀将香蕉平均分成3份,将其中一份放在盘子里,告诉学生:“这一份就是1/3。
”教师再拿出另外一份香蕉,告诉学生:“这两份就是2/3。
”3. 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自己将手中的香蕉分成3份,并确定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出来。
4. 观察与思考: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将他们的香蕉展示给大家看,并告诉大家他们的香蕉是几分之几。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来,如:“如果有6个苹果,你吃了3个,剩下的有几个?”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分数的定义:分数 = 分子 / 分母2. 板书分数的表示方法:将香蕉分成3份,每份是1/3,两份是2/3。
七、作业设计1. 题目: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情景:有5个橘子,你吃了2个,剩下的有几个?有8个糖果,小明吃了3个,小华吃了2个,剩下的有几个?2. 答案:剩下的橘子是3/5。
剩下的糖果是3/8。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对分数的概念理解了吗?学生能正确表示分数吗?学生能应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吗?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让学生尝试用分数来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如:“如果有10个橙子,你吃了5个,剩下的有几个?你还有多少没吃的?”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了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和解释。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分香蕉优秀教学案例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在本节课的结束阶段,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
在情景创设中,我会扮演一个“香蕉商贩”的角色,向学生展示一系列香蕉分配的场景,如将香蕉分给不同数量的小朋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香蕉。这样的情景创设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是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在本节课中,我将提出一系列与香蕉分配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应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在价值观方面,学生通过香蕉分配活动,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公平正义的意识,懂得珍惜和感恩。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情景创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中,我将以“分香蕉”为主题,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景。我会准备一些真实的香蕉,让学生亲眼看到香蕉的分配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思考他们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然后,我会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小组合作中的体验和收获,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最后,我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他们可以改进的地方。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上,我将以“分香蕉”为主题,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的运算方法。
《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3)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并请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答案。
(4)全班交流,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除法的意义和用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提高能力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把12根香蕉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根香蕉?如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呢?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2024)二年级上册《分香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分香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香蕉”这一内容主要是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学生用除法算式表示分的过程,并说一说算式的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除法算式,发现什么规律?
(1)学生观察后回答,发现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除数越小,商越大。
(2)教师肯定学生的发现,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呢?
(3)学生讨论后回答,因为被除数表示要平均分的总数,总数不变,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份的数量就越少;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少,每份的数量就越多。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分香蕉,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名称。同时,通过交流汇报和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分一分,填一填。
(1)教师出示题目: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
(2)学生用小棒或画一画的方法进行分一分,然后填写除法算式。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分香蕉》教学设计
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分香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是北师大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香蕉这一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方法,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加减法和数数能力,但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难度和节奏。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平均分的意义;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香蕉图片、平均分的情景图等。
2.香蕉道具:用于实物演示。
3.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卡片:用于小组合作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香蕉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把香蕉平均分给同学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平均分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怎样才能把香蕉平均分给每个人?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张小组合作卡片,按照卡片上的要求进行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7.4分香蕉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香蕉7.4分香蕉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中,第七章“分数”的第四节“分香蕉”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知识点。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理解分数概念和应用方面存在困难。
因此,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设计此次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参与到游戏中来,深入了解分数的本质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分数”的概念,并计算简单分数的大小关系和运算;2.能够通过分香蕉游戏加深对分数概念的理解;3.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概念和应用;2.团队协作和合作。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游戏教学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香蕉游戏来学习分数的概念及其应用。
在游戏活动中,学生包括前置知识的检测、口算练习、竞赛和实物比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流程第一步:游戏练习在开始游戏之前,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以反复巩固分数的加减乘除。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5人左右。
每组都有一位学生作为“老板”,负责为小组分配任务和指挥其他成员。
其他成员分别扮演工人、装卸工和计算员。
老板向工人发放工作任务,例如给工人分配收集3根香蕉、5根香蕉等任务。
第二步:游戏规则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袋子,里面放着一定数量的香蕉。
每位工人必须按老板要求的数量收集香蕉,把香蕉放进袋子里。
如果收集的香蕉数量符合老板的要求,则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
例如,老板要求收集5根香蕉,但每个袋子里都是3根香蕉,学生需要将3根香蕉拆开并计算出需要拿几袋才能达到5根。
拆分过程中需要一个计算员帮助记账和计算分数。
第三步:游戏结束当每个小组都完成了任务后,老板向其他组发出了挑战任务。
两个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比较哪一组可以尽快完成指定的任务并获得最高的分数。
第四步:游戏分析在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强化。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9篇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 1教学目标: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4、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与数学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各部分的名称及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仪器及自制课件学具准备:香蕉图片12张,小棒1袋。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同学们你们家里来过客人吗?通常你用什么来招待客人呢?你们真是热情、懂礼貌的好孩子。
你们知道吗,今天,智慧老人家来了两位特殊的客人,既不是淘气和笑笑,也不是机灵狗,而是两只可爱的小猴子。
智慧老人拿出又大又长的香蕉给他们当午餐,看一看有多少根香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要把12根香蕉分给2只小猴子,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说一下什么是平均分?智慧老人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帮忙分香蕉,你们愿意吗?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香蕉”。
二、问题情境活动一: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1、请你用学具代替香蕉分一分。
2、谁来说说你分的结果?3、如果我们都没有学具可怎么办?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方法,知道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吗?4、你真了不起。
大家知道吗,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可以用除法计算。
(屏显:12÷2)÷叫什么名字?除号长什么模样啊?(中间有一横,上面有一个小圆点,下面也有一个小圆点,大小一样,对得很整齐。
领学生读2遍——“除号”)5、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的名称。
12是表示什么?这2又表示什么?“12”是平均分的香蕉的总数,写在了除号的前边。
“2”是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
写在除号的后边。
瞧瞧,我们的除法算式站得多整齐呀。
它就能表示把12根香蕉平均分成了2份。
你知道,这个除法算式该怎样读吗?北师大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分香蕉 2一、说教材。
《分香蕉》(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分香蕉》(教案)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快乐的动物》中的第四节《分香蕉》。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用除法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2. 教学重点: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香蕉、水果刀、碗、计时器等。
2. 学具:作业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拿出一些香蕉,让学生观察香蕉的特点,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 讲解平均分的意义:用水果刀将香蕉平均分给每个学生,让学生亲身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 例题讲解:出示一道有关平均分的例题,如“有10个香蕉,要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到几个香蕉?”引导学生用除法计算。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如“有一碗糖果,要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5.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用除法计算平均分,并选出代表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题:《分香蕉》2. 板书内容: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的计算方法:用总数除以数量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分问题七、作业设计:1. 题目:有一包饼干,要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块饼干?2. 答案:用除法计算,得出每个小朋友能分到的饼干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平均分的概念有了深入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够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思考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需要用到平均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4 分香蕉-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4 分香蕉-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基本的分组和计算方法;2.提高数学思维进行运算和判断;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不出错的完成操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近日,在一个水果批发市场,很多人涌进来买香蕉,商家赶忙拿来一大筐香蕉,然而有几组顾客觉得这一筐香蕉太多了,想分一下,可以让大家都吃到。
怎么分呢?如果把一筐香蕉分成三份,能不能得到相等的香蕉量呢?问:班里有20个人,每人要分到3个香蕉,这筐香蕉应该分成几份?每份又有几个香蕉?2. 操作步骤1.首先将20个人分成三组,每组7人,剩下的就是六个人;2.将这筐香蕉按段来分,依次数出7串,剩下的就是6串;3.将7串分成3份,每份2串1根,剩下的就是1串;4.将6串分成3份,每份2串;5.最后把2串、2串、2串、2串、1串放到一起,就形成了三份。
答案:这筐香蕉分成了3份,每份有6串香蕉。
3. 达到目标通过以上操作步骤,我们不难看出这个计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道简单的分组练习,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练习计算出筐里有多少个香蕉可以分成这么多份,同时也锻炼了我们的思维。
4. 巩固练习1.张同学有48个苹果,他要分成6份,请问每份该有几个苹果?2.许多小朋友去野炊,他们买了40个香蕉和32个苹果,把它分成6份,请问每份该有几个?3.同学之间分糖果,10个糖果分成3份,拿走一份后还剩下3个,请问每份有多少颗糖果?五、总结回顾本节课我们讲授的是分香蕉的计算方法,通过这个方法我们不仅学会了简单分组的运算方式,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大家是否都掌握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重点。
1.分组运算方法;2.团队协作精神。
六、拓展练习1.一个大水缸有140升水,分成4份,每份水有多少升?2.爸爸要给7个人发工资,总共120元,每人应得多少元?3.班级有30本书,每本借给2个同学,能借给多少个同学?七、本节课练习答案1.每份8个;2.每份10个;3.每份3个。
二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7.4分香蕉北师大版
第四课时分香蕉
环节学案
自主学习一、复习旧知
一共有()个桃子,每()个桃子分成一份,一共可以分3份。
二、探究新知
质疑探究知识点:除法的意义
实践应用一、随堂练习
1.每2只小鸭放在一个笼子里,需要()个笼子。
(1)一共有()辆玩具汽车。
(2)每3辆玩具汽车放在1个盒子里,可以放()盒。
(3)每5辆玩具汽车放在1个盒子里,可以放()盒。
3.看图填一填。
二、拓展练习
(1)把()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2)把()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3)把()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4)把()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5)把()只青蛙编成1组,可以编成()组。
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的问题是:。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香蕉》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香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香蕉》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用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内容主要包括:平均分的意义,除法的认识,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识数的基础,对于简单的加减法和乘除法也有所接触。
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运算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通过实例进行锻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让学生认识除法,学会用除法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的掌握。
2.除法的认识和运算方法的学会。
3.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平均分和除法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香蕉、水果盘、卡片、黑板等。
2.学具:练习本、铅笔、直线、曲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拿出香蕉,引导学生观察香蕉的数量,并提出问题:“如果把这些香蕉平均分给你的好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根?”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水果盘和卡片,展示平均分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的方法,并让学生尝试用除法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除法进行计算,体会除法的运算方法。
期间,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除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一些有关平均分和除法的问题。
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如:“除了用除法解决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让学生发挥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7.4《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7.4《分香蕉》(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分香蕉》一课。
这一课主要围绕平均分这一概念展开,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重要性,并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9页的内容。
这部分主要包括了如何将一定数量的香蕉平均分给若干个人,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学会用除法来计算。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这一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实际的香蕉,以及一些用于演示的教具,如剪刀、称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些练习题,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了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计算方法。
我会用简洁的语言将平均分的概念表达出来,并用除法的符号来表示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如果有10个人,我们要将20根香蕉平均分给他们,每个人应该分到几根?”另一部分则是让学生复习除法的计算方法,如:“用除法计算10除以2的结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如:“如果我们要将更多的香蕉平均分给更多的人,我们应该如何计算?”通过这样的教学,我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过程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一、平均分的概念我认为第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使用了实际的香蕉作为教具,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让学生们通过实际的操作,他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12根香蕉平均分 成3份,每份4根。
12÷3=4(根)
“12÷3”读作:12除以3
12 ÷ 3 = 4(根)
被 除除 除 号数 数 商
把12根香蕉平均分 成4份,每份3根。
12÷4=3(根)
有12根香蕉,平均分成_份,每份__根。 或者是 有12根香蕉,每__根1份,平均分成__份。
把12根香蕉平均分 成6份,每份2根。
共12根香蕉,平均分成__份,每份__根。 或者是 共12根香蕉,每__根一份,平均分成__份。
把12根香蕉平均分 成2份,每份6根。
12÷2=6(根)
“12÷2”读作:12除以2
12 ÷ 2 = 6(根)
被 除除 除 号份__根。 或者是 共12根香蕉,每__根一份,平均分成__份。
学习目标:
1、结合平均分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体会 除法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并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的具体过程。
学习重难点:
1、理解用除法表示等分的过程,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 各部分名称。 2、在具体环境中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算式之间的联系,并加 深体会。
12÷6=2(根)
共12根香蕉,平均分成__份,每份__根。 或者是 共12根香蕉,每__根一份,平均分成__份。
它们的共同点:
都是把12根香蕉平均分。 这种平均分的过程, 都可以用除法来表示。
1.圈一圈,填一填。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 表示的意思。
8÷ 2
4
16 ÷ 4
4
2.
12 2×6 12 12 12 3 4 6
一、复习
1、补充口诀
二六( 十二 ) ( 三四 )十二 三六( 十八 ) ( 二九)十八
2、填空
3×( 4 )=12 5×( 6 )=30 ( 3 )×6=18 ( 3 )×5=15 ( 4 )×4=16 ( 1 )×9=9
分12根香蕉,每份同样多,可以怎样分?
小组活动: 1. 用小棒代替香蕉分一分. 2.小组汇报.
12
4 4 3 3
2
2
3.
3
18 18
6 3
3
6
6
4.
16个小朋友,4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努 力 吧 !
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根?
18 ÷ 2 =
(根 )
平均分成6份,每份几根?
18 ÷ 6 = 3 (根)
一共有 10 架飞机。
平均编成5组,每组有 2 架飞机。
每5架飞机编成一组,可以编 成 2 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