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考点训练通用版含答案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练习题及答案
空中 空中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练习题及答案1.以下四幅冷热不均惹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表示等压面,直线表示等高面〕中,正确的选项是〔〕2.图一中四幅热力环流图与图二所示气压散布形状图相符的是 〔 〕3.图中各点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 .a 点比c 点的气压高B .c 点比d 点的气压低C .c 点比d 点的气温高D .d 点比b 点的气压高读〝某时节我国东部沿海空中等压面表示图〞〔图2〕,回答4 ~ 5题。
4.四地气压大小的陈列顺序正确的选项是A .D > C > A > BB .A > B > D > CC .C >D > A > BD .C > D > B > A5.此时节,图中所示大陆上的等温线①向高纬凸出 ②向低纬凸出③向北凸出 ④向南凸出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6.图中C 、D 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A .C 地气温高于乙地B .C 地多为阴沉天气C .D 地盛行下沉气流 D .D 地温度小于甲地7.关于图中气流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C 、A 之间气流发生的直接缘由是气压差B .D 、B 之间气流受地转倾向力的影响C .水平气压梯度力只影响C 、D 之间的风速D .发生四地间环流的基本缘由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读北半球某地近空中与空中气压状况(热力缘由构成)表示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气温:甲>乙>丁>丙B .海拔:丙>丁>甲>乙C.密度:乙>甲>丁>丙D.气压:甲>乙>丙>丁9.此时,图中M地吹( )A.西南风 B.西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2021·盐城一模)图Ⅰ表示某沿海地域海陆风构成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图Ⅱ为该地域近空中与600米空中垂直气压差的散布状况。
读图,回答10~11题。
10.有关气压散布状况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①地气压低于②地 B.③地气压高于④地C.近空中同一等压面的散布高度①地比②地低D.空中同一等压面的散布高度④地比③地更高11.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a的风向为西北风 B.b为上升气流 C.c的风向为西南风 D.d为上升气流12、右图中曲线表示某时辰近空中的等压面,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正午时辰,图中裸地左近的等压面一天中弯曲幅度最大B.在近空中同一高度上,林地气压高于裸地C.图示时辰,近空中的气流区分由裸地和林地流向水库D.林地湿度较大,主要是有来自水库的湿润气流13.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选项是以下图中甲图表示某海滨地域陆地与陆地外表气温日变化,乙图表示同一海滨地域海陆之间气流运动特征。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第二章第二节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适用高中地理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学习目标1.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效应。
2.能够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
3.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原理,并能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区域热力环流的差异。
综合思维:综合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分析热力环流现象及其影响。
人地协调观:认识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并利用原理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地理实践力:利用模拟试验演示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原理。
本节要点1.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地面长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2.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3.地表冷热不均,形成大气热力环流,大气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简单形式。
知识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自主梳理·探新知一、大气的受热过程1.能量来源:_太阳辐射__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1)A是_太阳短波辐射__,大气吸收较_少__。
(2)地面被加热,以B_地面长波辐射__的形式释放能量,大气吸收较多。
(3)_地面长波辐射__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1.大气增温原理(1)对流层中的水汽、_二氧化碳__等,吸收_长波__辐射的能力很强。
(2)地面长波辐射的_绝大部分__被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吸收。
2.大气的保温作用(1)大气辐射属于_长波__辐射。
(2)大气辐射大部分射向地面,被称为_大气逆辐射__。
(3)大气辐射以大气逆辐射为主,对地面起到了_保温__作用。
合作探究·释疑难问题探究冬季晴天中午,当你走进门窗关闭的封闭阳台,会感到异常温暖。
根据以上材料和图,探究以下问题:(1)(综合思维)结合图1、图2,分析封闭阳台温度较高的原因是什么?(2)(地理实践力)中纬度地区的植物园采取什么措施可使热带植物安全越冬?提示:(1)玻璃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玻璃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玻璃阻截地面长波辐射,阻止阳台内(暖)外(冷)空气以对流或湍流方式的热交换,使得阳台内温度高于阳台外。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4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练习含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4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大气运动(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夯基础—确保大本营](2019·江苏马坝高级中学上学期期中)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
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
读图,回答1~2题。
1.[考向大气受热过程]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右图中的( ) A.① B.③ C.⑤ D.⑦答案 D解析图中①表示被大气削弱之后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⑦表示射向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⑤表示被大气吸引的地面辐射;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D项正确。
2.[考向大气受热过程对气温的影响]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②弱 B.②强,③弱C.①强,③弱 D.④强,⑤弱答案 C解析图中①表示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⑤表示被大气吸引的地面辐射。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①强,故温度高,而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③弱,故温度低,由此导致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C项正确。
读北半球1月和7月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完成3~5题。
3.[考向大气的垂直分层与气温]关于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升高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C.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低D.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答案 D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对流层气温分布规律是气温随纬度的增加而降低;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顶部极地气温比热带地区高;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故D项正确。
2021高考地理考前必刷—大气环流含答案
基础题(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烧芭原指焚烧芭蕉树的农耕方式,现今指农民焚烧森林,以利清出空地用于耕作。
下图为2017年某日该区域近地面风场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图表示的月份最可能是()A.1 月B.3 月C.6 月D.11 月2.影响农民烧芭时机选择的主要因素是()A.风力B.气温C.地形D.降水【答案】1.C 2.D【解析】1.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风向可看出,该月份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可判断出该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最可能为6月,C正确。
2.从图中可读出,该地位于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多雨,不利于烧荒。
由材料,农民焚烧森林,以利清出空地用于耕作”可知,农民烧芭为了获得耕地,因此应选择降水少的季节烧芭,影响因素是降水,D正确。
(2020高三上•通榆期中)下图示意某地区某时刻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甲城市年均温比乙城市高。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c J65 W3.图示季节最可能为()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甲城市年均温比乙城市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B.海拔C.海陆位置D.洋流【答案】3.D 4.D【解析】3.图中阿留申群岛附近出现低压中心,说明亚欧大陆为高压中心,可以推断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4.甲城市附近有阿拉斯加暖流流经,增温作用明显,乙城市附近有千岛寒流流经,降温作用明显,导致甲城市年均温比乙城市高。
(2020高三上•汕头期中)下图示意澳大利亚一处国家公园的区位,此处是观赏野生动物的胜地。
下表为当地原住民对一年内季节的划分。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谷融”最有可能是()A.4〜5月B.7〜8月C.8〜9月D.11〜12月6.该地最适宜观赏野生动物季节的环流系统及游客需注意的事项是()A.东南信风防晒B.赤道低气压防雷C.副热带高压防寒D.东北信风防暑【答案】5.C 6.A【解析】5.结合经纬度信息可知,当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分明显的干湿两季,由表中不同季节的现象或特征可知,“谷融”是千季的末尾,据此可以推测“谷融”应是每年的8-9月,此时太阳直射点自北半球向赤道移动,9月下旬该地开始进入湿季,故C 正确。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练习含解析D.地面吸收④辐射少答案:2.B 3.B解析:第2题,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知识可知,图中①②③④依次为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物质吸收地面辐射能力较强,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因此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图中的②。
第3题,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来自地面的地面辐射吸收很少,因此,气温低。
4.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序是()A.④②① B.③①④C.②④③ D.④②③答案:D解析:④处气流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①处气流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
因此四处气压④②③。
5.下面的四种热力环流示意图中,错误的是()答案:C解析:白天山谷和山坡都升温,由于山坡升温快,所以,山坡气流上升,山谷的气流沿山坡向上爬升,此时应吹谷风。
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A.① B.②C.③ D.④7.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答案:6.B 7.B解析:第6题,①③④位于同一等压面上,气压相等,②位于等压面上方,气压低。
第7题,近地面甲地气压高于乙地,故水平气流由甲地流向乙地,且近地面与高空构成环流。
8.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答案:B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逆辐射现象,是指大气升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过程,大气逆辐射越多,温室效应越强。
读图,完成9~11题。
9.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A.① B.②C.③ D.④10.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A.① B.②C.③ D.④11.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A.① B.②C.③ D.④答案:9.B 10.D 11.C解析: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出①表示太阳辐射“暖”地面;②表示地面辐射“暖”大气;③表示大气以逆辐射形式“还”大地;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的受热过程
绝密★启用前2021届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分卷I一、单选题(共14小题,每小题4.0分,共56分)每年冬天,浙江省农业厅专家都要为西湖龙井茶树防冻支招。
以下是两种常见的防冻措施:①覆盖防寒(寒潮来前,用网纱等覆盖茶树蓬面,以保护茶树。
如图1);②熏烟驱霜(晚霜来前,气温降至2 ℃左右时点火生烟,以减轻晚霜冻害。
如图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1中的网纱在冬季主要能够 ()A.防太阳暴晒 B.阻隔霜冻直接接触叶面C.防病虫害 D.防洪、防涝2、图2中的熏烟能够减轻霜冻,是因为烟雾能够()A.使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B.使水汽含量增加,太阳辐射增强C.使地面温度增加,地面辐射增强 D.使大气温度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下图为在我国东北地区某蔬菜大棚里所拍摄的照片。
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3、冬春季节,菜农常在大棚内墙上悬挂光亮镜面膜,对其悬挂位置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墙,提高棚内气温 B.北墙,增加棚内光照C.南墙,增加棚内光照 D.北墙,提高棚内湿度4、在夏季,菜农有时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加大气逆辐射,降低棚内气温B.阻止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气温过低C.削弱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D.增强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采取地膜覆盖的方式栽培作物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预防病虫害等方面。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图”及“华北某地地膜覆盖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5、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是()A.减弱了②环节的散失 B.增强了③环节C.增强了①环节 D.增强了④环节6、山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作用是()A.减弱②,保持地温 B.反射①,降低地温C.反射④,增加光效 D.吸收④,增加地温浙江省山地丘陵广布,适宜茶树的生长,但春季易受霜冻天气影响。
高三地理大气受热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大气受热过程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世界某区域图”(虚线为该地一月0℃等温线),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一月0℃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及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东西走向,地形B.东西走向,海陆位置C.东西走向,太阳辐射D.东西—西南走向,洋流【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地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应该为东西走向。
导致等温线呈东西走向的原因主要太阳辐射。
【2】关于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越往北,封冻期越长B.含沙量较大C.短小流急D.水位季节变化小【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河流径流量变化小,水位季节变化小。
该地气温在0℃以上,没有结冰期。
该地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少量少。
该地区地势平坦,河流河流比较平缓。
【3】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七月的气候特征是()A.高温多雨B.凉爽湿润C.炎热干燥D.温凉干燥【答案】B【解析】该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夏季凉爽湿润。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主要区域。
2.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于()A.两种气候类型B.三种气候类型C.四种气候类型D.五种气候类型【答案】B【解析】①受副热带高压和信风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②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③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⑤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综上所述,五地分属三种气候,选B项。
【2】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答案】B【解析】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因此B项符合题意。
【考点】气候类型成因及分布3. PM2.5的沉降速度较慢,自然沉降效果有限,会长期漂浮在空中。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3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课后练习含解析1
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一、选择题图甲为南昌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图乙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某种辐射。
读图回答1~2题。
1.图乙中(D)A.①能量大部分被大气所吸收B.②是近地面大气的根本热源C.③只出现在夜晚,起保温作用D.④表示散失的少量长波辐射解析:图中①为太阳辐射,在穿过大气时其能量小部分被大气所吸收,A选项错误;②为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但不是根本热源(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B选项错误;③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昼夜都起作用,C选项错误;④是散失掉的大气辐射,D选项正确。
2.照片拍摄季节,南昌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
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A)A.7~8月,削弱①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B.10~11月,阻挡②以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12~次年1月,增加③以提高土壤的温度D.6~7月,增强④以降低白天大气的温度解析: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在7、8月份有伏旱天气,在此期间,降水较少,但蒸发旺盛,故这时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主要是为了削弱太阳辐射以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A选项正确。
下图为某地区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量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不能显示的降水规律是(B)A.山顶日降水量大于河谷盆地B.山腰日降水量大于山顶C.河谷盆地夜雨多D.山顶昼雨多解析:图中没有显示出山腰地区降水量的数值.4.产生图示降水日变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A.地形B.太阳辐射C.风向D.坡向解析:地形的不同位置热力性质不同,导致气流在昼夜运动的方向不同,是造成降水差异的根本原因.5.与河谷盆地相比,山顶白天多雨主要是因为(B)A.气温低 B.气压低C.山风D.谷风解析:山顶白天多雨是因为白天山顶气温高,气压低,盛行上升气流。
读某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的等温面(理想模式)图,回答6~7题。
6.甲、乙、丙三处,气温由高到低的正确顺序是(A)A.甲、乙、丙B.甲、丙、乙C.丙、乙、甲D.丙、甲、乙解析:由于对流层大气的气温随海拔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一般情况下),故图中三个等温面按气温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c、b、a。
2.2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附真题及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基础巩固】一、单选题(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其他)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冷而重的空气就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这种风被称为布拉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上图信息推测,在亚得里亚海海域中最有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是A.西北部B.东北部C.西南部D.东南部2.一天中,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刻可能是A.上午B.正午C.傍晚D.夜间【答案】1.B 2.D【解析】1.根据材料形成布拉风需要冷空气遇到山脉阻挡,之后沿山坡向海洋一侧急剧下沉,读图,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以及分布可知,亚得里亚海东北部为山地,因此最可能出现布拉风的是该海域的东北部地区,故选B。
2.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发生布拉风需要海洋相对为低压,而陆地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为高压。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夜间,陆地降温快,空气冷却下沉形成高压,海洋降温慢,空气上升形成低压,因此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段应是夜间,D正确。
正午,在近地面,空气由海洋吹向陆地。
不易形成布拉风,排除B;上午,陆地逐渐升温,傍晚,陆地逐渐降温,与海洋的气温相差不大,布拉风发生频率较低,排除AC。
故选D。
(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42′N 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A.夏季白天B.夏季晚上C.冬季白天D.冬季晚上4.该时刻甲地吹()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答案】3.D 4.A【解析】3.洱海所处纬度相对较低,而图中该时刻洱海上空等温面温度数值较低,应表示冬季而非夏季,排除AB;读图可知,该时刻洱海上空气温高于同海拔两侧气温,表明为冬季的晚上(夜晚湖泊降温速度相对较慢,气温较两侧同海拔地区高),C错,D正确,故选D。
2022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练大气的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含答案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受热过程一、选择题[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一模]空气中的水汽来自下垫面,在一定条件下,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气温升高而升高,空气中水汽含量达到上限时,称为饱和空气。
气温下降有可能使不饱和空气变成饱和空气,露点温度是指空气中所含的水汽达到饱和而发生凝结时的温度。
下图数据来自GIS推算,是晴朗条件下某时刻相关城市大气即时温度及露点温度(单位:°C),PQ为晨线。
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城市中,水汽含量达到饱和的是( )A.北京B.大庆C.长春D.佳木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晨线以东城市大气中水汽含量均为过饱和B.北京大气中水汽含量为过饱和C.北京、呼市两地空气中水汽含量差异很大D.佳木斯即时温度高于大庆的原因是佳木斯太阳高度比大庆大[2021·安徽省明光中学模拟]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发射场顺利升空,据此完成3~4题。
3.能正确反映“嫦娥五号”探测器在升空过程中经历的大气环境状况的是( )4.下列有关Ⅰ、Ⅱ层可能出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飞机在Ⅱ层飞行有时会出现颠簸现象 B .飞机在Ⅱ层飞行时,飞行员常感觉是万里无云 C .在Ⅰ层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 D .在Ⅱ层中阳光照射时不会损伤皮肤[2021·江苏南通市高三二模]某气候研究实验室利用气象测站资料统计分析了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气温差(地表温度减气温)。
下表为“我国部分区域逐月地气温差统计表”。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5~6题。
5.东北地区1月地气温差为负值,主要影响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B.冬季风势力C.白昼时间D.下垫面状况6.江南与西藏气象测站纬度相当,但江南夏季地气温差较小,其原因是( )A.甲大B.乙小C.丙大D.丁小[2021·辽宁大连市高三模拟]在终年被冰雪覆盖的北极,探险者经常会看到冰雪世界里非常美丽的一幕:洁白的雪地上出现了一朵朵红色的“玫瑰”,这就是“西瓜雪”。
2021高考地理《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考点训练通用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考点训练:大气受热过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下图甲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
乙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
读图完成1~3题。
1. 从数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A.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B.②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①大部分被大气吸收D.大气对①具有削弱作用2. 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A.①减弱B.④增强C.③增强D.②增强3. 照片拍摄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
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分别是A.6—7月,增加④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B.7—8月,削弱③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C.11—12月,增强②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D.12—次年1月,减少①以提高大气的温度【答案】1. D 2. B 3. B【解析】1. 图示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①>②的原因是大气对①能够吸收、反射、散射,从而对①起到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D正确,ABC错误。
2. 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阴天的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增温保温,故B正确,ACD错误。
3. A、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增加④会提高土壤的温度,因此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通过增加④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
故A错误。
B、7-8月,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天气,气温高、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
故B正确。
C、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有较强的保温功能,但却弃而不用,说明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为了要达到保温、防低温冻害的目的,因此不可能是11—12月。
故C错误。
D、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有较强的保温功能,但却弃而不用,说明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为了要达到保温、防低温冻害的目的,因此不可能是12—次年1月。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大气热力环流》真题练习
高考地理考点复习《大气热力环流》真题练习(2023·广东)读“某自然地理过程模拟实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模拟实验过程中,烟的运动轨迹是A.①B.①C.①D.①2.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A.水循环B.大气受热过程C.热力环流D.大气垂直分层(2023·湖南)山谷风是一种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
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表示谷风的是()A.①B.①C.①D.①4.图中与“巴山夜雨涨秋池”中“夜雨”形成关系最直接的是()A.①B.①C.①D.①5.山谷风效应强弱与温度关系密切,温差越大,山谷风越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晴朗的白天,谷风较强B.多云的白天,谷风较强C.多云的夜晚,山风较强D.晴朗的夜晚,山风较弱(2023·浙江7月)下图为某同学在浙江某地研学时拍摄的湖泊照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要获取该湖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和海拔),需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技术B.人工智能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7.该地湖陆风较为明显,下图能正确表示湖风的是()A.B.C.D.(2022·贵州)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课堂上,同学们常常通过绘制示意图来学习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读某同学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同学绘制的热力环流示意图中,正确的有()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9.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现象是()A.阴天时太阳辐射弱B.近海地区的海陆风C.晴朗天空呈蔚蓝色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2·广西)海陆风是近海地区由于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大气热力环流,其风向昼夜间发生反向转变。
下图为某近海地区海陆风形成时的等压面分布示意图。
10.(1)比较气压值高低:此刻,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海洋上的①地气压值于陆地上的②地:上空同一水平面上,③地气压值于④地。
(2)判断水平气流方向:由于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气压高的地区流向气压低的地区,因此,此时近地面同一水平面上的气流方向是从地流向地(填图中数字序号):上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流方向与近地面相反。
【高优设计】2021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5 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考点规范练5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一、选择题下图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第1~2题。
1.当前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导致()A.①削减B.②增加C.③增加D.④削减2.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是由于()A.白天地面吸取强,夜晚①弱B.白天反射作用强,夜晚②弱C.白天大气辐射强,夜晚③弱D.白天太阳辐射强,夜晚④弱雾霾时能见度很低,连续多天的雾霾更是给道路交通和市民生活带来严峻影响。
结合所学学问,完成第3~4题。
3.雾霾天气能见度低,其主要缘由是空气中大量悬浮颗粒物()A.增加了对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B.减弱了地面长波辐射C.转变了太阳辐射波长D.增加了太阳辐射4.雾霾天气持续消灭的自然缘由可能是()A.受暖锋把握,空气流淌性差B.地面蒸发强,空气湿度增大C.冷空气快速南下,气温降低,水汽分散D.受稳定天气系统把握,大气稳定5.(2021广东高考)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
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削减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加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读某高空等压面图,完成第6~7题。
6.若该图示意热力环流,则A、B、C、D四点气压值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A>B>C>D B.A>C>B>DC.A>D>C>BD.A>B>D>C7.若该图示意中纬环流圈,则()A.A为高气压带B.A、B间盛行风向肯定为西北风C.B为赤道低气压带D.该地位于北半球下图为地球上六地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年变化图。
读图,完成第8~10题。
8.①~⑥曲线中,代表北极点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年变化的是()A.①B.③C.⑤D.⑥9.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小于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其主要缘由是()A.太阳高度角地面较大气上界小B.太阳活动的影响地面较大气上界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减弱作用D.地面对太阳辐射反射作用更强10.由太阳辐射纬度差异直接导致的自然现象或过程是()A.地表形态演化B.岩石圈物质循环C.植被的纬度差异D.降水量沿海与内陆的差异(2021河北唐山联考)下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百帕)。
高中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8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含答案)
考点规范练8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2022皖豫名校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地夏季和冬季不同下垫面的地表温度比较图,据此完成第1~3题。
1.该地最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塔里木盆地C.珠江三角洲D.江汉平原2.甲、乙、丙、丁表示的下垫面依次为()A.水泥、草地、嵌草砖、沥青B.水泥、嵌草砖、草地、沥青C.沥青、草地、嵌草砖、水泥D.沥青、嵌草砖、草地、水泥3.昼夜温差最大的下垫面最可能是()A.甲B.乙C.丙D.丁影响风力大小的主要直接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而水平气压梯度力是由地表热量分布不均造成的。
下图为浙江某沿海气象观测站在8月中某两天测定的风力大小统计图。
读图,完成第4~6题。
4.关于该气象站M、N两日的判断,合理的是()A.M日正午气温相比更低B.M日次日为晴天C.N日正午气温相比更高D.N日次日风和日丽5.乙时刻大约是()A.6:00B.15:00C.19:00D.24:006.N曲线丁时刻该地风向最可能为()A.东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2021陕西宝鸡一模)气流由陆面经湖面时,速度会持续加快。
“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汽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形成降水的现象,通常是以雪的形式出现。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锋面系统过境某大湖后的风速等值线(单位:米/秒)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第7~9题。
7.乙、丁两处风速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水平气压梯度力B.水汽多少C.纬度D.下垫面摩擦力8.戊线的数值是()A.18B.19C.20D.219.降水概率最大的地点位于()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湟水是黄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由于受地形影响,山谷地区热力不均匀,形成了一种局地环流——山谷风。
山风、谷风的转换时刻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上午日出及傍晚日落以后的2~3个小时,分别为山风转谷风和谷风转山风的时候。
下图为湟水谷地平安地段山谷风一定时间内风向频数及风速日变化图。
2.2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2021年高考地理复习讲义附真题及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2 热力环流和大气环流【基础巩固】一、单选题(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其他)当冷空气被山脉或高地阻挡聚集起来,形成了很高的气压,而温暖的海面上空却处于暖空气低气压控制,冷而重的空气就像瀑布一样直泻山麓,犹如从山坡上滚下来的石头越滚越快一样,使到达海岸的风速骤然增大,这种风被称为布拉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结合上图信息推测,在亚得里亚海海域中最有可能出现布拉风的地区是A.西北部B.东北部C.西南部D.东南部2.一天中,布拉风出现频率最高的时刻可能是A.上午B.正午C.傍晚D.夜间(2020·山东省高三一模)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
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42′N 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A.夏季白天B.夏季晚上C.冬季白天D.冬季晚上4.该时刻甲地吹()A.西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东北风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可以采用大棚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下列不属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A.有利于充分利用太阳光能,提高大棚内的温度B.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的湿度C.有利于提高光照强度,增强农作物光合作用D.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土壤的水分7.当大棚的门打开时,门口处空气流动情况与如下图中示意的空气流动情况相同的是()A.A B.B C.C D.D(2020·陕西省高三三模)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泊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湖口水文站位居鄱阳湖与长江交汇之地(如图甲示意鄱阳湖水系分布),图乙为某日湖口水文站南北方向风速与该月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
鄱阳湖是吞吐型湖泊,年内各月吞吐的泥沙和水量很不均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人教版考点训练:大气受热过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下图甲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
乙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
读图完成1~3题。
1. 从数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A.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B.②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①大部分被大气吸收D.大气对①具有削弱作用2. 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A.①减弱B.④增强C.③增强D.②增强3. 照片拍摄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
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分别是A.6—7月,增加④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B.7—8月,削弱③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C.11—12月,增强②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D.12—次年1月,减少①以提高大气的温度【答案】1. D 2. B 3. B【解析】1. 图示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①>②的原因是大气对①能够吸收、反射、散射,从而对①起到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D正确,ABC错误。
2. 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阴天的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增温保温,故B正确,ACD错误。
3. A、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增加④会提高土壤的温度,因此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通过增加④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
故A错误。
B、7-8月,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天气,气温高、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
故B正确。
C、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有较强的保温功能,但却弃而不用,说明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为了要达到保温、防低温冻害的目的,因此不可能是11—12月。
故C错误。
D、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有较强的保温功能,但却弃而不用,说明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为了要达到保温、防低温冻害的目的,因此不可能是12—次年1月。
故D错误。
这道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进入大棚内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黑色尼龙网相对于白色塑料薄膜,其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更强,虽然黑色尼龙网表面的温度比白色塑料薄膜表面的温度更高,但是黑色尼龙网覆盖的大棚内的太阳辐射明显比白色塑料薄膜覆盖的大棚内的太阳辐射更弱,因此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能起到良好的降温作用。
下图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4~6题。
4. 图中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码依次是A. ①②③④B. ③④②①C. ④③②①D. ②③④①5. 青藏高原比长江中下游平原气温日较差大的原因是青藏高原①离太阳近②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太阳高度小③云层厚且夜晚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夜晚大气逆辐射弱A. ①④B. ④⑤C. ②③D. ②⑤6. 大气受热过程,按热量传递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吸收B.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太阳辐射→地面吸收C.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吸收D. 地面辐射→地面吸收→大气辐射→太阳辐射【答案】4. C 5. B 6. A【解析】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4. 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时,少量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
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长波辐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近地面大气主要吸收地面辐射并以大气辐射的形式向外传递热量,其中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
C正确。
5. 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大体相同,因此太阳高度大体相同。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中水汽、杂质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气温日较差大;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大气中水汽、杂质多且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故气温日较差较小。
B正确。
6. 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
故A项正确。
A正确。
读下图所示信息,回答7~8题7. 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A. 光照太强B. 热量不足C. 日温差较小D. 年温差较小8. 在冬季为了保温,菜农一般在傍晚往大棚内洒水,其原理是A. 增强地面辐射B.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C. 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D. 增强地面保温【答案】7. C 8. C【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以及读图析图能力,主要涉及到大气的受热过程,需要重视对应的基础知识的掌握。
7. 大棚里的蔬菜由于昼夜温差小而养分积累不如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光照条件一般在大棚内外没有太大差别,而在冬季大棚里的热量条件要好于自然界的,所以大棚中生产出来的蔬菜质量略逊于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蔬菜,原因是大棚中日温差小,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8. 在大棚内洒水,增加空气湿度,有利于空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C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太阳散射辐射指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分子、水蒸气、灰尘等质点的反射,改变了方向的太阳辐射。
如图为阴晴天气下散射辐射的日变化。
读图,回答9~10题。
9. 结合上图可知,一天中A.散射辐射越强,气温越高B.散射辐射越强,温差越大C.散射辐射越强,大气逆辐射越弱D.散射辐射越强,大气能见度越差10. 导致图中阴晴天散射辐射差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云量多少B.太阳高度差异C.下垫面性质D.海拔不同【答案】9.D 10.B【解析】9. 由图可知,从时间上看太阳散射辐射最强时并非气温最高;一天中阴天的太阳散射辐射比晴天强,而阴天昼夜温差比晴天小;散射辐射越强说明被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越多,云量多,空气中尘埃杂质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能见度差。
10. 图像显示阴天太阳散射辐射与晴天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日出后和日落前时段晴天稍强于阴天正午前后时段阴天强于晴天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其他选项所述要素在一天中没有(明显)呈现该变化。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某校同学通过测量记录地表温度(表1),探究不同下垫面对地面辐射的影响。
读图,据此完成11~12题。
表1地表温度记录表单位:℃11. 依据表中数据,推测地面辐射从强到弱的排序是A.池塘、灌木土地、沙坑B.操场、草坪、沙坑C.草坪、池塘、灌木土地D.操场、沙坑、池塘12. 可以提高实验准确性的措施有A.每天测量一种下垫面地表温度,最后比较数据B.测量塑胶操场不同部位的温度,并计算平均值C.同时测量沙坑不同深度的温度,并计算平均值D.尽量选择草地的边缘测量温度,以免破坏草坪【答案】11. D 12. B【解析】11.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表中下垫面的温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操场、沙坑、灌木土地、草坪、池塘,可推知地面辐射从强到弱依次为操场、沙坑、灌木土地、草坪、池塘,D正确。
12. 每天的辐射状况有差异,因此每天只测量一种下垫面地表温度,无论进行比较,A错误。
测量塑胶操场不同部位的温度,并计算平均值,可提高操场的实验准确性,B正确。
实验比较的是地表温度,只测量沙坑不同深度的温度而其他下垫面不是这样测量,则参照的标准出现偏差,C错误。
应选择草坪的中间,可减少其他下垫面的干扰,D错误。
高中地理人教版考点训练:热力环流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下图为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 甲、乙、丙、丁四处,气压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A. 甲、乙B. 甲、丙C. 丁、乙D. 丁、丙2. P处可能是A. 郊区吹向城市的风B. 白天的陆风C. 夜晚的海风D. 夜晚的谷风【答案】1. D 2. A【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图中丁地位于近地面,且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丁地气压最高;图中丙处位于高空,气流由乙流向丙,说明气压低于乙处,气压最低,D正确。
2. 图中P地风由丁吹向甲,可能郊区吹向城市的风,A正确;白天陆地升温快,气温高,形成低压,白天吹海风,故B错误;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夜晚吹陆风,故C错误;夜间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吹山风,故D错误;该题选A。
甲、乙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热力环流,读图完成3~4题。
3. 甲图所示的热力环流A. 出现在白天B. 出现在夜间C. 此时陆地近地面为低压D. 此时海洋高空为低压4. 乙图中A. 市区气温高于郊区B. 市区气压高于郊区C. 在①地建设绿化带比在②地更合理D. 在②地布局水泥厂比①地更合理【答案】3. B 4. A【解析】3. 从图中可见,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是因为晚上海洋放热慢,形成低压,陆地放热快,形成高压。
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相反。
4. 乙图为城市风,是因为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城市气流上升,到郊区下沉,然后在城郊之间,空气由郊区流回城区,因此在布局工业时,要把污染严重的企业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
在此范围内可布置绿化带净化空气。
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某大湖东湖岸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完成5~6题。
5. 形成大湖湖泊与湖岸之间局部环流的根本原因是A. 湖、岸地形高低差异B. 湖、岸热力性质差异C. 湖、岸太阳辐射差异D. 湖、岸植被类型差异6. 图示环流最明显的时间可能是A. 夏季白天B. 夏季晚上C. 冬季晴天D. 冬季阴天【答案】5. B 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热力差异和热力环流。
陆地和水热容量不同,在同样太阳照射下温度不同,形成气压差异,导致热力环流。
5. 大湖和湖岸存在着热力差异,形成热力环流,导致高空和近地面的风向相反,选择B。
6. 近地面从湖面吹向湖岸,高空风从湖岸吹向湖面,说明近地面湖面气压高气温低,湖岸气压低气温高,四个选项中最可能是夏季白天,选择A。
读我国某地冬、夏季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图,回答7~8题。
7.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B. 山顶气温日较差大于山谷C. 山顶气温日较差冬季大于夏季D. 夜间的大气比白天稳定8. 野生蓝莓是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多分布在该地较高的山坡上,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 水分充足B. 冻害轻微C. 土壤肥沃D. 人类破坏少【答案】7. D 8. B【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热力运动。
7. 据图可知:冬季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山顶处,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处,A错;一天中山顶气温曲线变化最和缓,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谷,B错误;冬季的山顶气温日较差最和缓,夏季的山顶气温日较差曲线起伏大于冬季,C错;夏季夜间山顶气温高于山谷,出现逆温现象,对流运动弱,冬季夜间温差大于白天,故夜间的大气比白天稳定,所以本题D正确。
8. 读图可知,冬季山地较高处气温较高,蓝莓不易遭受冻害。